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题带答案【A4打印版】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题带答案【A4打印版】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题带答案【A4打印版】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题带答案【A4打印版】_第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题带答案【A4打印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题带答案【A4打印版】(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班级: 姓名: 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如图是汉字“鱼”字演变的简单历程,据此可知()甲骨文周代金文小篆隶书精书赣俵备 A.汉字是我国唯一文字B.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C.汉字的演变由简到繁D.汉字都来源于象形字2、下列历史人物与史实搭配正确的是()A.唐太宗一一励精图志,创“开元盛世”B.鉴真一一西行求法,著大唐西域记C.唐玄宗一一虚心纳谏,用魏征等贤臣D.赵匡胤一一黄袍加身,建立宋朝 TOC o 1-5 h z 3、隋朝从建立到灭亡跟哪一朝代极为相似()A.秦朝B.汉朝C.三国D.东晋4

2、、据史书记载,唐都长安的崇仁坊多修造乐器的商店;延寿坊有出售金银珠宝 店;胜业坊有“以小车推蒸饼卖之”;永昌坊有茶肆;新昌坊有客舍。这一记 载表明当时()A.农业生产发展B.商业经济繁荣C.对外贸易活跃D.经济重心南移5、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是人类的共同追求。我国战国时期,提出“兼爱”“非 攻”,反对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的是()A.墨子B.孟子C.孔子D.韩非 6、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有这 样一位历史人物反抗蒙古族入侵,兵败后被俘不受利诱,威武不屈,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他是()A.岳飞B.文天祥 C.陆秀夫 D.寇准7、

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是这样描述它认为的中国“第一个王 朝”:兴起于黄河流域北部。那时,中国人已经学会织造丝帛,发明了他们独 特的文字系统,掌握了制造美观的陶器和青铜器的技术依材料推断,作者 认为的中国“第一个王朝”应是()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 TOC o 1-5 h z 8、历史学习要善于抓住特征和主题。如果你要完成一篇关于“辽、宋、西夏、 金时期”的历史小论文,你可以确定的最合适的论文主题是()A.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B.诸侯交替掌握政权的时代C.地方军阀割据的时代D.封建国家统一的时代9、“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是唐代诗人陆龟蒙对哪种瓷器的赞 美之词?()A.唐

4、朝白瓷B.唐三彩 C.唐朝青瓷 D.冰裂纹瓷器10、礼记礼运认为,在“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之后,社会进入 “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中国最早具备以上“小康”之世特征的王朝是()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11、唐太宗时期增订完成“十部乐”,分别为燕乐、清商乐、西凉乐、扶南 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这体现出唐代( )A.皇帝安于享乐B.奢靡之风盛行C.文化兼容并包D.尚武风气流行12、下列有关我国夏、商、周三代兴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禹建立了夏朝B.汤灭夏建立商朝C.周文王建立周朝D.周武王建立周朝13、

5、考古学家说:“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因为甲骨文是()A.商代文字很美很实用B.我国已发现最早的体系较完整的古文字C.甲骨文是字母文字的起源D.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工艺成熟 14、(唐)太宗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 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被唐太宗视为“明 TOC o 1-5 h z 得失”的“镜子”的名臣是()A.魏征B.宋璟C.房玄龄 D.杜如晦15、太平天国在这里留下印记,中华民国的历史从这里开始,日军的暴行在这里警钟长鸣。这里”是指()A.武汉B.上海C.沈阳D.南京16、唐太宗、高宗时,“各国或派使臣来朝见进贡,或送子弟到长安

6、留学,以 及民间的自由往来,域外交通,非常发达”。材料陈述的是()A.诸子百家争鸣B.大运河的开通C.中外交流频繁D.都市生活繁华17、下列哪一史实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 发展大趋势?()A.隋文帝灭掉陈朝B.隋朝创立科举制C.隋朝统一度量衡D.隋朝开通大运河18、西汉初,贾谊向文帝上治安策,“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 其力”。后来,汉武帝“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主要措施是()A.行推恩令B.设刺史C.推察举D.行郡县19、孙吴的都城“建业”和东晋的都城“建康”,都指今天的()A.北京B.南京C.洛阳D.长安 20、“1929年,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周口

7、店的山洞里,发掘出一个完 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他兴奋地断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遗骨。”材料中的“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21、“从这一时代起,孔子便从诸子百家之中超升出来而儒家哲学也就变成永恒不变的真理,谁要批判儒家哲学,谁就是名教的罪人,文化的叛逆。”文中的“这一时代”开始于()A.秦始皇 B.汉高祖 C.汉武帝 D.唐太宗22、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主题正确的是()司母戊鼎司母戊鼎战国铁型碎鹳鱼石斧纹陶缸(约5000年前)A.中华文明的演进B.生产工具的进步C.耕作技术的发展D.古代纹饰的演进23、唐朝时期,中日文化交流中最杰出的使者是()A.鉴真B.玄

8、奘C.孙思邈 D.遣唐使24、“春秋以来,由于它们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财产并出租”“它们”指()A.磨制石器 B.骨耙 C.青铜器 D.铁农具和牛耕25、金朝建立后,被其先后灭亡的政权是()A.辽、北宋 B.西夏、辽 C.西夏、北宋 D.北宋、辽二、非选题(第1题18分,第2题15分,第3题17分,共50分)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2015年夏,香港推出“汉武盛世:帝国的巩固和对外交流”大型 汉代文物展,让观众近距离欣赏160组珍贵文物充分展示了汉代的强大。 汉代是我国大统一的巩固时期。摘编自凤凰网和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材材料

9、二汉代纺织技术先进,丝织品质量高,能织出锦、绣、罗、纱等许 多品种的丝绸。张骞出使西域以后,大量丝帛锦绣沿着通道远销各地,西域各 国的珍奇异物也陆续输入中国。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要道,就是著名的“丝绸 之路”。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史等材料三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箪路蓝缕,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 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我们的先辈扬帆远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东 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古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书写了人类 发展进步的新篇章。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 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习近平在“一带一

10、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1)材料一中,帝国的巩固在政治上的措施是什么?对外交流的主要史实是什 么?(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代丝织品大量远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指出,丝路精神的核心是什么?(4)说出丝绸之路在古代和现在有何共同意义。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西部和北部少数民族受汉族先进文化的 影响不断内迁,大量南下的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在黄河流域杂居相处,彼此交 流。他们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方面,相互渗透,取长补短。材料二(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 泽中采集植 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

11、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 非常富裕的人。史记译文材料三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 饶,覆衣天下。沈约(梁)宋书(1)材料一反映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出现了什么现象?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说一说宋书里描写的江南地区和史记里描 写的江南地区有什么不同。请你分析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有哪 些。综上所述,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启示?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各题。材料一隋统一全国后,天下安定,老百姓各安其业。那时,水旱灾害也 比较少。皇帝下令洛阳等地修建大型粮仓广储粮食。开皇末年,仓库里粮食堆 积如山。摘编自隋书材料二 贞

12、观年间,粮食连年丰收,马牛满山遍野,粮食空前便宜。皇帝 励精图治,官吏大多勤谨清廉。城市、乡村社会秩序良好,犯罪人数大大减 少。摘编自旧唐书新唐书材料三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縻 具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编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 失。一一杜甫忆昔(1)材料一中的“皇帝”指的是谁?这则材料反映出该皇帝在哪个方面采取了 积极的措施并取得很好效果?(2) “贞观”是谁在位时的年号?据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他在治理国家时所 采取措施。(3)材料三中,杜甫回忆那个令人难忘的往昔,有哪些令忘怀之处?(4)据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中涉及的三位皇帝在

13、治国安邦中的 共同点。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B2、D3、A4、B5、A6、B7、B8、A9、C10、A11、C12、C13、B14、A15、D16、C17、A18、A19、B20、B21、C22、A23、A24、D25、A二、非选题(第1题18分,第2题15分,第3题17分,共50分)1、(1)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势力;建立刺史制度。对外交流:派张骞 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开辟了 “海上丝绸之路”(2)汉代丝织品质量高,品种丰富(3)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4)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2、(1)少数民族内迁(2)史记反映了汉朝时江南经济很落后,基本上是原始的刀耕火种,而宋书则反映了南朝时的江南经济有了巨大发展,有很多的地方甚至超过了 北方;原因:江南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