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病虫害的发生和防治技术_第1页
灵芝病虫害的发生和防治技术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第 页灵芝病虫害的发生和防治技术 灵芝病虫害是指灵芝在其生长、发育、直到采收、加工、贮藏的整个生产过程中,受到外界环境中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威逼,面临各种生物种类的寄生、腐生、毒害、竞争和取食。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灵芝正常的新陈代谢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和抑制,其品质因生理、组织、形态上产生反常症状而受到影响,产量降低,这类现象统称灵芝的病虫害。 1 灵芝生长期病害的发生和防治 引起灵芝生长期发病的直接缘由称为病原。病原一般分非侵染性病原和侵染性病原, 由这两类病原引起的病害分别称为非侵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 11 灵芝生长期病害的发生和防治 111 非侵染性病害

2、由于非生物因素的作用。造成灵芝生理代谢失调而发生的病害,叫做非侵染性病害。也称生理性病害。 常见的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因有:养分不良(包括养分过剩),温度过高或过低,水分含量过高或偏低,光照过强或过弱,生长环境中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等)过量,农药、生长调整剂使用不当,pH值不适等。由于这些缘由造成的主要症状包括:畸形芝,菌丝不生长或菌丝徒长,菌丝生长不良或萎缩。 防治非侵染性病害依据详细状况实行相应措施即可,须综合防治时要分析引起病害的主要缘由进行辩证分析,从而确定主要防范措施。 112 侵染性病害 造成灵芝致病的一类生物称为病原物。由于病原物的侵染而造成灵芝生理代谢失调而发生的

3、病害称侵染性病害。习惯称之杂菌污染。 1121 青霉菌发病症状:青霉菌是灵芝主要致病菌,一般在培育料表层、菌柄生长点、菌益下的子实层及菌丝部分都易发生。青霉菌初发生时为白色,成熟后变为绿色,生长快、繁殖力强。假如在相宜条件下,即可将灵芝生长点、生长圈布满,从而隔绝氧源,抑制灵芝生长。有时青霉菌还危害培育料内的菌丝,使其腐败而死。青霉菌生长于土壤中或地表以上的有机物质上。其分生孢子可随气流飘浮传播,一遇相宜的温湿度条件,很快发芽生长。初期长出白色纤细菌丝,几天后形成分生孢子,孢子成熟后,菌落变为绿色粉状。青霉菌侵染子实体时,灵芝被害组织消失侵蚀状病斑,大小不一,受害组织软化;发病严峻时病斑扩大,

4、并产生霉层,组织明显溃烂;如不准时实行措施,芝体可完全腐烂。 发病缘由:在15280C时定植天数越少,污染率越低;( 培育料含水量超过60 以上,随着含水量的增加,污染率也相应增高,室内温度在20-25C条件下,室内空气湿度在85一9O ,污染率可达9O左右;( pH 3-6是青霉菌最适发病条件,在室内立体栽培过程中袋内菌料闷酸或者捂酸,pH值降低,致使袋内通透性差,通风量不够,造成氧气不足,二氧化碳增多,易于感染,有的高达80左右;( 多年种植食用菌的培育场地,杂菌基数多(尽管室内用同样方法消毒灭菌),染菌率明显高于新场地;培育室门窗防尘、防杂菌设备不完善,器具消毒不严。室内有尘埃也易使灵芝

5、污染杂菌;接种消毒与蒸料质量欠佳,多点调查发觉,袋内菌料表面感染青霉菌,与接种时消毒质量欠佳有直接关系。目前农村大多数专业户均采纳土法蒸料灭菌法,设备、工具、温度、时间均达不到标准要求,致使灭菌温度降低,灭菌不彻底,培育料发酵而偏酸,特殊易造成袋内壁上霉菌感染;菌丝细弱生长不好,菌种老化带杂菌,脱袋过早,菌丝生理不成熟。出芝后菌筒浸水过饱都会产生污染。 防治措施:培育室使用前打扫清洁,1 m 用40的甲醛8 mL加5 g高锰酸钾熏蒸1次。投料接种后,地面撒一层石灰,若与硫酸铜合用效果更好;对于培育料辅料麦麸及米糠比例不超过10。配制培育料时,调pH 85-95。用干料重的02的50的多菌灵或0

6、1甲基托布津拌料,也可用1石灰加1多菌灵拌料(但二者要分别拌料使用,如在一起使用会降低多菌灵的药效); 培育基灭菌操作要规范,接种时严格要求无菌操作。防止用过量的甲醛消毒,以避开产生酸性环境;环境条件培育期问要加强管理。在菌丝管理期间,防止青霉菌,应以防为主。三天喷1次2 的来苏儿;三天喷1次025的新洁尔灭溶液;三天喷1次02的多菌灵;三天喷1次01的高锰酸钾水溶液;三天喷1次2的甲醛溶液。这样交替使用消毒药剂以防产生抗药性;培育期间要多观看发觉问题准时处理。空气湿度掌握在60-65 ,温度不得高于3O0C。特殊留意当天夜里或者第2天袋内原料发酵的温度;掌握垛内温度283O0C,若超过370

7、C必需通风降温,或倒垛散热。接种1315 d若发觉袋内料已全部或大部分发白则证明已经感染青霉菌或其他霉菌。发觉栽培块上有小斑点时,应当马上先用洁净纱布擦去青霉菌菌落。再用pH 10的石灰清水擦净,或用01新洁尔灭擦净。当菌筒、菌块或菌种袋中度污染,局部发生青霉菌时,可采纳05 的50多菌灵或75甲基托布津药液注射或涂抹;O15百菌清;O1代森锌溶液注射或涂抹;10的漂白粉溶液局部涂抹;4一5石灰水冲洗皆可。试验结果表明,石灰粉是青霉菌的最好杀菌剂。当严峻污染,菌丝已钻入培育料内,应将斑块挖掉,用45石灰水冲洗后,再用同样的栽培种将洞补平压实,用胶布封好。对脱袋灵芝表面的青霉菌,可用苯菌灵或代森

8、锌喷洒防治;搞好芝房病虫害管理,防止菌袋或畦床上的霉菌殃及芝体;长芝时要留意掌握害虫叮咬芝体;( )连续下雨天气,畦床上方要有挡雨设施;一旦发生霉菌污染的病芝要准时摘除。采摘后芝场表面或出芝房要清理洁净。 1122 褐腐病发病症状: 子实体染病后生长停止;菌柄与菌盖发生褐变,不久就会腐烂,散发出恶臭味。发病缘由:该病由繁殖在子实体组织间隙的荧光假单孢菌和细胞内部的未知杆状细菌引起。防治措施: 抓好产芝期芝房与芝床的通风和保湿管理,避开高温高湿; 严禁向畦床、子实体喷洒不清洁的水;芝体采收后菌床表面及出芝房要准时清理洁净;发生病害的芝体要准时摘除,削减病害的危害。 12 灵芝生长期虫害的防治与管

9、理 121 线 虫 形态特征:危害灵芝的病原线虫体长1 mm左右,白色透亮,体形圆筒形或线形,两端尖细中间略粗,形状似蛇,有头、颈、腹、尾之分。生活习性:线虫多寄生或半寄生,喜暖和潮湿的环境,生活经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畦床湿、粘、臭时易发生线虫。危害特征:以幼虫刺取菌丝养分,也为其他病菌制造条件,从而加速或诱发各种病害,致使培育基质变黑,发粘,菌丝萎缩或消逝。防治措施: 芝场选择排水条件好,土壤渗水强,积水少的地方,削减适合线虫的生长条件;在芝场四周或地面喷洒1:1 000倍的敌百虫液,也可用浓石灰水或漂白粉水溶液进行喷雾; 保持畦床环境卫生,掌握其他虫害的入侵,切断线虫的传播途径。 12

10、2 螨 类 形态特征:螨类体形小,要用放大镜才能看清晰。体呈圆形或卵圆形,体长02-07 mm,体色多样。体躯分领体和躯体两部分,有足,肛门和生殖孔。俗称“菌虱”。生活习性:螨类喜栖暖和、潮湿的环境,发育、繁殖的温度为18-3O,湿度大的环境中繁殖速度很快,培育料、禽畜躯体及老菇房等都是螨类的重要虫源。它以霉菌和植物残体为食,爬行快,繁殖力强。一般在室温2528 ,空气相对湿度达8O一85时,15 d就可繁殖一代,一年最多可达2030代。危害特征:螨类吸食灵芝菌丝,使菌丝发生萎缩,变色,甚至消逝,严峻时培育料中菌丝被全部吃光,造成栽培失败。当灵芝接种后,菌丝纵横吃料23 em时,螨虫常大量发生

11、,取食菌丝,破坏培育料,并具有群体危害、重叠成团的习性。螨虫还常危害子实体原基及幼蕾,引起子实体死亡,造成毁灭性损失。此外,螨类还是线虫和托兰氏假单孢杆菌等病虫害的主要传播者,从而引起子实体阶段多种病虫害的伴随发生,加剧对灵芝的严峻为害。防治措施: 畦床场地要选择远离仓库、饲料间,禽舍等地方,杜绝虫源侵入;( 1m 畦床用磷化铝1O g、熏蒸72h,能有效地杀死蜗牛;菌丝培育期间可用敌百虫粉撒放场地上,500g药粉可处理20m 培育场地,每25-30d处理1次; 菌袋有发生螨害时,覆土前可用棉花蘸少许50敌敌畏,塞人袋内进行熏杀,螨类危害严峻的菌捧要准时予以废弃,以免螨虫大量繁殖。 123 叶

12、甲科害虫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35 him,卵圆形,体色褐色至黑褐色。幼虫体长5mm左右,长筒形,体色乳白至乳黄。发生规律:成虫在大棚的土块下、土缝中或四周杂草根际越冬。4月下旬至5月越冬虫开头活动产卵,67月幼虫开头为害,7月上旬至8月中下旬羽化成虫,2代幼虫交互为害。78月是灵芝生长旺盛期,也是该虫主要发生期。为害症状:幼虫取食菌丝,造成原基难以形成。成虫主要取食刚分化的原基及子实体的幼嫩部分,受害的子实体边缘凹凸不平,难以形成平滑边缘,降低商品价值。原基受害消失凹凸不平的小圆坑,严峻时不能分化形成正常的菌盖、菌柄,消失畸形,影响产量。防治措施:可用氯氰菊酯3 000倍液喷洒地面、墙壁及栽培

13、场所四周2 m 以内,关闭门窗24 h后通风换气即可。 124 夜蛾形态特征-成虫为中到大型的蛾类,体较粗大。幼虫体瘦长,腹足3对,行动似尺蠖。发生规律:以老熟幼虫结茧越冬,4月下旬至5月上旬羽化,在灵芝培育料上产卵,卵期平均5 d,5月中旬以后幼虫开头危害。为害症状:成虫不为害。以幼虫取食菌盖背面或生长点的菌肉,形成隧道,并在虫口处布满褐色子实体粉末和虫粪,严峻时整株子实体被蛀空。防治措施:一般实行人工捕获,贮存期为害可用磷化铝熏蒸,每吨灵芝用药3 片,密闭5昼夜以上。留意:进入熏蒸过的库房,必需先通气12 d。 125 皮蠹科害虫 形态特征:成虫3mm左右,圆筒形,暗褐色到暗赤褐色,小甲虫

14、类。幼虫3 mm左右,乳白色至淡棕色。发生规律:该虫最高发育温度为38 ,最低为18 ,最适为34。抗寒性差。在O6下只能生存7 d,在622C下生存不超过11 d。为害症状:成虫、幼虫均蛀食仓贮子实体,将子实体咬成碎末。防治措施:消退栽培场所四周垃圾、杂草等,大棚内清除洁净,削减越冬虫源。栽培棚使用之前用1 500倍敌敌畏乳油熏蒸或用菊酯类药物喷洒一遍。 2 灵芝贮存期病虫害的发生和防治 21 贮存期霉菌污染与防治 贮藏过程中,灵芝子实体可能受绿霉、曲霉、木霉等各种霉菌的感染,主要是芝体没晒干、水分过多、存放环境缺氧、存放温度太高等因素引起。防治措施:芝体采收后,尽量晒干或烘干,减小芝体表面

15、湿度;包装用的塑料袋要薄,透气性要好,避开子实体缺氧,影响呼吸代谢,造成芝体反抗力降低; 降低存放环境的温度。存放温度太高,病原物繁殖速度加快,芝体易受害腐烂; 尽快进行销售。 22 贮存期虫害的发生和防治: 221 长角扇谷盗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52mm,长扁形,体色暗褐色,上面生黄白色细毛,头呈三角形,眼突出,呈黑色。幼虫体长23 mm,体色赤褐色,末端圆锥形。生活习性:该虫喜温喜湿,生活在碎灵芝及仓库的缝隙,一年可发生36代。危害症状:成虫和幼虫都能蛀食芝体,使芝体消失凹斑,甚至使芝体粉碎,危害较大。 222 粉斑螟蛾形态特征:成虫体长67 mm,头、胸部灰黑色,腹部灰白色,前翅灰黑色,

16、后翅灰白色。幼虫体长12-14rain,头赤褐色。生活习性:成虫寿命与温度有关,1012时平均生活28 d,不耐寒,O下一周即死亡。一年发生4代。该蛾生活在仓库阴暗角落或缝隙处。危害症状:幼虫蛀食灵芝子实体,并在芝体表面吐丝结团,影响灵芝的品质。 223 印度谷娥形态特征:成虫体长659 mln,头胸部呈暗褐色,腹部呈白色,前翅狭长,后翅灰白色,幼虫淡红色,体长1114mm。生活习性:成虫寿命一般420d。有世代重叠现象,一年可发生46代。生活在仓库、包装物等缝隙处。危害特征:幼虫蛀食芝体菌盖边缘,并蛀人芝体内部,使芝体变成空壳或粉末。 对于以上3种虫害的防治,可实行以下措施:抓好环境卫生,存

17、放灵芝的仓库、厂房必需彻底打扫洁净,削减害虫的活动场所;严格掌握成品灵芝的含水量。贮藏前,芝体要严格晒干或烘干,水分含量不能超过12; 降低贮存温度,贮存期间仓库温度最好保持1-5;药物进行掌握。仓库使用前最好用40敌敌畏熏蒸。发病过程中,用34片m 磷化铝或50-60 mLm3二硫化碳进行密闭熏蒸48-72 h。仓贮灵芝用塑料袋封闭,先进行冷冻处理,再进入常温保存。入仓前进行空仓消毒,毁灭仓内潜藏的害虫,常用药剂为80敌敌畏乳油原液,空间用药100-200mLm3,不用加水。详细操作:先在仓内牵绳,绳上每隔1 m挂1条长O5 m、宽6 em 的纱布条,纱布条先用药浸,然后紧闭门窗。密闭约24

18、 h,开仓扫廊后才能使用。 总之。由于灵芝是药用真菌,主要用于保健品和化妆品上。因此。在灵芝病虫害防治方面要做到绿色、无公害。在灵芝的栽培和贮存过程中,农药的使用要在肯定的原则下进行。一是尽可能选生物农药:生物农药或生化制剂,如农用抗生素等既能防病治虫,又不污染环境和毒害入畜。且对天敌平安、对害虫不产生抗药性。这类农药主要有井岗霉素、春雷霉素、农用链霉素、BT乳剂、农抗120等。小菌蚊蛹期可被姬蜂寄生,寄生率为50以上,要留意爱护地利用这种小菌蚊的天敌。二是乐观推广土农药:土农药配制较为简洁,对某些病虫害可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实践证明,石灰的防止杂菌污染的效果就非产好,在生产实践中它的应用最广泛和最有用。桔皮煮液对有些害虫的防杀力量也很好。用除虫菊1 kg,加水200-300L喷雾,还有博落回,猫儿眼、青藤根,雷公藤、毛茛、石蒜等均能杀死为害段木的黑光甲。用半夏、野大蒜、桃树叶和柏树叶捣烂以1:1加入水浸渍后取滤液喷施可杀死蚤蝇害虫。用01鱼藤精或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