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类岩石以及岩石圈物质循环用-共62页PPT课件_第1页
三大类岩石以及岩石圈物质循环用-共62页PPT课件_第2页
三大类岩石以及岩石圈物质循环用-共62页PPT课件_第3页
三大类岩石以及岩石圈物质循环用-共62页PPT课件_第4页
三大类岩石以及岩石圈物质循环用-共62页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一节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教学目标】1、利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的结构。2、知道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其成因。3、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绘制简单示意图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了解岩石圈的岩石类型及形成 原因了解岩石圈的岩石类型及形成 原因【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2、岩石的分类3、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岩石圈的物质循环6000400030001000200050000 深度(千米)速度(千米/秒)3615912地 核内地核外地核莫霍面地幔古登保面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纵波(p)横波(s)地壳纵波(P波)primary速度快,能

2、在固体、液体中传播横波(S波) secondary 速度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划分依据:地震波一、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圈层名称 不连续面 深度(KM) 特 征 地 壳地幔地核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平均1729006370地壳是一个连续的圈层,是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地壳厚度不均,大洋部分薄,大陆部分厚温度、压力和密度很大 阅读“地球圈层示意图”与课本27页,分析地球内部圈层的特征地幔位于莫霍界面与古登堡界面之间,在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岩石1、岩石圈物质循环1、形成岩浆岩的物质及其主要来源? 2、岩浆岩如何形成的?岩浆。主要来源于软流层岩浆高压侵入

3、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岩浆岩侵入型岩浆岩:花岗岩喷出型岩浆岩:玄武岩、流纹岩、安山岩侵入地壳上部形成侵入型岩浆岩岩浆喷出地表形成喷出型岩浆岩1、沉积岩是怎么形成的?2、常见的沉积岩的有哪些?3、能够记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的是什么?石灰岩、砂岩、页岩岩层和化石裸露岩石沉积岩风化、外力侵蚀、搬运、堆积、固结风、流水、冰川、海浪等侵蚀搬运堆积侵入型岩浆岩喷出型岩浆岩沉积岩岩浆特征:有层理构造含有化石3.变质岩已成岩石变质岩 高温高压变质作用举例石灰岩大理岩页岩板岩花岗岩片麻岩砂岩石英岩侵蚀搬运堆积侵入型岩浆岩喷出型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岩浆白色三大类岩石比较岩石成因分类实例应用岩浆岩岩浆喷

4、出或侵入冷却凝固而成 喷出岩(玄武岩)侵入岩(花岗岩)花岗岩:建材石灰岩:烧石灰、制水泥;大理岩:装饰材料;沉积岩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下来而成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变质岩岩浆岩、沉积岩受热受压变质而成大理石、片麻岩、石英岩、板岩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科学家经过各种方法推断出地球已经有46亿年的历史了,但是地球上可以找到的最古老的岩石却只有亿年!这是为什么?侵蚀搬运堆积侵入型岩浆岩喷出型岩浆岩沉积岩岩浆变质岩重熔再生重熔再生重熔再生外力作用变质作用变质作用变质作用形成了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改变了地表的形态,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从而改

5、变了地表的环境高原高山平原浅海海平面硅铝层(密度约2.7)硅镁层(密度约2.9)地壳地幔(密度约3.3)010203040深度(千米)地壳结构示意图陆地海洋岩石圈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地壳地幔地核软流层岩石圈的结构古登堡界面莫霍界面下地幔上地幔变质岩侵入型岩浆岩喷出型岩浆岩岩浆沉积、固结沉积岩变质岩高温高压变质高温高压变质风、流水等外力的侵蚀、搬运、堆积接触岩浆后重融、再生冷却凝固岩石风化碎屑强震过后的印尼灾区 大陆和海洋的起源 魏格纳 19152、板块构造学说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板块的特性:内部地壳比较稳定;边界地壳比较活跃,表现为火山、地震、断裂、岩浆活动等。140-65-38

6、 6526-77-026-7侏罗纪以前?关于板块运动原理的猜想 大 洋 中 脊东非大裂谷红海会发展成?板块碰撞海沟岛弧印度洋板块运动示意图本课小结 1.岩石圈物质循环岩浆岩浆 岩冷凝重融沉积 岩化风蚀侵运搬积沉融重变质 岩变质作用外力作用融重用变质作本课小结 2.板块学说地球的内部与外部圈层结构示意图一、岩石圈的结构1、地球的圈层结构侵入:花岗岩喷出:玄武岩岩浆岩的形成过程岩浆软流层白色板岩大理岩三叶虫化石蜻蜓化石 你认为化石只可能存在在哪类岩石中?沉积岩的形成过程通过上一单元的学习,我们从宇宙到地球有了一个宏观的认识,知道了宇宙环境对于地球的形成和发展来说特别重要,但人类是生存在地球上的,影响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的直接因素是地球自身的环境。因此,从本单元开始我们就进入地球本身对做一些微观的学习。地球有四大圈层,四大圈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纵波是一种弹性波,直线形式向四周传播的,速度较快,在地表面的表现就是上下颠簸; 横波是剪切波,速度较纵波慢,在地面的表现是左右摇晃,地震时人们首先感到的是上下颠动的纵波,几秒钟后才感到摇摇晃晃的横波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划分依据:地震波纵波(P波)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