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生化分析仪血液常规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共38页)_第1页
宠物生化分析仪血液常规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共38页)_第2页
宠物生化分析仪血液常规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共38页)_第3页
宠物生化分析仪血液常规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共38页)_第4页
宠物生化分析仪血液常规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共38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宠物生化分析仪血液(xuy)常规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肝功能:白蛋白(ALB)、总蛋白(TP)、总胆红素(TB)、总胆汁酸(TBA)、直接胆红素(DBB)、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r-谷氨酰转移(r-GT)、胆碱酯酶(CHE)、碱性磷酸酶(AKP)肾功能: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心: 乳酸脱氢酶(LDH)、血钾(K)、血钙(Ca)、肌酸激酶(CK-NAC)血糖血脂:葡萄糖(GLU-0X)、甘油三脂(TG)、酮体、胆固醇(CHOL)、果酸胺(FMN)、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C-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C-C)电解质:钠(Na)、氯(Cl)、碳酸氢盐、镁

2、(Mg)、无机磷(P)、钙(Ca)胰腺: 淀粉酶(AMY)内分泌:碱性磷酸酶(AKP)、肌酸激酶(CK-NAC)、葡萄糖(GLU-0X)、胆固醇(CHOL)、钙(Ca)、磷(P)、钠(Na)、钾(K)、镁(Mg)(一)总蛋白(TP) 犬 猫参考值: 54-78 58-78临床意义:增高:呕吐、腹泻、休克、多发性骨髓瘤降低:营养不良、消耗增加、肝功能障碍、大出血、肾病(二)白蛋白(ALB)参考值: 24-38 26-41临床意义:增高:严重失水、血浆浓缩降低:急性大出血、严重烫伤、慢性合成白蛋白功能障碍、妊娠(三)谷草转氨酶(AST)参考值: 8-38 0-20临床意义:增高:心肌梗塞、肺栓塞、

3、心肌炎、心动过速、肝胆疾病、感染、胰腺炎、脾肾或肠系膜梗死(四)谷丙转氨酶(ALT)参考值: 4-66 1-64临床意义:增高:急性药物中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阻塞性黄疸、胆管炎(五)碱性磷酸酶(AKP)参考值: 0-80 2.2-37.8临床意义:增高:骨折愈合期、转移性骨瘤、阻塞性黄疸、急性肝炎或肝癌、甲亢、佝偻病降低:重症慢性肾炎、甲状腺机能不全、贫血(六)肌酸激酶(CK-NAC)参考值: 8-60 50-100临床意义:增高:心肌梗塞、皮肌炎、营养不良、肌肉损伤、甲状腺机能减弱(七)乳酸脱氢酶(LDH)参考值: 100 63-273临床意义:增高:心肌梗塞、白血

4、病、癌舯、肌营养不良、胰腺炎、肺梗死、巨幼细胞性贫血、肝细胞损伤、肝癌(八)淀粉酶(AMY)参考值: 185-700 502-1843临床意义:增高: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胆道感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九)r-谷氨酰转移酶(r-GT)参考值: 12-64 13-51临床意义:增高:肝癌、阻塞性黄疸、胰腺疾病、肝损害(十)葡萄糖(GLU-0X)参考值: 3.3-6.7 3.9-7.5临床意义:增高:生理性高血糖:餐后病理性高血:糖尿病、颅外伤、颅内出血、脑膜炎降低:生理性低血糖:饥饿病理性高血糖:胰岛B细胞增生或瘤,垂体前叶功能减退、肾上腺功能减退、严重肝病(十一)总胆红素(TB)参考值: 2-

5、15 2-10临床意义:增高: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十二)直接胆红素(DB)参考值: 2-5 0-2临床意义:同上(十三)尿素氮(BUN)参考值: 1.8-10.4 5.4-13.6临床意义:增高: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晚期、肾衰、慢性肾炎、中毒性肾炎、前列腺肿大、尿路结石、尿路狭窄、膀胱肿瘤降低:严重的肝病(十四)肌酐(Cr)参考值: 6-110 62-190临床意义:晚期肾脏病(十五)胆固醇(CHOL)参考值: 3.9-7.8 1.9-6.9临床意义:增高:甲状腺能血症、糖尿病降低:甲亢、营养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十六)甲状腺素参考值: 10-40 15-50临床意义:增高:

6、甲亢、高TBG血症、急性甲状腺炎、急性肝炎、肥胖病降低:甲减、低TBG血症、全垂体功能减退症、下丘脑垂病变(十七)钙(Ca)参考值: 2.57-2.97 2.09-2.74临床意义:增高:甲亢、维D过多症、多发性骨髓瘤降低:甲状腺功能减退、假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慢性肾炎、尿毒症、佝偻病、软骨病(十八) 磷 0.81-1.87 1.23-2.07参考值: .临床意义: 增高:肾功能不全,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淋巴细胞白血病,骨质疏松症,骨折愈合期 降低:呼吸性碱中毒,甲状腺功能亢进,溶血性贫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肾衰,长期腹泻,吸收不良(十九)氯参考值: 104-116 110-123临床意义: 增高

7、:高钠血症,高钠血性代谢酸中毒 降低:呕吐、腹泻(二十)钠参考值: 138-156 147-156临床意义: 增高:高渗性脱水、中枢性尿崩症、库兴式综合症 降低:呕吐、腹泻、幽门梗阻、肾盂肾炎、肾小管损伤、大面积烧、体液从创口大量流失、肾病综合症的低蛋白血症、肝硬化腹水(二十一)钾参考值: 3.8-5.8 3.8-4.6临床意义: 增高:肾上腺皮质减退症、急慢性肾衰、休克、补钾过多 降低:腹泻、呕吐、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利尿剂、胰岛素的应用(二十二)镁参考值: 0.97-1.06 0.62-1.03临床意义: 增高:急慢性肾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多发性骨髓瘤、严重脱水症 降

8、低:长期禁食、吸收不良、长期丢失胃肠液,慢性肾炎多尿期或长期利尿剂治疗者血液生化(shn hu)指标的临床意义1、丙胺酸转胺酶(ALT) 升高(shn o)-表示细胞受损或坏死。 降低(jingd)-基本无临床意义。2、白蛋白(ALB) 升高-表示严重的脱水。 降低-饥饿、寄生虫病、慢性吸收不良、慢性肝脏疾病、肠道发炎、肾脏感染。3、碱性磷酸酶(ALKP) 升高-胆汁淤积造成的肝脏疾病。此外,使用内固醇、肝脏问题及生长中的骨骼也会造成ALKP升高。ALKP在急性胰腺炎也增加。降低-基本无临床意义。4、氨(NH3) NH3升高(shn o)-肝脏功能不全、先天或后天的肝脏门脉分流、胆管肝炎。5、

9、胰淀粉酶(AMYL) 升高-胰腺发炎、坏死(hui s)、胰管阻塞。也可因前段肠道发炎或降低肾脏排除而增加。 降低(jingd)-无临床意义。6、天门东氨酸转氨酶(AST) 升高-溶血、脂血症、酮体症。肝脏与胆道系统疾病。非特异性组织受损、败血症、菌血症。 降低-无临床意义。7、钙离子(Ca+) 升高-骨骼溶解性疾病。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或伪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高维生素D。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肛腺肿瘤等。 降低-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症。肾衰竭。胰腺坏死。低蛋白血症。维生素D缺乏。8、胆固醇(CHOL) 升高-甲状腺功能低下症。胆道阻塞。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肾脏病症候群(体内水分潴留、蛋白尿、低血

10、中白蛋白)。血液中脂质的异常分布。 降低-肝细胞疾病。糖尿病。9、肌酐(CREA) 升高-常见于肾脏疾病。尿毒症。 降低-无临床意义。10、肌酸激酶(CK) 骨骼肌病 肌肉的受损与坏死、蛇毒中毒等。 肌肉病 梭状杆菌病、化脓性细菌感染、全身感染、免疫性多发性肌肉炎、嗜酸性球性肌肉炎、弓形虫及原虫感染。 肌肉过度使用(shyng) 剧烈运动、癫痫、氮尿症。先天性或遗传性肌肉退化性疾病。营养肌病(硒/维生素E缺乏)。 其他 猫的多发性低血钾病、狗的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狗的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运输性肌病、恶性高热(gor)、捕捉性肌病。 以上均造成(zo chn)CK值增加。11、球蛋白(GLOB)

11、 升高-慢性炎症(细菌性、病毒性、真菌性、立克次体)、寄生虫病(外寄生虫、心丝虫)、肿瘤(浆细胞性骨髓瘤、淋巴癌)、自体免疫性疾病 降低-与ALB同时发生12、血糖(GLU) 升高-糖尿病(持续性升高)、紧张应激、饭后。 降低-胰腺肿瘤、饥饿、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症、脑下垂体功能低下症、休克、过度消耗。13、磷(PHOS) 升高-溶血、肾脏病、副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生长期、猫的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尿毒症。 降低-副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碱血症、癌症。14、乳酸脱氢酶(LDH) 胆汁淤积性疾病、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5、脂肪酶(LIPA) 急性胰腺炎、肾衰竭、肠炎、小肠阻塞、服用内固醇、消化道穿孔。16、

12、镁离子(Mg+) 升高-肾衰竭、内分泌疾病。 降低-糖尿病、慢性下痢、利尿剂使用。17、总胆红素(TBIL) 肝脏(gnzng)疾病、溶血性疾病。18、总蛋白质(TP) 升高(shn o)-肾脏疾病、严重的渗出性皮肤病、肠道疾病、肠道肿瘤。 降低-肠道吸收(xshu)不良、营养不良、免疫不全性疾病、胰腺外分泌不足。19、尿素氮(BUN) 升高-氮血症、尿毒症、肾脏病、心脏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症、脱水、休克。 降低-肝门脉分流、脂肪肝、急性肝衰竭。人血液生化检查各项指标临床意义一、总胆红素T-BIL 2.020.0cmolL1、增高见于(1)肝细胞性疾病:如急性黄疽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

13、化、肝坏死等。(2)阻塞性疾病:如胆石症、胰头癌等。(3)其他:如新生儿黄疽、败血症、溶血性贫血、严重大面积烧伤、溶血等。2、减低无临床意义二、直接胆红素D-BIL 0.0-6.0umol/L增高常见于阻塞性黄疽、肝癌、胰头癌、胆石症等。减少:无临床意义三、间接胆红素IBIL 1.7-13.0umol/L增高常见于溶血性黄疽、先天性黄疽、肝细胞性(肝炎)或混合性黄疽,也于见阻塞性黄疽。注: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的辩证关系:1、三者均高,属肝细胞性黄疽、如急性重症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中毒性肝炎、肝癌等。2、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升高,属阻塞性黄疽,如胆道结石、胆道阻塞、肝癌、胰

14、头癌等。3、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升高,属于溶血性黄,如溶血性盆血、血型不合输血、恶性症疾、新生儿黄疽等。四、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0-40uL增高:1、肝胆疾病:传染性肝炎、肝癌、肝硬化活动期、中毒性肝炎、脂肪肝、胆石症、胆管炎、胆囊炎。2、心血重疾病: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功能不全的肝淤血、脑出血等。3、骨骼肌病: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等。4、其他:某些(mu xi)药物和毒物引起ALT活性升高,如氨丙嗪、异烟肼、水杨酸制剂、乙醇、铅、汞、四氯化碳或有机磷等。减少(jinsho):无临床意义五、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0-37u/L增高(znggo):1、肝脏疾患:肝炎、脂肪肝、肝硬化

15、等。2、胆道疾患:胆囊炎、胆石症急性发作。3、心脏疾患: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力衰竭等。4、一些感染性疾患:如肺炎、伤塞、结核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减少:无临床意义六、总蛋白 TP 60.0-80.0gL1、增高(1)常见于高度脱水症(腹泻、呕吐等)。(2)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等。(3)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病等。2、减少:(1)营养不良和消耗增加:如肾病综合症、结核、甲状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溃疡性结肠炎、烧伤、失血等。(2)蛋白合成障碍:如肝细胞病症、肝功能受损等。(3)水钠潴引起的血浆被稀释。七、白蛋白 ALB 38-51gL1、血清白蛋白浓度增高常见于严重失水

16、而导致的血液浓缩。2、血清白重的减少的临床意义与总量的降低的原因大致相同。八、球蛋白1、增高(1)、多发性骨髓瘤及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2)、肝硬化。(3)、结缔组织病、血吸虫病、疟疾、红斑狼疮。(4)、慢性感染、黑热病、慢性肾炎等。2、降低1、生理性低蛋白血症,见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2、低Y-球蛋白血症或先天性无Y-球蛋白血症。3、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kngjn)和使用免疫抑制药等常使免疫球蛋白合成减少,引起球蛋白降低。九、白蛋白球蛋白的比例(bl) A/G用于衡量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A/G比值1提示有慢性(mn xng)肝实质性损害。动态观察A/G比值可提示病情的发展和估计预后,病情恶化时

17、白蛋白逐渐减少,A/G比值下降,A/G比值持续倒置表示预后较差。十、总胆汁酸 TBA 0-20umolL反映肝实质性损伤,尤其在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乙醇性肝损伤和肝硬化时有较灵敏的改变,是肝病实验室诊断的一项重要指标。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在早期即有血清TBA增高,共变化早于胆红素。十一、碱性磷酸酶 ALP AKP 53-128uL主要用于肝胆系统及骨骼系统疾病的诊断。1、增高:(1)、生理性:妊娠:ALP来源于胎盘,于妊娠9个月时达高峰,分娩后1个月左右恢复正常。可间接评估胎盘及胎儿发育情况。新生儿、正在发育的儿童,ALP活性增高。(2)、病理性肝脏疾病:阻塞性黄疽、伴有黄疽的急慢性肝

18、炎、肝硬化、肝坏死、原发性或继发性肝癌。骨骼系统:骨细胞瘤、变形性骨炎、成骨不全症、骨质软化症、骨折恢复期等。减低:无临床意义。十二、尿素(尿素氮) UREA 1.70-8.30mmol/L1、升高:(1)肾功能不全、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衰竭、而且其尿素升高与病情成正比。(2)肾前因素:水肿、脱水、循环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休克等。(3)肾后因素:尿路结石、前列腺肿瘤或肥大等原因引起的尿少、尿滞留。(4)体内蛋白质分解旺盛,如上消化道出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5)生理性增高见于高蛋白饮食。2、减少严重的肝脏病病人及部分肾功能障碍,但无明显临床意义。十三、肌酐Gr CRE 40-106u

19、mol/L血液肌酐浓度可作为检测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之一。升高见于1、急慢性肾功能不全,急性肾炎早期轻度升高,慢性肾炎明显升高,提示预后不良。尿毒症,重度充血性心功能不全时肌酐浓度升高。2、巨人症,肢端肥大症时血中尿中肌酐含量均增高。3、肌肉萎缩时(肌萎缩症、瘫痪病人)肌酐含量(hnling)可降低。十四、尿酸UA 202-416umol/L1、增高(znggo)(1)痛风,对于痛风最有诊断价值,当640umol/L,具有形成肾结石或关节结晶(结石)的高度(god)危险。(2)急慢性肾炎,酸血症如糖尿病,长期禁食,或酮症酸中毒或乳酸性酸中毒。(3)白血病、恶性肿瘤、肿瘤化疗后。2、降低(1)恶

20、性贫血复发、乳糜泻以及如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阿司匹林等药物使用后。(2)肾炎、肾功能不全、痛风发作前期、高糖、高脂肪、低蛋白饮食等。十五、总胆固醇TL 2.60-6.20umol/L增高:脂肪肝、肝脏肿瘤,一些肝外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严重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肾病综合症等。减少:严重肝实质性病变,如急性重型肝炎、肝硬化,一些肝外疾病,如甲亢、恶性贫血、营养不良。十六、甘油三酯(三酰甘油)TG 0.34-1.92mmol/L其为常用的高脂血症筛查指标。升高常见于糖尿病,肾病综合证,脂肪肝及其它肝病,降低见于甲亢、肾上脉皮质功能降低和肝功能严重低下。十七、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78-3.

21、86umol/L其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变程度呈负相关,被称为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因子。增高是导致冠心病、心肌梗死、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降低见于暗血重病、糖尿病、慢性肝病、肝硬化等。十八、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0.78-1.81mmol/L高胆固醇饮食时血中可出现,但血清中含量相对稳定,多数认为冠心病人HDL-C比LDL-C变化大,可作为动脉粥枰醒化的危险指标。减低见于冠心病、肝病等。十九、高密/低密 0.80一般呈负相关,在制定治疗方案及评估冠心病危险因素时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二十、载脂蛋白A-1 APO-A 1.00-1.60g/L其主要在肝脏和小肠合成,是HDL的主要结构

22、蛋白,约占70%,其浓度可代表HDL水平。1、减低见于冠心病、脑血管病变、未控制的糖尿病、肾病综合症、活动性肝炎。2、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期明显减低,也见于常染色体隐形遗传病-Tangitr病。3、增高无明显临床意义。二十一、载脂蛋白B APO-B 0.60-1.10临床意义基本同APO-A,但APO-A/APOB的比值降低3 肝胆疾病 传染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肝癌、肝硬化、肝硬化活动期、肝脓疡、脂肪肝、梗阻性黄疸、胆汁淤积或淤滞、胆管炎、胆囊炎。其中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癌可见ALT轻度上升或正常。 MF:v f 其他疾病 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力衰竭所致肝脏淤血,以及骨胳肌病、传染性单

23、核细胞增多症、胰腺炎、外伤、严重烧伤、休克等。 a) aD9W 用药与接触化学品 略(抗生素、抗真菌、抗病毒、血脂调节药) iXhn ?_ 2、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O ?d _(u 心肌梗死 ! q ZyG; 肝脏疾病 传染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肝癌、肝硬化活动期、肝脓疡、脂肪肝、梗阻性黄疸、肝内胆汁淤积或淤滞、胆管炎、胆囊炎等 p.F: Nj18 其他疾病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皮肌炎、肺栓塞、肾炎、胸膜炎、急性胰腺炎、钩端螺旋体病、肌肉挫伤、坏疽、溶血性疾病。 用药 服用有肝毒性的药物时,具体与ALT类同。 vZ&WW9M nf 3、血清-谷氨酰转移酶(-GT) .- RHIy0

24、 3.1 正常值参考范围 速率法 (男性:50U/L;女性30U/L) t u| 3.2 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GT升高见于: qm zL (1)肝胆疾病 肝内或肝后胆管梗阻,足蛇形黄疸型胆管炎、胆囊炎,原发性或继发性肝炎患者,传染性肝炎、脂肪肝、药物中毒者,酒精性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等 f#2V GCM (2)胰腺疾病 急、慢性胰腺炎,胰腺肿瘤可达参考上限的5-15倍。囊纤维化(胰纤维性囊肿瘤)伴有肝并发症时-GT值可升高。 (3)其他疾病 脂肪肝、心肌梗死、前列腺肿瘤 4 (4)用药 抗惊厥药苯妥英钠、镇静药苯巴比妥或乙醇常致-GT升高。 W_f 5XI 4、血清碱性磷酸酶(ALP) PP

25、Yo Vg 4.1 正常值参考范围 速率法 (男性112岁:500U/L;1215岁:25岁:45150U/L; :Tw;I F 女性112岁:15岁:45150U/L) 0 ,2 b#Yp 4.2 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碱性磷酸酶增高可见于: j j l ,a 肝胆疾病 阻塞性黄疸、胆道梗阻、结石、胰腺头癌、急性或慢性黄疸型肝炎、肝癌、肝外阻塞。 Q 1 D/ 骨骼疾病 骨损伤、骨疾病、变形性骨炎症,如佝偻病、骨软化症。 w=/ Z?4z) 用药 HMG-CoA(羟甲戊二酰酶)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血脂调节药)的不良反应,可导致ALP升高。 2 c,:zB;% 5、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 1

26、l(! 4gA 5.1 正常值参考范围 总蛋白(TP):双缩脲法新生儿4670g/L;成人6080g/L. _9B d0 白蛋白:溴甲酚氯法新生儿2844g/L;成人3555g/L. 4_ iI8 Z 球蛋白:2030g/L. 白蛋白/球蛋白(A/G):1.52.5/1 YbM t1c 5.2 血清总蛋白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7X ;W8 5.2.1 血清总蛋白增高: !10t e 1) 各种原因脱水所致的血液浓缩:如呕吐、腹泻、休克、高热、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 A c$0f+ 2 2) 血清蛋白合成增加:如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等。 f18 ct + 5.2.2 血清总蛋白降低: N&

27、MNA Q 1) 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清蛋白质丢失和摄入不足,如营养不良、消化吸收不良。 VR*s qG 2) 血清水分增加:可导致总蛋白浓度相对减少,如水钠潴留或静脉应用过多的低渗溶液。 !q 1.1 异常提示慢性或纤延性乙型肝炎活动期,与HBsAg感染有关的肝硬化或原发性肝癌。 VGu=A! JJ 1.2 慢性HBsAg携带者,即肝功能已恢复正常而HBsAg尚未转阴,或HBsAg阳性持续6个月以上而患者既无乙肝症状也无ALT异常,即所谓HBsAg携带者。 )vzg:fWA z 2、乙肝表面抗体(抗-HBs、HBsAb)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正常:阴性)阳性见于: B+?EB|A)Q 2.1 乙型

28、肝炎恢复期,或既往曾感染过HBV,现已恢复,且对HBV具有一定的免疫力。 +H +?1mF2 2.2 接种乙肝疫苗所产生的效果。 p7!& b_b 3、乙肝e抗原(HBeAg)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正常:阴性)阳性见于: rkh5 3.1 提示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情为活动性。在HBV感染的早期,表示血液中含有较多的病毒颗粒,提示肝细胞有进行性损害和血清具有高度传染性;若血清中HBeAg持续阳性,则提示乙型肝炎转为慢性,表明患者预后不良。 6 R*m&9 3.2 乙型肝炎加重之前,HBeAg即有升高,有助于预测肝炎病情。 b ($ K 3.3 HBsAg和HBeAg均为阳性的妊娠期妇女,可将乙型肝炎病

29、毒传播给新生儿,其感染的阳性率为70%90% .o ? B? 4、乙肝e抗体(抗-HBe、HBeAb)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正常:阴性)阳性见于: L, vr/bO 4.1 HBeAg转阴的患者,即HBV部分被清除或抑制,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降低。 X ! w! 4.2 部分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可检出抗-HBe 8 vz SK $e 4.3 在HBeAg和抗-HBs隐性时,如能检出抗-HBe和抗-HBc,也能确诊为近期感染乙型肝炎。 e9 $ -5 5、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HBcAb)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正常:阴性)阳性见于: Tx6W/9a 2、血肌酐(Cr) T r3i

30、F 4 2.1 正常值参考范围 Taffe法:男性 62115mol/L;女性 5397mol/L : 3 N . 苦味酸法:全血 88.4176.8mol/L 血清:男性53106mol/L;女性4497mol/L I /G $ n 2.2 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血肌酐增高常见于:肾脏疾病 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硬化、多囊肾、肾移植后的排斥反应等。尤其是慢性肾炎者,Cr约高,预后越差。 ;zwf/+CW 其他 休克、心力衰竭、肢端肥大症、巨人症、失血、脱水、剧烈运动。 KZF Q Fw 七、血液生化检查 ! FDKU)_ 1、血清总胆固醇(TC)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asoI : 1.1 正常值参

31、考范围 (两点终点法:3.15.7mmol/L;胆固醇酯/总胆固醇:成人0.600.75。) ZX* p H 1.2 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z KI+p 1.2.1 血清总胆固醇升高: S N5 #j UU 动脉硬化及高脂血症 粥样硬化斑块、动脉硬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高脂血症等。 + a G | 其他疾病 肾病综合症、慢性慢性肾炎肾病期、类脂性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胆道梗阻、饮酒过量、急性失血及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C ro 用药 服用避孕药、甲状腺激素、甾体激素、抗精神病药(如氯氮平)可影响胆固醇。 G L y+ 1.2.2 血清胆固醇降低: O b%$+ s 疾病 甲状腺

32、功能亢进、严重肝功能衰竭、溶血性贫血、感染和营养不良、严重的肝脏疾病、急性肝坏死、肝硬化时,血清总胆固醇降低,胆固醇酯与总胆固醇的比值也降低。 ,7a +% 贫血 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因骨髓及红细胞合成胆固醇的功能受到影响,血清总胆固醇降低。 aaYV,3i#b 2、三酰甘油酯(TG)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2.1 正常值参考范围(一点终点法:0.561.70mmol/L) u=Y %g 2.2 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s_ c_XM 2.2.1 血清三酰甘油酯增高: x b9c- 动脉硬化及高脂血症 动脉粥样硬化、原发性高脂血症、家族性高三酰甘油酯血症。 Rg ;nnP 其他

33、疾病 胰腺炎、肝胆疾病(脂肪肝、胆汁淤积)、阻塞性黄疸、皮质醇增多症、肥胖、糖尿病、糖原累积症、严重贫血、肾病综合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都有三酰甘油酯升高的现象。 e%N 主要是胆固醇增高可伴有TG增高,临床表现为IIa型或IIb型高脂蛋白血症,常见于饮食中含有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低甲状腺素血症、肾病综合症、慢性肾衰竭、肝脏疾病、糖尿病、血卟啉症、神经性厌食、妊娠等。 P?b-_iq $l 4.2 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 % 4 4.2.1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见于: &v a9X,e E 动脉硬化及高脂血症 脑血管病、冠心病、高脂肪蛋白血症I型和V型。 Z) ORm d 生理性 吸烟、肥

34、胖、严重营养不良、静脉内高营养治疗及应激反应后。 6:UHKyJB 其他疾病 重症肝硬化、重症肝炎、糖尿病、肾病综合症、慢性肾功能不全、创伤、心肌梗死、甲状腺功能异常、尿毒症。 qdA Y 4/ 5、淀粉酶(AMY)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64 ZdQ (1)淀粉酶增高:血清淀粉酶活性测定主要用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血清淀粉酶升高尚可见于急性腮腺炎、胰腺脓肿、胰腺损伤、胰腺肿瘤引起的胰腺导管阻塞、肾功能不全、肺癌、卵巢癌等。 3Hon aH&y (2)淀粉酶降低:肝癌、肝硬化、糖尿病等。 Y So ; 6、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h)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AL|FL 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多

35、:主要是TG增高,临床多表现为IV型、V型或IIb型高脂蛋白血症,常伴有糖耐量降低、血尿酸过多等,可见于胰腺炎、肥胖、未经控制的糖尿病、酒精成瘾、低甲状腺血症、肾病综合症、尿毒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即禁食、妊娠期妇女等 血清生化(shn hu)25项查抄指标名词解释及病理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一、总蛋白(dnbi)总蛋白,英文缩写TP。平常范畴:成人 6080gL。平常解释:血清蛋白质是血清固体身分中含量最多的一类精神。临床意义:1、增高:紧张是血清中水分裁减,使总蛋白浓度相对增高,如高度脱水所致血液浓缩,慢性肾上腺皮质效用减退时,钠迷失继发水分迷失,进而促使血浆呈现浓缩现象。2、低落:各种因为引

36、起的水钠潴留,使血浆被稀释,或静脉打针过多的低渗溶液而形成血浆中总蛋白低落。肝效用障碍,则肝脏合成蛋白质裁减,白蛋白下降就明显。营养不良或消耗增加,如长期(chngq)食物中蛋白质含量不敷或慢性肠道疾患所致吸取不良,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病、恶性肿瘤、肝硬化等。总蛋白偏高的因为:一、平常身材的平常心理性升高比方:猛烈活动后也是引起总蛋白偏高的因为。二、总蛋白偏高的因为是因为某种疾病引起的偏高,常见的因为有:1.慢性肝脏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慢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慢性酒精性肝病,原发胆汁性肝硬化等;球蛋白偏高程度与肝脏病紧张性相干。如果发觉总蛋白偏高时因为慢性肝脏疾病引起的,就要经过

37、议定用药来把握,低落总蛋白。一、总蛋白偏高的因为是什么在慢性病毒性肝炎时,因为病毒的连续存在,导致免疫系统的增生,球蛋白的连续增多,如果这时肝脏的效用还比较好,能够合成充足量的白蛋白,以这时的化验结果每每是白蛋白平常,球蛋白增加,总蛋白也增加,白/球比例可平常或轻度下降,公式表现:T=A+G(总蛋白=球蛋白+白蛋白)二、总蛋白偏高的因为的分析,总蛋白偏高的因为紧张有以下两个方面:总蛋白偏高的因为1、心理性升高:猛烈活动后也会引起总蛋白偏高。2、是因为某种病因引起的偏高,常见的因为有:1.自身免疫性疾病 2.慢性肝脏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慢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慢性酒精性肝病,原发胆汁性

38、肝硬化等;球蛋白偏高程度与肝脏病紧张性相干。如果白蛋白尚能保存平常,阐明肝功尚另有必定的储蓄本领,这时尽管是球蛋白升高,导致的白/球比下降也不能觉得是肝功恶化。如果白蛋白明显下降,低于35克/升,则提醒肝功较差,储蓄本领不敷,是肝效用恶化的表现。二、白蛋白白蛋白(又称Alb)系由肝本色细胞合成。紧张受血浆中白蛋白程度调理。白蛋白的紧张心理效用如下:(1)维持血浆胶体渗入渗出压的恒定 (2)血浆白蛋白的运输效用 (3)浆白蛋白的别的心理效用 肝效用第六项 白蛋白:50.4g/L 偏高怎么调理?蛋白偏高临床意义不年夜,白蛋白浓度可以受饮食中蛋白质摄入量感化,在必定程度上可以作为个别营养状况的评价指

39、标。偶然血液浓缩时可导致蛋白浓度相对增高,如腹泻、呕吐、高热时急剧失水,血清总蛋白浓度可明显升高。糊口生涯必要怎么调理?要多喝水,公道搭配炊事布局,普通讲便是多吃蔬菜、多吃生果、少吃含热量高、脂肪含量高、蛋白含量高的食物。三、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转氨酶)英文名称:(ALT)。是一种参加人体蛋白质新陈代谢的酶,起加快体内蛋白质氨基酸在体内转化的效用,它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种构造.器官.肌肉.骨骼中,以肝脏细胞的线粒体中最多,血清中ALT的平常含量参考值是:男9-51U/L,女8-41U/L(各病院的测试方法差别,参考值不完全雷同)。当人体内各构造器官活动或病变时,就会把此中的ALT释放到血液中,使

40、血清ALT含量增加。比方,肝脏发炎时,转氨酶就会从肝细胞释放到血液中,肝脏有病,血清转氨酶必定增高,当肝细胞千分之一有炎症时,血清转氨酶含量就会增高一倍以上,是以,血清转氨酶数量是肝脏病变的紧张指标。增高的因为1肝胆疾病,急性传染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肝癌,脂肪肝,胆管炎、胆囊炎等均可增高。肝硬变同时有活动性肝侵害时,ALT有差别程度的升高。2重症肝炎,急性肝坏死,先是ALT升高,可达20005000UL。症状恶化时,黄疸连续加重而ALT急剧下降,称为胆-酶分散现象,阐明有年夜片肝细胞坏死,提醒预后凶恶。3,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心肌炎,充血性心力弱竭伴肝肿年夜患者可见增高。 4药物如氯丙嗪,异

41、烟肼,奎宁,水杨酸制剂,酒精,铅,汞,四氯化碳,有机磷和抗癌药物等可引起肝细胞毁伤,ALT增高。ASTALT:AST与ALT的比值对肝病诊断故意义。与AST互助判别病情同时测定AST、ALT可救助辨别诊断和明白病情变化。1急性病毒性肝炎ASTALT1。2肝硬化、肝癌、重症肝炎、肝坏死时ASTALT1。3原发性肝癌时ASTALT3。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的因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也称,谷丙转氨酶,简写为ALT,引起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的因为有很多,如:喝酒,服用过抗生素,饮食不节,月经不调,猛烈活动等!都可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那么乙肝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的因为是什么?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是存在于肝细

42、胞浆中,是以能伶俐的反响出肝脏的受损程度,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越高,代表肝脏受损程度越高?是以乙肝患者呈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则阐明肝脏有必定的毁伤必须加以查抄和治疗!四、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该酶在心肌细胞中含量较高,所以把稳肌细胞受到毁伤时,年夜量的酶释放人血,使血清含量增加,是以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平常用于心脏疾病的诊断。英文缩写GOT AST SGOT 参考值40UL临床意义病理性升高:(1)心肌梗塞发病612小时明显升高,增高的程度可反应侵害的程度,并在爆发后48小时到达最高值,约35天规复平常;(2)各种肝病AST可增高,肝病早期和慢性肝炎增高不明显,ASTALT比值小于1。紧张肝病

43、和肝病后期增高,ASTALT比值年夜于1;(3)其他疾病如心肌炎、肾炎及肺炎等AST也轻度升高。请教“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需注意些什么?转氨酶是体内氨基酸代谢进程中必不可少的“催化剂”(催化酶),在肝功化验单上紧张有两种,一种叫丙氨酸转氨酶,代号为ALT;另一种叫天门冬氨酸转氨酶,代号为AST。因为ALT、AST紧张存在于肝细胞中,当其明显升高时常提醒有肝毁伤。这个肝毁伤只是“结果”,还不能提醒肝毁伤的病因,更不能果断地觉得便是肝炎,还必须进一步追查病因,如有无肝炎病毒、是否嗜酒、身材是否肥胖、有无脂肪肝、有无心脏病、有无化学药物中毒史、有无寄生虫病史等。对付健康人

44、来说,转氨酶程度在平常范畴内升高或低落,并不料味着肝脏出了题目,因为转氨酶特别灵活,健康人在一天之内的差别时候查抄,转氨酶程度都有年夜略产生波动。别的,健康人的转氨酶程度也有年夜略临时超过平常范畴。猛烈活动、过于劳顿年夜略近期吃过油腻食物,都年夜略使转氨酶临时偏高。如果在查抄转氨酶前一晚加班工作,没睡好觉,或是体检前早餐时吃了油炸的东西,查抄结果年夜略就会超过平常范畴。一个别方才在操场上跑了几圈,就立即查抄他的转氨酶程度,结果也年夜略会超过平常范畴。如果是因为这些环境导致转氨酶升高,只要好好歇息,过一段时候后再做查抄,就会发觉转氨酶程度规复平常了。另有一种会造成转氨酶升高的环境是抱病时吃了会毁

45、伤肝脏的药物,比如红霉素、四环素、歇息药、解热镇痛药、避孕药,另有半夏、槟榔、青黛等中药。在停用这些药物后,转氨酶程度会很快规复平常。五、-谷氨酰基转移酶-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是一种底物特异性不高的酶,可效用于一系列含谷氨酰基的化合物。成年男性的参考值为7-56U/L,成年女性为0-30U/L。肝本色疾病(肝炎,肝硬化)轻度增高,可达2-5倍上限 。六、碱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 ALP 或 AKP )是广泛漫衍于人体肝脏、骨骼、肠、肾和胎盘等构造经肝脏向胆外排挤的一种酶。平常范畴:女性,1-12岁小于500U/L;年夜于15岁,40-150U/L;男性,1-12岁小于500U/L;12-15

46、岁,小于750U/L;年夜于15岁,40-150U/L。临床意义肝胆疾病如肝外胆道阻塞、肝癌、肝硬化、毛细胆管性肝炎等; 正常人血清中的碱性磷酸酶紧张来自肝和骨骼,碱性磷酸酶测定紧张用于诊断肝胆和骨骼系统疾病,是反应肝外胆道阻塞、肝内占位性病变和佝偻病的紧张指标。碱性磷酸酶增高可见于下列疾病:肝胆疾病:阻塞性黄疸,黄疸型肝炎,肝癌等。骨骼疾病:因为骨毁伤或疾病使成骨细胞所含高浓度的碱性磷酸酶释放入血液中,引起ALP增高。七、总胆红素总胆红素,英文缩写TBIL或STB。参考值:3.4220molL。总胆红素是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二者的总和。总胆红素升高便是人们常说的黄疸。细致解释血清中的胆红素

47、年夜部分来历于衰老红细胞被毁坏后产生出来的血红蛋白衍化而成,在肝内经过议定葡萄糖醛酸化的叫做直接胆红素,未在肝内经过议定葡萄糖醛酸化的叫做间接胆红素,二者的和便是总胆红素。临床意义:临床上紧张用于诊断肝脏疾病和胆道阻塞,当血清总胆红素有很年夜增高时,人的皮肤、眼睛巩膜、尿液和血清呈现黄色,故称黄疸。当肝脏产生炎症、坏死、中毒等侵害时均可以引起黄疸,胆道疾病及溶血性疾病也可以引起黄疸。临床意义胆红素增高见于:(1)肝脏疾患: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黄色肝坏死、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等。(2)肝外的疾病:溶血型黄疸、血型同等的输血反响、复活儿黄疸、胆石症、肝癌、胰头癌等。特别阐明平常来说小于34mol

48、L的黄疸,视诊不易察出,称为隐性黄疸;34170molL为轻度黄疸;170340molL为中度黄疸;340molL为高度黄疸。完全阻塞性黄疸 340510molL;不完全阻塞者为170265molL;肝细胞性黄疸为17200molL;溶血性黄疸85molL。八、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英文缩写DBIL。参考值:08 mol/L。平常解释:血清中的胆红素年夜部分来历于衰老红细胞被毁坏后产生出来的血红蛋白衍化而成,在肝内经过议定葡萄糖醛酸化的叫做直接胆红素。临床意义:直接胆红素增高,属阻塞性黄疸(如胆石症、肝癌、胰头癌)、肝细胞性黄疸。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常见于原发性胆汁型肝硬化、胆道阻塞等。肝炎与

49、肝硬化病人的直接胆红素都可以升高。直接胆红素偏高的因为肝在胆红素代谢中具有摄取、联合和分泌效用,此中任何一种效用障碍,均可引起黄疸。查抄胆红素环境不但能反应肝脏侵害的程度,尤其对黄疸的辨别具有紧张意义。胆红素增高见于:(1)肝脏疾患: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等。(2)肝外的疾病:溶血型黄疸、血型同等的输血反响、胆囊炎、胆石症等。九、总胆汁酸总胆汁酸(TBA)是在肝脏内合成与甘氨酸或牛磺酸联合成为联合型胆汁酸。正常人肝脏合成的胆汁酸有胆酸(CA)、鹅脱氧胆酸(CDCA)和代谢中产生的脱氧胆酸(DCA)另有小量石胆酸(LCA)和微量熊脱氧胆酸(UDCA),合称总胆汁酸(TBA)。健康

50、人的四周血液中血清胆汁酸含量极微,当肝细胞侵害或肝内、外阻塞时,胆汁酸代谢就会呈现反常,总胆汁酸就会升高。是以,总胆汁酸测定是一项比较灵活和有效的肝效用试验之一。平常参考值:血清总胆汁酸(TBA)10mol/L血清氨胆酸(CG)2.6mg/L鹅脱氧胆酸(CDCA)10mol/L提醒肝细胞产抱病变,血液中胆汁酸含量升高。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时胆汁酸明显升高。特别是肝硬化、肝癌时总胆汁酸的升高率(95%),也年夜于丙氨酸转氨基酶(ALT)20%。胆汁酸是胆固醇在肝脏分化代谢的产品,胆汁是由肝脏分泌到胆汁中,并随胆汁排入肠腔,效用于脂肪的消化吸取。胆汁酸在肠腔经细菌效用后,95%以

51、上的胆汁酸被肠壁吸取经门静脉血重返肝脏利用,称为胆汁酸肠-肝轮回。故正常人血中胆汁酸浓度很低。胆汁酸的生成和代谢与肝脏有非常密切的干系,一旦当肝细胞产抱病变,血清TBA很简单升高,因而血清TBA程度是反应肝本色毁伤的一项紧张指标。各种肝胆疾病的TBA升高:急性肝炎与肝癌均为100%,肝硬化为87.5%,慢性肝炎、胆道疾病也达65%以上。阐明白肝胆疾病中TBA测定比死板肝效用指标任何一项都灵活。十、钾过多与血钾过高高钾血症指血K+浓度高于55mmol/L时而言,除因细胞表里转移而致者外,高钾血症常反应总体K+过多。临床表现(一)肌肉无力 细胞外K+上升,使静息电位下降,呈现肌肉无力,乃至瘫痪形成

52、。凡是也以下肢呈现较多,今后沿躯干向上肢延长,呼吸肌在极个别环境下才可累及。(二)心律混乱 较早呈现,平常先呈T波高尖,QT间期收缩,随后T波变化渐渐更加明显,QRS波渐增宽,并幅度下降,P波形态垂垂消失。扫数这些变化综合后使患者心电图呈正弦波形。因为很多高K+血症常同时归并存在低钙血症,代谢性酸中毒,以及低钠血症等,上述环境也对心电图变化有感化,是以偶然必须细致加以分析,始能确诊。十一、钠钠是人体中一种紧张无机元素,平常环境下,成人体内钠含量年夜抵为3200(女)-4170(男)mmol。紧张心理效用:1、钠是细胞外液中带正电的紧张离子,参于水的代谢,包管体内水的均衡,调理体内水分与渗入渗出

53、压。2、维持体内酸和碱的均衡。3、是胰汁、胆汁、汗和泪水的构成身分。4、钠对ATP的出产和利用、肌肉活动、心血管效用、能量代谢都有干系,别的,糖代谢、氧的利用也需有钠的参加。5、维持血压平常。6、加强神经肌肉奋发性。十二、血清氯偏高怎么办?血清氯的紧张心理效用与钠雷同,维持体内的电解质、酸碱均衡和渗入渗出压均衡。参考值96108mmolL。十三、血清二氧化碳总量血清二氧化碳总量(TC02) 为血清中以扫数式样存在的C02总量,平常参考值: 成人 2232mmdL 临床意义: 增高:常见于呼吸性酸中毒(如肺气肿、肺纤维化、呼吸麻木、支气管膨胀、气胸、呼吸道阻塞等)、代谢性碱中毒(如呕吐、肾上腺效

54、用亢进症、缺钾或过多利用碱性药物等)。低落:常见于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十四、葡萄糖临床上做糖尿病的诊断试验时,凡是是测定静脉空腹血糖。当静脉空腹血糖5.0mmolL,可清除糖尿病;当静脉空腹血糖7.0mmolL并且有临床症状时,则可以诊断为糖尿病。十五、肌酐肌酐是肌肉在人体内代谢的产品,每20g肌肉代谢可产生1mg肌酐。肌酐分为血清肌酐和尿肌酐:血肌酐:正常人的血清肌酐在8841 768moIL。尿肌酐 :紧张来自血液经过议定肾小球过滤后随尿液排挤的肌酐。参考值8.41 325mmol24小时尿 血肌酐临床上检测血肌酐是常用的明白肾效用的紧张方法之一。那么肌酐是怎么一回事呢?内生肌酐是

55、人体肌肉代谢的产品。在肌肉中,肌酸紧张经过议定不可逆的非酶脱水反响缓缓地形成肌酐,再释放到血液中,随尿分泌。血浆肌酐的平常上限值为100微摩尔升摆布。尿肌酐(Cr)平常范畴 男性5.316mmold; 女性718mmold。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肢端肥年夜症、巨人症、糖尿病、传染、甲状腺效用减低、进食肉类、活动、摄入药物(如维生素C、左旋多巴、甲基多巴等)。减低:见于急性或慢性肾效用不全、重度充血性心力弱竭、甲状腺效用亢进、贫血、肌营养不良、白血病、素食者,以及服用雄激素、噻嗪类药等。血清肌酐升高意味着肾效用的侵害。病理性升高:糖尿病肾病的风险极年夜,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产生率为20%一40%,此中

56、成长到尿毒症阶段的有1.2%。呈现尿毒症后,患者5年糊口生涯率小于20%。有资料表明,由糖尿病造成肾效用枯竭者比非糖尿病者高1 7倍。如何赶早发觉肾脏题目呢?谜底很年夜略:按期监测肾效用相干指标。临床上关于肾效用的检测项目包括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和微量白蛋白等。利用降糖药时应注意,肾效用不全时禁用磺脲类(除格列喹酮)和双胍类降糖药,可用胰岛素和。一糖苷酶抑制剂;轻、中度肾效用不全(肌酐小于221 mol/L)可用格列喹酮、格列奈类和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总之,肌酐作为肾效用的检测指标之一,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病情变化及临床用药有紧张的提醒效用。十六、尿素氮血尿素氮肾效用紧张指标之一

57、 。所以尿素氮的变化对非蛋白氮数值的感化较年夜。临床上常选用尿素氮的检测来代替非蛋白氮的测定。平常成人空腹BUN为32-7.1mmolL(9-20mgd1)。各种肾本色性病变,如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急慢性肾效用枯竭、肾内占位性和毁坏性病变均可使血尿素氮增高。多肾外身分也可引起血尿素氮升高,如能清除肾外身分,BUN),21.4mmolL(60mgd1)即为尿毒症诊断指标之一。 尿素氮偏高怎么办? 尿素氮是衡量肾效用紧张指标之一 。所以尿素氮偏高或偏低对非蛋白氮数值的感化较年夜。临床上常选用尿素氮的检测来代替非蛋白氮的测定。尿素氮是人体蛋白质代谢的紧张终末产品。氨基酸脱氨基产生NH3,和C02

58、,两者在肝脏中合成尿素,每克蛋白质代谢产生尿素03g。尿素中氮含量为2860,几乎达一半。凡是肾脏为分泌尿素的紧张器官,尿素从肾小球滤过后在各段小管均可重吸取,但肾小管内尿流速越快重吸取越少,也即到达了最年夜清除率。和血肌酐一样,在肾效用侵害早期,血尿素氮可在平常范畴。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到平常的50以下时,血尿素氮的浓度才敏捷升高。尿素氮平常值:成人空腹BUN为32-7.1mmolL(9-20mgd1)。导致尿素氮偏高的其他因为 血尿素氮易受到尿量及氮负荷的感化,如上消化道出血、某些紧张肝病、紧张传染,应用肾上腺皮质类固醇药物和饮食中蛋白质过多时,可引起血尿素氮的临时增高。别的,在肾效用不全的

59、早期,血尿素氮不必定升高,只有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至平常的50以下时,血尿素氮才呈现反常。所以如果在肾效用查抄中尿素氮偏高不要忽略也不要过于紧急,固然血尿素氮虽可作为判别贤小球效用的指标,但在临床上来说不如血肌酐精确。发起系统性的做个查抄,比方B超、尿老例、血老例等等。十七、人体中的钙人体中的钙元素紧张以【羟羟基磷酸钙】晶体的式样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我们身材中的矿精神约占体重的5%,钙约占体重的2%。身材的钙年夜多漫衍在骨骼和牙齿中,约占总量的99%,别的1%漫衍在血液、细胞间液及软构造中。常被忽略的补钙方法蛋壳含有极高的钙,年夜家可以把蛋壳磨成粉末然后把粉撒到食物中或放进白热水中食用或饮用,如

60、许便利人体对钙的吸取.差别年龄缺钙的表现为:儿 童 夜惊、夜啼、浮躁、盗汗、厌食、方颅、佝偻病、骨骼发育不良、免疫力低下、易传染。青少年 腿软、抽筋、体育成绩不佳、疲乏乏力、浮躁、精神不集结、偏食、厌食、龋齿、牙齿发育不良、易感冒、易过敏。青丁壮 凡是性的倦怠、乏力、抽筋、腰酸背痛、易感冒、过敏。孕产妇 小腿痉挛、腰酸背痛、关键关键痛、浮肿、怀胎高血压等。中老年 腰酸背痛、小腿痉挛、骨质松散和骨质增生、骨质软化、各种骨折、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结石、肿瘤等。人体缺钙会引起哪些疾病?平常糊口生涯中,如果钙摄入不敷,人体就会呈现心理性钙透支,造成血钙程度下降。特别是中年今后,人体长期处于负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