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8章环境中放射性污染监测第一节 基础知识第二节 环境中的放射性第三节 放射性辐射防护标准第四节 放射性测量实验室和检测仪器第五节 放射性监测第一节 基 础 知 识一、放射性 (一)放射性核衰变 1.核蜕变 不稳定的原子核能自发地有规律地改变其结构,从原子核内部放出电磁波()或带有一定能量的粒子(、),降低其能级水平,转化为结构稳定的核。这种现象叫核蜕变或“放射性核蜕变”。 2.放射性 在衰变过程中,不稳定的原子核能自发地放出、射线,使本身物理和化学性质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放射性”。图8.1 226Ra和60Co的核衰变 1.衰变 衰变是不稳定重核(一般原子序数大于82)自发放出4He核(粒
2、子)的过程。 2.衰变 衰变是放射性核素放射粒子(即快速电子)的过程,它是原子核内质子和中子发生互变的结果。 衰变可分为负衰变、正衰变和电子俘获三种类型。 3.衰变 射线是原子核从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或者基态时所放射的电磁辐射。 (二)放射性衰变的类型 1.放射性活度(强度) 放射性活度系指单位时间内发生核衰变的数目。A=-Dn/dt 单位s-1 专门名称Bq 2.半衰期 当放射性的核素因衰变而减少到原来的一半时所需的时间称为半衰期(T1/2)。(三)放射性活度和半衰期 (四)核反应 核反应:是指用快速粒子打击靶核而给出新核(核产物)和另一粒子的过程。二、照射量和剂量 (一)照射量式中:dQ
3、或X射线在空气中完全被阻止时,引起质量为dm的某一体积元的空气电离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正的或负的)的总电量值,C:库仑; X照射量,它的SI单位为C/kg,与它暂时并用的专用单位是伦琴(R),简称伦。(二)吸收剂量 它是表示在电离辐射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时单位质量的物质吸收电离辐射能量大小的物理量。其定义用下式表示: 式中:D吸收剂量,SI单位为J/kg,单位的专门名称为戈瑞,简称戈,用符号Gy表示; rad(拉德)1J/kg=1GY=100rad D适用于外照射,用于放射生物学、辐射化学、辐射防护 (三)剂量当量 剂量当量(H)定义为:在生物机体组织内所考虑的一个体积单元上吸收剂量、品质因数和所
4、有修正因素的乘积,即H (J/kg )=DQN 式中:D吸收剂量,Gy; Q品质因素,其值决定于导致电离粒子的初始动能、种类及照射类型等(见表8.1); N所有其他修正因素的乘积。表8.1 品质因数与照射类型、射线种类的关系照射类型射线种类品质因素外照射x、e1热中子及能量小于0.005MeV的中能中子3中能中子(0.02MeV)5中能中子(0.1MeV)8快中子(0.510MeV)10重反冲核20内照射 、+、e、x110裂变碎片、发射中的反冲核20第二节 环境中的放射性一、环境中放射性的来源 天然放射性核素 环境中的放射性 人为放射性核素(一)天然放射性核素1. 宇宙射线及其引生的放射性核
5、素 2. 天然系列放射性核素 3. 自然界中单独存在的核素(二)人为放射性核素1. 核试验及航天事故2. 核工业3. 工农业、医学、科研等部门的排放废物4. 放射性矿的开采和利用二、放射性核素在环境中的分布 (一)在土壤和岩石中的分布表8.2 土壤、岩石中天然放射性核素的含量 单位:Bq/g核素土壤岩石40K2.9610-28.8810-28.1410-28.1410-1226Ra3.710-37.0310-21.4810-24.8110-2232Th7.410-45.5510-23.710-34.8110-2238U1.1110-32.2210-21.4810-24.8110-2(二)在水体
6、中的分布表8.3 各类淡水中226Ra及其子代产物的含量 单位:Bq/L核素矿泉及深水井地下水地面水雨水226Ra222Rn210Pb210Po3.710-23.710-13.71023.71033.710-37.410-43.710-23.7373.710-33.710-43.710-23.710-11.8510-23.7103.71031.8510-21.1110-11.8510-2 (三)在大气中的分布 大多数放射性核素均可出现在大气中,但主要是氡的同位素(特别是222Rn),它是镭的衰变产物,能从含镭的岩石、土壤、水体和建筑材料中逸散到大气,其衰变产物是金属元素,极易附着于气溶胶颗粒上
7、。 (四)在动植物组织中的分布 任何动植物组织中都含有一些天然放射性核素,主要有40K、226Ra、14C、210Pb和210Po等,其含量与这些核素参与环境和生物体之间发生的物质交换过程有关,如植物与土壤、水、肥料中的核素含量有关;动物与饲料、饮水中的核素含量有关。三、放射性污染的危害 通常,每人每年从环境中受到的放射性辐射总剂量不超过2毫希沃特。其中,天然放射性本底辐射占50以上,其余是人为放射性污染引起的辐射。放射性元素铀(238U、235U、234U)、钍(232Th)、镭(226Ra)、氡(222Rn)和钾(40K)对人体的辐射伤害特征见表8.4所示。表8.4 天然放射性核素的主要辐
8、射特征放射性核素对人体伤害类型射线能量/ kev238U外照射伤害186232Th外照射伤害238226Ra内照射伤害、外照射伤害352.840K外照射伤害1460全身剂量5Gy致死剂量;全身剂量4Gy半致死剂量。 图8.2 放射性物质辐射人体的途径第三节 放射性辐射防护标准一、我国辐射防护规定(GB870388 )中的部分规定(一)职业性放射性工作人员和居民每年限制 剂量当量(二)露天水源中限制浓度和放射性工作场所 空气中最大容许浓度 表8.5 工作人员、居民年最大容许剂量当量注:表内所列数值均指内、外照射的总剂量当量,不包括天然本底照射和医疗照射。 16岁以下人员甲状腺的限制剂量当量为1.
9、510-2Sv/a。受照射部位职业性放射性工作人员的年最大容许剂量当量/Sv放射性工作场所、相邻及附近地区工作人员和居民的年最大容许剂量当量/Sv广大居民年最大容许剂量当量/Sv器官分类器官名称第一类全身、性腺、红骨髓、眼晶体510251035104第二类皮肤、骨、甲状腺3.01013102 1102第三类手、前臂、足踝7.51017.51022.5102第四类其他器官1.51011.51025103表8.6 放射性同位素在露天水源中的限制浓度和放射性工作场所空气中的最大容许浓度 注:露天水源的限制浓度值是为广大居民规定的,其他人员也适用此标准;放射性工作场所空气中的最大容许浓度值为职业放射性
10、工作人员规定的,工作时间每周按40h计算;矿井下222Rn的最大容许浓度为3.7Bq/L。但222Rn子体或220Rn子体的潜能值不得大于4104MeV/L。放射性同位素露天水源中限制浓度 / (BqL-1)放射性工作场所空气中最大容许浓度 / (BqL-1)名称符号氚铍碳硫磷氩钾铁钴镍锌氪锶碘氙铯氡镭铀钍3H7Be14C35S32P41Ar42K55Fe60Co59Ni65Zn85Kr90Sr131I131Xe137Cs220Rn222Rn226Ra235U232Th1.11041.91043.71032.61021.91022.21027.41033.71021.11033.71022.6
11、2.2103.7101.13.7103.710-11.91023.7101.51021.1102.67.4103.73.3103.310-11.9102.23.71023.710-23.310-13.71023.710-11.1101.11.110-33.710-37.410-3注意:在这些标准中,环境中放射性核素的允许浓度是“Bq/L”而不用“mg/L” 放射性同位素在放射性工作场所以外地区空气中的限制浓度,按表8.6放射性工作场所空气中的最大容许浓度乘以表8.7所列比值控制计算。表8.7 比值控制放射性同位素比 值放射性工作场所相邻及附近地区广大居民区3H、35S、41Ar、85Kr、13
12、1Xe1/301/30014C、55Fe、59Ni、65Zn、90Sr、226Ra1/301/200其它同位素1/301/100二、其他国家和机构发布的有关环境放射性标准 表8.8 国际放射委员会建议的个人剂量限值人员类别基本极限值/(mSva1)职业性个人非随机效应眼晶体 150其他组织 500随机效应全身均匀照射 50全身均匀照射 50不均匀照射 50公众个人非随机效应任何组织 50随机效应全身均匀照射 50不均匀照射 50群体不作规定第四节 放射性测量实验室和检测仪器一、放射性测量实验室 (一)放射化学实验室 (二)放射性计测实验室 二、放射性检测仪器 (一)电离型检测器 (二)闪烁检测
13、器 (三)半导体检测器 检测基本原理都是:利用射线与物质间的相互作用时产生的各种效应(电离、发光、发热、化学效应、产物次级粒子等)间接进行观测和测量。表8.9 各种常用放射性检测器闪烁检测器盖革计数器射线种类检测器特 点闪烁检测器检测灵敏度低,探测面积大正比计数器检测效率高,技术要求高半导体检测器本底小,灵敏度高,探测面积小电流电离室测较大放射性活度正比计数器检测效率较高,装置体积较大盖革计数器检测效率较高,装置体积较大闪烁检测器检测效率较低,本底小半导体检测器探测面积小,装置体积小闪烁检测器检测效率高,能量分辨能力强半导体检测器能量分辨能力强,装置体积小1.电流电离室 图8.3 电离室示意图
14、 (一)电离型检测器2.正比计数管 图8.4 、粒子的电离作用与外加电压的关系曲线 图8.5 盖革计数管示意图图8.6 射线强度测量装置示意图3. 盖革(GM)计数管 (二)闪烁检测器 图8.7 闪烁检测器测量装置示意图 1.闪烁体;2.光电倍增管;3.前置放大器;4.主放大器; 5.脉冲幅度分析器;6.定标器;7.高压电源;8.光导材料;9.暗盒;10.反光材料 闪烁检测器是利用射线与物质作用发生闪光的仪器。图8.7是这种检测器测量装置的工作原理。 闪烁体的材料可用ZnS,NaI,蒽、芪等无机和有机物质,其性能列于表8.10中。表8.10 主要闪烁材料性能注:Ag、Tl是激活剂。物质密度/
15、(gcm-3)最大发光波长/nm对射线的相对脉冲高度闪光持续时间/10-8sZn(Ag)粉NaI(Tl)蒽芪液体闪烁液塑料闪烁液4.103.671.251.150.861.0645042044041035045035045020021010060406028484103030.40.80.20.80.30.5 (三)半导体检测器 半导体检测器的工作原理与电离型检测器相似,但其检测元件是固态半导体。其工作原理如图8.8所示。图8.8 半导体检测器工作原理示意图 n, p半导体的n极和p极; RH电阻。第五节 放射性监测一、监测对象及内容 (一)按照监测对象分 1.现场监测 对放射性物质生产或应用
16、单位内部工作区域的监测。 2.个人剂量监测 对放射性专业工作人员或公众进行的内照射和外照射的剂量监测。 3.环境监测 对放射性生产和应用单位外部环境(包括空气、水体、土壤、生物、固体废物等)的监测。 1.放射性核素 即239Pu、226Ra、224Ra、222Rn、210Po、222Th、234U和235U。 2.放射性核素 即3H、90Sr、89Sr、134Cs、137Cs、131I和60Co。(二)按主要测定的放射性核素分(三)对放射性核素具体测量的内容分 放射源强度,半衰期,射线种类及能量;环境和人体中放射性物质含量、放射性强度、空间照射量或电离辐射剂量。 三、放射性监测方法 定期监测:
17、采样、样品预处理、样品总放射性或放射性核素测定。 连续监测:在现场安装放射性自动监测仪器,实现采样、预处理和测定自动化。 基本步骤 :样品采集,样品前处理,选择适宜方法、仪器测定。 (一)样品采集 1.放射性沉降物的采集 沉降物包括干沉降物和湿沉降物。 放射性干沉降物样品可用水盘法、黏纸法、高罐法采集。 湿沉降物常用一种能同时对雨水中核素进行浓集的采样器,如图8.9所示。 图8.9 离子交换树脂湿沉降物采集器示意图1.漏斗盖;2.漏斗;3.离子交换柱;4.滤纸浆;5.阳离子交换树脂;6.阴离子交换树脂 2. 放射性气溶胶的采集 放射性气溶胶包括核爆炸产生的裂变产物,各种来源于人工放射性物质以及
18、氡、钍射气的衰变子体等天然放射性物质。这种样品的采集常用滤料阻留采样法,其原理与大气中颗粒物的采集相同。 3. 其他类型样品的采集 水体、土壤、生物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方法与非放射性样品所用的方法大致相同。 (二)样品预处理 预处理目的:将样品处理成适于测量的状态,将样品的欲测核素转变成适于测量的形态并进行浓集,以及去除干扰核素。 常用的样品预处理方法:衰变法 有机溶剂溶解法蒸馏法 灰化法溶剂萃取法 离子交换法共沉淀法 电化学法 (三)环境中放射性监测 1. 水样的总放射性活度的测定 水体中常见的辐射粒子的核素有226Ra、222Rn及其衰变产物。目前公认的水样总放射性浓度是0.1Bq/L,当大于此值时,就应对放射粒子的核素进行鉴定和测量,确定主要的放射性核素,判断水质污染情况。 2. 水样的总放射性活度测定 水样总放射性活度测量步骤基本上与总放射性活度测定相同,但检测器用低本底的盖革计数管,且以含4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七年级英语下册 Unit 6 I'm watching TV Section B第4课时(2a-2c)教学设计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
- 10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短暂和平 第6课 国际联盟教学教学设计 岳麓版选修3
- Unit 1 Home-Reading(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译林版(2024)英语七年级下册
- 装饰施工现场安全用电
- 2024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单元 3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管理学矩阵结构
- 《煎荷包蛋》(教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劳动人教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四单元 我们在一起 14 请帮我一下吧教学设计2 新人教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一 减数分裂教学设计3 新人教版必修2
- 执法人员礼仪规范培训
- 2025-2030中国纤维增强聚合物(FRP)钢筋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4年甘肃省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中外航海文化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 见证取样送检计划方案
- 2025年华润燃气投资中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卡通风区三好学生竞选演讲ppt模板
- CNG卸气站操作规程
- (最新)高一物理必修二《功和机械能》典型单元测试题(难度适中含答案)
- 化学元素周期表word(可打印)
- 农民工工资表(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