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应激详解课件_第1页
心理应激详解课件_第2页
心理应激详解课件_第3页
心理应激详解课件_第4页
心理应激详解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心理应激郁闷啊!烦我要崩溃!考研? 就业?社会压力家庭压力工作压力环境压力21世纪压力时代工作量大孩子难教育收入不理想领导评价个人学习与发展职称评定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两极分化攀比心理与人交往噪音污染空气污染过度拥挤经济、住房压力夫妻关系子女教育赡养老人内容提要一、应激概述二、应激的中介机制三、应激反应四、身心疾病一、应激的概念stress 应激(stress) 也称应力或压力,原是物理学概念。指作用于物体引起物体变形的单位面积的力。20世纪30年代,Hans Selye将其引入医学领域,研究以神经内分泌反应为中心内容,目前,已深入到细胞、亚细胞和分子水平。第一节概述第一节概述一、应激的概念应

2、激(stress): “压力”、“紧张”,被广泛应用于许多学科领域,如生理学、社会学等。个体“觉察”到环境刺激对生理、心理和社会系统过重负担时的整体现象,所引起的反应可以是适应或适应不良的。关于应激,我们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理解: 1.应激是一种刺激物(如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紧张、拥挤、迁居等)。 2.应激是一种反应(是个体对刺激或应激情境所作的应答反应) 3.应激是刺激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过程 (输入、中介、反应、应对) 4.应激是机体对内在和外在环境变化的应对过程。刺激与反应 一台电热器向被试体表持续吹拂一股热风,局部立即有微血管扩张,皮肤潮红出汗的反应。在寒冬作试验:符合机体需要,可引起愉快

3、情绪的心理反应;在酷暑作试验:不符合机体需要,可引起厌恶的情绪反应;实验时告诉被试热风中有强烈杀伤作用的X射线,可引起强烈 的惊恐情绪反应。应激的意义(一)积极意义 1、适度的应激是维持人正常心理和生理功能的必要条件。 2、适度的应激可增强有机体适应生活的能力,提供应对经验。 3、适度的应激使人体处在维持一定张力的准备状态,有利于机体在遇到突发性刺激时全面动员。二、应激的意义(二)消极意义 1、强烈而突然的应激造成有机体唤醒不足,使心身功能和社会活动迅速出现障碍或崩溃。 2、持久的慢性应激使人长期紧张,个体的心理和生理抵抗力均会耗竭,导致疾病。 3、多次未转向良好适应的应激,破坏适应力,造成原

4、来的社会心理活动和心理适应能力下降,甚至遇到新的轻微的应激时出现退缩反应和过度反应,或对强烈的刺激出现“无反应”。二、心理应激的理论(一)塞里( Selye H)的应激学说(医学界)加拿大病理生理学家塞里(H.Selye,1936)提出应激是 “一般适应综合征”(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GAS)Hans. Selye一般适应综合征GAS(加拿大塞里)即应激源持续存在引起机体产生的症状与体征。分三个阶段: 警戒期(alarm)即机体为了应对有害刺激而唤起体内的防御能力; 抵抗期(resistance)即当有害刺激继续存在时,机体则通过提高体内各器官组织的机能水平以

5、增强对应激源的抵抗能力; 衰竭期(exhaustion)即当有害刺激持续不减或者加重时,机体将会丧失抵抗能力转入衰竭阶段。 警觉期(alarm stage) 抵抗期(resistance stage)衰竭期(exhaustion stage)(1) 快速动员期,最佳动员状态(2)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为主,GC(1)肾上腺皮质肥大,GC (2)增强机体抗损伤能力,但同时抑制免疫(1)虽GC水平依然升高,但其受体数量和亲和力下降(2)能源储备耗竭,机体内环境失调,出现应激相关疾病的表现例:武松打虎警觉期抵抗期衰竭期三个阶段是一个连续过程上述三个阶段并不一定都依次出现 多数应激只引起第一、第二期

6、的变化, 只有少数严重的应激反应才进入第三期。特点:关注的是应激的反应,启动了对应激理论的探索,重视应激状态下机体生理病理反应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但忽略了应激的心理成分,缺少对应激刺激方面的深入认识塞里( Selye H)的应激学说Dr. Hans Selye (二)拉泽鲁斯(Lazarus)应激学说(心理学界)认为心理应激是个体对外界环境有害物、威胁、挑战经认知、评价后所产生的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形成了认知应激作用理论。(三)心理应激过程模型(医学心理学) 姜乾金教授等将心理应激看作是由应激源(生活事件)到应激反应的多因素作用过程,即“应激过程模型”。 (三)心理应激过程模型(医学心理学)将

7、心理应激看作是由应激源(生活事件)到应激反应的多因素作用过程,即“应激过程模型”。生活事件心理反应行为反应生理反应认知评价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个性等等健康疾病应激源应激中介变量应激反应结局应激过程模型个体在应激源作用下,通过认知、应对、社会支持和个性特征等中间因素的影响或中介,最终以心理生理反应表现出来的作用“过程”。(四)心理应激系统模型应激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系统心理应激“系统”模型示意图健康 疾病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人格特征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心身反应应激系统模型的基本特征1.应激是多因素的系统;2.各因素互相影响互为因果;3.各因素之间动态的平衡或失衡决定个体的健康或疾病;4.认知因素在平衡和失衡中

8、起关键作用;5.人格因素起核心作用。三应激源(stressor)三、应激源(stressor)(一)定义应激源:应激源(stressors)应激过程模型应激系统模型应激源就是引起应激的刺激应激源就是各种生活事件 生活事件:(1)概念:生活事件是正常生活中经常面临的 各种问题,是造成心理应激并可能 进而损害个体健康的主要应激原。(2)分类: 环境 1. 内容:与 工作 相关 日常生活 2. 性质:正性与负性 3. 是否可预料或可控制: 可预料或控制 不可预料或控制按事件对个体的影响分1. 正性生活事件获得性或满足性事件明显的积极情绪体验2.负性生活事件丧失性事件明显厌恶性质明显持久的消极情绪体验

9、躯体性应激源社会性应激源心理性应激源(二)应激源的分类 文化性应激源 应 激 原 躯体性 心理性 理化:高低温度、湿度 心理冲突、挫折情境 噪音、振动、毒物药物 焦虑、恐惧、无依靠 生物:微生物、寄生虫 怒气、抑郁、敌意等 疾病、疼痛、疲劳等 不切实际的凶事预想 社会性 文化性 天灾人祸、战争、动乱 文化道德与评价、工 重大政治、经济变化 作、生活压力、语言 人际关系紧张不和睦 环境与风俗习惯变化1、躯体性应激源(physiological stressor) 直接作用于躯体而产生应激反应的刺激物。物理刺激化学刺激生物刺激冷、热、辐射酸腐蚀等病毒、细菌SARS2、社会性应激源(social s

10、tressor)重大的应激性生活事件生活琐事环境因素应激源 自然灾害 战争 空气污染 噪音 恐怖事件(1)重大的应激性生活事件(life events) 指个人生活中发生重要改变的事件。社会再适应量表(Holmes & Rahe,1967)生活改变事项 压力感 生活改变事项 压力感 配偶亡故离婚夫妻分居牢狱之灾家族亲人亡故个人患病或受伤新婚失业夫妻分居恢复同居退休家族中有人生病怀孕性关系适应困难家庭添进新人口失业重新整顿财务状况改变亲友亡故10073656363535045454544403939393837改变行业夫妻争吵加剧借债过万元(美金)负债未还,抵押被没收改变工作职位子女成年离家涉讼

11、个人有杰出成就妻子新就业或刚离职初入学或毕业改变生活条件个人改变习惯与上司不和睦搬家转学改变休闲方式36353130292929282626252423202019生活事件的量化评估Holmes T和Rahe R(1967)对应激事件开创了定量研究的方法。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SRRS)。量表列出美国常见的43个生活事件,他们用生活变化单位来反映心理应激的强度。如配偶死亡为100,离婚73,近亲死亡63,本人患病受伤53,结婚50,家庭成员患病44,轻度违纪11为最低分值。只要受试者填写记录一年内遭遇生活事件的项目与次数,即可按评分累加,获得个人的生活变化计量单位总值( life change

12、units,LCU)。 通过回顾性与前瞻性调查表明,LCU升高与心性猝死、心肌梗死、结核病、白血病、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等多种疾病有明显相关。心理上的丧失感对健康的危害最大,如中年丧偶、老年丧子以及意外事故对健康的影响。 LCU(分)严重程度患病可能性()0150150199200299300无明显问题轻度生活危机中度生活危机重要生活危机335080过去一年中LCU累积加分与疾病的关系(2)生活琐事(hassles of daily life )所谓生活琐事,指的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且无法逃避的小事。时间分配生活保障身心健康工作职业生活环境家庭支出(3)环境因素_自然灾害震地飓风洪水日本大地震(

13、3)环境因素_战争 “海湾战争综合症”恐怖事件-美国911事件9.11(3)环境因素_恐怖事件北京沙尘暴(3)环境因素_空气污染空气污染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美国每年因空气污染而死亡的人数约为14万.墨西哥每年10万人死于空气污染,其中3万是儿童.在中等城市,一个人每次呼吸包含了7万个灰尘和脏的颗粒;住在纽约市一天,相当于吸烟38支(3)环境因素_噪音 交通噪音 建筑噪音 机场噪音3、心理性应激源(mental stressor)是来自人们头脑中的紧张性信息。 挫 折 心理冲突“双趋式”心理冲突“双避式”心理冲突小孩子生病了既不想打针也不想吃药“趋避式”心理冲突 生病了既想动手术又怕手术失败“双趋

14、双避式”心理冲突挫 折 当人由于各种障碍不能达到目标时,或趋向目标的进程受阻或被延搁时称为挫折。挫折两种含义:一是致使个体活动受限的对象、情境等,称为挫折源、挫折情境等;二是指个体活动受阻时,个体的情绪状态,称为挫折感。挫折 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活动过程中遇到了不可克服的障碍,使行为进程受阻或被延搁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实际挫折:不良人际关系、角色冲突、恋爱失败、家庭经济困难、学习成绩欠佳、学校及专业不理想等。想象挫折:出师未捷心先死4、文化性应激源(culture stressor) 文化性应激源主要源于社会文化环境的改变,如语言、风俗、信仰、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等。4、文化性应激源(cu

15、lture stressor)第二节心理应激的中介机制是指机体将应激源(环境的需求)的输入信息转化为输出信息(应激反应)的加工过程,是应激过程的中间环节。生活事件心理反应行为反应生理反应认知评价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个性等等健康疾病应激源应激中介变量应激反应 心理应激作用过程示意图一、认知评价评价(evaluation or appraisal)指个体从自己的角度对遇到的生活事件的性质、程度和可能的危害情况做出估计。对事件的认知评价直接影响个体的应对活动和心身反应,因而是生活事件是否会造成个体应激反应的关键中间因素之一。初级评价(primary appraisal)次级评价(secondary ap

16、praisal) 认知评价利害关系评价作出能力估计 是否有应对的能力和足够资源应激反应应激源是否有关是否构成威胁否过滤否过滤是是是过滤否初评次评再评价二、应对方式应对(coping)又称应付。是个体对生活事件以及因生活事件而出现的自身不平稳状态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措施。应对又称为应对策略(coping strategies)。二、应对方式: 概念:应对又称应付,是应激原和应激心 身反应的主要中介因素。 1. 应对是影响应激结果的重要之间变量; 2. 应对是为了缓冲应激对个体的影响,摆脱 心身紧张状态的心理适应过程; 3. 应对是人们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策略。 应对分类从指向性分 问题关注应对(

17、problem-focused coping)情绪关注应对(emotion-focused coping) 积极应对:如寻求支持,解决问题消极应对:如回避,发泄从作用分Nursing school of CMC与女友分手 问题为中心应对是指直接指向应激源的应对方式,包括事先应对和寻求社会支持。 情绪性为中心应对是指通 过改变个体对“应激事件”的反应,即 改变或减轻不良情绪的应对方式,包 括宣泄、放松、信教等方式。与女朋友发生 意见分歧主动沟通 获得和解向别人倾诉转移注意力放松Nursing school of CMC合理地运用应对方式有利于缓冲应激反应的作用。当经过一定的努力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

18、方案时,建议采用问题指向性应对; 即使努力也不一定能解决问题,或者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需要采取情绪性应对。社会支持是指个体可利用的具有减轻应激作用的外部资源(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帮助和支援)。可以帮助你宣泄不良情绪获得情感支持和各种形式的帮助,有效缓解应激家庭朋友工作团队组织机构三、社会支持系统(social support) 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远亲不如近邻客观支持主观支持社会支持客观的、实际的或可见的社会支持;主观体验到的或情绪上的社会支持。社会支持与应激 研究表明,有支持性社会关系的人,能较好地应对问题、处理应激,以及防止心身障碍。这些保护效应的真实机制不明,有两种解释。

19、 1直接效应学说 广泛的社会网络有抗应激效应,这种效应的本质是防护,因为寂寞与孤独对许多躯体和心理疾患都是危险因素,而社会交往可阻止这种影响。 2应激缓冲学说 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可以消除和分散应激源的负性效应。社会支持在需要时就可以发挥作用。四、人格特征人格影响应激过程一般通过两种机制:暴露差异假设:人格因素影响个体暴露于应激源的程度,从而导致应激反应不同。大量文献认为,人格对应激源有的易感、有的对抗,故分别称之为易感应激及对抗应激人格类型。反应差异假设:人格因素影响个体对应激源的反应。 心理应激的中介机制Nursing school of CMC人格类型 C型 沉默寡言 抑郁内向 逆来顺受

20、忍气吞声 任人摆布 无助无望B型 从容不迫 心胸开朗 与人为善 不过分争强好胜 随遇而安A型 竞争性强 高成就取向 攻击性强急躁 缺耐性 觉时间不够用 心理应激的中介机制第四节应激反应(Stress Reaction)应激反应:是指个体因为应激源所致的各种生物、心理、行为方面的变化。也称应激的心身反应(Psychosomatic Response)生活事件心理反应行为反应生理反应认知评价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个性等等健康疾病应激源应激中介变量应激反应一、应激的生理反应“应激系统(stress system)” “应激系统”包括促皮质素释放激素(CRH)、蓝斑-去甲肾上腺素(LC-NE)/植物神经系统

21、,以及它们的外周效应器(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和植物神经系统支配的组织)。 三条中介途径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 是一个整体心理是脑的功能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下丘脑腺垂体靶腺系统免疫系统儿茶酚胺释放(多巴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腺垂体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性肾上腺皮质系统兴奋性大脑皮质下丘脑应激源(生物、理化、心理社会因素)糖皮质激素心肌收缩心率血压盐皮质激素免疫系统认知评价调节糖代谢蛋白质分解氨平衡失调血小板生成增加等保钠、排钾糖原分解血糖代谢耗氧脂肪分解胃肠蠕动胃液分泌汗腺分泌各系统生理反应可能的感受 心血管 心脏收缩力量增强心脏砰砰跳心跳加快心悸血管收缩手脚冰冷血压升高头昏目旋肠胃唾

22、液分泌减少口干舌燥食道肌肉收缩吞咽困难胃液分泌增加胃痛肠胃肌肉蠕动异常肠胃绞痛、腹泻或便秘肌肉肌肉骨骼肌收缩肌肉紧绷,酸痛肌肉平滑肌收缩免疫淋巴细胞减少容易生病其他氧的消耗量增加窒息感呼吸速度加快呼吸急促、气喘汗腺分泌增加冒冷汗二、应激的心理反应(一)情绪性应激反应(二)认知性应激反应 焦虑、恐惧、抑郁、愤怒意识障碍注意力受损记忆思维想像力减退认知能力警觉性增高敏感度增高注意高度集中反应过敏,注意范围狭窄结果应激认知反应1、偏执2、灾难化主要表现为过度强调负性事件的潜在后果。例如:考试焦虑3、反复沉思4、“闪回”与“闯入性思维”5、否认、投射、选择性遗忘Nursing school of CM

23、C否认拒不承认现实 的某些方面 Nursing school of CMC投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情绪 焦虑:担心会发生不好的结果 恐惧:面对危险而感到害怕,试图逃避 抑郁:因无法应对困境或严重后果而产 生无助和无望感 愤怒:由于目标受阻、自尊心受到打击 而引起 应激3、行为反应 不适应性反应两种类型: 适应性反应1.逃避与回避2.退化与依赖3.敌对与攻击4.无助于自怜5.物质滥用1. 改变自我2.改变应激源行为反应行为改变逃避敌对和攻击行为退化与依赖对社会适应的影响社会交往减少;人际关系受损。应激无助物质滥用逃避逃到另一个现实中逃向幻想世界逃向疾病逃避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逃到另一现实中

24、:例如,某大学生过去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但由于某种原因考试失败而受到挫折后,他不仅不从主观上分析原因,而是一改过去刻苦学习的精神,转向消遣娱乐、谈情说爱,试图以学习之外的活动避开因学习压力给自己带来的焦虑与不安。逃向幻想世界:例如安徒生笔下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在饥寒交迫的困境中,小女孩幻想自己飞到了一个没有寒冷、没有饥饿的天国,和她祖母一起过着幸福生活。现实中的挫折使人感到痛苦,幻想中的满足使人感到幸福,所以人们倾向于用幻想来应对挫折。逃向疾病: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是要承担一定责任和义务的,但若是一个病人则另当别论,不但会降低要求,而且还能赢得同情和关照。因此,有人在遭遇挫折时,巴不得自己生病。现实

25、生活中还真的有人因此病倒了。例如,某大学生在面临英语四级考试时,由于准备不足,害怕考砸了丢面子,又无正当理由提出不考,于是在临考前半小时,突然发高烧,被送往医院治疗,当这次考试结束时,他的高烧也奇迹般的消退了。还有一些大学生会出现考前紧张性腹泻等疾病症状。这一类病不是诈病,而是机能性障碍。敌对和攻击行为直接攻击转向攻击 直接攻击:是指受挫者把攻击的矛头直接指向构成挫折的人或物。例如,甲乙两同学在生活中产生了一些矛盾,甲同学就在背后散布乙同学的坏话,乙同学听说后又打了甲同学一顿。 转向攻击:是指受挫者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把攻击的矛头直接指向构成挫折的人或物,而是把愤怒情绪发泄向与挫折不相干的人或物。

26、即平时我们所说的“迁怒于人”、“迁怒于物”。例如,有的同学挨了老师的批评,不敢和老师争吵,于是回到寝室摔桌子、砸板凳,借以出气。再如,有的人在单位受了气,回到家里打孩子;孩子无端挨了打,憋了一肚子气,出去见到小朋友看着不顺眼,再打别的小朋友。有时转向攻击表现为攻击自己,某高校一名男大学生失恋以后,不忍攻击他深深爱恋着的女友,就用菜刀剁下自己的两节手指,留下了终身残疾。 退化与依赖物质滥用无助与自怜Nursing school of CMC1.亚健康状态: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表现为身心疲惫2.崩溃:是一种心身耗竭状态,通常是由过度的职业性应激所致3.延缓性应激反应:又叫创伤后应激障碍。 是指在强烈应激经历之后,过一段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