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1公园的概念2公园的功能与作用3公园的类型4公园的起源与发展 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城市公园是为供城市居民提供室外休息、观赏、游戏、运动、娱乐,由政府或公共团体经营的市政设施。 唐学山 P180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1)城市公园的文化、游憩功能(2)城市公园的经济功能(3)城市公园的景观功能(4)城市公园的生态功能(5)城市公园的防灾避险功能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1美国城市公园分类系统 2德国城市公园分类系统 3日本城市公园分类系统 4我国城市公园
2、分类系统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1)儿童公园,(2)近邻娱乐公园,(3)运动公园(包括运动场、田径场、高尔夫球场、海滨、游泳场、营地等),(4)教育公园,(5)广场公园,(6)市区小公园,(7)风景眺望公园,(8)水滨公园,(9)综合公园,(10)林荫大道与公园道路,(11)保留地。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1)郊外森林公园,(2)国民公园,(3)运动场及游戏场,(4)各种广场,(5)花园路,(6)郊外绿地,(7)蔬菜园,(8)运动公园。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1)儿童公园,(2)邻里公园,(3)地区公园,(4)综合公园,(5)运动公园,(6)风景公园,(7)动、植物园,(8)历史公
3、园,(9)区域公园,(10)游想观光城市,(11)中央公园。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1)综合性公园,(2)儿童公园,(3)动物园,(4)专类动物园,(5)植物园,(6)专类植物园,(7)盆景园,(8)风景名胜公园,(9)其他专类公园,(10)居住区公园,(11)带状公园,(12)街旁游园。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13)其他 还有一些专题性较强、面积相对较小的公园:专类花园、药物园、岩石园等,这些小型专题园由于其小而精、有自己的突出特色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建立科学的分类系统,有助于正确地把握各类城市公园的性质,从而合理有效地进行建设与经营,以满足现代社会生活趋于个性化、多样化发展的
4、需要。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起始于西元前二千多年的幼发拉底河下游的一個名为Sumer的民族开始设立经营。中國与波斯的宮廷中皆有苑囿供王公貴族使用。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19世纪之前的公园 从18世纪开始,英国王室所拥有的林苑,狩猎场向市民开放,这些绿地与已经开放的公园成为英国城市早期开放空间的雏形。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19世纪之后的公园 背景: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上半期,英国产业革命带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同时导致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代表性公园: 摄政公园 伯肯黑德公园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摄政公园平面图 1838年开放的摄政公园(Regents
5、 park)的成功导致了英国建造城市公园的热潮。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伯肯黑德公园平面图1847年开放使用的伯肯黑德公园,面向社会各个阶层开放,标志了城市公园的正式诞生。 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4.2美国城市公园的发展1.“公园墓地”运动 2.城市公园运动(the city park movement)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19世纪中期最先在波士顿掀起了“公园墓地”运动。 墓地建设多选择在郊外景色优美的地方,同时结合了公园设计的手法,并且由宗教团体、市议会和联邦政府以及私人共同出资建造。公园墓地使得人们认识到了公园的魅力,从而拉开美国公园建设的序幕。 “公园墓地”运动 公园规划总
6、体设计和原则概述主要人物:城市公园运动(the city park movement)马尔什(GPMarch)唐宁(A.j.Downing)奥姆斯特德(F、LOlmsted) 19世纪中叶,在美国开展了一场关于建造城市公园的大讨论。一些专家在看到利用科学技术改造城市的可能性时,也思考着如何保护大自然和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问题。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时间 地点19世纪中叶美国马尔什(GPMarch) 理论从认真的观察和研究中看到了人与自然、动物与植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主张人与自然要正确地合作。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时间 地点1851年纽约造园家唐宁(A.j.Downing) 事迹 倡
7、导修建纽约市第一个公园, 即后来的中央公园。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时间 地点1858年美国 纽约景观建筑师奥姆斯特德(F、LOlmsted) 事迹主持纽约中央公园的设计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纽约中央公园“绿色草原”(Greensward Plan )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特点:公园绿地的建设走上了法律的轨道。通过政府发行“公园债券”筹集建设资金。公园建设与城市化同步进行。纽约中央公园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纽约中央公园景色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纽约中央公园景色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南北战争结束后建成的布罗斯派克公园的设计延续了中央公园的自然风景式风格,更为强调休闲娱乐
8、功能的开发,娱乐和体育文化设施比较齐全。是当时一座典型的综合性公园。布罗斯派克公园:纽约中央公园和布罗斯派克公园的建设引发了美国的城市公园运动。 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中国公园的起源()清末时期的公园()年前的公园()年后的公园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周文王的囿“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 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1868年上海的公花园(现黄浦公园)1885年上海张园的开放1890年上海的华人公园的开放1905年 :无锡的“公花园”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1905年,由一些名流士绅倡议并集资,在无锡城
9、中心原有几个私家小花园的基础上,无锡人建立了自己的第一个公园。占地3.3公顷,具备现代“公园”意义和功能特征的公园,故称“华夏第一公园”。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年北京中央公园、北海公园、颐和园的开放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天心阁公园创建于本世纪二十年代,是古城长沙最早供人游览的名胜园林。 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上海世纪公园杭州西溪湿地公园北京植物园成都活水公园广州越秀公园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l)贯彻国家在绿地建设方面的方
10、针政策,遵守相关规范标准。如国务院颁布的城市绿化条例、行业标准公园设计规范及相关文件等。 (2)充分考虑到人民大众对公园的使用要求,丰富公园的活动内容及空间类型。 (3)继承和革新我国造园艺术系统,广泛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创造我国特有的公园风格和特色。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4)因地制宜,使公园与当地历史文化及自然特征相结合,体现地方特点和风格,使每个公园都有自己的特色。 (5)充分利用公园现状及自然地形,有机组织公园各个构成部分,使不同功能区域各得其所。 (6)规划设计要切合实际,满足工程技术和经济要求,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分期建设计划及经营管理措施。 (7)注意城市公园要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公
11、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1)保护自然景观,恢复或进一步强调自然景观。 (2)除了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尽可能避免使用规则形式。 (3)开阔的草坪要设在公园的中心地带。 (4)选用当地的乔木和灌木来造成特别浓郁的边界栽植。 (5)公园中的所有园路应设计成流畅的曲线,并形成循环系统。 (6)主要园路要基本上能穿过整个庭园,并由主要道路将全园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强调公园的规划必须满足人的需要,满足环境的需要;强调保护自然景观,强调自然式,并提出公园中乔灌木的应用及草坪、园路的规划布置。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分析一例你喜欢的现代
12、公园例子公园的主题、设计要点、突出的表现方法、人文地理历史性的处理等方面入手总结你所分析的公园其优缺点。从总体到局部分析,不能只有大量图片。 要求: 统一用A4纸打印,注意文字和图片的排版;(张数不限) 第X周上课时交; 要求以宿舍为单位考在优盘里,下次课以抽签的方式抽取同学上台讲述。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对自然环境的渴望;与人交往的需求.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创造一处富余变化的环境;使用解说性标志;给无需修剪的树木以空间;设置曲折的道路;保留自然生长的植物;单独提供场地给(吃饭、读书、户外学习的)人;让人坐下来的区域;设置休憩区;对面有景的场所放置椅子等。公
13、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与人一起去的:目的是聊天或吃东西;来公园与其他人见面。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容易向人描述;适合社会交往的座位安排方式;提供活动座椅;提供野餐桌;在视觉上有吸引力的穿行路线;相对可以固定的专用领地;。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相对开放的布局;椅子等布置在相对固定的设施旁;创建一个交通系统,人们可有一个潜在的交往区域。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一)公园规划结构(二)规划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形式(三)公园布局形式的确定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1景点与景区 2风景视线与景观序列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景点是构成公园的基本单元。 具有一定的景观艺术审美价值,可给人以美感
14、,这样的观赏点我们就可以称之为景点。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由若干个景点组成,若干个景区组成整个公园,这是我国传统的“园中有园,景中有景”的手法。 景区中的景点是相互关联的,各景点在景观构成和空间组织上的有机统一,组成一个完整协调的景观空间。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一个公园内的各个景区都应有自己的内容和特点,具有一定的景观识别性,并服从于公园总的主题和特点;各个景区之间也不是各自独立的,它们同样通过一条景观联系线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共同构成整个公园的景观特色。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以“花、港、鱼”为观赏特色 根据全园的景观布局,游览序列,全园共划分了6个主要景区,各个景区独具特色,
15、并统一于“花、港、鱼”这一共同主题。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观赏点与景点间的视线,称为风景视线。有了好的景点,必须选择好观赏点的位置和适宜的视距,即确定风景视线。风景视线的布置原则,一般小园宜隐,大园宜显,小景宜隐,主景宜显,在实际规划设计中,往往隐显并用。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开门见山的风景视线: 欲显还隐的风景视线: 深藏不露的风景视线: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采用“显”的手法,可用对称或均衡的中轴线引导视线前进。中心内容、主要景点,始终呈现在前进的方向上。利用人们对轴线的认识和感觉,使游人意识到轴线的顶端是主要景观所在。在轴
16、线两侧,适当布置一些次要景色作为主景的陪衬。这种风景视线形式,一般在纪念性公园和平坦用地上有特定要求的公园应用较多。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利用地形、树丛等对主要景物进行障景的同时露出景物的一部分,逗引人们接近景点。这种风景视线的作法在我国传统的古刹丛林风景区中应用较多。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将景点或景区深藏在山峦丛林之中,由甲风景视线引导至乙风景视线,再引导至丙风景视线、丁风景视线等。 风景视线可以自正面而人,或从侧面迎上,也有从景物的后部较小空间内导人,然后再回头观赏,形成路转峰回、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空间变化。 杭州灵隐寺、虎跑
17、寺、昆明金殿风景区等在景区布置基本上都采取的是藏而不露的处理手法。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一篇文章有起、承、转、合的结构处理方式。一部戏剧、影视作品一般都有序幕、发展、转折、高潮、尾声的处理。城市公园的景点、景区在游览线上主次展开过程中,通常分为起景、高潮、结景三段式进行处理。也可将高潮和结景合为一体,到高潮即为风景景观的结束,成为两段式的处理。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三段式:序景-起景-发展-转折- 高潮- 转折-收缩-结景-尾景。 二段式:序景-起景-转折- 高潮(结尾) -尾景。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1)根据城市公园的性质
18、、功能确定公园的内容、设施与形式。 性质、功能是影响规划布局的决定性因素,不同的性质、功能的公园就有不同的规划布局形式。如纪念性公园,要求庄严肃穆,规划布局宜规则整齐,所以应采取规则式布局。城市动物园为配合动物生态的环境要求,体现动物和大自然的协调关系,常采取自然式布局。 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不同的功能区域,其所要求的立地条件不同,同样它的景观布置、设施内容也有所区别,所以其位置的确定及空间的处理都应有所不同。 例如安静休息区与娱乐活动区,其所进行的活动内容不同,所需空间不一样,不能互相干扰,所以应既有分隔又有联系。不同的景色分区,应使各景区、景点有一定的空间独立性,不致景观杂乱。公园
19、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规划布局忌平铺直叙、没有特点和缺乏变化。每处公园都应具有自己的特色,突出自己的特征,才能使游人加深印象。如北京颐和园以万寿山昆明湖为构图中心,佛香阁为特征。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景致随机,得景随形”,“俗则屏之,嘉则收之”,可以做到经济自然,并且突出自己的特色。如天津市水上公园则是建在过去的砖窑坑的荒地上,将各个窑坑地形加以规划设计,相互连成一体,形成水域广阔且蕴绕变化的水上风光。北京陶然亭公园也是利用古代烧制琉璃瓦的旧窑址,洼地开湖,土岗堆山建设而成的。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天津水上公园 : 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城市公园
20、规划布局具有艺术性,但这种艺术性,必须建立在可靠的工程技术的基础上;在达到艺术水平的同时,要注意到安全性、可实施性。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1)规则式(2)自然式(3)混合式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也可称作“整形式”、“几何式”、“对称式”、“建筑式”。 在18世纪英国风景式园林产生之前,西方园林主要以规则式为主,其中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台地园和17世纪法国勒诺特尔的平面几何图案式园林为代表。其平面以对称布局为主,追求几何图案美,多以建筑和建筑所形成的空间为主体。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中轴线: 地形: 水体: 道路广场: 建筑: 种植规划: 景观小品:公
21、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全园在平面规划上有明显的中轴线,并大多依中轴线的前后左右对称或拟对称布置,园地的划分大都成为几何形体,并有一些纵横向副轴线对全园进行协调控制。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在开阔较平坦的地段,由不同高程的水平面及倾斜的平面组成;在山地或丘陵地段,由阶梯式的大小不同水平台地倾斜平面及石阶组成,其剖面为直线组合。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其外轮廓均为几何形,以圆形和长方形为主,水体的驳岸多整形、垂直;水景的类型有整形水池、瀑布、喷泉、壁泉、水渠、运河等,古代神话雕塑与喷泉构成水景的主要内容。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广场多呈规则对称的几何形,主轴和副轴线上的广场形成主次
22、分明的系统;道路为直线形、折线形或几何曲线形。广场与道路构成方格形、环状放射形,形成中轴对称或不对称的几何布局。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主要建筑多对称布置在中轴线上,主体建筑组群和单体建筑多采用中轴对称的均衡设计,并多以主体建筑群和次要建筑群形成与广场、道路相结合的主轴、副轴系统,形成控制全园的总格局。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与中轴对称的总格局相适应,全园树木配植以等距离行列式、对称式为主,树木修剪整形多模拟建筑形体、动物造型;绿篱、绿墙。绿门、绿亭的应用是规则式园林较突出的特点。园内常用大量绿篱、绿墙和丛林划分和组织空间;花卉布置以图案式模纹花坛、花境为主,或由数组花坛组成大规模的花
23、坛群。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规则式公园中盆树、盆花、雕塑、瓶饰、园灯、栏杆等装饰物应用较多,雕塑多置于道路轴线的起点、交点、终点上。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自然式又称为风景式、不规则式。我国大多数城市中的综合性公园都采取自然式布局,如上海虹口公园、北京陶然亭公园、上海中山公园,以及日本的一些公园,如后乐园等。这些公园均以模仿自然为主,力避规则对称。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地形: 水体: 道路广场: 建筑: 种植规划: 景观小品: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多为自然地形或自然地形与人工的山体水面相结合,再
24、现自然界的山峰、山巅、崖、岗、岭、峡、谷、坞、坪、洞、穴等地貌景观;在平原,多为自然起伏、和缓的微地形。地形的剖面线为自然缓和曲线。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岸线多为自然岸线,驳岸多用自然山石布置。或作自然倾斜坡度,水面形式多样,有溪流、池沼、湖泊、瀑布、泉、港、湾、潭、跌水等形式。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多采用自然形状,以不对称的建筑群、山石、自然形状的树丛、林带等来组织广场空间;也有一些建筑前广场为规则式。道路的平面和剖面多为自然曲线。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单体建筑多为对称或不对称的均衡布局;建筑群或大规模建筑组群亦多采用不对称均衡的布局。园内建筑组合不以轴线控制,但局部仍有轴
25、线处理。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植物配植力求反映自然界植物群落之美,不成行成排栽植,树木不修剪,以孤植、丛植、群植、丛林为主要种植形式。花卉以花丛、花群为主要形式。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多采用峰石、假山、石品、桩景、盆景、砖雕、石雕、木刻等丰富景观。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指规则式、自然式园林形式交错组合,全园没有或形不成控制全园的主轴线和副轴线,只有局部景区、建筑以中轴线对称布局,或全园没有明显的自然山水骨架,形不成自然格局。一般情况下,多结合现状地形进行布局,在原地形平坦处,根据总体规划的需要安排规则式布局,在原地形条件较复杂,具有起伏不平的丘陵、山谷、洼地等地段,结合地形规
26、划为自然式。混合式的公园布局形式现在采用较多。如北京中山公园、南昌八一公园、沈阳北陵公园、原苏联高尔基城文化休息公园及我国大多数新建公园大都采用混合式布局。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一个公园的布局究竟应采取规则式、自然式还是混合式,可从以下2个方面经过分析后确定。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为反映不同性质公园的特性,不同的公园必然有相对应的不同的布局形式。如纪念性公园的性质主要是缅怀先烈的革命功绩,激励后人发扬革命传统,起到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思想教育作用,这类公园的布局形式多采用中轴对称、规则严整和逐步升高的地形处理,以创造出庄严、肃穆、雄伟、崇高的气氛,所以纪念性
27、公园多采用规则式布局。而儿童公园要求形式新颖、活泼、自然,创造寓教于游的环境,公园的景色、设施与儿童的天真、活泼性格相协调,所以儿童公园一般都采用自然式的布局。动物园因为动物的生长环境本是自然山林、自然沃野,所以动物园都采用自然式布局。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由于各民族、各国家之间的文化、艺术传统的差异,决定了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公园布局形式的差别。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其决定了在中国古典园林形成了自然式布局的规划形式,以致影响到我国现代城市公园的建设规划多以自然式布局为主。而在同样是多山国家意大利,由于意大利14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及其传统文化的影响,即使是在自
28、然的山地条件下,意大利的园林仍然采用规则式布局。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1、协调公园与城市规划及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关系 2、确定公园的性质、规模和特点定位 3、确定公园的主要功能和实现各项功能的相应内容和设施 4、确定公园的分区 5、确定公园的布局形式 6、确定公园的交通系统 7、确定公园的主要服务设施 8、用地平衡 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1公园空间的基本类型静态空间 公园中最小的艺术感受单元为固定视点的静态构图,这种视点固定,观赏静态画面所需的空间为静态空间。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公园中的游人是动的,各个静态空间的观赏也不是孤立的,在从一静态空间转向另一静态空间时,便会出现组织
29、动态空间的要求,在行进中进行风景观赏时,游人所处的空间的连续交替变化便形成了动态空间。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在静态空间中,应多考虑风景透视的不同视角要求和不同视距的风景感染力。在动态空间组织中,应当考虑空间的连续和景色的交替关系,使空间及景色有起点、有高潮、有结束,形成风景空间的节奏韵律。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开敞空间 凡在视域以内地面上的一切景物,都在视平线的高度以下,这种空间即为开敞空间。开敞空间中,视线可以延伸到很远的地方,视平线向前,视神经不易疲劳,给人以壮阔、开朗、畅快的感觉。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在游人视域之外,游人的视线被四周高出视平线的近景屏障起来,所形成的较为
30、封闭的空间即为闭合空间。屏障物之顶部与游人视线所成角度愈大,则闭合性愈强;反之,所成角度愈小,则闭合性愈弱。闭合空间,近景感染力强,四周景物有琳琅满目的效果,但久留则感视线闭塞、容易疲劳。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纵深空间 在狭长的空间中,如道路、街巷、河流、林带、溪谷等空间中,两侧有建筑、地形、植物等要素遮挡视线,而形成一道狭长的空间即为纵深空间。在纵深空间中,视线被导向空间的远端处,在端部布置的景物特别突出,常常作为主景的选点,两侧景物起到引导、陪衬和对比作用。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在天然岩石洞中或在人工地下洞穴中,利用拱穹形顶界面及四周的竖界面所组织而成的空间即为拱穹空间。由于这种
31、空间的组成要素如材料、色彩、光线、气候条件与其他一些类型空间不同,所以常常成为比较有特色。有吸引力的景观空间形式,在现代公园中的一些影剧院、天文馆、大温室及一些其他形式的展馆中常使用这种空间形式。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空间的组织应从单个空间本身和不同空间之间的关系两方面考虑。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单个空间的处理中应注意空间的大小、尺度、封闭性、构成方式、构成要素特征(形、色、质等)以及空间所表达的意义或所具有的性格等内容。 多个空间的处理则应以空间的对比、渗透、序列等关系为主。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大尺度的空间气势壮观,感染力强,令人心胸开阔,多用于
32、宏伟的自然景观和纪念性空间。 小尺度的空间较亲切、贻人,适用于很多种活动的开展,适于少数人活动,如交谈、漫步、坐民学习、思考。同理,为了塑造不同性格的空间就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宁静、庄严的空间处理应简洁,流动、活泼的空间处理应丰富。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公园绿地的空间有开敞、闭合、纵深、内外等不同,如何将这些不同类型的空间按使用功能的要求以及静态、动态观赏的要求,在城市公园中进行划分组织,使空间有大小、明暗、开闭、内外、纵深的变化,组成一个有节奏、有变化又统一的空间体系,就要考虑到空间的组织及空间的展示程序问题。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纪念性烈士陵园中的空间,一般多对称严谨,较封闭
33、,并以轴线引导前进,空间变换应少,节奏缓慢,造成严肃静穆的气氛。游赏性的空间,变换应该丰富,节奏快,较开敞自由,造成活泼的气氛,整个公园的各个空间在静观时空间层次稳定,在动观时空间层次相应地交替变换。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要有起景、高潮、结景的空间,又有空间的过渡,使空间主从分明,开闭适当,大小相宜,并富有节奏和韵律,形成自然、丰富的空间序列。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空间的创作中,要强调空间的可达性,使人们在游览过程中依自然之理顺畅、安全地到达所需空间; 空间应使人易于接近,适宜的空间应有亲切感,人进入该空间后,感觉到这空间就是我的、我们的,不要使人产生陌生感、远离感,当然这与空间的
34、尺度比例以及其围合要素是紧密相关的。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空间可以由多种构成要素组成,可以是地形、道路、建筑、植物、水体,在新建的公园中则更多地采用植物来进行空间的划分;利用植物季相、树龄的变化创作出永远在变化的时空结合的空间。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从一个空间过渡到另一个空间即为空间的转折。空间的转折有急转、缓转之分。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规则式,急转 如在主轴、副轴相交处的空间,可由此方向急转为另一方向,由大空间急转为小空间,注意转折节点一般选在道路的交叉点或另一条道路的开始点。自然式,缓转 常有过渡空间的设置,如在室内外空间之间,布置外廊、花架、架空层三类的过渡空间处理,使转
35、折比较自然、缓和。缓转应注意到距离相近的两空间差别不要太大,应作好过渡空间的处理,使人感觉到是自然、合理的转向另一个空间。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1动赏与静赏 2观赏点与观赏视距 3平视、俯视、仰视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景的观赏有动静之分,即动赏和静赏。动赏即游人在公园中游览行进时,一边走一边欣赏景物,在行进路线上,景物在游人脑中会留下连续的印象,形成连续的风景构图,如同观看风景电影、电视风光片一样,所以动赏中则对视线相连的景物之间的协调性有了相应的要求,即从整体布局考虑具体的风景连续构图景观。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ABCDE/FGH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静赏则是游人停留下
36、来在一定的观赏点上欣赏景物;如同看一幅风景画;在静态构图中,主景、配景、前景、背景、空间组织和构图的关系稳定不变,形成稳定的景观画面。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在我国的城市公园中,步行游览是主要的游览方式,缓步慢行,景物向后移动的速度较慢,景物与人的距离较近,可随人意既可注视前方,又可左顾右盼,视线比较自由,容易获取较广泛的视野条件,是我们在进行公园设计时主要考虑的游赏要素。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游人所在观赏景物的位置叫做观赏点。它可以是专门为赏景而设置的亭、轩、台、廊、广场等,也可以是游人边走边看的道路上、草坪上、林中、坡地上。一般设计者应为游人具体规划出适宜的观赏点来。公园规划总体
37、设计和原则概述 观赏点与被观赏景物间的距离叫做观赏视距。对于游人来说,观赏视距是否适宜对观赏的艺术效果影响较大。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据分析,眼底视网膜的黄斑处,视觉最为敏感。根据视域原理,人眼在正常情况下不转动头部而能看清景物的视域,在垂直方向为2630,水平方向为45”。超过此范围,就需要转动头部去观察,而人在观察景物时一旦转动头部,那么对景物的整体构图和整体印象就不会完整,而且容易使人感到疲劳。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由以上简述的视域范围可以确定,观赏景物时最佳视域垂直方向为30o,水平方向为45o范围内,可以取得较好的视觉效。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景物高度的33.3倍;(
38、注意景物本身的位置选取)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游人在欣赏风景时,由于其所处位置不同和所观赏的景物有相对高、低之分,故也就产生了平视、俯视、仰视的观赏。这3种观赏方式对游人的感受是各不相同的。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即中视线与地平线平行,游人在观赏时不必仰头或低头,可以舒展的平望出去,使人有平静、深远。安宁的感觉。西湖风景多恬静亲切感觉,与其有较多的平视观赏分不开。 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平视风景宜布置在视线可以延伸到较远的地方,如公园中的安静休息区、休养院、疗养院等,此时宜在可以有平视景观的视线区域内布置可以供人停留的点,如亭、廊、坐椅、花架、广场等。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39、 景物高度较大,观赏者视线上仰,不与地平线平行,因此有与地面相垂直的方向上的消失感,景物的高度感染力较强,易形成雄伟庄严的气魄。如在北京天坛公园中,仰视天坛。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仰视景观,对人的压抑感较强,容易使游人的情绪紧张,在一些需要有平和心情要求的场所如休疗养院、医院中不宜使用。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游人所在位置较高,景物多在视线的下方,观赏者必须低头观看,形成俯视景观。 俯视观赏有2种情况:如果站在高处向远处眺望,则近于平视,眼前是一幅鸟瞰画面,具有深远、凌空感。如果低头向下看相对较近距离景物,则人的感受是险峻、紧张,有征服感。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在我国的各大风景
40、名胜地,常在天然形势险要之处和江、河、湖、海周围附近的山峰顶部,布置亭、台或建筑组群,设置观赏点,使游人可登高临下观赏风景,创造俯视景观。泰山山顶、峨嵋金顶、杭州六和塔、颐和园佛香阁都是创造俯视鸟瞰画面的观赏点。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在公园的规划设计中,应尽多地利用自然地形的起伏变化,因地制宜创造仰视、俯视和平视风景,使游人的观赏视线产生丰富变化。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在上世纪 80年代初期,圆明园遗址规划的编制工作就已经开始酝酿筹划。1984年12月正式成立的中国圆明园学会,做了大量的资料收集、理论研究和遗址保护工作,并于1985年编制完成圆明园遗址公园
41、总体规划(提纲),随后又逐步编拟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方案、长春园整修规划方案等几个规划方案。计划于2008年奥运会前基本建成。 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为了更好地保护遗址,规划拟将遗址保护分成遗迹保护类、重点复建区保护类、一般遗址保护类;将规划功能分为遗址凭吊活动区、园史文物展览区、休憩游乐区、综合服务区和公园管理区五大区域。 以木为本、以水为纲,以遗址为特色,这是建园的基本指导思想。 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成都活水公园是世界上第一座以“水保护”为主题展示国际先进的“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污水”的城市生态环保公园,它模拟和再现了自然环境中
42、污水是如何由浑变清的全过程。它充分利用湿地中大型植物及其基质的自然净化能力净化污水,并在此过程中促进了大型植物生长,增加绿化面积和野生动物栖息地有利于良性生态环境的建设。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 这占地2.4万平方米的公园,植物丛生,流水潺潺,空气湿润,当人们走过厌氧池、水流雕塑、兼氧池、植物塘床系统、养鱼塘、戏水池、陶醉在大自然的美妙和谐中时,便在不经意间阅读了大自然关于清水再生的“自述”。 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1泵站 把被人为污染,其水质已达不到一般景观用水要求,底于V类水质标准的府河水,泵入厌氧池中进行预处理。公园规划总体设计和原则概述2厌氧池 在厌氧池中,经物理沉淀作用,比重大于水的悬浮物沉到池底,从排污管排出;比重小于水的悬浮物浮于水面,由人工清除;部分可溶解的有机污染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村民纠纷协议书
- 村级劳务协议书
- 村部转让协议书
- 林地管理协议书
- 果树购销协议书
- 柚子销售协议书
- 柴油合作协议书
- 2025年中医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孝昌县中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外科学专业面试题及答案
- 《会展经济与管理论文报告12000字(论文)》
- GB/T 25155-2010平板硫化机
- 环境作用下结构受力性能的退化2
- 山东中烟雪茄烟产品推广
- 中国传统美食文化介绍课件
- 200题最新2022-2023医护急救知识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超声诊断质量控制规范及考评标准
- 不宜流通人民币纸币行业标准课件
- 公路工程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 大型公立医院巡查应知应会
- 我国及发达国家圆珠笔发展现状Microsoft Word 97 - 2003 Documen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