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CT影像诊断课件_第1页
腹部CT影像诊断课件_第2页
腹部CT影像诊断课件_第3页
腹部CT影像诊断课件_第4页
腹部CT影像诊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腹部CT影像诊断肝脏影像学检查的目的1、确定肝内占位性病变,并提出定性诊断。2、鉴别右上腹肿块的来源,及与邻近组织器官的关系。3、了解肝脏的结构和其它病变。肝脏CT检查技术1、平扫 静脉内注射造影剂以前的扫描,称平扫。口服造影剂,仰卧位,扫描层厚和间距为10mm,小病灶可用35mm。 2、增强扫描 、增加正常肝组织与病灶间的密度差,显示平扫不能发现或可疑的病灶。 、帮助鉴别病灶的性质。 、显示肝内血管解剖。 、了解病灶形态:园形或卵园形,恶性边缘不清,良性边缘光滑。 、病灶大小、数目:单发肝肿瘤、多发肝转移瘤。螺旋CT三期扫描 使用螺旋CT分别在肝动脉期(通常为2025秒)、门脉期(60秒)进

2、行全肝扫描,称为肝脏的双期扫描。然后再加作延迟(肝实质期)扫描,则称为三期扫描。正常平扫增强动脉期:肝内动脉明显强化,肝实质无强化。门静脉期:门静脉和肝静脉强化明显,肝实质开始强化。肝实质期:门静脉和肝静脉内造影剂迅速下降,肝实质达强化峰值。肝内胆管分支细小,平扫及增强都不能显示。正常增强肝动脉期门静脉期延时6分钟疾病的诊断 肝脓肿:(分细菌性和阿米巴性肝脓肿) 临床症状主要有:发热、肝肿大、肝区疼痛。CT表现:1、平扫为园形低密度区,脓腔密度稍高于水,脓肿壁轮廓光滑,厚度均匀。2、增强扫描脓腔不强化,动脉期脓肿周围正常肝实质由于反应性充血呈轻度一过性强化;早期病变区楔形或斑片状强化;形成期和

3、成熟期,脓肿壁强化,3、脓腔内有气体和(或)液面则可确诊。肝海绵状血管瘤为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多无症状。CT表现平扫:为类园形低密度区,境界清楚,中心可见更低密度区。动态增强扫描:血管瘤边缘结节状强化,逐渐向中心扩展,最后与正常肝密度相同,或者高于正常肝组织,具有“快进慢出”的特点。肝囊肿先天性肝囊肿可单发也可多发,多发性肝囊肿常与肾、胰、脾等与其它器官的多囊性病变同时存在。CT表现平扫为单发或多发的园形低密度区,边界锐利光滑,CT值与水接近,增强扫描囊肿无强化,囊壁薄而不能显示。原发性肝癌 多在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基础上发生,90%以上为肝细胞肝癌,分为巨块型、结节型和弥漫型。临床上有肝区疼痛

4、、包块、甲胎球蛋白升高。CT表现:1、平扫:肿瘤边缘不规则的低密度病灶,可单发或多发,密度不均,坏死和囊变区呈密度更低。出血区为高密度。2、动脉期:肿瘤呈不均匀强化,病灶密度高于正常,肝门脉期和实质期病灶密度又低于正常肝脏。造影剂呈“快进快出”的特点。伴发改变:肝体积增大,轮廓隆突,肝门变形移位,门脉内瘤栓形成,邻近器官受压迫或侵润,肝门和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脾脏增大或腹水等。转移性肝癌肝转移癌多来自消化道和胰腺的肿瘤。CT表现:平扫为多发大小不等的类园形低密度灶,边缘光整或不光整,可有坏死、出血或钙化。增强扫描多有不同程度、不均匀强化,密度低于正常肝,典型表现呈“牛眼征”。肝硬化肝硬化早期,肝

5、体积多增大,质地稍硬;晚期肝脏体积缩小,质地硬,表面光滑呈结节状,可伴有门静脉高压。CT表现早期:患者CT可为正常。中晚期:肝脏缩小,肝轮廓呈结节状凹凸不平,肝叶比例失调,肝门及肝裂增宽,脾脏增大,可伴有腹水。继发性改变脾大,脾梗塞门静脉扩张,血栓形成侧支循环形成:脾门脾周、胰周、贲门胃底、食管下段及腰旁静脉血管增粗扭曲腹水脂肪肝平扫:肝实质密度减低弥漫性脂肪浸润:全肝密度降低,衬托之下肝内血管密度相对增高而清楚显示局灶性脂肪浸润:肝叶或肝段局部密度降低CT值测量低于正常:正常肝脏密度高于脾,如肝与脾CT值之比小于0.85,可诊断脂肪肝增强:肝脏强化程度低于脾,肝内血管在肝实质内显示特别清晰、

6、无受压表现血吸虫肝硬化胆石症分为胆囊结石、肝外胆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和复合结石。CT表现1、根据化学成分不同,胆结石平扫可表现为高密度结石、等密度结石、低密度结石和环状结石。等密度结石平扫不易发现,静脉内注射胆影葡胺后表现为胆囊或胆管充盈缺损。2、胆总管和胆管结石可见梗阻性胆管扩张。3、肝内胆管结石平扫表现为肝内管状、点状或不规则状高密度影,沿胆管走行分布。胆囊炎CT表现:胆囊增大,囊壁增厚,胆囊周围水肿,合并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者可见胆囊缩小,囊壁钙化。胆囊癌原发性胆囊癌以腺癌多见,约70%的胆囊癌合并有胆囊结石。CT表现:胆囊不规则增厚;单发或多发结节突向腔内;肿块充满整个胆囊,并侵犯邻近

7、肝组织;可出现胆道梗阻;增强扫描见不规则增厚的胆囊壁或肿块有明显强化。 增强早期可见胆囊壁弥漫性不规则增厚,并有多发乳头状肿块突入胆囊腔内;肿块持续强化,晚期边界更加清晰,注意下腔静脉前淋巴结转移.胆管癌 好发于肝门区左右肝管汇合部,胆囊管与肝总管汇合处和胆总管壶腹部。CT表现1、胆总管癌病变近端的胆总管和肝总管扩张,扩张的胆总管在梗阻部位突然中断;部分病例在中断处可见腔内软组织肿块;增强扫描显示肿块轻中度强化。2、肝门区胆管癌肝门区软组织肿块;肝内胆管扩张;增强扫描显示肿块轻中度强化。3、肝内胆管癌CT平扫示肝内低密度病灶;增强扫描病灶轻度强化,密度仍低于正常肝;相应区域肝内胆管扩张。肝左内

8、叶胆管细胞癌女,60岁,上腹痛10个月,近来加剧.疼痛以夜间为重,坐起可缓解,向背部放射,胃纳差,近期体重下降.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女,82岁,右上腹疼痛月余.B超检查发现肝区有一较大肿块,申请CT检查.CT平扫+增强急性单纯性胰腺炎轻型病人,CT可无阳性表现多数胰腺体积不同程度弥漫性增大胰腺密度正常或轻度不均匀下降胰腺轮廓模糊,左侧肾前筋膜常增厚增强胰腺均匀增强,无坏死区域 水肿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女性,72岁,突发性上腹部不适转疼痛加剧10小时,伴呕吐,胰淀粉酶发病10h无明显升高。血象:白细胞总数和中性均无升高。发病前2小时曾食用油煎蛋。泌尿系统肿瘤与囊肿 肾单纯性囊肿极为常见,55岁以

9、上者约50%肾内边缘锐利的圆形水样低密度灶,壁薄而难以显示,可以单发或多发,累及一侧或双侧肾脏增强检查:病变无强化复杂性囊肿:单纯性囊肿发生出血、感染和钙化表现囊壁增厚、钙化,其内偶可见气泡影 肾囊肿并结石肾囊肿,囊壁钙化多囊肾多囊肾:肾的多囊性病变遗传性病变,分成人型和婴儿型;前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双肾布满多发大小不等圆形或卵圆形水样低密度灶,部分囊肿出血而呈高密度,增强检查病变无强化肾形态早期正常,随病变进展,囊肿增大且数目增多,肾体积增大,边缘呈分叶状常并有多囊肝和多囊胰表现全身中小动脉受累,可合并颅内前循环动脉瘤肾癌最多见的肾恶性肿瘤,约占全部肾恶性肿瘤的85%肿瘤来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

10、, 5%10%含有钙化 多血供肿瘤肿瘤晚期易发生转移,包括局部侵犯、肾静脉和下腔静脉发生瘤栓,淋巴结转移和血行转移 典型临床表现为无痛性血尿和腹部肿块 平扫肾实质肿块,呈类圆形或分叶状,大的肿瘤明显突向肾外肿块密度可均一,相当或略低于邻近肾实质,偶为略高密度;也可密度不均,内有不规则低密度区,代表陈旧性出血或坏死囊性肾癌:偶尔低密度区范围较大而呈囊性表现5%10%有点状或不规则形钙化 增强检查早期(皮质期),肿瘤明显不均一强化,密度高于或近似肾皮质晚期(皮质期),肿瘤密度下降,而周围肾实质强化而呈相对低密度的不均一肿块 肾盂癌肾恶性肿瘤的8%12%好发于40岁以上男性 病理上移行细胞癌占80%

11、90%乏血供肿瘤肿瘤可向下种植至输尿管和膀胱典型临床表现是无痛性全程血尿 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肾脏较为常见的良性肿瘤,一般为孤立性为一种无包膜的错构瘤性的肿块,由不同比例的血管、平滑肌和脂肪组织构成约20%肿瘤并有结节性硬化,常为双侧多发性肿瘤表现取决于其内脂肪与非脂肪成分的比例 平扫为肾实质内边界清楚的混杂密度肿块,内有脂肪性密度灶和软组织密度区,前者为瘤内脂肪成分,后者代表病变内血管和平滑肌组织 增强检查,肿块的脂肪性低密度区无强化,而血管性结构发生较明显强化 膀胱癌 多为移行细胞癌少数为鳞癌和腺癌 移行细胞癌常呈乳头状生长,自膀胱壁突向腔内,故称乳头状癌,并常侵犯肌层 易发生在膀胱三角区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