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校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应急处置廖文科 一、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 二、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 三、关于责任追究的有关规定 四、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一、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主要是指在学校内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师生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及其他事件。学校常见的传染病主要有两类: 1、呼吸道传染病:流感、腮腺炎、水痘、麻疹、风疹、肺结核等。 2、肠道传染病:痢疾、伤寒/副伤寒、甲肝。 其中约四分之三是呼吸道传染病。学校常见食物中毒有三类:细菌性食物中毒2007年占47.0%化学性食物中毒2007年占10.3%有毒动植物中毒20
2、07年占22.2% 我国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控工作形势依然严峻 2021年, 全国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743起,报告病例68769人,死亡19人。 近几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均占全部事件数的70%以上,其中又以农村中小学为主。 2021年全国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类汇总表 学校类型2008年2007年事件数病例数死亡数事件数病例数死亡数乡小学845288421410143713610乡中学197102740212113293县小学1886269016867620县中学125738529862190幼托机构121583127621380市小学1143102012738830市中学492
3、28407332901普通高校24191503826131中专、技校197260259974其他学校61214114119191合计1743687691918727628620 中央与国务院领导同志对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屡有批示。(一)传染病的预防: 传染病传播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根本条件。传染病控制的根本原那么:-管理和控制传染源如 对非典型肺炎病人和疑似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和管理。-切断传播途径如 搞好饮食卫生;开窗通风、防止与病人近距离接触、戴口罩等。-保护易感人群如, 注射疫苗,体育锻炼、保证营养摄入。 -做好学校传染病预防工作的根本要求1纳入工作方案, 年度工作有安
4、排,定期检查落实情况,年底有总结。2建立明确的责任制。一把手负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明确各部门具体职责。3配备专兼人员,规模较大的学校及寄宿制学校配备专职校医,规模较小的学校配备兼职卫生老师,也可请卫生机构专业人员到学校兼任校医。4建立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及时发现传染源。中央7号文件明确要求“建立和完善学生健康体检制度,“把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健康体检的费用纳入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教育部、卫生部、财政部制定的?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根本标准?进一步明确:“健康检查费用标准由省级相关部门确定。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健康体检的费用由学校公用经费开支。5建立健全疫苗接种与接种证的查验制度。应当将查验预防接种证
5、纳入儿童入托、入学报名程序,在报名须知中明确告知查验预防接种证的要求,要求没有预防接种证或未按国家免疫规划接种疫苗的儿童,在入托、入学前应到居住地的接种单位补办或补种。对学期中新接收的转学儿童也应当查验其预防接种证,漏种儿童应按要求补种或补证。6建立健全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要及时向当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报告,并同时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以便调动各方面的力量,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扑灭疫情,防止疫情扩散。传染病高发季节建立晨检制度。7加强学校卫生防病的宣传教育,利用健康教育课、班会、队会、讲座、板报、播送、电视、网络等形
6、式对学生讲解卫生防病知识,以提高学生的卫生防病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8搞好学校的环境卫生,建立环境卫生清洁制度,保持校园环境及教室、图书馆和食堂、宿舍、厕所等学习生活场所的清洁卫生,去除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条件; 9加强饮水卫生管理,保障学生饮水平安。特别要加强学校自备水井的管理,确保自备水井周边没有污染源污水沟、厕所、垃圾等定期请卫生部门进行水质监测和消毒;为学生提供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 10在冬春季节,要对学生学习和生活场所及时进行通风换气。每节课后要开窗通风换气一次,催促学生到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加强宿舍管理,保持整洁,定期通风换气。 11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督导检查、专项检查和巡查,
7、催促基层教育部门和学校落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措施。二食物中毒的预防-学校食品卫生平安工作根本要求:1食堂加工操作间最小使用面积不得小于8平方米;墙壁应有1.5米以上的瓷砖或其他防水、防潮、可清洗的材料制成的墙裙;地面应由防水、防滑、无毒、易清洗的材料建造,易于清洗与排水;2保持内外环境整洁,存放废弃物的设施配备有效的防蝇、防尘、防鼠及和设备;消除老鼠、蟑螂、苍蝇和其他有害昆虫及其孳生条件。3餐饮具必须洗净、消毒;消毒后的餐饮具必须贮存在专用保洁柜内备用;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饮具应分开存放,并在餐饮具贮存柜上有明显标记。4严格把好食品的采购关。食堂采购员必须到持有卫生许可证的经营单位采购食品,并
8、按照规定进行索证;不得采购腐败变质、霉变、生虫、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食品;未经兽医卫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超过保质期限或不符合食品标签规定的定型包装食品。5食品贮存应当分类、隔墙、离地存放,定期检查、及时处理变质或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食品贮存场所禁止存放有毒、有害物品。用于保存食品的冷藏设备,必须贴有标志,生食品、半成品和熟食品应分柜存放。6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刀、墩、板、桶、盆、筐以及其他工具、容器必须标志明显,做到分开使用,定位存放,用后洗净,保持清洁。7食堂炊事员不得加工或使用腐败变质和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及其
9、原料。加工食品必须做到烧熟熟透,需要熟制加工的大块食品,尤其要烧熟熟透。加工后的熟制品应当与食品原料或半成品分开存放,半成品应当与食品原料分开存放,防止交叉污染。食品在烹饪后至出售前一般不超过2个小时,假设超过2个小时存放的,应当在高于60或低于10的条件下存放。8职业学校、普通中等学校、小学、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的食堂不得制售冷荤凉菜。9食堂剩余食品必须冷藏,冷藏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在确认没有变质的情况下,必须经高温彻底加热后,方可继续出售。10食堂从业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都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前方可参加工作。11学校食堂必须取得卫
10、生行政部门发放的卫生许可证,未取得卫生许可证的学校食堂不得开办。12要对学生加强食品卫生平安教育,不随意购置和食用无证商贩的食品,不随意采食不熟识的野果。-常见食物中毒的预防1、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预防1食堂从业人员有皮肤溃破、外伤、感染、腹泻病症的,不要带病加工食品。2严格食品的采购关。禁止采购腐败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以及未经兽医卫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包括病死牲畜肉。3注意食品的贮藏卫生,防止食品污染;容易腐败变质的食品要冷藏。4加工食品必须做到烧熟熟透,需要熟制加工的大块食品,尤其要烧熟熟透。5加工食品的工具、容器等要做到生熟分开。加工后的熟制品应当与食品原料或半成品
11、分开存放,半成品应当与食品原料分开存放。6剩余食品必须冷藏,冷藏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在确认没有变质的情况下,必须经高温彻底加热后,方可食用。2、化学性食物中毒事件预防1严禁食品贮存场所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如鼠药、农药等。2鼠药、农药等有毒化学物要标签明显,存放在专门场所并上锁。3加强亚硝酸盐的保管,做到标签明显,防止误作食盐或碱面食用。4蔬菜加工前要用清水浸泡5-10分钟后,再用清水反复冲洗。一般要洗三遍,温水效果更好。5不随便使用来源不明的食品或容器。6食堂应建立严格的平安保卫措施。严禁非食堂工作人员随意进入学校食堂的食品加工操作间及食品原料存放间。厨房、食品加工间和仓库要经常上锁,防止投毒
12、。3、有毒动植物中毒事件的预防四季豆中毒:未熟四季豆含有的皂贰和植物血凝素可对人体造成危害,如进食未烧透的四季豆可导致中毒。 预防措施: 加强对食堂炊管人员的宣传教育,知晓未煮熟四季豆会导致食物中毒; 烹调时先将四季豆放入开水中烫煮10分钟以上再炒。生豆浆中毒:生大豆中含有一种胰蛋白酶抑制剂,进入机体后抑制体内胰蛋白酶的正常活性,并对胃肠有刺激作用,导致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和腹泻等。预防措施:加强对食堂炊管人员的宣传教育,知晓未煮熟豆浆会导致食物中毒;生豆浆烧煮时将上涌泡沫除净,煮沸后再以文火维持煮沸5分钟左右。河豚鱼中毒:河豚鱼的某些脏器及组织中均含河豚毒素,其毒性稳定,经炒煮、盐淹和日晒
13、等均不能被破坏。误食后10分钟至3小时出现病症。主要表现为感觉障碍,瘫痪,呼吸衰竭等。死亡率高。预防措施:加强宣传教育,防止误食。 毒蕈有毒蘑菇中毒:我国有可食蕈300余种,毒蕈80多种,其中含剧毒素的有10多种。常因误食而中毒,夏秋阴雨季节多发。一般在误食后0.5-6小时出现病症。胃肠炎型中毒主要表现为恶心、剧烈呕吐、腹痛、腹泻等,病程短;溶血型中毒发病3-4天出现黄疸、血尿、肝脾肿大等溶血病症,死亡率高。预防措施:加强宣教,对不认识的野蘑菇或对是否有毒没有把握的野蘑菇不要贸然采摘,防止误食。二、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一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等级确认与划分 根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
14、急预案?,结合教育部门实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按严重程度,从高至低划分为特别重大I级、重大II级、较大III级和一般IV级四级。 1、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 学校发生的肺鼠疫、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新传染病以及我国已经消灭的传染病等到达卫生部确定的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的。2、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I级 1学校集体性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超过100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10例及以上死亡病例; 2学校发生肺鼠疫、肺炭疽、腺鼠疫、霍乱等传染病病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发病人数以及疫情涉及范围到达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15、确定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 3乙类、丙类传染病在短期内爆发流行,发病人数以及疫情涉及范围到达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 3、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 1学校集体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超过100人,或出现死亡病例;2学校发生肺鼠疫、肺炭疽、腺鼠疫、霍乱等传染病病例数以及疫情涉及范围到达地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 3乙类传染病、丙类传染病在短期内爆发流行,疫情局限在县市域内的学校,发病人数到达地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 4、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V级 1学校发生集体食物中毒,一次食物中毒人数30-100人,无死亡
16、病例。2学校发生腺鼠疫、霍乱病例,发病人数以及疫情涉及范围到达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 (二)应急处置的根本要求1、及时报告1报告时限及程序 初次报告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应在第一时间事件发生后2小时内,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初次报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接到初次报告后,应在2小时内报告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同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特别重大级或者重大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学校或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可以直接报告教育部。 进程报告一般与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进程报告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过程中,学校应及时将事件开展变化
17、情况报告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逐级报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直至教育部。重大与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进程报告重大与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过程中,学校每天应将事件开展变化情况报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逐级每日报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直至教育部。 结案报告事件结束后,应将事件处理结果逐级报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直至教育部处置工作组。 2报告内容 初次报告内容必报内容:事件发生时间、发生地点、造成伤害的人数;选报内容:事件初步性质、发生的可能原因等。进程报告内容:事件控制情况、患病中毒人员治疗与病情变化情况、事故原因查找情况、已经或准备采取的整改措施。结案报告内容:事件处理结
18、果、整改情况、责任追究情况等。2、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学校领导接到报告,必须立即赶赴现场组织实施以下应急措施:1迅速联系当地医疗卫生机构,对中毒或患病人员进行救治;2迅速追回已出售的可疑中毒食品,或迅速通知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品;3立即停止出售和封存剩余可疑的中毒食品;或切断可疑水源; 4及时报告上级有关部门;5与中毒或患病人员特别是中小学生或病情严重者家长、家属进行联系,通报情况,做好思想工作,稳定其情绪;6积极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封锁和保护事发现场,对中毒食品取样留验,对相关致病因素进行排查或消毒处理,对与肺鼠疫、肺炭疽、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有密切接触者实施相应的隔离措施;或配合公安部门进
19、行现场取样,开展侦破工作;7对学校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报告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和当地政府以及卫生行政部门,并请求支持和帮助;8在学校适当的范围通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根本情况以及采取的措施,稳定师生员工情绪。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应急反响发生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主管领导和有关人员接到学校报告后应立即赶赴事发学校了解情况并组织实施以下应急措施:(1)协助学校做好对中毒或患病人员的救治工作;(2)对学校必须采取的各项应急措施进行检查核实;(3)协调和帮助学校解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过程中的有关问题和困难;(4)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开展变化情况,及时指导学校实施相应的应急措施;(5)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
20、告要求,向同级政府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报告;(6)协助学校做好家长思想工作,加强舆论导向,稳定家长及学校师生员工情绪,维护学校教学秩序等;(7)协助卫生等有关部门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调查处理;(8)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对有关责任人进行查处。 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应急反响 (1)接到下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报告后,应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告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包括事件的进展情况及处理结果;(2)根据工作需要及时提供支持,协助解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3)较大以上事件,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主管领导和有关人员立即赶赴事发学校了解情况并组织实施以下应急措施(4)必要时派专家赶赴现场指导
21、应急工作;(5)及时向有关县区教育行政部门通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并催促各县区认真开展防控工作等。3、善后与恢复。1尽快恢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2配合有关部门对所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对导致事件发生的有关责任人,依法追究行政责任。3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及相关人员的责任,配合做好受害人员的善后工作。4对突发事件反映出的相关问题、卫生隐患及有关部门提出的整改意见进行整改。关于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 11月3日,教育部、卫生部修订公布?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学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划分 一学校未发现甲流病例:在学校内未发现甲流确诊病例。 (二)学校发现
22、流散发病例:在学校内发现甲流确诊病例,但未发现与确诊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病症急性起病,发热体温37.5,或有明显的咳嗽、咽痛、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病症者。(三)学校出现流爆发疫情:一周内,在同一学校或同一校区、高校同一学院发现10例及以上聚集性急性呼吸道感染病症者,且其中至少有2例为甲流确诊病例。甲流防控职能分工按照属地化管理、联防联控的原那么,在地方政府及其甲流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或防控指挥部的领导下,教育、卫生行政等部门密切配合,共同监督和指导所辖学校、教育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做好甲流防控工作,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学校甲流防控工作格局。一卫生行政部门。指导学校甲流防控工作,协助教
23、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完善防控预案;负责组织协调和催促医疗卫生机构对学校甲流防控工作进行指导;及时向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通报全国及行政区域内甲流疫情,并根据疫情变化情况,指导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及时调整和完善防控措施。二医疗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从技术层面具体指导学校甲流防控工作,并与辖区内学校建立信息联动机制;负责辖区内学校疫情分析报告、病例诊治、流行病学调查;学校爆发甲流时,按照卫生部相关防控方案和技术文件,做好学校甲流爆发疫情的处理等工作;负责指导学校根据疫情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各项防控措施。三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卫生等部门,制定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学校应对甲流的对策、措施及应急预案;催促学校落实甲流的信息
24、报告制度并及时上报相关信息;配合卫生部门,严密监测行政区域内学校甲流发生情况,并适时做出预警;指导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紧急应对和处置甲流疫情;检查催促行政区域内学校落实各项应对甲流的措施;协调解决学校应对甲流所需的物资、经费等保障;学校爆发甲流时,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学校甲流爆发疫情的处理等。四学校。在卫生部门指导下,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部署,制定本校的甲流应急预案;建立一把手负总责与分管校长具体抓的学校甲流防控工作责任制,并将责任分解到部门、落实到人;明确并落实甲流的信息报告人;具体落实学校防控甲流各项措施;保障防控甲流所必须的场所、设施、人员等;学校爆发甲流时,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学校甲流爆发疫情
25、的处理等工作。 防控措施一学校未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例时,要积极开展以下常规预防措施: 1.制订预案、工作方案,明确各相关部门的具体职责。2组织校医参加上级教育、卫生部门或当地疾控制机构组织的甲流防控知识培训。3加强疫情应对物资准备。学校应在厕所洗手间、食堂、宿舍、教室和图书馆等公共场所配备充分的洗手设施。4积极开展健康宣教,普及甲流预防知识: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用过的纸巾要扔入垃圾箱;不随地吐痰;保证营养和睡眠,锻炼身体;监测自我健康状况,有病及时就医,不带病上课等。5. 加强教室、图书馆阅览室、教研室、宿舍等学生和教职员工学习、工作、生活场所的卫生通风,特别是教
26、室每一课间都要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6.积极开展学校爱国卫生运动。做好学校的环境清洁工作,尤其是厕所洗手间、食堂、教室、宿舍、浴室和会议室等公共场所。7坚持晨检制度。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应每日开展晨检,特别是新学期开学或长假返校后一周内应强化晨检工作。高等学校要通过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干部、寝室长等多渠道及时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急性呼吸道感染病症者,要求其暂停上学,并及时就医。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病症消失24小时后,且晨检无异常即可正常上学,无需出具医疗机构相关证明。8.做好学生日常缺勤登记,及时了解缺勤原因。一旦发现因急性呼吸道感染所致缺勤异常增多的现象,应立即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27、。9.建立健全校内有关部门和人员、学校与家长、学校与当地医疗机构及教育行政部门联系机制,明确具体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完善信息收集报送渠道,保证信息畅通。 10. 根据需要,按照当地政府及甲流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的部署,在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安排下,配合开展本校甲流疫苗接种工作。接种应坚持知情、自愿、免费的原那么。二学校发现甲型H1N1流感散发病例后,应在强化各项常规预防措施的同时,采取以病例管理为主的防控措施,严防疫情传播。医疗卫生机构应采取以下卫生防控措施:1.指导患者按照当地卫生部门的要求,采取居家在校休息治疗或住院治疗。2.做好患者居家和在校休息治疗的医学指导和病情跟踪工作。3.指导、协助当
28、地学校加强晨检工作,加强学校急性呼吸道感染病症监测和因病缺课监测,及时发现、报告和诊治可疑病例。 4.原那么上不必对散发的甲流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指在未采取有效防护的情况下,诊治、照看传染期甲流患者;与患者共同生活;接触过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者进行判定、追踪、登记和医学观察。 5.接到学校发现5例及以上有流行病学关联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病症者的疫情报告后,应立即组织调查核实,并采集患者标本送至具备条件的实验室开展检测。学校应采取以下防控措施:1.学校应对病例做好登记。2.加强与居家休息治疗患者的联系,及时了解其每日健康状况。告知患者减少与其他人员的接触,必须接触时应戴口罩。3.高等学校应
29、在医疗卫生机构的指导下划分独立场所,安排无条件居家的患者自我休息治疗,减少与其他人员的接触,必须接触时应戴口罩。学校应指定专人照顾其日常生活,并配合卫生部门做好患者的相关治疗工作。患者一旦病情加重,应及时住院治疗。4.居家和在校休息治疗患者病症消失后24小时,且晨检无异常即可正常上课,无须出具医疗机构证明。住院的患者应持有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出院证据方可上课。 5.与病例有过密切接触的学生和教职员工等可正常上课、上班,但学校应要求其进行健康状况的自我观察。观察期限自最后一次接触病例后5天,一旦出现急性呼吸道感染病症,应及时就医,并向学校报告。学校应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6.出现确诊病
30、例的班级在加强晨检工作的同时,应增加午检,以及时发现、报告可疑病例。 7.一周内,学校发现5例及以上有关联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病症者,应立即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8.按照国家和当地政府有关规定,在卫生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落实其他应急处置措施。三学校出现甲流爆发疫情,应在强化上述各项防控措施的同时,强化疫情监测、病例管理、感染控制、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和减少大型聚集活动等综合防控措施,减轻疫情危害。医疗卫生机构应采取以下卫生防控措施:1.对爆发疫情中发现确实诊、临床诊断甲流病例和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参照上述散发甲流病例进行管理。2.对出现轻症急性呼吸道感染病症并与病例有过密切接触的学生和教职员工等,
31、无需采集标本进行检测,可指导其采取上述散发病例的管理措施;指导密切接触人员中出现重症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病症者,或密切接触人员中出现急性呼吸道感染病症的高危人群及时就医。3.指导、协助当地学校加强晨检工作,指导发生疫情的学校开展晨午检和疫情日报、零报告。4.及时公布疫情和防控措施信息,加强区域内的信息公布和通告工作,配合教育部门强化防治知识宣传教育,稳定学生和教职员工的情绪。会同教育部门做好媒体沟通工作,发挥媒体传播信息和引导舆论的作用。 学校应采取以下防控措施:1.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通过多种形式如健康告知书、宣传材料、 、短信、黑板报等做好与病例有过密切接触的学生、教职员工和家长的预防甲流宣传
32、教育工作。 2.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在做好每日晨检和缺勤登记的同时,应增加午检,并每日向当地教育和卫生部门报告晨、午检和缺勤登记结果。高等学校应加强晨检工作,健全宿舍、班、院系、学生处和校医院等学生健康状况信息收集报送渠道。 3.加强学校的环境、玩具、教学用具等的清洁工作,尤其是厕所洗手间、食堂、教室、宿舍、浴室和会议室等公共场所的卫生工作。 4.学校出现爆发疫情期间,按照“非必须,不举办的原那么,尽量减少大型聚集活动。如必须举行,尽量在室外举行;如在室内举行,必须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采取有关防控措施,如保持良好通风,防止使用中央空调,同时尽可能缩短人群聚集的时间。社团和学生团体应尽量防止参加校
33、外的活动。 5.加强对学校人员出入的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不得向任何机构提供场所举办各类培训活动。6.停课措施。原那么上,停课的范围应根据疫情涉及的范围和开展趋势,由小到大,如由班级到全校,由一个学校到多所学校等。 1班级停课。 如班级当天新发现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达5例及以上,或发现当天内仍有急性呼吸道感染病症的学生累计达30%及以上,该班可实施停课,并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检测确认为甲流疫情的,停课期限一般为7天。排除甲流疫情的,学校可根据卫生部门建议予以复课。 班级停课由学校和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共同决定实施,同时报上级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高校班
34、级停课由高校自行决定。2学校停课。如一所学校因急性呼吸道感染休息治疗的学生过多而影响学校正常教学活动时,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应组织专家组对疫情风险进行评估,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会商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共同报请当地政府、甲流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或防控指挥部同意后实施全校停课措施。停课期限一般为7天。停课期限满后,如仍有急性呼吸道感染病症的学生,需病症完全消失24小时前方可恢复上课。 如当地甲流的流行强度或疾病严重程度有明显增强趋势时,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可根据专家组风险评估结果,会商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共同报请当地政府、甲流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或防控指挥部同意后实施疫情所在地学校停课措施。3各地可根据当地疫情开展的
35、不同阶段作出科学研判,酌情调整班级和学校停课标准。三、关于责任追究的有关规定:教育部与卫生部二五年十一月二日共同公布?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对学校食物中毒事故的责任追究做了明确规定: 对学校食品卫生负有监管责任的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的主要负责人和直接管理责任人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食品卫生职责,造成学校发生食物中毒事故的,应当追究行政责任。学校发生食物中毒事故,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学校有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1、未建立学校食品卫生校长负责制的,或未设立专职或兼职食品卫生管理人员的;2、实行食堂承包托管经营的学校未建立准入制度或准入制度未落实的。 3、未建立学
36、校食品卫生平安管理制度或管理制度不落实的; 4、学校食堂未取得卫生许可证的; 5、学校食堂从业人员未取得健康证明或存在影响食品卫生病症未调离食品工作岗位的,以及未按规定安排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培训的; 6、违反?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第十二条规定采购学生集体用餐的; 7、对卫生行政部门或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的整改意见,未按要求的时限进行整改的; 8、瞒报、迟报食物中毒事故,或没有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组织抢救工作致使食物中毒事态扩大的; 9、未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食物中毒调查或未保存现场的。 发生食物中毒事故,中毒人数少于29人的,追究直接管理责任人的责任。 发生食物中毒事故,中毒人
37、数在30人至99人的,追究直接管理责任人的责任,但直接管理责任人在事故发生前已将学校未履行食品卫生职责情况书面报告学校主管领导,而学校主管领导未采取措施的,由学校主管领导承担责任。 发生食物中毒事故,中毒人数在100人以上或出现死亡的,追究直接管理责任人和学校主管领导的责任。 发生食物中毒事故,中毒人数在100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的,或出现10例以上死亡的,追究直接管理责任人、学校主管领导和学校主要领导的责任。 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情况应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学校发生食物中毒事故,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追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有关人员的行政责任。1、未将学校食品卫生平安管理作为
38、对学校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和重要考核指标或未按规定进行督导、检查的;2、督导检查过程中,对发现的问题未提出改进意见的,或对改进意见未催促落实的;3、未催促学校制定学校食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培训方案或未定期组织培训的;4、接到卫生行政部门的相关通报,未催促学校落实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的卫生监督意见的; 5、接到学校食物中毒报告后,未及时赶往现场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调查处理,或者未催促学校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食物中毒事故事态扩大的;6、未按规定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的,或存在瞒报、迟报行为的。 发生一般学校食物中毒,追究行政部门直接管理责任人的责任。发生较大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追究部门管理责任人的责
39、任。发生重大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追究部门主管领导的责任。 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情况应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承包经营单位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食品卫生职责,造成学校发生食物中毒事故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对食物中毒以外的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何进行责任追究,虽然目前只有原那么要求,没有具体的规定,但并不阻碍对相应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完全可以比照?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做出相应的责任追究处分。四、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 艾滋病AIDS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它是由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一种目前尚无预防疫苗、又无有效治愈方法且病死率极高的传
40、染病。艾滋病病毒HIV通过严重破坏人体免疫功能,造成人们的抵抗力极度低下,最终致全身衰竭而死。艾滋病AIDS主要通过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等体液传播。已证实的传播途径有三种: 性传播:通过异性或同性性行为传播。血液传播:通过共用不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注射毒品、输入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用未经消毒或消毒不严医疗器械如:针头、针灸针、牙科器械、美容器械等、共用剃须刮脸刀及牙刷等传播。 母婴传播:通过胎盘、产道和哺乳传播。 艾滋病AIDS不会通过空气、饮食水传播,不会通过公共场所的一般性日常接触如握手,公共场所的座椅、马桶、浴缸等传播,不会通过纸币、硬币、票证及蚊蝇叮咬而传播,游泳池
41、也不会传播。 艾滋病是一种极其危险的传染病,但对个人来讲是完全可以预防的,主要预防措施:遵守法律和道德、洁身自爱、反对婚前性行为、反对性乱。不从事卖淫、嫖娼等违法活动。不以任何方式吸毒,远离毒品。 不使用未经检验的血液制品,减少不必要的输血。 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打针、拔牙、针灸、美容或手术。 不共用牙刷、剃须刮脸刀。 防止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沾上伤者的血液。 正确使用避孕套有助于防止感染艾滋病。 患有性病后应及时、积极进行治疗,否那么已存病灶会增加艾滋病感染的危险。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形势依然严峻: 截止到2001年9月底,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28133例,其中艾滋病病人1208例
42、,死亡641例。 截止到2004年9月底,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89067例,其中艾滋病病人20786例,累计报告死亡5024例。 截至2021年9月30日,我国累计报告艾滋病例264302例,其中艾滋病病人77753例;报告死亡34864例。其中,2021年1月至9月,共报揭发现艾滋病毒感染者和病人44839例,报告死亡6897例。 目前我国艾滋病疫情四个特点一是艾滋病疫情上升速度有所减缓;二是性传播已成为主要传播途径;三是艾滋病疫情的地区分布差异大;四是艾滋病流行因素广泛存在。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工作 ,极为关注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 胡锦涛总书记2002年就艾
43、滋病防治问题做出重要批示:“艾滋病防治是关系我中华民族和国家兴亡的大事。各级领导需要提高认识,发动全社会,从教育入手,立足预防,坚决阻遏其蔓延势头。温家宝总理在?全社会共同努力有效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署名文章中强调“各级政府一定要本着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将艾滋病防治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发动组织社会力量,扎扎实实做好防治工作,坚决遏制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和蔓延。 “特别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沾染黄赌毒等不良习气。2006年1月18日国务院第122次常务会议通过?艾滋病防治条例?,并于1月29日正式公布,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第十三条
44、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当指导、催促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中学将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有关课程,开展有关课外教育活动。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中学应当组织学生学习艾滋病防治知识。 第五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履行宣传教育、预防控制职责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造成艾滋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教育部门有关预防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工作的文件和要求 1992、1993年国家教委先后制定的?中小学生健康教育根本要求?和?大学生健康教育根本要求
45、?明确要求将预防艾滋病、性病及禁止滥用药物等有关内容列入健康教育根本要求。 1995年教育部体卫艺司下发?关于加强预防艾滋病教育及搞好预防控制艾滋病宣传周活动的通知?,从工作层面对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出了要求。 2001年教育部专门下发?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方案的意见?教体艺20018号,对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进行全面部署。 2003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中学生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大纲?,决定在各中学设立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课。 2004年6月,教育部下发?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的意见?。根据?国务院通知?精神,在总结前一阶段学校预防艾滋
46、病健康教育工作的根底上,综合以往的文件要求提出了非常具有操作性的8条意见,是当前指导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最为重要的文件: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一定要以对党、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将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统筹规划。2要切实将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方案。在普通中学的地方课时中安排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课时初中课时、高中课时。中等职业学校要安排4-6课时,开展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普通高等学校应开设专题讲座或将其内容纳入健康教育等相关课程,每学年平均课时不少于1课时。 3在“世界艾滋病日要开展具有一定声势的宣传教育活动。各类大、中学
47、校要充分利用每年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的时机,发动学校各有关部门及团组织、红十字会等广泛参与,通过多种形式,集中开展具有一定声势的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 4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各类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必须要结合新生体检和入学教育向每一位入学新生发放“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高等学校、普通中学及中等职业学校图书馆或阅览室应根据师生人数配备相应数量的预防艾滋病、远离毒品、无偿献血等相关知识的科普读物,供师生开架阅读或借阅。各类大、中学校校园宣传栏中应设有相对固定的艾滋病防治宣传园地,并做到内容定期更新。建有校园网络的大、中学校应在校园网中设置相对固定的艾滋病防治宣
48、传栏目。还要利用校园播送、闭路电视等不定期地宣传预防艾滋病科普知识。5重视和加强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工作和教学研究工作,提高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对承担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师资和校医进行一次轮训。师范院校要将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知识纳入相关课程,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教育。有条件的地区应利用当地医学院校或有条件的师范院校建立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开展师资培训工作。要把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教学研究纳入教研工作方案,开展以知识传播与技能培养相结合的教学研究工作。要鼓励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制作教学用多媒体课件,以提高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效果。6各地教
49、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关心艾滋病患者遗孤的义务教育,应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与卫生、民政等部门密切配合,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切实解决艾滋病患者遗孤免费义务教育问题,以确保他们接受义务教育。7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应与现有相关工作有机结合,发挥综合效应。要与学校社会公德教育、法制教育、远离毒品教育、青春期教育等教育教学活动有机结合,把课堂内教学与课堂外教学活动结合起来,以发挥整体教育效应。 8加大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检查催促力度,确保各项措施的落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将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落实情况纳入教育督导评估及有关专项工作检查内容,特别是落实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课时、开展师资培训、健康教育处方发
50、放、科普图书配备、宣传园地设置以及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等进行检查与催促。谢谢!6H9LcOfRjUmXp!s&w)z0C4F7IaMdPhSkVnZq$t*x-A2D5G8KbNeQiTlXo#r%v(y+B3E6H9LcOgRjUmYp!s&w)z1C4F7JaMdPhSkWnZq$u*x-A2D5H8KbNfQiTlXo#s%v(y0B3E6I9LdOgRjVmYp!t&w-z1C4G7JaMePhTkWnZr$u*x+A2D5H8KcNfQiUlXo#s%v)y0B3F6I9LdOgSjVmYq!t&w-z1D4G7JbMePhTkWoZr$u(x+A2E5H9KcNfRiUlXp
51、#s&v)y0C3F6IaLdOgSjVnYq!t*w-z1D4G8JbMeQhTkWoZr%u(x+B2E5H9KcOfRiUmXp#s&v)z0C3F7IaLdPgSkVnYq$t*w-A1D5G8JbNeQhTlWoZr%u(y+B2E6H9KcOfRjUmXp!s&v)z0C4F7IaMdPgSkVnZq$t*x-A1D5G8KbNeQiTlWo#r%v(y+B3E6H9LcOgRjUmYp!s&w)z1C4F7JaMdPhSkVnZq$u*x-A2D5G8KbNfQiTlXo#r%v(y0B3E6I9LcOgRjVmYp!t&w)z1C4G7JaMePhSkWnZr$u*x+A2D5
52、H8KcNfQiUlXo#s%v(y0B3F6I9LdOgRjVmYu*x-A2D5G8KbNfQiTlXo#r%v(y0B3E6I9LcOgRjVmYp!t&w)z1C4G7JaMePhSkWnZr$u*x+A2D5H8KbNfQiUlXo#s%v(y0B3F6I9LdOgRjVmYq!t&w-z1C4G7JbMePhTkWnZr$u(x+A2E5H8KcNfRiUlXp#s%v)y0C3F6IaLdOgSjVmYq!t*w-z1D4G7JbMeQhTkWoZr$u(x+B2E5H9KcNfRiUmXp#s&v)y0C3F7IaLdPgSjVnYq$t*w-A1D4G8JbNeQhTlWoZ
53、r%u(x+B2E6H9KcOfRiUmXp!s&v)z0C3F7IaMdPgSkVnYq$t*x-A1D5G8JbNeQiTlWo#r%u(y+B3E6H9LcOfRjUmYp!s&w)z0C4F7JaMdPhSkVnZq$t*x-A2D5G8KbNeQiTlXo#r%v(y+B3E6I9LcOgRjUmYp!t&w)z1C4F7JaMePhSkWnZq$u*x+A2D5H8KbNfQiUlXo#s%v(y0B3E6I9LdOgRjVmYp!t&w-z1C4G7JaMePhTkWnZr$u*x+A2E5H8KcNfQiUlXp#s%v)y0B3F6IaLdOgSjVmYq!t*w-z1D4G
54、7JbMeQhTkWoZr$u(x+A2E5H9KcNfRiUlXp#s&v)y0C3F6IaLdPgSjVnYq!t*w-A1D4G8JbMeQhTlWoZr%u(x+B2E6H9KcOfRiUmXp!s&v)z0C3F7IaLdPgSkVnYq$t*w-A1D5G8JbNeQhTlWo#r%u(y+B2E6H9LcOfRjUmXp!s&w)z0C4F7IaMdPhSkVnZq$t*x-A2D5G8KbNeQiTlWo#r%v(y+B3E6H9LcOgRjUmYp!s&w)z1C4F7JaMdPhSkWnZq$u*x-A2D5H8KbNfQiTlXo#w)z0C4F7IaMdPhSkVnZq
55、$t*x-A1D5G8KbNeQiTlWo#r%v(y+B3E6H9LcOgRjUmYp!s&w)z1C4F7JaMdPhSkWnZq$u*x-A2D5H8KbNfQiTlXo#s%v(y0B3E6I9LcOgRjVmYp!t&w)z1C4G7JaMePhSkWnZr$u*x+A2D5H8KcNfQiUlXo#s%v)y0B3F6I9LdOgSjVmYq!t&w-z1D4G7JbMePhTkWoZr$u(x+A2E5H8KcNfRiUlXp#s%v)y0C3F6IaLdOgSjVnYq!t*w-z1D4G8JbMeQhTkWoZr%u(x+B2E5H9KcOfRiUmXp#s&v)z0C3F7
56、IaLdPgSjVnYq$t*w-A1D4G8JbNeQhTlWoZr%u(y+B2E6H9KcOfRjUmXp!s&v)z0C4F7IaMdPgSkVnZq$t*x-A1D5G8KbNeQiTlWo#r%u(y+B3E6H9LcOfRjUmYp!s&w)z0C4F7JaMdPhSkVnZq$u*x-A2D5G8KbNfQiTlXo#r%v(y0B3E6I9LcOgRjVmYp!t&w)z1C4G7JaMePhSkWnZq$u*x+A2D5H8KbNfQiUlXo#s%v(y0B3F6I9LdOgRjVmYq!t&w-z1C4G7JQiTlXo#r%v(y0B3E6I9LcOgRjUmYp!t
57、&w)z1C4F7JaMePhSkWnZq$u*x+A2D5H8KbNfQiUlXo#s%v(y0B3F6I9LdOgRjVmYq!t&w-z1C4G7JbMePhTkWnZr$u(x+A2E5H8KcNfQiUlXp#s%v)y0B3F6IaLdOgSjVmYq!t*w-z1D4G7JbMeQhTkWoZr$u(x+B2E5H9KcNfRiUmXp#s&v)y0C3F7IaLdPgSjVnYq!t*w-A1D4G8JbMeQhTlWoZr%u(x+B2E6H9KcOfRiUmXp!s&v)z0C3F7IaMdPgSkVnYq$t*x-A1D5G8JbNeQiTlWo#r%u(y+B3E6H9
58、LcOfRjUmXp!s&w)z0C4F7IaMdPhSkVnZq$t*x-A2D5G8KbNeQiTlXo#r%v(y+B3E6I9LcOgRjUmYp!t&w)z1C4F7JaMePhSkWnZq$u*x-A2D5H8KbNfQiTlXo#s)z0C4F7IaMdPhSkVnZq$t*x-A2D5G8KbNeQiTlXo#r%v(y+B3E6I9LcOgRjUmYp!s&w)z1C4F7JaMdPhSkWnZq$u*x-A2D5H8KbNfQiTlXo#s%v(y0B3E6I9LdOgRjVmYp!t&w-z1C4G7JaMePhTkWnZr$u*x+A2E5H8KcNfQiUlXo#s%
59、v)y0B3F6I9LdOgSjVmYq!t&w-z1D4G7JbMePhTkWoZr$u(x+A2E5H9KcNfRiUlXp#s&v)y0C3F6IaLdPgSjVnYq!t*w-z1D4G8JbMeQhTkWoZr%u(x+B2E5H9KcOfRiUmXp#s&v)z0C3F7IaLdPgSkVnYq$t*w-A1D5G8JbNeQhTlWo#r%u(y+B2E6H9LcOfRjUmXp!s&v)z0C4F7IaMdPgSkVnZq$t*x-A1D5G8KbNeQiTlWo#r%v(y+B3E6H9LcOgRjUmYp!s&w)z1C4F7JaMdPhSkWnZq$u*x-A2D5G8KbNfQiTlXo#r%v(y0B3E6I9LcOgRjVmYp!t&w)z1C4G7JaMePhSkWnZr$u*x+A2D5H8K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怀化市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第二次大考英语试题含解析
- 吉林职业技术学院《水资源利用程》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廊坊卫生职业学院《生物产业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北京市人民大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造纸厂化验知识培训课件
- 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电视节目包装》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先进材料表征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企业管理中的沟通
- 输血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课件
- 糖尿病循证护理
- 2025年上海浦东新区高三二模高考语文试卷试题(含答案)
- 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2025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 2024年广州市天河区总工会招聘工会社会工作者考试真题
- 工业级无人机适航认证顾问合同2025年争议
- 2025餐饮服务承包经营合同书
- 湖北省汉阳一中、江夏一中、洪山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化学试卷 含解析
- 护理安全与护理质量管理课件
- 行政事业差旅费报销培训
- 光荣院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 DB32T 5061.1-2025中小学生健康管理技术规范 第1部分:心理健康
- 2025年河南经贸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