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情入景缘景明景_第1页
由情入景缘景明景_第2页
由情入景缘景明景_第3页
由情入景缘景明景_第4页
由情入景缘景明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由情入景、缘景明情高三诗歌鉴赏情景关系专题1 这首诗之中,表现了诗人闻笛时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你是怎样读出这些情感的? 闻邻船吹笛 杨基 江空月寒露华白,何人船头夜吹笛。参差楚调转吴音,定是江南远行客。 江南万里不归家,笛里分明说鬓华。已分折残堤上柳,莫教吹落陇头花!1、吹笛人的思乡之情(1分);2、吹笛人羁旅行役之苦(1分);3、引发了诗人浓郁的乡思(或引发了诗人共鸣)(2分)。2 此诗这首诗开头两句“江空月寒露华白,何人船头夜吹笛”与琵琶行中的诗句“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都有景物描写,两处写景,作用有何不同?(4分)闻中写出了月色与笛声,而琵中写出了月色,并无声响。闻间接写出

2、了很静,琵直接写出静。闻中“空旷的江上月光清冷,到处散落白露”,烘托悲凉环境;琵中“周围都无声,只有江上秋月”的安静,抒发了诗人内心复杂情感。闻通过营造空寂冷清的气氛,为下文的思乡与悲伤作铺垫,而琵中则通过四周安静的气氛反衬琵琶声跌宕起伏的音律。0分1分3分4分3 此诗这首诗开头两句“江空月寒露华白,何人船头夜吹笛”与琵琶行中的诗句“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都有景物描写,两处写景,作用有何不同?(4分)杨诗中 “江空月寒露华白”,描写了秋江月夜空寂、凄清的图景,为闻笛提供了背景(1分),奠定了全诗悲凉、凄楚的感情基调(1分)。白诗中“唯见江心秋月白”,用秋江月夜的寂静(1分),烘托出琵

3、琶声令人沉醉的动人效果(1分)。 由情入景景皆著我之色彩4由情入景拓展训练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忆江南)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绝句)5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山居秋暝缘景明情一草一木总关情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者的情感6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注释】见宿:留下住宿。分(fn):情谊。蔡家亲:表亲。请从“情”与 “景” 的角度鉴赏本诗1、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请选择最打动你的一联,试分析其独到之处。 7情感:悲喜交加。辛酸和悲哀(贫困的处境、孤独、年华老去) 喜悦(亲人的到来 )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雨夜中凋零的黄叶树带来悲凉萧瑟之感,叶子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而孤灯之下的白发苍苍的人更是走进了人生的暮年。用悲景写哀情,不着悲字而悲情自现。 8 望江南 超然台作 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注释】寒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