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4一节数学评优课给我的思考学校一年一度的公开课又开始了,为了能让我的课再上一个台阶,我一开学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精心挑选好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并制作了漂亮的课件,连过渡语也进行周密地考虑,对于整个教学结构我是非常的熟练,于是信心十足地走进课堂。教学的内容是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一。课一开始,为了体现“面向全体,关注待优生”的理念,我提问:“生活中你们见过长方体或正方体吗?”特意请学习水平中下的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得很好,他说:“知道,我们的教学楼,牙膏盒,文具盒等都是长方体。”我又问“谁还能在说说?并指名一位学习一般的学生回答。我微笑在看着全班的同学说:“
2、谁能告诉老师,刚才同学们说的物体大小,高矮都不一样,你们为什么都说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呢?它们到底有什么特征呢?”其中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知道为什么它们都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因为这些物体都符合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特征,所以它们都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另一学生说:“老师,我知道长方体的特征,它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有12条棱,8个顶点”。在第一个学生的带动下,同学们纷纷“积极主动”地发言。我没有了笑容,有点不知所措地说:“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呀?”一位学生说:“老师,我是自己看书自学的。”另一位学生说:“老师,我妈妈是老师,是她教我的”我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学生的回答超出了我的预设,不知道接下来的
3、课怎么上。本想通过问题引入新课,却被学生全说乱了,心里难受极了。怎么办?下面还有十几位听课的老师,上,怎么上?不上,还有那么多学生怎么办?我的脑子顿时一片空白,此时教室里一片寂静,几十双眼睛都在盯着我。想想整堂课,我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先创设一个问题情景,进而通过师生互动,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设计思路,应该说是符合学生学习的一般心理规律的。但是想不到的是,学生该说的不该说的却全说了。使这节课如何再上下去,我不知道了。此时,我脑子里突然想起吴正宪老师在上三角形面积时,也出现这种情况,对,就按她的方法上这节课,反正也没其它方法了。于是我就问:“是的,刚才同学们对长方体,正方体特征说的很对,可是你
4、们有当中有谁亲自验证这个特征了?”这时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一个说话的,都直摇头。我一看这种情形,心想好办了。于是我接着说:“下面我们就动手去验证一下这个特征,行吗?”全班同学齐声说同意。于是我就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学具,我让他们把长文体的每个面都剪下来,比一比,看能不能重合?说明了什么?并让学生自己总结长方体面的特征。接着让学生拿出12根小棒和橡皮泥,做一个长方体,学生自然看出有多少根小棒和多少个顶点。这些小棒就是长方体的棱,那么12条棱有什么特征呢?于是再让学生把12根小棒放在一起比较,学生结合长方体很容易看出12条棱分成3组,每一组4条,分别是长一组,宽一组,高一组,而且每一组4
5、条棱互相平行且相等。最后我就问:“同学们,你们真正理解长方体的特征了吗?”这样导入不仅创设了一个有趣的教学情境,驱动了学生内心猛烈的求知欲,也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真正掌握了要学的知识。课堂气氛这才有所缓和,我提着的心也渐渐放下了,课继续上了下去。并且上的还很好。下课后,我仔细回想了一下刚才的情景,为什么我精心设计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得不到学生的认同呢?经过和同事的讨论分析后,一致认为主要原因是:我事先没有深入了解学生,不知道其实这一课的内容学生在生活中已接触过,甚至也运用过,所以我是没有找准教学的真实起点,才导致达不到教学的预期效果。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
6、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教学的重要资源。而我在备课时,虽深入了解了教材知识编写的前后联系,并从中寻找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但主要关注的是教师怎样教可以教得精彩,却不怎么考虑学生怎么学;即使在备学生时,很大程度上也只是我的一种主观臆测,而我所面对的学生却是千变万化的,他们的真实水平我根本没有去估计,忽略了学生生活已有的知识经验。这样,我的“主观”猜测与学生的“客观”水平之间便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导致了我的教与学生的学产生了不和谐。面对学生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一切,我触动很大,也让我意识到在备课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不但要关注学生学习中一般性、普遍性
7、的问题,也要关注具体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重视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性与特殊性。第二,既要按照教材的编排体系来确定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也要把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生活实践”等这些重要的课程资源考虑进去。第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整体上去把握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作出较为客观的把握。 “要把学生引导到一个我们要他们去的地方,我们首先要知道学生在哪儿。”当一节课的内容学生并不陌生时,我们完全可以把学生还不理解的、还不知道的知识点作为本节课的学习重点,而不必拘泥于教材的编排,非得将所有的知识嚼烂了,再一五一十地喂给学生。可以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让学生说说你对新知识了解有多少,让学生跃跃欲试。因为这是一个展示自我的好机会,谁都不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