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七章 温里药1共四十七页寒邪性质致病特点病症特点阴邪易伤阳气恶寒、肢冷、泄泻凝滞气血不通疼痛收引气机收敛、经脉挛缩无汗、肢体屈伸不利、绞痛2共四十七页概述(i sh)一、概念: 以温里祛寒,主治里寒证为主要功用(gngyng)的药物称为温里药。所谓里寒,包括两个方面:实证,为寒邪内侵,阳气受困,而见呕逆泻利、胸腹冷痛、食欲不佳等脏寒症,必须温中祛寒,以消阴翳;虚证,为心肾阳虚,阴寒内生,而见汗出恶寒、口鼻气冷、厥逆脉微等亡阳症,必须益火扶阳,以除厥逆。3共四十七页概述(i sh)二、使用注意:1.外寒内侵,如有表症未解的,应适当配合解表药同用。2.夏季天气炎热,或素体火旺,剂量宜酌量(zhu
2、 ling)减轻。3.温里药性多辛温燥烈,易于伤津耗液,凡属阴虚患者均应慎用。4共四十七页教学要求掌握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熟悉花椒、丁香、高良姜、小茴香的性味、功效、主治、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了解八角茴香(b jio hu xin)、荜澄茄、胡椒的功效、主治。5共四十七页附子(f z)【药用】为毛茛科植物(zhw)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6共四十七页附子(f z)【性味与归经】大辛,大热。有毒。入心、脾、肾经。7共四十七页【功效(gngxio)主治】功效主治回阳救逆主治亡阳证。纯阳燥烈,为回阳救逆第一要药。补火助阳治诸阳虚证。上助心阳
3、,中温脾阳,下补肾阳。散寒止痛用于寒痹证。秉性纯阳,温散走窜,散寒力大。亡阳证:阳气的严重耗散,虚阳外越所致。亡阳证的临床表现为大汗淋漓,汗出如珠,畏寒蜷卧,四肢厥冷,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呼吸微弱,渴喜热饮,舌淡苔白,脉微细欲绝,或浮数而空。 心阳不足 :心胸憋闷,甚则胸痛,心悸,恶寒肢冷或冷汗淋漓,面色苍白,口唇指甲青紫,舌淡或青紫。常见于心悸、胸痹、奔豚气及西医的心律失常、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休克等疾病。 脾阳不足:脘腹冷痛、肢冷、泄泻。阳虚易生内寒,故又称“脾虚寒证”、“中焦虚寒证”。常见于泄泻、痢疾、胃脘痛、水肿,以及西医的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溃疡病、慢性肾炎等疾病。 肾阳不足:腰
4、膝酸软、畏寒肢冷、阳痿早泄等。常见于哮喘、泄泻、虚劳、水肿、癃闭、阳痿、带下,以及西医的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肠炎、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慢性心衰等疾病。 8共四十七页附子(f z)之应用附子药性(yoxng)刚燥,走而不守,上助心阳以通脉,中温脾阳以健运,下补肾阳以益火,温里扶阳的要药。如属阴虚阳盛,或假寒真热之症,误用附子,则如火上添薪,反使病情增剧,不可不慎。9共四十七页附子(f z)之配伍配干姜,可增强回阳救逆的功效;配人参,则温阳益气;配肉桂,可补阳益火;配白朮,可温脾燥湿(zo sh);配茯苓,能温肾利水;配桂枝,可温经止痛;配熟地,能补阳滋阴;配苍朮,可散寒除湿;配黄芪,可
5、温阳固表;配麻黄,可温经发表。10共四十七页附子中毒(zhng d)与处理 乌头碱对各种神经末稍及中枢先兴奋后麻痹。致死量:乌头酊2毫升,乌头碱2毫克。症状:先有唇舌发麻、手足发麻、恶心,继之呕吐、心慌(xn hung)、面白、肤冷、胸闷、烦燥、痛觉减退、心跳慢弱、血压下降、呼吸缓慢、吞咽困难、言语障碍、呼吸中枢抑制。可能突然而死亡。处理:高锰酸钾洗胃,保暖,注射较大剂量的阿托品。休克可用正肾上素、美速克新命。急性心原性脑缺血综合征可用阿托品或异丙基肾上腺素等。中药方面,可用肉桂泡水催吐,生姜四两、甘草五钱,或绿豆四两、甘草二两,煎服;或用甘草、黄连、犀角煎服解毒。11共四十七页川乌、草乌(c
6、o w)、附子附子一药,始载于本经,因附于乌头(w tu)(母根)而生长,故名附子。因此,一般都认为乌头(w tu)为母根,附子为子根。川乌:毛茛科多年生草本乌头的干燥母根。草乌:毛茛科多年生野生植物北乌头的干燥块根。12共四十七页川乌、草乌(co w)、附子功效主治异同相同点:三药均为毛茛科植物,来源(liyun)相近,均有毒,功能散寒止痛、祛风湿,治风寒湿痹痛及寒凝疼痛。同中之异:毒性:草乌川乌附子,功用:草乌、川乌祛风散寒、止痛优于附子。不同点: 附子为回阳救逆要药,尚可补火助阳,治疗亡阳证、阳虚证为他二药所不及。13共四十七页附子(f z)用法用量:3-15克,入汤剂需要先煎30-60
7、min。生用作用峻烈,宜回阳救逆。熟用作用缓和,宜补火助阳。忌与半夏、瓜蒌、贝母、白蔹(bilin)、白芨同用。孕妇忌用。14共四十七页草 乌15共四十七页肉 桂【药用】本品为樟科植物肉桂(rugu)树的干燥树皮。16共四十七页肉 桂【性味与归经】辛、甘、大热。入肝、肾、脾经。 17共四十七页【功效(gngxio)主治】功效主治补火助阳特点:善补命门之火。用于肾阳虚证。 散寒止痛寒凝脘腹冷痛,寒湿痹痛等。温经通脉寒凝血滞的痛经,闭经。18共四十七页肉桂(rugu)之配伍用于命门火衰、畏寒肢冷、阳萎、尿频等症,常与温补肝肾药如附子、熟地、枸杞、山茱萸配伍;对脾肾阳虚所致的腹泻,可与山药(shn
8、yo)、白朮、补骨脂、益智仁等同用;治寒痹腰痛,可用独活、桑寄生、杜仲、续断、狗脊等同用;治妇人冲任虚寒、经行腹痛,可与当归、川芎、白芍、艾叶等配伍。19共四十七页肉桂(rugu)之应用【一般用量与用法(yn f)】 煎服2-5克,研粉吞服或冲服每次1-2克。 本品含有挥发油,不宜久煎,须后下, 或另泡汁服。20共四十七页肉桂(rugu)与附子异同相同点:二者都能温补命火,以疗下焦虚寒、阳气(yn q)不足之症。不同点:附子以回阳救逆之功见长;在峻补气血之中,用肉桂为辅助药,可以鼓舞气血,促使阳生阴长。21共四十七页桂六药肉桂为樟科肉桂的树干皮,长于补命门火;官桂为肉桂的粗枝皮或56年的幼树树
9、干皮,功似肉桂而力弱;桂心为肉桂除去内外皮的中间部分,功似肉桂而力强;桂心木为肉桂的木质部,不堪入药;桂枝为樟科肉桂的嫩枝,发表(fbio)解肌,温阳化气,温通经脉;桂皮为樟科天竺桂或阴香等的树皮,功能温暖中焦,多做食料,与肉桂等不同。22共四十七页肉桂与桂枝(u zh)异同相同点:肉桂为树皮,桂枝为嫩枝,两者同出一本。辛、甘,温通经脉、散寒止痛,治疗寒凝经脉之痛经、闭经以及风湿痹痛等。同中之异:桂枝性条达,温通经脉胜于肉桂;肉桂性热,散寒止痛优于桂枝。不同点:桂枝气薄,主上行而散表寒,走四肢而温通经脉;肉桂气厚,主温中而止痛,且能下行(xixng)而补肾阳,又可引火归源,常与附子同用。23共
10、四十七页干 姜生姜(shn jin)晒干或晾干用。24共四十七页干姜(n jin)功效:温中散寒特点:长于(chngy)温脾散寒。用于寒凝脾胃证。回阳救逆亡阳证。 温肺化饮寒饮喘咳。注意:阴虚、孕妇慎服。 25共四十七页炮姜【药用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zhw)姜干燥根茎的炮制品。 26共四十七页炮姜【性味与归经】苦,涩,温。归肝、脾经。 27共四十七页【功效(gngxio)主治】功效主治温中止痛 用于腹痛,腹泻 。温经止血用于脾胃虚寒性出血证 。可单用,或人参、黄芪、附子等。28共四十七页姜六药生姜辛温,发表散寒,温中止(zhngzh)呕,温肺化饮,解毒,走而不守;干姜辛热,温中散寒,温肺化饮
11、,回阳救逆,能走能守;炮姜苦涩温,温经止血,守而不走;煨姜性温长于涩肠止血;生姜汁辛温,功能和胃止呕,开窍;生姜皮辛凉,功能利水消肿。29共四十七页吴茱萸【药用】芸香(ynxing)科植物吴茱萸的未成熟果实。30共四十七页吴茱萸【性味与归经】辛、苦,大热。有小毒。入肝、胃、脾、肾经。31共四十七页【功效(gngxio)主治】功效主治散寒止痛特点:善散肝经寒邪,应用:厥阴颠顶头痛、寒湿脚气肿痛、宫冷 不孕、脘腹冷痛等。疏肝降逆肝胃不和之呕吐吞酸、脘痞。助阳止泻脾肾阳虚之五更泄泻。引火下行虚火上炎之口舌生疮等五更泻:又名鸡鸣泄,肾泄。黎明泄泻,肠鸣脐痛,泻后痛减,大便稀薄,混杂不消食物,形寒肢冷,
12、四肢不温,腰膝酸冷,疲乏无力,小便清长,夜尿频多。32共四十七页吴茱萸之配伍(piw)辛苦大热,不但能温中散寒、降逆止呕,且能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以止痛与止呕两种功效为最佳(zu ji);配伍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治脾肾虚寒、腹痛泄泻;配黄连、生姜,疏肝理气,降逆止呕,治肝胃不和而致呕吐涎沫等。33共四十七页吴茱萸与藁本(o bn)治疗头痛之区别相同点:二者均治疗颠顶头痛;不同点:吴茱萸暖肝散寒止痛(zh tn),重在治肝经寒气上逆之颠顶头痛;藁本发散风寒止痛,重在治外感风寒之颠顶头痛。34共四十七页高良姜本品为姜科植物高良姜的干燥(gnzo)根茎 35共四十七页高良姜功效:温中散寒止痛特点
13、(tdin):长于散胃寒,主治寒凝中焦之气滞腹痛,配香附;(干姜长于散脾寒)36共四十七页花 椒 温中止痛脾胃虚寒之脘腹冷痛、泄泻等。杀虫止痒湿疹(sh zhn)瘙痒,蛔虫腹痛 温肺止咳寒饮咳喘。椒目:苦寒,利水消肿,降气平喘。来源:为芸香科植物花椒(hujio)或青椒干燥成熟果皮。椒目即花椒的种子。37共四十七页 胡椒(hjio) 温中止痛(zh tn)寒凝中焦证。 下气消痰癫痫。 用量:水煎服,24g。研末服,每次0.51g。 来源:胡椒科常绿藤本植物胡椒的干燥果实。38共四十七页花椒与胡椒(hjio)功能主治异同相同点:二者辛热,均能温中散寒止痛,主治寒凝中焦之脘腹冷痛、呕吐清水、泄泻等
14、。不同点:胡椒温中之力大于花椒,且重在温暖中焦治疗虚寒性泄泻;花椒温中力弱,但上兼温肺,下又暖肾,治疗肺寒咳嗽及肾阳虚证,且善杀虫,治疗蛔虫腹痛、肌肤(jf)瘙痒等。39共四十七页小茴香来源:伞形科多年草本植物茴香的成熟(chngsh)果实。40共四十七页小茴香散寒止痛特点:善散下焦寒气。治寒疝腹痛、睾丸偏坠胀痛、少腹冷痛、痛经等。理气开胃脾胃气滞、冷气(lngq)疼痛等。注意:阴虚火旺者慎服。八角茴香:功似小茴香而善上行,治疗胸胁气滞痛效佳。41共四十七页八角茴香(b jio hu xin)来源(liyun):为木兰科八角属植物八角茴香的果实。 42共四十七页八角茴香(b jio hu xi
15、n)与小茴香功能主治异同相同点:散寒止痛、理气和胃,主治肝经寒邪所致之胁肋、少腹、睾丸痛,以及胃寒气滞之脘腹胀痛、食少呕恶等。不同点:八角茴香散寒之力大于小茴香;小茴香紧实下行,长于治寒客肝脉之少腹凉痛、痛经、睾丸胀痛等;八角茴香角出八方,能除诸经寒邪、行诸经气滞,凡阴寒(yn hn)痼冷、疝痛、脚气痛、岔气痛、胁痛等皆可用。43共四十七页丁香(dngxing)来源:桃金娘科常绿乔木植物丁香(dngxing)的花蕾。44共四十七页丁香(dngxing)暖胃治胃寒痛胀、呃逆、吐泻、痹痛、疝痛、口臭、牙痛。温肾肾虚阳痿,宫冷不孕(b yn)。用法用量:2-5克,畏郁金。45共四十七页小结(xioji) 本类药物可用于真寒假热之症;对真热假寒病症不可(bk)应用。若是真寒假热,服祛寒药后出现呕吐现象,是为格拒之象,可采用冷服之法。药性温燥,容易耗损阴液,故阴虚火旺、阴液亏少者慎用;个别药物孕妇亦虚忌用。某些药物,如附子、肉桂等,应用时必须注意用量、用法以及注意事项。46共四十七页内容摘要第七章 温里药。第七章 温里药。1.外寒内侵,如有表症未解的,应适当配合解表药同用。2.夏季天气炎热,或素体火旺,剂量宜酌量减轻。3.温里药性多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福建事业单位考试试题及答案新探讨
- 代理中介合同样本
- 福建事业单位考试社会媒体分析题及答案
- 乡镇店铺转让合同样本
- 2024年花艺师考试的实际应用试题及答案
- 公司供用电合同样本
- 完成园艺师考试自测试题及答案
- 精神科症状学试题及答案
- 关联学习与应用福建事业单位考试试题及答案
- 解读农经理人考试的知识体系结构试题及答案
- 《数据采集与网络爬虫》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胖东来服务管理手册
- 课间文明主题班会通用课件
- 语文新课标背景下单元整体教学:六下第4单元大单元设计
- 离婚协议书模板(通用版)下载
- 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乘分数》课件
- 施工队长培训课件
- 驾照体检表完整版本
- 医疗健康商场商业计划书
- 外卖员火灾防范与应急教程
- 小学标准作文稿纸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