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大地控制网_第1页
传统大地控制网_第2页
传统大地控制网_第3页
传统大地控制网_第4页
传统大地控制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 1传统大地控制网的布设1. 1传统大地控制网的建设采用传统大地测量技术建立平面大地控制网就是通过测角、测边推算大地控制网点的 坐标。其方法有:三角测量法、导线测量法、三边测量法和边角同测法。三角测量法是我国建立天文大地网的主要方法。我国在西藏地区天文大地网布设中主要采用导线测量法。三边测量法和边角同测法只是在特殊情况下采用,我国天文大地网布设中没有采用该 方法。2. 1. 2三角网布设的原则国家三角网布设的原则是(重点):.分级布网、逐级控制先以高精度的稀疏的一等三角锁网,纵横交叉地布满全国,形成统一坐标系统骨干网。 然后,按不同地区、不同特点的实际需要,再分别布设二、三、四等三角网。.

2、具有足够的精度国家三角网是控制测图的基础,它的精度必须保证测图的实际需要。.具有足够的密度三角点的密度要根据测图的方法及比例尺的大小而定。一般按航测成图的要求。.要有统一的规格建立国家三角网,工程规模巨大,必须有大量的测量单位和作业人员划分地区进行作 业,为此,国家必须制定统一的布网方案和国家三角测量和精密导线测量规范,作为 测量和建立全国统一的三角锁网的依据。2. 1. 3全国天文大地网整体平差全国天文大地网整体平差于1978年至1984年期间完成,1984年6月通过技术鉴定。 通过天文大地网整体平差,消除了原来分区平差和逐级控制产生的不合理影响,提高了大 地网精度;建立了我国自己的1980

3、国家大地坐标系,并为精化地心坐标提供了条件。它是 我国大地测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为我国大地测量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全国天文大地网整体平差的技术原则如下:地球椭球参数。地球椭球参数采用1975年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第16届大会期间iag决议推荐的数值,即iag-75椭球参数。坐标系统。根据天文大地网整体平差结果建立椭球相同的两套大地坐标系:1980 国家大地坐标系和地心坐标系。椭球定位与坐标轴指向。198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椭球短轴应平行于由地球质心指 向1968.0地极原点(jyd)的方向,首子午面应平行于格林尼治平均天文台的子午面。椭球 定位参数以我国范围内

4、高程异常值平方和最小为条件求定。典型例题:我国建立天文大地网的主要方法是()a.三角测量法;b.gps测量法c.导线测量法d.三边测量法正确答案:a解析:由于在以前测角精度较高且易于实现,测距非常困难,因此可以排除c与d, gps测量法是20实际90年代才投入民用的现代测量技术,而我国天文大地网在50年 代就建立起来了。2. 2经纬仪和光电测距仪及其检验2. 2. 1经纬仪种类经纬仪一般分为光学经纬仪、电子经纬仪及全站型电子速测仪。2. 2. 2经纬仪检验光学经纬仪水平角观测使用的光学经纬仪,在作业前应通过有相应仪器检验资质的仪器检测机构 进行检验。电子经纬仪或全站仪的测角系统水平角观测使用的

5、电子经纬仪或全站仪,在作业前应通过有相应仪器检定资质的仪器 检测机构进行检验。2. 2. 3光电测距仪光电测距仪分类光电测距仪按测程分类,分为短程、中程、长程(远程)。测程小于3 km为短程测距 仪,3 km至1 5 km为中程测距仪,测程大于15 km至60 km为长程测距仪。光电测距仪检定光电测距仪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应通过有相应仪器检定资质的仪器检测机构进行检定。2. 3水平角观测2. 3水平角观测2. 3. 1水平角观测的主要误差影响使用经纬仪在野外条件下进行观测,其观测误差主要来源于3个方面:.观测过程中引起的人差.外界条件对观测精度的影响.仪器误差对测角精度的影响2. 3. 2水平

6、角观测方法水平角观测一般采用方向观测法、分组方向观测法和全组合测角法。其中方向观测法 一般广泛用于三、四等三角观测,或在地面点、低觇标点和方向较少的二等三角观测;当 观测方向多于6个时采用分组方向观测法;在一等三角观测,或在高标上的二等三角观测 采用全组合测角法。2. 3. 3三角点观测工作及外业验算观测工作程序观测点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安装仪器、确定仪器整置中心、测定测站点和照 准点归心元素、设置测伞、整置仪器、选择零方向、编制观测度盘表等。在完成上述准备工作后,即可开始观测工作,具体观测要求见国家三角测量和精 密导线测量规范。在完成观测工作后,离开本点前,应对观测成果进行详细的检查、整

7、理和计算。总之,要在确保本点成果齐全并准确无误时,方可迁站。在离开本点前,必须将标石 埋封好,以保证标石的永久保存。三角测量外业验算外业验算应包括以下内容和程序:(1)检查外业资料,包括观测手簿、观测记簿、归心投影用纸等;(2 )编制已知数据表和绘制三角锁网图;三角形近似球面边长计算和球面角超计算;归心改正计算,并将观测方向值化全标石中心;分组的测站平差;三角形闭合差和测角中误差的计算;近似坐标和曲率改正计算;极条件闭合差计算,基线条件闭合差计算,方位角条件闭合差计算等。2. 4三角高程测量在传统大地测量中,三角高程测量是测定各等级大地点高程的基本方法。2. 4. 1垂直角观测方法垂直角观测方

8、法有两种,一是中丝法。二是三丝法。中丝法。就是以望远镜十字丝的水平中丝为准,照准目标测定垂直角。三丝法。就是以望远镜三根水平丝为准,依次照准同一目标来测定垂直角。中丝法和三丝法的实质是一样的,只是由于经纬仪的类型不同,其望远镜中的水平 丝根数也不同。当然,有三根水平丝的仪器,也可进行中丝法观测。所以在实际作业中, 观测者可灵活选用这两种方法。根据规定,各等级三角点上每一方向按中丝法观测时应测四测回,三丝法观测时应测 二测回。2. 4. 2高差计算公式单向观测高差计算实用公式在a点观测b点的高差为式中S淡两淑|町的水平距离;厂为谁折)t差也球鸾曲点壕才掌响的系数.又称球气是系数;们一为占点观濯B

9、依的垂宜弁打n为A点杈器点抨:为由点规标商.用倾斜距离d计算高差的单向公式在光电测距中,常采用直接测定的倾斜距离d计算高差,其公式如下:式中.H 掘点的大地高w为.观测目.,的即祭 & 4点仗嚣霸s为H点规标羔.2. 4. 3大气垂直折光及其减弱措施据我国几个地区的统计资料,k值一般在0. 090.16之间。由于折光系数k的变化很复杂,完全准确地掌握其变化规律将比较困难,只能根据实 验资料概括出一般变化规律。根据实践经验证明,k值在一天之内的变化情况是:中午附近 k值最小,并且比较稳定;日出日落时k值较大,而且变化较快。减弱大气垂直折光影响的措施:选择有利观测时间、对向观测、提高观测视线的高度

10、、 利用短边传算高程等。2.5导线测量 2.5导线测量2. 5. 1导线的布设导线是布设国家水平大地控制网的方法之一。导线测量分一、二、三、四等,其布设 原则与三角测量类似。一、二、三、四等导线测角、测边的精度要求,导线推算的各元素 精度与相应等级三角锁网推算精度大体一致。一、二等导线一般沿主要交通干线布没,纵横交叉构成较大的导线环,几个导线环连 接成导线网。三、四等导线是在一、二等导线网(或三角锁网)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密,应布 设为附合导线。一等导线布设成两端有方位角控制的自由导线;二等以下都布设成附合导线;某些特种 控制导线也有采用一端有起始方位角的自由导线。2. 5. 2导线测量作业及概算

11、导线测量的外业和三角测量基本相同。包括选点、造标、埋石,边长测量,水平角观 测,高程测量和野外验算等工作。选点、造标和埋石选点时导线边沿线的地形必须适合光电测距,应注意两端点量测的气象数据对于整个 测线有较好的代表性。导线点最好设在交通线附近的小山头上,以利于测角、测距,并使运输方便,特别是 便于光电仪器、器材的运送,同时也便于以后的发展。导线两端点的高差(h)不宜过大。导线的造标和埋石与三角测量相同。边长测量对于一、二等导线边的距离测量要采用标称精度不低于(5+1X10-6 d)mm。测程不 短于15 km的远程光电测距仪。对于三、四等导线边的距离测量可采用测程3 km至15 km的中程光电测距仪。水平角观测当导线点上应观测的方向数为2个时,各等级均采用测回法,即在总测回中,以奇数 测回和偶数测回(各为总测回一半)分别观测导线前进方向的左角和右角。观测右角时仍以 左角起始方向为准换置度盘位置。在导线交叉点上,当观测方向数多于2个时,对于一、二等导线采用全组合测角法进 行观测;对于三、四等导线采用方向观测法进行观测。选择最有利的观测时间观测。对于一、二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