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九年级数学下册模拟测试卷 (222)_第1页
2022-2023学年度九年级数学下册模拟测试卷 (222)_第2页
2022-2023学年度九年级数学下册模拟测试卷 (222)_第3页
2022-2023学年度九年级数学下册模拟测试卷 (222)_第4页
2022-2023学年度九年级数学下册模拟测试卷 (22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2023学年度八年级数学上册模拟测试卷考试范围:八年级上册数学;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出题人;数学教研组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则B若为有理数,则C若x为有理数,则D若,则2如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l与2是同位角B4与5是同旁内角C2与4是对顶角Dl与2是同旁内角3如图,1=2,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ADBCBABCDCADEFDEFBC4如图,直线a、b被c所截,ab,已知1 =50,则2 等于( )A30B50C130D1505

2、将一副直角三角尺如图放置,已知,则的度数是( )ABCD6如图所示,已知直角三角形ABC中,ABC=90,BD平分ABC,CE平分ACB,CE、BD相交于点F,EFB=65,则A=( )A30B40C45D507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中,一般三角形不具有,而直角三形形具有的判定方法是 ( )ASSSBSASCASADHL8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是指( )A中线、高、角平分线互相重合B腰上的中线、腰上的高、底角的平分线互相重合C 顶角的平分线、中线、高线三线互相重合D 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及底边上的中线三线互相重合9已知一个三角形的周长为l5 cm,且其中两边长都等于第三边的2倍,那么这个

3、三角形的最短边为( )A1cmB2cmC3 cmD4 cm10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都是正方形,那么这个几何体可以是( )A圆锥B立方体C圆柱D直六棱柱11当我国发现H1N1流感第一个确诊病例时,卫生部要求全国各地做好流感预防工作. 一个立方体玩具的每个面上都有一个汉字,其表面展开图如图所示,那么在该立方体中和“毒”字相对的字是( )A 卫B防C讲D生12某居民楼的一个单元一共有l0户人家,每两个月对住户的用水进行统计,8月底时,轮到小明统计,小明对每户人家的水表进行了“抄表”,从而得到每个住户的用水量,结果有3户家庭用水39吨,4户家庭用水42吨,3户家庭用水45吨,则此单位住户

4、的月平均用水量是( )A21吨B39吨C42吨D45吨13下列调查工作需采用普查方式的是( )A环保部门对淮河某段水域的水污染情况的调查B电视台对正在播出的某电视节目收视率的调查C质检部门对各厂家生产的电池使用寿命的调查D企业在给职工做工作服前进行的尺寸大小的调查14下面的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B有一个内角是40,另一个内角是l00的三角形C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2:3:4的三角形D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l:1:2的三角形15若,则a的取值范围为( )ABCD16代数式的值大于一 1,又不大于 3,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BCD17不等式组的解集为(),则与的关系是(

5、 )ABCD18把不等式组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正确的是( ) ABCD19若,则应满足( )ABCD或20已知平面内有一点P,它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且与原点的距离为8,则点P的坐标为( )A(-4,4)或(4,-4)B(4,-4)C(,)或(,)D(,)21已知一次函数y=kx+b,当x=1时,y=3; 当x=0时,y=1,则当x=3时,y的值是( )A2B3C4D722直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是( )A3B 4C 6D 1223等腰三角形周长是29,其中一边是7,则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是( )A15B15或7C7D1124如图,正方体盒子的棱长为2,BC的中点为M,一只蚂蚁从M点

6、沿正方体的表面爬到D,点,蚂蚁爬行的最短距离是( )AB3C5D25数90,91,92,93的标准差是( )ABCD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26在某市2007年的一次中学生运动会上,参加男子跳高比赛的有l7名运动员,通讯员在将成绩表送组委会时,不慎被墨水污染掉一部分(如下表),但他记得这组运动员的成绩的众数是175 m,表中每个成绩都至少有一名运动员,根据这些信息,可以计算出l7名运动员的平均跳高成绩是= m(精确到0Ol m)成绩(单位:m)1.501.601.651.701.751.801.851.90人数23231127 如图,要使 a b,需添加的条件是 (写出一个即可). 28如图 ab

7、,A、B是直线a 上的两点,ACb,BD b,垂足分别为C、D,若 AC =2 cm,则 BD= cm 29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30在ABC中,A:B:C=1:2:3,BC=4,那么AB= 31生活中有很多直棱柱的形象,请举例两个直四棱柱的事物 32如图是一个立方体纸盒的展开图,当折叠成纸盒时,标号为1的点与标号 点重合33如图,1=75,2=75,3= 105,那么4 = ,,可推出的平行关系有 34从某鱼塘里捕上l50条鱼做上标记,然后放回鱼塘里去,经过一段时间,待带标记的鱼完全混合于鱼群中后,再捕第二次样品鱼200条,若其中带标记的鱼有10条,可估计鱼塘里有 条

8、鱼35已知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cm336已知,个数据的和为l28,它的平均数为l6,则= .3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横坐标、纵坐标都为整数的点称为整点:观察图中每一个正方形(实线)四条边上的整点的个数,请你猜测由里向外第l0个正方形(实线)四条边上的整点个数共有 个38如图,在直角坐标平面内,线段垂直于轴,垂足为,且,如果将线段沿轴翻折,点落在点处,那么点的横坐标是 39若点(,)在第二象限,则点(,)在第 象限.40钢筋的横截面面积是025,长度为h,则钢筋的体积V=0257h,这里常量是 ,变量是 41已知某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2),且函数的值随自变量减小

9、,请写出一个符合上述条件的函数解析式: 42若数据3,4,5,6,的平均数为4,则= 评卷人得分三、解答题43已知直角梯形ABCD如图所示,ADBC,AD=4,BC=6,AB=3(1)请建立恰当的直角坐标系,并写出四个顶点的坐标;(2)若要使点A坐标为(-3,3),该如何建立直角坐标系?44在如图的网格上,找出4个格点(小方格的顶点),使每一个格点与A、B两点构造等腰三角形,并画出这4个等腰三角形45你画一个等腰三角形,使它的腰长为 3cm. 46一次实习作业课中,甲、乙两组学生各自对学校旗杆进行了5次测量,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所测得的旗杆高度(单位:m)11.9011.9512O012O5甲

10、组测得的次数1O22乙组测得的次数0212现已算得乙组所测得数据的平均数为,,方差(1)求甲组所测得数据的平均数;(2)问哪一组学生所测得的旗杆高度比较一致? 47为了比较甲、乙两种水稻秧苗是否出苗整齐,每种秧苗各取5株并量出每株的长度如下表所示(单位:厘米) 编号12345甲1213151510乙1314161210通过计算平均数和方差,评价哪个品种出苗整齐48用两根长度均为 20 cm 的绳子,分别围成一个正方形和圆,试猜想,正方形和圆的面积哪个大?49已知关于的方程的解是负数,求a的取值范围50如图所示,直线CD与AOB的边0B相交 (1)写出图中所有的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 (2)如

11、果1=2,那么l与4相等吗?1与5互补吗?为什么?51写出如图中“小鱼”上所标各点的坐标并回答下列问题:(1)点B、E的位置有什么特点?(2)从点B与点E,点C与点D的位置看,它们的坐标有什么特点?52在ABC中,AB=AC(1)如图1,如果BAD=30,AD是BC上的高,AD=AE,则EDC=_; 如图2,如果BAD=40,AD是BC上的高,AD=AE,则EDC=_; 思考:通过以上两题,你发现BAD与EDC之间有什么关系?请用式子表示:_; (2) 如图3,如果AD不是BC上的高,AD=AE,是否仍有上述关系?如有,请你写出来,并说明理由 (1) (2) (3) 53如图(1)求出图形轮廓

12、线上各转折点A、B、C、D、E的坐标;(2)在图上找出A、B、C、D、E各点关于x轴的对称点A、B、C、D、E,并求出其坐标54如图是某市的一部分简图,请以火车站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分别写出各地的坐标55在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等腰三角形ABC的位置如图所示,请写出顶点A、B、C的坐标56某出版社出版一种适合中学生阅读的科普读物,若该读物首次出版印刷的印数不小于5000册时,投入的成本与印数间的相应数据如下:印数x(册)500080001000015000成本y(元)28500360004100053500(1)经过对上表中各组数据的探究,发现这种读物的投入成本y(元)是印数x(册)的一次函数,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如果出版社投入成本46000元,那么能印该读物多少册?57如图,直线 经过A(1,3),B(-2,0)两点,点P(,0)在轴上.(1)求直线的解析式;(2)若以点A,B,P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求点 P的坐标;(3)当在什么范围射,使以点 AB、P为顶点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直接写出答案即可). 58解不等式组59ACEDB已知:如图,为上一点,点分别在两侧,求证:60已知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