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双斑萤叶甲的危害、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及防治策略_第1页
大豆双斑萤叶甲的危害、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及防治策略_第2页
大豆双斑萤叶甲的危害、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及防治策略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第 页大豆双斑萤叶甲的危害、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及防治策略 双斑萤叶甲是一种危害严峻的农业害虫,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严峻损失,农户们必需提前做好相应的防治措施。 1、分布与发生危害状况 双斑萤叶甲是一种杂食性昆虫,寄主广泛。此虫有4个虫态,其中卵、幼虫和蛹生活在地下,幼虫主要为害部分杂草和豆科植物的根,仅成虫在地上危害,取食大豆、玉米、向日葵等多种植物。近年来,拜泉县各乡镇大豆作物上消失双斑萤叶甲发生危害,面积逐年扩大,危害程度加重,严峻地块一株大豆有虫30多头,以成虫群集在大豆叶上,在豆株上自上而下取食叶片,将叶片吃成孔洞,严峻时仅剩叶脉,影响光合作用而造成减产

2、,给大豆生产造成了很大威逼。 2、形态特征 2.1 成虫 体长3.64.5 mm,宽2.02.5 mm,长卵形,头、胸部红褐色,具光泽,触角11节丝状,端部色黑,长为体长2/3;复眼大卵圆形;前胸背板宽大于长,表面隆起,密布许多细小刻点;小盾片黑色呈三角形;鞘翅布有线状细刻点,每个鞘翅基半部具一近圆形淡色斑,四周黑色,淡色斑后外侧多不完全封闭,其后面黑色带纹向后突伸成角状,有些个体黑带纹不清或消逝。两翅后端合为圆形,后足胫节端部具一长刺;腹管外露。 2.2 卵 椭圆形,长0.6 mm,初棕黄色,表面具网状纹。 2.3 幼虫 体长56 mm,白色至黄白色,体表具瘤和刚毛,前胸背板颜色较深。 2.

3、4 蛹 蛹为离蛹,长2.83.5 mm,宽2 mm,白色,表面具刚毛。 3、发生规律 双斑萤叶甲在拜泉县1年发生1代;以卵在土壤表面115 cm深处越冬,翌年5月中下旬越冬卵开头孵化,幼虫共3龄,幼虫期3040 d,在28 cm土中活动或取食大豆根部及杂草,完成生长发育。6月下旬老熟幼虫在土中做土室化蛹,蛹期710 d。7月上旬田边杂草始见成虫,初羽化的成虫喜在地边的苍耳、刺菜、红蓼上活动,经1015 d转移到豆地危害,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进入危害盛期,主要在大豆生育中、后期为害复叶。 成虫有群集性和弱趋光性,日光剧烈时常隐藏在下部叶背,成虫具有弱的假死习性,能短距离飞行,一般一次飞行25 m

4、,早晚气温低于8 或风雨天喜隐藏在叶背、植物根部或枯叶下,喜在9:0011:00和16:0019:00飞行取食,干旱年份发生危害重。 4、防治策略 为保证大豆产量不受双斑萤叶甲的影响,经过试验讨论,乐观实行措施,运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药剂四位一体的综合防治体系,统防统治,把该害虫造成的损失掌握在最小程度,使其不能影响大豆的正常产量。 4.1 农业防治 4.1.1 清除杂草。清除田间地头杂草,特殊是稗草、刺菜、苍耳等,削减双斑萤叶甲的越冬寄主植物,削减越冬虫源,降低发生基数。 4.1.2 合理施肥。提高植株抗逆性。对双斑萤叶甲危害重及防治后的农田准时补水、补肥,促进大豆的养分生长

5、及生殖生长。 4.1.3 削减虫源。秋整地,深翻灭卵,破坏越冬场所,可减轻受害。 4.2 物理防治 该虫有肯定的迁飞性,可用捕虫网捕杀,降低虫口基数。 4.3 生物防治 农田地边种植生态带,如苜蓿等,以草养害,合理使用生物农药,爱护利用天敌。 4.4 化学防治 4.4.1 防治适期。依据该害虫的发生规律,在防治策略上坚持以“先治田外,后治田内”的原则防治成虫。6月中下旬就应防治田边、地头等寄主植物上羽化出土成虫及大豆上的成虫,并要统防统治。 4.4.2 防治方法。田间双斑萤叶甲发生时,用25 g/L溴氰菊酯(敌杀死)乳油0.30.4 L/hm2,或25 g/L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0.30.4 L/hm2,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0.30.4 L/hm2,对水喷雾。应选择气温较低、风小天气喷雾,留意匀称喷洒,喷药时地边杂草都要喷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