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16第十章 生活(shnghu)指导第一节 生活指导(zhdo)的基本涵义一、“生活(shnghu)指导”界说在学校里,经常使用“生活指导”这个词语,但作为日常概念,其内涵和外延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例如通常把负责寄宿生日常生活管理的老师称为“生活指导”,这是把“生活指导”作为一种职务的名称了。也有把生理保健、环境卫生、公共福利、纪律检查等方面的工作称为“生活指导”的。总之,作为日常概念的“生活指导”与本章所述的“生活指导”,其底蕴是大相径庭的。在卷帙浩繁的教育理论著作中,似乎还找不到为大家所认同的关于“生活指导”的科学界定。尽管关于“生活指导”的理论与实践流派纷呈、各有侧重,
2、所依据的价值标准和文化背景各不相同,但在以下几点上已接近于达成共识:(一)生活指导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职能之一。生活指导是一个和学习指导并列的教育职能概念。在学校教育工作中,这两种教育职能是不可残缺的。通常把以学科学习为中心进行的指导称为学习指导;把学科学习以外的在经验领域中的生活态度和能力的指导称为生活指导。在学校教育工作中,这两种教育职能又是不可分割的。在学习指导中含有生活指导,在生活指导中也含有学习指导,两者统一于培养人的教育目标,贯穿于各科教学,各种课外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之中,只是为叙述的方便,才把两者加以区别。从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这一角度来看,生活指导就是对每个学生在生活中
3、对待事物的看法、想法、感受方法、行为方式所作的指导,帮助他们在知识、技能、情绪、兴趣、习惯、态度、道德、理想等人格的所有因素或方面都得到健全的发展和高度的统一。(二)生活指导的宗旨是以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自由的发展为前提的。生活指导要使学生认识人的尊严,帮助他们以不是作为手段而是作为目的的态度对待所有的人,既使他们自尊自爱,又使他们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生活指导的目标是,根据学生个体的自身素质和环境条件,发展适应现代生活的个性,培养现代社会成员所应具有的丰富的人格,并能对社会的发展作出各自的贡献。生活指导摒弃刻板划一的教育模式,强调所培养的每一个人既是现代社会的成员,又具有多样的个性,培养他们能使各
4、自的人生价值得以实现的态度和能力。当今的青少年有着非常强烈的自我实现的愿望,他们总想求索自己的生活方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而摸索着自己的人生道路,思考着自身面临的种种问题。由于涉世未深,面对错综复杂的大千世界,往往陷于困惑和迷惘之中,无论在价值取向还是具体的待人处世的方式方面都极需得到及时、正确的指导和帮助。每个人都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但要帮助学生在不越出社会公认的各种价值或在公共利益的范围内实现个性。在生活指导方面强调个人的尊严、承认个人的自由和自主是理所当然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每个人要放任自流,也并不承认人是可以随心所欲的。所以生活指导并不排斥必要的伦理道德的灌输和控制时,强调内化和自
5、律而已,重要的是,我们不能把生活指导为空洞的道德说教和简单化的行为规范训练或强制性的越轨行为的防治,而应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在处理、解决生活中碰到各种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应当如何生活,如何做人,发展自己解决未来人生问题的态度和能力。(三)生活(shnghu)指导应以发挥学生自我理解(lji)和自我指导和能力为中心以培养独立人格为目的的生活指导(zhdo),应以促进学生的主动性、自律性和自主性为中心课题,要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自己、评价自己并进而容纳自己。要帮助学生将社会要求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正确处理个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和错误的群体舆论的压力
6、下,都能正确地判断是非善恶和奸媸,并能命令和驱使自己忠实地遵循和践履自己所选择的原则,而且这一切都是在自然而然的情况下,行所无事地去做的。日本教育家译田庆辅曾把生活指导定义为:“生活指导是指帮助学生:()加深个人对自身的认识,()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与兴趣,()圆满地适应自身所在的整个环境内的种种事态,()发挥能够作出明智的决定、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社会作出自己的特有的贡献。”(1) 日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编现代教育学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376页。我们认为,社会主义学校的生活指导,应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政治理想为方向,以集体主义道德伦理为核心,以培养自学、自理、自护、自强
7、、自律的自我教育能力和集体主义自决能力为重点,帮助学生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求的各种品质,把实现个人的价值和实现个人对社会的价值完美地统一起来。二、生活指导的重要意义(一)、传统美德与生活指导我国的传统教育历来十分重视处世做人的教育,把“学会做人”放在首要的位置。儒家有一个重要的命题,叫做“人禽之别”,就是讨论之所以为人的问题。荀子说“禽兽有父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儒家强调人之所以为人是在于人有人伦,有道德。人们常把没有德行的人称为“衣冠禽兽”可见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真正学会做一个人是何等的重要。在传统美德中有许多处世做人的观念,包含着许多值得提倡、继承的精神。比如现在讨论得
8、比较多的义利关系问题,就是人生的基本问题。义利关系有两层含义,一是个人私利与社会公利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中国传统的精神是“义以为上”。义以为上的内涵,有三个层次的要求;一是见利思义,二是见义勇为,三是舍生取义。这就是要求我们不取不义之财;与坏人坏事斗争,自觉维护社会秩序,救人于危难之中;在两者不可得兼的生死关头,以生命维护正义,而决不偷生害义。三个层次,要求不同,贯穿其中的共同精神是义重于得利,义以为上,并不是某些人理解的那样,只要义不要利。在这个意义上讲的“重义轻利”,就是一个重要的做人原则。又如“学者为己”的主张。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提倡为己之学。所谓“为己”,不是为
9、一己谋私利,而是指为完善自己,实现自己人生价值,完成和保持自己独立人格,而不是做给别人看,以求得他人的赞誉。这是为学、修养的根本态度,体现看自觉的道德精神。本着这一精神,古人以“慎独”为道德修养的具体要求,即在一个人独处,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严格自律,不背于义。再如:“推己及人”的观念。这是处理人我关系的基本准则。具体地说,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如果人人都能这样做,人与人之间就会相互理解和帮助充满挚爱和温馨。上述美德在漫长的历史中渗入了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积淀为我们的民族心理,是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精华。今天我们
10、批判继承这些精神,并赋以新的时代内容,将有助于提高年轻一代的精神境界和品德修养,有利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二)社会变迁与生活指导、社会(shhu)现代化对人的现代化的要求美国科学院院士(yunsh),未来学家阿历克斯英克尔斯对人的现代化问题作了长期的专门研究(ynji),指出“现代人”应是至少具备12种特质的综合体,其显著特征是:乐于接受新的思想观念,新的行动方式,能适应社会的各种改变和变化,能理解不同意见,头脑开放,尊重和认真考虑来自各方面的不同意见;不囿于成见,不因袭传统,敢与陈旧的知识和教育内容挑战;守时、惜时,讲求办事效率;乐于让后代根据社会发展需要,选择离开习俗所尊
11、敬的职业;“现代人还应越来越相互尊重、相互信赖。他根据调查材料,给“现代人”下的定义是:知识丰富,见识广,是积极的公民;重视教育和技术技能;努力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同时注重个人的责任感;认识到计划(包括计划生育)的益处;赞同社会变迁,对新经验(包括城市生活和工业雇用招聘)表示欢迎;具有很强的个人效能感;不盲从家庭、部族和教派的权威;培养新的对整个社会的忠诚;赞同给个人地位低、权力小的人以更多的自主和权利,包括一些少数民族和妇女。(1) 参见1983年8月15日人民日报及人的现代化一书。英克尔斯的说法是以西方发达国家为参照系,根据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各种不同情况相比较概括出来的。对于正在为现代
12、化而奋斗的我们,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根据我国专家的研究成果,可以将“现代人”最重要的素质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开放的世界意识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的过程,是从近代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开始的。正如马克思早已指出的那样,近代大工业的出现,把全世界联系在一起了。特别是近年来高度发达的交通、通讯和传播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世界各国彼此间的联系影响和作用更加广泛、更加深入密不可分了。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在当今世界里得到发展,必须同世界加强联系和交往;任何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成为时代的主人,必须要有开放的世界的观念,这样才能自觉地意识到自己所处的时代特点和潮流方向,使自己具有“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而不
13、被淹没的力量”(鲁迅语)。也就是说,不论你做什么工作,从事什么职业,都要立足本职,放眼世界,彻底抛弃保守的封闭式的观念,随时注意洞察世界各种动态、信息,努力吸取世界新的创造和先进成果,使自己更适应世界发展的需要。()强烈的文化意识和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化是近代科学技术飞跃发展创造的伟大成果。现代化是用合理化的手段把国家机构、经济、社会、个人、从一个水平向更高的水平不断推进的过程。一切合理的行动必须以合理的认识为前提,而近代科学是一种合理认识世界的体系。无论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是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必须靠科学,特别是近代科学。拿人与自然关系即生产劳动来说,就单个人而言,如
14、果没有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就难以适应由劳力密集型向智力密集型转化的现代生产的需要;至于要使整个社会生产组织得好,不仅所生产的产品为社会需要,而且在资源利用、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等等方面,都发生积极作用而消除各种公害,没有科学文化更是万万做不到的。关于人与人的关系,对自己自信自重自立自律,对他人尊重关心,团结友爱,善于合作,都要有高度的文明修养和民主意识,而文明修养和民主意识都植根于科学精神,离不开科学文化的培养基。()积极变革,勇于开拓的精神人的现代化就是指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的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的高速度,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急剧的变化,供人们在思考问题、认识问题的时候,不是只停留在眼前,
15、而要想到未来,想到发展和变化。有人认为,农业社会人们的思维方式是面向过去(指一切都凭过去的经验办事);工业社会人们的思维方式变为面向现实(工业化加快了社会进程,许多现实问题单凭过去经验已经无法应付);进入瞬间万变的信息时代,人们的思维方式必须面向未来,这样才能适应变化迅速的客观环境。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同任何因循守旧、僵化保守、故步自封、抱残守缺的思维方式都是不相容的。面向未来,就是要随时吸取新鲜思想,接受新鲜事物,不断打破陈规陋习,不断改变一切过时的观念和制度,探讨新领域,开拓新局面,创造新成果。()强烈(qin li)的时间效益和组织纪律观念高效率,快节奏正成为今天社会生活的基调。它要求人们
16、具有强烈的时间效益(xioy)观念。人的现代素质如何,一个重要尺度就是看他在单位时间里掌握运用科学技术所创造出来的劳动成果的多寡和工作效率的高低,而不是看他是否夜以继日,疲于奔命。快节奏和高效率要求严格的纪律。守纪律就意味着准时,精确,一丝不荀,条理化,责任心;意味着集体观念,敬业精神。总之,现代社会(shhu)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遵循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帮助学生具备现代人的素质,是生活指导责无旁贷的重要任务。、社会转型时期,学校教育面临的挑战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处在对内深化改革、对外全面开放,社会结构急剧变化、社会体制全面转型的历史时期
17、,改革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进取、理性、务实成为主导的社会心理,但同时贪污腐败、赌博迷信、坑蒙拐骗等丑恶现象也在沉渣泛起。校园内外实际上存在道德双轨现象,学校在提倡高水准的道德规范,而社会上某些人低水准的道德行为和道德意识也在蔓延,老师长年累月苦口婆心的教导,常常被社会上流传一些丑闻和儿句“新民谣”给抵消了。固有的道德体系建立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之上,对个人利益有所忽视,与目前人们所从事的经济行为不相吻合,很难再起到道德规范的作用;现在搞市场经济了,在社会生活中引入财富机制,却没有来得及筑成一道新的提坝来制约贪婪与欺诈。有人把这种情况称作“道德失准”。另外,对外开放打开了我们观察世界的窗户,使
18、异质文化(包括西方哲学思潮与西方生活方式)随着大众传播媒体的普及而广泛渗入我们的精神领域和生活领域。往往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其中不乏积极进步的因素,也存在消极腐朽的东西。价值观念的冲撞,使传统文化出现断层现象,引起人们文化认同的危机感。造成思想上的混乱;腐朽的生活方式对青少年有着不可忽视的腐蚀作用。总之,展现在当代青少年面前的是五光十色,错综复杂、令人目眩的社会生活、五花八门、流派纷呈、良莠难辨的人生哲理。他们在现实生活里,不可能不遇到许多困惑和疑难,迫切需要学校教育充分发挥生活指导的职能,给他们指点迷津。中学生正处在一生中最为关键的青春期。有人把当前中学生的个性心理面貌和思想特点概括为具有
19、两重性的特征:()政治上具有探求性,而观点上带有偏激性;()思想上具有进取性,而认识上带有偏激性;()目标上具有时代性,需求上带有享乐性;()思维上具有求异性,心理上带有逆反性;()意识上具有自主性,处事上带有自私性;()行为上具有独立性,生活上带有依赖性;()性格上具有开放性,意志上带有脆弱性;()交往上具有广泛性,情感上带有冲动性。(1) 参见吴秀娟等著学生心理与班级管理。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版,第45页。当代中学生的这些特征,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加强生活指导是何等的必要。(三)班级管理和生活指导、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层单位,它不仅是学生学习的集体,也是学生生活的场所,日本的教育家把班
20、级称作“学校里的家庭”。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帮助他们解决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与困难,培养他们适应现代生活的种种素质,为他们的自我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等等,无疑应该成为班级的重要目标。只有充分发挥班级在生活指导方面的职能,才能全面实现班级管理的目标。、班主任在生活指导上具有极其重大的作用,他是所任班级学生的生活指导的直接承担者。班主任教师接触所在班级学生的机会比别的教师更多,所以能够很好地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能力、人际关系、家庭状况及其他问题,在此基础上能够在综合地、移情地理解学生的前提下,通过各种机会,有计划地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shdng)的、持续的指导。对于学生而
21、言,班主任既是领导者、管理者,又是效法的社会榜样。班主任还应是家长的代理人,心理咨询工作者,人际关系的艺术家,社会法纪的执行人与监督者,是学生年长(nin chn)的朋友和知己。班主任的角色地位决定了他是承担学生生活指导的最佳人选。生活(shnghu)指导的重点要求一、进行理想教育,指引人生目标理想教育是指促使受教育者在社会、人生、事业等方面树立奋斗目标的教育。按其内容可分:()社会理想教育。向学生揭示一个完善社会形象的构想,包括对未来美好社会制度、政治结构和社会面貌的要求、设想和预见,具体的说,既是指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共同理想,也是指共产主义这一长远的最高
22、理想。()道德理想教育。指引学生遵循一定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做人,逐步向道德上的完美典型理想人格发展。()职业理想教育,促进学生对未来职业的种类、部门具有一定的向往,使之按照自己的兴趣、能力和愿望,同时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可能作出选择。()生活理想教育。引导学生对衣、食、住、行、娱乐及婚姻家庭具有正确的追求和向往。研究表明,小学生的理想常常表现为天真的幻想,具体形象,易受情绪影响而变化,学校对其教育作用最显著。初中生的理想浪漫性和社会性交织,向概括性理想发展,但以综合性理想为主,多变性和稳定性交织,学校教育作用有降低趋势,社会影响、学生内部因素作用渐强,高中阶段是理想形成的关键时期,以概括
23、性理想为主,较重视现实性。面临未来生活道路的选择,内心冲突尖锐激烈。理想应和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相结合,和科学信仰相联系,重视哲理的启迪,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置身于社会现实矛盾之中,重视情感的体验和情操的熏陶,提供良好榜样,树立正确的参照座标。我们曾把中学生的人生追求目标归纳为四种类型:()事业型(学习、工作要争取出色成绩生活上过得去就行。)()兼顾型(拼命地学习和工作,尽情地享受人生快乐。)()中庸型(宁可活得轻松些、自由些,生活上过得去就行。)()实惠型(学习、工作轻松些,生活舒适、富裕些。)通过对2140名中学生的问卷调查,得出下列结果(见表101)表101中学生人生目标的价值取向调查结果
24、表明,属于“事业型”的学生占总数的44.57,说明接近半数的中学生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把奉献看成重于索取。但属于“实惠型”(也可称为“享乐型”)的学生占总数的21.02,数量也相当可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事业型”的学生数从初一的52.69,上升至初二的54.05以后,每况愈下,到高三则猛跌至30,而“实惠型”的学生数从初一的19.90到初三下降至16.95,而后则直线上升,至高三跃升至27.09,价值观念截然相反的两类学生,在人数上几乎是“旗鼓相当”了。将这种发展态势画成曲线,其严重性就显而易见了。(见图101)图101中学生人生目标价值(jizh)取向发展态势 人上述(shngsh)调查结
25、果(1) 参见张宪尧等中学生社会成熟水平的调查,教育研究1992年第5期。说明,商品经济带来的功利主义往往过多地讲究实惠,过分(gufn)地追求物质利益,滋长了享乐主义,淡化了奉献意识。说明对学生的理想教育和人生目标的引导是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二、重视养成教育,提高文明修教养“养成教育”在教育学中叫“文明行为教育”。这是一种发展和提高受教育者文明修养,培养健康的审美观点和良好的言谈举止的教育。旨在使学生思想纯洁,情操高尚,内心文明,言行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也可以说,这是一种基本的伦理道德教育和基础的文明行为训练。基本内容是:()尊重人,关心人,敬老爱幼,尊重妇女,帮助幼弱和残疾人。()举止言
26、谈有礼貌,待人谦和,举止文雅。()讲究卫生,仪表整洁。()遵守公共秩序和纪律。()爱护公共财物,保护环境和资源。等等。总之,是让学生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培养正确的待人接物的态度,使自己的行为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合乎社会主义的规范。这种教育单凭道德说教是不能奏效的,自上而下的强制命令也是无济于事的,必须在提高道德认识的同时,重视道德情感的陶冶,道德意志的锻炼,特别是道德行为的训练,使之落实于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所以又叫做“养成教育”。明代思想家王阳明说:“养其习于童蒙”。养成教育必须从小抓起。学记说,“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从小养成良好习惯,终生受用;从小养成不良习惯,
27、要改变就很困难。所以,中小学阶段是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我们要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度来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中学生守则是国家对中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每个中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国家对中学生日常行为的规范性要求。其中许多内容是中学生守则的具体化、可操作化。贯彻中学生守则与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养成教育的重要方面,有利于继承和发扬我国人民优良的道德传统,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新时期需要的思想观念和心理品质。因此,班主任要把贯彻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当作班级常规管理的重要内容,身传言教,持之以恒。三、优化心理品质,培养良好性格性格就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
28、定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性格是个性心理特征中的核心特征,对人的其它个性心理特征(如兴趣、气质、能力等)起支配作用。恩格斯说:“我觉得一个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么做。”(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83页。 “做什么“是指一个人追求什么,拒绝什么,表明人对现实的态度;“怎么做”则指人如何去追求所要得到的和拒绝所要避免的东西,反映了人的行为方式。对现实的态度主要指对己、对人、对集体、对社会、对学习、对劳动等的态度;行为方式则往往和人的智力、能力、体力、气质、情感、意志等相联系。人的性格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通过对人和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
29、反复认识、体验、概括、强化、定型而成的。性格一旦形成就不容易改变。良好的性格经常使人保持积极进取的心境,它能提高个人的智力、能力和体力,促进人们高效率地学习、工作;不良性格则相反,它会使人套上消极的、脆弱的、病态的、畸形的心理枷锁,形成晦暗、猜疑、悲观、畏葸、自私、偏狭等种种与社会要求不相适应的个性特征。有人通过性格测验(cyn),按照心理活动倾向、表现特点,运用综合分析方法, 表内所列的性格类型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有的则是兼有积极和消极两种因素的。而且在现实生活中,多数学生的性格属于综合型,即同时具有两种以上的性格类型的特征,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bngzh)学生克服性格中的消极因素,
30、发扬性格中的积极因素。学生的性格特征与人际关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在交际各方彼此喜欢和吸引的基础上。社会心理学家概括出六条人际吸引律,即一致吸引力、补偿吸引力、对等吸引力、强迫吸引力、诱发吸引力和晕轮吸引力。在友谊和工作中,两人有相同角色作用时,双方性格一致,便产生一致吸引力;在处于不同角色地位时(领导与被领导、夫与妻、教师与学生),性格的互补能产生补偿吸引力;一般(ybn)人都有一种渴望别人喜欢自己的心理倾向,因此相互尊重、相互体贴,便能产生对等吸引力;美好心灵和崇高人格的感染,便能产生一种让人身不由已的强迫吸引力;性格和行为的某一方面的丽质被人知觉,其整体或其他方面也会吸
31、引人,这就是诱发吸引力和晕轮吸引力。因此,性格特征是人们建立深厚和长远的人际关系的内在心理条件。美国有位心理学工作者曾对大学生作了一次有趣的测验,他列出555个描述人的性格特征的形容词让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喜欢程度按次序排列,调查结果(见表103)对我们不无启迪。表103性格特点受欢迎的程度(1) 转引自学生心理与班级管理,中国科技出版社1991年版,第145页 既有积极作用 值得高度喜欢的又有消极作用最不值得喜欢的 真 诚 固 执 作风不好 诚 实 循规蹈矩 不友好 理 解 大 胆 敌 意 忠 诚 谨 慎 多嘴多舌 真 实 追求尽善 自 私 信得过 易激动 眼光短浅 理 智 文 静 粗 鲁 可
32、靠 好冲动 自高自大 有思想 好 斗 贪 婪 体 贴 腼 腆 不真诚 可信赖 猜不透 不友善 热 情 好动感情 信不过 友 善 害 羞 恶 毒 友 好 天 真 讨厌的 快 乐 闲不住 虚 侮 不自私 空想象 不老实 幽 默 追求享受 冷 酷 负责任 反 叛 邪 恶 开 朗 孤 独 装 侮 信任别人 依 赖 说 谎 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加速期,随着知识(zh shi)经验的积累,活动和交往范围的扩大,各种性格特征迅速发展,原有的性格特点不断地重新组合,所以中学生时期是对学生进行性格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的指导,使其性格顺利趋于良好定型并过渡到成熟期的最佳时期。四、提高审美品位(pnwi),帮助善度
33、余暇善度余暇是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课题。随着每周40小时工作制的推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起来。学生的余暇生活对他们的身心发展有非常深刻的影响,不能不予以高度重视。有位教师曾对高一年级240名学生的空闲时间作过调查(dio ch)统计:学生如每天从早上六时起床,到晚上九时半睡觉的话,醒着的时间共十五个半小时除去8小时学习时间,再除去1.5小时的用膳时间,在一般情况下,每个学生每天属于自己支配的时间在五至六小时之间。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对余暇的利用大致有三种类型:()满足爱好型。这类学生能较好地认识合理利用空闲时间的意义,喜欢搞些小制作、小发明,或读点爱好的学科有关的课外书,
34、或从事喜爱的摄影、写作等活动。约占15。()打发消遗型。这类学生的空闲时间几科全部用于看小说、看影视和打朴克上。约占70。()无所事事型。这类学生对空闲时间毫无安排,几乎不看书,连小说也不看,很容易受人怂恿和唆使。约占15。指导学生的余暇生活,有三个方面的问题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正确对待流行文化的影响在改革开放的社会背景下,社会文化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俗性、商业性、消遗性的书刊、影视、歌舞及时装、居室美化等流行文化,对青少年的思想行为有很大的渗透力,迅速地形成一股强大的冲击波。流行文化中也有格调比较高的,对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推进传统观念的转变,培养参与意识,调节情绪,愉悦身心,不无好
35、处。但很多流行文化格调低下,思想内容贫乏肤浅,有的甚至宣扬颓废没落、玩世不恭的人生哲学。这些东西接触多了,就会使学生想象力的聚焦点偏离科学艺术的领域,而更多的投射于离奇、荒诞、情爱、打斗的情节,和爱幕虚荣、贪图享受的梦幻之中。学生中的追星现象、早恋现象、畸形消费现象、斗殴现象,其外部诱因之一就是流行文化的消极影响。至于那些非法的诲淫诲盗、宣扬暴力的书刊和影视录相,对学生的危害更是显而易见了。报载,香港对电视上不准出现的对白和镜头曾有过详细的规定。日本禁止电视台在晚上11时以前播出“杂七杂八”的内容。丹麦等国不允许直接向儿童播送广告,因为它为了商业利益“以多种方式利用了孩子们的年幼无知”。这些做
36、法颇值得我们研究。从积极方面讲,我们应努力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多读世界名著和我国的古典名著,多接触严肃文学,高雅艺术(如美声唱法、交响乐、芭蕾舞、古典戏曲等),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审美品位。(二)正确选择与使用传播谋体在信息时代,当青少年眼里的世界越来越大而身边的世界越来越小的时候,大众传媒当仁不让地成为他们的主要伙伴。他们通常接触的传播媒体是电视、广播、书刊、录音、录像、电影和游戏机等。目前,我国已有2.2亿台电视机,覆盖率为80左右,每年发行录音带近5000万盘,全国有700多种国家级和省市级的报纸,2700多种杂志(不包括内部出版物),光少年儿童的报纸平均期印数近1300万份,少儿杂志每年
37、为1.7亿册。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少年报社和中国社科院新闻所的一个课题组对全国187个城市儿童的抽样调查,儿童平均每日接触千种媒介,共占用时间两小时左右(1) 参见卢小飞等:谁是孩子的朋友,人民日报1994年3月27日上述课题组的研究(ynji)表明,几乎所有媒介的接触频度对儿童品德都有明显影响。而经常接触报纸、广播、杂志、书籍千种媒介的儿童道德得分比较高。原因在于,儿童对印刷媒介的选择有主动权,而电子声像媒介选择性小,很多内容不适应儿童,也被无选择地接受了。同时,儿童使用印刷媒介,需要将阅读的文字转化为形象的画面和抽象的道理,这种转换有利于儿童心智的发展和对社会道德规范的理解。而过多
38、接触电子声像媒介的刺激性娱乐内容,容易使儿童放松自己在各方面的努力。因此,当人类正从“铅字(qinz)文化”走向(zuxing)“图像文化”的今天,我们要指导青少年理智地使用电视。课题组指出,需要控制儿童接触电子声像媒介的时间,他们建议:对电视、录像带或电子游戏机,每周可规定只接触13次,每次最好不超过1.5小时。同时要大力倡导儿童阅读印刷媒介、收听儿童广播节目。(三)鼓励多参加户外活动和集体活动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多做户外活动对增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好处,道理十分清楚,但往往为班主任和家长所忽视。在交通事故频繁的今天,学生的旅游活动受到种种限制,但班主任应想方设法,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让
39、学生多接触大自然,领略大自然的风光,享受大自然的赏赐,陶冶情操,愉悦身心。今天的中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里缺乏相互交往、相互参照、相互协作的同辈伙伴,引导他们在课余时间多参加集体活动就显得十分的重要。五、疏通心理障碍,控制问题行为问题行为是中、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阻碍身心健康,影响智能发展,或是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麻烦的行为。我国品格研究协作组通过对各地优秀教师提供的520份个案(其中小学生132份,中学生388份)的分析比较,概括出学生问题行为的四种类型。(2) 左其沛关于中小学生行为的研究,心理学探新1985年第3期。现将其特点分别叙述如下:(注:第项为产生问题行为的内部动
40、因;第项为产生问题行为的外部情境;第项为心理活动状态及个性特点;第项为行为方式及其特点;第项为行为后果;第项为自我评价及体验;第项为性质程度。)、过失型动因:好奇、好动、试探、畏惧等心理或不良需要。情境:当前出现有利于该项行为的具体情境。心理发展水平较低,主要是认识能力低。采取违反纪律或一般行为规则的行为方式,如骂人、打架、恶作剧或偶发的说谎、损坏东西、逃课等;一般带有偶发性、情境性、盲目性等特点。可能对集体或他人造成不良影响;有碍良好品德的形成。自我评价不稳定,水平较低,易受教育者评价的影响;对行为后果容易有害怕、后悔等心理。属于品德纪律问题;程度较轻。、品德不良型动因:主要是不良需要。情境
41、:出现有利于该项行为的情境,或主动地寻找、利用、制造有利情境。对道德规范有错误认识或明知故犯;缺乏道德和抗诱惑能力;多已形成某些不良的道德意识与个性特点。采取违反纪律和道德规范的方式和手段(shudun),如偷窃、欺骗、斗殴、浪荡、破坏公物等;一般带有经常性、倾向性、有意性等特点,在青少年中还可能有集团性。对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妨害良好(lingho)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自我评价往往不正确,易受伙伴或消极的社会评价的影响(yngxing),不易接受教育者的评价;对行为后果一般不后悔,甚至有满意感或得意感。属于品德纪律问题;程度较重。、攻击型动因:挫折引起的不良情绪(主要是愤怒)。情境:挫折后与他
42、人发生冲突的情境。情绪易激动,易发生不适当的激情;气质多为胆汁质,性格外倾、倔强、急躁者居多。为了消减由愤怒情绪造成的内心紧张,主要采取发泄的方式,与特定的对象(自认为是需要的剥夺者、压制者或有关的人)采取对抗、报复、迁怒等行为;一般带有公开的、爆发的特点。往往对他人或集体造成某些不良影响;妨害个性的健康发展。自我评价往往偏高,容易自负,对教育者的评价往往有对抗情绪。属于情绪性格问题;程度或深或浅。、压抑型动因:挫折引起的不良情绪(主要是焦虑)。情境:挫折持续作用的情境。情绪易消沉,易产生不良心境,气质多为忧郁质、性格内倾、怯弱、沉郁者居多。为了消减由焦虑造成的内心紧张,主要采取逃避的方式,如
43、不参加学习、交往等活动或活动中消极应付,以及对自己悲观失望、自暴自弃等;一般带有隐匿的、持续的特点。一般对集体或他人无明显影响;主要是妨害本人个性的健康发展。自我评价往往偏低,对自己不满、自卑;可能接受教育者鼓励性评价的影响。属于情绪性格问题,程度较深。上述课题组的研究还表明,正常行为与问题行为之间,各种问题行为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其转化趋势如图102(1) 左其沛关于中小学生问题行为的研究,心理探新1985年第3期 良性转化 不良转化 过失型 品德不良型-违法犯罪 正 攻击型 - 常 精神性格异常 - 压抑型 图102 各种问题行为的转化(zhunhu)趋势由图102可见
44、,过失型是问题行为中的一个关键类型,如果教育及时得当,可能很快转为正常,相反则可能转为品德不良型,以致违法犯罪,或转化为攻击型和压抑型,进而导致心理、行为的变态,压抑型的这种可能性尤大。攻击型类似过失型,转化为其他类型的机会较多,但主要是转化为品德不良型。品德不良型不同于过失型,不能直接转化为正常,往往(wngwng)转变过程较长,若不很好地引导可能很快转为违法犯罪。促使问题行为积极转化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行为修正,一种是心理疏导。行为修正(矫正)主要通过评价、奖惩等强化手段,使正确的行为得到巩固和保持,错误行为受到削弱或消退,使学生的行为按照预期的要求转化。心理疏导主要强调对学生进行思想
45、品德教育,分析行为的原因(行为的内在心理因素。如需要、动机感情、态度和价值观等),改变其错误的观念,调整其需要结构,从而消除其错误行为。所有的问题行为均和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zhng i)(包括认知障碍、感情障碍、个性障碍等)有关。其中问题行为(如压抑型的问题行为)既和政治立场无关,也和道德品质无关,纯系心理挫折和冲突所致,所以疏通心理障碍乃是控制问题行为的重要途径。六、增强保健意识,美化生活环境一份城市儿童人格调查量表的调查结果表明,体育锻炼的得分是10项人格指标里的倒数第二,仅比“独立性”多0.15分;全国大中小学近视率高达44;汉族城乡男生1000米跑平均成绩1991年与1985年相比分
46、别慢了4.16秒与2.73秒,耐力明显下降。另据1993年第二期中国校外教育登载的一份调查,小学生中有2030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中学生中有4050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1) 卢小飞等塑造21世纪的国民性格,人民日报1994年4月18日上述数据说明我国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是颇为令人担忧的。班主任应采取措施,增强学生的保健意识,保证学生有充足的睡眠时间,有正确的坐立姿势,有良好的用眼习惯,有科学的饮食方式,合理摄取营养,讲究个人卫生,积极预防疾病,自觉锻炼身体。班主任应十分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耐心细致地帮助学生克服各种心理障碍,保持良好的心境,一个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应具有以下一些特点:自觉
47、主动学习不断上进,努力追求新的目标。自强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自强不息,有远大抱负。自知能正确评价自己的长处与短处。自爱既不妄自尊大,自我欣赏,又不盲目自卑,消极怠惰,能悦纳自己,充满自信。自持情绪稳定、豁达、开朗、能控制苦恼、烦闷之类的消极情绪,有乐观主义精神。自制服从集体利益,遵守纪律和校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自尊自尊心强,尊重自己,也尊重师长,和同学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班主任要敦促学校,使教室的采光、照明、通风等条件符合学校卫生的要求,同时要动员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净化、绿化、美化校园的工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和艺术才能,自己动手布置教室、寝室、营造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顺利度过青春期和正
48、确对待出路选择,是中学生面临的两大人生课题,我们将在第十一章与第十二章进行专题讨论,这里就不阐述了。第三节 生活(shnghu)指导的常用方法一、生活指导(zhdo)方法述要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d ch)这样的结论:生活指导是指在尊重个人,注意个别差异的前提下,就人生整个领域,给每个学生以具体的帮助和引导,使其获得尽可能充分和全面的发展,并最终具有自我选择、自我实现的能力。生活指导涉及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范围广,内容多,因而它的方式和手段必然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品德指导,就可以结合使用德育的各种基本方法,诸如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情感陶冶法、行为训练法、品德评价法等等。至于其他方面的指导,
49、又各有各的一些特殊方法。对有些学生还需由专业人员进行特殊的指导,如有严重心理障碍、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就需要心理学家的指导;失足青少年需要社会工作者的协助指导等等。对一些问题较复杂的特殊学生还可以邀请各方面人员进行教育会诊,共同指出指导方案。从指导对象的形态来分,生活指导可以分为个别指导和集体指导。集体的生活指导主要通过集体的活动来进行(我们将在第十一章作专题研究),个别的生活指导则要求我们着眼于个别差异,尊重并相信每个人都有自我发展的潜能,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引导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尽可能完善的发展。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每个人的生存和成长是不可代替的自我生长,所以,学生所需要的
50、不是强制和包办,而是帮助和引导,要注意激发其内心需求,培养其自我指导的能力。下面介绍几种班主任常用的生活指导的方法,由于是举例性质,难免挂一漏万。二、生活指导方法举例(一)集体谈话新调来的吕老师把录音机往讲台上一放,便说:“今天的班会,我自作主张改为音乐欣赏会”“好!”“同意!”同学都拥护。“先听听森林交响曲吧!”吕老师按动了音键。优美的旋律回荡在教室里:在弥漫着新鲜空气的大森林里,小鸟在婉转吟唱,溪水在欢快地流淌。一曲终了,同学们鼓掌,要求再来一个,吕老师答应了:“好吧!再来一段课堂交响曲。”什么?课堂交响曲?沉思之际,收录机中响声骤起:有尖声呼喊的,有叽叽喳喳议论的,有嘻嘻哈哈打闹的“小兰
51、,快来呀!”一声尖叫,压倒所有噪音。至此,同学们恍然大悟:这是小莉在叫喊,这片噪音正是我们自己的“杰作!”怪不得昨天上自习课时,吕老师手拿提包,在教室里走来走去“叭嗒”一声,录音机关上了。吕老师和颜悦色地说:“我希望不再听到这种交响曲,你们呢?”教室里一片宁静淡淡的一语,其中有批评,有责备,更有期待。很明显,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特定情境中,已经深感不良行为的后果。继而羞愧,同时,也有了改正错误的决心。(1) 黄新宇:批评的艺术,北京教育,1985年第3期上面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有这么几点:、集体谈话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做到主题鲜明,一次解决一两个问题;、切中肯綮、要言不烦远胜于絮絮叨叨、不着边际;、
52、要善于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去体验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不要把现成的结论或要求强加给学生,相信学生自己能获得正确的结论,并对自己提出正确的要求,如果暂时做不到,也要耐心地启发。(二)个别谈话第一次谈话(tn hu)。老师:“,今天(jntin)要你站办公室是为什么?”学生(xu sheng):“”老师:“你看看你,烫一脑壳的卷毛,还涂口红”学生:“口红怎么啦?英语老师也擦口红、画眉毛、烫发。”老师:“老师是老师,学生是学生!”学生:“学生就不是人?”老师:“学生是人,但你化妆化得人不人,鬼不鬼的。不好好学习,一天到晚画眉毛、打口红有什么用?人漂不漂亮,也不是靠化妆
53、化出来的。”学生:“你漂不漂亮不要你管!呜呜”第二次谈话。老师:“为您服务节目看了吗?有味吗?”学生:“有味”。老师:“那个要大家看四个妇女的化妆象,然后要大家评论好坏的节目,你觉得怎样?你能讲出他们的优缺点吗?”学生:“这还不晓得!第一个脸长却梳高发型;第二个年纪好大还化浓妆;第三个脸大画细眉,脸就更大了,丑死啦”老师:“为什么丑死啦?”学生:“那些妆不合她们的身份和特征。”老师:“哦要是他们都是中学生,应该怎么化妆?”学生:“我不晓得,老师讲讲。”老师:“我看,中学生应该朴素自然、整洁大方、健康活泼。化妆切莫乱学别人的浓妆艳抹。”学生:“为什么呢?”老师:“因为中学生接触的主要是同学和老师
54、、艳妆浓抹会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造成隔阂;青少年应有自然朴素的美,过份地化妆会掩盖着你脸上的青春活力和红润的肤色,让人觉得你是矫揉造作,不伦不类。”学生:“嗯,有道理。”老师:“还有,中学生应有蓬勃向上的气质,艳妆浓抹,会让人以为你是几十岁的妇女,把少女的天真活泼的自然美都糟蹋了。”学生:“想不到化妆还有这么多的学问。”老师:“是啊,穿着也是一样,要注意自己的身份、体型、肤色等特征。”学生:“哎呀!老师,我那天化妆就化得哇哇。”(2) 刘平凡:和学生关于化妆问题的谈话,湖南教育,1985年第6期两次谈话,效果迥异。第一次谈话,教师对学生化浓妆极端反感,流露出明显的厌恶情绪,态度生硬,语言刻薄;
55、学生抵触情绪严重,自尊心受到伤害,以至委屈得哭了起来。第二次谈话,教师对学生有了移情性的理解,承认热爱美、追求美是青少年的天性,师生之间取得心理相容,消除了隔阂。平等的、讨论式的对话,进一步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精辟的、富有启迪性的见解更使学生心悦诚服。另外,教师在学生看了介绍化妆知识的电视节目之后进行这次谈话,在时机的选择上可谓匠心独运。(三)生活作文有位优秀班主任,为了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他在自修课上组织了一次无人监考的英语测验。测验结束后,班长向他汇报,说测验情况一切正常。但是,班主任感到这个班的舆论和学生行为规范的水平还不能达到在无人监考下一切正常的程度。后来经了
56、解,这次测验看书的人不少,连班干部也看书了。为了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教师确定了启发学生自觉改正错误行为的教育方案。第二天,他在黑板上写了汤姆斯麦考莱的一句名言:“在真相肯定是永远无人知道的情况下,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能显示他的品格。”并要求学生把这句名言背下来。同时讲了一个在学生时代作过弊的人30年后悔恨心情的故事,要求每个学生都写一篇体会,题目是心灵的答卷。在答卷中,有的学生写道: “作弊发生后,老师没有批评我们,但在背名言时,我的心比挨了打还难受。我将永远记住这次错误,永远记住这句名言的教导。”有的写道:“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说说容易,做到却不简单,测验时我有一道得10分的题目做不出,分数的
57、诱惑使我一念之差犯了终身懊悔的错误偷看了书本。我的英语考卷虽然得了好分数,但在道德答卷中得了零分。”还有的学生写道:“本来我不打算看书的,但看到有的同学看书时,我也跟着看书了,我感到内心有愧。”全班共有22位同学在答卷中承认了测验时翻书的错误,接着班主任又把这些答卷制成录音带,取名心声,让同学在听录音中再一次接受教育。针对班级的某一问题,通过必要的启发诱导和情境体验(可以是自然(zrn)的情境,也可以是有意创设的情境),要求每个学生写下自己的心得和体会,然后再通过一定的形式进行交流。日本教育学把这种方法称为“生活(shnghu)作文”,并作为(zuwi)生活指导的“典型技法”,给予高度的评价。这种方法有几个突出的优点:、通过写作,能深化认识,强化体验;、人人动笔,发动面广,教育面广,而且简单易行;、通过交流,相互启发,既教育了个人,又教育了集体,交流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上例采用录音的方式,就是一种别出心裁的创造。(四)周记、日记和通信批阅学生周记是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从学生周记中,班主任可以看到学生成长的轨迹,了解学生在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租赁权股票配资合同
- 试验费购销协议
- 2024至2030年木结构房子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刑事现场勘查车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汽车前轮毂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北京联合大学《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2023-2024学年期末试卷
- 2024年工业升温除湿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台式温冷饮水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贷款合同
- 生物质能项目合作协议
- 入团志愿书(2016版本)(可编辑打印标准A4) (1)
- 关于城市运营的诠释
- 房地产广告公司招标书
- 储罐安装施工方案(完整版)
- 《指南》背景下幼儿园自主性游戏指导策略探究
- 律师庭审笔录(民事)
- 运动竞赛学课件PPT.ppt
- 高中小说阅读教学策略
- 高三思政选修3逻辑与思维_第七课《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教材内容分析
- 相控阵检测工艺规程
- 单线循环吊椅式客运索道的设计--工程索道课程设计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