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怀一中2014届文综周五训练试题历史(5)_第1页
仁怀一中2014届文综周五训练试题历史(5)_第2页
仁怀一中2014届文综周五训练试题历史(5)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仁怀市第一中学高三文科周五训练试题历史(5)1封泥是将稠泥浆贴在捆好书绳的简策的锁口处,在其尚存软性的似干非干之时,用刻好的印章在封泥上盖印(压印),从而留印迹于封泥之上。从下图秦印封泥中能够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秦朝设立左右丞相制度秦朝实行分封制秦朝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秦朝廷尉由丞相直接任免 A B C D2法国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全面的是A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 B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C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 D地方各州自治权力不断增强3. 下表是关于民国时期几类商品所占国内市场比重

2、的变化情况。它主要反映了当时中国项目1920年1936年机器制造品12.9%20.5%手工制造品32.2%25.5%农产品45.4%45.9%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资本主义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C近代工业化进程有所发展 D民族工业品在数量上超过了进口产品4.英国金融时报一篇报道说:“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第二次创业高潮的主要原因是 A. 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 C. 上海浦东新区的设立 D.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5. 有学者认为,苏联发明了“在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靠人力劳动投资,迅速跨

3、过工业化阶段的无情的国家公式”。这一观点 A充分肯定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B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 C较客观地评价了斯大林模式 D揭示了赫鲁晓夫改革的本质性6.直到近代,新安地区千年之家不动一坯,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千载之谱丝毫不紊”的观念依然深入人心。其主要原因是A宗法传统的影响 B封建政府的提倡 C小农经济的稳定 D儒家思想的流传7史载,宋朝湖州农民“以蚕桑为岁记”,严州“谷食不足,仰给它州,唯蚕桑是务”;太湖洞庭山区“然地方共几百里,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蜀之茶园,皆民两税地,不殖五谷,唯宜种茶,颖昌府”“城东北门内多蔬圃,俗称香菜门”。上述材料最能说明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

4、策 B商品自由流通程度很高C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性农业发展较快 D农业精耕细作,剩余产品大量商品化8.1930年6月,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到:“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的最后的死命。”这表明A中共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B他认清了当时中国的国情C他认识到农民阶级力量的伟大 D他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9. 全球通史中写道:“l7世纪和l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然而,“l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自然资源

5、丰富 B工业革命的需求 C中西交流的加强 D世界市场的形成10.下图右框材料选自民国二十二年第二期申报月刊。 它阐述的“统制经济”思想在当时的中国影响较大,其客观因素是 A主要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 B国内通货急剧膨胀,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C国民政府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展开 D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波及中国11.印度时报描写中国60年的反差时用了如下两个词:贱民和全球强国。文章说:中国曾被视为冷战期间被夹在美苏之间,直到1971年才加入联合国,摆脱孤立。“现在,它是一个广泛影响力的全球强国,它购买美国国债,在拉美和非洲抢购自然资源,在重大外交问题上发出更响亮的声音”。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一项是A“冷战期间被夹在美苏之间” 新中国始终得不到美苏的承认B“1971年才加入联合国” 中美关系正常化推动其实现C“现在”,它是一个拥有广泛影响力的全球强国 中国已跻身“超级大国”行列D“在重大外交问题上更响亮的声音” 和谐、合作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财富12在雅典法律演进进程中有如下记录:公元前621年雅典的德拉古法典出现了抽签选举等相关条款;梭伦将改革条文刻在l6块白色旋转的木板上,公布于市场;“陶片放逐法”的最初目的是为了防止僭主政治的复辟。对上述雅典法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A雅典成文法诞生于公元前6世纪 B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