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PPT课件_第1页
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PPT课件_第2页
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PPT课件_第3页
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PPT课件_第4页
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1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2022/7/172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二、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三、资本主义所有制四、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五、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22022/7/17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一)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演进和更替(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三)资本的原始积累(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32022/7/17(一)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演进和更替4原始社会封建社会奴隶社会2022/7/17(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资本主义经济关系2、从商人和

2、高利贷者转化而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条件: (1)大量有人身自由但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 (2)在少数人手中积累起进行资本主义生产所需要的大量货币财富。资本主义萌芽于14世纪末15世纪初在地中海沿岸城市,其途径:1、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52022/7/171、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 封建社会的手工业行会在小商品经济的价值规律作用下发生两极分化,一部分富裕起来的生产者成为脱离劳动,专门使用雇工劳动的经营管理者,而另一部分生产者则因亏损破产而与其他帮工学徒一起沦为雇佣工人。62022/7/172、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 商人中的包买商控制了市场和高利贷者提供资金、原料等,使手工作坊主丧失独立生产者地

3、位转变为雇佣工人。商人和高利贷者通过直接剥削和控制雇佣工人,成为工业资本家。72022/7/17(三)资本的原始积累1、资本原始积累的本质2、资本原始积累的途径82022/7/171、资本原始积累的本质 资本原始积累的本质是以暴力强迫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所以是“原始”的,是因为它构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前史”。9圈地运动奴隶贸易2022/7/172、资本原始积累的途径 资本原始积累的途径主要有:(1)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圈地运动”,这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基础;(2)开采金矿、种植鸦片、贩卖奴隶 、海外殖民地战争等,加速货币财富的积累;(3)国家关税保护、发行国债、国际

4、贸易等,聚敛大量财富。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10102022/7/17(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 经过17、18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政权,通过产业革命、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最终建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标志着封建制度的灭亡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112022/7/1712二、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一)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二)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122022/7/1713(一)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劳动力概念: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是存在于健康的活的人体中的。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

5、本条件: 劳动者是完全自由的人; 劳动者除了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132022/7/1714(二)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1、劳动力商品的特点2、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142022/7/1715 (1)劳动力商品价值的特殊性决定=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者自己及其家属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维护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养活劳动者家属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劳动者的教育训练费用1、劳动力商品的特点劳动力价值决定的特点:有一个最低限度;包含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152022/7/1716 (2)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特殊性劳动力商品:一般商品苹果使用

6、价值 ,价值也 ; 布使用价值 ,价值 。这就是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劳动力成为商品 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消失消失消失转移到衣服上不仅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162022/7/17172、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货币与资本的区别: WGW G W G流通形式为买而卖;两端是商品为卖而买;两端是商品货币内容不同使用价值的交换价值增殖目的获得所需要的使用价值获得更多的货币流通的运动限度获取使用价值时,流通过程结束它的运动无止境 资本总公式:G WG矛盾:等价交换与价值增殖的矛盾。解决矛盾的条件: “资本是不能从流通中产生”:A 、等价交换不会发生价值增殖。 B、不等价交换也不会发生

7、价值增殖。但“资本又离不开流通”:货币不进入流通进行买卖活动不会增殖。矛盾解决:劳动力成为商品。2022/7/1718三、资本主义所有制(一)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含义(二)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182022/7/1719所有制指的是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由谁支配的问题。(一)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含义 所有制和所有权的关系是:所有制是所有权的经济基础,决定着所有权的性质;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 资本主义所有制是生产资料归资本家所有的一种私有制形式。 19 指事实上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归谁支配,并凭借这种所有和支配实现生产和获取剩余产品。 是指为维护经济利益上所有制关系,以法律规章制度形式强制规定对占有物行使

8、权利的排他性的权利界限。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法律意义上的所有制2022/7/1720奴隶社会所有制特征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劳动产品全为奴隶主占有。 奴隶社会青铜器广泛使用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人类社会发展存在着奴隶制、封建制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等剥削制度。202022/7/1721封建社会私有制特征封建主占有土地等生产资料;不完全占有农民或农奴;农民以地租形式遭受剥削。封建社会铁器广泛应用 212022/7/1722资本主义所有制特征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工人是出卖劳动力的自由人;追求剩余价值的雇佣劳动制。1872年日本横滨的火车生产瓦特蒸汽机的工厂世界第一条铁路的诞生2

9、22022/7/1723四、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二)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三)资本积累(四)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五)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六)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232022/7/1724(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劳动过程:劳动者借助劳动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生产出具有某种使用价值的有目的的劳动。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 在资本家监督下为资本家劳动; 劳动产品为资本家所有。(1)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242022/7/1725 具体 创造使用价值预 生产资料 (12元)

10、劳动过程 付 价值(12元) 劳动 转移生产资料的旧价值资本 劳动 生产价 劳动力 抽象 创造新价值 过程值 价值 (3元) (3元) 价值形成过程 ( 15元) (15元) 劳动 劳动力价值商品生产过程 劳动者创造的新价值等于劳动力自身的价值。2022/7/1726 具体 创造使用价值预 生产资料 (24元) 劳动过程 付 价值(24元) 劳动 转移生产资料的旧价值 资本资 主义本 劳动 生产价 劳动力 抽象 创造新价值 过程值 价值 (3元) (6元) 价值增殖过程 (总计27元) 劳动 劳动力价值、剩余价值 ( 30元) 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资本主义生产过程26 超过补偿劳动力价值

11、所需要劳动时间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2022/7/1727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劳动者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新价值。它直接体现出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272022/7/1728(2)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资本的本质28 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以物为媒介的社会生产关系。2022/7/1729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依据及其意义资本生产资料劳动力可变资本不变资本购买购买依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在生产过程中,只变换了它的物质存在形式,转移原有的旧价值,并没有改变自身的价值量。在生产过程

12、中,通过对劳动力的使用能够创造出比劳动力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发生了价值量的增殖。意义:揭露剩余价值真正源泉;为确定剥削程度等提供科学依据。292022/7/1730 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表明工人受剥削的程度。公式: 物化劳动表示:剩余价值(m)/可变资本(v); 活劳动表示:剩余劳动/必要劳动; 时间表示: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2022/7/1731(二)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312022/7/173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是绝对剩余价值,这种生产方法是绝

13、对剩余价值生产。工作日的最低限度: 必须大于必要劳动时间。工作日的最高限度: 取决于 生理界限;道德界限。工作日实际长短取决于工人反抗延长工作日的斗争。 6小时 12小时 15小时必要劳动时间:6小时 剩余劳动时间:15-6=9小时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2022/7/1733 19世纪80年代,为了刺激经济的高速发展,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不断采取增加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的办法来残酷地剥削工人。1883年,美国工人平均日工作超过10小时,每天工作12至15个小时的现象非常普遍。在很多工厂,白班倒夜班时,工人会连轴干24小时。 1886年5月1日,美国有近50万工人参加了大规模的全国性争取8 小

14、时工作日的罢工。 1886年月日美国芝加哥秣市广场 8小时工作日2022/7/1734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这种生产方法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超额剩余价值: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4 6 12必要劳动时间:4小时 剩余劳动时间:8小时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342022/7/17353、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联系: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 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区别: 物质技术基础不同;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中所起的作用不

15、同。2022/7/1736 (三)资本积累1、资本主义再生产扩大再生产:简单再生产:生产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生产是在扩大的基础上进行。 (1)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资本家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生产在原有规模基础上进行。 资本主义再生产不仅是商品和剩余价值的再生产,而且也是资本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36 再生产:不断重复、不断更新的生产过程。2022/7/1737(2)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使生产在扩大规模上重复进行。 2、资本积累 (1)含义:剩余价值资本化。 无偿占有M 扩大剥削、资本规模 榨取更多M关系: 剩余价值 资本积累 扩大再生产(3)客观必然性:内

16、在动力与外在压力。源泉源泉(2)实质372022/7/17383、资本有机构成(1)资本有机构成的含义由生产资料Pm和劳动力A构成 由不变资本C和可变资本V构成资本构成从物质看从价值看技术水平决定其数量比例技术构成价值构成C : V资本有机构成是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即 C :V。382022/7/1739追求剩余价值 改进技术 C的比重愈来愈大 V的比重愈来愈小 资本有机构成(C:V)不断提高39(2)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2022/7/1740 资 本 积 聚 资 本 集 中 含义不同个别资本依靠自己的资本积累增大资本的总量。个别资本通过合并而形成的较大的资本。

17、总量上不同 增 加 不 变增长速度快慢不同 较 慢 较 快对社会经济发展促进作用不同 较 小 较 大 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3)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的关系 2022/7/1741相对过剩人口:劳动力的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求。资本积累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劳动力需求相对减少妇女、儿童、破产者成为雇佣劳动者 劳动力供给绝对增加 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发展的必要条件。4、相对过剩人口41 A . 流动的过剩人口 B. 潜伏的过剩人口 C. 停滞的过剩人口 形式机器排挤工人2022/7/1742(四) 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销售阶段准备生产剩余价值生产剩余价值实现剩余价值货币资

18、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购买阶段生产阶段GWPmAPWG 1、产业资本循环(1)产业资本循环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及三种职能形式422022/7/1743生产资本循环货币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 GWPWG GWPW G43 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动机和目的,是产业资本循环的一般形式。 揭示了剩余价值来源于生产过程。揭示了生产和消费的内在联系。 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2022/7/1744三种职能形式三种职能形式空间上的并存性时间上的继起性 产业资本循环的连续性,不仅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而且也是三种循环形式统一。(2)产业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442022/7/1745周转次数(n) = 资

19、本周转速度的快慢与周转次数成正比;与周转时间成反比 。一年的时间(U)周转时间(u)(3)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资本的周转时间生产资本的构成2、资本周转(2)资本的周转速度(1)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过程。452022/7/1746资本周转时间流通时间 生产时间流通时间 购买时间 劳动期间与相结合非劳动期间 原料储备,停工,自然力作用 售卖时间资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相互排斥。2022/7/1747 按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划分生产资本的各部分按价值周转方式划分 不 变 资 本厂房、机器设备、工具 固 定 资 本原料、燃料、辅助材料 流 动 资 本 可 变 资 本 工 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划分

20、与C和V划分的不同2022/7/1748价值补偿实物替换如何用货币形式购买到再生产消耗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买的回来)社会总产品的各个实物部分如何通过商品形式出售实现货币价值(卖的出去)社会总产品是社会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社会资本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个别资本总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3、社会资本的再生产(1)社会资本与社会总产品的实现482022/7/1749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理论前提价值构成c+v+m实物构成生产资料消费资料社会总产品第一部类()第二部类() 三个 部分2022/7/1750A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图式假定前提

21、两个阶级不变资本周转时间为一年供求平衡没有对外贸易没有技术进步 =100%4000 c + 1000 v +1000 m = 6000 2000 c + 500 v + 500 m = 3000图式(2)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502022/7/1751B、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过程(三大交换)第部类内部的交换: 4000c(生产资料)本部类各企业之间交换实现 ; 第部类内部的交换: 500v+ 500m(消费资料),通过内部各企业的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交换实现 ; 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1000v+1000m 与2000c 两大部类间交换实现。512022/7/1752C、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基本实现条

22、件(v+m)= c52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基本实现条件 (v+v+m/x)=(c+c)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揭示了社会化大生产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规律,即社会两大部类之间以及部类内部都应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否则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就会遇到困难,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就会产生。2022/7/1753(1)工人出卖的商品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 (2)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体现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3)资本主义工资的主要形式有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4)工资变动趋势:名义工资呈上升趋势,实际工资呈曲折上升趋势。(五)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1、资本主义工

23、资2022/7/1754(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2)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3)剩余价值的分配2、剩余价值的分配542022/7/1755商品价值 W = c+v+m新创造的价值成本价格 kC转移来的生产资料的价值m 剩余价值劳动力自身价值V= K + m(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552022/7/1756p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m是可变资本的产物。剩余价值与利润的关系562022/7/1757联系: 是 的转化形式,是同一M与不同的计算方法得出的不同的比率。质: 反映剥削程度,揭示剩余价值真正来源; 表

24、示 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掩盖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量: 。区别: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2022/7/1758(2)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投入等量资本获得不等量的利润不同的生产部门资本有机构成不同资本周转速度不同582022/7/17592022/7/1760食品工业(70:30)机械工业(90:10)C:V 低利润率高C:V 高利润率低资本流入生产增加供过于求利润率下降生产减少供不应求利润率提高资本流入竞争平均利润602022/7/17612022/7/1762结论:不同部门之间的竞争,资本自由转移的结果使利润趋于平均化。 平均利润无论从质上还是从量上都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利润的真正来源完全

25、看不见了,从而,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62平均利润率 = 剩余价值总量 / 社会总资本 100% 生产价格 = 成本价格 + 平均利润 = K+ P m p p 平均利润 = 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2022/7/1763 (3) 剩余价值的分配产业资本是指投放在工业、农业等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资本,是能够实现价值增殖的资本。产业利润:产业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剩余价值。商业资本是从产业资本分离出来的专门从事商品买卖、以攫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资本。商业利润:是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是产业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剩余价值一部分,并通过价格差价途径实现。借贷资本是为了取得利息而

26、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利息:是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而让渡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银行资本是指银行资本家为经营银行所支配的货币资本。银行利润:是贷款利息和存款利息之间的差额,扣除经营银行业务的费用和银行雇员发工资后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土地所有者资本主义社会的土地所有人。资本主义地租:是农业资本家为取得土地经营权而交给土地所有者的由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农业资本家得到农业利润)2022/7/1764 级 差 地 租 绝 对 地 租含义由于租种不同等级的土地而交纳的地租。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存在,租种任何土地都必须交纳的地租。条件土地的优劣不同。

27、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原因土地资本主义经营权的垄断。 土地私有权的垄断。来源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超额利润。 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地租体现了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瓜分剩余价值、共同剥削农业雇佣工人的经济关系。2022/7/1765(六)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剩余价值理论以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 劳动价值论 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剩余价值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时俱进 实践并发展 丰富和发展652022/7/1766 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的出版,剩余价值学说成熟。1875年哥达纲领批判和1880年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完整形成。 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锐利武器。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由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随后社会主义又从苏联一国发展为多国,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旺盛生命力。662022/7/1767五、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672022/7/1768(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