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动态监测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ff8d8ecb90c2d020cafbedeac97f74b/2ff8d8ecb90c2d020cafbedeac97f74b1.gif)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ff8d8ecb90c2d020cafbedeac97f74b/2ff8d8ecb90c2d020cafbedeac97f74b2.gif)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ff8d8ecb90c2d020cafbedeac97f74b/2ff8d8ecb90c2d020cafbedeac97f74b3.gif)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ff8d8ecb90c2d020cafbedeac97f74b/2ff8d8ecb90c2d020cafbedeac97f74b4.gif)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ff8d8ecb90c2d020cafbedeac97f74b/2ff8d8ecb90c2d020cafbedeac97f74b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五章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主 要 内 容第一节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作用和内容 动态监测的作用、内容、方法和工作体系第二节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 变更调查的任务和内容、实施、主要技术环节第三节 变更地籍调查 变更地籍调查、地籍资料的动态变更第四节 遥感动态监测 目的、技术要求、方法、内容、信息处理第一节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作用和内容一、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作用 自然环境的演变: 如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植被演替、自然灾害(荒漠化、崩滑流等)等造成土地资源质量下降和数量减少 。地面塌陷崩塌土地荒漠化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对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状况的信息持续收集调查,开展系统分析的科学管理手段和工作。 土地整理土
2、地开发 人类的经济活动:如农业结构调整、土地开发整理与复垦、土地交易、违法用地等使土地利用的类型、权属、利用结构等发生了变化 。违法占用耕地第一节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作用和内容一、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作用 1. 保持土地资源和土地利用数据的现势性,为社会提供更新的使用的信息; 2. 形成系统的动态的信息,利于开展土地利用变化历史分析和趋势分析,不断改进土地利用; 3. 通过动态分析,揭示土地利用变化规律,为宏观研究提供依据 4. 及时发现土地资源的灾害信号和土地利用的不规倾向,对重点指标实施定时监控,设置预警阈,以便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和对策; 5. 为政府制定政策、编制规划、计划服务; 6. 及时反
3、馈政策贯彻和管理工作之行的效果。第一节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作用和内容第一节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作用和内容二、 监 测 内 容 (1)土地资源状况:土地数量、利用状况变化特别是耕地资源状况的变化,当前监测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扩展和耕地的变化是重点。 (2)土地利用状况:土地利用过程和利用效果进行监测,是土地监察和规范土地利用行为的主要内容。 (3)土地权属状况:土地权属变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生产力布局变革的必然,对土地权属的状况的变化动态应及时了解掌握。 (4)土地条件状况:土地利用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需及时掌握土地条件的变化,防止土地条件变化带来的灾难。 (5)土地质量及等级状况:土地等级反映土地
4、质量,土地质量是土地利用的基础也是价格形成的重要依据。第一节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作用和内容(一)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特点 1.监测成果的多样性 2.监测体系的层次性 3.技术要求的区域性 4.技术手段的综合性三、监测方法和工作体系第一节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作用和内容(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基本方法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目前由变更调查、遥感监测、统计报表制度、专项调查及土地信息系统等构成。变更调查及遥感监测是目前的主要手段。 变更调查是指对实地土地利用发生的变化加以调查、记载和变更,更新、充实原有的相关资料,进而保持土地资料的现势性。 遥感监测是指采用遥感技术手段,对土地资源和土地利用实施宏观动态监测
5、,及时发现实地土地利用发生的变化,并做出相应的分析。三、监测方法和工作体系第一节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作用和内容(三)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工作体系 我国正在建立以50万以上人口城市为构建、以经济建设热点地区为重点的国家级监测网络; 建立以土地变更为基础,多源信息、短周期的国家、省(区、市)、地(市)三级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体系; 建立年度监测公报制度,公报土地利用变化趋势、违法用地查处等。三、监测方法和工作体系第一节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作用和内容(三)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工作体系 三、监测方法和工作体系动态监测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体系数量监测模块质量监测模块权属监测模块等级监测模块地价监测模块环
6、境监测模块监测区划分监测点布设监测系统构成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系统图形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第二节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一、变更调查的任务和内容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是指在完成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建立初始地籍后,国家每年对土地权属和用途发生变化的土地进行连续调查、全面更新土地用地资料的过程,本质上是一种动态监测。第二节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1、变更调查的任务 (1)基础延续: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是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延续 (2)更新资料:是变更调查的核心任务 (3)纠错改错:在实际使用或监察中发现错误、改正也是变更调查的任务 (4)补遗工作:调查中难免存在遗漏的情况,变更调查肩负着补遗的任务2、变更调查的内容
7、(1)地类的变化:指土地的用途或利用方式发生了变化,包括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之间的转换,也包括农业用地内部结构的调整和非农用地内部类别之间的变化,同时也包括未利用地开发及灾毁造成的地类变化。 第二节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 (2)图斑的变化:土地利用变化中十分普遍,行政界线和权属范围的变动、地类的变化,通常是以土地界线的推移来实现的。图班的变化常常伴随着地类、权属、境界的变化。 2、变更调查的内容 (3)权属的变迁:土地交易、争议地的调整与解决、征地、土地的开发与整理变化必然导致土地权属发生变化,如权属单位的合并、兼并、分割造成的权属变化。 (4)行政境界调整:从发展区域经济和管理的需要出发,会作适
8、当的调整。调查各级行政区域界线位置和走向的变化情况。 (5)飞地,争议地的调整:飞地的解决(消除),必须通过变更调查给予反映。 (6)单位更名的变化:更名虽然不一定牵涉地类、面积、界线的变动,但必须在变更调查中及时进行更正。3、变更调查的特点 (1)不同:现状调查是一种普遍的性的调查,在此之前没有进行过此类调查或很久以前进行过,通过这次调查建立起土地资料档案,是一次基础性的调查;变更调查则是对已有土地资料进行更新为目的的调查。 第二节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 (2)联系:现状调查是整个土地资源调查的开端,变更调查是进一步的延续。开展变更调查是更新上一次调查成果,实现土地资源数据的现势性、同步性的一项
9、工作。 1、基本调查单位 变更调查以县级行政单位为基本调查单位,原则上与全国土地调查农村土地调查确定的县级调查区域一致。2、时段与时点 年度变更调查时段为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变更调查时点为每年的12月31日。3、调查比例尺 变更调查比例尺原则上与全国农村土地调查确定的调查比例尺一致(以1:10000比例尺为主,部分地区采用1:50000比例尺),有条件地区可采用更大比例尺。第二节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二、变更调查的规定4、数学基础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投影方式:标准分幅图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1:2000标准分幅图或数据按1.5
10、分带(可任意选择中央子午线)。1:5000、1:10000标准分幅图或数据按3分带。1:50000标准分幅图或数据按6分带。5、计量单位 长度单位采用米(m),精确到0.1米;面积计算单位采用平方米(m2),精确到0.1平方米;面积统计汇总单位采用公顷(ha),精确到0.01公顷。第二节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二、变更调查的规定 6、土地分类 变更调查采用的土地分类与全国农村土地调查采用的土地分类一致。即以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为基础,对其中的商服用地(05)、工矿仓储用地(06)、住宅用地(07)、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08)、特殊用地(09)一级类和街巷用地(103)、空闲地(121)二级类进行归并
11、,归并为城市(201)、建制镇(202)、村庄(203)、采矿用地(204)、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205)。详见附录A。第二节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二、变更调查的规定1、变更调查程序 土地利用更新调查与基础性全面调查一样,以县为单位进行。整个变更调查过程可以划分为以县为单位开展的基层变更调查和从县到省乃至国家逐级统计汇总两部分。 基层开展土地变更调查的作业程序与基础性全面调查基本相同。第二节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三、变更调查实施土地变更调查工作体系一、组织准备1、 布置、经费、设备和培训2、详查及上年变更资料二、土地变更调查 外业调绘1、 调绘前准备2、境界、权属变更调绘3、图斑地类、线状地物、零星地
12、物、新增地物变更调查4、填写外业变更调查记录 内业处理5、面积量算、数据汇总6、变更上图、图件更新7、变更分析报告 上级检查验收现场抽查与核实三、逐级汇总1、 地市级汇总、分析报告2、省级汇总、分析报告四、全国汇总1、数据预审、汇总2、现场数据抽查与核实3、遥感监测核查4、分析报告 (1)发现变化对象 大多数地方采用二阶段作业方式,第一阶段将调查工作日常化,第二阶段将调查工作集中化。2、变更调查主要技术环节 (2)变更之判定 实地土地利用变化发生的种类和原因各式各样,对于发生了变化需要做出一个判断,即所调查的变化是否属于变更调查的对象。 (3)变更单元 变更单元是一个图斑或者一群图斑,其内部发
13、生变化且变化是整体性的,是无法分割的,从形态上讲,变更单元外围是原有图斑未发生变动部分界线的连线。三、变更调查实施(4)图斑编号 采用图斑最大顺序号后续编号的方法,变更图斑所涉及的变更前图斑编号停止使用。变更后的新增图斑和原图斑的剩余图斑,均重新编号。 (5)平衡 土地变更单元是变更调查的基本作业范围,也是平衡工作的基本范围。一个变更单元内变更前总面积与其变更后的总面积必须相等。在对土地统计台帐做变更时,在形成新的土地统计薄时,也需按各自内在关系,维护平衡关系。而且变更调查最终以编制年度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表(即平衡表)而告终。三、变更调查实施3、主要工作步骤与内容(1)准备工作:包括制定方案、资
14、料收集、人员培训、表格及仪器设备准备等。需收集的资料有:界线资料:国界线、大陆沿海(包括海岛沿海)零米线、行政区域界线、权属界线的变化资料。遥感动态监测成果:遥感正射影像图、新增建设用地动态监测成果。基本农田调整、补划资料:基本农田调整、补划的文件、图件、说明等,审查文件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其他有关资料:合法有效的建设用地审批、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验收、勘测定界、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灾毁耕地、建设施工图或设计图等资料。各种表格:根据需要准备相应记录表格。三、变更调查实施3、主要步骤与内容 (2)内业工作:利用遥感正射影像图、上年度土地调查数据库、新增建设用地监测图斑和其他有关资料,初步确定变化信
15、息,制作变更调查底图。(3)外业调查:对变化信息进行实地核实与补充调查,填写土地利用变更调查记录表,记录相关土地利用属性。(4)数据库更新:依据外业调查核实确定的变化信息,更新土地调查数据库。(5)成果检查及汇总:包括县级调查成果的检查、汇总数据、编写分析报告并逐级上报。三、变更调查实施3、主要步骤与内容 (6)国家级成果核查:包括国家对各地上报的调查成果全面核查,并更新国家级数据库。(7)成果归档:对调查过程中形成的图、表等资料成果按照档案管理要求进行整理归档。三、变更调查实施4、 实地调查 以本年度实地变化现状为准进行变更调查,主要调查土地利用地类和权属变化状况、新增建设用地情况、耕地增减
16、的来源去向以及新增建设用地审批等情况。(1)土地利用地类和权属变化状况调查。实地查清本年度土地利用地类变化和土地权属变化情况;认真调查荒山造林、种草情况(主要是未利用地变为林地、牧草地)。当权属界线发生变化时,界线双方(或三方)应依法重新签定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地类变化调查:包括遥感影像提取的变化图斑、线状地物、图斑、零星地物、可调整地类等的调查。按实地现状调查地类和界线。三、变更调查实施4、 实地调查新增可调整地类调查可调整地类指在全国土地调查以后,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过程中由耕地改为园地、林地、草地和坑塘水面,且耕作层未被破坏的土地。可调整地类包括:可调整果园、可调整茶园、可调整其他园地、可
17、调整有林地、可调整其他林地(耕地改为未成林地、苗圃)、可调整人工牧草地和可调整坑塘水面等7个可调整地类。 新增耕地来源类型调查:对来源于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土地开发的三种类型的新增耕地进行调查三、变更调查实施4、 实地调查 (2)新增建设用地情况调查。 对新增建设用地中城市(201)、建制镇(202)、村庄(203)、采矿用地(204)、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205),按照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细化调查统计到商服用地(05)、工矿仓储用地(06)、住宅用地(07)、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08)、特殊用地(09)的一级类和二级类街巷用地(103)、空闲地(121)中的一类或几类。三、变更调查实施 细化
18、调查的图斑不需在土地变更调查底图上(或数据库)中标绘,直接填写新增建设用地细化面积统计汇总表,但细化后的各地类面积之和必须等于细化调查前图斑面积。4、 实地调查 (3)耕地增减的来源去向以及新增建设用地审批等情况调查。查清本年度新增耕地的来源情况;查清本年度耕地减少情况;查清本年度来自未利用地、闲置建设用地中可视为补充耕地的园地情况;查清新增建设用地的审批情况。 可视为补充耕地的园地指将闲置的建设用地、未利用地或被破坏的耕地开发整理成园地,并经土地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共同认定能调整成耕地的,可以视为补充耕地的园地。包括可视为补充耕地果园、可视为补充耕地茶园、可视为补充耕地其他园地。三、变更调查实
19、施第三节 变更地籍调查一、变更地籍调查的种类和特点变更地籍调查意义界址点的检查、补置、更正文字资料核实、更正、补充消 除 差 错地籍测量成果质量提高第三节 变更地籍调查变更地籍调查种类不更改界址的变更地籍调查恢复界址点精确测量界址点坐标精确量算总地面积宗地出让、转让、抵押、出租时的复核性调查更改界址的变更地籍调查宗地合并宗地分割边界调整第三节 变更地籍调查变更地籍调查特点主动申请目标分散、发生频繁、调查范围小政策性强、精度要求高实地调查与资料变更连锁进行任务紧急第三节 变更地籍调查二、变更地籍调查(一)界址发生变化的地籍调查1.资料准备 变更土地登记申请书 原有地籍图的复制件 本宗地及邻宗地的
20、原有地籍调查表的复制件(包括宗地草图) 有关界址点坐标 必要的变更数据准备 变更地籍调查表 本宗地附近测量控制点成果 变更地籍调查通知书第三节 变更地籍调查二、变更地籍调查(一)界址发生变化的地籍调查2.权属调查 征用集体土地 划拨国有土地 出让、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 继承土地使用权 交换土地使用权 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 承包集体、国有土地使用权 土地分割、合并 土地权利人更名 城市改造拆迁 土地权属界址调整土地权属变更种类第三节 变更地籍调查二、变更地籍调查(一)界址发生变化的地籍调查3.变更地籍测量 第一 界址点检查 第二 进行变更测量第三节 变更地籍调查二、变更地籍调查(二)界址未发生变化的
21、地籍调查 界址点检查 进行变更测量第三节 变更地籍调查二、变更地籍调查(三)新增宗地的变更地籍调查(四)旧城改造中变化宗地的变更调查 第四节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是应用遥感技术,监测土地利用及其动态变化的一种方法。 国土资源部1999年9月29日颁布,10月30日实施土地利用动态监测规程,目前国家正在建立以全国50万以上人口城市为构架、以经济建设热点地区为重点的国家级监测网络,以国家级监测网点为中心,构成省级监测网络,全面开展以耕地变化、非农建设用地规模扩展为重点的土地动态监测。第四节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方法第四节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第二节 准备阶
22、段98年TM纠正影像99年SPOT纠正影像变异融合影像内业判读变化图99年融合影像监测结 果报表动态遥感监测图98年TM原始影像 基本监测图分为: 1:250001:50000比例尺县级行政辖区范围的土地动态监测图; 根据辖区大小确定比例尺的地(市)行政辖区范围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图; 1:250001:50000比例尺城市辖区(主城区)范围的前、后时相遥感影像图; 1:250001:50000比例尺城市辖区(主城区)范围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图; 1、数据获取 要求数据及资料来源连续、稳定;能满足监测的精度要求;价格适中;易于获取。目前采用的主要数据源有TM数据和SPOT数据。 第四节 土地利用动
23、态遥感监测传感器波 段(um)波长分辨率主要作用TM10.450.52 蓝色30m沿岸水域制图、区别地表/植被20.520.60 绿色30m测量水质和正常植被的绿色反射率30.630.69 红色30m鉴别植物种类、人工建筑物和水质40.760.90 近红外30m调查生物量、绘制水体边界51.551.75 短波红外30m测量植物含水、鉴别云和雪610.412.5 热红外120m测量作物热特性、绘制其他热分布图72.082.35 短波红外30m识别岩体、土壤类型和人工建筑第四节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2、数据预处理(1)几何校正 遥感几何校正基本环节有两个:一是像素坐标变换;二是像素亮度重采样。准备
24、工作输入原始数据建立纠正变换函数确定数据输出范围逐个象素的几何位置变换像素亮度值重抽样输出校正后数据第四节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2)图像配准 TM、SPOT都分别几何校正到统一地图坐标系下。 首先对高空间分辨率的SPOT全色图像进行几何精校正,然后将TM图像与校正后SPOT 图像配准。 先将某一时相TM数据进行分景的几何精校正,插值成高分辨率(10m),然后将其余卫星数据以景为单元与其进行相对配准。(3)跨带处理 当监测区在相邻两带的面积相差较大,将较小面积的部分转换到较大面积部分所在带;当面积相近时,应移动中央子午线,使其位于监测区中央区域。第四节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1)融合的目的 数
25、据融合目的是通过将监测区内两个或多个时相的TM多光谱数据与SPOT全色波段融合,提高卫星影像数据的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增强影像判读的准确性。同时两个时段影像的交叉融合又会突出变异,有助于检测出变化信息。 3、遥感数据融合 第四节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 (2)数据融合的技术关键 (1) 充分认识研究对象的地学规律; (2)充分考虑不同遥感数据之间波谱信息的相关性而引起的有用信息的增加和噪声误差的增加,对多源遥感数据作出合理的选择; (3)解决遥感影像的几何畸变问题,使各种影像在空间位置上能精确配准起来; (4)选择适当的融合算法,最大限度地利用多种遥感数据中的有用信息。 第四节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3)融合前处理SPOT数据 增强局部灰度反差、突出纹理细节、加强纹理能量和通过滤波来尽可能减少噪音。 TM 数据 多光谱数据的贡献就是它的光谱信息,融合前主要以色彩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全球镀铜光亮剂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母婴健康产后护理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敏捷渗透测试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LTCC用导电银浆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范本版
- 教室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工矿企业大型成套设备采购合同范本
- 装修设计合同范本大全
- 2025劳动合同试用期法律疑难问题详解
- 门店合伙协议合同范本
- 2024年1月高考适应性测试“九省联考”数学 试题(学生版+解析版)
- JT-T-1004.1-2015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员技能和素质要求第1部分:地铁轻轨和单轨
- (高清版)WST 408-2024 定量检验程序分析性能验证指南
- (正式版)JBT 11270-2024 立体仓库组合式钢结构货架技术规范
- DB11∕T 2035-2022 供暖民用建筑室温无线采集系统技术要求
- 《复旦大学》课件
- 针灸与按摩综合疗法
- Photoshop 2022从入门到精通
- T-GDWJ 013-2022 广东省健康医疗数据安全分类分级管理技术规范
- 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化学
- DB43-T 2775-2023 花榈木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