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重庆市社区体育文化公园建设导则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2018年7月前 言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两地”定位要求,市政府决定利用城市综合开发出现的无主地、边角地等闲置土地建设社区体育文化公园。建设社区体育文化公园旨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善公共体育文化场地建设,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同时,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城市环境,塑造城市特色,统筹城市生态、健康、文化布局,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为此,市城乡建委组织重庆市设计院会同有关单位编制了重庆市社区体育文化公园建设导则,指导和规范重庆市社区体育文化公园建设。本导则主要内容包括总则
2、、术语、一般规定、场地选址、功能与组成、场地综合设计、实施指引等7个章节,以及城市家具设置要求等3个附录。在建设理念上,遵循绿色、生态、环保、智慧、共享的原则;在场地选择上,坚持贴近社区,方便居民就近使用;在体育设施上,设置球类、场地类、器械类、传统类等参与程度高的活动项目设施,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在文化设施上,匹配场地规模,兼顾大众需求,突出地域特色,根据场地类型合理设置配套设施;在场地综合设计上,因地制宜布置活动项目,提高场地综合利用率,突出山地特色。本导则由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重庆市设计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使用中的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给重庆市设计院(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人和
3、街31号,邮政编码:400015),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主编单位:重庆市设计院参编单位:重庆市风景园林规划研究院 重庆大学 四川美术学院 重庆龙湖地产发展有限集团主要起草人:徐千里 彭 春 王小坤 方小桃 朱 捷 樊崇玲 严永红 龙国跃 胡 剑 王 强 刘杨 杨舒舒 李昊珂 张胜强赵 晶蒋邓洪 关浩博 欧阳彩虹 周 科 汪子茗 何思琪 翟慧芳张文力 郭小瑜 苏 醒 朱席瑞 秦涵钰 张亚婷 夏瑞晗李 杨 刘茜茜 唐 瑭主要审查人: 何智亚 陈航毅 先旭东 兰京 余以平 姚加飞 孙世琼 目 次 TOC o 1-2 h z u HYPERLINK l _Toc28746 前 言 HYPERLINK
4、l _Toc26681 目 次 HYPERLINK l _Toc3466 1 总则 1 总则1.0.1 为指导和规范重庆市社区体育文化公园建设,促进城市品质提升,倡导城市健康生活,特制定本导则。1.0.2 本导则适用于重庆市占地面积小于等于10000的社区体育文化公园的建设。占地面积大于10000m2的社区体育文化公园,宜按照公园标准建设,并适度增加体育文化功能。1.0.3 社区体育文化公园建设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遵循绿色、生态、环保、智慧、共享的原则。1.0.4 社区体育文化公园建设除应符合本导则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重庆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 术语2.0.1 社区体育文化公园向公众开放
5、,以体育文化活动、休闲游憩、社会交往等为主要功能,有必要的配套设施,占地面积小于等于10000的公园。按占地面积大小分为类、类、类和类社区体育文化公园。2.0.2 多功能健身场地 开展武术、健美操、瑜伽、舞蹈等多人参与的群众性健身体育活动的场地。2.0.3 城市健身步道城市中以健身为基本功能,兼具文化、观光等功能的步行通道。2.0.4 小型文化广场 是指占地面积100200,供市民开展休闲文娱活动的公共空间。2.0.5 小型文化市场 是指占地面积80150,可进行文化艺术产品交换和提供有偿文化服务活动的场所。2.0.6 24小时自助实体图书室通过网络通讯与云计算技术,提供24小时借阅、上网等自
6、助服务的图书室。2.0.7 艺术文化装置 艺术性地展示日常生活中物质文化的实体。2.0.8 导向标识通过特定的符号、文字、标识牌等元素形成统一且连贯的空间指引体系和说明体系,辅助人在空间环境中一系列的移动行为。2.0.9 记名标识对体育健身设施或功能区域进行提示、告知的标识。记名标识包括入口标牌、体育健身活动设施名称标牌等。记名标识设置于固定地点,信息内容具有唯一性,不带方向指示箭头。2.0.10 规制信息标识向使用者说明公共须知等提示信息的标识。2.0.11 绿化覆盖率绿化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用地面积的比值。3 一般规定3.0.1 社区体育文化公园建设应保证园内各类文体活动、相邻活动间的安全
7、及公共安全。必要时可作为临时防灾避险场所。3.0.2 社区体育文化公园相关设施设置应以周边社区居民诉求为指引,兼顾老人和儿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干扰,突出生态性和景观性。3.0.3 社区体育文化公园除必要的运动场地和配套设施,应以绿化为主。3.0.4 提倡和鼓励在社区体育文化公园内建设中采用绿色、节能等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4 场地选址4.0.1 应与社区规划建设相结合,并与各级各类城市公园规划建设相结合。4.0.2应与社区经济水平、人口规模、环境条件、使用需求等相协调,并满足体育设施的功能及使用要求。4.0.3 应充分考虑适宜的服务半径(500m1000m)和慢行可达性,方便居民就近
8、使用。4.0.4 应避开地质灾害区、洪水淹没区等危险区域,满足安全、防灾、减灾的功能需要。5 功能与组成5.1 一般规定5.1.1 社区体育文化公园应包含体育设施、文化设施、配套设施和绿化等内容,满足体育文化及休憩交往等需要。体育文化设施尺寸及要求见附录B。5.1.2 社区体育文化公园建设应结合夏季炎热天气情况,合理设置避暑消凉的配套设施。5.1.3 场地按占地面积分为类、类、类和类。1 类:占地面积500及以下。2 类:占地面积大于500且小于等于2000。3 类:占地面积大于2000且小于等于5000。4 类:占地面积大于5000且小于等于10000。5.2 体育设施设置5.2.1 体育运
9、动场地宜符合表5.2.1的要求。表5.2.1体育运动场地分类场地分类体育运动场地球类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门球、网球场地等。场道类多功能健身场地、跑道、健身步道、自行车道等。器械类健身器械场地、儿童游憩场地等。传统类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项目(如踢毽子、跳绳项目等)场地。5.2.2 场地尺寸及设施建设要求宜符合表5.2.2的规定。表5.2.2场地尺寸及设施建设要求场地分类运动项目活动区尺寸缓冲区尺寸场地面积()设施建设要求长度(m)宽度(m)边线(m)端线(m)球类非标准场地3人制篮球场14151.55.01.52.5310410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门球场、排球场、
10、网球场等标准场地的建设参照城市社区体育设施技术要求JG/T191规定执行。5人制足球场254215252.05.02.05.046013407人制足球场456045602.05.02.05.023002500标准场地羽毛球场13.46.11.52.01.52.0150175标准篮球场28152.06.02.05.0560730乒乓球场(两台一组)10135.59.54085门球场202515251.01.0380730排球场1893.05.03.06.0290390网球场23.7710.973.6646.47540680场道类跑道200或400为宜,根据实际情况调整。1.221.25(每根跑道
11、)0.2宜布置在社区的周边和绿化带附近,与附近人行通道相连接,并应设置用途、方向等方面的标识和夜间路径辅助照明设施;分为直道和环形道,尽量与其他体育设施结合设置;跑道终点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一定缓冲区。健身步道根据实际情况1.22.40.2宜布置在社区的周边和绿化带附近,健身步道应设千步尺、走路1000步消耗的能量等健康宣传、行进提示类标识。自行车道根据实际情况1.5应设置自行车道地面标识;结合场地设置停车区域;修建自行车道的场地坡度不宜大于1:5。多功能健身场地最短边边长宜不小于102002000室外场地面积不宜小于200;应结合公园景观进行建设;宜集中设置,便于开展集体项目。器械类儿童游憩场
12、地学龄前儿童(2岁5岁)场地设施的尺寸应结合场地特征;各类活动设施应符合儿童运动需求配置;场地宜采用软质地坪或洁净沙坑。若有沙坑,应设置在有阳光直射的区域内,沙坑深度宜为0.40.5,沙坑周边应设防沙粒外溢和排水措施。150500 = 1 * GB3 应与城市交通道路保持一定距离,保障进出场地的安全。 = 2 * GB3 应视线开阔,便于成人的看护管理,宜在周边设置座椅。 = 3 * GB3 应尽可能考虑遮阴、建议以乔木覆盖。 = 4 * GB3 应分别设置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儿童的游憩场地。 = 5 * GB3 儿童活动设施结合场地因地制宜布置。学龄儿童(6岁12岁)室外健身器械场地场地面积依据
13、器材的尺寸、数量、缓冲距离、不同人群具体综合计算确定,每个区域宜设不少于5 种不同功能的健身器械,器械标准应符合GB19272。宜与公园的绿化环境设施相结合,布置在环境较好的阴凉遮阴处。传统类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项目民族、民间传统项目体育场地:包括民间棋类、武术、踢毽子、抽陀螺等民族特色体育项目,应按照体育项目特点、传统习惯等确定场地尺寸。5.3 文化设施设置5.3.1 应当根据地块不同的条件,利用适当的公众艺术形式,设置文化设施和公众艺术作品,因地制宜地表现特定的文化意蕴和人文历史。5.3.2 文化设施应节约用地、功能复合,并兼顾当地文化和环境需求,与社区体育文化公园风格相协调。5.3.3
14、文化设施包含陈列橱窗、陈列长廊、智慧文化设施、24小时自助实体图书室、雕塑景观小品、艺术文化装置等。5.4 配套设施设置5.4.1 配套设施应与场地规模和用地类型相适应,并合理设置管理用房、公共卫生设施、便民服务设施等。5.4.2 配套建筑及设施设置要求宜符合表5.4.1的规定。表5.4.1 配套建筑及设施总体指引类型具体名称设置要求建筑面积()功能管理用房3000以上的场地应配置综合管理用房,3000以下的场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1560信息咨询、器具储存、个人物品寄存等公共卫生设施医疗救护与管理用房结合设置。急救箱公厕3000以上场地必须设置;800以下场地尽量设置。1520淋浴根据场地实际
15、需求设置,可结合管理用房或厕所布置。淋浴、更衣直饮水必须配置。便民服务设施零售点可单独设置,或与管理用房结合设置。商品零售书吧1015书籍租赁借阅体育器材租赁1020WiFi可结合公共充电设施设置信息提示。上网公共充电设施可结合坐凳或小品设施布置。手机充电5.4.3 城市家具主要包括座椅和垃圾箱,具体设置要求见附录A。5.4.4 照明设施的设置应符合下列原则:1 应结合体育文化设施的使用功能、结构特点、文化内涵、被照面颜色、光反射情况及白天景观的视觉效果等,确定社区体育文化公园照明设计的总体构思和设计创意。2 应结合社区体育文化公园特点及周边环境进行光色应用,使光色与被照对象、所处环境等相协调
16、,且不与交通信号混淆,不宜用彩色光。3 应合理设置灯具安装位置、照射角度,并制定遮光措施,防止光污染。5.4.5照明设施的安全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为保证夜景照明设施的结构安全,附着在建(构)筑物上的照明设施安装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的结构计算要求。2 为保证夜景照明设施的电气安全,夜景照明的防雷、接地措施,应符合国家和重庆现行相关规范及标准的要求;照明系统的电气装置、线路与可燃物之间应设隔热防火保护措施;且照明设施的布置不应影响消防安全;设备带电部分应采用绝缘、遮拦或外护物保护,灯具、配电箱与控制箱应采用防水、防尘型,设备防护等级应达到现行国家标准。3 为保证夜
17、间人员活动的行为安全,场地照明应符合国家标准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 163中的照度规定;对于人员可接触的照明装置,应采用安全特低电压供电,防止意外触电,若其表面温度较高,则应采取可靠隔离措施;发生集会或其他公共活动的场所应预留备用电源和接口;禁用高亮度的光投射人员活动的场所。5.4.6 体育运动场地照明应选择配光合理的光源并合理布置灯具,场地照度、均匀度、遮光措施应符合体育场馆照明设计及检测标准JGJ 153及相关规定,保证体育运动场地光环境的安全性与舒适性。5.4.7 景观及配套设施照明应符合下列要求:1 道路照明应选用风格协调的灯具及适宜的照明方式,维护整体环境的协调,保证夜间行为
18、安全。2 体育文化设施构件的照明应符合使用功能要求,突出雕塑、景观墙、艺术文化装置等特殊景观元素的形态美感,视环境亮度、被照面性质(文字大小、材质反射率)等,合理设置标识系统、宣传栏等照明亮度,并与周边环境协调。3 植被照明应选择适宜的照射方式、照射时段和灯具安装位置,避免对动植物生长产生影响;应根据活动类型选择绿地的照明方式;宜采用恰当的光色和照明方式表现花卉本身,避免溢散光影响观赏。4 不应对古树或稀珍名木进行近距离照明。5.5 绿化与环境设置5.5.1 绿地与绿化种植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 应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乡土植物的比例应大于90%。2 应结合“体育运动”的主题,利用植物
19、的姿态、色彩、季相变化,采用如乔木 + 草坪、花灌木 + 地被、乔木 + 灌木 + 草坪等多样化的植物配置模式。3 运动场地应保证阳光充足,绿化覆盖率不宜过大,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比例应控制在6:47:3之间。4 休闲场地宜选择冠幅较大的乔木,尽可能营造庇荫空间,提高场地的绿化覆盖率,降低场地夏季温度。5 植物的选择与配置应体现对使用者的人文关怀,宜选择芳香、保健植物;不得用飞毛飞絮、易萌蘖、易生病虫害的树种。6 可利用植物配置的色彩、植物寓意、配置方式、整形方式来传达体育文化、体育精神。7 应充分考虑各年龄段居民的日常游憩需求,儿童活动场地的植物配置应满足下部视线通透、活动无阻隔以及看护儿童的
20、安全性要求。8 球类场地、场道类场地周边应设置隔离绿化,减少噪音和灯光照明对周边居民工作生活的不良影响。9 边坡及挡墙的立体绿化应考虑垂吊植物、攀爬植物和其他常用乔灌木进行组合搭配。宜选择抗性强、耐瘠薄、耐干旱、生命力旺盛的植物品种,兼顾植物色彩搭配和季相变化。10 水系绿化宜在边缘区域种植色叶喜水乔木、开花湿地植物,运用湿地植物美化河岸护坡、净化水质。5.5.2 铺装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 铺地的材料选择和样式设计应与场地的功能相匹配。2 在满足活动强度的前提下宜采用透水性铺装。3 运动场地、健身步道、儿童活动场地等功能性场地应选择柔性、耐磨、防滑、安全的地面材料,观景、休憩平台等场地可选择
21、木质或仿木材料。5.6 导视系统设计5.6.1 社区体育文化公园应采用统一的形象标识(LOGO)及标识系统。可结合地域文化特征,开展本地社区体育文化公园的标识深化设计。5.6.2 导视系统包含导向标识、记名标识和规制信息标识。1 导向标识应同时考虑场外、场内两种设置方式。场外设置提示让外围区域的各类人群在不借助人工服务的情况下,可自行前往社区体育文化公园;场内设置用于引导使用者便捷地到达所需设施或功能区域;场外设置与场内设置的标识符号应统一。2 记名标识包括入口标牌、体育健身活动设施名称标牌等。记名标识应设置于固定地点, 信息内容应具有唯一性,不应带方向指示箭头。3 规制信息标识包括设施开闭时
22、间、禁止或警示信息、服务信息等。5.6.3 导视系统应符合安全、耐久、环保、美观的要求。5.6.4 导视系统的颜色、形式、文字及图形符号应统一。5.7 智能化系统设计5.7.1 智能化系统应开放友好、经济实用、安全可靠。5.7.2 智能化系统包含公共安全、信息设施、建筑设备管理、信息化应用、智能化集成、智能化基础设施等系统。5.7.3 智能化系统配置应符合表5.7.1的要求。表5.7.1 智能化系统配置智能化系统场地类型类类类类公共安全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电子巡查系统求助对讲与报警系统应急响应系统信息设施系统信息接入系统布线系统电话系统无线对讲系统信息网络系统无线WIFI系统背景音乐及公共广播
23、系统信息导引及发布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建筑能效监管系统智能照明系统环境监测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公园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计时计分系统时钟系统智能化集成系统智能化信息集成系统智能化基础设施系统智能化机房(设备间)智能化总控室应急响应中心智能化系统供配电及防雷接地智能化综合管网注:“”为应设置,“”为适宜配置,“”为不适宜配置。5.7.4 社区体育文化公园安防系统可直接接入社区监控或公安监控系统。应急响应中心无条件单独设置时,可与智能化总控室合用。5.7.5 类、类场地无设置智能化设备间及总控室条件时,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可采用云存储进行远程管理;照明系统可在照明配电箱加装时序控制器进行自动控制。、类社区体育
24、文化公园照明宜采用智能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可结合照度传感器智能控制场地照明,也可与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摄像机联动智能控制场地照明。6 场地综合设计6.1 一般规定6.1.1 场地综合设计应符合因地制宜布置、低影响开发建设的原则,塑造具有山地特色的社区体育文化公园。6.1.2 应综合利用社区体育文化公园内配套设施及体育场地,可在同一体育场地中安排不同的运动项目,在同一建筑内布置不同功能的配套设施,提高综合利用率。6.1.3 场地综合设计应包含竖向设计、可达性设计、无障碍及安全保障设计、各类型体育文化公园经济技术指标等内容。设计审查要点见附录C。6.1.4 场地应实施有组织排水,采用雨污分流系统。给
25、水系统应遵循节约用水原则,排水系统应采用海绵城市设计理念。 6.1.5 宜把握场地内部的光照、降雨、风向等自然因素的特征和变化规律,利用植物、地形、构筑物、建筑等园林要素综合调节场地环境,促进微气候平衡。6.1.6 场地内照明线路宜埋地敷设,架空线必须采用绝缘线,配电箱应加锁,电力设施应设置提示信息和安全防护设施。6.1.7 社区体育文化公园内的建(构)筑物应安装相应的防雷装置。6.2 规模与功能6.2.1 社区体育文化公园的场地功能与设施应与占地面积相匹配,场地类型与功能选择及相关的指标应符合表6.2.1的要求。表6.2.1场地类型与功能选择及相关指标场地功能与设施构成场地面积分类单项设施面
26、积标准()类类类类体育设施球类体育运动3人制篮球场310410标准篮球场5607305人制足球场46013407人制足球场23002500羽毛球150175乒乓球4085门球380730网球场540680排球290390传统类体育运动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项目200场道类体育运动跑道城市健身步道自行车道多功能健身场地400器械类体育运动儿童游憩150500室外器械健身配套设施管理设施管理用房1560公共卫生设施医疗救护公厕1520淋浴小型商业服务零售点、书吧1015体育器材租赁1020降温设施遮蔽设施、降温喷雾饮水设施直饮水绿化与环境设施绿化种植绿地与绿化环境标识标识牌休憩设施座椅亭廊其他设施
27、照明设施WiFi设施太阳能充电桩环卫设施垃圾箱文化设施智慧文化设施24小时自助实体图书室陈列橱窗、陈列长廊雕塑景观小品、艺术文化装置注:“”为应设置,“”为适宜配置,“”为不适宜配置。6.2.2 类社区体育文化公园宜以生态景观、休憩功能为主,可设置当地文化设施。类、类、类宜结合实际灵活设置体育文化设施。6.3 竖向设计6.3.1 应满足体育健身设施、文化设施对场地的竖向特定要求,确定体育文化公园地形改造目标。6.3.2 应充分利用现状地形,平整场地,尽量平衡挖填方量,并在施工中注意收集表土。6.3.3 应满足场地内雨水汇集、调蓄利用和安全排放的要求,并协调场地与相邻地块的标高关系。6.3.4
28、应强化安全意识,在挖填方较大处,坡度大于土壤自然安息角时应设置挡土墙等防护措施。6.3.5 应根据场地占地面积,采用相应的竖向设计对策,充分实现生态、功能和形象的有机融合。1类、类场地,宜采用相对平整的场地布局形式。若场地坡度过大,可利用挑台、错台、落台等方式,提高场地使用效率。2类场地,宜将主体部分改造为平整场地。边角绿化部分,可适当保留现状地面坡度。3类场地,可根据现状地面坡度,将场地改造为平地、台地、坡地相结合的混合式用地。可因地制宜地将特殊体育运动对场地坡度的要求,融入竖向设计之中,在减少土方量的同时,丰富场地空间类型、彰显山地公园特色。6.4 道路设计6.4.1 道路应依山就势布置,
29、充分利用原有路网基础,降低建造成本。6.4.2 主园路不宜过宽,应按分类设定路宽,并满足消防环道的坡度、宽度及转弯半径等消防要求。6.4.3 次园路可运用“之字路”、“盘山路”、“半边路”、“爬山路”等形式,构建多层次的道路系统。6.4.4 步道应尽可能利用木、竹、石等地方材料,建造具有山地和本土特色的生态性步道。6.4.5 步道采用梯道、林荫道等多种形态贯穿全园,创造曲直相接、富有节奏、自由舒展的运动休闲道路。6.4.6车行道应采用坚实、耐磨、防滑的材料,保证车辆安全通行。6.5 可达性设计6.5.1 应保障场地内外交通联系的便捷性与均好性,满足无障碍设计要求,提高场地行为可达性。6.5.2
30、 应强化场地内外视线走廊的通透性与公共性,并因地制宜选材造景,提高场地视觉可达性。6.5.3 应在结合现状条件最大限度的同时提高场地的行为和视觉可达性,确保场地的服务使用效率。6.5.4 在受外界条件限制,难以同时提高行为和视觉可达性的场地,宜选择具有特殊吸引力的功能活动项目,吸引特定人群,保障场地使用效率。6.6 无障碍及安全保障设计6.6.1 无障碍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 缘石坡道、盲道、轮椅坡道、栏杆扶手等无障碍设施设计应符合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的规定,具备条件的可设置无障碍电梯或升降平台。2 应针对性设计无障碍游览线路,串联公园主要活动场地,并尽可能形成环路。3 园路坡度大于8
31、%时,宜每隔10m20m在路旁设置休息平台。4 厕所、售卖亭、茶座等配套设施应符合无障碍设计要求,宜设置低位窗口、无障碍出入口及轮椅席位。5 应设置完整的无障碍标示系统,宜设置语音服务、盲文标识等设施。6.6.2 安全保障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 在高差较大区域应设置防护栏杆,护栏高度不得小于1.05m,临空高度大于24m时,护栏高度不应小于1.10m;应考虑无障碍护栏,高度不得小于0.9m。2 儿童活动场地的护栏应采用防攀登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作栏杆时,杆件间距不应大于0.11m。3 临水场地、步道应设置防护栏杆,护栏高度不应小于1.10m,并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4 球场、电力设施及公园围墙
32、等专用防范性护栏应按实际需要另行设计和制作。5 防护栏杆应坚固、耐用,活荷载取值按竖向荷载1.2kN/m、水平向外荷载1.0kN/m计算,其中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不同时计算。6 栏杆高度应从地面至栏杆扶手顶面垂直高度计算,如底部有宽度大于或等于0.22m,且高度小于或等于0.45m的可踏部位,应从可踏部位顶面起计算。7 运动场地、器材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场地之间应预留足够的缓冲区;当对某些特定或限定人群不适用时,如老人、幼儿、病人、残疾人等,应设置安全警示。8 安全警示标识或文字、图案应醒目清晰,易于识别,坚固耐久。9 与机动车道相衔接的活动、步行场地应设置阻隔。10 特殊用地或高差较大的场
33、地宜设置与活动相匹配的围网、围挡设施。6.7 经济技术指标6.7.1 社区体育文化公园建设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应满足表6.7.1的要求。表6.7.1 社区体育文化公园建设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用地类型社区体育文化公园分类类类类类绿化覆盖率(%)45454545配套建筑占地(%)1111园路及铺装场地用地(%)727262576.7.2确需结合规划的公园绿地进行建设的,应满足公园设计规范、城市绿地设计规范等国家和重庆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其绿地率不得小于65%,绿化覆盖率不小于45%。7 实施指引7.0.1 决策阶段包括社区体育文化公园在各区的总体布置及相应要求、建设周期及总体目标、规划等。其间,应落实社区
34、体育文化公园专项规划的编制、审查和报批,对其投融资方式和规模进行落实。7.0.2 社区体育文化公园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机构进行设计。7.0.3 工程验收阶段应按照行业相关要求进行工程验收。7.0.4 运营维护可由所辖街道负责管理、社区配合相结合,或委托社会化、专业化机构经营的模式,依照各自权责配合推进社区体育文化公园的运营维护。7.0.5 运营维护应兼顾公益性与经营性、财政投入和社会资本投入相结合,实现支出和投入的平衡。运营维护模式可参照表7.0.1执行。表7.0.1 运营维护模式建议设施/功能类型具体设施运营维护模式运营维护内容A类不可经营、无明确边界的设施/功能跑步道、健身步道、文化广场、室
35、外健身器械等。委托社会化、专业化机构管理。群众体育活动组织、节庆活动组织、群众参与数量增值与激励管理、参与群众健康状况调研与分析、18小时365天免费开放、保安、保洁、植物维护、设施维护、设备维修、设施升级改造等。B类不可经营、有明确边界的设施/功能室外的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等公共性活动设施,管理用房、设备用房等基础设施。委托社会化、专业化机构管理。公园数字化管理、群众体育活动组织、节庆活动组织、使用人员数据采集和大数据分析、群众参与数量增值与激励管理、参与群众健康状况调研与分析、365天免费开放、保安、保洁、植物维护、设施维护、设备维修、设施升级改造等。C类可经营、有明确边界的设施室内的运
36、动场、室外的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场等公共性活动设施,管理用房、设备用房等基础设施、专业运动设施及服务、文化娱乐设施等设施和服务。政府或社会投资方委托社会化、专业化机构经营管理。公园数字化管理、群众体育活动组织、节庆活动组织、使用人员数据采集和大数据分析、群众参与数量增值与激励管理、参与群众健康状况调研与分析、场馆和商服设施经营、其中室内运动场馆限时免费开放、保安、保洁、植物维护、设施维护、设备维修、设施升级改造等。附录A 城市家具设置要求表A 城市家具设置名称设置要求座椅 = 1 * GB3 设置座椅数量,应满足场地活动强度及游人需求,座椅数量应按照游人容量的20%30%进行布置。 = 2
37、* GB3 应在集中活动场地和沿路位置布置休憩座椅。宜沿路一侧间隔50m100m布置一处休憩座椅,并与路缘石保持1m以上的距离。 = 3 * GB3 应在休憩座椅旁设置轮椅停留位置,其数量不应小于休憩座椅的10%。 = 4 * GB3 应舒适耐用,材料自然环保。垃圾箱 = 1 * GB3 应与游人分布密度相适应,在人流集中的活动场地边缘应以50m100m为间距设置,在活动人流较分散的园路区域应以100m200m为间距设置在道路一侧。宜结合休憩座椅、休息亭廊设置。 = 2 * GB3 宜采用有明确标识的分类垃圾箱。 = 3 * GB3 应简洁美观,便于清洁、维护。附录B 体育文化设施尺寸及要求B
38、.0.1 社区体育文化公园常规运动设施的技术标准应符合城市社区体育设施技术要求JG/T191,场地分类参照十二五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指导手册,其活动尺寸、缓冲区尺寸、场地宽线和场地面积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各项场地的具体设计尺寸要求应符合表B.0.1、表B.0.2、表B.0.3、表B.0.4的规定。表B.0.1 球类场地尺寸要求运动项目活动尺寸缓冲区尺寸场地线宽(mm)场地面积()长度(m)宽度(m)边线(m)端线(m)篮球场标准篮球场281526.025.0505607303人制篮球场14151.55.01.52.550310410足球场5人制足球场254215252.05.02.05.05046
39、013407人制足球场4560456020.5.02.0-5.010023002500羽毛球场13.46.11.52.01.52.040150175乒乓球场(两台一组)10135.59.54085门球场202515251.01.01.0380730排球场1893.05.03.06.050290390网球场23.7710.973.6646.4780540680表B.0.2 球类场地建设要求设施类型图示建设要求篮球场分为标准篮球场和三人篮球场,可根据社区体育文化公园的规模大小进行选择,篮板和篮球架应符合QB/T1206-1991中合格品的要求。场地应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设置围网设施。足球场分为五人制足
40、球场和七人制足球场,可根据社区体育文化公园的规模大小进行选择,其场地的尺寸是相对变动的范围,不必太过严格。羽毛球宜建设为标准场地,一般应设置为双打场地,场地应尽量设置在避风的位置。乒乓球场建议球台以两台一组为单元设置,宜布置在避风位置,考虑与遮阴植物相结合,场地周围应设置围挡,成品乒乓球应符合QB/T3905-1999普及品的要求。门球场比赛线外1m为限制线,限制线外2m为自由区,场地规模可结合社区体育文化公园的用地条件适当缩小,但不应小于12mX8m。宜在避风、向阳、安全和排水条件较好的位置建设。排球场因发球区的需要,端线缓冲区距离应大于边线缓冲区,同时场地应满足7m的最小净高。网球场宜设置
41、在避风的位置,因发球区的需要,其端线缓冲区距离应大于边线缓冲区。围挡高度4m。两片或两片以上相连而建的并行网球场,相邻场地边线之间的距离不小于3.66m。表B.0.3 场道类场地尺寸要求运动项目图示活动尺寸布局要求长度(m)宽度(m)面积(m2)跑道200或400为宜,根据实际情况调整。1.221.25(每根跑道)宜布置在社区的周边和绿化带附近,与附近人行通道相连接,并应设置用途、方向等方面的标识和夜间路径辅助照明设施;分为直道和环形道,尽量与其他体育设施结合设置;跑道终点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一定缓冲区。健身步道根据实际情况1.22.4宜布置在社区的周边和绿化带附近,健身步道应设千步尺、走路10
42、00步消耗的能量等健康宣传、行进提示类标识。自行车道根据实际情况1.5应设置自行车道地面标识;结合场地设置停车区域;修建自行车道的场地坡度不宜大于1:5。多功能健身场地最短边边长宜不小于102002000室外场地面积不宜小于200 。应结合公园景观进行建设。宜集中设置,便于开展集体项目。表B.0.4 器械类及传统类场地尺寸要求场地类型图示场地尺寸(m2)活动器械场地布局要求学龄前儿童游憩场地150500以儿童游玩设施为主。沙地、弹性合成材料等。应与城市交通道路保持一定距离,保障进出场地的安全。应视线开阔,便于成人的看护管理,并宜在周边设置座椅。应尽可能考虑遮阴、建议以乔木覆盖。有条件的场地,学
43、龄前儿童(2岁5岁)和学龄儿童(6岁12岁)的游憩场地,应进行分别设置。学龄儿童游憩场地结合年龄特点设置儿童运动器械。沙地、弹性合成材料等。室外建设器械场地面积依据器材的尺寸、数量和缓冲距离、不同人群具体综合计算确定,器械标准应符合CB19272。可与公园的绿化环境设施相结合,布置在环境较好的阴凉遮阴处。传统类(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项目)应按照体育项目特点、传统习惯等确定场地尺寸。民族、民间传统项目体育场地:包括民间棋类、武术、踢毽子、抽陀螺等项目、民族特色体育项目等,附录C 设计审查要点表C.0.1 方案设计阶段审查要点项目名称阶段细分内容列项审查要求及审查依据设计说明书包括基础资料、设计依
44、据、设计的规模和设计范围、设计理念和设计特点、总体设计指标、场地概述及分析、场地景观设计、体育设施布局;体育文化设施设计、导视系统及配套专项设计、应提请在设计审批时解决或确定的主要问题等。设计图纸项目理解及设计理念对项目的理解对场地建设条件的理解全面、深入,对上位规划及文件的深入理解分析。体育文化设施容纳数量与类型分析。对场地和居民需求分析基础上论证体育文化设施的布置。设计思路设计思路应体现该区域的特色和要求,设计思路有针对性,可进行必要的案例分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对项目的理解。设计范围的明确。区位及周边用地情况分析。现状分析:场地竖向、人流、交通、视线、空间等分析。设计指标要求。体育文化场地与体育文化设施布置分析。设计思路。设计构思及设计理念。景观设计结构及功能布局。活动空间组织结构。总体方案景观设计方案景观方案科学、合理、经济,注重空间与人性化的结合。要有能反映方案创意且有针对性的原创效果图;有针对性的彩平图。方案设计合理完善。2. 体育文化设施布置选择及活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