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叶斑病的的症状、发病条件和防治方法_第1页
花生叶斑病的的症状、发病条件和防治方法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第 页花生叶斑病的的症状、发病条件和防治方法 花生叶斑病又称黑斑病,是由两种病菌引起的病害,能够导致花生产量减产,严峻的能够到达40%。因此,农户们需要做好该病的防治工作。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花生叶斑病的的症状、发病条件和防治方法: 花生叶斑病的的症状 花生叶斑病主要是褐斑病、黑斑病、网斑病。 1、褐斑病,叶片受害后,初生圆形或近圆形黄褐色小斑点,病斑渐渐扩大,直径约10-14mm 叶尖、叶缘病斑外形不规章,颜色较黑斑病浅,叶正面病斑茶褐色或暗褐色,背面呈褐色或黄褐色。初期病斑四周产生明显的黄色晕圈,背面不明显。潮湿时,病斑表面产生灰褐色霉层,即病菌分生孢子

2、梗和分生孢子。 2、黑斑病,发病初期症状不易于同褐斑病区分,但到后期差异较显著。 叶片受害后,初生褐色针头大小病斑,渐渐扩大为圆形病斑,直径约1-5mm,病斑渐渐由浅褐色变成黑褐色,叶背面与正面病斑的颜色相像。叶片正面病斑四周有不明显的淡黄色晕圈,病斑背面有很多黑色小点,排列成同心轮纹状,即病菌分生孢子座。潮湿的状况下,病斑上能产生一层灰褐色霉状物,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在一张叶片上有时产生几十个病斑,有时几个病斑相互合成不规章的大型病斑。茎秆与叶柄上的病斑呈椭圆形,黑褐色 3、网斑病,主要发生在花生生长中期,为害叶片。症状类型受气候条件尤其是相对湿度的影响较大,相对湿度低于80%时,病

3、斑为褐色网纹型,发病初期在叶片正面产生星芒状小黑点,后扩大为边缘网状,不规章而模糊的黑褐色病斑,直径约2-4mm ,病斑不穿透叶片,仅为害上表皮细胞,引起坏死,不损害栅栏组织;相对湿度超过90%以上时,病斑为污斑型,斑较大,约7-15mm ,近圆形,黑褐色,病斑边缘较清楚,穿透叶片,但叶背面病斑较小,坏死部分可形成黑色小点,即分生孢子器。 花生叶斑病的侵染循环及发病条件 侵染循环:病菌以分生孢子座或菌丝团在病株残体内越冬。未腐烂的病组织内的子囊壳也能越冬。其次年当外界条件相宜时,越冬的分生孢子座或菌丝团即产生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到花生上,萌发芽管,直接侵入寄主表皮或从气孔侵入。以后菌丝体又在寄

4、主表皮下形成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花生生长后期如多雨潮湿,发病严峻。 发病条件:病菌生长发育的温度为1030,最适2528,低于10或高于39停止发育。当平均气温为2030,相对湿度80%以上,雨量在10mm以上,雨日3天以上,露日34天,即有利于病害的量传染。土壤肥力差,花生生长不良,病害发生也重。连作地发病比轮作地重。花生生长前期抗病,后期感病;幼嫩器官抗病,老龄器官感病。 花生叶斑病的防治方法 应坚持以农业防治为主,毁灭初侵染源,必要时进行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1)清除病残体:收花生时,尽可能将病残体或落叶收集起来,作牲畜粗饲料。播种前准时处理田间堆放的花生秧垛,以毁灭病害初次侵染源。 (2)轮作换茬:花生叶斑病的寄主单一,只侵染花生,因此与甘薯、小麦作物隔年轮作都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3)抗性品种的选育:目前生产上还没有完免疫的品种,但品种之间抗性有差异。花17、鲁花4号抗性较好,花37感褐斑病、海花一号感网斑病。 2.药剂防治。 一般在花生开花后,当田间花生病叶率达到20%时开头防治花生叶斑病。可以每亩喷爱苗20ml,每隔1520天防治一次,连续防治23次,能防叶片早衰和落叶,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并能达到增产的目的。其它的药剂种类还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