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资料-设计概论-笔记整理_第1页
考研资料-设计概论-笔记整理_第2页
考研资料-设计概论-笔记整理_第3页
考研资料-设计概论-笔记整理_第4页
考研资料-设计概论-笔记整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特征第一节 设计的概念1、Design的古老含义西方: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艺术只是指一种技能或者手工操作技巧;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等同于工匠 。 1747年,法国学者巴托:把艺术分为:实用艺术和美的艺术,以及一些结合了美与功利的艺术。 Design 概念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 朗曼现代英语词典1976年 Design 装饰性图案几十年的历史 发明创造 上溯200多万年前 现代Design的含义: 草图(素描) 图案 构想、方案二、“设计”的古老含义中国: 中国古代“设计”称为: “百工” “开物 ” “造物” “意匠” “经营” “营造” 外国古代Desig

2、n称为:“装饰艺术” “手工艺” “小艺术” 中国设计概念的变迁:从图案、工艺美术到艺术设计三、现代设计概念 设计是人类生活的需求,没有人类就没有设计、没有生活也就没有设计。从这个意义上讲,设计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设计是人类生活方式和生存观念的设计,而不是物品的设计。 必须认可设计不仅仅是造物,而更多地是与社会、经济、生态、伦理等要素的关联。设计不仅是为了现在的人类生活,更重要的是为了未来的人类,为了人类更合理的生活环境和生存方式。 设计是一种文化,包涵了人为的、主观的因素和意识,人类的文化,实际上就是设计的产物,因此,人类的文明就是设计的体现。同时,人类的文化创造了设计,设计必须为

3、人类文化服务,反映当代人类的信念。 设计是一种爱的行为,是高尚的行为,为人造福的举措,它是积极主动地反映客观的活动,而非消极被动地等待现实选择的行为 。 设计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它是一种运酬帷幄的过程,同时又是处理人与物,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活动。 设计自古有之,并非现代产物。设计是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历程而发展的,与人类的创造进程是同步的。有了人类就有了设计。设计是人类特有的行为。设计是人的有意识的行为,人类历史实际上是设计、创造的历史。补充:1、现代设计与手工艺之间的区别:1)采用新的基本原料,主要是钢铁、玻璃。2)采用新的能源,包括燃料和动力。3)发明新的机器,代替人力。4)出现新的工作组织工

4、厂,使劳动精细和专门化。5)交通运输上有重大发展。6)将科学应用于工业日益增多。 2、“设计”与“工艺美术”的关系:工艺是以农耕经济作为背景的,设计是以工业经济作为背景的;工艺是以手工生产为特征,设计是以机器生产为特征的;工艺是单件生产为标志的,设计是以批量生产为标志的;工艺是个性化的形态,设计是标准化的形态。 第二节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设计学是关于设计这一人类创造性行为的理论研究。设计的终极目标永远是功能性与审美性。我们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 设计史、设计理论和设计批评三个分支。设计史研究科技史与美术史;设计理论研究工程学、材料学和心理学;设计批评研究美学、民俗学和伦理学。一、设计史1.1977年

5、,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协会,这标志着设计史正式从装饰艺术史或应用美术史中独立出来而成为一门新的学科,大学里美术史系也将设计史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向学生们提供。1.美术史学上19世纪的两位巨人:森珀和里格尔,正是这两位大师通过在美术史领域作出的卓有成就的研究,而给20世纪的学者最终将设计史从美术史中分离出来奠定了坚实的设计史研究基础。森珀,是将达尔文进化论运用于美术史研究的第一人,提出唯物主义美术史论;里格尔,“装饰研究”以及“艺术意志”的提出。2.20世纪最有影响的西方设计史家:佩夫斯纳和吉迪恩,他们同时又是极有贡献的美术史家和建筑史家。佩夫斯纳通过其1936年出版的现代设计的先锋开创了设计史研究的

6、先河,更重要的是他通过这部著作在公众心目中创造了有关设计史的概念,进而影响了公众对于设计的趣味和观念。吉迪恩关于“无名的技术史”的研究,将设计史的研究引入更为广阔的文化研究方法。二、设计理论设计是三项艺术(建筑、绘画、雕塑)的父亲。在西方,一般以荷加斯的著作美的分析为最早的设计理论专著。现代意义上的设计理论著作是19世纪开始的,而且一般都归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以1837年成立的设计学校为中心的设计教育理论研究,其中最重要的人物是琼斯和德雷瑟。作为一个功能注意者,琼斯的著作装饰的基本原理里强调:任何适用于目的的形式都是美的,而勉强的形式既不适合也不美。德雷瑟是琼斯的学生,他强调研究过去的(包括伊斯

7、兰的)古典的装饰形式,将几何方式引入自然形式形态装饰的研究。第二种类型的设计理论是针对工业革命的影响做出的反响,其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普金、拉斯金和莫里斯。三、设计批评1.设计批评家和设计史家的区别:前者的关注点是当代的设计作品,后者则是设计的历史。2.设计批评的任务是以独立的表达媒介描述、阐释和设计具体的设计作品;设计批评是一种多层次的行为,包括历史的,再创造性的和批判性的批评。在这种情况下,设计批评追求的是价值判断,而这一点是今天的设计史研究所回避的。3.作品价值判断的标准:形式的完美性、功能的适用性、传统的继承性以及艺术性意义。4.设计批评包括历史的批评、再创造性的设计批评和批判性的设计批

8、评等。5.在有关设计的艺术问题讨论中,“趣味”这一概念与“美”有着同等重要的位置。第三节 设计的多重特征从广泛的意义上说,人类所有生物性和社会性的原创活动都可以称为设计。一、设计的艺术特征1、设计与艺术的渊源最早的艺术和实用有关。18世纪,巴托把各种艺术细分为实用艺术、美的艺术。2、设计的艺术含量设计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设计的创造过程是遵循实用化求美法则的艺术创造过程。这种实用化的求美不是“化妆”,而是以专用的设计语言进行创造。作为有艺术含量的创造活动,设计中常常发生这样的现象,一个设计不是直接地进入生产,而是巧妙地引发了另一个新的设计。从古到今,设计的艺术追求都在设计品中体现出来的。随着历史发

9、展和社会进步,创造纯精神产品的艺术逐渐从物质生产中分离出来。当设计解决了物质技术产品的技术课题与使用功能,艺术便成为它永无止境的追求。3、设计的艺术手法。设计的艺术手法主要有:借用、解构、装饰、参照和创造。借用:在设计中借用某句诗、某段音乐或者某个镜头、某一雕塑或其他艺术作品,借用艺术创作的风格、技巧等,是设计的一种手法。广告设计中经常使用。解构:以古今纯艺术或设计艺术为对象,根据设计的需要,进行符号意义的分解,分解成语词、纹样、标识、单行、乐句之类,使之进入符号贮备,有待设计重构。装饰:在解决设计的艺术品质问题时,装饰是最传统又常用的方法。装饰并不等于“罪恶”,也不等于错误,关键在于使用是否

10、恰如其分。好的装饰可以掩去设计的冷漠,增添制品的情感因素,增强设计的艺术感染力;好的装饰是设计不可分割的部分,只有多余的装饰才是可以随意增减的附件。参照:设计属于创造。在解决设计的艺术品质问题时,无论是借用、解构、装饰,都不能简单的模仿,而要表现出适度的创新,参照不失为一个简单又有效的方法。参照的核心是形式借鉴、规律借用、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参照的关键是根据设计范例,反复参详考察,找出规律和可变的环节,在基本规律或基本形式不变的前提下,使设计呈现新的艺术面貌。创造:创造是设计艺术最根本的方法,是借用、解构、装饰、参照等方法的基础。4、艺术推动设计(容易出分析题)。设计与艺术的发展并行不并行不悖

11、,二者都在追求一种能够体现时代精神实质的理想形式,艺术推动设计,设计的探索又同时影响了艺术形式。设计的探索又同时影响了艺术形式,包豪斯典型地代表了艺术推动设计,艺术与设计结合的成就。包豪斯在设计教育上也力图打破艺术与设计的一切界限,从而创造“完全艺术品”。艺术家参与设计研究,投入设计实践,可以推动设计进步。“现代设计之父”是威廉。莫里斯。设计师关注艺术,投入艺术研究,也可以推动设计进步。设计师与艺术家的合作则更有可能推动设计进步。艺术与设计关系存在的误区:为艺术而设计、为技术而设计、孤立静止地看待设计与艺术的关系。二、设计的科技特征1、设计与科技进步(容易出分析题):)设计总是受着生产技术发展

12、的影响;)设计是在工业革命后开花结果的,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工业革命导致了世纪初各种设计思潮的产生,同时为设计的发展打开了广阔前景;)一种新材料的诞生往往给设计造成重大影响,塑料是对世纪的设计影响最大的材料,新材料的出现总是鼓励着设计师进行新的形式探索;)与再现过程有关的机器的相继诞生使视觉传达的领域不断扩大。历史上最早看到的是印刷术。视觉的表现手法极大丰富,同时大大地扩大了和深化了视觉传达领域;)新兴的信息技术引起设计生产及设计模式划时代的变革。技术的高度发达,传统的设计观念已从有形的物质领域扩展到了无法触摸的程序领域。三、 设计的经济性质(容易出分析题)1、设计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英国前首相

13、撒切尔夫人指出,英国经济的振兴必须依靠设计。二战以后,日本经济百废待兴,日本政府从50年代引入现代工业设计,将设计作为日本的基本国策和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从而实现了日本经济70年代的腾飞。设计作为经济的载体,作为意识形态的载体,已成为一个国家、机构或企业发展自己的有力手段。一个公司只有设计取得领先才能够赢得市场能力。市场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把握设计与消费的结合点。2、设计作为价值方法:设计是创造高附加价值的方法。从消费层次来看,人的消费需求大体分为三类层次,第一类层次主要解决衣食等基本问题,满足人的生存需求;第二层次是追求共性,即流行、模仿,满足安全和社会需要。第三类层次是追求个性,要求小批量多品

14、种,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设计作为价值方法:品牌、包装、限量、CI设计、艺术与文化的内含。 3、补充:设计与生产:(分析题)设计是生产的组成部分;设计师是生产者,设计活动是生产活动,而且是对整个生产举足轻重的生产活动。设计为生产服务;设计首先为工厂建设服务,其次为产品的改良和创新服务,第三为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服务。设计师要向生产人员学习;由于精力所限,很少有设计专家同时又是生产专家。但可以肯定的说,不精通比较先进的工厂,设计不出更先进的工厂,不精通先进的生产,设计不出先进的产品。生产部门必须认识设计。生产系统的所有人员为了企业的强盛都应进行正确认识设计的教育,形成企业共识,在充分肯定设计是重

15、要的生产力的基础上,调整好设计与生产的关系,发挥设计在生产中的先锋作用。生产只有正确认识设计,才会充分支持设计。设计必须拥有生产的支持才能得到实现。设计与消费:(分析题)消费是设计的消费;设计为消费服务,消费是一切设计的动力与归宿;设计创造消费。设计是最有效的推动消费的方法,它触发了消费的动机。设计能够唤起隐性的消费欲,使之成为显性。人类物质消费本质上是一种精神消费和文化消费。人类需要本身就是某种文化的体现。设计创造消费的能力不仅源于企业对经济效益的追求,而且深深地根植于社会心理同构之中。第二章 设计源流之一(中国部分)设计产生于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对石器的有意识,有目的的加工制作,随着人类物质生

16、产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类设计也从相对稳定的手工艺设计时代发展到以机械化大批量生产为特色的现代设计阶段。一、 原始社会时期的设计一、石器设计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石器是人们最主要的生产工具,石器工具的设计是原始社会最早和最主要的设计内容。二、原始“彩陶”的设计所谓原始“彩陶”,是指一种绘有黑色、红色装饰花纹的红褐色或棕黄色的陶器。这个时期的文化,称之为“彩陶文化”。因为彩陶最早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所以也称“仰韶文化”。原始彩陶设计有下列几种:1 、半坡型:鱼形花纹:由写实逐渐演变为抽象,可以分为草体鱼纹和复体鱼纹。人面鱼纹盆和尖底瓶汲水器。2 、庙底沟型:装饰多用直线

17、和曲线结合,构成曲边三角形。鸟纹的应用更多,而纹饰的黑白双关是它的特色。3 、马家窑型:点和螺旋纹的运用,艺术风格可用旋动、流畅来形容。4 、半山型:图案组织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用旋涡纹组成装饰;二是用葫芦形纹作面的分割,是装饰面区分为数个单位,并流行运用锯齿纹。5 、马厂型:以人形纹(或称蛙纹)最有特色。原始彩陶,还有典型的“龙山文化”,是以山东为中心,薄而光的蛋壳陶大量出现,是这类设计的突出特征。彩陶图案设计中形式法则有:对比法、分割法、多效装饰法、双关法。陶器的设计发明标志着人类设计由原始设计阶段进入了手工设计阶段。主要有黄河中上游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为中心的彩陶和继之而起的黄河下游龙

18、山文化为中心的黑陶,以及长江以南东南广大地区的几何印纹陶。二 奴隶社会时期的设计一、青铜器设计整个奴隶制时代,也是青铜器的设计制造最繁盛的时代,故又称青铜时代。 青铜器:红铜(纯铜)与锡或铅的合金。青铜器特点:硬度大、铸造性能好、熔点低、耐腐蚀,青铜器的装饰纹样:主要采用饕餮纹,即兽面纹,其他还有夔纹、鸟纹、象纹、鱼纹等,一般采用主纹和地纹相结合的表现方法,即以兽面纹为主题,以回纹为陪衬,形成逐次效果。青铜器的冶铸方法:陶范法(浑铸法、分铸法)和失蜡法青铜器的加工方法:焊接、刻画、镶嵌、金银错、鎏金等。 各朝代的青铜器:商:敬鬼神后毋戊方鼎 、 四羊方尊 周:礼仪大盂鼎,虢季子白盘 春秋、战国

19、:实用立鹤方壶、曾侯乙墓编钟 秦 汉长信宫灯、马踏飞燕成书于战国时期的考工记,是我国最早关于设计与制作的专著,其所谓“天有时,地有气,工有巧,材有美,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是一重要的设计观点。三 封建社会时期的设计一、陶瓷设计瓷器和陶器的主要区别:胎质不同、用釉不同、火候不同。从陶器发展到瓷器,经历了漫长的过渡阶段,那就是半瓷质陶器,瓷质陶器远在殷商时代己经出现,至汉代渐趋成熟原始瓷器施有釉料,釉色青黄,故称“原始青瓷”。魏晋南北朝-中国进入了瓷器的时代( 原始青瓷 ) 六朝青瓷:鸡头壶 青瓷莲花尊到了唐代,青瓷以南方浙江的“越窑”为代表,越窑的特点是,胎骨较薄,施釉均匀,釉色青翠莹润。白瓷以

20、北方河北的“邢窑”为最佳,邢窑与越窑齐名,因而有“南青北白”之说。唐代瓷器装饰以花卉纹为主,装饰方法繁多。其中釉下彩是先在素胎上画彩,然后上釉,这是迈向彩绘装饰的开创性的一步。唐三彩(名词解释):是模仿染缬工艺的装饰效果。因为它经常采用黄、绿、褐等色釉而得名,实际上并不限于三种色釉,它是一种低温铅釉的彩釉陶器,是用经过精炼的白粘土制胎,两次烧成的。它首先用千度左右的高温烧成陶胎,挂釉后再经900o左右焙烧。在唐代是用作陪葬的明器。宋代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青瓷居多宋瓷在造型与装饰设计上都有许多独创性的成就,其中尤以梅瓶的造型最具鲜明的时代特色。元代瓷器:景德镇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元瓷的

21、突出成就,是烧成了青花和釉里红瓷器。元代陶瓷在造型设计上,一般很大,胎骨厚重,粗犷有力。明瓷的成就,主要表现在青花瓷、五彩和单色釉方面。青花瓷是主要的产瓷品种,以宣德年间所产最佳。明瓷的装饰手法,彩绘已成为主流,标志着中国陶瓷已由“青瓷时代”进入了“彩瓷时代”。清朝时期的康熙、雍正和乾隆三代,中国陶瓷生产达到了历史的顶峰,景德镇仍为全国瓷器的中心。康熙朝还创造了极为名贵的珐琅彩瓷器,后人称“古月轩”。青瓷在制作水平上远远超越了前代,而在设计意匠上,青瓷欠缺较高的美学境界。二、漆器设计我国是用漆最早的国家,商代已有漆器。漆器成型工艺以木胎、卷木成型、夹纻成型为主。漆器的装饰方法有:1)描绘 2)

22、针刻 3)银扣 4)描金 5)金银平脱 6)螺钿 7)雕漆 装饰纹样有:1)动物纹2)云气纹3)几何纹4)社会生活题材 5)植物纹14世纪中叶,元代嘉兴府出现了两位剔红巨匠张成、杨茂。 三、纺织品与服装设计汉代丝织品的花纹设计,主要有云气纹、动物纹、花卉纹、几何纹和吉祥文字,其中以云气纹和吉祥文字。汉锦经线起花,称“经锦”。六朝的丝织品以四川生产的蜀锦最为著名,六朝是中国装饰纹样设计由动物纹为主向植物纹(莲花、忍冬纹)为主的过渡时期。到了唐代,在名目繁多的丝织品中,以唐锦最为出色,唐锦纬线起花,称“纬锦”,唐锦的花纹设计以联珠纹(陵阳公样)最具代表性。宋代因为丝织品的国内外需求都很庞大,丝织业

23、较唐代更为发达,称宋锦,纹样设计成就最为突出的是缂丝。棉织是在元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工艺,棉纺织家黄道婆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松江成为全国最大的棉纺织品。丝织品中以一种名叫“纳石失”的夹金织物最具特色,称织金。明代织锦称明锦,主要品种有库缎、织金银和妆花三类。明锦图案设计由团花、折枝、缠枝、几何纹等,其中缠枝为明锦代表特色。刺绣以“顾绣”最为有名。清代的丝织、刺绣、印染均非常发达。丝织有南京的云锦、苏杭的宋锦和四川的蜀锦为最佳。清代刺绣形成不同的地方特色:苏绣、粤秀、蜀绣、湘绣、京绣。四、建筑设计秦汉时期是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的第一个高潮。中国建筑设计到了汉代,由于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经发展成一个完备

24、的体系。当时的木结构技术已渐趋成熟,后世常见的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主要木结构已经形成,并且能够建造多层木建筑,斗拱已普遍使用。砖石结构技术也成长起来,拱劵技术有了较大的进步,中国建筑特有的布局形式已经形成,成为后来两千年中国建筑发展的基础。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建筑达到了极盛。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的成熟时期。隋代已经采用图纸和模型相结合的建筑设计方法。李春设计修建的赵州桥这一时期成就最为突出的是城市与宫殿的设计。唐都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繁荣的城市。隋唐建筑设计强调艺术与结构的统一,没有华而不实的构件,建筑色调简洁明快,屋顶舒展平远,门窗朴实无华,给人以庄重、大方的印象,这是后来宋元明清建筑

25、少见的特色。12世纪初由北宋李诫编著、政府颁布的营造法式,是我国和世界建筑史上的珍贵文献。明清建筑是继秦汉建筑和唐宋建筑之后,中国古代建筑的最后一个高峰。在宫殿、坛庙、宗教建筑和园林设计等方面的成就尤其突出,不少建筑完好地保存到现在,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不断营造的结果,是现存最大的古建筑群。明清建筑设计的成就不在于对前代建筑设计的变革性发展,而是对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的一次全面总结。中国古代建筑设计在结构上的特点: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变,中国古代建筑在外观、结构、色彩和布局设计诸方面,都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在外观设计上,中国古代建筑由屋顶、屋身和台基组成。屋顶的特征最明显,主要有硬山、悬山、庑殿、

26、歇山、攒尖、卷棚和单坡等多种类型。在结构设计上,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构架为主要结构方式,常用的有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斗拱是我国古代建筑特有的构件,唐宋时期斗拱主要作为结构构件,到明清时演变为以装饰构件为主。在布局设计上,中国古代建筑有一种简单的组织规律,就是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位,组成各种形式的组合。在装饰和色彩设计上,中国古代建筑也别具一格。装饰主要集中在梁枋、斗拱,综合运用了各种美术工艺及雕刻、绘画、书法等艺术加工手法。在色彩设计上,运用对比强烈的原色设计,也是中国古代建筑显著的特征之一。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特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所体现的中轴线对称

27、平面布局,即统一又富有变化的空间处理,是中国古代城市布局的传统特征。 中国古代桥梁设计:( 1 )汉朝时的梁桥,是我国古代最普遍出现的桥梁,故是称作平桥。它的结构简单,外形平直。( 2 )种类繁多的拱桥。如卢沟桥 ( 3 )著名的桥梁设计:万安桥、赵州桥中国住宅设计实例:于阑式住宅、北京四合院住宅、闽南土楼住宅、河南窑洞住宅。五、园林设计1 、中国园林设计发展简介:我国古代园林的出现可以上溯至公元前16世纪的商周。汉代在囿的基础上发展出新的园林形式苑。魏晋南北朝时期,私家园林设计形成追求自然野逸的风气,是中国园林设计的转折时期,也是山水园林的奠基时期。唐宋时期,中国文学和艺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转

28、折时期,园林设计也被推向更高的审美层次,“诗情画意”逐渐成为中国园林设计的主导思想。明清两代是中国古代园林设计的顶峰时期,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超出前代的辉煌创造。保存至今的园林尤以清代最多,设计成就也最高,代表了古典园林设计的高峰期水平。明末清初的计成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著成园冶一书。这是我国古代最系统的园林设计论著,在设计史和美学史上都有极其宝贵的价值。2、中国古代的园林设计特点:首先,中国园林设计注重自然美,其次,中国园林设计十分强调曲折多变。园林风景设计上的复杂多变,同时达到了“体宜”的效果,而无丝毫杂乱无章之感。再者,中国园林设计崇尚意境。设计不止满足于对自然美景的仿造,更追求诗

29、情画意境界的创造,借以寄托游园者的思想情怀。中国园林设计以其曲折多变的造型和自然野逸的意趣在世界园林设计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中国园林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是中国古代设计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六、家具设计中国古代的家具设计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商周的青铜器中有不少雕饰精美的家具。春秋战国时期铜制和漆木家具的设计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商、周至三国时期,跪坐使人们主要的起居方式,因而相应形成了矮型的家具设计,席与床(塌)是当时室内陈设的最主要家具。汉代以后,垂足而坐的习惯逐渐增加。隋唐时期,垂足而坐与席地而坐的习惯同时存在,出现了高矮型家具并用的局面,总的趋势是由上层阶级带动民间向垂足而坐和高型家具过渡。

30、这一时期的高型家具有各类桌、案、凳、椅和床。后世所用家具类型已基本具备。家具的造型简洁实用、朴素大方,结构趋于合理的简化,嵌细及各种装饰工艺被进一步应用到家具上。高型家具经五代至宋代己日趋定型化,并且衍化出了高几、琴桌和床上小炕桌等新的家具式样。宋代家具的结构与造型得到了很大的改进,为明清家具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明式家具(名词解释):明式家具主要指那种以硬木制作于明代和清代前期,江南一带,设计精巧,制作精致,风格简洁的优质家具。明式家具在工艺制作和造型艺术的成就上已达到当时世界上的最高水平,是中国设计智慧的杰出代表。明式家具的设计特色:1、注重结构美;2 、注重材质美;3 、注重造型美;4

31、 、注重装饰美.清代家具在结构和造型设计上基本继承了明式家具的传统,体重显得更加庞大厚重,出现了组合柜、可折叠与拆装桌椅等新式家具。而在装饰设计上为了追求富丽堂皇、华贵气派的效果,对家具进行不厌其烦的繁琐堆砌。清式家具以苏作、广作和京作为代表。被称为清代家具三大名作,造型与装饰设计各具地方特色,并且一直保持到现在。中国古代典籍名著:书名时代编者题材考工记战国齐国官营手工业专著营造法式北宋李诫建筑技术天工开物明代宋应星农业、手工业髹饰录明代黄大成漆工艺专著园冶明末计成造园专著第二章 设计源流之二(西方部分)一、西方古代设计一、两河流域的设计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流域,是最早进入奴隶制文明高度发达

32、的地区之一,古代希腊人把这一地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先后出现苏美尔、古巴比伦、亚述、新巴比伦王国以及波斯帝国。苏美尔人发明了玻璃最早的人工装饰材料古巴比伦时期的艺术与设计:最著名的当属汉漠拉比法典碑,上面刻有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典。新巴比伦时期的艺术与设计:“空中花园”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观”之一。二、古代埃及的设计古埃及设计成就:神庙和陵墓(金字塔、卡尔纳克神庙) 柱式: 莲花苞(哈托尔)柱式、莲花柱式、棕榈柱式、纸莎草柱式 金字塔是埃及设计艺术发展史士的高峰,反映出了埃及人达到的数学和几何学的成就以及他们非凡的艺术才华。在设计上追求简洁、宏大、稳定和崇高的效果,用宏伟的气势、单纯朴实的造型

33、象征着国王至高无上的权威,反映出为了永恒而进行建造的初始愿望。其中吉萨金字塔和巨大的狮身人面像是埃及古代文明的精华。埃及建筑艺术与古代希腊一样,是以列柱承托屋顶的承柱式为基础的。神庙在埃及得到了完善的发展,布局也体现了埃及人尊重秩序的世界观,他们将设计的着眼点放在内部特殊的空间构造上。三、古希腊的设计 柱式:多利克柱式、爱奥尼亚柱式、科林斯柱式。(女像柱) 希腊陶器:黑绘式风格、红绘式风格、彩绘式风格 四、古罗马的设计柱式:科林斯式、托斯卡纳、组合式、拱券结构二、 中世纪的艺术这一时期的设计受到宗教的广泛影响,伴随着政治上的稳定也出现了一次短暂的兴盛期,一种平面化、装饰化的风格主宰了中世纪的艺

34、术设计,宣告了一种新的设计传统的诞生。由于宗教的绝对统治,使得欧洲中世纪的宗教建筑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体现了中世纪艺术的最高水平。1 、早期的基督教艺术教堂建筑的典型代表是“巴西利卡”式样。2 、拜占庭艺术希腊的十字式是拜占庭最具特色的创造,成为后来拜占庭建筑最明显的特点。镶嵌画、壁画在拜占庭时期得到了不可思议的发展。3、罗马式艺术罗马式艺术设计的主要成果体现在建筑设计上,不论是在宏伟或是和谐方面,罗马式建筑的结构总是朴素和克制的。罗马式教堂全力发展了长方形的布局,长方形会堂和拉丁十字形平面的结合是教堂建筑的典型模式。拱顶是其最具独创性和特色的地方,拱顶主宰着建筑物的整个结构,保证了各个部分的统

35、一。4、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名词解释):以其垂直向上的运势,尖尖的拱门,有棱筋的穹隆顶,高耸的尖塔建筑物外部的造型,着力强调建筑物垂直因素的同时,形成了一种高拔,挺直的建筑形式,其内部装饰设计也十分讲究,墙上有长长的窗洞,宗教性壁画无所依托,还镶嵌彩色玻璃窗画。哥特式建筑首先在法国大发展,代表作品为巴黎圣母院。三、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在14至16世纪,欧洲许多国家先后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代表人物:阿尔贝蒂论建筑美的标准:数字、比例和分布布鲁内莱斯基佛罗伦萨大教堂穹顶设计四、作为历史转折时期的17-18世纪近代中期的欧洲艺术史开始于17 世纪初,上承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文艺复兴时期,延续至1

36、8 世纪末,共约200 年,在欧洲几个主要国家经历了巴洛克艺术、古典主义艺术、洛可可艺术和其他艺术风格或流派的发展高峰。其中,巴洛克艺术发源于意大利,古典主义艺术和洛可可艺术则在法国特别兴盛。1 、巴洛克设计艺术(Baroque)风格特点:气势雄伟、生机勃勃、富有动感、注重装饰 代表:法国凡尔赛宫主要建筑师:波罗米尼和贝尼尼。巴洛克设计(名词解释):突破了古典艺术的常规,一反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追求高度写实与和谐端庄的人文主义传统,以鲜明饱满的色彩和扭曲动荡的曲线,而追求华丽、夸张、怪诞和壮观的表面效果。通过光线变化和形体的动感来塑造一种精神气氛,从而把现实生活和激情幻想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惊

37、心动魄的戏剧性趣味。建筑设计在形式上刻意追求反常出奇、标新立异的效果,外观自由奔放,线条曲折多变,建筑的构图节奏不稳定,常常不规则地跳跃。在装饰上多采用曲线,使用扭曲多变的纹样形式,成为复杂迂回的形状,喜用大量的色彩绚丽的壁画和姿势夸张的雕像,多以历史和神话故事为题材。2 、古典主义古典主义(名词解释):形式上对古希腊、古罗马艺术的一种模仿,具有明晰、严谨、想象和谐的特点,理想主义,气魄宏大,多以神话、圣经和历史事迹为题材。减少了对纯装饰的追求。17 世纪,法国的古典主义是君主专制政权下的产物,得到王权的支持、倡导和钟爱,打上了深深的官方烙印。古典主义的建筑风格以水平、垂直、明晰、理性为基础,

38、向巴洛克的曲线造型发起了挑战,带有古典倾向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作品是残废军人宫和卢浮宫的立面。白宫是古希腊风格和图斯坎风格结合的典范。3 、洛可可设计艺术洛可可风格(名词解释):主要盛行于法国路易十五时代,大量采用曲线型的贝壳纹样,雅致、精细、轻盈、活泼,结构巧妙,给人一种意趣盎然的感受。在某种程度上是对装饰过度追求。强调装饰的作用,是西方工艺设计史上重视装饰风格的典型代表。工艺方面,设计家从大自然中吸取灵感,把动植物某些生长的规律和外在形态的某些特点作为装饰的因素加以发展,并应用到一切小工艺品中。室内装饰器物的设计最为典型地体现了洛可可风格。4、浪漫主义18 世纪中叶,在欧洲出现了一种与学院派古

39、典主义针锋相对的艺术。浪漫主义打破了古典主义讲究纯理性和公式化,强调个性和感情的表现,偏爱幻想的主观世界,宣传艺术超越生活之上,带有或多或少的唯美主义倾向。在建筑方面,从中世纪建筑式样中吸取其独特的经验,因而,浪漫主义建筑风格的一个显著特征,便表现为对中世纪建筑形式的模仿。五 西方现代设计概况工业革命及其意义:工业革命是指人类从农业和手工经济转变到以工业和机械化制造业为主的经济的一次转变过程,是一次重要意义的转变和革命。意义: 首先,设计行业开始从传统的手工制作中分离出来;其次,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的诞生及运用,为设计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改变了传统设计材料的结构模式,对产品设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40、;第三,设计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1、“水晶宫”博览会 19世纪最著名的设计展览是1851年博览会,也就是有名的“水晶宫”博览会。“水晶宫”博览会(名词解释):1851年,为了炫耀英国工业进步,英国伦敦举办了19世纪最著名的设计展览水晶宫博览会。水晶宫的设计采用了玻璃和铁架结构,博览会对设计理念产生影响,各种思想争论对设计界形成强大冲击。终于在19世纪下半叶英国引发了一场工艺美术运动。 “水晶宫”的意义 :新材料的运用(钢铁、玻璃)、预制构件、无多余装饰 2、工艺美术运动时间:1880 年至1910 年地点:以英国为中心,扩散到欧洲及美国核心理念:建立起以手工艺为主导的生产模式 代表人物:拉斯

41、金、莫里斯(莫里斯设计事务所 、“工业设计之父”、代表作品“红屋” )工艺美术运动的特点(成就) :第一,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 第二,在装饰上反对娇柔做作的维多利亚风格,提倡哥特式风格和其他中世纪的风格,讲究简单,朴实无华和良好的功能;第三,主张设计上的诚实,诚恳,反对哗众取宠的倾向;第四,推崇自然主义和东方装饰。 缺点:将美的设计与机械生产对立起来。工艺美术运动在追求质量可靠、形式简练的同时,还追求产品和装饰的道德价值。工艺美术运动代表了一种社会行为,艺术家们都怀着改造社会的理想主义思想。3、新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有两个动机:一是与历史主义决裂,打破旧传统的束缚,创造出适合时代需要

42、的新形式;二是与自然主义划清界线,针对当时自然主义对自然简单的、生搬硬套的形式模仿,提出设计应该表现自然界、理解自然。和工艺美术运动相比,新艺术运动并不怎么反对机械生产,相反地,它能够逐渐地接受机械化的变革,是新艺术运动成为连接现代设计运动的桥梁。新艺术运动(名词解释):1880至1910年的一场设计运动。名字源于在巴黎开设的一间名为“现代之家”的商店,店内陈列的都是此种风格的产品。 新艺术是一场运动,而不是单一的一种风格,可分为直线风格和曲线风格,并以其对流畅、婀娜的线条的运用、有机的外形和充满美感的女性形象著称。这种风格影响了建筑、家具、产品和服装设计,以及图案和字体设计。时间;1880至

43、1910年地点:以法国为中心 ,扩散到欧美。 哥特式、洛可可式和日本艺术是新艺术运动的三大源泉。比利时:霍尔塔-(霍尔塔旅馆、“比利时线条”或“鞭线”)威尔德-“欧洲大陆的莫里斯”法国:中心:(1)巴黎(2)南锡市 吉马德-(巴黎地铁入口设计、有机体和抽象形态完美结合)盖勒-雷诺-法国“新艺术”运动的经典设计作品是埃菲尔铁塔。西班牙:建筑师高蒂 设计风格:仿生、哥特式、曲线风格、奇幻、彩绘瓷砖混凝土代表作品: 巴特洛公寓 、米拉公寓、圣家族教堂美国:蒂凡尼新艺术的平面设计奥布雷比亚兹莱(英国 Aubrey Beardsley,1872-1898)阿尔丰斯穆夏(法国Alphonse Mucha,

44、1860-1939)威尔布拉德利(美国Will Bredley,1868-1962)4、装饰艺术运动时间;一战-二战之间地点:法国、美国名字来源于1925年在巴黎举行的“巴黎国际现代化工业装饰艺术展览会”。新艺术强调自然风格,强调手工艺,否定机械化,而装饰艺术反对自然(特别是有机形态),反对纯手工艺的趋向,主张机械美。代表性设计及设计师威廉凡艾伦(美国 William van Alen,)克莱斯勒大厦ChryslerBuilding 威廉兰柏(美国 Willian Lamb)帝国大厦EmpireStateBuilding洛克菲勒大厦装饰艺术运动 (名词解释):一战后在巴黎出现,是一种明确的现代

45、风格 , 它从各种源泉中吸取了灵感,包括新艺术,俄国芭蕾、美洲印第安艺术等。艺术装饰运动传入美国,与美国的大众文化相融合,形成了豪华、夸张、迷人、怪诞等风格,主要表现在建筑设计和产品设计两方面。代表作品有克莱斯勒大厦和帝国大厦等。 5、构成主义时间:一战-二战之间地点:红俄构成主义(名词解释):兴起于俄国十月革命前后的前卫艺术运动,先锋意义在于,将对共产主义的热情与艺术上的激进态度联系在一起,将结构作为设计的起点,并以此作为设计的中心。构成主义也称颂新材料和新技术,它是对以往所有艺术形式的革命,热衷探索新材料的结构表现形式。代表人物:李西茨基-平面瓦西里康定斯基亚历山大罗钦科(Alesande

46、r Todchenko)代表作品:建筑师塔特林-第三国际纪念塔6、风格派时间:1917 年-1931 年地点:荷兰风格派(名词解释)1917-1931年以荷兰中心的一场国际艺术运动。 1917 年,一批荷兰的设计师、艺术家发行了一本叫“风格”的杂志,风格派由此得名。这个组织以杜斯博格为领导,认为艺术应该用几何形象的构图和抽象的语言来表现宇宙的基本法则 和谐。里特维尔德的红蓝椅和施罗德住宅是风格派的经典。 代表人物:凡杜斯博格(TheoVan Doesberg,1883-1931)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19121944)盖里特里特维德(Gerrit Rietveld, 1888-

47、1964)代表作品:蒙德里安“红、黄、蓝”油画和里特维尔德“红蓝椅”。红蓝椅诠释风格派艺术和设计思想的代表作。7、德意志联盟和包豪斯时间:1919年-1933年三位校长及成员(三个阶段)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汉斯迈耶(Hannes Meyer,1899-1954)密斯凡德罗(Mies van der Rohn,1886-1969)包豪斯的发展历程魏玛时期(1919年1925年4月) 德绍时期(1925年4月1932年9月) 柏林时期(1932年10月-1933年7月)包豪斯(名词解释):1919年在德国魏玛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所推行

48、现代设计教育、有完整的设计教育宗旨和教学体系的学院,其创始人是德国著名建筑设计师、设计理论家格罗佩斯。 它倡导了艺术与科学技术结合的新精神,创立了工业化时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发展了现代设计的新风格,为工业设计指示了正确的方向,对现代设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包豪斯的设计老师:约翰伊顿 (Johannes Itten,1888-1967) 莫霍里纳吉(Laszlo Maholy-Nagy,1895-1946) 郝伯特拜耶(Herbert Bayer,1900-1985)马歇尔布鲁耶(Marcel Breuer,1902-1981) 马里安布朗特(Marianne Brandt)

49、历史意义(P60) (1)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 (2)注重团体合作,这推动了企业集体合作制度的建立; (3)强调标准化,打破传统艺术教育过分强调自由化的藩篱; (4)明确提出了设计的目的是功能,主张形式服从功能; (5)对材料、结构、肌理、色彩等方面有了科学的认识; (6)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法则; (7)培养了一批既熟悉传统工艺又了解现代工业生产方式与设计规律的专门人才,将现代工业产品的设计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局限性(P60) (1)包豪斯的思想忽视了人对产品的心理需求; (2)过度强调标准化,在各个区域内形成了产品风格千篇一律的特点; (3)生产力快速进步使各国不再满足于这种风格一致、单

50、调冷漠的产品;(被时代淘汰) (4)在城市规划设计上,格罗皮乌斯和他的现代设计同盟设计的一些复合式建筑群,无论材料、样式都没有很大的区别,缺少情感。8、流线型设计流线型设计(名词解释);流线型原是空气动力学名词,指表面圆滑、线条流畅的物体形状,这种形状能减少物体在高速运动时的风阻。流线型设计 最早是用在 20 世纪交通技术上。如轮船,飞机,汽车,以此来解决高速运动中的流体动力和气体动力性能。后来,还用在家居产品上。这些产品对消费者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流线型设计重点在于它的象征意义,而无功能上的含义。 代表人物: 怀特D提格(Walter Dorwin Teague,1883-1960) 雷蒙德

51、罗维(Raymond Loewy,1889-1988) 亨利德雷夫斯(Henry Dreyfuss,1903-1972)流线型设计风格是随着工业社会科技的发展,以美国为中心流行起来的一种设计风格。它不仅运用于功能改进上,还用在家居产品上,采用表面光滑、线条流畅的形式。20 世纪初,“泪滴形”己经成为阻力最小的形状而被广泛接受。流线型设计本质上是一种“样式设计”,在美国,流线型成为促销的手段,从而迎合了大众的审美趣味,流行性的情感价值超过了其实用的功能价值,具有强烈的商业意味。九、企业识别设计企业识别设计的中心就是企业商标,它用在企业的每件物品上,包括从文具到广告。贝伦斯是第一个实行这个企业识别

52、设计项目的人。9、雷蒙德罗维(Raymond Loewy, 18931986)罗维(名词解释):被认为是美国工业设计的重要奠基者。 1935 年设计的 冷点 电冰箱,外型简单、明快,奠定了现代电冰箱的基础。从可口可乐的瓶子直到美国宇航局的 空中实验室 计划,从香烟盒到空军一号飞机内舱,他所设计的内容极为广泛,代表了第一代美国工业设计师那种无所不为的特点,并取得了惊人的商业效益。 设计主张:MAYA(Most Advanced Yet Acceptable) 极度先进,却为人所接受。对他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设计哲学和设计观念,而是设计的经济效益。10、前卫设计前卫设计师用来形容那些建筑少乎设计师、

53、艺术家、作家 音乐家运用超过同时代认知和接受的技巧及设计理念进行创作,前卫设计的产品数量并不多,但它在设计史上的影响是巨大的。11、反设计运动反设计拒绝现代运动的理性成分。反设计者尝试在设计中实现个人创造性的表现。超现实主义是反设计让人看到的第一个例子。孟菲斯 (名词解释):后现代主义在设计界最有影响的组织。孟菲斯原是埃及的一个古城,也是美国一个以摇滚乐而著名的城市。设计集团以此为名含有将传统文明与流行文化相结合的意思。“孟菲斯”由著名意大利设计师索特萨斯( Ettore Sottsovss )和其他 7 名年轻的设计师组成。孟菲斯作为设计小组的名称,标志出索特萨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流行艺术相结

54、合的理念。 12、高技术风格高科技风格在六七十年代曾风行一时,其影响以至波及到80 年代初。 “高技术风格”是与新现代主义平行发展的另一种工业设计风格,在设计中采用高新技术,在美学上力求表现新技术,直接表现当时以机械为代表的技术特征,它的发展是与50 年代末以电子工业为代表的高科技迅速发展分不开的。在设计中采用高新技术,在美学上力求表现新技术,直接表现当时以机械为代表的技术特征,它的发展是与50 年代末以电子工业为代表的高科技迅速发展分不开的。高科技风格的特征: 简洁的造型 光亮与金属的造型 工业化产品或粗犷建材的直接引用、建筑物厂房化、结构的外露.蓬皮杜艺术与文化中心大楼:是意大利建筑师皮阿

55、诺(Renzo Piano)和英国建筑师罗杰斯(Richard Rogers)设计的,是高技术风格的代表作品。13、波普设计波普设计(名词解释):出现于 20 世纪 50 年代,又称流行艺术、通俗艺术,代表着流行与大众化的品味。它的鼎盛时期是本世纪 60 年代,主要活动中心在英国和美国。反映了战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社会与文化价值观,力图表现自我,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代表作品:袋椅,吹气沙发、红唇沙发和棒球手套沙发。 玛丽昆特(Mary Quant)迷你裙彼得默克多(Peter Murdoch)纸椅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艺术家阿伦琼斯(Allen Jones)雕塑家具波普艺术的手

56、法是利用现成的工业和商业产品,把它们加以改造、加工、然后重新组合和拼贴,赋予一定的社会思想意义,由此构成一件新的艺术作品。此外,波普艺术还很强调灵活性和可消费性,即产品的寿命应是比较短暂的,以适应多变的社会、文化条件。第一件波普艺术手法的作品是英国画家理查德 汉密尔顿剪接拼贴的 到底是什么使得今日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有魅力?” 14、机能设计机能设计是19 世纪首次在雷尼、马金托什和赖特的建筑设计中出现,直到20 年代晚期和30 年代早期,机能设计的主要提倡者阿尔托在技能设计的人性化以及现代形式语汇方面进行了研究。对于传统的重新解释,对于环境因素的重视,对于现代工业化材料的强调。赖特 (Fra

57、nk Lloyd Wright)代表作品:流水别墅、古根海姆博物馆阿尔瓦阿尔托(Alvar A alto,18981976芬兰)认为所有参与设计的物料应该来自大自然,钟爱木材(最贴近人性的物料),拒绝用人工物料(钢等)。代表作品:维堡图书馆、帕米欧肺结核疗养院、沃夫保市文化中心埃罗沙里宁 (Eero Saarinen美国)代表作品:郁金香椅和胎椅、美国诺尔家具公司15、现代主义(国际风格) 成就:提出“少就是多”的口号,是理性的、有秩序的现代设计方式。强调形式服从功能,反对装饰。它是世纪中依然最有影响力。 不足:使用的方法太有限,以致无法设计,对机械的崇拜压制了思想的发明创造力。但忽略了给予物

58、体个人的感情和复杂意义,认为只有一种设计方法是对的和适当的。代表:1勒科布西埃(Le Cobusier,1887-1968)机器美学的重要奠基人1920新精神杂志1923走向新建筑观点:住宅是居住的机器勒科布西埃“建筑五要素”(1)底层透空,下设立柱,把地面留给行人;(2)屋顶花园,用平顶,上设花园;(3)自由空间,用框架结构,内部空间模块化, 按需处理;(4)横向长窗,窗可以自由开设;(5)自由立面,承重柱退到墙后,外墙自由处理。2.密斯凡德罗(Mies van der Rohe,1886-1969)“少即多”(Less is more)代表作品: 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的德国馆(1929) 巴

59、塞罗那椅子 纽约 西格莱姆大厦 柏林新国家美术馆16、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以少构建、多解构的价值取向受到设计界的关心。其特征主要体现在:历史主义、装饰主义、折衷主义立场以及其娱乐性。后现代主义(名词解释):20世纪60年代发生于西方发达社会的文化思潮,涉及众多领域,后现代主义设计从本质上说是一场反叛现代主义设计的思潮和设计运动,也是对现代主义设计的一种反思。 事件:1972年现代主义建筑的消失 1977年,美国建筑评论家詹克斯(Charles Jencks)出版了后现代建筑的语言一书,系统地分析了那些与现代主义理论相悖的建筑,明确地提出了后现代的概念,使先前各自为政的反现代主义运动有了统一

60、的名称和确切的内涵,并为后现代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罗伯特文杜里(Robert Venturi,1925-)Less is bore-少令人生厌代表作品:栗子山庄别墅 主张:在设计中吸收当代各种文化精神,杂乱的活力,走歪路,模棱两可,变化无常后现代主义的特点: 1. 反对单调的现代主义,反对形式的单一化,恢复了装饰的特点; 2. 带有一种折中主义风格,采用的对象从哥特式到巴洛克,从古典主义到文艺复兴,无所不包; 3.用一种戏谑、调侃的手法来达到舒展的感觉,具有娱乐性; 设计方法,设计语言及表现形式表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出现了各种设计模式,为新的设计方法、理论、风格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后现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