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吉林省吉林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一、课内知识点1. 下列各项的句子中,不都包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莫春者,春服既成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B. 技盖至此乎 失其所与,不知C. 振之以威怒 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D. 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暴霜露,斩荆棘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通假字现象的理解能力。A.“莫”同“暮”,“莫春”即“暮春”。句意:暮春三月,已经穿上了春装。“颁”同“斑”,花白。句意:头发花白的人不在道路上背着或顶着沉重的东西了。B.“盖”同“盍”,怎么。句意:(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知”同“智”,明智。句意:失掉自己的同盟者
2、,是不明智的。C.“振”同“震”,震慑。句意:用威势和怒责去震慑他们。“辨”同“辩”,辩解。句意:因此就没有上报给您,不再做自我辩解。D.无通假字。句意:走廊回环曲折,突起的檐角尖耸,犹如禽鸟仰首啄物。“暴”同“曝”,冒着。句意:冒着风霜雨露,斩断荆棘开辟。故选D。2. 下列各项句子中的划线词语,不都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 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为之踌躇满志B.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C. 役聪明之耳目 不任区区向往之至D.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思厥先祖父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中国”,古义:中原;今义:中华民族。句意:统治整个
3、中原地区,安抚四方的少数民族。“踌躇满志”,古今同义,从容自得的样子,句意:为这一成功而从容自得、心满意足。B.“行李”,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等。句意: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非常”,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很、非常。句意: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C.“聪明”,古义:听觉、视觉灵敏;今义:智力发达,记忆和理解能力强。劳损自己身体的听觉灵敏的耳朵和视觉灵敏的眼睛。“区区”,古义:谦词,用于自称。今义:指小或少。翻译:自己私心不胜仰慕至极。这是旧时写信的客套语。D.“可怜”,古义:可惜;今义:怜悯。句意:楚国人(项羽接着)放了一把火,可
4、惜(富丽堂皇的阿房宫化为一片)焦土!“祖父”,古义:祖辈父辈;今义:爷爷。句意:想起当初他们的祖辈父辈。BCD划线词全都是古今异义词。故选A。3. 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居则曰(平日、平时);以俟君子(等待);异乎三子者之撰(才能)B.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怎么、哪里);语人曰,我不能(告诉);我虽不敏,请尝试之(聪慧)C. 莫不中音(适中,适当);族庖月更刀(众,一般);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宽绰的样子)D 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朝济而夕设版焉(渡河);唯君图之(考虑)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意义和用法的能力。C“中”,合乎。句意:没有不合乎音
5、律的。故选C。4. 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的解释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A. 人君当神器之重(应当) 莫不殷忧而道著(深)B. 而议事每不合(每次,每一) 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为善(顾念、忧虑)C. 高低冥迷(昏暗幽深)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骄横顽固)D.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全都,一概) 洎牧以谗诛(及,等到)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当”,主持、掌握。句意:国君掌握帝位的重权。B.“每”,常常。句意:议论起事情常常意见不合。C.“冥迷”,分辨不清。句意:房屋忽高忽低,分辨不清。故选D。5.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含义最接近的一项是( )A. 举先王之政,以兴
6、利除弊 举以予人,如弃草芥B. 失其所与,不知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C. 必固其根本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D. 以乱易整,不武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的能力。A.句,施行,句意:施行古代贤明君主的政策,用它来兴办(对天下)有利的事业、消除(种种)弊病;句,拿,句意:拿它来送人,就像抛弃小草一样。B.都是亲附、结交的意思。句句意:失掉了自己的同盟者,是不明智的。句句意:亲近亲附赢政而不去帮助其他五个国家。C.句,使稳固,句意:一定要使它的根底稳固;句,本来,句意:(六国)到了覆灭的地步,道理本来就应该是这样。D.句,替代,句意:用分裂来代替团结一致,这是不符合武德;句,
7、轻易,句意:与秦国较量,胜负还不可轻易下结论。故选B。6.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最接近的一项是( )A. 夫晋,何厌之有 杳不知其所之也B. 吾其还也,亦去之 奔车朽索,其可忽乎C. 以其无礼于晋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D. 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句意: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呢?动词,去,往。句意:不知道他们到哪里去了。B.祈使语气,还是。句意:我还是回去吧。于是也离开了郑国。反问语气,难道,怎么。句意:用腐朽的缰绳驾驭飞奔的马车,怎么可以忽视不理呢?C.介词,因为。句意:因为它(郑
8、国)对晋国无礼。介词,用。句意:用贿赂秦国的土地封赏天下的谋臣。D.均为代词,这样。第一句句意:既然这样,那么大王的最大心愿可以知道了。第二句句意: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故选D。7.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活用方式最相近的一项是( )A.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貌恭而不心服B.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李牧连却之C.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D. 素善留侯张良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A.小: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小相。句意:像公西华这样的人如果只能做小相,那么谁又能做大相呢?/貌:名词作状语,表面上。句意:表面上恭顺而内
9、心里不悦服。B.封:使动用法,使为封地(边境)。句意: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却:使动用法,使退却。句意:李牧连着几次击退了他们。C.老: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尊敬。句意:尊敬我家里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里的长辈。/事:名词活用为动词,办,做。句意:如果说现在什么事都不去做。D.善:形容词作为动词,与交好。句意:平时与张良关系很好。/鉴: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鉴。句意:如果后人哀悼他却不把他作为镜子来吸取教训。故选B。8. 按照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归类正确的是( )居则曰:“不吾知也。” 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沛公之参乘樊哙
10、者也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A. /B. /C. /D. /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特殊句式的能力。宾语前置句,“不吾知也”正常语序应为:不知吾也。句意:平日里说:没有人了解我的才能。宾语前置句,“舆薪之不见”正常语序应为:不见舆薪。句意:(他)看不见整车的柴草,是不用目力(的缘故)。状语后置句,“发于硎”正常语序应为:于硎发。句意:但刀刃的锋利就象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省略句,应为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句意:晋国的军队驻扎在函陵,秦国的军队驻扎在氾水的南面。判断句,“者也”表判断。句意:是沛公的
11、参乘樊哙。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应为:以严刑董之,以威怒振之。句意: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他们,用威势和怒责去慑服他们。状语后置句,“修之于朝廷”正常语序应为:于朝廷修之。句意:议订法令制度,并在朝廷上修正。判断句,“也”表判断。句意:灭亡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啊。定语后置句,“天下之大”正常语序应为:大天下。句意:如果凭借偌大国家,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比不上六国了。综上: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判断句;省略句;定语后置句。故选A。9. 对下列各句的翻译,最准确的一项是( )A.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译文:我仲由也能做这件事,等到三年后,可以让百姓有勇气,而且知道行
12、事准则。B. 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译文:我并非喜爱他的财物而要用羊跟他交换财物的,百姓认为我吝啬也是理所当然的。C.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译文:晋国大夫子犯请求攻打秦穆公,晋文公说:“不可以。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到不了这个地位的。”D.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译文:况且燕赵两国处在秦国几乎快要灭亡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力量孤单危险。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A.“我仲由也能做这件事”翻译错误,原句中“也”是提顿助词,不翻译,应该是:我仲由治理这个国家;B.“我并非喜爱他的财物而要用羊跟他交换财物的”翻译错
13、误,原句“爱”是吝惜的意思,“其”,“那”的意思,“易之以羊”是用羊替换牛,应该是:我并非吝惜那财物而要用羊替换牛。D.“况且燕赵两国处在秦国几乎快要灭亡的时候”翻译错误,“革灭殆尽”指秦将六国几乎消灭尽。应该是:况且燕赵两国处在秦国将六国几乎消灭尽的时候。故选C。10.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 宗庙之事,如会同:“会同”是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通称。会,诸侯在非规定时间朝见天子。同,诸侯一起朝见天子。B.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执事”,指办事的官员,在文中代指对方秦穆公,体现出烛之武恭敬的态度。C. 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豫游”,文中泛指出游、游乐
14、。帝王春天出巡称为“豫”,秋天出巡称为“游”。D.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先”是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如“先父”指已去世的父亲,“先王”指已去世的帝王。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学常识的能力。C.“帝王春天出巡称为豫,秋天出巡称为游”说法错误,帝王秋天出巡称为“豫”,春天出巡称为“游”。故选C。二、课外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少孤,落魄,弃赀产不营,有大志,通贯书术。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李密,以征典书檄。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窦建德陷黎阳,获征,伪拜起居舍人。建德败,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引为洗马。征见秦王功高
15、,阴劝太子早为计。太子败,王责谓曰:“尔阋吾兄弟,奈何?”答曰:“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王器其直,无恨意。即位,拜谏议大夫,封钜鹿县男。后宴丹霄楼,酒中谓长孙无忌曰:“魏征、王珪事隐太子、巢刺王时,诚可恶, 我能弃怨用才,无羞古人。然征每谏我不从,我发言辄不即应,何哉?”征曰: “臣以事有不可,故谏,若不从辄应,恐遂行之。”帝曰:“弟即应,须别陈论, 顾不得?”征曰:“昔舜戒群臣:尔无面从,退有后言。若面从可,方别陈论,此乃后言,非稷、蒐所以事尧、舜也。”帝大笑曰:“人言征举动疏慢,我但见其妩媚耳!”征再拜曰:“陛下导臣使言,所以敢然;若不受,臣敢数批逆鳞哉!”它日,帝曰:“贞观以前,
16、从我定天下,间关草昧,玄龄功也。贞观之后,纳忠谏,正朕违,为国家长利,征而已。虽古名臣,亦何以加!”亲解佩刀, 以赐二人。帝尝问群臣:“征孰与诸葛亮贤?”岑文本曰:“亮才兼将相,非征可比。”帝曰:“征蹈履仁义,以弼朕躬,欲致之尧、舜,虽亮无以抗。”十七年,疾甚。帝亲问疾,屏左右,语终日乃还。帝将以衡山公主降其子叔玉。时主亦从,帝曰:“公强视新妇!”征不能谢。是夕,帝梦征若平生,及旦,薨。帝临哭,为之恸,罢朝五日。太子举哀西华堂。诏内外百官朝集使皆赴丧,赠司空、相州都督,谥曰文贞。帝后临朝叹曰:“以铜为鉴,可正衣寇;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征逝,一鉴亡
17、矣。”(新唐书魏征传)11.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 诚可恶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谏太宗十思疏)B. 非稷、蒐所以事尧 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答司马谏议书)C. 征孰与诸葛亮贤 孰与君少长(鸿门宴)D. 征不能谢 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鸿门宴)12. 下列各项对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化常识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A. 太子:商周时期,天子及诸侯的嫡长子称为太子或世子,至秦始皇起,用来专指皇帝的嫡长子或预备继位的儿子。B. 男:爵位的一等,为古代贵族爵位的倒数第二等,常用来赏赐有军功之人,有些封爵有封地,有些没有。C. 贞观:唐太宗的年号,最早使用年号的是汉武帝。“太
18、宗”是李世民的庙号,“文”是其谥号。D. 薨:前秦时期用来称诸侯之死。后世也可指地位尊贵者之死,例如皇妃、皇子、公主、有爵位的贵族,或者高官卿臣。13. 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魏征曾经侍奉过多名君主,甚至曾经辅佐过唐太宗的政治对手,但太宗即位后,并未怀恨惩罚他,反而是委之以重任。B. 魏征引用舜帝告诫臣子的话,是想向太宗解释自己与皇帝意见不同时,为什么先假意顺从,私下里坚持劝谏的原因。C. 评价魏征功绩的时候,臣子们从才华的角度认为魏征不能和诸葛亮相比,但太宗从功绩的角度认为孔明比不过魏征。D. 太宗给予了魏征非常高的尊崇,不仅亲自探病,还将公主嫁给了魏征的儿子,魏征死后,
19、还让太子给魏征主持丧礼。14. 翻译文中划线句。王责谓曰:“尔阋吾兄弟,奈何?”答曰:“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11. C 12. B 13. B 14. 秦王责备魏征说:“你离间我们兄弟,该怎么办?”魏征回答说:“太子早听从我的话,不会死于今日的灾祸。”【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意义及用法的分析能力。A.“诚”,确实。句意:确实是可恶啊。“诚”,如果。句意:如果真的能够做到,看见引起自己爱好的东西,就想到该知足来警惕自己。B.“所以”,用来。句意:这不是稷、契用来侍奉尧、舜的做法。“所以”,的原因。句意:在书信往来上不宜马虎草率,所以我现在详细地说出我这样做的原因。C. “
20、孰与”,与相比,哪个更。句意:魏征与诸葛亮相比哪个更贤能?“孰与”,与相比,哪个更。句意:他和你相比,哪一个更年长?D.“谢”,谢恩。句意:魏征已说不出话来谢恩。“谢”,辞谢。句意:于是(刘邦)就离开了,留下张良(向项羽)辞谢。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B.“男为倒数第二等”表述有误,古代爵位分五等,分别为公、侯、伯、子、男,“男”是最低一等;“常用来赏赐有军功之人”说法错误,本文魏征就不是军人。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引用舜帝告诫臣子的话是想向太宗解释自己与皇帝意见不同时,为什么先假意顺从,私下里坚持劝谏的原因”解释
21、错误,魏征是想解释,为什么自己不能假意顺从,然后再劝谏。故选B。【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阋”,离间;“蚤”,通“早”;“从”,听从。参考译文:魏征字玄成,是魏州曲城县人。幼丧双亲,落魄失意,扔下产业而不经营,胸怀大志,学贯古今。武阳郡丞元宝藏起兵响应李密,让魏征典掌文书。李密接到元宝藏的书信,总说写得好,后来闻知是魏征所做,立即招他前来。魏征向李密献上十条计策,李密不能采用。后来窦建德攻陷黎阳,抓获魏征,授予他伪职(窦建德当时称帝)为起居舍人。建德失败后,魏征与裴矩西行入关,隐太子(李建成,“隐”为其谥号)引荐他任太子洗马。魏征见秦王功高,暗地劝说隐太子早定对策
22、。太子失败后,秦王责备魏征说:“你离间我们兄弟,该怎么办?”魏征回答说:“太子早听从我的话,不会死于今日的灾祸。”秦王器重他敢于直言,没有怨恨之意。后来,太宗在丹霄楼宴享群臣,饮酒时对长孙无忌说:“魏征、王珪侍奉隐太子、巢剌王(李元吉,爵位为巢王,谥号为剌)时,的确可恨,我能抛弃旧怨,任用才士,无愧于古人。但魏征每次进谏,如我不从,我下令时就不回应,这是为什么?”魏征说:“臣认为事情不对,就进谏;如不听从就直接回应,便怕就会这样照办。”太宗说:“只管当即答应,再找机会陈说,难道不行?”魏征说:“从前舜告诫群臣:你们不要当面顺从,过后又有话说。如果当面服从答应,再另找机会陈说,这就是过后又有话说
23、,这不是稷、契用来侍奉尧、舜的做法。”太宗大笑道:“人说魏征举止怠慢,我却觉得他很可爱啊!”魏征再次叩头说“:陛下引导臣进言,所以敢如此;不然,臣怎敢屡次触犯陛下呢!”有一天,太宗说:“贞观之前,随我平定天下,辗转奔波(间关:崎岖艰险;草昧:混乱),是房玄龄的功劳。贞观以后,进献忠告,纠正我的过失,为国家求长久利益,仅魏征而已。即使是古代的名臣,也比不过他们!”亲自解下佩刀,赏赐给他们俩。太宗曾问群臣说:“魏征与诸葛亮哪个贤能?”岑文本说:“诸葛亮兼有将相之才,魏征不能和他相比。”太宗说:“魏征履行仁义,以辅佐本人,想使本人达到尧、舜地步,虽是诸葛亮也比不过他。”贞观十七年(634),魏征病重
24、。太宗亲临问疾,屏退左右,交谈终日才回宫中。太宗准备把衡山公主嫁给魏征的儿子叔玉,当时公主也随同来到魏征家,太宗对魏征说:“您看一下新娘吧!”魏征已说不出话来谢恩。这天晚上,太宗梦见魏征还像平日一样,天亮时,魏征逝世。太宗亲临哭吊,极为悲痛,为之罢朝五天。太子在西华堂为魏征举哀。天子下诏内外百官朝集使全都前去送葬,追赠他为司空、相州都督,定谥号为文贞。太宗后来临朝,感叹地说:“以铜做镜子,可以端正衣冠;以古史为镜子,可以了解王朝兴废;以贤人做镜子,可以明白治政得失。我曾保有这样的三面镜子,对内防止自己的过失。如今魏征逝世,亡失了一面镜子。”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
25、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年甫冠,性不喜华靡,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列语之曰:“君赐不可违。”乃簪一枝。神宗即位,擢为翰林学士,光力辞。帝曰:“古之君子,或学而不文,或文而不学,惟董仲舒、扬雄兼之。卿有文学,何辞为?”对曰:“臣不能为四六。”帝曰如两汉制诏可也且卿能进士取高第而云不能四六何邪竟不获辞。光常患历代史繁,人主不能遍鉴,遂为通志八卷以献。英宗悦之,命置局秘阁,续其书。至是,神宗名
26、之曰资治通鉴,自制序授之,俾日进读。安石执事,行新法,光逆疏其利害。迩英进读,至曹参代萧何事,帝曰:“汉常守萧何之法不变,可乎?”对曰:“宁独汉也,使三代之君,常守禹、汤、文、武之法,虽至今存可也。汉武取高帝约束纷更,盗贼半天下;元帝改孝宣之政,汉业遂衰。由此言之,祖宗之法不可变也。”帝崩,赴阙临,卫士望见,皆以手加额曰:“此司马相公也。”所至,民遮道聚观,马至不得行。哲宗幼冲,太皇太后临政,遣使问所当先,光谓:“开言路。”诏榜朝堂。而大臣有不悦者,设六语云:“若阴有所怀;犯非其分;或扇摇机事之重;或迎合已行之令;上以徼幸希进;下以眩惑流俗。如此者,罚无赦。”后复命示光,光曰:“此非求谏,乃拒
27、谏也。人臣惟不言,言则入六事矣。”乃具论其情,改诏行之,于是上封者以千数。(宋史司马光传)15.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 爱之,退为家人讲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齐桓晋文之事)B. 卿有文学,何辞为 为之踌躇满志(庖丁解牛)C. 使三代之君 使六国各爱其人(阿房宫赋)D. 如此者,罚无赦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16. 下列各项对文中画浪线的文化常识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A. 左氏春秋: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编写,其“春秋笔法”擅长用简洁的文字表达立场。B. 进士:宋代的进士是通过殿试的考生的称号,也就是科举考试的最后一级称号,考中进士的
28、人有资格参加闻喜宴。C. 翰林学士:首设于唐代,是皇帝的亲近顾问兼秘书官,常值宿内廷,承命撰拟有关任免官员等重大事件的文告。D. 迩英:宋代禁苑宫殿名,义取亲近英才之意。是皇帝听大臣讲解典籍史书的地方,偶尔也作为临时议政的场所。17. 下列各项对文中画波浪线句断句正确的是( )A. 帝曰/如两汉制诏可也/且卿能进士取高第/而云不能四六/何邪/竟不获辞。B. 帝曰/如两汉/制诏可也/且卿能进士/取高第而云/不能四六/何邪/竟不获辞。C. 帝曰/如两汉/制诏可也且卿能进士取高第/而云不能四六/何邪/竟不获辞。D. 帝曰/如两汉制诏可也/且卿能进士/取高第而云/不能四六何邪/竟不获辞。18. 翻译文
29、中划线句。安石执事,行新法,光逆疏其利害。15. C 16. A 17. A 18. 王安石执政,颁行新法,司马光上书陈述新法的好处和害处。【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爱:喜爱。句意:喜爱上了这部书,回去给家人讲解。/爱:吝惜。句意:百姓都以为大王是出于吝啬。B.为:语气词,表疑问。句意:你有学问有文采,为什么要推辞呢?/为:为此,表示原因、目的。句意:为此悠然自得,心满意足。C.都是副词,假如。句意分别为“假使三代的君王”“假使六国各自爱护自己的百姓”。 D.如:如同,像。句意:像这几种,罚无赦。/如:至于。句意:至于这个国家的礼乐教化,那就只有
30、等待君子来施行了。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左氏春秋: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错误。左氏春秋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编年体史书。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故选A。【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神宗说:“你就像两汉时那样以散文写制书诏令就可以了;况且你能够取得进士高第,却说不能作四六句,为什么呢?”终没有获准辞谢。“如两汉”作“制诏”的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C;“何邪”,省略主语,单独成句作谓语,前后断开,排除D。故选A。【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重点词:“执事”,执政;“行”,颁行;“逆疏”,上书陈述。
31、参考译文: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父亲司马池,官至天章阁待制。司马光七岁时,凛然像成年人,听到人讲说左氏春秋,喜爱上了这部书,回去给家人讲解,就能讲述其中的大概要旨。自此以后手不释卷,以至不知饥渴寒暑。一次,一群小孩在庭院中游戏玩耍,一个小孩登上瓮缸,失足落水被水淹没,大伙都逃弃而去,只有司马光搬起石头砸破瓮缸,缸水迸发流出,落水小孩因此得救。此后京城、洛阳间把这一故事画成图流传开来。宋仁宗宝元初年,考中进士甲科,时年刚满二十岁。他生性不爱华丽奢侈,闻喜宴上唯独他不戴红花,同伴们对他说:“君主的赏赐是不可以违背的。”于是他才插上了一枝花。神宗即皇帝位,提拔司马光为翰林学士,司马光极力辞谢。
32、神宗说:“古代的君子,有的有学问而没有文采,有的有文采而没有学问,只有董仲舒、扬雄二者兼而有之。你有学问有文采,为什么要推辞呢?”司马光回答说:“我不能作四六句式的骈文。”神宗说:“你就像两汉时那样以散文写制书诏令就可以了;况且你能够取得进士高第,却说不能作四六句,为什么呢?”终没有获准辞谢。司马光常常担心由于历代史籍浩繁,皇帝不能全部阅览,于是写了通志八卷呈献英宗。英宗很高兴,命令在秘阁设置机构,续修这部书。到这时,神宗给此书命名为资治通鉴,并亲自给此书写了序,让司马光每天进读。王安石执政,颁行新法,司马光上书陈述新法的好处和害处。司马光在迩英殿进读,读到曹参代替萧何的事时,神宗说:“汉代永
33、远遵守萧何的成法不变,可以吗?”司马光回答说:“不仅汉代,假使三代之君永远遵守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的制度,即使到今天存在仍然可以。汉武帝对汉高帝的约束之法多有改动,于是盗贼满天下;汉元帝改变孝宣帝的政治,汉朝于是衰落。这样说来,祖宗的制度是不能改变的。”神宗逝世,司马光赴朝临丧,卫士望见他,都用手放在额头上说:“这是司马相公。”所到之处,百姓阻遏道路聚首围观,以至于马不得行进。哲宗年幼,太皇太后临政,派遣使者问司马光什么事应该先行,司马光说:“广开言路。”诏令张榜于朝堂广求直言。但大臣有不高兴的,筹划了六句话说:“诸如私下里有奸谋;超越职责范围;或者扇摇鼓动机密的军国大事;或者迎合已经实
34、行的法令;对上想凭侥幸升迁官职;对下想迷惑世俗。像这几种,罚无赦。”太后又命出示给司马光看,司马光说:“这不是求谏,而是拒绝上谏。这样为人臣者只有不说话,否则一说话就列入这六事的范围了。”就详细论述这种情况,改诏实行,于是上书奏事的人数以千计。三、语言文字表达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虎年新春伊始,国家体育场“鸟巢”再度被奥林匹克圣火点亮。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以其 设计、另辟蹊径的巧思,吸引了众多网友的目光。充满 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壮阔画卷、 的“冰雪五环”、小雪花被橄榄枝连接成大雪花的独特创意、“一叶知秋”式的主火炬点燃方式开幕式中这些精心设计的环节,(
35、),体现着浸润在古典文化中的中国人诗意般的审美追求,以及充满文化自信的“中国式浪漫”。自古以来,奥林匹克运动承载着人类对和平、团结进步的美好追求。中国以全世界共通的体育语言和奥林匹克精神,为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团结向未来的舞台,为彰显和平、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提供了契机。中国通过筹办冬奥会和推广冬奥运动,冰雪运动进入寻常百姓家,实现了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任务,为奥林匹克全球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兑现了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北京冬奥会大幕拉开,向全世界展现了人类面对困境时战胜挑战、共创未来的 ,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书写出奥林匹克历史新的传奇!19. 依次填入
36、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独具匠心 意趣盎然 精益求精 坚韧之姿B. 独树一帜 意趣盎然 精雕细琢 坚忍之姿C. 独具匠心 诗情画意 精雕细琢 坚韧之姿D. 独树一帜 诗情画意 精益求精 坚忍之姿20.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完美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中国风”表现手法B.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中国风”表现手法完美融合C. 将完美融合“中国风”表现手法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D. “中国风”表现手法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得以完美融合21.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冰雪运动进入寻常百姓家,实现了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
37、动的目标,为全球奥林匹克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B. 冰雪运动进入寻常百姓家,实现了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任务,为全球奥林匹克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C. 让冰雪运动进入寻常百姓家,实现了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为全球奥林匹克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D. 让冰雪运动进入寻常百姓家,实现了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任务,为全球奥林匹克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19. C 20. A 21. C【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第一组,独具匠心:指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的构思。独树一帜:也说别树一帜。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比喻独闯一条路子,自成一家。此处指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设计巧妙,应用“独具匠心”。第二
38、组,诗情画意:意思是如诗的感情,如画的意境,指文学作品中所蕴涵的情趣;也指风景优美,耐人寻味,就像诗画里所描摹的能给人以美感的意境。意趣盎然:指趣味充溢,很有趣味的意思。此处指“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给人美感,应用“诗情画意”。第三组,精雕细琢:指对玉器详细地进行雕琢,后来比喻做事情精益求精,认真细致。精益求精:(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此处形容“冰雪五环”,应用“精雕细琢”。第四组,坚韧:坚固而柔韧,不易折断;在遭遇身体及精神困难、压力时,坚持而不放弃的忍受力,即面对危险与灾难时精神的坚定、坚强的耐受力、勇气和后劲。坚忍:坚持而不动摇,长时间的痛苦都能保持平静的心态和恪守正道的美
39、德。根据“人类面对困境时战胜挑战”可知,强调坚强的勇气,应用“坚韧之姿”。故选C。【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整个句子主体是“开幕式的环节”,排除B、D;开幕式已经结束,C项用“将”不合语境。故选A。【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有三处语病:一是中途易辙,前句“中国通过筹办冬奥会和推广冬奥会”怎么样还没有交代,就另起一句,可在句首加上“让”;二是搭配不当,“实现任务”搭配不当,应为“实现目标”。三是语序错误,“全球”修饰“奥林匹克”,应放在其前面。全部改对的是C项。故选C。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月亮之所以为诗人所钟情,是因为在天体中, 。
40、它有新残也有朔望,有上弦月和下弦月之分,它有盈亏圆缺。满月如盘,它有时候又变成了如弓的弯月。浪漫多姿的月亮,引起诗人多少多情的思绪!在诗人的眼里,月亮总是最为钟情的题材,古代描写月亮的诗词数不胜数。出于对月亮的喜爱,人们 ,比如玉兔、玉盘、素娥、冰轮、玉轮、玉蟾、蟾蜍、婵娟、玉桂、玉镜,等等。李白有一首古朗月行,就是将月亮称作白玉盘的。中秋节的起源 。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祭月是古代我国一些地方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二十四节气的“秋分”,是古老的“祭月节”,后演变成了以“家庭团圆”为主题的祭祀仪式。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
41、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3. 文中画波浪线处是散句,请改成整句。22. 月亮变化多端,浪漫多姿 给月亮取了好多名字 和月亮密不可分 23. 它有新残朔望,它有上弦下弦,它有盈亏圆缺。满月如盘,弯月如弓。【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处,根据后文“它有新残也有朔望,有上弦月和下弦月之分,它有时候又变成了如弓的弯月”的内容和“浪漫多姿的月亮”的提示,可知月亮变化多端,浪漫多姿。第处,根据后文“比如玉兔、玉盘、素娥、冰轮、玉轮、玉蟾、蟾蜍、婵娟、玉桂、玉镜,等等”的内容和前文“出于对月亮的喜爱,人们”的提示,可知人们给月亮取了好多名字。第处,根据后文“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内容和前文“中秋节的起源”的提示,可知中秋节的起源与月亮(“祭月”)有关,可以填:和月亮密不可分。【23题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真题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03月上海同济大学电气工程系广招海内外英才公开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山西经贸职业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东工业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宿迁泽达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5汽车行业营销策略与展望
- 胃管插管管道护理
- 新发展英语(第二版)综合教程2 课件 Unit 5 Encouragement
- 人教版数学第二单元百分数(二)提升检测训练(单元测试)六年级下册
-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达标名校2025届初三下学期精英联赛英语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江苏省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 科级试用期满工作总结(4篇)
- 历史-安徽省蚌埠市2025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蚌埠二模)试题和答案
- 2025年从大模型、智能体到复杂AI应用系统的构建报告-以产业大脑为例-浙江大学(肖俊)
- 2025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一模数学模拟试题(含答案)
- 外研版(2025新版)七年级下册英语期中复习:Unit 1~3+期中共4套学情调研测试卷(含答案)
- C语言程序设计第5章--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芦花荡》课文原文
- 超星尔雅学习通《婚恋职场人格(武汉理工大学)》章节测试附答案
-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培训(共60页).ppt
- (完整版)PHQ-9抑郁症筛查量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