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险管理》第7章信用风险和管理(下)ppt课件_第1页
《金融风险管理》第7章信用风险和管理(下)ppt课件_第2页
《金融风险管理》第7章信用风险和管理(下)ppt课件_第3页
《金融风险管理》第7章信用风险和管理(下)ppt课件_第4页
《金融风险管理》第7章信用风险和管理(下)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朱 波西南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2021年第2页信誉风险和管理下第3页主要内容贷款集中风险的简单模型现代资产组合实际与贷款组合多样化信誉度量方法与贷款组合风险度量第4页 第一节 贷款集中风险的简单模型信誉等级转移分析该方法运用的前提是由外部的评价机构如规范普尔S&P和穆迪公司或者银行内部对各行业、各部门企业进展信誉评级。贷款组合的管理者跟踪分析这些贷款企业的信誉质量变化情况,根据历史数据建立起改贷款组合中贷款企业的信誉等级转移矩阵。假设一旦某部门的信誉等级下降的速度超越了阅历数据,那么银行会减少对该部门的贷款。该方法的缺陷是,银行是在接受了违约或

2、降级带来的损失以后才对后来的贷款决策做出反响的,因此是一种亡羊补牢的方法。第5页第6页表7.1 信誉等级专业矩阵年初的风险 等级 年末的风险等级ABC违约A0.850.100.040.01B0.120.830.030.02C0.030.130.800.04第7页贷款集中限制金融机构在管理一个贷款组合的的时候,往往还需求对贷款组合中的单个借款人或部门设立最大贷款规模或者最大贷款比例限制,以控制其在贷款组合中的风险集中程度。这种外部限制的方法就是贷款集中限制。贷款集中限制经常用来控制对某一行业、某一部门的贷款集中风险。例1计算贷款组合的信誉限制比率假设某银行的贷款管理者要求其贷款组合总体损失率不超

3、越5%,假设目前贷款组合中个部门的历史违约率如下:汽车制造业:8%;煤矿开采:15%;房地产:12%.由于 信誉限制比率=贷款组合的最大损失比率7.1第8页所以,由公式7.1可计算得到对各部门的信誉限制比率分别为:汽车制造业:5%煤矿开采业:5%房地产业:5%从以上的计算结果中可以看出,煤矿开采行业的风险是相对较高的,因此其在贷款组合中的最大贷款集中度不能超越33.3%第9页 第二节 现代资产组合实际与贷款组合多样化第10页现代资产组合实际:MPT概述MPT的根本思想和假设条件根本思想: 1952年,马柯维茨发表了一篇名为的论文,成为现代金融实际的基石。马柯维茨建立了一个单期的投资模型,即投资

4、者在t=0时辰购买一个资产组合,在t=1时辰卖出,把收回的钱用于消费或者再投资。由于资产组合中具有一系列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证券,不同的投资比例安排会影响整个资产组合的风险-收益情况。虽然投资者总是希望获得最大收益的同时接受最小的风险,但是这两个冲突的目的是不能同时实现的。但是人们能经过购买多种证券,在风险与收益的权衡下找到一个属于本人的最优组合,实如今给定收益程度下的最小风险,或者给定风险程度下的最大收益。假设条件:1模型只思索一个单期的静态收益率 7.2式中 R为单期收益率; 为t=0时辰某单一资产或者资产组合的市场价钱; 为在t=1时辰该资产或资产组合的市场价钱加上该期间内的现金流入。第

5、11页2资产市场是完善的,一切的资产都可买卖,买卖费用为零。买卖的历史数据是可得到的。一切的投资者都能获得完全充分的信息,对每种资产的预期收益和风险的度量都是一样的。3投资者都是风险厌恶者,对于较高的风险必然要求较高的报答。4资产的市场价钱 ,收益率 是随机变量。5投资者以预期收益率和规范差来作为其投资组合决策的根据。6在不思索股利收入的情况下,资产收益率服从正态分布。第12页MPT模型的数学表达思索一个由两种证券构成的资产组合:第13页(7.3)(7.4)(7.5)(7.6)从式7.3可知,证券组合的预期收益率是以单个证券在资产组合中的比例为权数,对单个证券的预期收益率加权求和得到。从7.4

6、式可知,我们经常把组合资产的方差表示为两项之和:第一项,对各单个证券收益的方差加权求和;第二项,对各证券之间的协方差加权求和。7.6表达了资产组合中证券收益率的相关性对资产组合风险的影响。第14页将MPT模型运用于贷款组合最优贷款组合的选择例2 假设某银行的贷款管理者有一个两笔贷款的贷款组合,各笔贷款的相关数据如下表7.2,计算贷款组合的收益率和风险。表7.2 贷款和贷款的收益风险数据第15页贷款iXii50%10%10%0.01 50%12%20%0.041 当两笔贷款的协方差按照7.37.4计算得到贷款组合的预期收益率 = 贷款组合的规范差=2.当两笔贷款的协方差 =-0.015时,贷款组

7、合的预期收益率=贷款组合的规范差=第16页贷款组合的有效边境第17页B CA MPT模型用于非买卖性贷款的困难1.收益的非正态分布2.收益的不可观测性3.不可观测的相关系数第18页MPT模型的部分运用1 基于市场贷款数量分布的模型在MPT中,我们将贷款的价钱和收益率作为计算分析的根底如何获得市场贷款数量分布的数据例三 计算A、B银行的贷款组合相对于市场平均程度的风险程度。下表是A、B 银行贷款组合比例安排与“市场贷款组合的比较。第19页表7.3 贷款组合数量分布比较第20页贷款组合在不同部门的分配(1)(2)(3)部门全国A银行B银行工商业贷款30%50%10%消费贷款40%30%40%房地产

8、贷款30%20%50%银行是如何估计它的贷款组合相对于市场贷款组合的风险程度呢?我们用银行各部门贷款集中度相对于市场相应部门的贷款集中度的规范差来衡量,如下式第21页j银行的贷款比例安排相对于市场组合的比例安排的规范差;j=A、Bj银行的第i部门贷款在其组合中的比例市场组合中第i部门的贷款比例N贷款部门的数量第22页式中:计算A、B银行贷款组合偏离市场贷款组合的程度A银行B银行 0.06 0.08第23页根据表B银行比A银行偏离市场贷款组合的程度大,这是由于B银行的工商业贷款比率远小于市场平均比率程度,而房地产贷款远高于市场平均比率程度所致这并不一定阐明B银行的贷款组合信誉风险就非常大全国性的

9、或地域性的贷款组合比例安排为金融机构提供了一个类似于MPT中的最有效率贷款组合的市场组合,因此贷款管理者可以经过比较,将“相对集中程度运用到贷款组合的风险管理中,并且贷款能否可买卖并不影响分析本身。第24页贷款损失率模型该模型是将金融机构中某一部门的贷款季度损失率对整个金融机构贷款组合总的季度损失率进展回归。回归估计得出该部门的系统性贷款损失风险度 , 反映了该部门贷款信誉风险与市场风险的关系。其回归方程为第25页表示第i部门不依赖于总的贷款组合损失率的贷款损失率表示第i部门贷款相对于整个贷款组合的系统性损失敏感度信誉度量方法CreditMetrics 与贷款组合风险度量第26页信誉风险的传统

10、方法:信誉评分、信誉评级从信誉评级到转移矩阵从信誉转移矩阵到CreditMetrics信誉度量方法CreditMetrics是J.P.摩根银行开发的用于计量贷款组合信誉风险的新型内控模型。该模型的优点在于它思索到了信誉质量变动的相关性,使贷款组合的集中度和分散度定量化。这一模型的根本目的是对贷款的集中度风险贷款组合中某项贷款的风险暴露上升给贷款组合添加的风险进展定量描画。第28页传统的信誉计量方法只假设借款人违约或不违约对资产价值的影响,而在不违约的情况下,也是假设借款人有规律地还款的。信誉度量法主要思索在整个还款期间,资产和资产组合由于“信誉事件的发生而对资产价值的影响。信誉事件不仅指违约的

11、发生,还包括信誉等级的变化。由于不同信誉等级的资产有不同的资产收益率,因此对降级的贷款,市场价钱必然下降要求更高资产报答率。信誉度量法是以贷款的市场价值变化为根底计算的风险价值模型VAR。同时,信誉度量法也是一种盯住市场模型MTM,MTM模型思索信誉等级的变化引起的资产价钱变化,在计算贷款价值损失的同时思索违约的情况。第29页贷款组合的风险价值VARValue At Risk风险价值模型是在给定的置信区间比如95%,99%下衡量给定的资产或负债在一段给定的时间内能够发生的最大的价值损失。这一模型适用于如股票这类可买卖的资产,通常,它还假定其资产价钱服从正态分布。对于一个风险管理者,风险价值使他

12、可以估计在某一置信程度下,下一个买卖日的价值损失规模。在计算风险价值时,我们需求以下数据资料:1.借款人信誉评级的历史资料,以定量方式表示的违约的能够性。2.下一年借款人的信誉等级变化的概率信誉等级转移矩阵。第30页3.违约贷款的回收率。4.债券或贷款市场上信誉风险升水率和收益率运用的限制条件:1、运用信誉度量法其实是需求较大的财力支持的2、需求思索贷款收益率的不对称性。所以,在分析时要区分以下两种情况:1假定贷款收益率为正态分布。2贷款收益率为实践分布。第31页计算单项贷款的风险价值多数贷款是非买卖性的,那么金融机构是如何运用历史数据来量化贷款的信誉风险的呢?例4 如今假设有一个信誉等级为B

13、B级,账面价值为100万元,合同利率为7%,5年期的固定收益贷款,它的市场价值为108.55万元。如今假设我们需求计算下一年该贷款的信誉质量从BB级转变为非BB级的的风险价值。知该笔贷款信誉等级的概率分布及对应的市场价值如下表7.5。第32页表7.5 单笔贷款的信誉事件发生概率及对应的新贷款价值第33页信用等级概率(Pi)新贷款价值(万元)(Vi)AAA0.0001114.82AA0.0031114.60A0.0145114.03BBB0.0605113.27BB0.8548108.55B0.056098.43CCC0.009086.82违约0.002054.121.对信誉事件发生后的贷款价值

14、进展估值表7.5给出了基于历史数据的信誉事件贷款的概率分布。假设下一年该贷款借款人信誉等级坚持不变,其能够性仍为85.48%,那么下一年的贷款价值仍为如今的市场价值108.55万元。假设下一年借款人的信誉等级降为CCC级,其概率为0.9%,那么其新贷款价值为86.82万元。新贷款价值如何计算该笔贷款第一年末信誉等级转变为BBB后的现值为第34页计算均值和风险价值将表7.5的各行数据分别相乘,再求和,可得到贷款的平均预期价值而风险价值VAR为:第35页计算结果详见表7.7。第36页信用等级概率概率加权值新贷款价值-均值价值偏离均值的平方概率加权差异的平方AAA0.00010.011456.756

15、745.65360.0046AA0.00310.35536.536742.72910.1325A0.01451.65345.966735.60210.5162BBB0.06056.85285.206727.11021.6402BB0.854892.78850.48670.23690.2025B0.05605.5121-9.633392.79955.1968CCC0.00900.7814-21.2433451.27584.0615违约0.00200.1082-53.94332,909.87445.8197=108.06=17.5740=4.19假设贷款价值正态分布:5%的VAR:1.65 =6.

16、91 1%的VAR:2.33 =9.76贷款价值为实际分布:(*) 5%的VAR:实际分布的95%:108.06-98.43=9.631%的VAR:实际分布的99%:108.06-86.82=21.24注:(*)5%的VAR近似地由6.70%的VAR给出,即:5.60%+0.90%+0.20%=6.70%。1%的VAR近似地由1.10%VAR给出,即:0.90%+0.20%=1.10%。贷款组合的实践概率分布第37页概率为1.1%概率贷款组合的价值 * 均值 86.82 98.30 108.06 损失21.24 损失9.76 0.9% 2.33*2.33 为正态分布假定下1%的置信程度的VAR

17、,在这里为了便于比较,将正态分布假定下1%的置信程度的贷款组合价值放在贷款组合价值的实践分布图中。金融机构为了防止在极端情况下的信誉事件导致清偿力缺乏的问题,最好用实践分布的1%的风险价值为根据来作为相应的风险资本预备。如图7.2,金融机构最好将信誉风险的资本贮藏预备定为21.24万元,而不是9.76万元来抵御风险。虽然如此,依然有1%的概率贷款的价值跌倒108.06-21.24=86.82万元以下。第38页计算贷款组合的风险价值如何计算贷款组合在下一年的均值和风险价值信誉度量法运用于贷款组合所需求的三个主要步骤:1.建立贷款组合中每一笔单项贷款的所需历史数据。2.计算贷款组合中每一单项资产在

18、不同信誉事件发生后的市场价值变化。3.由于贷款组合中的各单项贷款的收益之间能够存在相关性,所以需求在模型中思索将资产收益的相关系数,由此得到一个贷款组合的总的资产价值变动情况。第39页例5 假设年初两位借款人的信誉等级分别为A级和BBB级,对每一位借款人的贷款额度都是100万元。要得到这一200万的贷款组合的风险价值,就需求计算出每笔贷款的结合挪动概率以及每种能够的一年期结合挪动概率下的贷款价值。如下表7.8所示。表7.8 贷款相关系数为0.3时的结合挪动概率%第40页 由于贷款1BBB和贷款2A存在相关性,所以两笔贷款在下一年同时坚持原信誉等级的结合挪动概率为79.69%,高于二者在没有相关性下的结合挪动概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