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WORD 14/14全国食品工业“十五”发展规划(全文)前 言 食品工业是人类的生命工业,也是永恒不衰的工业。食品工业现代化和饮食水平是反映人民生活质量高低与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食品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关系国计民生与关联农业、工业、流通等领域的大产业。食品工业作为农产品面向市场的主要后续加工产业,在农产品加工业中占有最大比重,因而对推动农业产业化作用巨大。1999年全世界食品工业的销售额为2.7万亿美元,居各行业之首,是全球经济中的重要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品工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0年全部国有与规模以上非国有食品工业企业的总产值、利税分别为84
2、34.1亿元和1458.3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利税的9.8%和15.3%;年出口创汇达136.7亿美元。食品工业企业就业人数达403.7万人,占全国工业企业就业总人数的7.3%。食品工业是整个工业中为国家提供积累和吸纳城乡就业人数最多、与农业关联度最强的产业。食品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是衡量一个国家食品工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食品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值在0.30.41之间,其中西部省区仅为0.181,远低于发达国家231的水平。我国粮食、油料、水果、豆类、肉类、蛋类、水产品等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但加工程度很低。发达国家农产品产后加工能力都在70%以上,加工食品约占饮食消费的90%
3、,而我国仅为25%左右。此外,我国食品工业的综合利用也比较落后。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21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因而加快食品工业的发展,提高其在质量和水平,对实现这一目标起着重要作用。食品工业与农业相辅相承、相互促进,紧密相关,以市场为导向,促进食品工业的发展, 对带动农业产业化,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农民增收,缓解农村、农民、农业“三农”问题,弱化二元经济结构,进而提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下简称WTO)环境下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战略意义,也是食品工业的重要任务之一。西部地区农业可食资源丰富,部分地区已具备食品工业的比较优势
4、,加快发展食品工业,可较快地提高西部地区的造血功能,为西部大开发做出贡献。此外,发展食品工业对繁荣城乡市场、拉动需、带动小城镇建设、扩大外贸出口、增加劳动就业机会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食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涉与第一、二、三产业,具有产业链长,行业跨度大的特点。长期以来,食品企业除主要分布在轻工部门外,在商业、农业等系统中也有不少食品工业企业,部门之间各自为政,行业管理比较混乱,宏观调控薄弱,缺乏总体的发展规划和统一、有效的监督、协调机制,对食品工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今后五至十年,是实现国家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要时期。为应对21世纪国外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我国加入WTO给食品工业带来的机遇与
5、挑战,从战略上统一筹划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特制定全国食品工业“十五”发展规划(2001年-2005年),以指导全国食品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一、食品工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以年均递增10%以上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目前已发展成为门类比较齐全,既能基本满足国市场需求,又具有一定出口竞争能力的产业。(一)主要发展成就食品工业持续、快速增长,一些主要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2000年全部国有与规模以上非国有食品工业企业达19316个,其固定资产原值已由1980年的154亿元增加到5103.7亿元。“九五”期间,食品工业总产值最低年增长率为9%,最高达14.5%
6、。2000年,食用植物油产量835.3万吨,味精产量70万吨,柠檬酸产量37万吨,均居世界第一位;制盐产量3128万吨,啤酒产量2231.3万吨,均居世界第二位;食糖产量700万吨,居世界第三位。食品工业在总体满足城乡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产品结构调整取得较大进展。各类食品在质量、档次、品种、功能以与包装等方面已基本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如油脂品种从单一的二级油为主,发展到可生产一级油、高级烹饪油、色拉油和食品工业各种专用油等,全精炼油产量已占油脂总产量的30%左右;粮食加工中,特二级以上精度的小麦粉已占面粉总产量的70%,精米占大米总产量的85%左右;奶粉生产实现了系列化、配方化,产品
7、品种增加,不同包装规格的消毒液体奶和各种乳酸奶供应大幅增加;方便主副食、速冻食品、各种保鲜食品,正在逐步进入居民的一日三餐;名优产品得到较快发展,产品质量稳定,产量不断增加,产品市场覆盖面扩大。 企业组织结构有所改善,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优势的大中型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2000年啤酒行业拥有43个10万吨/年以上的企业,约占行业企业总数的8%,其产量占全国啤酒总产量的59%,大型啤酒企业的规模已达180-260万吨/年;液体乳产量排行前10位的乳品企业液体乳产量占全国销售总量的49%。省市双汇实业集团XX公司、娃哈哈集团公司、啤酒集团、金锣企业集团总公司等大
8、型食品企业集团的销售收入已超过40亿元。现有大型面粉厂规模达8001500吨/日;大型糖厂日处理甘蔗40006000吨,最大的糖厂日处理甘蔗已达1万吨;大中型熟肉制品企业年产量达60万吨以上;罐头行业中一些主产品已形成基地区域化规模生产。高新技术在食品工业中得到较好应用,大中型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如生物工程技术、超高温杀菌、冷冻速冻、超临界萃取、膜分离、分子蒸馏等一大批高新技术在食品行业得到了推广应用,有力地促进了食品工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啤酒、葡萄酒、饮料、乳品、烟草加工等行业中较先进的技术装备,已接近发达国家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先进水平,我国食品机械设备制造水平
9、正在逐步适应食品工业的发展和技术改造的要求。 企业改革和所有制结构调整有了新的进展。许多企业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共同发展。近年来,除了国有资本外,私人资本、外资、港澳台资纷纷进入食品工业,并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民营食品企业发展较快,在一些地区已成为农产品加工业的骨干企业。食品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食品骨干企业以公司加农户的组织形式,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带动了农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特别是在西部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食品工业的发展,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已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主体之一。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0、食品工业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其总体水平仍然较低,特别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食品工业结构不够合理。一是从行业结构上看,食物资源粗加工多,深加工和精加工少,烟酒等嗜好食品所占比重较大,特殊人群食用的食品发展不够。二是从产品结构看,产品品种花色少、档次低、包装差,产品更新换代慢,产品结构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三是从地区结构看,西部省区食品工业比较落后。2000年西部12省区食品工业产值仅占全国食品工业总产值的13.5%,而东部的、与中部的4省食品工业产值占全国食品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高达38.6%。2、食品企业总体规模小,生产集中度尚不够高。如国粮油加工企业合理的经
11、济规模为面粉加工400-600吨/日、稻谷加工200-400吨/日,而我国78.9%的面粉企业为日处理小麦50-100吨的生产规模,80%的稻谷加工设备为日处理50吨以下的小机组;啤酒生产企业合理经济规模为20万吨/年,而我国啤酒生产企业的平均规模不到4万吨/年;浓缩苹果汁企业国际先进水平为5万吨/年以上,而我国浓缩苹果汁厂平均规模不到1万吨/年;制糖行业平均日处理甘蔗约为1500吨左右,大大低于6000吨的国际平均日处理量。3、食品市场、食品工业与农业原料基地的产业链尚未真正形成。食品企业与农业生产者之间没有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和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分散的农业生产提供的原料在品种、品
12、质、规格等方面远不能适应食品工业的要求。例如,我国小麦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为世界第一,但适宜加工的高面筋蛋白含量的小麦品种严重缺乏;苹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为世界第一,但适宜生产高档苹果汁的苹果种植基地基本没有。4、食品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加工技术储备不足。目前,在我国的食品工业科技成果中,食品工业的初级加工的成果所占比重大,而精、深加工的成果明显不足;对食品工业的综合利用,尤其是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研究较少,与国际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食品行业研究开发力量薄弱,企业自主开发创新能力低,行业管理所需的技术基础性工作十分缺乏。5、食品工业标准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尽管我国大部分食品加工产品已有国家或行业标准
13、,但普遍存在标准滞后、制定周期长、标准水平偏低的问题,不能适应我国入世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需要。我国近500个食品卫生标准基本涵盖了食品安全管理的各个方面,但有的标准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不接轨,同时,加工过程中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产业化程度不高。尤其是一些小型企业设备旧,管理水平较低,质量安全意识淡薄,缺乏保证食品质量的必备条件。6、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问题较多。在食品加工中掺杂使假,以假充真,以非食品原料、发霉变质原料、病死畜(禽)等加工食品的活动屡禁不止;一些淀粉、酿造、屠宰等重污染行业的企业在建厂时不做环境影响评价,生产产生的大量“三废”随意排放,对周边环境造成了较严重的污染。这种状况影响了
14、食品出口,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7、与食品工业配套的食品装备发展相对滞后。我国食品工业多数企业规模小,装备落后,基础薄弱,国产设备技术含量低,自动控制系统与工艺流程设计和机械制造脱节,产品性能稳定性和成套性差、精度和自动化程度不高;在引进国外先进设备时,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不够,技术开发投入不足,产品缺乏自己的特色;产品结构不合理且调整缓慢,大型设备且技术含量高的设备少,低附加值、低水平的产品多,设备稳定性与耐用性与国际先进产品有差距;精度要求较高的食品加工与包装机械与零部件仍大量依赖国外进口。这与我国食品工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很不适应。 二、食品工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与市场预测“十五”期间,食品工业发
15、展面临的宏观环境、市场供求状况与“八五”和“九五”时期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国外经济环境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将对食品工业的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一)食品工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农业的发展、种植结构的调整和农产品的日益丰富,为食品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充足的原料。目前我国农产品供给已由长期短缺转变为供求总量大体平衡,由解决温饱转向适应更加富裕小康生活的需要。200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46251万吨,谷物、肉类、花生、油菜、水果、蔬菜等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畜牧业与水产业也得到了稳步发展。农产品产量的稳定增加,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高效、优质农业的发展,为我国12.6亿人口在吃饱的基础上追求食物的多样化创造了条件。
16、人民群众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为食品工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饮食上已不满足于食品数量的增加,而是希望食品更加安全卫生、营养保健和方便快捷;食物消费行为将呈个性化、多样化趋势,对优质品牌的消费意识将普遍增强。另外,农村消费出现城市化倾向,自给型消费结构将进一步向商品型消费结构转化,这将使工业化食品的消费有较大的增长。 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将有利于食品工业的发展。“十五”期间,市场经济管理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日趋完善,有利于涉与面较广、关联度较高的食品工业克服体制和市场分割的障碍,实现较快发展。党和国家各级领导重视食品工业的发展,为食品工业提供了有利的宏观
17、政策环境。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多次就食品工业发展与农业产业化问题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为我国食品工业发展并带动农业产业化指明了方向。西部大开发为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首先,西部地区有丰富的食品原料资源,如肉、蛋、奶、粮、糖、油、茶、蔬菜、水果和各种野生资源。其中不少在全国占有很大比重,有些还是特有资源;其次,西部地区部分食品行业,已形成一定基础和规模,在全国具有产业比较优势,具备进一步改造提高和较大规模发展的物质技术条件,如制糖、乳制品、肉类加工等行业;第三,食品工业投资少、见效快,较适宜在贫困落后地区发展。食品工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产业,可以带动西部地区包括贫困落后地区农牧业的发展,同时
18、也可为发展其他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改造积累资金;第四,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为西部食品工业乃至全国食品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 (二)国“十五”食品工业市场前景分析宏观消费结构变动趋势。“十五”期间,食品消费仍是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的主体并居于首位。到2005年我国人均GDP将达到9400元,这正是人们消费结构包括食物消费结构迅速变化的关键时期。“十五”期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消费的多样化,恩格尔系数将逐步下降,但食品消费的总量仍将不断增加,食品消费的档次、结构也将发生较大变化,自给型食品消费比重将逐步下降。同时,食品消费将呈现多层次,一些营养、方便、休闲、无公害食品
19、有较大的需求增长潜力。食品消费预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恩格尔系数虽然进一步下降,但食品消费总额仍然有较大的提高。预测到2005年,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将由2000年的39.2%下降到38%,农村居民将由2000年的49.1%下降到46%;食品消费支出比重将从占全国居民消费支出的46%下降到42%左右,但仍位于居民消费比重之首。上述分析预测表明,“十五”期间我国包括食品消费结构在的居民消费结构将发生较大变化,食品恩格尔系数将下降,但食品消费总量仍将不断增加,食品工业发展的国外市场需求潜力很大,且有着良好的国外市场前景。(三)我国加入WTO对食品工业的影响目前,我国已正式加入WTO。今后,
20、可利用WTO赋予我国的权利,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运用WTO的争端解决机制,维护我国的正当权益,这为我国食品工业创造了难得的机遇。一是有利于我国享受各WTO成员国和地区提供的多边、平等、互惠的最惠国贸易待遇,有利于利用全球围的比较价格优势,降低生产成本,合理配置全球经济资源,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满足国外市场的需要;二是有利于推进我国食品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更好地利用或借鉴国外的资金、技术、经营和管理经验,提高我国食品企业的管理水平、经营水平和生产者的素质,加速食品企业的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升级,提高国际竞争能力;三是有利于引进国际廉价原料,扩大食品工业出口贸易,并享受其他国家和地区开
21、放市场的好处,拓宽出口渠道。 但加入WTO后,我国食品工业也面临着比较严峻的挑战。一是随着关税的降低和非关税措施的取消,以与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的约束,必然会有更多的国外技术密集型、水平先进的产品或企业的进入,这将对国同行带来严峻的挑战;二是一些不适应市场竞争的企业体制、经营理念与市场营销体系都将受到猛烈的冲击,特别是处于幼稚期或长期国保护的食品行业或企业也将处于不利地位;三是跨国公司在技术上的自然垄断地位将被进一步加强,而这种技术独占权将自然地转化成为市场垄断权,迫使长期以来以引进为主的国食品企业必须付出更高的成本来获取外国先进技术,我国企业将面临更大的研究开发压力,知识产权争端将更加频
22、繁;四是我国食品工业现行的分散的管理体制对促进企业发展、快速适应市场的变化极为不利,各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与WTO规则与国际标准差距较大。食品企业中既懂得专业知识、又熟悉外语、掌握国际经贸规则的高层次管理人才、高级财会人才和法律人才等相对缺乏。另外,入世后,按照市场准入量承诺的农产品进口将对我国农业产生冲击。为此,我们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抓住机遇,加速食品工业的结构调整,提高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以实现食品工业在入世条件下能够可持续发展。 (四)国际食品工业生产、消费和技术发展趋势预测国际食品工业生产和消费趋势。国际食品生产和消费的走向是:(1)安全性、营养健康性食品蓬勃发展,世界各国对食品的安全
23、问题越来越重视。尤其是近几年,国际上发生了二噁英、疯牛病、口蹄疫、斯特菌等对食物的污染和禽畜疾病,为免受其害,各国纷纷在食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以与进出口上采取了更加严格的管理措施,进一步完善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标准。(2)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这些食品虽起步晚,但发展快,目前正向标准化、系列化、规化和产业化的方向发展。(3)各类健康与具有预防、治疗疾病或有助于病后康复等调节身体功能的各种功能性食品,将得到较快发展并占据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4)方便快捷性食品日益走俏。为了适应人们工作、生活快节奏、高效率的迫切需要,在国际市场上花样繁多的净菜、配菜、方便米饭与各种冷冻、
24、微波、旅游食品等,越来越受到欢迎。目前,全世界方便食品的品种已超过了1.5万种,有向主流食品发展的趋势。冷冻食品向小包装、多品种、调理简单方便的家庭化方向发展。国际食品工业技术发展趋势。各种高新技术已普遍应用于食品工业。电子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等基础科学技术以与超高压处理、超临界提取、膜分离、分子蒸馏、超微粉碎、微胶囊、真空处理、冻结浓缩、品质评价、食品掺假鉴定、超高温瞬时杀菌等尖端技术在食品工业生产和产品研发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生物技术、智能技术等已贯穿于从原料加工到食品安全消费的各个环节中。这些高新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保证食品营养、安全、卫生、方便、快捷、风味多样和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可节约资
25、源和保护环境等,与传统食品工业技术相比,具有巨大的优势。因此,只有紧紧把握国际食品工业生产消费走向与技术发展的趋势,着力研究国际食品消费市场与发达国家的食品消费对我国的传导效应和示作用,才能与时调整我国食品工业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以满足人们的食物消费需求和进一步融入世界市场。三、食品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根据我国“十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目标和国外食品消费市场与技术发展趋势,结合食品工业产业的特点,提出“十五”期间食品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十五”食品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国家“十五”规划为指导,结合我国加入WTO和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从食品
26、工业实际出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农业产业化为契机,以提高食品工业技术水平、经济效益和确保食品质量与安全为目标,深化改革,加大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创新,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和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合理进行产业布局,加快食品工业的调整和发展,并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满足人们由小康向比较宽裕生活过渡时期对食品消费的需求,初步建立现代食品工业生产和市场体系,促进食品工业可持续发展。食品工业的发展应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紧紧围绕市场发展食品工业。要按照国外市场需求,充分利用农业资源,积极发展深、精加工食品,在开发新兴工业化食品的同时,提高我国传统食品档次,优化产品结构。 紧密结合农业产业
27、化经营,发展食品工业。引导并促进农业生产结构和农产品结构的调整,积极发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等优质产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紧紧依靠科学技术,促进食品工业产业升级。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开发,实施名牌战略。提高食品工业的技术结构水平,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在发展高新加工技术的同时,注意保护和优化优秀的传统工艺技术。食品工业的发展要适应国民素质提高的要求。要用符合中国国民体质状况的营养科学原则指导食品产品与技术开发,成为改进国民体质状况,提高国民素质的基本保障。切实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要尽快建立和完善食品和农产品原料的质量安全监督检测检验体系和市场准入制
28、度,以人为本,保障人民健康和人身安全,维护消费者切身利益。坚持食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把食品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起来,控制食品工业污染,推进食品工业的清洁生产,加强食品原料基地的环境监管,促进食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合理进行产业区域布局。对农产品原料生产,要根据优势产品区域化布局的要求,在优势生产区域集中发展复合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农产品生产。东部和中部食品工业发达的地区应用高新技术改造食品工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品,提高食品工业整体水平,同时大力开拓西部地区,积极发展西部优势特色产品,促进东中西部食品工业的合理布局。 鼓励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加大所有制结构调整的力度。特别要加快民营企业的
29、发展,改善外商投资食品工业的环境,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努力培育和发展贸科工农相结合的大型食品企业集团和新型市场主体,优化食品工业的企业组织结构。要把食品工业的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实现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二)主要目标食品工业“十五”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1、增长速度和规模:在结构调整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前提下,“十五”期间食品工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率为8%左右。2、出口创汇:努力扩大深加工和高附加值食品的出口,提高重点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出口创汇年平均增长8%,由目前的136.7亿美元,达到200亿美元左右。 3、膳食营养水平:根据合理膳食的要求,调整食品工业产业结构。“十五”期间,逐步建
30、立合理的膳食结构,在人均每日摄入热量不增加的前题下,每日蛋白质摄入量、脂肪摄入量分别由目前的70.5克、54.7克达到人均每日77克、65克,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摄入量基本满足我国国民的需求。4、环境保护和综合利用:到2005年食品工业排放的水、大气污染物要做到达标排放;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烟尘、工业粉尘和工业固体废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比2000年减少10%。食品工业的综合利用水平要达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国际水平。5、经济效益:“十五”期间食品工业要在结构优化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使经济效益有较大提高。6、结构调整:调整企业组织结构,重点培育和发展一大批国际知名品牌和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
31、求建立的技术创新能力强、跨部门、跨所有制、跨国经营且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现代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促进中小企业?quot;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要优化产品结构,不断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增加花色品种,在大力提升劳动密集型传统产品的同时,要积极发展技术密集型产品、技术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新型工业化食品,并提高其在食品产品结构中的比重。7、形成高效的食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四、食品工业发展的重点与主要方向根据国外食品工业发展趋势和食物消费结构的变化,以与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结合食品工业的特点,今后五年与更长一段时期,食品工业的发展既要统筹规划,又要突出重点,择优扶强,提高优
32、势行业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一)食品工业发展的重点1、大豆加工业大豆食品具有多种营养价值,对优化居民食物结构具有重要作用。2000年,我国大豆产量为1541万吨,占世界总产量1.7亿吨的9%,居世界第四位。东北三省和黄淮海地区为主产区,产量占全国2/3以上。但是,1996-2000年短短5年时间,我国已由大豆净出口国变成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2000年全国进口大豆1042万吨,已占我国大豆产量的3/4。入世后,进口大豆对国产大豆的冲击加大,我国大豆产业形势更加严峻。目前,大多数大豆食品企业规模较小、设备旧、技术水平低、产品单一、竞争力不强,大豆加工业的深度开发程度和综合利用率很低,其产品品种、
33、质量与数量均不能满足居民消费与市场开拓的需要。“十五”期间,大豆加工业将着重发展销路广、市场潜力大的豆奶、豆奶粉、分离蛋白、浓缩蛋白、组织蛋白等新兴大豆食品,使总产量得到较大幅度增长;加快传统大豆食品的工业化生产进程;充分发挥我国优质大豆资源的优势,在大豆资源的综合利用上,积极开发大豆磷脂、皂甙、低聚糖、异黄酮、食用纤维等功能性食品,加快研制高质量、高附加值、高效益的具有特殊营养功能的新产品。大豆食品加工业的发展,要在巩固提高东北与自治区、黄淮海生产区产品产量的同时,积极开发西部和南方红黄壤地区的大豆生产与深精加工。在依靠科技进步、改造现有企业的同时,以新区、新领域、新产品为重点。“十五”末,
34、初步形成我国现代大豆加工业的构架,实现工业化大豆食品占大豆食品总消费量的30%。2、玉米加工业玉米是我国最丰富的农作物之一,产量已超1亿吨,占全国粮食产量的22%以上,占世界玉米产量的21%左右,居世界第二位。目前我国玉米加工业存在着加工技术落后,深加工和综合利用能力差,以与企业规模小、产品成本高、区域布局不合理等问题。玉米加工量仅占玉米总产量的10%左右,70%则直接用于饲料,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明显差距,经济效益未能得以很好地发挥。“十五”期间,玉米加工业将采取调整和发展并举的方针,调整区域布局和产品结构。继续加强以、等玉米主产省区的玉米加工企业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支持和发展中西部
35、地区的玉米加工业。积极开发进入一日三餐的方便营养玉米食品,突出主食粗细搭配,使居民的膳食结构更加合理;大力推广投入低、污染小的玉米干法脱胚制玉米粉技术,用作淀粉糖和发酵制品的生产原料;积极采用玉米提胚技术,开发玉米油系列产品,开拓国、国际市场;开展综合利用,降低生产成本;积极发展玉米蛋白深加工,促进饲料生产,彻底缓解玉米产大于销的局面。 “十五”期末,力争使玉米加工量由目前的10%提高到15%,各类玉米工业食品达到800-1000万吨;减少环境污染,把玉米加工业提高到一个新水平。3、马铃薯加工业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达467万公顷,年产鲜薯量为6500万吨,居世界第二位。马铃薯主要分布在从、蒙、到
36、青藏高原和云、贵、川等地区,也是中西部地区主要的农作物资源之一。在发达国家,马铃薯加工产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绿色食品,马铃薯加工率达90%以上。我国由于受传统食用习惯、加工技术水平和马铃薯品种的限制,马铃薯加工利用率仅占总产量的4%,且加工产品品种单一,多以粗淀粉与粉丝、粉皮等简单副食品为主,人均消费量很低,没有发挥出很好的经济效益。发展马铃薯加工业前景广阔,并且对带动农村经济,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十五”期间,要积极发展马铃薯加工业,重点发展马铃薯全粉和能进入一日三餐的马铃薯淀粉、专用淀粉和变性淀粉;开发马铃薯全粉和马铃薯各类食品。同时加强优质、高产、抗逆等专
37、用马铃薯品种的选育,培育高淀粉型、油炸型、高蛋白型等专用加工品种。到“十五”末,建立起马铃薯全粉与加工品、淀粉、专用淀粉、马铃薯方便食品等产品体系,使马铃薯加工业成为中西部地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4、乳品加工业乳与乳制品是最接近于完善的食品,提高乳与乳制品的摄入量可以明显改善国民的身体素质。发展乳品加工业可以带动奶牛养殖业的发展,促进农牧业结构优化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我国乳品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以与、等大城市。2000年全国奶类总产量仅919.1万吨,液态奶190万吨,乳制品产量82.9万吨,人均奶类消费水平不足7.3千克,远低于世界人均消费量93千克的水平,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目前,
38、我国乳品加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品结构不合理;多数企业规模小、自动化程度低;奶牛饲养规模小、机械挤奶比例低,原料奶质量不稳定等。“十五”期间,乳品工业要调整企业结构,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从总体上降低奶粉生产比例,增加液体奶产量。城市型的乳品企业要着重发展杀菌奶、酸奶、花色奶、含乳饮料等液体奶的生产;基地型乳品企业仍以奶粉生产为主,适当调整产品结构,重点发展配方奶粉、功能性奶粉,以与作为食品工业配料的全脂奶粉、脱脂奶粉等,适当发展灭菌奶、干酪、奶油等。要切实抓好奶源基地的建设,扩大饲养规模,推广机械挤奶,提高原料奶质量,推广“分散饲养、集中挤奶”和“集中饲养、统一管理”的“奶牛合作社”模
39、式。“十五”期间要重点抓好东北、华北、西北乳品加工业的发展。到“十五”末,机械化挤奶率力争达到50%,全面提高原料奶质量;乳制品产量年递增速度争取达到10%左右,达到130万吨;液体奶产量力争递增速度在20%左右,达到450万吨。5、肉类加工业肉类加工业包括畜禽养殖、屠宰与加工。发展肉类加工,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丰富我国城镇居民菜篮子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举足轻重。2000年我国肉类总产量为6046万吨,肉类加工业已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平稳,消费量不断增长,市场前景广阔。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形成规模的大型企业较少,中小企业技术水平和产品加工质量低;从饲养到加工过程中,卫生安全方面的有
40、效保障机制不完善;肉制品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例低,且高档优质产品、低温制品、中式制品和新产品少等。“十五”期间,大力发展冷却肉、分割肉和直接食用的各类熟肉精制品,逐步提高熟肉制品在肉类消费中的比重。在稳步发展猪肉产品的同时,积极发展禽肉、牛羊肉等制品,提高牛羊肉、禽肉与其制品的比例,生产高档、优质、方便、卫生、营养的肉制品;要继续推行定点屠宰、全面检疫、统一纳税、分散经营,提高机械化屠宰比重。要建立和完善肉类生产全过程的安全质量保障体系,全面展开质量体系认证,特别是HACCP质量保障体系,保障肉类产品的安全与卫生,增强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在肉类加工企业,要广泛开展畜禽脏、肥膘与毛、骨、血资源的
41、综合利用,发展生物制品生产等;大力开展节水的开发和应用,降低单位产品的能耗水平;建立污染物处理设施,搞好环境保护,保证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十五”期末,优化肉制品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建立完善肉制品卫生安全方面的有效保障机制,全面提高我国肉类加工业的国际竞争力。6、制糖工业食糖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它既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又是食品工业的基础原料。同时糖料种植又关系到老少边穷地区农民的脱贫致富,因此保持制糖工业的稳定与发展意义重大。目前,我国糖产区主要分布在、四省区,其产糖量占全国总量的80%以上。制糖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糖料种植成本高;多数糖厂规模偏小,技术装备落后,综合利用效率低,污
42、染严重;产品品种单一,高质量产品比重小。“十五”期间,在产品结构上,要按照市场需求增加花色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发展精炼糖,推广小包装。在糖料生产方面,要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为主攻方向,并进一步提高糖料单产和含糖量,在重点产糖地区要加速实现糖料生产的机械化、水利化、良种化和规模经营;对不宜发展糖料的地区,要逐步退出制糖行业,优势地区如、要在调整、优化结构的基础上,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技术水平。在企业组织结构上,鼓励通过重组建立科工农贸一体化的大型企业集团,促进糖厂的规模化生产;对扭亏无望、资不抵债、污染严重的小糖厂要坚决依法实施破产。在糖厂资源综合利用方面,要依法关停污染严
43、重的糖蜜酒精车间和蔗渣造纸车间,鼓励集中利用糖蜜与蔗渣,进行发酵和造纸废液的无害处理;积极探讨糖蜜用于生产饲料和燃料乙醇的具体途径。 “十五”末,糖产量达到1000万吨左右,企业平均规模达到年产糖4万吨左右(相当于日榨甘蔗3000吨规模糖厂),糖厂的技术装备达到国外八十年代的水平,提高综合利用水平,综合利用产值占总产值提高的50%。7、果蔬采后贮运加工业我国水果、蔬菜资源丰富,为世界第一生产大国,2000年我国水果和蔬菜总产量分别为6000多万吨和4亿多吨。果蔬产业是我国种植业中仅次于粮食产业的大产业,是我国加入WTO后农产品中少数具有竞争优势的重要产业之一。但我国果蔬产业存在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44、效率较低,总体加工能力低下,采后损失率高,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仍有相当差距,且滞后于自身产业的发展需求。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果蔬采后损失率不到5%,而我国高达30%左右,特别是果蔬产后贮运、保鲜、深加工等方面技术差距更大,丰产不丰收,丰收不增值。这已成为制约我国果蔬产业快速发展的瓶颈。“十五”期间要在保证水果、蔬菜供应量的基础上,努力提高水果、蔬菜的品质和调整品种结构,加大果蔬采后贮运加工力度,使我国果蔬业由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更适应国外市场需求。要既重视鲜食品种的改良和发展,又重视加工专用品种的引进与推广,保证鲜食和加工品种合理布局的形成;培育果蔬加工骨干企业,加速果蔬产、加、销一体化进程
45、,形成果蔬生产专业化、加工规模化、管理企业化、服务社会化和科工贸一体化;按照国际质量标准和要求规果蔬加工产业,在“原料一加工一流通各个环节中建立全程质量控制体系,用信息、生物等高新技术改造提升果蔬加工业的工艺水平。同时,要加快我国果蔬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的步伐,重点发展果蔬贮运保鲜、果蔬汁、果酒、果蔬粉、切割蔬菜、脱水蔬菜、速冻蔬菜、果蔬脆片等产品与其果蔬皮渣的综合利用,大力提高果蔬资源的利用率。 “十五”末,争取果蔬加工处理率由目前的20-30%增加到45-55%,采后损失率从25-30%降低到15-20%。8、饮料工业饮料工业是食品工业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从1980年到2000年,全国饮料总产
46、量由28.8万吨增至1496.8万吨,年均增幅达到近23%。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饮料工业在食品工业中所占比重将越来越大。我国饮料产量主要集中在、等地,三省市总产量已超过全国产量的50%以上。饮料工业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人均消费水平低,地区发展不平衡,适宜饮料加工的农产品原料不足,饮料产品结构不尽合理等。 “十五”期间,饮料工业要逐步调整产品结构,积极发展有我国资源优势的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饮料产品。鼓励和规发展符合饮料消费市场规律的主流产品,如运动饮料、瓶装饮用水等;降低碳酸饮料比重,重点发展茶饮料、果汁与果汁饮料、蔬菜汁饮料和植物蛋白饮料;支持果蔬饮料和矿泉水企业的规模化生产。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
47、,提高附加值,搞好综合利用。“十五”末,饮料总产量达到2700万吨左右,其中我国有资源优势的饮料产品由现在占总产量的25%提高到近40%,并形成一批技术装备良好,经营管理高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产企业,力创数个国际品牌。 9、方便食品和功能性食品目前,我国在方便食品和功能性食品方面还处在起步阶段,生产技术水平比较落后,产品科技含量不高,有些品种尚属空白。“十五”期间,要加大开发方便食品和功能性食品的力度,重点发展速冻、微波、保鲜、休闲、调味食品和中西式快餐食品等方便食品,不断提高人们一日三餐中工业食品的比例,缩短家庭烹饪时间,减轻劳动强度;在功能性食品方面,首先要推广主食营养强化,改善居民的营
48、养状况,积极开发符合营养、健康的定型包装食品、婴幼儿辅助添加剂食品和断奶食品以与特殊人群食用的食品。加强合理膳食、营养配餐技术指导,满足成长期学生和康复病人的营养需求等;重点发展功能因子明确、功能作用显著的第三代功能食品,在此基础上,开发适应不同人群的特需保健食品。此外,应根据各地区的资源优势,发展食用野生菜、干果、山珍等特有资源的食品加工。 “十五”末,逐步形成现代化的方便食品和功能性食品行业的基本框架,使其产品产量和质量有较快提高。10、水产加工业水产品加工包括水产品制冷、干制、腌制、熏制、罐制、鱼糜加工、水产调味品、鱼粉、海藻食品等。2000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为4279万吨,为全球水产品
49、总产量的1/3,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位;水产品加工能力达到934万吨/年,出口额38.3亿元,在粮食、蔬菜、水果、花卉、畜牧、水产等6类产品中居于首位,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优势。但我国水产加工业存在的问题是水产加工量比例较低,加工比例不到总产量的1/3,其中淡水水产品加工比例不足5%;加工技术含量低,高附加值产品少,传统风味水产品加工技术落后;废弃物综合加工利用水平不高。“十五”期间,要根据国际、国市场的需求,调整产品结构,推进淡水鱼、贝类、中上层鱼类、藻类加工体系的建立,积极发展高营养、低脂肪、无公害、环保型水产食品。通过培植开发名牌产品,扶持骨干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加强水产品市场建设和管理,
50、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努力开发速冻、即食性水产、调味品、水产饮品,解决鱼腥味难题,保留新鲜味感和营养。重点抓好淡水鱼类、海水中上层鱼类加工综合利用、贝类净化加工等的基地和配套冷链设施建设,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要加强水产品标准体系建设,全面推行HACCP管理系统,制定、修订一批水产品质量、品种、生产技术、生态环境等标准,逐步与国际接轨,培植水产品名牌产品,提高产品竞争力。“十五”期末,力争水产精深加工产量有较大幅度的提高。11、食品加工与包装机械业食品加工与包装机械是促进食品工业技术进步与发展的基础行业,对食品工业发展的配套至关重要。目前我国食品加工与包装机械严重滞后于快速发展
51、的食品工业的需求。“十五”期间,要加快发展食品加工与包装装备的技术创新速度,推动产品结构、企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调整。选择食品工业中主要行业的技术装备,依靠技术创新,结合技术改造和关键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提高食品工业装备的自动化水平。随着市场的变化,食品加工机械要向多品种、成套化方向发展。重点发展乳品机械中的鲜奶超高温灭菌装备、无菌灌装系统、乳品的前处理装备,饮料机械中的无菌冷(热)灌装生产线、全自动饮料混合系统、饮料前处理装备,酿酒机械中的计算机控制的高分子材料“制瓶灌装封口”一体化设备,肉类深加工机械中的全自动真空斩拌机、充填机、注射机、包装机等与畜、禽屠宰后脏、血、皮、骨和各种腺体等综合
52、利用设备,方便食品机械中的方便面、方便米粉、方便粥、方便米饭、快餐等加工成套设备以与传统食品、保健、婴幼食品加工设备等成套工业化生产装备,尤其是食品工业生产线关键易损件的国产化和食品包装外观设计、包装新材料的研究开发。“十五”期末,使我国食品机械的整体国产化水平有较大提高,主导产品的15%达到二十世纪末的先进水平。 (二)“十五”期间食品工业其他行业调整的主要方向小麦加工业:积极发展食品专用粉,开发强力粉、中力粉、薄力粉等多品种面粉和传统食品专用粉,合理使用面粉添加剂;大力推广面制食品主食工业化生产,使一日三餐主食消费的工业食品城镇居民占50%以上,农村居民占20%以上;加强小麦与其副产品的综
53、合利用和开发,积极开发谷朊粉、小麦胚芽、小麦麸皮制品等。稻谷加工业:要推广大米配米、调质技术,开发精米加工新产品,发展免淘米、营养强化米的生产,扩大优质米的出口;合理利用米糠资源,提高综合利用水平,积极开发米蛋白、米糠营养油、米糠多糖、膳食纤维以与-谷维醇等功能食品。油脂行业:重点发展专用油生产,根据油脂的用途,逐渐推广高级烹调油、煎炸油、人造奶油、起酥油等产品。加强综合利用,利用油脂精炼副产物生产卵磷脂、甘油、脂肪酸等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各种油料蛋白产品,扩大油料蛋白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制盐行业:重在调整结构,控制总量,压缩过剩生产能力。在此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工业盐鼓励发展液体盐,实现卤水
54、直接制碱;食盐要发展多品种,改进包装,做好缺碘地区的食盐加碘工作;同时大力开发适合各种用途的盐和盐化工产品,积极扩大盐产品的出口。到2005年,盐产品总量控制在3200万吨以。罐头食品工业:重点调整产品结构,使罐头成为方便、风味、营养保健的食品。积极开发国外市场畅销的罐头食品,发展地方特色传统风味罐头;努力增加品种、改善包装,提高质量,培育名优产品品牌。酿酒行业:酿酒业要继续贯彻优质、低度、多品种、低消耗、少污染、高效益的方针,积极实施四个转变(普通酒向优质酒转变,高度酒向低度酒转变,蒸馏酒向酿造酒转变,粮食酒向水果酒转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节粮和满足消费为目标。重点发展葡萄酒、水果酒,积
55、极发展黄酒,稳步发展啤酒,控制白酒总量。加快优质酿酒葡萄种植基地与啤酒用大麦基地的建设。发酵制品行业:调整味精、柠檬酸、酶制剂等发酵制品工业的产品结构和加强综合利用,实现清洁生产。鼓励因地制宜、经济合理地选用原料,提倡采用非粮食原料,降低生产成本。积极采用精料和清液发酵工艺,提高质量和得率。将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技术应用于发酵产品生产,促进生产水平上新台阶;采用高新技术加快配套工程研究,加快传统产品技术改造,以节能降耗、减少污染为主攻方向,逐步实现传统生产现代化。食品添加剂行业:食品添加剂与各类食品加工业密切相关。我国食品添加剂发展的方向是天然、营养、多功能且安全可靠,形成与食品工业相适应的食品
56、添加剂生产体系。要合理调整结构,把发展营养强化剂、防腐保鲜剂、高档次的香料香精以与多功能的食品添加剂放在重要位置,同时要采用生物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开发新品种,提高质量,扩大应用领域。加快发展扩大出口、替代进口的食品添加剂。调味品行业:要大力发展新型调味品、天然调味品、复合调料和方便调料,积极支持生物工程技术、膜技术等在调味品制造中的应用,提高调味品的卫生质量,降低污染,重点扶持一批大型调味品生产企业的设备更新和工艺改进,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档次。烟草加工业:在充分考虑烟草对健康的实际危害和全球控烟总趋势的情况下,认真处理好我国烟草经济发展与控烟工作的关系,加强宏观调控,严格控制总量,着力调整
57、结构,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加快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提高行业整体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五、主要政策措施(一)主要措施1、加强食品科技研究,加速产业化进程。促进食品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和行业技术进步,逐步形成适合我国特点的食品行业科技体制模式。一是加强产学研的联合协作;二是鼓励具有经济实力的大型食品企业建立健全企业技术中心,加速形成和完善技术创新机制;三是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要把自主研究开发与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相结合;四是加速食品工业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注重传统工艺技术与高新技术的集成与优化,发挥技术的最大潜能与整体优势。“十五”期间要优选一批食品工业科研重大项目,集中力量、
58、协调攻关、取得突破,尽快实现产业化。 2、以市场为导向,优化产品结构,搞好原料基地建设。要按照食品工业对原料的需求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的要求,引导调整和优化农产品结构,建立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区和无公害生产示基地。广泛推广科学种植。在不同的农作物产区,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和标准化的原料产品,形成基地化、规模化、良种化、专用化。要加大原料基地的科技和资金投入,按照市场经济的需求,采取企业加农户等多种组织形式,逐步建立企业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要进一步抓好优质小麦、水稻、玉米、大麦、糖料、油料、果蔬、啤酒花、瘦肉型猪以与饲料报酬率高的肉牛、羊、奶牛、奶羊、禽类、水产品
59、等种植、养殖和饲养基地建设,建设一批工业的优质原料基地,保证食品工业特别是大中城市食品工业发展的原料需求。在发展食品工业原料基地的同时,应大力开展可食资源的综合利用,包括采用预冷、可食用薄膜气调的先进保鲜、保藏技术等前处理手段,减少资源在流通中的损失。 3、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培育食品企业集团,着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要引入市场机制,积极推行企业股份制改造。“十五”时期,继续扶持现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发展,加快规模经济发展的步伐,加大破产、兼并和资产重组力度,培育一批农工贸一体化、资本结构多元化、各项经济指标名列行业前茅、产品科技含量高、具有名牌产品的市场优势和已形成技术创新体系的具有国际竞争
60、力的大型企业集团。4、研究和利用WTO的协议和规则,做好食品工业的应对工作。要使企业尽快熟悉WTO和国际贸易所应遵循的规则,参照国际经贸规、技术标准、财会标准以与我国政府根据WTO规则要求所调整的法律、法规或政策等组织生产与经营,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加快培养既了解行业发展、懂得专业知识又掌握国际经贸规则、熟悉外语的综合素质的人才队伍。有效利用世贸组织的无歧视原则和市场准入等项原则,扩大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食品出口贸易。认真研究并掌握我国食品出口重要贸易伙伴的相关技术规定和检测标准与方法,与时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淘汰与之不适应的生产方式和落后产品,跨越各种贸易壁垒的障碍,争取更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高新技术研发厂房租赁合同3篇
- 2024版汽车租赁合同样本6篇
- 二零二五年度驾校学员驾驶技能竞赛组织与管理合同3篇
- 二零二四企业销售合同合规性审核与风险防范协议3篇
- 2025年度西餐厅桌椅设计采购及装修合同模板3篇
- 2025年度科技企业战略合作伙伴股权调整协议书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航空航天器打胶工艺优化合同2篇
- 2025版汽车金融临时借款合同范例4篇
- 二零二五年度环保产品认证服务合同环保条款3篇
- 二零二四年农产品电商平台会员服务及积分奖励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无人驾驶车辆测试合同免责协议书
- 北京市海淀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 常用口服药品的正确使用方法
- 2025年湖北华中科技大学招聘实验技术人员52名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钻探工程劳务协作协议样式版B版
- 《心肺复苏机救治院内心搏骤停患者护理专家共识》解读
- 计算机二级WPS考试试题
- 智联招聘行测题库及答案
- 2023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注射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
- GB∕T 2099.1-2021 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 第1部分:通用要求
- 超洁净管道(CL-PVC)施工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