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7年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本 第15套)_第1页
2013-2017年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本 第15套)_第2页
2013-2017年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本 第15套)_第3页
2013-2017年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本 第15套)_第4页
2013-2017年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本 第15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班级 姓名 学号 装订线 高一语文A卷 考 生须 知1、本卷共6页,包括5个大题,23个小题,满分为100分,练习时间120分钟。2、A卷选择1-17题和B卷5道选择题填涂在机读卡上1-22,其他试题写在答题纸上。3、答题前,考生应认真在密封线外填写班级、姓名和学号。4、开考后两个小时收A卷,考生接着做B卷。一基础知识(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1、下列词语字音字形都无误的一项是( ) A漫溯(shu) 殒身不恤(yn) 榆荫 万户候 B荆棘(jng) 遒劲(qi jn) 和霭 惮精竭虑 C叱咤(ch zh) 长歌当哭(dng) 噩耗 桀骜不驯 D攒射(

2、cun) 满载(zi) 竟自由 黯然泣下2、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 的演讲。(2)有时候,他背诵到 处,忽然记不起下文,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3)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睛向下面一扫,然后是他的极 的开场白。 A动人 流畅 简单B动人 酣畅 简短 C激动 酣畅 简单D激动 流畅 简短3、下面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大卫科波菲尔狄更斯英国 B 战国策纪传体史书司马迁 C 夏衍包身工报告文学 D 再别康桥徐志摩新月诗派代表人物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电视剧特种兵之火凤凰将在江苏卫视播出,演员刘晓洁

3、在剧中饰演一位桀骜不驯的富二代,这个角色小辣椒般的性格将会为观众带来很有意思的观剧感受。 B摄影机构提供的免费化妆服务涉及的问题有很多。比如,免费的具体意思是什么?化妆品好坏如何?只有在拍摄之前把所有的情况都了解清楚,才能避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C有分析人士指出,美国政府关门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政府关门、经济数据暂停发布,为美联储延迟退出“量化宽松政策”提供了充分的理由。 D刚刚下了一场大雨,路面上满是积水,他的车一路风驰电掣地开过来,激浊扬清,溅得路人满身污泥。5、给下面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 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 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

4、时是一个尽头!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 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 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 A、 B、 C、 D、二古文阅读。(共12题,每题2分,共24分,翻译6分,古文部分共30分)阅读烛之武退秦师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5、。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6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朝济而夕设版焉 B、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C、越国以鄙远 D、与郑人盟7下列关于“之”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1 * GB3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邻之厚,君之薄也 子犯请击之 吾欲之南海 A、 = 1 * GB3 和相同,和

6、也相同 B、 = 1 * GB3 和相同,和不同 C、 = 1 * GB3 和不同,和相同 D、 = 1 * GB3 和不同,和也不同8下列各项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以其无礼于晋 B、佚之狐言于郑伯 C、夫晋,何厌之有? 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9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郑伯请烛之武出面说退秦师,烛之武一开始推辞,这充分体现了他谦虚的品质。 B、烛之武站在秦的立场说话,让秦王产生好感,为进一步打动秦伯提供了可能性。 C、烛之武借用历史事件是为了加深秦国与晋国之间的矛盾。 D、烛之武进一步从现实的角度分析了晋贪欲的特点,预示了晋灭郑后必犯秦,使秦意识到 灭郑于

7、己不利。阅读荆轲刺秦王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为装遣荆轲。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班级 姓名 学号 装订线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

8、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10.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锋利的 B. 太子迟之 认为(行动)迟缓 C. 发尽上指冠 向上 D. 终已不顾 照顾11. 选项中的“以”与例句中“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使工以药淬之 A以试人 B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C皆白衣冠以送之 D. 不敢兴兵以拒大王12. 与“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B. 夫晋,何厌之有? C.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D.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9、13. 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荆轲因等待居远未来的秦武阳,没有立即出发。 B. “易水送别”拉开了慷慨悲歌的一幕,是“行刺准备”中的高潮。 C. “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这一句营造了同仇敌忾的悲壮氛围。 D. “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这一句表明他刺秦的意志坚决。阅读鸿门宴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

10、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 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

11、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14.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约为婚姻(这里指结为儿女亲家) B备他盗之出入(指防止农民起义军进进出出)与非常(指意外的变故)也。 C沛公居山东(指崤山以东)时 D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内:接纳)诸侯,秦地可尽王也。15. 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表示转折的一项是( ) A.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B. 项王按剑而跽曰 C. 拔剑切而啖之 D. 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16. 下列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12、A. 具告以事 B.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C. 贪于财货 D.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17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项伯回到军营,把刘邦的话如数告诉项羽,并趁机为刘邦说情,项羽竟然答应了。 B刘邦邀请项伯,又是敬酒,又是拉关系,用谎言为自己辩护,企图笼络住项伯,让项伯在范增面前为张良说些好话。 C刘邦回答张良“谁为大王为此计者”的问话时,说是有蠢小子唆使,实际上是他自己的想法。 D项伯把项羽要攻打刘邦的机密泄露给了张良,项伯本是为个人情谊,结果却坏了项羽的大事。18翻译上面文段中的句子(6分)(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

13、衣冠以送之。(3)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三诗歌阅读和积累。(14分)19 沁园春长沙默写:(10分)(1)独立寒秋,湘江北去, (2)看万山红遍, ;(3)漫江碧透, (4) ,鱼翔浅底(5)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6)携来百侣曾游, (7)恰同学少年, (8)书生意气, (9)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10)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现代诗阅读: 礁石(艾青)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班级 姓名 学号 装订线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20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那些具体内容,塑造了怎样的形象?(4分) 四现代文阅读。(

14、6分) 朦胧的敬慕悼念鲁迅先生 萧乾也许有人比我更怕死,我却不相信有比我再怕看死人的了。走在街上,我从没有胆子向寿衣铺里望望。夜半,即便从很远很远地方飘来的僧器或诵经声,也必害得我用棉被厚厚包起头来,直像那是什么符咒一样。我曾见过三位死人,在我的记忆中,他们都将是我永不会忘记的。而且,我还该陈说我都例外地不曾害怕过:一个黄昏,我的母亲死在我的怀抱里;小学时代,曾排着队去中央公园社稷堂瞻仰过孙中山先生的遗体;最近,在鲁迅先生灵前,我守了两天灵。扶着那绛色帏幔,职务使我看见了数千张陌生的但是诚笃的脸,一个个脚跟都像坠了铅球,那么轻又那么沉重地向灵堂踱。低垂的头,低垂的手,低垂的眉眼和心。待踱到灵堂

15、中央,冥冥中似有什么使他们肃然驻足了。敬慕和哀悼如一双按住的手,他们的身子皆极自然地屈下了。然后噙了一汪眼泪,用手巾堵着嘴,仓皇地奔了出来。最感人的莫如一群小学生的吊唁。在那近三十位小吊客中间,我特别留意一个衣服褴褛、腿下微跛的,他肋下夹着的画册和石板说明了是刚刚放学,如今正是回家或在街头玩耍的时候,然而他却结伴迢迢跑到了这里。那个微跛的孩子,一拐一拐地,一直来到灵前,两只颇清秀的眼睛直直地凝视着鲁迅先生的遗体,然后,又放下肋下的画册,深深地鞠躬。我不信作了那么些纪念周,他还不知道“三鞠躬”的礼数,然而,当我数到第三次以后,他仍向下屈着小小腰身,他一连鞠了七个躬才红涨着脸,也红涨着眼睛,走出灵

16、堂。如果稍换一个情况,我将忍不住笑出来的,然而,我那时是用极大的崇敬心情替他掀开帏幔,一直目送他走下殡仪馆的台阶。那个背影唤起我一点加快。十多年前一个傍晚,如一切贪爱窗外景色的孩子一样,四点钟以后的时间对我变了滋味,换成鲜艳颜色。然而我放下了玩具,和同伴沿着朱色皇城走好长好长一段路去瞻仰一位“民国缔造者”的遗体。空着的肚皮充满着的一半是对“尸骸”的恐惧,一半是对“伟大”的钦仰。我们跨进那座御花园的大门时,紫禁城角的太阳已向下沉落了。我端着气向陌生的大人打听路线,好容易才攀了一道高大石阶,在花圈花篮的簇拥中,我看到安息着的孙中山先生。我记得,当时我的心一点也没有跳!我们环着那铜棺走了一圈,又蹑着

17、脚步走了出来。抬头,紫禁城角的太阳已经沉落下去了。我似乎打了一个冷颤,然而,除了模糊的“伟大”,我并没有摸清死的是什么人。只是冥冥中,一种超乎孩子胸膛容量的衰威或尊敬感觉使塞在我喉咙间,我赶不掉它。归途,我们放洋画的袋子里,每人都塞了一条传单:有工人发的,大学生发的,有国民党的,共产党的,说明孙先生的生平和抱负(这些我曾保留到六年前,直到一个朋友将我寄存的最珍贵的东西,如小学生时代的作文本,全当作烂纸卖掉了)。当时我们其实一点也不懂,但是当孙传芳乱批三民主义,张作霖满街捉革命党时,我却私下藏了一本孙中山传。 伟大的人格也许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这力量在茫然无知的孩子心灵上时常比成人更深刻,更恒

18、久。我不知道如果鲁迅先生这时醒转过来,他将会怎样热烈地抱起那个微跛的孩子。 1936年10月,上海 (原载1936年中流第1卷第5期)21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和 ( ) (2分) A、在数千吊唁鲁迅先生的人中,有一个衣衫褴褛、腿下微跛的小孩,对鲁迅先生连鞠了七个躬,所以作者对他由开始的忍不住想笑,转变为极大的崇敬。 B、当“我”和同伴跨进御花园大门时,“紫禁城角的太阳已向下沉落了”;当“我们”蹑着脚步走出来时,“紫禁城角的太阳已经沉落下去了”。这两句景物描写烘托了“我”的哀戚心情。 C、“我记得,当时我的心一点也没有跳”这句话的意思是:“我”看见孙中山先生的遗容时,对伟人的敬慕战胜了对死人的恐惧。 D、文章第段在描写数千位吊唁者的神情动作时,运用了夸张、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 E、通观全文不难发现,作者在为鲁迅先生守灵时,对鲁迅的崇高精神、伟大人格内涵的理解及由此产生的敬慕之情都是朦胧的。22“朦胧的敬慕”的含义是什么?本文是通过哪几个事例来表现“朦胧的敬慕”的?(4分)五作文(40分) 23、请以在高中,我与你相遇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在文章中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