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中散文阅读方法指导 仙游侨中 林庆丁 内容提要高中散文教学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在高中阶段使学生掌握终身受益的阅读技能,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是每一位语文教师职责。本文着重从理清思路、把握文眼及朗读、品味方面论述散文教学中所应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阅读思路 文眼 品味 问题的提出高中语文新教材和语文读本的使用,改变了长期以来语文教材的面目陈旧、文学味不浓的现象,使文学作品比重在教材中超过60%,并且新增加一些名家的散文,如钱钟书、史铁生、史怀泽、冯友兰、李乐薇、汪曾祺、宗白华、韩少华等人的散文,拓展了学生学习的范围;互联网的开通,为学生开启了新的求知窗户;
2、高考散文阅读题又以达18分的赋分值,吸引了众多学子的眼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理论依据 1、?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开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2、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换句话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无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
3、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学生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主体作用 要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 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4 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5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注 阅读是一种技能,要养成这种能力,需要经历一个自觉锻炼和训练的过程。散文阅读的重点在于文本,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因为“阅读是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开展思维、获得审美的重
4、要途径。但是“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的多重对话。“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造良好的环境。“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在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应有所侧重。注:所以,在散文阅读教学中进行理论指导是很有必要的。了解这一文学体裁的根本特征以及主要表现手法,才不会陷入无序化、低效阅读的泥潭之中。在课题实验中,指导学生走进文本,学会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主要内容,关注作者所抒发的情感及穿透的人生哲理。了解渲染、衬托、铺垫、象征、比照、以小见大、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前后照应等表现手法,学会鉴赏、评价文章的优劣得失等。 一、理清文章思路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有一个由表及里、由
5、此及彼、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一般到具体的过程。根据写作意图和表现主旨的要求,如何选择组织材料,如何使写进文章的材料条理化、有序化、整体化,这都要作通盘的考虑、妥当的安排和周密的布置,这一思维的过程就表现为文章的思路。宋人陈师道认为:“读书如禹治水,知天下脉络。阅读文章,实际上就是尽可能沿着作者思维的轨迹再走一遍,从而到达更深刻、更有条理地把握文章谋篇布局的目的。 文章的思路通常表现在文章的取材、线索、顺序、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段落层次的关系等方面,理清文章思路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例如,散文通常都有叙事、抒情、写景的线索,抓住线索就等于把握了文章意脉。从文章结构看有总分式、承接式、并列
6、式、递进式等结构形式,理出结构层次,思路也就清楚了。通常是从各段内容的综合归纳入手,有主句的段,把主句画出来,内容相近的段落可以合并概括。议论性的文章讲究观点和材料的关系,阅读时要注意分析推理过程和各局部之间的逻辑关系,注意画出各段的中心句。没有中心句的段落,要归纳出每段的要点,从而了解作者思维流程中的每一个凝聚点。不同的文章,思路不同,阅读时理清思路的方法和途径自然也不同。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对提高我们把握文章的准确性、深刻性和条理性是很有益处的。 例如:2000年高考?长城?,不妨这样把握文章的思路,由现实到历史到现实,采用“总分总结构,抓住语言标志“所以我说你是一卷凄婉的历史,长城!所以我
7、说你是一个文化愚钝的标志,长城!所以我说你又是民族封闭的象征,长城!对现实的评价:“现在你又敞开胸襟显得十分开放,十分自信。又如:2004福建省高考19题,请概括指出作者在文中写了哪几类人的命运。从第三段中的“你也能借此揣摩出这主人的命运,再从标志性词语,“更进一层,让我们来想象作书主人的命运以及第2段“至于的文士,由标志性词语“更进一层、“至于可以看出行文的思路。 二、把握文中关键语句,点出“文眼 一般说来,一篇文章中的关键语句总是有表征可循的。从内容上看,要抓住能揭示文章题意、主旨的语句,抓住每一个段落中那些能概括段意的语句。从表达方式上看,要注意文章中那些直接抒情或间接抒情的句子,注意那
8、些发表议论的语句。从结构上看,要注意领起后文或收束前文的语句,前后照应,承上启下的语句,有重要指示代词的语句,位于全文或全段开头、结尾处的语句等。从修辞上看,要注意那些运用了比喻、反问、排比、象征等手法的语句以及语意比较含蓄的语句等等。 文章中最能显示作者写作意图的词语或句子叫“文眼。“文眼是窥看主题思想的窗口,理清全文脉络的筋节,掌握文章各局部相互联系的关键。清代学者刘熙载说:“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那么后者必顾之,在篇末那么前者必注之,在篇中那么前注之,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者也。也就是说,文眼是文章的精神凝聚点,能点出文眼,就是读懂文章的一个标志。点出文眼的主
9、要方法有: 1、文眼往往有极强的概括力。找出文中的总结句,就容易点出文眼了。如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 “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清“静“悲凉,便是故都北平的秋在作家意念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这种“清、静、悲凉正是故都秋的特色,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东西。一片飘零的槐叶能打动情意,几声秋虫的哀鸣更足以牵动心魄,这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正是郁达夫当时的心境。由于在客观事物的描绘中融入了作家的情绪,自然要觉得落寞和悲凉,和故都北平一样,作者的感情也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秋意。郁达夫用他的情感绘出了一幅细腻深沉的主观意境图,它构成了文章的骨架。读者可在对秋色、秋味、秋的意境和
10、秋的姿态的体味中,感受作品美的力量,“一切景语皆情语。正如郁达夫自己所说,在散文中“总要把热情渗入,不能不到达忘情忘我的境地。他笔下的自然景物秋味、秋色、秋的意境和姿态就成为“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语,笼上了一层深远的忧虑和冷落之情。这就是以情驭景,以情显景的写景抒情。 2、文眼往往是在全文的中心段中出现,找出文中的中心段,也容易点出文眼。有的在篇首,有的在篇中,有的在篇末。如?胡同文化?按照课文由表及里的行文顺序和由简易到繁难的思维规律,让学生先阅读、分析、讨论前半篇课文的段落大意,后逐段概括它们的要点并进行整合。 第一段的中心句是“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这
11、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第二段中心句是“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 第三段写胡同的宽窄、多少大。 第四段为读者描绘了胡同的安静。 第五段的关键句是“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 第六段的主要意思不是第一句“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而在第二句“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因为本段下面的材料都是写北京人不愿“挪窝儿的 。“安土重迁只是“封闭文化的一种表现,并非惟一表现,这可以从下面的段落中找到根据。 第七段写北京人追求住家要“独门独院,其本质也是自我封闭,他们宁愿把自己关进比胡同更小的盒子一般的四合院里。 第八段从物质生
12、活方面写北京人的封闭文化。他们满足现有的一切,拒绝外界事物到了固执的程度,说“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别处好吃,同样写出北京人的易满足。 第九段写了北京人在政治方面的封闭,他们生为“民主运动策源地的“民,却对民主运动漠然视之,其思想本质仍是满足于现有的生活。 第十到第十二段对“胡同文化的封闭性质作更深入的剖析, 指出其精义是“忍。封闭的胡同文化所期望的是一种低水平低层次的心理满足,当这种期望的水平或层次被人为地不断压低时,满足会变得愈来愈不容易,这时“忍就成了维持这种文化不可或缺的心理根底。在这三段中,作者各选取一个典型材料来表现“忍。所以说它们典型,是因为这些材料都是通过北京人在忍无可忍的情境中逆来
13、顺受忍气吞声,来暴露正是“忍在支撑着胡同文化。 最后三段(第十三至十五段)写了胡同文化的开展趋向,随着胡同的衰败、没落,胡同文化也在走向消亡。这个层次的难点在于对作者感情的把握,应该说,有着悠久历史的胡同文化曾长久地表达着北京市民的生态和心态,它的衰落确实带给了作者怅惘和忧伤。但是,作者更看到了胡同文化已经走完了它的生命历程,向它辞别是时代的要求。 全文的意思大致如下:以封闭保守为表现,以“忍为精义的胡同文化,曾长期支配北京人的生活和思想,现在这一切正在不可逆转地走向过去。 在完成上述学习的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总结概括要点的规律,如勾画关键语句、从具体材料中分析写作意图等等。 3抓感情的凝聚
14、点。作者的感情总是会在文中一处凝聚在一点,尤其是散文,这一点是感情的铺展,找到了这一点,就是找到了文眼。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反映了作者淡淡的喜悦。作者这一心情,从篇首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一句中,已微露出来了。作者的感情也正凝聚在这一点上,它是全篇的文眼。 三朗读、品味文章的语言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文章是作者思想认识水平和人格修养的表达。不同的作者,生活在各自的时代和社会环境中,各人的先天禀赋有别,后天阅历不同,因此才识、性情、气质就有上下、深浅、刚柔、雅俗、文野、曲直等等区别。写出来的文章就形成了不同的风格特点。语言表达的特色,就是这种风格特点的一个重要标志。例如,同是现代散文,鲁迅的
15、深沉洗练,茅盾的沉稳劲健,朱自清的温静典雅,叶绍钧的质朴练达,孙犁、老舍的清新明快,林语堂的闲适沉着,钱钟书的幽默旷达,徐志摩的浓丽华美风格各异,异彩纷呈。阅读中辨析文章语言表达的特点,揣摩不同的语言风格,品味其中的意蕴,那是一种美的享受。 阅读散文想要在朴实自然的语言中读出蕴含的丰厚的底蕴和雅致的趣味,首先就要重视朗读。朗读是初步感知散文语言理趣之美的最好方法。它能将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积极交融,产生强烈而深厚的情感反响,进而深入体味文章丰富的内涵。如朗读“虎啸深山,鱼游潭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这种整齐的句式就能把感情抒发得酣畅淋漓,有一种诗韵美。朗读“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
16、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但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浓。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这种工整中有变化,在变化中有整齐,长短错落,曲折盘旋,波澜起伏的语言,也是一种享受。 当然,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的朗读实施点拨与指导,从具体的语言文字出发,把握其韵律,体悟其意象,注意语音停顿、感情重音、上下强弱、轻重缓急、逻辑重音,感受语气、节奏、情感、韵味,反复诵读,反复体味。只有入情入境反复吟诵,使文章如出己口,如出己心,情趣和韵味才能产生。比方品读?荷塘月色?一文描绘的那幅绿叶田田、荷花朵朵、清香缕缕、月色融融的清新美丽的景象时,我就要求学生通过朗读体会那淡淡月色
17、下荷花的飘忽,那水气叶色月光交相杂糅的朦胧。朗读前可先让学生体会该怎样读,才能正确把握意境,讨论后再明确:语气要舒缓,语调要适中,停顿要合理,这与作者想排遣心中烦恼,月夜独游荷塘,陶醉于美景中的情境相吻合。读重叠词,就要读得轻缓舒徐,音律要更协调。但是语调中不能带有压抑和沉郁,更不能太活泼轻快。感情重音的把握还应落在文中那几个富有极强表现力的动词上,读出动作出现的过程美,体会其无可替代之效。运用了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语句,更要细心品读安谧、恬静、柔和、朦胧之美及作者已陶醉其中的那种细腻的情感。 朗读只能是品读语言的最初阶段,要想深入品味,就须透过语言文字,读出其丰富的内蕴。有的同学会有
18、“读其文,会其意,何必咬文嚼字的消极想法。因此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养成阅读散文仔细玩味的好习惯,只有认真品味,才能读出新鲜而真切的情趣来。有的文章较深,语言含蓄而不直露,在字面意义中还蕴含着某些深层的意义。如:?灯?中“我的心常常在黑暗的海上漂浮,要不是得着灯光的指引,它有一天也会永沉海底的一句中的“黑暗的海上“灯光的指引“永沉海底的含义颇丰,阅读时就要仔细品读。但有的文章深入浅出,一读就懂,似乎没有疑难,往往会无视对语言的深层品读。而?荷塘月色?中的第一段“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的“带就值得玩味,一那么与全文宁静气氛相一致,同时也道出自己的淡淡忧愁,“恰到好处地表达了文章呈现的这种主客观
19、情境,蕴含“轻柔“随意双重意味。爱子即将入睡,妻子正“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容不得发出任何响动。注:又如:?我的空中楼阁?“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这一比喻用得如何?“按一般的审美习惯,人脸上长痣并不雅观,但世人又称女人脸上恰到好处的痣 ,如眉间痣、眉梢痣、嘴角边的痣为美人痣。故作者先用痣来形容小屋。注:写出小屋的玲珑之美。一部作品不是简单的东西,而是交织着多层意义和关系的一个复杂的组合体,是一个符号和意义的多层结构。因此深入浅出的文章,言简意丰的语言,要知其“深,知其“丰,就必须在理解字面意义的根底上,细心玩味。只有不脱离文本的教学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因此,作为以本色语言感染读者的散文,
20、更要重视语言的品读。当我看到学生时而声情并茂朗读课文,时而抬头凝视假设有所思,时而微闭双眼轻轻摇头时,就知道他们已爱上散文那听之有声,嗅之有味,视之有形,触之有感,品之有味的语言了。 总而言之,散文的阅读是一种积极的审美活动,高中散文“还要通过多种途径提高鉴赏能力。“文本的阅读当然是最主要的途径。另外也可“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或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中搜集有关资料,丰富对作品的理解。选择作品可以按作品按时代,也可以按作家、题材、风格、文体等分类组合,由此及彼,由点到面,由分到合,或把握共同特征,或比较不同特点。注 参考文献: 注 :何克抗
21、 ?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理论根底?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第16页,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制订 人民教育出版社 注:上海/郭晋芳?荷塘月色?词语品味点滴,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10第52页 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中外文学作品鉴析?第48页 张宏梁著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注方智范?关于诗歌与散文选修课目标的问答?,?语文建设?2004第7-8期第10页 ?顶尖高考语文?第7879页,8589页,福建人民出版社 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我的阅读观 广西明江教科所:林景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目标,在理念上有较大的变化。“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开展思维、获得审
22、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段话说明了阅读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在人的开展过程中的地位,充分表达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阅读是读者个性化的行为,阅读的过程是富有创造性的过程。个性化的第一要义是自主阅读,没有读者的自主,所谓的个性化也就无从谈起,自主阅读又是创造性阅读的前提,而只有定有创造性的阅读,教师真正意义的个性化阅读。从?大纲?到?标准?,阅读教学的轨迹就是从关注教关注教师关注教本、关注教课、到关注学关注学生、溶液学本、关注学习。阅读行为的主体是学生,阅读教学的主体也是学生,阅读改革的根本出路就是真正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学生终身开
23、展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一、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阅读教学存在多重对话关系,如学生与作者、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作者、学生、教师与编者等。阅读教学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人,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在阅读过程中特别重要。语文课本首先不是教本,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这样,学生才能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文本的意义。根据时代背景、作者介绍、分段分层、段落大意、主题思想、写作特色的套路分析课文,没有学生的阅读,没有学生将课具体化,课文只能是未完成的作品。因而,作品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学生对课文的接受过程就是阅读的再创造过程,也是作品得以真正实现的过程。这样,阅读的个
24、性化和创造性才能得到发挥。随着自主、合作、探究的深入人心,阅读教学的单一化已经被打破,文章意义解读从单一向多元化转变已不可逆转。人是个体的人,不同家庭经历、情趣的人,对文本意义的理解和接受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的各种独特理解,要从积极的方面给予充分的肯定,并从中寻找合理的内核;要提倡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不同的答案,提倡在多元的碰撞中获得更多。阅读应该是探索与创造的过程,是读者与作品与作者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的过程充满了发现、质疑、思考和探究,应提倡多角度阅读,比较阅读、有创意的阅读、多元解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发挥联想与想象,拓展思维空间。二、重视学生主
25、体性的阅读,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应该还学生以真正的“读者地位,让学生能够自主阅读,直接阅读。教师对语文篇章的分析和讲解,绝不能取代学生主体性的接受。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正确的文章解读理论指导下,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文化背景和知识结构,去理解文本信息的丰富内涵。教师的语文水准无法代替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教师对特定课文的解读和理解,展示的仅仅是一个世界,一个十分有限的天地;而一个班级同学对课文的理解,是色彩各异的世界,而且每一年都会得到更新和开展。既然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一样,就应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瓜,如对文本中自己特别喜爱的局部作出反响,确认自己认
26、为特别重要的问题,作出富有想象力的反响甚至是“突发奇想,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作者的意图进行比较,为文本的内容和表达另作设计等。在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不要去刻意追求“标准答案。学生阅读的过程应该伴随着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应让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三、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的对话者之一。读者是阅读的主体,是作品的创造者,阅读即是创造。中小学阅读教学承当着让学生“学会阅读的任务,因而在作者 、作品、读者之间多出了一个教者,但不能因此而破坏作者、作品与读者的正常关系。教者不应成为作者
27、、作品与读者之间的“二传手或“中介人,教者只是读者的导师,读者应该直接面对作品。让学生直接面对作品,这是自主阅读的第一步,是个性化、创造性阅读的先决条件。一般来说,教师作为文本与学生的中介,其思想深度、文化水准、人生经验、审美水平要高于学生;他可以起到主导的作用,但绝对不对取代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教师根据教学参考解读作品,然后再向学生灌输,以为这是最权威的解读,也是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捷径;其实,在这样的阅读教学模式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接受的是老师对作品的解读。这只能是老师的阅读,而不是学生的阅读,只能是统一的标准化的阅读,而不是个性化、创造性的阅读。教师应该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
28、解,而不应该以标准化解读去标准学生的阅读和理解;应该培养富有创意的读者,而不应该以标准化解读支标准学生的阅读和理解;应该培养富有创意的读者,而不应培养人云亦云的听众;教师应成为学生阅读的导师,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控制信息的专制的权威;教师应该积极营造亲密和谐的气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他们掌握阅读的方法,把点拔、启发、引导、鼓励留给自己,把阅读、理解、领会、体味、品味、感悟还给学生。此外,应该提倡阅读过程中同学之间的对话。课堂阅读教学在一个集体中实施,与完全个人化的阅读毕竟不同,因此,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也十分重要。同学之间的相互切磋、沟通交流,会起到互相启发、促进学生的作用。在一个刻板呆滞的课
29、堂气氛中,富有活力和创意的对话是难以实现的;轻松、活泼、和谐的环境气氛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重在导 屏山县新安中学 罗洪兵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他们掌握祖国语文并能准确地表情达意的能力。而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形成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分不开的,可以说学生有无一定的阅读能力或能力的上下直接制约着其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而当前学生的阅读能力普遍偏低这可以从每次语文测试中阅读局部的得分情况得到证实。因此,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极为迫切的任务之一,也是语文教学成败的关键! 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况且影响
30、学生阅读能力形成的因素又是复杂的,所以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时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选择更有效的方法进行。学生某一能力的形成过程,实质上就是学习的过程。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不断深入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某一能力的形成与学生进行的学习是分不开的,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由此我认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应紧紧结合当前的阅读教学进行,在教学的过程中促使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注重对学生学习的“导,在“导字上下功夫。“导是“学的先声,没有“导就没有“学,也就更谈不上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了!“导就是引导启迪,绝对不是代替包办。在当
31、前的语文教学中仍有相当的在“讲堂上“辛勤耕作的“牛,常常抱怨:每一节课我都给学生分析得很详细了,并且是反反复复一遍又一遍地可谓是声情并茂地讲给学生听,有时我自己都觉得动情,描绘地极为生动形象,可下来的作业却完成的一片混乱。拿一篇短文给学生们阅读提几个浅显的问题都理解不到。学生实在是“笨极了。大叹“学生难教!学生的阅读能力难培养!。什么都给学生分析好了,还用得着学生动脑子吗?没有融合学生思维的知识能为学生掌握吗?这种把个人的理解强加给学生,把学生当作 “一只天津鸭儿只顾往里面填、塞,当然是“事倍功微!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懂得“导,不善于在“导字上做文章,是无法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培养的!“导就是要
32、像优秀的导游一样,总是让游人自己去领略无限风光。导就要像导演一样,让演员自己去登台主演,并留下创造的空间。?授之以渔贵在导?邱谨根。 语文教师如何以“导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 以“导促“思,训练学生的思维,使之具备必要的思维能力。 教师通过“导促使学生思考,既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理解学习内容、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又锻炼学生思维,进而提高其思维能力。这是学生掌握一定知识和形成一定能力的根底。语文教师在其教学中就是要通过“导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思维活泼起来,并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做准备。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如何以“导促“思呢?这是
33、通过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而实现的。教师把要让学生领会的内容,分成几个局部或方面,精心设计提问,通过一个个问题的理解到达指导学生思考的目的。问题的设置要有一定的逻辑关系,问题与问题之间要严密紧凑而且要富于启发性,难易适度。例如我为了引导学生理解?荔枝蜜?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和作者抒发的情感,就围绕这一内容设计了下面几个提问:1“我开始对蜜蜂是怎样一种情感?后来又是什么情感?找出相应说明“我对蜜蜂情感的语句来,并说说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变化?2请学生阅读关于参观养蜂场这一片段,复述蜜蜂劳动的场面以及对蜜蜂的介绍。3蜜蜂在你的头脑中是怎样的形象?引导学生概括蜜蜂的精神品质。由此可见“我对蜜蜂是一种什么
34、感情?让学生阅读“我不禁一颤这一段领会“我的情感。4请学生阅读赞美劳动人民劳动的片段,并说说“我对劳动人民是怎样的情感?5蜜蜂与劳动人民有相同的地方吗?哪你说这篇课文是在赞美蜜蜂?在赞美劳动人民?还是既赞美蜜蜂又赞美人?6你能说说这篇课文作者想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吗?结合课文最后一段话的理解加深学生对本文中心的理理解。然后再引导学生理解“借物抒情这一概念,这样学生更易理解这种现手法。这既使学生理解掌握了相应的知识又训练了思维。以“导促“思,通过教师的引导启迪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不仅理解各知识点,同时又让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使其思维更加活泼。这也是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一个重方面。学生有了比较活泼积
35、极的思维就为阅读能力的培养创造了必要条件。 二、 以“导示“法,对学生进学法指导。 就是通过教师合理有效的“导向学生展示学习的方法思考的方法,分析的方法,理解的方法,并让学生也能理解掌握这些方法,从而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这是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关键! 学生能就学习的内容积极思考,有了一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一定的思考习惯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不善于在“导的过程中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和学习的方法,学生所能得到的就只是一个个知识点,掌握的就只是一些零碎的知识,而学生仍然不能自如地获取知识。学生能就问题主动地思考,这只是为学习能力的提高准备了必要的条件,能否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要伴以教师们的方法指导,也
36、就是要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这才是“导的根本目的。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许多教师都能用“启发式、“提问式、“讨论式等进行教学,而且引“导得极为成功,并能到达理解掌握的目的。但拿一篇文章来让学生分析某一内容时,效果却不尽人意。这是为何呢?原因就在于只注重了学生对某些知识点的理解把握而没有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我们知道,有了一定的知识并不等于就会学习了,从拥有知识到会学习有一个方法的问题,而这方法的获得是靠教师指导而实现的。当然也可能有较为聪明的学生自己就能从教师的教中领会一些学习方法并用之于学习中,但这是不够的,是有一定限度的。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有必要对学生的学法进行指导。 语文教师应如何以“
37、导示“法呢?首先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范文的过程中要善于表达学法,如教师清晰的思路,有条理的分析过程,思考的方法等。其次是能灵活自如地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感受学习方法的多样性,丰富性。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的学习引导方法。再次是善于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法进行指导,也就可以明确地给学生点明学习的方法和思维的过程,如方法的特点,运用的范围等。让学生明确用此学习方法进行学习的全过程。最后是要善于引导学生总结学习的方法,到达对某一方法的规律性的把握,从而到达准确运用的目的。如我在引导学生理解?猫?这篇课文中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感和现实意义时采用比照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先引导学生从总体上感受
38、课文,对课文的根本内容和本文的感情基调进行了解和体会,再从三次养猫的经历中通过来历、外形、在家里的地位及我和家人对它的态度、亡失的原因、对猫亡失的心情、产生这种心情的原因、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几方面引导学生就三只猫进行比较,结果学生很容易地理解了课文。接下来我就给学生介绍这种比照方法的特点、用法、和使用的范围,学生对此也比较容量理解这种方法。并让学生用此方法理解?荔枝蜜?中“联想这种写作方法。教师提示:从存在状况、劳动场面、劳动成果及其特点、占有劳动的情况、具有的精神品质等几方面进行比照,从而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由蜜蜂联想到劳动人民的原因,进而理解“联想的本质意义,到达对联想这种表现手法的掌握。同时也
39、使学生对比照这种分析课文的方法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 教师要善于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这样才能真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才能到达教的目的。 三、 在“导练中促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 就是指导学生进行必要的练习,通过练习促使学生阅读技能和技巧的形成,为阅读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从而实现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明白了学习的方法、思维的方法、分析的方法和掌握了相应的知识,这还不够,因为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不是自动的,而是在不断的训练中实现的。通过练习实现学生知识和方法的迁移,通过方法和知识的反复运用从而掌握其规律性,进而实现对所学方法和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准确掌握。但练习的设计、布置要精、准、难易适度,
40、方向要明确,切忌庞杂的“题海战。另外,要“学“练结合,即“学即“练;并且训练的形式多样化,内容丰富而趣味横生。到达举一反三的目的。 四、 以“导促“读,实现阅读能力的稳固与提高。 就是通过教师的“导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指明方向,通过教师的示范指导让学生主动地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自主地学习。这是实现学生知识和方法的更广范围的迁移,使其更具灵活性,进而灵活自如的运用所学。以此到达触类旁通的目的。例如指导学生学习了鲁迅的作品就给学生介绍他的其它类似的作品,并给学生提供相应的资料让其自由地阅读。又如指导学生学习了诗歌就可给学生介绍相类的和风格各异的诗歌,现代的、古代的、自由体、韵律体,让学生在诗歌的海
41、洋里自由游弋,加深学生对诗歌这一文学形式的认识。其实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上的内容是极为有限的,及时地引导学生展开丰富而生动的阅读是十分必要的,这对于稳固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总之,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通过自己的“导实现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论课堂阅读教学促进学生自我开展的三个层面 宁波镇海中学王静 主题词自我开展自主感悟主动解释自由批判 内容提要促进学生自我开展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从阅读本身的特点看,课堂阅读教学在促进学生自我开展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主要表达在三个层面上:自主感悟、主动解释和自由批判。针对目前的课堂教学现状,分别从三个层面上提出了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和建议,其中包括
42、跨越学生阅读无兴趣和教师以“灌代“引这两大障碍、提倡推导验证和拓展延伸两种主动解释的方式、借助教材积极渗透自由批判意识。 新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的学习方式,旨在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挖掘自我发现的潜能,提高自我建构的能力,一句话,就是要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促进学生的自我开展。课堂阅读教学在促进学生自我开展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知道,真正的阅读是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平等的对话与沟通,这是一种非常自我、非常个人化的行为。学生在己有的知识经验的根底上,通过解读文本,改善自己对事物的了解,完成新意义的建构。其间,自我的功能显示于阅读活动的全过程,它“以特定的方式解释和组织着属于自己的经验,以特
43、定的方式接受、排斥或搜寻着各种信息,以特定的方式连接着每个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阅读过程就是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建构自我的过程。 课堂阅读教学就是要为学生积极的自我建构创立特定的情境,为学生认识自我、开展自我提供自由平安的场所,使学生能够自由地与文本进行对接,尽情享受各种文化的滋润,在集体性学习中促成自我个性的形成。课堂阅读教学促进学生的自我开展,在我看来,主要表达在三个层面上,即学生通过对文本的自主感悟、主动解释和自由批判完成新意义的建构,这种关系用图表示如下: 一、 自主感悟 杨金鑫先生在?内隐学习研究对我国语文教学的启示?一文中指出,“语感是对语言知识和语言状态的一种无意识的认知,语
44、感的获得更多地要凭内隐学习,而内隐学习“又与丰富的语文资源的采集紧密相关,与学生的内省力有关。阅读教学应该重视学生对文本所负载的信息包括思想内涵、情感体验、语言艺术以及写作技法等的深层次的内化,重视学生对文本的“自主感悟。 阅读中的感悟具体表现为学生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积淀,用直觉经验来替换言语形式,或产生共鸣,或引发感想,或受到启示。它连接着学生己有的知识和经验,展示着学生特定的自我。有利于学生感悟的课堂阅读教学应该尊重学生对文本感悟所具有的独立支配和控制的权利,允许学生自选感知角度、感知内容及感知方式,让学生在自感自悟中丰富自己的思想情感,提升自己的言语水平,获得自我开展的能力。而综观
45、目前的课堂阅读教学却还较多地存在着教师运用多种手段把自己“感悟到的东西“灌输给学生的现象。更为严重的是,长期以来被教育成被动接受者的学生也已对课堂阅读本身产生了厌烦情绪,没有兴趣何来自主感悟?致力于促进学生自主感悟的课堂阅读教学必须跨越这两大障碍。 、 让学生建立阅读的信心和兴趣。 1提高内在动机 “学生的内在动机,或者说个体对认知活动的兴趣,并不简单地由活动本身的特点所决定,在很大程度上与个体的主观需求乃至自我的开展水平密不可分。因此,从学生的主观需求及自我开展水平出发来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活动中融入学生自我意向的追求,是切实提高学生内在动机的有效途径。?中学语文教学?第3期上刊登的“
46、非指示性“非预设性课例就是这种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成功尝试。与传统课堂教学不同的是,教师围绕文本所提出的问题只是引起学生个人反响、与个人兴趣相联系的问题,如“你最喜欢哪一局部?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对主要人物有什么想法?哪一局部最让你困惑?等,提问不再具有指向性,不再束缚学生的思维。 2促进积极的自我体验 通过感悟获得的知识是内隐知识,是意识不到的,为使学生觉察到自己认知的变化,产生积极的自我体验和自我强化,教师要善于运用一些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成功传达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使隐性的能力提升显性化。如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帮助缺乏自信的同学确定平安感以增强发表自己看法的信心;采用先写下来再交流的方法帮助
47、学生克服普遍存在的面对同学羞于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心理等,都是很好的方法。 3走出阅读技巧训练的阴影 值得一提的是,注重引用文中词句答复以下问题的“寻章摘句式的阅读技巧训练,在提高学生分数的同时也弱化了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如2001年的高考现代文阅读?门?,许多学生并不能读懂,但凭着“寻章摘句的能力也做对了很多题目。长期的只需技巧不需理解的阅读训练,消融了学生阅读的乐趣和兴趣。为使学生走出技巧训练的阴影,在教学中我非常注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答复以下问题,非常注重通过重新表达的方式促进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如改变文体、给故事续写结局、从小说中某句关键的话展开一段情节等,让学生通过想象把对作品的理解传达出
48、来。 、 正确表达教师的作用:引导、质疑、渗透。 引导:着重于方法上的引导。如为学生提供名家解读作品的角度,刺激学生阅读思维的多维拓展,为自主感悟提供保障。在执教?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时,我就提供了钱理群先生的一篇文章。在文中他通过对贯串全文的肯定“说与否认不说、沉默的这条情感线索的把握,既看到了文章现实针对性的一面,也看到了超越具体对象的概括性的一面。这就为学生解读文本提供了两种视角-联系写作背景确认写作意图和从纯文本角度出发进行超越性阅读。 质疑: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对学生确实定性进行质疑,是帮助学生发现知识缺陷、修正错误理解、提升阅读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记得在教?我与地坛?时,我发现学生中普
49、遍存在着忽略景物描写的现象。于是我就对学生的“地坛是史铁生的精神家园这一确定性说法质疑,引导学生从变化的景物描写中去体会作者人生观的变化,帮助学生构建新的阅读目标。 3渗透:感悟的深浅往往跟阅读者的知识经验和语文积淀有关,对于学生无法感悟到的内容,教师可以作为一个学习者的身份与他们进行交流并从中渗透,从而帮助学生拓展思维深度提高感悟能力。 二、主动解释 “自主感悟是内隐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它能让人们“在没有意识努力去发现任务的隐藏规那么或结构的情况下,学会在任务环境中对复杂关系作出恰如其分的反响,而“外显的有意识的学习是自觉的较高层次的认知,与前者不可分割,阅读教学也应重视学生的有意识学习,重
50、视对学生主动解释能力的培养。所谓主动解释,就是在具体的情境下对事物的实质性意义进行分析,有意识地探究任务与复杂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更便利于提取的方式在头脑里储存信息。主动解释的过程是学科知识、个体经验与来自不同渠道的各种信息交叉融合的过程,也是自我体验、自我建构的过程。教师要积极创设情境为学生的主动解释提供支持。课堂阅读教学表达学生主动解释主要有两种方式。 、假设推导,比较验证 当学生根据自己内在的知识对文本信息提出疑问时,教师要鼓励他们把这些信息情景化,重新分析支持信息的各种论据,或假设推导,或比较验证。前者如:为明白诗歌中某一意象的特定内涵,让学生找到众多的相关的诗歌进行推导。后者如:当学生
51、很难体会?记念刘和珍君?一文的写作技巧时,把周作人?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林语堂?悼刘和珍杨德群女士?及朱自清、闻一多的同类题材的文章找来,从选材角度、语言风格等具体的“论据上作比较验证。 、拓展延伸,联系生活。 教师要加强文本知识与学生日常经验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把对某个问题的理解拓展延伸到现实,联系现实谈认识看法,利用文本信息分析解决现实问题。如学习?蒲公英?一文可延伸问:战争还会给人类带来什么苦难?联系你在报刊杂志电视上看到过的事件谈谈看法。学了?世间最美的坟墓?后拓展问:朴素的坟墓表达着作者朴素的人格,坟墓与人的品格、个性、社会风俗之间的关系如何?把文本信息作为激发学生思考的食粮,扩大
52、体验的范围。又如,学了诗歌以后让学生设置某种陈述环境,从诗中选取诗句加以运用,缩短诗歌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增强活动的刺激感。 三、自由批判: 阅读的最高目的是要开展学生的批判能力,让学生对文本所反映的事实和关系提出质疑,在摆脱主导性认识方式的同时发现自己的观点。传统的阅读方式指向理解社会认可的文化结构,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意识,表达在作文中,没有创新的观点。即使是话题作文思维也受到限制,重复话题材料已经说明的问题的现象普遍存在,如年的“心灵的选择,很多同学就囿于材料的“生死的抉择,只起到补充例子的作用。个性化的作文源自于个性化的阅读。常以一种批判性认识的方式去阅读,进而影响自己的意识,就能对自我
53、和世界作出重新阐释。所以批判首先是一种意识上的觉醒,提倡“自由批判,就是要促进这种意识的觉醒。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借助教材对学生进行意识上的渗透,让学生明白课本知识不是绝对的真理,它只是文本作者个人化的知识和经验,表达着作者主观的立场和价值观,是特定时代一种关于某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解释,具有个人化、主观化、时代化的特点。有了这种意识,学生就会把课本作为反驳的对象,用辨证开展的眼光对所呈现的知识进行反思。如学习?世间最美的坟墓?时,学生就提出疑问,“如果托墓中也埋葬着宝物,那他是否还能拥有这份宁静?表达了学生敏锐的批判意识。 课堂上教师渗透的途径主要有两种:1、利用课文内容渗透:很多文章本身就
54、是作者批判认识的产物,如苏轼的?石钟山记?,作者对郦道元和李渤的观点产生疑心,通过考察得到了石钟山名字的由来,并且得出了“要得到真知需目见耳闻的感悟。教学中教师要凸现作者的这种批判意识。2、利用教学方法渗透:教师可列举各种群体的不同观点,引导学生对所呈现的知识进行反思批判。如学习?鸿门宴?时,可把司马迁、刘邦、杜牧、王安石、李清照、毛泽东等对项羽的评价放在一起,比较分析他们所采取的视角,让他们体会知识的主观性。 自主感悟、主动解释和自由批判是一种以课文为依托、语言为凭借而进行的学习,它尊重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和独立性,是值得提倡的促进学生自我开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资料: ?学生
55、自我开展之心理学探究?李晓文著 杨金鑫?内隐学习研究对我国语文教学的启示?,?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第3期。 ?“非指示性“非预设性课例研讨? ?中学语文教学?2003年第3期 ?学生作为研究者-创立有意义的课堂? 易进 译 *发挥网络阅读优势,培养语文阅读能力 杭师院附属三墩高级中学 孙秀红 【摘要】 在网络盛行的今天,网上阅读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中学生对此尤感兴趣。我们要抓住契机,引导学生网上学语文,发挥网络阅读的优势,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 网上阅读 语文阅读 能力 探索 一. 引 言 如果你爱一个人,那么就让他上网吧因为那里是天堂; 如果你恨一个人,那么就让他上网
56、吧因为那里是地狱。 “网对学生的吸引力有多大,它是天使还是魔鬼都已无关紧要,要紧的是中学生对这个新兴事物特别感兴趣,他们畅游在网络的海洋中。网上阅读极大地影响着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二.对网络阅读与语文学习关系的调查 学生为什么喜欢网络文学?网上阅读对语文学习有什么帮助?对此我们进行了调查与分析。调查结果是:91%的学生喜欢网络阅读,87%的学生认为网上作品有一定的深度和内涵,近一半学生认为网络阅读对语文学习关系密切。 在走访一些学校时笔者也发现,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开始对“网络文学感兴趣,有的中学生还十分偏爱,甚至到达了痴迷的地步。 学生为什么喜欢网络文学? 原因之一:网络文学贴近生活 与传统
57、文学相比较,网络文学更贴近生活。它不仅情节简单,表达方式自由,而且大都写个人经历,读起来让人倍感亲切,且多抒内心感受,写的那些话好似就是自己心里想说的,读后让人心里一阵舒畅。正如GGMM们所说:“网是虚拟的,但拥有是真实的。另外,网络文学还富于意象,它常以它丰富、幽默、前卫的对白和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赢得学生青睐,有关专家分析,中学生喜爱网络文学,与中学生好奇心强,渴求沟通了解,追求前卫、追求自由不羁等心理特点有关。在我们所调查的高中生中,57.4%的中学生认为,网络文学贴近生活,其语言、情节都是基于现实生活的提炼,其形象是现实人物的简缩。受此影响,同学们的作文,主题贴近生活,准确、真实地反映内
58、心世界,语言生动活泼,娓娓叙来,轻松自然。较过去学生作文的程式化和千人一面的状况,这个变化让许多语文老师都很是惊喜。 原因之二:网络交流的隐秘性 通过调查我们还了解到,中学生在与网络文学的接触中,有35.2%认为受到它影响最大的就是思想上、心理上的转变与成熟。众所周知,中学生处在一个思想开展的特殊的年龄阶段心理断乳期,生理与心理开展的矛盾时时痛苦着他们的心灵,他们有丰富的情感和敏感的内心,他们渴望倾诉,渴望交流,但又不愿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呈现在众目睽睽之下让别人评头论足。这样,隐秘的网络文学就成了他们心灵张扬的理想场所。看别人的文章,心灵得到回应,思想受到冲击;写自己的文章,没人知道你是谁,却给
59、了自己一个倾诉的空间,不经意间,学生的自我关注加深了,自我意识增强了,思想也日趋成熟,多了一份对于人生的思考。许多中学生尤其是女生对安妮宝贝的文章非常喜爱,认为那样的文字很深刻很现代很能触动人心;大多数的男生那么对俞白眉的?网上论剑?持有极大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也有了自己对生活的思考。 原因之三:网络文学的多元性 世界是多元的,惟其丰富才会精彩。网络文学就是一个多元的空间,不同的故事、不同的文字,展示不同的灵魂与心态,不同的个性生活与社会景象。这对于喜爱梦想并充满好奇、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的、追求时尚追求个性的中学生而言,无疑是一面多棱镜、一个万花筒。他们可以体验不同的生活,他们可以拥有许多理想
60、中的现实、现实中的色彩瑰丽的理想世界。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展示自我空间,任自己的思绪驰骋。于是,自由、活泼、多姿多彩的作文便出现在了语文老师的面前。 然而,网络文学的弊端也对中学生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具体表现在: 1在网络文学作品中,成年人的文章居多,且大多讲男女之间的感情纠葛或爱情游戏,有的甚至是靡靡之音,这一局部作品对中学生而言,绝对还为时过早。如果中学生读多了这些文章,势必会影响中学生的观念,不排除有中学生因模仿而做出不利于中学生健康成长的事情,这对处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成型最重要时期的中学生来说是不利的。 据调查,有25.9%的中学生很向往网络小说中的情节,33.3%的中学生常看网上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政府采购图书设备合同
- 工业用途管材采购协议
- 商业店铺租赁合同解除
- 四招标文件的审核
- 市政建设质量承诺
- 桥梁建设劳务分包协议书
- 二手大型机械买卖合同
- 水上交通艇购买合同样本
- 临时贷款展期合同范本
- 全面咨询合同资料
- 《涉江采芙蓉》 课件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 2024年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题与参考答案
- 保定学院《自然语言处理》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水稻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供应商质量管理培训课程
- 阿胶的课件教学课件
- 登高作业安全
- 口腔营销技能培训课件
- 2024-2030年中国室内滑雪场市场需求预测及发展规划研究报告
- 2024年高考真题-政治(江苏卷) 含答案
- 电子竞技赛事裁判员培训教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