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艺术赏析》第二章课件_第1页
《建筑艺术赏析》第二章课件_第2页
《建筑艺术赏析》第二章课件_第3页
《建筑艺术赏析》第二章课件_第4页
《建筑艺术赏析》第二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如何欣赏建筑艺术建筑艺术赏析之二 RUHEXINSHANGJIANZHUYISHU贰目录CONTENTSJIANZHUYISHUYUSHEHUISHENMEI建筑艺术与社会审美JIANZHUYISHUDEMEIXUEGUILV建筑艺术的美学规律JIANZHUYISHUDEXINSHANGFANGFA建筑艺术的欣赏方法01JIANZHUYISHUYUSHEHUISHENMEI 建筑艺术与社会审美民主奴隶制时期,古希腊神庙的形象较为明朗,与人相符的尺度和鲜明的节奏表现出自由民主的生活和民主精神(见图2-1)。 建筑作为生活空间对立面而存在,是生活空间的表现,受生活空间的制约。它之所以有此特征,是因

2、为建筑作为一门艺术,它与其他艺术门类一样,是社会审美观念的体现。审美观念不是一个僵化的概念,它是随着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社会生活发展而发展的。图2-1 古希腊神庙 图2-2 巴黎圣母院图2-3 柏林旧博物馆 中世纪的哥特式教堂,以高耸的塔尖指向云端来宣扬神权(见图2-2)。在预示资本主义来临的文艺复兴时期,复古主义集体模仿古希腊建筑形象,倾吐着对民主向往的心声(见图2-3)。现代资本主义时期建筑反映了加速发展的物质文明和竞争法则(见图2-5);在进入资本主义阶段且完成民族统一的中央集权君主制国家中,“巴洛克”建筑生动活泼、随意不拘的丰富变化,表露了对世俗生活的追求和自由民主意愿迸发的

3、喜悦(见图2-4);图2-4 罗马西班牙广场图2-5 法国马赛公寓 图2-6 美国文丘里母亲别墅后工业社会时期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反映了高科技带来的社会高生产力、高消费以及流行艺术对建筑的影响(见图2-6)。02JIANZHUYISHUDEMEIXUEGUILV建筑艺术的美学规律统一意味着部分与部分及部分与 整体之间的和谐关系;多样则表明其间的差异。统一应 该是整体的统一,多样应该是在统一前提下的有秩序 的变化,变化是局部的。一、多样与统一 多样与统一是形式美的主要关系。任何造型艺术都由若干部分组成,这些部分之间既存在区别,又相互联系,只有把这些部分按一定的规律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才能具有艺术感染

4、力。例如,意大利佛罗伦萨美第奇府邸(见图2-7),立面的材料、门窗的形式在统一中又富有变化,看起来和谐悦目。图2-7 佛罗伦萨美第奇府邸 一、多样与统一“多样”是建筑创作中的必然现象。但如果对“多样”不进行处理,建筑甚至一个城市必将混乱杂陈。混杂不可能产生艺术,只有经过“统一”的整合,才能让建筑和城市具有艺术感染力。我们只要从空中俯瞰一下北京故宫(见图2-8),就可以发现故宫建筑群是一个主从分明、协调统一的伟大艺术作品。它采用左右对称的布局形式,中轴线上三大殿高昂突出,空间开阔,次要的建筑群置于中轴线两侧。而紫禁城各主要门楼和角楼既有守卫功能,又起到与主体呼应的艺术效果。西方古典建筑群及近现代

5、建筑群的组合也有采用这种方法来分清主次的。图2-8 北京故宫二、均衡与稳定均衡是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整体之间所取得的视觉力的平衡,有对称均衡和不对称均衡两种形式。在建筑外部的广场景观设计中,运用对称手法烘托出庄严肃穆的气氛。当然,过分强调对称会产生呆板、压抑、造作的感觉。林肯纪念堂(见图2-9)二、均衡与稳定随着现代建筑功能的日趋综合化和复杂化,以及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不对称的均衡法在现代建筑和环境设计中使用更为普遍。其中作为经典实例的是,1923年由瑞典建筑师拉格那尔奥斯特伯格(Ragnar Ostberg)设计的斯德哥尔摩市政厅(见图2-10)。这座建筑尊重古典建筑风格但又不受其限制,将历史

6、上多种建筑风格与手法融合在一起,创作了这座形体高低错落、虚实结合的水边建筑。形体既多样又生动,并且达到了整体平衡的艺术效果。二、均衡与稳定在建筑构图中,和均衡相关的另一特点是稳定。现代建筑师不仅可以建造出超过百层的摩天大楼,还可以设计出许多底层透空、上大下小,如同把金字塔倒转过来的新奇的建筑形式。由荷兰建筑师冉库哈(RemKoolhaas)设计的中国中央电视台大楼(见图2-11)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图2-11 中国中央电视台大楼如果说均衡所涉及的是建筑构图中各要素左右或前后之间相对轻重关系的处理,那么稳定则着重考虑建筑整体上下之间的轻重关系。三、比例与尺度现代著名建筑师勒柯布西耶(LeCorb

7、usier)借助于黄金分割与人体尺度提出了一种独特的“模数”体系(见图2-12)。由于这些矩形都因为黄金分割比而保持着一定的制约关系,因而相互间必然包含着和谐的因素。图2-12 “模数”体系一切造型艺术都存在着比例关系是否和谐的问题,和谐的比例可以带给人美感。建筑物是整体,特别是它的外轮廓线及内部各主要分割线的控制点,凡是符合于圆、正三角形、正方形等具有简单而肯定比率的几何图形,就可能由于具有几何制约关系而产生图2-12 “模数”体系完整、统一、和谐的效果。直到近代,勒柯布西耶还经常利用这种方法来调节门窗与墙面、局部与整体之间的比例关系,并达到良好的效果。三、比例与尺度图2-13 巴黎凯旋门在

8、建筑中,和比例联系十分密切的另一个特点是尺度。值得一提的是巴黎的凯旋门(见图2-13),即雄狮凯旋门。它位于法国巴黎的戴高乐广场中央,是拿破仑为纪念1805年打败俄奥联军的胜利,于1806年下令修建的。它夸大了某些比例和整体尺寸以达到炫耀国力并庆祝战争胜利的目的。与此相反,对于另外一些建筑,如庭院建筑,则希望给人以小于真实的感觉,从而获得一种亲切的尺度感。在一般建筑设计中,建筑师总是力图使建筑物反映出其真实的尺度,而对于特殊类型的建筑则会因为某些精神因素的需要而夸大建筑尺度,如纪念性建筑、会展建筑等。四、对比和相似建筑要素之间存在着差异,对比是显著的差异,相似则是细微的差异。就形式美而言,两者

9、都不可或缺。柏林舒泽大街综合楼(见图2-14)是二战后市中心街区里唯一幸存下来的建筑。意大利设计者阿尔多罗西(AldoRossi)秉承城市建筑学的思想,认为旧建筑不应被拆毁而应作为一个新单元纳入综合体中。如此一来,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立面形式就在这栋综合楼里表现出了对比和相似关系。图2-14 柏林舒泽大街综合楼五、韵律与节奏(一)连续的韵律,恒定的节奏韵律与节奏原是音乐中的术语,后被引申到造型艺术中来表示以条理性、重复性、连续性为特征的美的形式。在建筑空间中运用韵律和节奏的原则,可使空间产生微妙的律动效果,从而使建筑空间看上去既有一定的秩序,又可以打破沉闷的气氛而营造出生动活泼的环境氛围。韵律和

10、节奏按照形式特点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二)渐变的韵律,明快的节奏(三)起伏的韵律,不规则的节奏(四)交错的韵律,复杂的节奏五、韵律与节奏图2-15 古罗马输水道 (一)连续的韵律,恒定的节奏以一种或几种要素连续、重复的排列而成,各要素之间保持着恒定的距离和关系,可以无止境地连绵延长。例如,古罗马长达数千米的输水道(见图2-15),以不同大小的半圆拱形重复连续排列。五、韵律与节奏图2-16 西安大雁塔(二)渐变的韵律,明快的节奏连续的要素在某一方面按照一定的秩序而变化,如逐渐加长或缩短、变宽或变窄、变密或变疏等。例如,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西安大雁塔(见图2-16)。逐渐收缩的层层塔檐不仅具有渐变的

11、韵律,而且丰富了建筑物的外轮廓线。五、韵律与节奏图2-17 新德里大同教礼拜寺 (三)起伏的韵律,不规则的节奏渐变的韵律如果按照一定的规律时而增加,时而减少,或具有不规则的节奏感,即为起伏的韵律。这种韵律比较活泼且富有动感,例如,新德里大同教礼拜寺(见图2-17)。五、韵律与节奏图2-18 北京天坛祈年殿藻井(四)交错的韵律,复杂的节奏如果各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律交织穿插,即为交错韵律。例如,北京天坛祈年殿藻井(见图2-18)利用木结构特点,将逐渐扩大的圆环与辐射两种要素交织,形成了完美的图案。图2-19 洛杉矶迪斯尼音乐厅此外,重复是可以不断变化着的重复,从而产生了各种韵律,这也是当代各种曲线建

12、筑和变异软体建筑的源头。美国建筑师盖里设计的洛杉矶迪斯尼音乐厅(见图2-19),看上去就像一朵盛开的花朵给人以美好的享受。03JIANZHUYISHUDEXINSHANGFANGFA建筑艺术的欣赏方法欣赏一个建筑艺术作品,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建筑单体欣赏与环境欣赏相结合 二、局部审美与整体审美相结合 三、静态欣赏与动态欣赏相结合四、感悟建筑形象的象征意义一、建筑单体欣赏与环境欣赏相结合对建筑艺术的欣赏离不开特定的外部环境。建筑的艺术形象应和它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有许多建筑还必须依靠特定的环境才能形成富有个性的形象。二、局部审美与整体审美相结合欣赏建筑艺术不仅要对建筑艺术的局部构成进行审美,而且还应该把局部的艺术构成纳入整个建筑艺术中,从整体的审美感觉中体悟建筑艺术的美。既要欣赏建筑色调、尺度、比例、景观及空间变化,看其是否符合美的规律,又要注意具体的建筑构成要素是否实现优化组合、建筑的整体是否和谐统一,进而把该建筑纳入建筑群的总体风貌中加以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