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物理化学_第1页
理工物理化学_第2页
理工物理化学_第3页
理工物理化学_第4页
理工物理化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双液系相图两组分相图两组分体系的相律可表达为: K=2;=2 f=4(1)f=0, max=4, 最多四相共存., fmax=3, 需三维图象才能完整描绘体系状态.二元体系的相图常常固定某因素不变(如温度或压力),用二维平面相图表示体系状态的变化情况.二元体系的相图常为: Tx图;px图.第三节双液系相图liqiud-liqiud phase diagram物质一般具有气液固三种形态,相图中也应该反映物质气相、液相、固相间的关系和相互的变化。双液系相图描述的是两组分体系气、液相态与浓度、温度和压力之间的关系。故双液系相图只是两组分相图中的一部分,描述了温度较高区域的相变化。一. phase d

2、iagram of ideal solution:理想溶液各组分在全部浓度范围内均遵守拉乌尔定律,只要掌握了A,B的饱和蒸汽压数据, 其相图可以计算出来.px图: pA= pA*xA pB= pB*xB= pB*(1xA) p = pA+ pB = pA*xA + pB*(1xA)体系的总压为: p = pB*+(pA*pB*)xA(2)A+B, 溶液, T A+B, 溶液, T A+B, 溶液, T A+B, 溶液, T 开始出现气相,体系达气液两相平衡. A+B, 溶液, T A+B, 气相, T A+B, 溶液, T A+B, 气相, T A+B, 溶液, T A+B, 气相, T A+

3、B, 气相, T 将组成为xA,xB的A,B理想溶液置于一带活塞的气缸中, 保持恒温,并施加足够大的压力,使体系呈溶液单相状态.如图所示.逐步降低环境压力,当 压力降到等于此溶液的饱和蒸汽压时,开始出现气相.当体系压力降到某一定值时,体系主要以气相形式存在,液相几乎消失,但仍然保持两相 平衡. 若进一步降低体系的压力,体系中的液相将完全消失,体系为气态单相.双液系的p-x相图的绘制XA 0 ppB*pA* DF CXA DF C XADF C XAC DF XAC DF XA理想溶液的p-x相图C点: 组成xA, 单相溶液.D点:开始出现气相, 液相与总组成仍相同. F点:液相量无穷小, 仍维

4、持两相平衡. 重复上述过程,得到一系列相点D 和F .纯A和纯B的相点. 液相线:D,D,D, 气相线:F,F,F , 即为双液系的p-x图 xA0p单相区,气相, f=2 单相区,液相, f=2理想溶液的p-x图单相区: f=2(压力和组成); 两相区: f=1(p是浓度的函数.)体系点: 表示体系总组成及环境条件的点. 如C点:溶液浓度为xA,体系压力为p.l+g,f=1pA*pB* 气相线液相线AB CxAp 相点: 表示某一相状态的点. 二元相图中的体系点和相点可能重合,也可能分离. 重合: C点,体系呈单相液体, 故既是体系点又是相点.分离: H是体系点,体系分为两相,L点是液相点,

5、和G点是气相点。xxGL HxA0p单相区,液相单相区,气相 l+gpB* pA*气相线液相线CxAHL GxxFIxxD K理想溶液的p-x相图 组成为xA的体系点C位于单相区, 为液相溶液. D点:开始出现气相,气相点为K,达两相平衡. H点: 气相组成为x,液相组成为x. F点:体系几乎全以气态存在,残余微少液相.气相组成与体系总组成相同, 液相组成为x.在两相区, 液相组成沿DI移动;气相组成沿KF移动. 液相线方程: (是一直线) p= pA+ pB= pB*+(pA*pB*)xA气相线方程: p= pA+ pB pA/pB=xAg/(1xAg) =pA*xAl/pB*(1xAl)x

6、Al =pB*xAg/xAg(pB*pA*)+pA*代入总压的表达式中: p=pA*pB*/xAg(pB*pA*)+pA*气相线上的点,如F,有:xAg=xA得气相线方程: p=pA*pB*/xA(pB*pA*)+pA* pB* pA*xA0pl+g气相线液相线xAgxAlGL xACDF理想溶液的p-x相图 pB* pA*xA0pl+g,GL HxAxAlxAg 杠杆规则(lever rule):H:体系点,组成为xAL: 液相点G: 气相点A的总量: nA=nxA n=nl+ng nA= nlxA+ngxA (1)又: nA=nAl +nAg nA=nlxAl+ngxAg (2)pB* p

7、A*xA0pl+g,GL HxAxAlxAg 杠杆规则(lever rule):(1)式与(2)式相等: nlxA+ngxA = nlxAl + ngxAg nl( xAxAl) = ng( xAgxA) (3)pB* pA*xA0pl+g,GL HxAxAlxAg 杠杆规则(lever rule):从相图可以求出: ( xAxAl)=HL ( xAgxA)=HG有: nlHL=ngHG (4)(4)式即为杠杆规则的数学表达式. pB* pA*xA0pl+g,GL HxAxAlxAg 杠杆规则(lever rule):HL和HG分别为体系点H到液相线和气相线的距离. 因为此规则与物理学中的杠杆

8、定律相似,故称为杠杆规则.pB* pA*xA0pl+g,f=1GL HxAxAlxAg杠杆规则:nlHL=ngHG nl/ng=HG/HL = (xAg-xA)/(xA-xAl)xAT气相, f=2液相, f=2 HpxATB* TA* EFxAg xAl l+g, f=1理想溶液的T-x相图 体系点为H点, 落在两相区内,体系两相共存.E: 液相点, A的浓度为xAl.F: 气相点, A的浓度为xAg.液相线(红线)方程为:xAl =ppB*(T)/pA*(T)pB*(T) 气相线(蓝线)方程为:xAg =pA*/p(ppB*)/ pA*pB* 注意: 方程式中纯A,纯B的饱和蒸汽压均为温度

9、的函数,在方程中是变量,而不是常数.x4x3x2x1 由p-x图绘制T-x图:357K365K 373K 381K 以苯(A),甲苯(B)双液系为例.体系的p-x相图. 红线为双液系液相线.1.0 xA 0.80.60.40.20353363383373T/K1.0 xA 0.80.60.40.20p357K365K 373K 381K 在1p0处作水平线与各液相线分别相交,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x1,x2,x3,x4 .p0 在T-x图中分别在381K,373K, 365K和357K处作等温线,与表示溶液组成的垂线相交.纯甲苯和苯的正常沸点分别为384K和353.3K,在T-x图中分别标出这两点

10、.用类似的方法可以绘制T-x图中的气相线,或者用计算的方法也可得到气相线.连接T-x图中液相线的各点便可得到液相线. 精 馏 原 理B的沸点低,挥发性较强, B在气相中的浓度较液相高,将组成为y1的气相收集起来,并将其冷却至温度T1,其中将有部分冷凝为液体,液相的组成为x2, 与之达平衡的气相组成为y2,由相图可见y2y1.重复以上过程,气相中B的浓度愈来愈高,最后可以获得纯的B。而由液相可以获得纯的A。ABT气相液相 xB y1 x2 x3 y2 y3 精 馏 原 理xOTx1 y1 T1 x2 y2 T3 T4T2 y3 x3 y4 x4 y5 x5 T5 y6 x6 T6T7y7 x7

11、y8 x8 ABT气相液相 实际的工业精馏工段,为连续操作,各层的操作温度相对稳定,溶液的组成也稳定,在精馏塔的低温段一般可以获得纯净的B, 在高温段, 可获得纯净的A. 精馏塔示意图原料进口电加热器低沸点产品高沸点产品 理想溶液的T-p-x图把p-x图和T-x图合在一起,就得到T-p-x三维图。三个坐标分别代表p,T,和x;在右边的垂直面xA=1, xB=0,则压力和温度坐标分别代表纯A组分的饱和蒸气压pA*和沸点TA*.同理左边垂直面上是pB*和TB*。连线pA*TA* 和pA*TA*分别代表了纯A和纯B的蒸气压随温度的变化曲线。AB TA*TB*pB*液液气xATppA*气-液两相共存的

12、梭形面沿 和两线移动,形成扁圆柱状气-液两相共存区。在共存区的上前方是高温、低压区,所以是气相区;在共存区的后下方,是低温、高压区,所以是液相区。AB TA*TB*pB*液液气xATppA*二.phase diagram of real solution 严格意义上的理想溶液只是一种理想模型, 实际上的溶液体系多为非理想溶液, 非理想溶液存在多种类型.1.完全互溶的双液系:如果实际溶液的性质偏离理想溶液的程度不大,则其相图与理想溶液的相图相类似.实际溶液若相对理想溶液有很大偏差,则可能出现最大饱和蒸汽压(定温下)的极点,或最小蒸汽压的极点;若在等压条件下,这类非理想溶液将出现最低恒沸物或最高恒

13、沸物.此类非理想溶液的相图将会出现比较大的变化.固体物质间达分子水平的混合,这类体系称为固溶体,即固态溶液.完全互溶固溶体的相图类似于双液系相图.完全互溶双液系的p-x图 (偏离理想溶液程度不大)虚线:理想溶液红色: A的蒸汽压曲线;蓝色: B的蒸汽压曲线;紫色: 实际溶液的总压此类非理想溶液相图与理想溶液的相图有偏差.但其偏离的程度不至于使体系的相图发生明显的变化.pABpA pB ppA*pB* 有较大正偏差的实际溶液相图pB DCBApA ppmaxGx当实际溶液的行为偏离理想溶液较大(如正偏差)时,其p-x图中会出现总压的极大值,如图中G点所示.图中,B的挥发性较大,但G点的压力比纯B

14、的蒸汽压更大.这是因为A,B均对拉乌尔定律有较大正偏差的缘故. 有较大正偏差的实际溶液p-x图DCBAppmaxGx若双液系压力有极大值,液相线有极点G, 气相线的形状若如图中蓝线,则G点无对应的气相点的现象.实际相图如右图所示.液相线与气相线将交会于G点,体系在G点达气-液两相平衡,两相组成相同.DCBAppmaxGx 有最低恒沸物的双液系相图ABpB*EpA* ppmaxxTB*A BETA*TxTminTmin: minimum azeotropic point E: low-boiling azeotrope 有最高恒沸物生成的双液系相图ABDEC ppminxDA BECTTmax

15、xTmax: maximum azeotropic point E: high-boiling azeotrope 有恒沸物双液系的精馏C液相,f=2 DABT气相,f=2气-液平衡,f=1 E: 最低恒沸点组成:xE, 沸点: Tmin. 体系组成为x, 精馏,低沸点端得到恒沸物G,高沸点端得到纯A.有恒沸物生成的双液系, 精馏不可能同时得到纯A和纯B,只能得到恒沸物和某一个纯组分.恒沸物仍是混合物,其组成随着体系压力的改变而有所改变.ETmix xEx2. 部分互溶双液系: 当A,B的极性相差较大时,相互溶解度较小,在一定浓度范围, 可能出现A,B不完全互溶的现象.不完全互溶的双液系表观上

16、为两液层.部分互溶的双液系可分为三种类型:(1)温度较低时出现分层现象,温度较高时可以无限互溶;(2)温度较高时出现分层现象,温度较低时可以无限互溶;(3)温度较低和温度较高时均可以完全互溶,体系只是在某一温度段出现部分互溶的现象.有最高会溶温度的部分互溶双液系相图40208060H2OC6H55NH2CD水与苯胺: 部分互溶双液系帽形区:两相区, 有相点P.P:分为M和N两相.M:水层,苯胺水溶液;N:苯胺层,水的苯胺溶液,M,N称为共轭液层(conjugate layers).各液相的量可由杠杆原理求出.温度升高至453K, 两者无限互溶, 此温度称为会溶温度 (consolute tem

17、perature).MNP453KE有最低会溶温度的双液系相图水三乙醇胺291.2K单相两相水与三乙醇胺在常压下的相图具有最低会溶温度,在291.2K之下,水与三乙醇胺将无限互溶,在此温度之上时, 体系将出现互不相溶的两相区.同时具有最高和最低汇溶点的双液系水尼古丁 413K 373K 453K 混溶间隙,两相区p0右图是水-尼古丁的T-x图.在温度高于481.2K时,水与尼古丁无限互溶;温度低于334K时,水与尼古丁也无限互溶,当体系的温度在此温度范围之间时,水与尼古丁部分互溶,在相图上出现两相区.双液系的两相区也称为混溶间隙.甘油和间-甲苯胺组成的双液系的相图也属于此类型. CDEFABg

18、l 双液系相图(含气-液平衡)CDEFABglCDEFABglll(1)+l(2)l+gl+g 双液系相图(含气-液平衡)3.完全不互溶的双液系:严格地讲,不存在完全不互溶的双液系,但有些物质的极性相差很大,相互间的溶解度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此类体系可以近似看作完全不互溶体系.极性大的物质和非极性的有机化合物常常组成不互溶体系,如:水-苯,水-CCl4等.另外水-汞,水-油之间也形成完全不互溶体系.设一完全不互溶双液系由A,B组成.体系的总压为: p总=pA+pB pA=pA*xApA* xA1 pB=pB*xBpB* xB1 p总=pA*+pA* (7)完全不互溶双液系的总压等于两纯组分饱和蒸汽压之和. 体系的总压必大于任一组分的分压; 体系的沸点必低于任一组分的沸点.完全不互溶双液系相图 0 xA 1 TTTB* TA* 0 xA 1 ppB*pA* p总完全不互溶双液系的p-x图表明:体系的总压比任一纯组分的饱和蒸汽压大,在全部浓度范围内,的等温条件下,体系的总压维持不变,等于纯A和纯B的饱和蒸汽压之和. 完全不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