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0580216周雅婷-浙江省信息服务业技术效率研究备课讲稿_第1页
D10580216周雅婷-浙江省信息服务业技术效率研究备课讲稿_第2页
D10580216周雅婷-浙江省信息服务业技术效率研究备课讲稿_第3页
D10580216周雅婷-浙江省信息服务业技术效率研究备课讲稿_第4页
D10580216周雅婷-浙江省信息服务业技术效率研究备课讲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题 目 浙江省信息服务业技术效率研究 学院专业 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 姓 名 周 雅 婷 学 号 D10580216 指导老师 李 宝 杨 二O一四年 三 月十九 日浙 江 理 工 大 学经 济 管 理 学 院毕业论文诚信声明我谨在此保证:本人所写的毕业论文,凡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均已在参考文献或注释中列出。论文主体均由本人独立完成,没有抄袭、剽窃他人已经发表或未发表的研究成果行为。如出现以上违反知识产权的情况,本人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声明人(签名): 年 月 日I 摘 要信息服务业现已成为当今世界信息产业中发展最快、技术最活跃、增值效益最大的一个产业,它作为现代产业的重要支

2、撑,正逐渐融入全球经济各个环节之中,既是发达国家服务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又是发展中国家形成新的产业体系的一个切入点。中国的信息服务业技术效率水平已有前人做过研究,发现整体效率低下,而且地区之间的差异较大。那么,某个省的结果如何呢?本文所要研究的是浙江省信息服务业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首先在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界定信息服务业和技术效率的内涵。然后,概述随机前言生产函数(SFA)方法的原理,对浙江省其中七个城市采用该方法进行技术效率的测算。接着对技术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得到相关结论并提出建议。研究表明,浙江省作为东部发达省份,信息服务业技术效率整体上是较高的,但是各城市之间有一定差距。

3、在对技术效率进行影响分析后发现,人力资本水平、产业集聚度、对外开放度和城市化水平都对技术效率有显著影响,且影响是促进技术效率提高的,但政府行为影响则不显著,可能是由于政府会干预信息服务产业运作,使其有无效率产生。关键词:信息服务业;技术效率;影响因素ABSTRACTInformation service industry has become an industry of the fastest growing, the most active, and value-added benefits in todays world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ser

4、ves as an important support modern industry, is gradually integrated into all aspects of the global economy. It has becom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both countries Services the key industries, but also an entry point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to form a new industrial system.Information services tec

5、hnical efficiency of China has been studies before and found it inefficient, large differences between regions. So, how do the results of a province?This paper is to study the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information service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Zhejiang Province. First, define the meaning of

6、information services and technical efficiency in basic research on the status of the review at home and abroad. Then, overview the principles of the stochastic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 (SFA) method, in which the seven cities of Zhejiang Province. Finally factors affecting the efficiency of the t

7、echnology followed an empirical study to obtain the relevant conclusions and recommendations.Studies of Zhejiang Province have shown that as the eastern provinces of China, the overall efficienc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s is high, but there is a gap between the cities. The impact of technol

8、ogical efficiency analysis found that, the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degree, Openness and urbanization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echnical efficiency, and the effect is to promote technical efficiency. But the government will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behavior, may be because government would i

9、nterfere with the operation of the information service industry, finally causing the efficiency of production.Key words: Information services; technical efficiency; factorsIII目 录摘 要Abstract目 录 TOC o 1-2 h z u HYPERLINK l _Toc385460071 一、引言 PAGEREF _Toc385460071 h 1 HYPERLINK l _Toc385460072 (一)研究背景及

10、意义 PAGEREF _Toc385460072 h 1 HYPERLINK l _Toc385460073 (二)文献回顾 PAGEREF _Toc385460073 h 1 HYPERLINK l _Toc385460074 (三)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PAGEREF _Toc385460074 h 2 HYPERLINK l _Toc385460075 二、基本理论分析及方法介绍 PAGEREF _Toc385460075 h 3 HYPERLINK l _Toc385460076 (一)信息服务业及技术效率的界定 PAGEREF _Toc385460076 h 3 HYPERLINK

11、 l _Toc385460077 (二)随机前沿模型(SFA)介绍 PAGEREF _Toc385460077 h 4 HYPERLINK l _Toc385460078 三、基于SFA方法的浙江省信息服务产业技术效率区域差异研究 PAGEREF _Toc385460078 h 5 HYPERLINK l _Toc385460079 (一)投入产出指标的确定及模型的建立 PAGEREF _Toc385460079 h 5 HYPERLINK l _Toc385460080 (二)浙江省信息服务产业技术效率的区域测算 PAGEREF _Toc385460080 h 6 HYPERLINK l _

12、Toc385460081 (三)浙江省信息服务产业技术效率的区域比较分析 PAGEREF _Toc385460081 h 9 HYPERLINK l _Toc385460082 四、浙江省信息服务产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PAGEREF _Toc385460082 h 12 HYPERLINK l _Toc385460083 (一)变量选择和模型建立 PAGEREF _Toc385460083 h 12 HYPERLINK l _Toc385460084 (二)影响因素回归结果 PAGEREF _Toc385460084 h 13 HYPERLINK l _Toc385460085 (三)结

13、果分析 PAGEREF _Toc385460085 h 14 HYPERLINK l _Toc385460086 五、基本结论和政策建议 PAGEREF _Toc385460086 h 14 HYPERLINK l _Toc385460087 (一)基本结论 PAGEREF _Toc385460087 h 14 HYPERLINK l _Toc385460088 (二)政策建议 PAGEREF _Toc385460088 h 14参考文献15致谢17附录118文献综述18外文翻译23任务书37开题报告41指导记录卡及各类评阅表浙江省信息服务业技术效率研究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P

14、AGE 53浙江省信息服务业技术效率研究10经济学(2)班 D10580216 周雅婷引言(一)研究背景及意义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信息的生产与利用已经达到相当社会化的程 度。互联网技术、IP组网技术、多媒体技术、高速传输技术等新技术日趋成熟,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广播电视技术不断融合和渗透,为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 的技术基础。中国信息服务业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迅速,已初具规模,无论是理论探 索还是应用实践,已从被动的封闭状态向主动开放转变,由单纯的公益服务型向复合 的经营产业型转变,形成了一个多种所有制、多元化的市场格局。此外,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对其他产业的发展也具有渗透作用,作为

15、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和强劲引擎,其 发展对经济和社会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中国信息化的推进也具有非常积极的作 用。中国信息服务业虽然起步较晚,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它已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和强劲引擎,其发展对经济和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发现,在国内众多文献中,对整个中国信息服务业技术效率的研究比较多,但是对某区域的研究寥寥无几。而且,浙江省作为中国一个经济大省,深入研究各地区信息服务业的技术效率并进行区域之间的比较,探究与信息产业相关的各因素是如何影响其效率的,将会有很现实和必要的意义。(二)文献回顾吴诣敏(2004)、刘传哲(2006)、方先明(20

16、08)等先后测量了我国区域技术效率,发现近些年来,虽然技术效率呈增长趋势,但依然很低且地域分布不均衡。徐琼(2005)利用DEA方法分析了浙江省11地区的农业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及其地区差异。顾乃华(2005)借助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描述了1992-2002年间我国服务业增长效率的时序特征和区域特征。陈畴镛(2006)等发现浙江省信息服务产业竞争力不强。从产业内部结构看,还处于较低水平,营业收入的大部份额由电信通讯服务这样的“硬服务”来提供,而信息内容处理业、电子商务、数据库的应用与处理等“软服务”占的份额较低。产业技术水平在软件、动漫、互联网信息服务业等方面在国内暂时处于领先梯队,但与发达国

17、家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周志丹(2012)在研究了大量前人的成果后提出信息服务业要与制造业在价值链与产业链上融合、区域内融合以及信息服务业带动提升制造业,制造业支持促进信息服务业。姚莉媛(2010)对中国31个省市信息服务业进行测算,研究表明,中国整体信息服务业技术效率低下,而且地区之间的差异较大。程慧平(2013)对我国2001-2009年30个省际行政区信息服务业技术效率进行分析比较发现,无论用DEA方法还是SFA方法,浙江均排名前10,处于第四位,而在前10位的东部有6省。笔者在阅读相关文献后发现,国内学者通常采用定性方式研究信息服务业效率问题,以定量方式较少,而且多研究全国范围,对某区

18、域较少。研究结果都显示东部地区效率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浙江属于东部地区的中上水平。因此,对浙江省信息服务业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1. 研究内容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了解信息服务产业的定义,概括信息服务业技术效率基本理论,然后采用SFA方法对浙江省7个代表城市信息服务业技术效率进行测算。接着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得到相应结论,为我国其他地区信息服务业技术效率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选取的浙江省7个城市为杭州、宁波、嘉兴、衢州、湖州、舟山、丽水,笔者认为,这几个城市的平均值可代表浙江省的平均值,选取这7个城市作为代表,具有

19、一定的可研究性。2.方法本文在测量技术效率时采用随机前沿模型(SFA)的方法,并利用统计学中数据的特征对各地区的技术效率变化进行简单的对比分析。在对浙江省信息服务业技术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时采用OLS回归估计。3.创新点在阅读了相关文献后,笔者发现国内定量研究信息服务业技术效率的论文较少,研究的也是以全国为基点的,以省份为研究对象的基本没有。所以,本文选取浙江省为研究对象,参考已有的文献,测量浙江省信息服务业的技术效率及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应该是十分有意义的。基本理论分析及方法介绍(一)信息服务业及技术效率的界定在测算信息服务业技术效率之前,首先必须明确信息服务业的定义和范围界定。对于信

20、息服务业,目前还没有一个世界公认的划分范围。参考、比较其他学者以 及各组织对信息服务业的定义,可将信息服务业理解为是利用计算机和通信网络等现 代科学技术对信息进行生产、收集、处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和利用,并以信 息产品为社会提供服务的专门行业的综合体,主要分为三大类:即信息传输服务业、信息技术服务业和信息资源产业。本文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结合中国的产业统计规定具体定义,主要考察信息服务业中前两类,即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本文将不同时间的具体划分标准归纳为以下表1:表1 信息服务产业国内外划分标准序号分类单位年份范围1北美产业分类体系1977年出版业、广播电视和电信业、信息和数据处

21、理服务业2007(修改后)主要是指有关信息传播与服务的产业2OECD1980年以电子方式进行信息处理和通信的服务3联合国2008年电子信息设备销售和租赁、电子信息传输服务、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其他信息相关服务4中国国家统计局2003年租赁、电子信息传输服务、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其他信息相关服务5匡佩远2009年电子信息传输服务、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其他信息相关服务数据来源:笔者归纳1技术效率的定义技术效率的概念最早是由Farrell(1957)提出来的,他从投入角度给出了技术效率的定义,认为技术效率是指在相同的产出下生产单元理想的最小可能性投入与实际投入的比率。全要素生产率是衡量总产量与全部要

22、素投入量之比,现在很多学者认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除了受技术进步的影响外,也受技术效率的影响。技术效率是指通过提高科技含量带来的收益,主要应用于科技产业管理,通过管理方法或技术提高来提升企业生产效率。技术效率的大小反映在技术条件一定的前提下,企业生产的有效程度,技术效率值介于0-1之间,越接近于0,技术效率越低。技术进步可以推进前沿生产面向上移动,技术效率提高则使实际生产量更接近于在一定技术条件下的理想最大产量。全要素生产率在研究过程中被分解为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等。Farrell(1957)在Debreu、Koopmans工作的基础上,对效率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在研究效率过程

23、中,他把效率分成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两部分:技术效率反映企业在投入等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能产出最大量的能力。Farrell把技术效率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指的是实际生产点与生产可能性曲线差距。2技术效率测定的方法介绍目前,对于技术效率测量的方法主要有两种:非参数方法和参数方法。非参数方法最常见的是数据包络分析,即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它是根据多指标投入和多指标产出对决策单元进行有效分析的一种方法,由A.Charnel和W.W.Cooper(1987)提出。这个方法主要的优点是能够处理多投入和多产出的数据,而且不需要假设具体的函数,缺点是没有

24、考虑到随机误差对个体效率的影响。参数方法常见的是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即SFA方法。该方法先估计一个生产函数,其误差项是由无效率项和随机误差项构成的复合结构。优点是使无效率项和随机误差项分离,保证了被估效率有效且一致,而且考虑了随机误差项对个体效率的影响。因此,相比之下,SFA方法更好一些。(二)随机前沿模型(SFA)介绍由Aigne,Lovell,Schmid等(1977)年提出的随机前沿模型法是一种假设生产或成本的前沿函数,是用回归分析法来确定表达式中参数的方法,其优势是分离出随机游走的因素和技术效率对产出的影响部分。该模型的基本形式: yit=fxitexpmit-nit (1) yit 为

25、研究对象的实际产出值,xit 为影响yit 的投入要素值,f(xit) 为前沿生产函数,i表示城市,t表示年份,mit 为随机干扰的噪声,服从正态分布,nit 为表示非负的技术效率项,属于误差的一部分,但是mit 和nit 相互独立。在研究过程中通常假设mit 为独立一致分布,以及呈对称分布。由于nit0 ,因此,在上式中,误差项mit-nit 一定是非对称的,这也是不能用OLS估计的原因,因为它不能准确地估计样本中每个个体的技术效率。Battese&Coelli(1995)设定mit 服从正态分布N(0,m2),同样uit 也服从N(0,m2)的非负截断性的正态分布。nit 的具体形式如下:

26、 kit=Zit (2)Zit 为一组可以解释个体之间效率差异的实际因素变量, 为一组相应的待估计的参数。假设r=n2m2+n2 ,当r=0 时,意味着n2=0 ,也就是说样本中不存在着非技术效率状态,此时,使用OLS方法即可,反之,样本中就一定存在着技术技术非效率,此时,就有必要用SFA技术。随机前沿函数不仅要考虑技术进步,还要考虑技术进步与投入的要素的交互效应对生产效率的影响,所以根据本文研究的实际情况,选择超越对数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作为研究7个地级市技术效率的基本模型:lnyit=0+1lnKit+2lnLit+3lnLitlnKit+124(lnKit)2+125(lnLit)2+6t

27、2+7t+8lnKitt+mit-niti=1,2,n; t=1,2,T (3)上式中yit 表示2003年-2012年7个地级市信息服务业的产出值,Kit 表示资本投入,Lit 表示人力资本投入, 为各变量前面的系数,都为待估系数,i表示第i个地级市,t表示年份。其中第i个研究对象在第t年的技术效率通过以下公式计算:TEit=exp(-nit) (4)基于SFA方法的浙江省信息服务产业技术效率区域差异研究(一)投入产出指标的确定及模型的建立1数据来源根据在第二章对信息服务业的划分标准,为了数据的可得性和口径的一致性,本文将信息服务业划分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三大行业,样本为2003年

28、-2012年浙江省7个城市信息服务业,数据来源于2003-2012年浙江省统计年鉴和2003-2012年浙江各城市统计年鉴。(1)产出水平在模型中的产出指标选择2003-2012年浙江省7个城市信息服务业的增加值。因为2002年以后在第三产业中已有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分类,所以不用担心因分类有间隔而再将数据进行处理,可直接使用。(2)劳动力投入本文为得到劳动力投入的数据,使用了2003-2012年浙江省7个城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年末在岗职工数,可直接在各城市统计年鉴得到。(3)资本投入信息服务业资本投入指标我们选择最具代表性的资本存量来衡量。关于资本存量很多学者进行过专业研

29、究,本文采用“永续盘存法”估算信息服务业资本存量,计算公式如下: Kit=Kit-11-it+Iit (5)Kit 为第i个样本在第t年的资本存量,it 为折旧率,折旧率我们采用霍尔和琼斯研究时的通用折旧率it= 6%,Iit 为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只要知道2003年的资本存量,根据以上公式就可以推算出各年份的资本存量。(二)浙江省信息服务产业技术效率的区域测算1根据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基本模型建立初始SFA模型如下(如果测算结果不理想,应对模型进行不断调整):lnyit=0+1lnKit+2lnLit+3lnLitlnKit+124(lnKit)2+125(lnLit)2+6t2+7t+8lnK

30、itt+9lnLitt+mit-niti=1,2,n; t=1,2,T (6) 选取2003-2012年浙江省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Frontier4.1软件进行实证研究,模型结果如表2所示:表2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待估参数及检验结果coefficientstandard-errort-ratio变量待估参数相关系数标准差T检验值截距beta 014.1490*0.977214.4795lnKbeta 1-0.53580.4153-1.2902lnLbeta 2-0.5594-0.5063-1.1049lnK*lnLbeta 30.3194*0.04447.1998lnK*lnKbeta 4-

31、0.0721*-0.0321-2.2485lnL*lnLbeta 5-0.1643*0.0222-7.3877t2beta 60.0124*0.00373.3280tbeta 7-0.00150.0657-0.0230lnK*tbeta 80.00740.01490.4977lnL*tbeta 9-0.0281*0.0132-2.1282sigma-squaredgamma0.2740*0.9999*0.04040.8063E-076.78710.1240E+08样本数70个log likelihood function(对数似然函数值)= -0.0101LR test of the one-

32、sided error(单边LR检验)= 22.4817*注:*表示显著性概率P0.1,t临界值为1.645;*表示显著性概率P0.05,t临界值为1.96;*表示显著性概率P0.01,t临界值为2.576。约束个数为1,LR检验符合混合卡方分布,查表可知,在1%的显著性概率下临界值为5.4。由上表2中各变量系数的t检验值看出,通过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的只有4项,模型还需调整。经笔者不断调试,最终模型调整如下:lnyit=0+1lnKit+2lnLit+3lnLitlnKit+124(lnLit)2+5lnLitt+6t+7t2+mit-niti=1,2,n; t=1,2,T (7) 如下表3

33、可知,除了lnL*t 以外,其他参数的T检验值都通过1%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模型效果较好。表3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待估参数及检验结果(调整版)coefficientstandard-errort-ratio变量待估参数相关系数标准差T检验值截距beta 011.3675*1.77806.3934lnKbeta 1-1.0147*0.2848-3.5629lnLbeta 20.7241*0.08218.8192lnK*lnLbeta 30.1989*0.02856.9865lnL*lnLbeta 4-0.1643*0.0050-33.9343lnL*tbeta 5-0.00810.0108-0.7

34、473tbeta 60.0168*0.000364.3078t2beta 7-0.1421*0.0281-5.0504sigma-squaredgamma0.3638*0.9999*0.07650.3040E-034.75210.3289E+04样本数70个log likelihood function(对数似然函数值)= -5.0485LR test of the one-sided error(单边LR检验)= 20.1179*注:*表示显著性概率P0.1,t临界值为1.645;*表示显著性概率P0.05,t临界值为1.96;*表示显著性概率P0.01,t临界值为2.576。约束个数为1,

35、LR检验符合混合卡方分布,查表可知,在1%的显著性概率下临界值为5.4。22003-2012年浙江省7个城市信息服务业技术效率值根据以上测算,得出结果,见表3所示:表4 Frontier4.1软件测算出的浙江省7个城市技术效率值杭州宁波衢州湖州丽水舟山嘉兴平均值20030.78050.99150.55350.91730.63780.31660.98090.739720040.70910.80710.44980.86050.65780.37500.76490.660620050.62550.89870.36470.95570.77230.48810.75900.694920060.57200.8

36、4920.34080.93910.88350.55190.73510.695920070.65480.81740.38050.92480.99980.77420.70210.750520080.70740.77550.38650.99470.98440.95170.74780.792620090.63510.68630.42220.85330.77080.89890.55210.688420100.65790.72560.37560.87220.83050.82790.54070.690120110.81350.73630.36310.99750.78200.78600.51470.71332

37、0120.97360.74860.30640.78080.62590.72600.43220.6562平均值0.71290.80360.39430.90960.79450.66960.6730注:mean efficiency=0.7082。数据来源:Frontier4.1(三)浙江省信息服务产业技术效率的区域比较分析图1,将7个城市信息服务业技术效率的年平均值制成折线图,可看出其随着时间的增加,技术效率也是在增长的。图1 浙江省信息服务业技术效率趋势7个城市可作为浙江省的代表,其信息服务产业平均技术效率可作为浙江省信息服务产业技术效率,上图显示技术效率值在逐年递增,在0.65-0.8之间徘徊

38、。浙江省信息服务产业增加值(2004年=100)在2005年时是114.3,在2012年是336.8,为前者的三倍左右;同时,劳动力投入2010年为46.88万人,2011年为43.54万人、2012年为39.31万人,逐年递减;固定资产投资额2010年为158亿元,2011亿元为138亿元2012年为111亿元,也是逐年递减。说明浙江省信息服务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在转型,向更好更快发展,保持投入的不变或减少浪费而达到产出的增长。在国家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下,多年来,中国信息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已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产业。信息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01

39、年至2007年的6年中,信息服务产业总规模从796亿元提高到5834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39.3%,占全球的比重从1.5%提高到8.7%;产业出口从7.2亿美元提高到102.4亿美元,增长13倍。2009年,我国软件产业完成软件业务收入9513亿元。2009年初,中国政府出台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要加快培育信息服务新模式新业态,促进信息服务业务和模式创新;积极承接全球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建立基于信息技术和网络的服务外包体系。随后,针对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外包产业,政府又出台了更加优惠的税收政策,对21个确定为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内的技术先进性服务外包企业,自2009年1月1日起至2013年12

40、月31日,对符合条件的技术先进性服务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服务外包企业离岸服务外包收入免征营业税。图3和图4,将7个城市的技术效率值描述成折线图,可直观看出其趋势。图2 浙江省7城市信息服务业技术效率趋势图3 浙江省7城市信息服务业技术效率2003-2012年平均值对比图4 三类城市信息服务业技术效率对比图2可知,7个城市信息服务业技术效率差异较大,可直观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嘉兴市信息服务产业技术效率是不断下降的,而相反杭州、舟山在不断上升,其他城市则一直在变动,但有大致的范围。根据2012年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将7个城市分成三个类别,第一类为杭州、宁波,第二类为嘉兴、丽水、湖州

41、,第三类为舟山和衢州。由图3可知,信息服务业技术效率由高到低排列依次是湖州、宁波、丽水、杭州、嘉兴、舟山、衢州。最高为0.91,最低为0.39。图形有向下倾斜的趋势,说明技术效率与信息服务产业增加值有关。图4,发现,在总体上可以看出一、二类城市信息服务产业技术效率显著高于三类城市,一、二类城市之间相差不大。浙江省信息服务产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一)变量选择和模型建立1被解释变量本文选择SFA测算结果,即浙江省7个城市2003-2012年信息服务业技术效率平均值(TE)为因变量,衡量浙江省7个城市技术效率水平。2被解释变量人力资本(HUM):本文选择各城市信息服务产业年末在岗人数作为人力资本

42、的值。产业集聚度(QW):本文选择区位熵指数指标来衡量各城市产业集聚度。区位熵指数是产业的效率与效益分析的定量工具,是一种较为普遍的集群识别方法,是衡量产业专业化的重要指标,可充分比较不同地区产业集聚程度,计算公式如下:QWij=(EitFit)/(KitGit) (8)Eit 指城市i信息服务业第t年的就业人数,Fit 指城市i在第t年的总就业人数,Kit 指浙江省信息服务业第t年的总就业人数,Git 指浙江省第t年的总就业人数。该指数是指一个特定区域中某产业占有份额与整个经济中该产业占有份额的比值,比值越大,该城市的产业集聚度越高。一般,如果QWit 大于1,意味着该产业在该区域比较重要。

43、对外开放度(CK):本文用出口额与地区GDP的比重来反映各城市的对外开放程度,该指标衡量开放度和信息流通比较理想。由于出口额是用美元为单位的,在统计时应将美元按当年汇率换算为人民币为单位。CK=出口额GDP (9)政府行为(GOV):本文中将政府行为化为数值,即各城市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GOV=财政支出GDP (10) 城市化水平(URBAN):对信息服务业影响因素来说,城市化也应是其中一个。本文将各城市非农业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城市化。URBAN=非农业人口城市总人口 (11)3被解释变量模型建立根据以上变量的选择,该线性模型初始形式设定如下: lnTEit=+1lnHUMit+

44、2lnQWit+3lnCKit+4lnGOVit+5lnURBANit+ (12)上式中, 为回归参数,i为1,2,7个城市, 为随机误差项。被解释变量TEit 是浙江省7个城市2003-2012年度信息服务业平均技术效率值。lnHUMit 表示人离开资本水平,QWit 表示产业集聚度,CKit 表示对外开放度,GOVit 表示政府行为,URBANit QUOTE URBit 表示城市化水平。(二)影响因素回归结果本文使用Eviews软件进行面板数据的回归,结果如下:表5 影响因素回归结果Variable变量Coefficient相关系数Std.Error标准差t-StatisticT值Pro

45、bP值LOG(HUM?)0.2322*0.08222.82650.0064LOG(QW?)-0.1485*0.0610-2.43330.0181LOG(CK?)0.3074*0.11362.70640.0089LOG(GOV?)0.15370.18880.81390.4191LOG(URB?)-2.4770*0.4091-6.05430.0000C-4.8693*1.2332-3.94860.0002R2=0.8296该表由Eviews结果整理得出。由上表可知,人力资本、对外开放度、城市化水平这三个自变量通过1%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只有政府行为不通过检验。(三)结果分析1.人力资本水平与技术效

46、率呈显著性正相关,说明当信息服务产业在岗人数越多,技术效率越高。目前,我国信息服务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正需要人才,人力资本的提升为该产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2.产业集聚度与技术效率呈负相关。究其原因,可能是现阶段浙江省信息服务业还没有形成较成熟的产业集聚,规模经济不明显。3.对外开放程度与技术效率呈显著性正相关。我国的信息服务产业落后于国外,对外开放度越强,跟外界的投资外贸越发达,将会节省大量的成本,从而促进各地区的信息服务业技术效率的提高。4.政府行为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政府行为对技术效率产生的影响作用不明显。在现实中,政府的财政支出确实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信息服务产业的生产效率,但

47、在领导层面会干预该产业的运作,使得无效率产生。5.城市化水平与技术效率呈负相关。由于浙江省信息服务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城市化的发展并未带来城市中信息服务产品需求的显著增加,且浙江省新农村建设的较好,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可享受到的服务基本无异,使得城市化的优势更不明显。基本结论和政策建议(一)基本结论在对浙江省7个城市的信息服务产业用随机前沿方法进行技术效率的测算后发现,浙江省作为东部发达省份,总体信息服务产业技术效率较高,而且呈逐年递增状态,但省内各个城市却高低不同。 在对浙江省信息服务产业技术效率影响因素分析中可得,人力资本水平、产业集聚度、对外开放度和城市化水平都对技术效率有显著影响,且影

48、响是促进技术效率提高的,但政府行为影响则不显著,可能是由于政府会干预信息服务产业运作,使其有无效率产生。(二)政策建议信息服务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已有一定的成绩,但区域差异比较明显。浙江省作为东部发达省份,有着引导作用,更好更快的发展使中西部地区信息服务产业发展起来。在对浙江省7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进行信息服务产业技术效率研究后发现,虽然整体技术效率较高,但还是有很多问题存在。要充分认识信息服务产业的重要性,需要有针对性地处理问题所在。1扩大产业集聚效应,不断提升信息服务业竞争力首先促进上下游分支行业相互合作、交流,共同发展,促进信息、知识等技术转移和扩散。然后通过政府手段和市场

49、调节相结合,鼓励各个相关机构发展起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并使其不断成熟,形成竞争力。最后产业集聚效应显著,信息服务业技术效率得到大力提升。2引进高技能人才,促进产业发展信息服务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需要的是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才。根本上,应该大力发展教育,普及基本教育、重视高等教育、重点培养专业技能人才。在全国范围内,中西部地区信息服务产业技术效率低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西部地区教育水平低下和人才流失严重。所以,应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将对信息服务业技术效率的提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3提高对外开放度,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国外的信息服务产业比中国发展地早且更成熟,所以可以考虑吸引外商投资,引进高技术、

50、优秀人才来促进我国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同时,在加大开放步伐的过程中,政府要强化政策引导,加大工作力度,促进各地区信息服务业在提高对外开放度的基础上能更好的支撑当地经济的发展。参考文献:19Johan Holmgren. The efficiency of public transport operationsAn evaluation using stochastic frontier analysis J. Research in Transportation Economics, 2013.20Kontodimopoulos N, Papathanasiou N D, Flokou A. T

51、he Impact of Non-Discretionary Factors on DEA and SFA Technical Efficiency Differences J. Journal of Medical Systems, 2011.1吴诣敏中国区域创新效率的实证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及DEA方法J系统工程,20082刘传哲对外开放度对我国区域技术效率的影响基于省级数据的实证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63方先明中国区域创新效率的实证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及DEA方法J.系统工程.2008.4顾乃华,李江帆中国服务业技术效率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65陈畴镛,刘运杰加快浙江信

52、息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思路J浙江经济,20126周志丹信息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互动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127姚莉媛中国信息服务业技术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108程慧平基于DEA和SFA方法的信息服务业技术效率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5匡佩远信息服务业:定义和统计框架J统计教育,20096李宁,张爱清,王建会信息服务业发展现状与举措分析J软件产业与工程,20107李铁岗信息服务业对山东省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28任英华,王耀中国际服务业生产率的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89卫海英,骆紫薇现代服务业技术效率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J商

53、业经济与管理,201210王思薇,安树伟科技创新对中国区域技术效率的贡献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911赵健东,廖军当前信息服务业现状及发展趋势J现代电信科技,200812徐盈之,赵玥中国信息服务业技术效率和生产率变动的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200913徐盈之,赵玥中国信息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区域差异与趋同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14徐盈之,朱依曦基于随机前言模型的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J统计观察,200915张宗益,周勇,钱灿,赖德林基于SFA模型的我国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的实证研究J软科学,200616周春应,章任俊基于SFA模型的我国区域经济技术效率的

54、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17郑吉昌现代服务业:浙江经济发展转型的助推器J产业经济,200818章上峰,许冰浙江经济技术效率估计及其历史变迁分析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实证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8致 谢大学四年转眼间就过去了,感慨万千。在浙江理工大学的四年里,我拥有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参加了各种活动,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感谢母校!在进行毕业论文的这几个月中,我遇到了论文写作方面的各种问题,都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解决了。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李宝杨老师,谢谢您从论文选题到最后的完善一直对我孜孜不倦地指导。不管答辩前还是答辩后,每次您都会对我的论文进行认真查看并找出问题,让我的论文不断完

55、善。感谢图书馆老师,在我找数据的时候给我提供了很多帮助。感谢侯东东同学,在我计量出现问题时帮我查看问题并给予我指导;感谢张佳燕同学,和我一起结成盟友,不论找工作还是写论文,相互结伴前行。感谢我的父母,对我学习及生活上的支持,让我可以更安心地进行论文的写作。感谢我的室友,杨雨薇、叶雪婷、张翔、周琼琼,四年的生活让我们变成了好姐妹,在论文写作的这几个月里,我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体谅。最后,谢谢所有人!感恩!周雅婷2014年3月19日附录文献综述报告10经济学(2)班 D10580216 周雅婷一、引言21世纪是数字信息的时代,信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坚实的信息技术基础下,承载信息的信

56、息服务业作为一个日渐庞大的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可忽视,其发展已受到各方关注。我国信息服务业起步较晚,而且由于地区之间差异大,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东中西部信息产业发展步调不一致。所以,作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和强劲引擎的信息服务业,怎样提高其产业技术效率是关键。许多经济学家均认为,与其他省份相比,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的经济增长遵循了一条不同的路径。因此,本文认为,浙江省作为中国一个经济大省,深入研究各地区信息服务业的技术效率并进行区域之间的比较,探究与信息产业相关的各因素是如何影响其效率的,将会有很现实和必要的意义。二、信息服务业的界定信息服务业是随着信息化活动的推进以及信息产业的发展而

57、逐步形成的新的产业形态,由于其本身很宽泛以及关注者角度侧重的不同,所以给出的定义也不同。匡佩远(2009)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认为,信息服务业是指从事信息的采集、存储、加工、传递、交流,向社会提供各种信息产品或服务的行业。在此,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和口径的统一性,本文采用中国统计年鉴中对中国产业统计的划分标准,把信息服务业分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行业。三、技术效率的相关研究综述技术效率的概念最早是由Farrell(1957)提出来的,他从投入角度给出了技术效率的定义,认为技术效率是指在相同的产出下生产单元理想的最小可能性投入与实际投入的比率。Leibenstein(1966)从产出角度

58、认为技术效率是指在相同的投入下生产单元实际产出与理想的最大可能性产出的比率。我国一些学者也有对技术效率的测量:吴诣敏(2004)、刘传哲(2006)、方先明(2008)等先后测量了我国区域技术效率,发现近些年来,虽然技术效率呈增长趋势,但依然很低且地域分布不均衡。同时,在各领域都有队技术效率的测量。徐琼(2005)利用DEA方法分析了浙江省11地区的农业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及其地区差异,顾乃华(2005)借助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描述了1992-2002年间我国服务业增长效率的时序特征和区域特征。目前,对于技术效率测量的方法主要有两种:非参数方法和参数方法。非参数方法最常见的是数据包络分析,即D

59、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它是根据多指标投入和多指标产出对决策单元进行有效分析的一种方法,由A.Charnel和W.W.Cooper(1987)提出。这个方法主要的优点是能够处理多投入和多产出的数据,而且不需要假设具体的函数,缺点是没有考虑到随机误差对个体效率的影响。参数方法常见的是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即SFA方法。该方法先估计一个生产函数,其误差项是由无效率项和随机误差项构成的复合结构。优点是使无效率项和随机误差项分离,保证了被估效率有效且一致,而且考虑了随机误差项对个体效率的影响。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与随机前沿法(SFA)相比,前者比后者应用的多。池仁

60、勇(2004)、时鹏将(2004)用DEA方法对我国区域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研究。孙海刚(2009)以钢铁业上市公司DEA技术效率为基础,研究分析了技术效率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效果。候晋、朱磊(2004)运用DEA分析我国保险公司的效率。杨泊(2010)运用DEA方法,基于2003年至2009年间我国13家上市港口企业的面板数据,测算了这些企业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毛路(2009)选取医药、电力、化学、专业设备制造和交通设备制造的部分代表性企业的相关数据,通过SFA测算效率,发现医药行业和专业设备制造业的效率相对较高,而交通设备制造则明显偏低。景保峰、周霞、胡爱媛(2012)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法,对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