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影响因素及多元控制_第1页
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影响因素及多元控制_第2页
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影响因素及多元控制_第3页
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影响因素及多元控制_第4页
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影响因素及多元控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规划建立用地标准的影响因素及多元控制 汪军 民【摘要】城市规划师从意愿上都会把追求规划确实定性列为理想目标,但由于规划编制时存在的主观认识局限性和规划实施中规划对象的变异性,导致了规划与实践的脱离,造成了所谓的规划“失效。为了实现规划与实施的动态吻合、保持二者的一致性,从而增进城市规划的同步性、科学性、指导性、可操作性,需要在编制规划时预留应对各种未知因素和未来挑战的技术性空间,并恒常对规划方案进展调整,补充、修编,实现规划的及时革新或再生,缩短规划与实施之间的距离。此所谓规划的可变性。【关键词】规划建立用地;多元控制;气候分区;人口规模 1 前言:现行“用地标准的历史作用 1991年实施

2、的“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立用地标准(GBJ137-90)“(以下简称“标准“)是我国城市规划行业的第一部国家标准。1987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会同、等省会城市规划院及同济大学等单位,组成了国家标准编制组。编制组经过对我国当时设市的222个城市的用地状况进展调查和统计分析,于1990年完成了编制工作,并于次年通过审批并开场在全国实施。“标准“主要通过对城市建立用地的分类管理以及规划建立用地标准的控制来指导全国的城市规划编制工作,成为了我国备类城市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城市建立用地规模的重要技术依据。 在规划建立用地方面,“标准“提出了人均60120m2的控制原则,将各类城市按照现状人均用地

3、水平分成4档,并分别按各自档别进展调整。这种“人地对应及“分档调整的管理模式在“标准“公布施行后曾取得了很大的效果,有效地抑制了1990年以后我国城市大规模扩的势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报告指出,在“标准“实施后的前5年,即“八五期间,全国将近43的设市城市在城市规划的引导下,人均用地平均减少了14.3m2,其中61.5为小城市,平均减少了29.6m2。 然而,随着我国城市规划建立的不断深化,各地各类城市的情况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各种新的土地利用模式也开场出现在一些城市,这使得“标准“逐渐在一些领域表现出一定的不适应性。 在用地分类方面,“标准“对一些新增的用地类别无法进展适宜的定位。比方许

4、多城市出现的混合用地(商住、商办、历史街区中出现的文化娱乐)等等,都不能在现行的分类标准中找到对应的类别,使得规划图纸无法准确表达这些用地功能,因而各地出现了一些自创的用地分类类别和符号。 在规划建立用地指标方面,“标准“对各类城市用地扩的约束力在逐渐减弱。据住建部统计公报显示,在1986年到2004年的近20年间,全国城市数量从353个增加到660个,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0127Km2增长到30406Km2,平均每年增加的城市建立用地到达1014Km2。但是,其中1986年至1996年的年平均增长量仅为913Km2,而1996年至2004年的年平均增长量到达了1439Km2,后一阶段城市用地扩

5、的增速十清楚显。另外,基于“人地对应的控制原则,一些地方在总体规划编制中夸张人口规模,以获得更多的用地指标。这种倾向给各级政府造成了一种错觉,那就是人口规模的扩大可以带来用地规模的增加。 本研究主要针对规划建立用地指标的控制,配合“标准“的修编工作,基于计量分析来探讨规划建立用地的控制机制和具体操作对策。 2 “用地标准制定的难点和思路 规划建立用地标准的制定,本身就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任务。近年来,许多专家和学者都撰文对“标准“本身或者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展过讨论。其中,(1996)认为有些地方政府在使用“标准“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主观或者客观的误解,认为人均用地标准就是100m2人,忽略了

6、“分档控制的原则,使得“标准“失去了一定的指导作用;(2002)认为城市建立用地应该在不同的时空阶段进展划分,不应采用“一刀切的方式,现行的“标准“缺少针对性和可操作性;(2004)认为我国许多城市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时期,特别是沿海兴旺地区对用地的需求要大于陆,因此,“标准“应建立分类控制的机制来应对不同开展阶段的城市;和叶(2007)认为“标准“的滞后性太大,没有考虑到城市动态开展的要求;(2007)针对快速城市化地区的小城镇对“标准“的不适应进展了分析,认为使用单一的人口规模确定用地具有局限性,同时认为在经济开展的特定阶段,对空间的大量需合理的,不应一味地强调人均指标。和汪(2007

7、)认为“标准“的问题首先是在确定“人地对应时人口指标的不确定上,第二是我国城市不同的开展水平导致对空间的要求不一致,应该区别对待,第三则是土地市场化条件下,硬性指标已无法准确把握城市的开展,应引入新的控制机制。 这些论述都“暗示了现行的“标准“正面临困境,改革势在必行。但是由于这些文章的立论视角及对策建议的离散程度太高,似乎无法找到一些共同点。不过,较普遍认为确定建立用地规模不能仅以人口为依据,而应该考虑其它各种因素,亦即在标准中需要考虑引入多种要素进展控制。经过进一步的文献检索与整理,可归纳出以下假设干见解。 2.1 认为用地标准应与经济开展相结合 根据区域经济的开展程度不同,我国一般分为东

8、部、中部、西部及东北部地区。东部地区现已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半岛和海峡西岸等5个城市群,属于我国开展起步较早,经济较兴旺的地区,这些区域的城市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普遍高于其它区域。这些经济开展上的差异导致了对城市用地需求的不同,因此和叶(2007)撰文认为用地标准应与区域经济开展程度相结合。 何(2003)认为,城市经济的一般开展规律说明,经济开展使得人口密度增加,城市公共效劳设施比例上升,而经济开展同时带来产业的升级和调整,第一二产业用地大幅下降,第三产业用地则逐步增加,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城市建立用地的规模以及构造,都应该加以考虑。 另外,我国东部沿海兴旺地区的城市对人口吸聚

9、作用大大高于中、西部城市,但这些城市为了减轻政府提供相应公共设施的财政压力,开场对人口的迁入进展限制。而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却继续大规模推进城市化,以吸引更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这两种类型的城市对人口的不同态度也决定了单一的“人地对应标准缺乏适用性。因此,汪(2007)提出了对处于不同开展阶段的城市应该施行差异化指标控制。 2.2 认为用地标准应与城市等级与规模相结合一般认为,城市用地增长速度和城市人口增加速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因为新增加的人口不必另建一个完整的,独立的根底设施系统为其效劳,因此用地面积的增加应该小于人口增加的速度。但是我国的情况却有所不同,由于之前的城市建立欠账太多,使得

10、用地和人口的关系出现倒挂现象。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历年城市化过程进展分析,认为城市新增建立用地和新增人口的比值取1.12:1较为适宜(、靳等,2000)。但谈、和吕(2002)对全国1990年至2000年间的局部城市进展研究的结果显示,我国全国平均水平为130,高于1.12的水平,而其中东部地区更是到达1.42。但是,这从一个侧面还是说明了我国城市用地增长与人口之间的特定关系(见表1)。、靳等(2000)还认为用地的增长情况在不同规模的城市中也表现出不同的状况;在统计了19871995年全国人均城市建立用地年均增长情况之后发现,虽然在这期间全国人均城市建立用地年均增长1.2,但发现随着城市

11、规模的逐渐减小,人均城市建立用地的年均增长率却逐渐增大。其中,特大城市年均增长2.53;大城市年均增长1.91;中小城市年均增长分别为2.87和4.34。可以看出,小城市人均用地的年均增长率分别是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的1.72倍、2.27倍和1.5倍。 2.3 认为用地标准应与城市职能和性质相结合袁和董(2001)将全国667个城市大致分成6个类别,即区域中心城市、地方中心城市、采掘重工业城市、轻加工工业城市、交通贸易口岸城市、旅游城市,并对这些城市的人均建立用地水平进展统计。统计结果说明(表2),虽然各类城市的人均建立用地都有所增长,但是增长最快的是旅游城市以及区域中心城市,且各类城市

12、的用地水平及增长情况均有所不同。据此认为,不同职能的城市在人均建立用地方面的需求也是不同的。而(2004)在对的建立用地变化情况进展研究后指出,作为我国重要的港口城市和东南沿海制造业基地,正处在工业高速开展和城市规模迅速扩的时期,城市扩正在走一条用地先行的道路,反映在用地指标上表现为人均建立用地较大,特别是人均工业、对外交通(港口)用地。因此他认为处在工业化高速开展时期的城市,其用地的需求必然比其它城市要多,特别是珠三角、长三角的一些城市,已经大大超越了“标准“所规定的围。同样,(2007)在对南的许多城镇进展研究后提出,在一些快速城市化地区,用地的需求量将大大高于其它地区,对这些地区人均建立

13、用地量的控制应该考虑其特殊性。2.4 认为用地标准应与地理位置相结合 、郝等(2005)根据土地集约度分析,将全国省份及直辖市分为5大类:第一类为、;第二类为、等省;第三类为*市和、,、*、等省或自治区;第四类为、,、和*等省或自治区:第五类为、等省或自治区,并提出处在集约度不同的区域的城市所采用的土地控制标准应有所不同。谈、和吕(2004)在对中国145个大中城市的用地扩进展统计后,认为城市建立用地扩展区域的差异性显著。他们指出,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市建立用地的总扩面积为3534km2。这些扩主要发生在东部沿海的12个省、市和自治区,它们占总扩面积的75.3,中部地区占14.5,西部地

14、区占10.2,有着明显的区域差异。因此,城市所处的区域位置也影响了用地建立的情况。 3 基于样本数据的观察与分析 2008年3月,课题组在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建大规划设计研究院等规划研究机构的支持配合下,收集了415项城市(少局部为镇)总体规划编制样本。样本的分布根本上覆盖了全国所有的省份(港澳除外),包括了、*、等偏远省份的城镇。 依据现有文献中提出的影响城市用地规模的各类因素,对样本城市进展了统计观察,希望通过样本观察来发现一些规律或特征,以便为“标准“的完善提供思路。统计观察分为如下几个局部。 3.1 按经济地域分组 根据我国的现实国情,

15、将样本城市分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3个组别,分别代表经济兴旺地区,经济较兴旺地区和经济欠兴旺地区。其中,东部地区共有样本149个,中部地区为110个,西部地区为122个,根本呈平均分布。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无论在1994年还是2000年,东部城市的平均人均建立用地都大于中、西部城市。 但是,从比照的情况来看,东部城市人均城市建立用地水平虽然大于中、西部城市。但是,中西部城市之间的差异却不大;其中,1994年是中部城市大于西部,但是2000年却呈现出相反的状态。因此,可以说从东、中、西3个区域来看,并不存在明显的区域递增或者递减趋势。 3.2 按人口规模分组 按照人口规模将城市分为小城市

16、、中等城市、大城市及特大城市。其中小城市(人口规模20万)有272个;中等城市(20万人口规模50万)有60个;大城市(50万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的现象。图1显示了这种特征,可以看到城市人口规模越大,其人均建立用地面积就越小,这种特征说明了人均建立用地与城市人口规模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关系。3.3 按城市性质分组城市性质一般与城市的主导功能有关,但是由于城市功能的描述不是一个可量化的概念,因此尝试以城市行政等级来代替城市性质进展分组观察。由于标准控制主要为总体规划阶段,因此在分组中也引入了我国现行的总体规划审批构架。将样本分成:1直辖市、省会城市,2国务院审批的86个大城市,3地级市,4县(县

17、级市),5镇。统计结果如表5、图2所示。显然,不同等级的城市呈现出线性变化的趋势,等级越低的城市,其人均用地水平往往高于高等级的城市,这反映了人均用地水平与行政等级之间也存在一定关系。34 按照地理位置分组 根据已公布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我国城市的居住建筑日照间距标准按照不同的气候分区进展划分(见图3)。虽然在一些省份不同城市的日照标准不同,但整体上呈现出北方省份各城市的日照间距要求高于南方省份的特征。因此,至少从居住用地上来说北方城市的单位人口占用的用地要高于南方城市。 因此,按照“中国建筑气候区划图“,可将城市样本划分为7个气候分区,分别定义为:1东北,2华北,3华东,4华南,5西

18、南,6青藏,7*。根据不同气候分区的统计结果如表6、图4所示,我国不同气候分区中城市的人均建立用地面积呈现出自北向南依次递减的趋势。而青藏和*属于少数民族地区,地域广阔且人口稀少,用地水平大于地是可以理解的。 为了进一步观察这种趋势,研究根据我国每个省区的建立规计算出平均日照时间,以此为依据将7个气候分区再次细分至29个省市,对这些省市的城市人均建立用地水平进展统计。参照表6、图5所示可以发现,规定的日照时间越短的省区,人均建立用地量越少,北方规定的日照时间较长的省区,人均建立用地量则越多。这一特征与按气候分区分组的结果一起,证明了人均建立用地与城市所处的气候区位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至此,通过

19、初步的统计观察,可发现人均建立用地水平与城市等级、气候分区、日照间距、人口规模等要素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关系。下一步需要用科学方法来进一步证明这种关系,并建构反映客观规律的模型以指导实践。4 建构基于多元控制思路的“用地标准模型 现行“标准“中对人均规划建立用地的控制思路可以概括为“人地对应,分档调整。这一思路的主要奉献,是在我国各级各类城市之间构建了一个通用的管理模式,即以人口的数量来确定用地的规模,同时根据城市现状的不同,还可以进展个别调整。这种方法使得在实际应用中,无论是规划的编制者还是审批者都能很方便地计算出城市未来所需的土地容量。但是,现有文献中讨论最多的也正是“人地对应这个控制模式。

20、在“方案经济的整体框架下,“人地对应是可以实现的;但是在“市场经济和“土地市场的条件下,严格意义上的“人地对应难以实现。另外,“人地对应也忽略了不同土地性质之间的差异,简单来说,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对人口的承载能力就有很大的区别,因此不能用一个简单的标准来进展控制。 但在我国的现实条件下,取消“人地对应的根本控制亦不是好主意;如果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概念和测度,可能会出现更大的不利局面。既然多重标准的思路无法实现,另一可供考虑的思路就是在一个统一标准的根底上增加控制要素,亦即在“用地标准中引入多元控制。 4.1 多元要素的相关性分析在将样本按经济地域、气候分区、日照间距、行政等级以及城市人口规模分

21、组进展统计之后,直接的观察结果显示:人均建立用地水平似乎与气候分区(见图4)、日照间距(见图5)、行政等级(见图2)和城市人口规模(见图1)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关系。在此根底上,借助统计软件,对这些要素与人均建立用地的相关性进展了分析。 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表7),日照间距、行政等级和人口规模3个要素与人均建立用地的相关系数较大,并且在检验(2-tailed)中呈显著相关(见表7*),其中人口规模与人均建立用地呈负相关;而日照分区则在检验中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见表7*)。 由于是多个要素共同参与相关性检验,因此这些要素之间是否存在自相关也需要进展检验。因为如果存在自相关,也会干扰相关检验结果。对日

22、照间距、行政等级和人口规模的自相关分析结果(表8)显示,这3个要素之间的自相关水平很低,都没有到达显著相关的水平(显著性系数都大于0.05),只有行政等级与人口规模接近0.05。这验证了前面的相关性分析,说明这3个要素各自都与人均建立用地水平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4.2 第一轮模型的建立、验证第一轮模型的建立引入了3个重要参数:人口规模、日照间距和行政等级,这3个要素在相关分析中都被证明与人均建立用地有着显著的相关性。因此,引入这3个参数进展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规划人均建立用地指标基准值=58.843+4.908行政等级参数+28.103日照间距参数-0.041人口规模 其中行政等级参数按照

23、1直辖市和省会,2国务院审批的86个城市,3地级市,4县级市,5镇,依次选取;日照间距参数根据其计算方程得到,人口规模则选取规划常住人口数字。 对回归方程进展检验的结果显示:R2值为10.8,F值为16.044,比照方差P值为0.000。查阅相关系数临界值表发现,当样本量为400时,R2=0.082回归分析即达显著水平;当样本量为450时,R2=0.077回归分析即达显著水平。因此,这里的R2=0.108,表示预测模型成立。 不过,预测模型只在统计意义上成立,经过将样本数据代入模型重新演算之后发现,模型只能准确解释32.9的样本(即模型计算的结果与真实值相差在5m2以)。因此,尝试沿用现行“标

24、准“中根据现状用地水平进展“分档调整的思路,对模型计算的结果进展二次校正。 首先利用统计软件对样本城市进展聚类分组,共分成8个组,得到每组的区间值,并经过整数化后,得到规划人均建立用地指标分档表(表9)。指标分档表的作用是对经过模型计算的结果进展调整,使其与城市现状情况的联系更为严密。 当确定一个城市的规划建立用地标准时,首先通过模型计算得到的值被称为基准值,然后参照分档表格,将基准值和现状值进展对照调整。调整分为相差三级以上、相差两级,相差一级以及处于同一级等4种不同情况,对应不同情况分别有不同的调整方法。 这样,就实现了之前所设想的多元要素共同控制规划用地标准,同时也将现状水平作为重要依据

25、。经过验证,通过模型计算并分档调整之后,预测的准确率比只使用模型预测的情况提高了一倍多(与真实值相差5m2左右的比率上升到了60)。这说明,这种预测和调整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4.3 模型的修正 基于第一轮模型,课题组选取了局部城市案例进展实际的验证,并同时征询专家意见。在实际验证中发现的问题、以及专家提出的问题主要有:首先,模型采用的日照间距参数计算过程太复杂,不利于在实际操作中运用;第二,行政等级作为一个主要的参数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为在现实中,行政区划调整往往会涉及到城市等级的变化,但是很难看得出同一城市在行政等级变化之后,其用地水平也一定会发生变化;第三,在实际操作中,由公式计算得出

26、规划用地标准的方式过于复杂和数理化,过于准确反而不利于实际操作,因为一旦改变一个参数,就会引起结论的变化。因此,需要对模型进展简化,以方便实际操作。 在对模型的调整中发现,日照间距与气候分区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而行政等级与人口规模之间则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提出了用气候分区参数代替日照间距,并取消行政等级这个变量。从而可建立一个只有人口规模和气候分区两个参数参与的预测模型,修改相应的方程式。同时,在样本试算中发现,气候分区1到5区呈现出线性关系,但是6与7区则呈现出离散状态,故回过来对处在15区的城市先进展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 规划人均建立用地指标基准值=120.617-0.054人口规

27、模-5.851气候分区(为、区) 分析结果说明,该模型R2值为8.1,调整后的R2值为7.6,比照方差分析的P值为0.000。根据相关系数临界值表显示,当样本量为350时,R2=0.068,回归分析即达显著水平;当样本量为400时,R2=0.064,回归分析即达显著水平。因此,预测模型成立。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气候分区5主要为省的大部,其日照的要求与气候分区4接近,结合现状数据的统计结果,可将4区与5区并为同一区域对待。 而气候6、7区主要为我国西部的*、等省区,城市建立用地与其它5个区域未呈现出显著的线性相关,因此,需要单独对这两个区域的城市做回归分析,并将6和7区合并为一区,这样就只需计算

28、人口规模一个参数。分析结果如下: 规划人均建立用地指标基准值136.587-0.512人口规模(气候分区为、区) 该方程的R2值为24.3,调整后的R2值为13.5,查表发现模型同样也可以成立。 将处于不同气候区域的城市人口规模分别代入以上两个公式,并进展一定的整数化处理,即得到模型预测的统计值,将这些统计值按照不同的气候分区以及城市规模进展分组,即得到基于模型预测的指标基准表(表10)。 研究同时提出,在实际操作中,规划人均建立用地基准值还应与城市的现状值进展比拟和调整,经过调整之前方可作为规划人均建立用地的最终指标,示意如下(表11)。这样经过调整之后,只需要两个步骤就可以得到城市的规划建

29、立用地标准:第一步,根据城市的人口规模和所处的气候分区在表10中选取相应的基准值;第二步,根据表11的规定,将基准值与现状值进展比照,调整后得到规划标准值。除此之外,还应考虑具有特殊情况的城市,如遥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中地多人少的城市,以及风景旅游城市、矿区城市等,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经过专门论证后确定规划人均建立用地指标。5 假设干讨论 本研究旨在为规划建立用地标准的修编工作提供思路,并力求提供可操作的方案。在完成预期工作之际,还需要进一步讨论或辨识以下问题。 首先是利用单一指标进展控制的局限性问题。一直以来,这个问题都是现行“标准“遭受争议的容之一,但是在修编过程中依然没有能找到完美的答案

30、。在土地供需越来越市场化的背景下,对固定的人均用地指标的诉求愿景与其实际效用的矛盾能否最终解决的问题,目前仍难以答复,还需要更深入地观察与分析。 第二,规划建立用地标准与我国现行的土地调配指标衔接的问题。现阶段,为了保证耕地面积的底线,我用了给各省市下达新增土地指标的方式来控制用地的增长。这就意味着,即使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了城市的开展用地,但是在没有土地指标的情况下,人均标准将没有实际意义。 第三,统计资料的局限性问题。由于我国大规模的城市规划工作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因此至2000年左右,大多数城市已经实施了一段时间的总体规划,这时候城市的现状相对于1980年代末更加趋于接近城市的实际需求

31、。因此,本次模型的建立基于2000年左右的城市现状资料。但是,可以预料的是,如果在2010年再次进展研究,则城市的现状情况又会与2000年左右不同,可能会导致模型结果的不同。另外,统计的结果也会因为样本数量的变化而变化,本次研究如果能够收集到全部667个城市的资料,则模型的结果应该也会出现一些数值上的调整。 第四,多元参数的不确定性。为了实际操作的方便,模型将参数精简成人口规模和气候分区,但是实际上与城市建立用地相关的因素应该大大多于人口和气候这两类,城市的经济开展程度、城市的产业类型与产业构造、城市的人口增长情况等等因素都与之存在关联性。因此,如果继续引入更多的参数,模型的结果也会有所改变。

32、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立用地标准“是指导我国城市规划开展的重要文件,也是规划编制和审批的重要依据。在新的历史基点上,开展“标准“的研究和修编工作非常有必要。但由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极为复杂,用地标准的影响因素诸多,所以本研究工作的局限性及所提方案的缺乏在所难免。欢送批评指正,并期待开展更深入的研究。 (致: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建大规划设计研究院为本次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注释: 1992年“南巡讲话之后,全国开场兴起建立各类开发区的热潮,使得城市用地规模迅速扩。据统计1992年末全国各类开发区共计2700个,而1991年末则只有117个。但到

33、了1995年末,有1200个开发区被取消,用地调控的成果显著。 引自文奇、靳东晓、王凯、冒剑泓,“城市用地构造和人口规模的研究“,2000年,1996年7月,建立部科技司、规划司下达了“城市用地构造和人口规模的研究“科研课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局部专家组成课题组,经过1年的时间完成了研究。研究通过对全国150多个城市的不完全统计,认为“标准“公布5年多来,在城市建立用地控制及管理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我国城市用地分类和规划有了统一的定性、定量依据,有利于城市规划设计和规划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规化,有利于经济、合理地使用城市土地,对提高城市建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这

34、种做法一度是地方政府获取超额土地指标的主要途径,但是近几年由于对各省市新增土地量的配额管理,使得这种做法失去了价值。因为即使是在总体规划中确定了要新建的土地围,也会因为得不到相应的土地指标而无法开工建立。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相关性检验是基于现有的415个样本的根底上进展的,而在样本数量变化的情况下,相关性也会有所变化。但是随着样本数量的增加,检验的结果只会越来越准确,而这415个样本分布于全国各个省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课题组认为可以说明真实的情况。 日照间距参数计算方程:式中:h城市所在区域标准城市大寒日午时太阳入射角(),H为前幢房屋檐口至地面高度,取18.18m,H1为后幢房屋窗台至地面高度取1.35m。 举例说明这种方法的具体操作过程,比方说,省省会城市现状人均建立用地水平为86.65m2人;规划期末人口为600万人。根据其行政等级及所处地域,取行政等级参数1,日照间距参数1.31,代入公式得:标准人均建立用地指标=58.843+4.9081+28.1031.310.041600=75.97m2人。比拟现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