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辞源及其演变_第1页
science辞源及其演变_第2页
science辞源及其演变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scienee辞源及其演变(2011-11-29 22:57:26)转载中文“科学” 一词是对英文scienee的翻译,用法也基本接近英文scienee ,即 scienee首先默认指natural science,中文的“科学”也默认指“自然科 学”。这个用 法与法语的science比较接近,但与德语的Wissenschaft用法不 太一样:德语的这个词 虽然也译成“科学”,但它并不优先地、默认地指称“自然科学”。所以,英文的science含义相对比较狭窄。中文的“科学”继承了这个特点。 中国科学社的创始人任鸿隽(1886-1961)早就认识到这一点:“科学的定义,既巳人人言 殊,科学的范围

2、,也是各国不同。德国的Wissenschaft,包括得有自然、人为各种学问,如天算、物理、化学、心理、生理以及政治、哲学、语 言,各种在内。英文的scienee,却偏重于自然科学一方面,如政治学、哲学、语言等平 常是不算在科学以内的。”(科学方法讲义,科学1919年第4卷)如果我们的科学溯源只追溯到英文scienee这里,那就太不够了。事实上,虽然英 语里早在中世纪晚期就巳经有了词形上源自拉丁文scientia的scienee这个单词,但人们 一般并不怎么使用它。科学史上的英国大科学家,从哈维(1578-1657)、波义尔(1627-1691)、牛顿(1643-1727)、卡文迪许(1731-

3、1810),直 到19世纪的道尔顿(1766-1844),都没有自称也没有被认为是从事science研究的,更 没有自认为或被称为scie ntist (科学家)。这些后世被尊为伟大科学家的人,当时是被称 为“自然哲学家”(natural philosopher )或“哲学家”(philosopher),从事的是哲学(philosophy )工作。比如,牛顿的伟大著作标题就是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道尔顿的著作标题是“化学哲学的新体系”。英国皇家学会的 会刊名字就叫皇家学会哲学学报(1665年出版)。从19世纪开始,scie nee 一词在英语世界被广泛采用,这一方面可能与法国思想 的影响有

4、关。英国历史学家梅尔茨说:“只是在大陆的思想和影响在我国占有地盘之后, 科学这词才逐渐取代惯常所称的自然哲学或哲学。”(十九世纪欧洲思想史第一卷, 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80-81页)。众所周知,科 学史上的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前 期是法国人独领风骚的时期,法国的科学名家层出不穷,星光灿烂。梅尔茨认为,法语的 scie nee 一词从17世纪中期就开始 获得了像今天一样的用法,即特指“自然科学”。1666年巴黎科学院(Academie des Sciences )创建,其中的scienee跟今天英文和法文中的scienee意义相同,均默认是 “自然科学”。借着法国科学的巨大影响,法语“科

5、学”(scienee )一词影响了英语世界逐渐启用scienee 词以取代natural philosophy,这是 完全可能 的。science 词在英语世界开始被广泛采用,另一方面可能与英文单词 scie ntist (科学家)一词的发明并逐渐被广泛采用有关。1833年,在英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会议上,英国科学史家和科学哲学家威廉休厄尔(1794-1866)仿照artist (艺术家)一词发明了 scientist 一词,用来指称新兴的像法拉弟 这样的职业 科学家一族。他在1840年出版的归纳科学的哲学书中写道:“我们往往需要一个 名称来一般地描述科学的耕作者。我乐于把他叫做科学家。这样一来

6、,我们可以说,艺 术家是音乐家、画家或诗人,科学家是数学家、物理学家或博物学家。”虽然法拉弟本 人不喜欢这个词里面包含着的狭隘含义,而更愿意像他的前辈们那样自称“自然哲学 家”;虽然直到19世纪后期还有像赫胥黎这 样的大科学家也不愿意被称为“科学家”, 但是,19世纪后半叶自然科学的专业化、职业化巳成定局,自然科学从哲学母体中脱 离出来独自前行,也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这个单词的诞生恰逢其时,因此最终还 是被人们接受。也正是随 着scientist 一词的被接受,science也开始被广泛采用,以 替代从前的 natural philosophy。如此看来,即使在英语世界,science的使用

7、也就是150年左右的时间。这150 年,正是“现代科学”完成了建制化从而独立发展的150年。这里所谓“现 代科学”是 指相对于理性科学的实验科学、经验科学,相对于纯粹科学的应用科 学、技术科学(techno-science),相对于“哲学”的狭义“科学”。但是,如 果我们的溯源只追到 science这里,那也就只追溯到了 150年前,而没有考虑这种独立于理性科学、哲学之 外的经验科学、实验科学、技术科学是在何种背景下诞生的。事实上,语词的变迁总 是滞后于观念上的变迁,语词只是固定了先前业巳发生的观念变革。从philosophy中 独立出来的science,恰恰是从science和philoso

8、phy不分的那种思想传统中孕育出来 的。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传统呢?我们或许可以把这种思想传统称为理知传统(Rational-Intellectual tradition),从 用语上说,代表这个理知传统的是希腊文的episteme和拉丁文 的scientia。拉丁文 scientia是对希腊文episteme的直接翻译,它们的意思如果译成中文,差强人意可以译 成“知识”。但在现代汉语里,除了 “知识分子”这个词还有点高度外,“知识”这 个词巳经被严重泛化、淡化了。包括日常经验 知识,不管程度有多低,均可称为知识。 但是,episteme或scientia指的不是一般的“知识”,而是那些系统的

9、、具有确定 性和可靠性的知识。这个意义上的知识,用现代汉语来说,就是高端知识、典范知识, 正好就是我们归于“科学”的那些东西。这样一来,希腊文的episteme和拉丁文的 scientia译成“科学”又仿佛更合适一些。可是,“科学”在中文语境下,跟英文一样, 优先地指向现 代科学(经验科学、实验科学、技术科学),没有办法突现出“知识典范” (理想知识)这种一般的意义,尽管许多人的确认为现代科学就是唯一的知识典范。西 方思想史的实情是,即使现代科学可以看成是现代的知识典范,它也肯定不是历史上唯 一的知识典范,更不要说在许多哲学家看来,它根本上就不是现代的知识典范。从这个 意义上讲,把episte

10、me和scientia译成“科学”就容易引起混舌L。麻烦在于,现代汉语中“知识”和“科学”两个词并存,以及“科学”一词 被优 先地特指现代科学。这个麻烦可能来自英语。跟现代汉语一样,英语里既有一个对应 于“科学”的词science,也有一个对应于“知识”的词knowledge。它们其实都来自拉丁文scientia。我们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弗兰西斯培根的名言“知识就 是力量”,其拉丁文就是scientia potentia est,英文译成 knowledge is power。这里的scientia从英文被译成了中文“知识”。如果按 照中文的 字面意思来理解,“知识就是力量”仿佛是在表达中国式的“

11、知识有用”的实用主义思 想,但是,在西方语境下,这个短语的意思应该理解为,自希 腊以来西方学人孜孜以求的 那种高端知识,本身就是一种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和政治权力。所幸的是,德文 Wissenschaft保留了 episteme和scientia的完整意义,是这两 个古典术语的现代忠实译名。它并不优先地指向“自然科学”,但也没有像汉语的“知 识”那样被泛化、淡化到包括普通经验。相反,在德语学术语境中,经常会有“哲学何以 成为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化学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之类的说法。episteme、 scientia、Wissenschaft表达的是对事物系统的 理性探究,是确定性、可靠性知

12、识的体 系。它们是西方思想传统中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的“科学”传统。这个意义上的“科 学”,在古代希腊,包括数学和 哲学两大科目;在中世纪,加上了神学;在近代,又加上 了近代科学,也即英语 和法语中的scienee。近代科学吸纳了数学,取代了自然哲学,成 为“科学”家族中的新兴大户,但它仍然属于整个西方科学传统或者理知传统。西方“科学”词汇、科目变迁简表时代:词汇分支科目希腊Episteme数学+哲学中世纪Scien tia神学+数学+哲学近代Wisse nschaft (德)科学+哲学表中近代一栏中出现的“科学”在法国称为scienee,在德国称为exacteWisse nschaft (精确科学),在英国先是称为n atural philosophy,后来,差 不多到 了 19世纪中期,称为scienee。由于语言习惯的这些差异,讲英语的人往往会说,科学 过去是哲学的一部分,但后来从哲学中独立出来了;而讲德语的人往往会说,哲学是科学 的一个组成部分;有些德国哲学家还会说,哲学是最接近真正科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