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言文复习之分析综合 前置作业:金太阳考案文言文基础案三篇,即学即用两篇精炼案第二、三、四、六、八篇完成以上文言文的第三道选择题读文的基本技巧:1、整体解读文章高考选择“浅易”古文作为阅读材料。具体地说,就是选择比较典范的史传文中相对完整、相对独立的片断。依据这一特点,阅读时要注意以下三点:知人、明事、辨理(1)知人。知人,就是要掌握文中所写之人。文章写了几个人,主要人物是谁,次要人物有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如何,作者对他们的评价是什么,对这些都要搞清楚。(2)明事。事件是史传文的主体。明事,就是要弄清楚作者围绕主要人物写了几件事。如果只写一件事,就要分析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如果是写几件事,
2、就要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事件之间是什么关系。弄清这些问题,就是把握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3)辨理。辨理,就是要分析作者借助所叙之事,对人物作出怎样的评价,说明了什么道理。这其实就是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所谓“理”有的是作者明说的,即作者通过议论表现自己的观点态度;有的借人物之口表达作者的看法,更多的却是在叙事之中透露的,这就需要“辨理”。2、倒吃甘蔗 层层划读所谓“倒读法”,就是借助于题面来阅读,以帮助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这是一种辅助方法。当我们做文言文试题的时候,可以先阅读信息筛选题和文意分析概括题这个题目,利用其中的信息来帮助我们读懂文章。分析和概括文章的试题。这类试题四个选项的排列顺
3、序与阅读材料的行文顺序一般是一致的。更重要的是这样的题目一般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而这“不正确的一项”并非全错,而是大部分正确,只是个别小地方与原文不一致,因此这四个选项可以成为再读文章时的“导引”,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文意的理解。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倒读法”的运用。从内容上看,近几年的高考文言文试题,大多为“一人多事”型,即选文围绕主人公的思想性格特点展开记叙,叙述其生平简历和突出事迹。文章结构一般可以概括为:人简历性格特点事件事件事件事件所谓“层层划读”,就是在每读完一个事件(或人物)片断时,在文章中用铅笔以竖线划出,这样做的目的,一是有利于读懂原文意思
4、,理清文章脉络;二是即使对原文中的内容读不懂,但也可以知道这个事件发生在这个时间、这个地点,是谁和这个人之间的事,达到“故事没读懂,但题做对了”的效果。3、高屋建瓴,整体阅读 题文对应,由文及题题干由文章而来,主要是针对文章内容的,答题就要分析题干与文章有关内容的对应关系,从选文的整体出发来研读与题干相关的局部,以形成答案。具体地说,就是把选项的有关要求与原文相关部分作具体对照,以确定答案的正误。 分析判断,辨析比较具体内容上,要理清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人物。既是传记文章,必有人物。所记谁人?哪一个朝代?还涉及多少人?二是职官。史书中的人物,多是官员。所任何职?朝中官还是地方官?几度升黜
5、?三是事件。传记文章,肯定是记载传中人的若干事迹。或孝义,或勤学,或清廉,或爱民,或抗上等,边看边要弄清楚,文中主要写了什么事,写了多少件事。四是性格评价。高考所选的纪传文,传主都是正派人物,而要求“筛选”和“提取”的信息,又往往是他们表现出来的良好品格,因此,阅读时,这方面应特别注意。错项陷阱设置揭秘高考文言文阅读测试第3题是分析和概括文章的试题。这是考查考生全面把握文言阅读材料内容与主旨的“压轴题”,年年必考。这道题常常以指出错误选项的形式来设置,因而探究命题人错项陷阱设置的技巧,对提高考生的辨别能力,快速而准确地判断出文意理解的正误,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一、曲解词义 所谓“曲解词义”,就
6、是命题人在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时,对某些文言词语的含义故意地加以曲解,从而导致了分析和概括的错误。 如:金太阳考案文言文基础案第二篇2016年全国甲卷D陈登云关心百姓,奏请救助灾区。在他巡视河南期间,当地年成歉收,百姓相食,他向朝廷呈告灾情,皇上当即派遣寺丞锺化民筹措钱款赈济灾民。 解析“皇上当即派遣寺丞锺化民筹措钱款赈济灾民”比对原文“帝立遣肆丞锺化民赍帑币振之”,“赍”是以物送人的意思,“帑”指国库。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皇帝派遣锺化民分发国库中的钱来赈济百姓,不是让锺化民去“筹措钱款”。金太阳考案文言文基础案第三篇2016年全国丙卷:C.傅珪守正不阿,反遭诬蔑报复。每遇大事,他都能坚持
7、己见,不肯随意改易,因而触怒许多人;后因得罪权贵被迫退休,虽有言官请留,他仍坚持离职。【解析】“他仍坚持离职”比对原文“两京言官交章请留,不听”,“不听”的意思是“不被准许”。曲解了“不听”的意思。精练案第四篇:D.马芳身先士卒,宽以待人。每次出战马芳都亲身前往,而面对不知感恩的田世威,他也不计较,知道这些事的人很多。【解析】“每次出战马芳都亲身前往”有误,原文是“或躬督战,或遣裨将”。“知道这些事的人很多”也不正确,原文“识者多之”的“多”为“赞许”之意。 二、对象错位(张冠李戴) 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选文多为人物传记类的叙事文章,文段常常涉及一组人物和事件,命题人正是抓住了选文的这一特点
8、,将有些“人物”与“事件”故意地进行错位搭配,巧妙地设计出“移花接木”的错误项。 如:金太阳考案文言文基础案第一篇2016年全国乙卷C.曾公亮防患未然,止息边地事端。契丹违约在界河捕鱼运盐,他认为萌芽不禁终将酿成大祸,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边地双方得以相安无事。【解析】“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 比对原文“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公亮只是推荐赵滋,派赵滋前去的是皇上而不是公亮;另外,派使者去告诉赵滋,并没说让使者偕同。(张冠李戴、无中生有)金太阳考案文言文即学即用第二篇:C.刘显屡建战功。他在福建与戚继光接连打败倭寇,使得倭寇差不
9、多被消灭殆尽;后来又在戚继光、俞大猷的协助下,收复了兴化城。【解析】“在戚继光、俞大猷的协助下,收复了兴化城”有误,原文是“戚继光亦至,显与大猷共助击之,遂复兴化”。原文意思是“戚继光也率兵到达,刘显与俞大猷同力协助进攻倭寇,于是收复了兴化城”人物错位精练案第三篇:C.张学颜正直敢言,忠于国家。女真首领王杲想聚众作乱,张学颜上奏请朝廷不要姑息王杲,并下令逮捕袒护王杲的赵完,维护了国家利益。【解析】比对原文“赵完惧,馈金貂,学颜发之,诏逮完,而宣谕王杲如学颜策。”能下诏的只有皇帝,应该是皇帝下令逮捕赵完。三、时序倒置人物传记类文章通常是通过几件事情来刻画某个人物的,而这几件事在文段之中是有时间上
10、的先后顺序的,命题人有时便在错项设计时故意地倒置事情的时序,从而造成了叙述的混乱。 如2010年山东卷第12题C项:申甫到京师后屡遭挫折,后得到刘之纶、金声等人的举荐,被皇帝召见后授予京营副总兵的官职,申甫非常感动,表示誓死为国效力。 C项中明显将“申甫非常感动,表示誓死为国效力”与皇帝授予申甫官职这两件事的先后顺序弄错了。根据原文“愍帝召致便殿,劳以温旨,甫感泣,叩首殿墀下,呼曰:臣不才,愿以死自效。遂立授刘公为协理戎政兵部右侍郎,金公以御史为参军,而甫为京营副总兵。”可知,应该是申甫先被皇帝召见,他非常感动,表示愿意誓死为国效力,然后皇帝才授予申甫京营副总兵的官职。四、事件杂糅 所谓“事件
11、杂糅”,就是命题人将文段叙述的几件事情或事情的细节进行有意识地杂糅混编,让考生难以分辨正误,难以理解头绪。 如: 鲁恭担任鲁诗博士时,广收学徒,到他家求学的人一天比一天多,经他选拔任用的官员多达几十位。后来(后汉书鲁恭传)解析:“经他选拔任用的官员多达几十位”是他在公爵职位上事。原文最后一段“(鲁)恭在公位,选辟高第,至列卿郡守者数十人”表明这一点。此题就是命题人将文段叙述的两件事情的细节进行有意识地杂糅混编,从而迷惑考生。五、无中生有所谓的“无中生有”,就是命题人故意编造一些文段中没有的事实,强加到文段中当事人的身上,以此来干扰考生的思维。如 : 金太阳考案即学即用第一篇:B.李焘刚直不阿,
12、秉公办事。在任潼州府路转运判官时,经调查研究,发现有不称职官员四人,就上书弹劾他们,让朝廷及时地处理了他们。【解析】比对原文“荣因溪为隍,夏秋率苦水潦,焘筑防捍之。除潼川府路转运判官,入境,劾守令不职者四人”,发现“让朝廷及时地处理了他们”在文中没有依据。(无中生有)精练案第二篇:C.蒋贵身处高位,心系士兵。因为所管辖的都是非常偏远的地方,所以他向英宗皇帝奏请增加军士的月粮。英宗很生气,于是他被召回担任右都督。【解析】比对原文“英宗即位,以所统皆极边地,奏增军士月粮。正统元年召还,为右都督。” “英宗很生气”属于无中生有。六、言过其实命题者故意拔高或贬低作者的精神从而对其观点态度故意作出错误解
13、说,这是我们常常在解读时容易犯的毛病,即对待古人不能依据其具体时代,不能立足于文本作出合理评价,常常以今律古。如精练案第六篇:B.宋太初才德兼备,深受器重。他做盐铁副使,不居功自傲。他才能出众,多次出任转运使,负责往前线运送军粮,职责内从来没有出过什么差错。【解析】原文第二段中“二年,命白守荣、马绍忠护刍粮,分三番抵灵州。转运副使卢之翰违旨并往,为戎人所剽。上怒,捕太初及副使秘书丞窦玭系狱。”可知“职责内从来没有出过什么差错”表述错误。宋太初任陕西转运使时,其副使卢之翰运送的军粮被敌人抢掠而去。(言过其实)精练案第八篇:C.张俭领军沉着冷静。太宗将要征伐辽东,派张俭抄近道进攻。因为辽水泛滥,张
14、俭并没有冒险渡河,可谓带兵有方,深受太宗赞赏。【解析】原文“太宗将征辽东,遣俭率蕃兵先行抄掠。俭军至辽西,为辽水泛涨,久而未渡,太宗以为畏懦,召还”可知“可谓带兵有方,深受太宗赞赏”言过其实,他被太宗认为胆小懦弱而召回洛阳。七、强加联系这类陷阱设置就是在选项中把原文本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或联系不直接的事件强行联系在一起,由此推论出一个不符合原文事实的结论。如2010年浙江卷19题D项:胡叟聪敏过人,少年成名,但因恃才傲物,言行偏激,得罪了京兆韦祖思,以致仕途受阻,一生坎坷。此项表述中,“恃才傲物,言行偏激”的评价与文意不符,作者是站在赞赏的角度来写胡叟的,并未否定他。另外,胡叟仕途受阻与得罪韦祖思这两者在文中并没有构成必然的因果关系。所以选项D给出不符合原文事实的结论,属于强加因果,以误导考生。八、以偏概全(或以全概偏)这类陷阱设置就是在选项中故意缩小(或扩大)原文有关信息的范围、作用、程度等,或者断章取义。如2010年四川卷第10题B项:永始、元延年间,长安城中一些犯罪分子为非作歹,严重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石油化工产品购销合同
- 2025年贷款担保的合同样本
- 县汽车站建设招标合同
- 北海个人租房合同
- 农业产品采购合同
- 2025简约住宅装修合同范本
- 隔壁同意建房协议书
- 2025年03月如东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20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03月吉安县敦城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吉安县政务服务大厅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南宁理工学院《混凝土结构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台风灾害风险识别与评估系统设计方案
- 牙周检查记录表
- 市政排水管网
- 光伏-施工安全培训
- 第四讲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PPT习概论2023优化版教学课件
- 2023年新修订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规定课件PPT
- 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总结
- 礼仪课件 -仪态礼仪
- 情绪管理(中国人民大学)超星尔雅学习通章节测试答案
- 2023年安全质量的表态发言稿5篇
- 腰椎ODI评分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