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铅中毒与环境因素的探讨_第1页
儿童铅中毒与环境因素的探讨_第2页
儿童铅中毒与环境因素的探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儿童铅中毒与环境因素的讨论【摘要】目的讨论儿童铅中毒与环境因素的关系,为预防儿童铅中毒提供根据。方法选取九江县范围内在本院儿童保健门诊安康体检的儿童357名,测其头发铅值,观察县城居民区与农村儿童铅中毒的情况。结果本县内儿童平均铅中毒发生率为47.9%,其中县城居民区儿童铅中毒发生率为63.28%,农村儿童铅中毒发生率为32.78%,县城居民区与农村比拟,其儿童铅中毒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县城居民区明显高于农村。【关键词】儿童;铅中毒;环境铅是一种对人体各组织均有损害的毒性金属,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快,现代工业和现代交通的迅速开展,以及房地产开发,室内装潢的兴起,儿童赖以生存的大

2、环境中,环境铅污染日趋严重。由于儿童生理特点,对铅吸收率较高,造成的损害也更严重,近几年来,九江县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门诊对来院安康检查的本县散在儿童除了进展一般生长发育监测外,另外对其中一局部进展微量元素头发检测,现将本县儿童铅中毒情况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我院2022年1月2022年6月儿童保健门诊安康体检儿童,随机抽取给予发铅检测的儿童357例,其中县城居民区儿童177例,男91例,女86例,农村儿童180例,男98例,女82例,年龄在37岁之间,平均4.6岁,其年龄大小和性别比例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1.2观察方式观察九江县范围内儿童铅中毒发生率的情况,并将抽取的儿童分为县

3、城居民区和农村两个组,比拟其儿童铅中毒发生率的情况。1.3标本采集对体检儿童采集其头发样本0.5g,经封存后,集中送往东华理工学院亚太微量元素研究所统一检测。1.4检查方法头发样品经处理后,导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经石墨炉加热原子化后测其铅值。1.5儿童铅中毒的诊断标准1根据中国居民儿童头发13种元素正常值范围,将儿童发铅值10ug/g定为铅中毒。1.6统计学方法将搜集资料经初步处理后进展2检验。2结果检测357名儿童铅中毒人数为171例,其发生率为47.9%,其中县城居民区儿童177例,铅中毒儿童112例,发生率63.28%,农村儿童180例,铅中毒儿童59例,发生率32.78%;两组儿童铅

4、中毒发生率比拟差异有显著性2=33.27,P0.01,县城居民区儿童铅中毒发生率明显高于农村。见表1。表1县城居民区与农村儿童铅中毒发生率比拟注:括号内为百分率,两组儿童铅中毒发生率比拟2=33.27,P0.01。3讨论3.1铅对儿童身体的危害铅是多系统多亲和性的重金属毒物,对神经、造血系统均有损害,例如儿童多动、思想不集中、行为异常、厌食、贫血及免疫力下降。一般认为儿童铅中毒多为慢性过程,长期接触微量铅可干扰中枢神经介质乙酰胆碱和儿茶酚胺的正常代谢,使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过程发生紊乱2。儿童铅中毒的危害又是一个剂量-效应连续过程,在出现铅中毒临床病症以前,首先对儿童智能行为发育及体格生长的损害

5、3。3.2生活环境中铅的主要来源3.2.1汽车尾气污染由于汽车尾气铅尘多积聚在地面以上1米的范围,这正好是儿童的活动与呼吸带,是引起儿童铅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3.2.2家庭装修污染目前有些家具、装饰品、电器中含铅量较高,特别是油漆的家具、墙纸、含铅涂料等,儿童经常接触使用易引起铅中毒。3.2.3某些学惯用品铅污染儿童多使用这些用品如铅笔等,接触时机多,并有啃咬手指及学惯用品的不良习惯,易引起铅中毒。3.2.4进食高铅饮食类食品如松花蛋、爆米花等可引起铅中毒。3.3防止儿童铅中毒的措施(1)定期清洁儿童玩具和学惯用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啃咬玩具和学惯用品,防止接触含铅橱具、油漆、颜料

6、、化装品、彩陶瓷等,养成饭前洗手的习惯,平常不去街边玩耍,长期停留,防止吸入汽车尾气、铅尘。(2)平时常开窗流通空气,定期扫除,用水和湿布清洗室内,多种养花草,家长特别是职业接触铅或长期在街边工作的家长按规定下班前洗手洗涤,进屋前更衣。(3)调整膳食构造,平时多饮牛奶、豆浆等含优质蛋白食物,注意补充多种维生素和钙、铁、锌等,多吃水果、蔬菜,少吃传统工艺制作松花蛋、爆米花等含铅量较高的食品。儿童是民族的希望,儿童能否安康成长,不仅关系家庭的幸福,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将来。目前,铅中毒对儿童身心安康的危害远远超出人的意料。因此,对儿童铅中毒的预防工作刻不容缓。环境干预,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加强儿童铅中毒知识宣传,定期到儿童保健部门监测并及时诊治,是防止儿童铅中毒的有效措施。【参考文献】1陈祥友,张宏绪,秦俊法,等.中国微量元素科学研究会标准.世界元素医学,2022,124:5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