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发动机安装核查表(共11页)_第1页
车用发动机安装核查表(共11页)_第2页
车用发动机安装核查表(共11页)_第3页
车用发动机安装核查表(共11页)_第4页
车用发动机安装核查表(共11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PAGE 11页 共 NUMPAGES 11页 DATE yyyy-M-d 2015-5-14车用发动机安装(nzhung)审核表1动力(dngl)传动系统问题等级满足要求否匹配安装要求注释传动系统施加于曲轴的动态轴向负荷不得超过5338N.m,最大持续负荷不得超过2669N.m(校核离合器的压紧力与分离力)发动机曲轴前端PTO所驱动的任何附件所消耗的功率不得超过发动机技术参数表的限值要求发动机后端PTO所驱动附件消耗的功率不得超过AEB 140.08中的对REPTO的限值要求,最大功率:200hp(连续)240hp(间断)最大扭矩:590nm(连续)705nm(间断)如果发动机后端PTO

2、驱动的是高转动惯量的附件,则必须安装适当的联轴器2发动机悬置(xun zh)系统问题等级满足要求否匹配安装要求注释适当隔绝发动机振动对车辆及驾驶室的影响,对于直列六缸发动机,怠速为600 rpm或更高时, 其计算自振频率应低于15 Hz确保施加于缸体后端面的静弯矩不大于1356N.m,对于质量较大的变速箱或被驱动附件应考虑使用辅助支撑,以达到要求对于发动机与底盘所有连接零部件均应使用适当的柔性连接,以避免发动机向车辆传递过大的振动,这些连接包括管路、导线及皮带驱动等发动机在整车布置上前后及左右倾角不应大于6 悬置(xun zh)系统主要附件选用记录:零件名称零件号生产厂家主要技术参数前悬置软垫

3、后悬置软垫辅助支撑软垫3冷却液除气 问题等级满足要求否匹配安装要求注释设计附水箱时,应保证在“冷态“液位以上具有系统总容积6的膨胀空间,而且应在设计上保证充注时冷却液不被加入至膨胀空间发动机总水量为9.5 升附水箱的设计应保证储备水容积(抗进气水容量)不低于系统总容量的11%发动机总水量为9.5升冷却系统必须设计安装压力盖,其压力不低于50kPa必须采用持续正压除气系统发动机及水箱的除气管必须连接到附水箱中“热态满液面“之上,并且应使用单独的接口接入,管路不应T型连接,除气管自发动机或水箱应保持持续向上的走势接入附水箱,通气管内经8mm安装有低水位传感器及报警装置发动机与散热器间的进出水管直径

4、应大于发动机上的相应接口的直径。4冷却系统 问题等级满足 要求否匹配安装要求注释根据车辆的用途、质量级别及使用地区,车辆冷却系统必须满足发动机出水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的规范,即不高于59摄氏度按照发动机技术参数表规定的迎面风速,发动机冷却系统必须能满足进气歧管进气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高于30摄氏度的要求按照规定的规程,冷却系统必须能满足增压器出口与进气歧管间的最大压力降不超过13.5kPa的要求为使冷却水箱及中冷器具有合理的保养周期及可清理性,对于城市公交车及在较脏环境中使用的车辆,其散热片的密度应不大于810片/英寸,且散热片不应开窗空气中冷系统应使用镀铝钢管或不锈钢管、具有四层加强层的硅橡胶

5、管及代弹簧的T型螺栓卡箍,避免使用橡胶管转向车辆应使用发动机ECM中的风扇控制驱动器或其它控制器,该控制器应能在等于或低于95摄氏度时使风扇完全结合对于带缓速器的自动变速箱的安装,节温器旁通水流(小循环水流)应接入变速箱冷却器入口(水箱与变速箱冷却器间的管路上),且联接方式应采用Y形连接,避免使用T形连接必须设计安装发动机水温报警装置,且报警值不高于104摄氏度。电控发动机所设置的报警灯能够满足这一要求如果车辆运行在寒冷地区,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少流经散热器的空气以改善车辆的保温性能,如加装保温罩、百叶窗及开-关型风扇等风扇的安装不得超过风扇毂所允许的垫块厚度及弯矩的限值(在底盘上安装的风扇不适

6、用)散热器周围必须密封防止热风回流,进风舱密封和隔热必须良好防止进风温度高冷却系统主要附件选用(xunyng)纪录:零件名称零件号生产厂家主要技术参数水箱散热器风扇风扇离合器中冷器中冷管路内径5进气(jn q)系统 问题等级满足 要求否匹配安装要求注释空气滤清器的除尘效率必须达到99.9%以上(采用SAE J726标准或相应国家标准)空气滤清器的设计应使其滤芯具备适当的使用寿命,以适用车辆运行的环境条件采用带安全滤芯的两极干式空气滤清器滤清器为洁净滤芯时的进气系统的进气阻力不得超过3.7kPa(采用两级滤清)进气系统必须安装有阻力指示装置,该装置应通过过滤接头与进气系统连接。指示报警值的设置应

7、为6.2kPa车辆上进气口的位置必须可以避免吸入发动机机舱的高温气体、避免直接吸入雨水及道路飞溅液体、避免吸入排气气体自空滤器至增压器进气口间的管路必须采用防腐材料在进气系统洁净空气侧所使用的管路卡箍应为T型螺栓或其它高质量螺纹紧固形式,以在车辆设计寿命期间提供有效的360度圆周密封作用任何断开式的连接,如进气防尘罩与空滤器的连接必须处于空滤器的上游端,即必须保证空滤器至发动机进气口间管路的密封进气系统必须允许进行日常的保养,而不必拆卸空滤器与增压器之间的任何零部件进气系统(xtng)主要附件选用纪录:零件名称零件号生产厂家主要技术参数空气滤清器进气管路内径6供油系统(xtng) 问题等级满足

8、 要求否匹配安装要求注释燃油系统在i油泵进口处的供油阻力(干净滤芯时)不超过13.5kPa燃油系统的回油阻力不超过34kPa油箱与发动机燃油进口间应安装燃油预滤器,其过滤精度不低于10微米,具备油水分离功能、放水阀及油中积水传感器,乳化水及自由水的分离效率不低于95%在燃油质量较低的地区,应考虑使用额外的滤清器车辆燃油箱的设计除必须满足法规的要求外,还应满足下列要求通风装置的通风能力不低于0.2立方米/小时在满油位之上应有大于5的膨胀空间回油口的位置必须位于油箱内油面以上,并与进油口相距305mm以上油箱应具备可定期排放水及沉积物的装置用于进油及回油系统的管路材料必须适用于燃油特性,在车辆运行

9、时不能出现扭结、膨胀、破裂及老化等现象供油系统主要(zhyo)附件选用纪录:零件名称零件号生产厂家主要技术参数燃油预滤器进油管内径 长度回油管内径 长度7排气系统(xtng) 问题等级满足 要求否匹配安装要求注释由排气管路及消声器施加给发动机的排气背压必须低于10kPa(排气管内径一般为125mm)排气系统必须防止水进入发动机如果雨水或清洗车辆的水进入排气出口排气系统必须很顺利地将发动机废气排掉,以避免影响空滤器、冷却系统或车辆操作者排气系统必须正确设计和支撑以避免对发动机增压器施加超限的应力排气制动装置(阻力型)不得在其阀门打开时施加过大的排气阻力,当其工作时不得施加超过发动机所能承受的背压

10、,而且应正确支撑以避免对增压器施加超限的应力排气系统主要(zhyo)附件选用纪录:零件名称零件号生产厂家主要技术参数消音器排气管路排气制动器排气取暖器8空压机系统问题等级满足 要求否匹配安装要求注释根据车辆和设备的类型,空气压缩机的选型及压缩空气系统的布置必须符合AEB20.11中表一的推荐空压机进气管应使用内径至少为22毫米或SAE#16的增强型胶管。进气阻力必须低于30 in H2O空压机至干燥器间的排气管应使用带钢丝编织护套的聚四氟乙烯管、铜管或钢管,管路走向必须连续下行,不得有下弯段压力调节阀应安装在空压机上(推荐的布置方式)或尽量靠近空压机(允许管路最大死区容积150CC)。如果调压

11、阀远置安装,应使用内径至少3/16 in(4.8 mm)或SAE#4的信号管。在调压阀和空压机的卸荷口间不允许安装任何用气设备。调压阀必须可完全通大气以便使空压机能完全卸荷调压阀开启压力不得小于105PSI(724 KPa),推荐115PSI(793 KPa)调压阀关闭压力不得大于145PSI(1000 KPa),推荐125PSI(862 KPa)到干燥器的压缩空气温度不超过66摄氏度(空压机负荷因数25%时,排气管内径为13mm,长度为3.6米;负荷因数为25%-35%时,空压机排气管内径为16mm,长度为3.6米至6.4米)调压阀至储气罐的信号管路应连续下行。应使用内径不小于3/16 in

12、. (4.8 mm) 或 SAE #4管排气管路中不得安装任何无加热器的阀或可能存水和结冰的阀排气管路中不得安装阻碍气流或截流装置,如酒精喷嘴、节流阀或类似装置输出给液压泵的传递扭矩不得超出在选件手册中关于空压机型号/选件中的规定值当空压机驱动液压风扇马达时,风扇加速到最高转速的设定时间至少要3秒,并且在所有工况下,啮合系统应提供温控的全调节的“柔性开/关“功能空压机系统(xtng)主要附件选用纪录:零件名称零件号生产厂家主要技术参数干燥器外置调压阀增压保护阀排气管路9附件(fjin)安装问题等级满足 要求否匹配安装要求注释悬臂长度不宜超过75mm 全部外部附件的安装应采用9.8或10.9的螺

13、栓,且螺纹长度适当必须进行分析以确认螺栓级别与紧固扭矩适宜多楔带驱动件的安装必须保证其平面位置偏差处于生产厂的要求范围内需平面控制的支撑与支架必须安装于加工面上,并从设计上保证其平面度要求所有附件的安装设计必须根据主机厂的要求承受因路面而引起的振动负荷,如没有明确要求,可使用6g作为垂直向上、4g作为垂直向下与轴向、2g作为水平路面负荷在平面度偏差较大的应用上应使用V型皮带将部件安装于密封面处必须避免避免拆除发动机出厂时所安装的螺纹紧固件10电气系统问题等级满足 要求否匹配安装要求注释到ECM的电压必须满足电子子系统参数表上的限值24V起动电路的电阻不能超过2毫欧如果车架被用作起动机、发电机或

14、发动机ECM电流的导体,车架上的电力连接点必须很好的处理,以避免连接点的腐蚀起动马达继电器的安装,应使其柱塞轴与地面平行,并与车辆运动方向垂直发电机必须直接接地于电瓶,或者电瓶负极与起动马达或发动机缸体连接点电气系统主要附件选用(xunyng)纪录:零件名称零件号生产厂家主要技术参数起动机(非康明斯提供)发电机(非康明斯提供)11控制(kngzh)与报警问题等级满足 要求否匹配安装要求注释电控模块ECM电源正极供给线必须与车辆蓄电瓶直接相连或与低阻抗的电瓶主线束相连电控模块ECM电源负极线(接地)必须与发动机缸体相连并且从缸体连接到电瓶负极,缸体至电瓶负极的电阻应小于或等于0.02如果电瓶正极

15、到ECM正极的距离小于或等于150英寸(3.81米), 电控模块(ECM)正极线束的线芯面积为12AWG(3mm2), 如果距离大于150英寸(3.81米), 应控制电阻小于0.02ECM电源正极供给端必须采用主机厂提供的10A保险丝进行保护, 保险丝的型式应为ATO型或类似的快速电路断电器汽车底盘到电瓶负极的接地端只能有一个位置, 或者是电瓶负极或者是发动机缸体的接地双头螺柱上发电机负极接地必须到电瓶负极或到起动机的返回电路ECM进/出导线必须提供足够的防止振动、防水雾的保护措施并要求提供低阻抗的电路快速断电开关必须置于正极侧进气加热器及线束必须满足技术规范要求,接线参见CM850/870接

16、线图局部“B图”在进行电焊操作前,必须按规定的电源拆除程序,拆除ECM上的所有接线插接端头(包括康明斯已装好的接头及OEM自己装的接头)数据通讯用线束,车速传感器连接线束及油门连接线束必须用双股/三股绞合线所有与ECM直接相连的开关及传感器的返回线束必须与ECM的返回线束直接相连,不能与底盘或发动机缸体的接地端相连整车点火钥匙开关必须与ECM直接相连,在点火开关及ECM点火线端之间不得有任合其它的开关及继电器,除非得到康明斯公司评审与批准ECM回路电流不得超过3A单端(数字)信号的接地端必须与ECM的接地端相同OEM的50针接头、J1939接头及J1708接头的接线柱必须为镀金的触点车速传感器

17、必须满足康明斯安装推荐标准AEB119.01的要求电控油门位置传感器及怠速确认开关必须满足康明斯工程标准(CES)14118的要求线束规格-18 A/WG(0.82mm2)用于线束,最低12AWG (3.3mm2)用于ECM正极与负极,2 AWG(33.6mm2)或6AWG(13.3mm2)用于进气加热器(取决于系统电压),10AWG(5.3mm2)或12AWG(3.3mm2)用于ISB02/ISC03/ISL03/ISLE+燃油加热器(取决于系统电压)主机厂串行通讯所使用的多路系统必须满足相关的标准要求所有系列的发动机至少需要2个报警灯,即停机灯及报警灯,另外对于ISB02/ISC03/IS

18、LE+/ISL03发动机需要增加一个待起动灯,所有指示灯的接线应与钥匙开关的附件端相连接在车辆仪表台上安装DEUTSCH九针诊断接口,用于发动机检测,信号可采用J1587/1708 或J1939/13控制(kngzh)与报警系统主要附件选用纪录:零件名称零件号生产厂家主要技术参数油门踏板水温传感器机油压力传感器12服务(fw)便利性问题等级满足 要求否匹配安装要求注释对于可能妨碍定期维护或者维修、妨碍发动机拆卸及重新安装的零部件, 应采用螺栓或其它类似的固定方式进行安装,不得采用焊接或铆接等永久性安装方式固定,该规定适用于发动机前、后、左、右、上、下6个方位的零部件如果车辆设计要求必须拆卸某些零部件才可进行日常维护、维修、整机拆卸或安装,则车辆制造厂必须在随车提供给用户的维修手册中详细列出进行这些拆卸程序的最有效的方法,该规定适用于发动机前、后、左、右、上、下6个方位的零部件整车的设计应给发动机留有足够的安装空间,即拆卸及重新安装发动机时,不必将发动机上的主要零部件及密封面拆卸,如气缸盖、油底壳、进气管及排气管主机厂的设计不应使得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