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wd. .wd. .wd.论述类文本整体阅读教学指导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论述文的特点,读懂论述文; 了解高考考纲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察要求。2.过程与方法:掌握整体把握论述文思想内容的方法。 在整体把握论述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解决具体的题目。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论述文作者的思想智慧,努力提升人文素养。重点难点:把握论述类文本的思想内容。教学方法:理论指导与实践相结合。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考纲要求2017 年?考试大纲?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察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作了如下规定: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 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阅
2、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1理解B(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C(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文章构造,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备考指导1抓住重要考点,盯住新增内容。从考察内容看,近年重点考察?考试大纲?规定的“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等考点。2017?考试大纲?对论述类文本的考试内容作了增补和细化,备考时,既要针对重点考察内容反复训练,做到有的放矢,也要紧盯考情变化,关注新增考试内容,探
3、讨命题方式,有针对性做好适应性讲练,做到万无一失。2掌握读法,胸有成竹。熟练运用整体阅读方法,读解文本是解题 基本。作为高考材料的论述类文本,一般是围绕一个中心论点展开说理,常用的构造模式是总分式,在整体把握的前提下,弄清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论点与论据逻辑性,等等。3善于运思,准确解题。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解题方法有很多,一般来说我们常用“读、审、找、比四步法来解题。随着考情变化,有时还需运用推断作答。本专题按此思路编写。论述文的考点。一考试大纲对本局部的要求是“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包括理解B和分析综合(C)两个方面。1理解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C
4、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构造,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一、论述类文本的三要素1论点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或主张。论点有如下特点第一,论点一般表述为一句话,所表达的意思要准确、鲜明。第二,论点出现的位置多变。有的直接出现在开头,开门见山;有的放在文章结尾,大多以“所以“总而言之“总之“归根结底等总结性的词语为标志,收束全篇;有的出现在文章中间,勾连首尾;有的标题就是全文的论点,直观醒目。当然,也有少数文章并没有明确说明论点的语句,而是要考生自己概括。第三,一篇文本只能有一个中心论点。中规中矩的论述类文本一篇
5、只能有一个中心论点。为了使论述得更深刻,更有条理,中心论点之下可以有假设干分论点。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是统率和被统率的关系,而各分论点之间不能互相矛盾、穿插或包含。2论据论据是用来论证论点的材料,它包括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事实论据,指有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理论论据,指经过实践检验的格言、原理、定律及人们公认的道理等。运用事实论据要详略得当,引用理论论据要准确恰当。当列举多个论据论证一个论点时,论据的排列要有一定的顺序,同时,也要注意详略。3论证论证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一般来说,论点是解决“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而论证(包括论证的过程和
6、方法)是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论据的展开要围绕论点进展,论据的运用要典型、新颖、有说理性。二、论述类文本的常见种类1政论文是政治性论文的简称,是指从政治角度阐述和评论当前重大事件和社会问题的议论性文章。它主要包括社论、政治评论、思想评论、国际时事评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文章和报告等;而广义上的政论文,也指一般人书写的关于重大事件、社会问题的评论文章。政论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要用具有说服力的事例和事理以及逻辑推理的方法来证明作者的观点或看法、辨明是非曲直,做到以理服人。2学术论文就是用系统的、专门的知识来讨论或研究某种问题或课题的学理性文章。学术论文是对科学领域中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问题
7、进展探讨的书面成果,一般有自己的中心议题,有自己论证的角度、论证体系和研究成果,它具有专业性、学术性、原创性、真实性和科学性的文体特点。学术论文是近代科学开展的产物,从表达方式上看,虽然以议论与说明为主,但与传统的议论文不尽一样,又异于现代的说明文,因为它的说明、记述、引用(包括图表、模型等)旨在进展科学的、严密的逻辑推导。3时评就是对当前发生的新闻及其新闻中的事实,发表见解的文章。时评是评说最近发生的某一件事情,或最新出现的某一个问题,或是针对几件事情、几个问题进展评说,具有时效性、针对性、准确性、说理性、思想性的特点。在表达方式上,时评以说理为主,或夹叙夹议,或先说后议。4书评就是评论或介
8、绍书籍,探求创作的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和艺术性的文章。书评是以“书为对象,对书籍的内容和形式进展价值判断的文章。书评不同于读后感,它是应用写作的一种重要文体,一般包含介绍、评价、推荐几局部。书评采用表达、说明、议论等表达方式,以传播书的内容、评论书的价值、推介书籍的特色等。三、论述类文本常用的论证方法1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典型的事例来证明论点,起到以理服人的作用。如朱光潜的?咬文嚼字?第1 至5 段,大量运用了举例论证方法,论证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密切关系。第1、2 段列举?屈原?水浒?红楼梦?中炼字的例子,阐述“你这式、“你是式、“你有式三种不同句式的不同意味;第3、4 段列举王假设虚?史
9、记辨惑?中对?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论述文字一增一减意味不同;第5 段列举贾岛“推敲的故事,说明用字不同导致意境也不同的观点。2道理论证运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以及被人们公认的科学原理、定理、公式等,通过讲道理的方式来论证论点。“引用论证是其中一种,即引用名言警句等作为论据,来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如钱钟书的?谈中国诗?第4、5 段谈论中国诗富于暗示性,“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就运用了道理论证的方法。作者先指出,外国诗人论诗的观点与中国诗人论诗的观点很接近,中国人说“言有尽而意无穷“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与外国人所谓“空泛联接着确切,意思一样。“一般
10、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是正确的说法。作者还认为,这富于暗示,“是一种怀孕的静默“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中国诗用疑问语气做完毕的,比“西洋任何一诗来得多,例如“西洋中世纪拉丁诗里有个何处是的公式,在中国诗里应用得最多。作者使用中外论诗的理论来阐述中国诗的特点,这样就显得有高度、有深度,也有信度。3比照论证把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加以比照,到达否认错误论点、树立正确论点的目的。如马南邨?不求甚解?,以普列汉诺夫为例,从反面证明读书一定要虚心,不要死抠字句,而须理解精神实质;以诸葛亮为例,证明古代就有以“不求甚解的态度读书的人。这样,通过比照论证,证明
11、了会意的重要性。4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论证论点,化抽象为具体,化陌生为熟识,化深奥为浅显。如鲁迅的?拿来主义?,用“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用“孱头“昏蛋“废物比喻对待文化遗产持错误态度的人,用“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来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这些比喻新颖别致,形象生动;比喻论证法的运用使说理浅显易懂,妙趣横生。5因果论证通过分析事理,提醒此事物与彼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因果论证可以用因证果,或以果证因,还可以因果互证。如鲁迅的?拿来主义?中前六小段分别指出:“闭关主义导致被枪炮打破大门;“送去主义导致子孙后代只剩点残羹冷炙;“送来主义使清醒的青年们都对洋货发生恐惧。第7
12、 段推出结论:“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这样,因果论证的运用就显得文章逻辑性强,无可辩驳。6类比论证把事物与跟它有某种一样特点的事物进展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点。如?邹忌讽齐王纳谏?通过一样属性的两两类比,将妻“私臣、妾“畏臣、客“有求于臣与“宫妇“私王、“朝廷之臣“畏王、“四境之内“有求于王两两对应,令人信服地推论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从而有力地论证了纳谏的必要性。7归谬法为了反驳一个错误的论题,先假设这个论题是正确的,由此导出更荒唐的结论,从而证明原先的论题是错误的。如韩愈在?讳辩?一文中,为了反驳有人提出的“李贺父名晋肃,故而李贺不得做进士,(晋进同音,同音需避父讳)的谬论
13、,就用了归谬法。韩愈指出:“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假设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显然,“父名仁,子不得为人的说法是十分荒唐的,因此,“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之说也是站不住脚的。这种论证方法常和泼辣、犀利的语言相配合,产生辛辣、有力而富有幽默感的表达效果。四、为了快速、准确地解答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建议分两步完成读文过程。第一步阅读全文,勾画文中信息要点1. 微观勾画出文中重要词语1表述中心论点的关键词语2表达论证对象转换的词语,即往往表达论证思路的词语因果。如:因为、因此、。原因在于、因而、由于、从而,等等。转折。如:但是、反而、其实、实际上,等等并列或递进。如:也、又、不是而是、不仅还,等等。分类
14、分层。如:第一第二、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不仅如此、此外,等等。举例子。如:例如、如,等等。3修饰、限制性词语年代时间屡次依次出现程度。如:最、 基本、 基本、十分、非常,等等。范围。如:局部、全部、总共、所有、都、全、少量、多数、几乎、仅仅,等等。数量具体数据、比例等已然、未然,或然、必然。如:目前为止、迄今为止、将、正在、假设、可能、如果、一定、必然,等等。代词。如:这、那、它、其、此,等等。例题:设题错误 (1)年代时间(屡次出现时间) 、数据(多个数据)及其概语如多数、少量、局部、凡、但凡、所有、都、全、几乎、仅仅、等表范围的词语例文:密封座舱中一般采用与地面一样的1个大气压,即7
15、60毫米汞柱,而舱外活动航天服一般采用210毫米汞柱压力。如果将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提高到380毫米汞柱以上,穿着它出舱行走,也不会产生减压病设题:防止减压病可以将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提高到760毫米汞柱。(2)重要的修饰限制词语( 基本、 基本、重要、最、十分、非常、总共等表程度的词语)例文:迄今为止最紧急的应是有关核武器的决定。设题:相信我们能很好地解决核武器及核战争所带来的危机,就能实现地球的真正和平。(3)已然未然(迄今为止、到目前为止、现在所见的等表时间的词语或然必然如果、可能、也许、一定、必然等表判断的词语)例文:?华夷图?是现在所见最早的标有长城的全国地图之一。设题:华夷图是中国
16、历史上最早的标有长城(包括汉长城在内)的全国地图。(4)因果(因为、因此、的原因是、因而、由于、从而)例:座舱里充满空气,划动四肢也可前进,因此行走范围是立体的。题:因为在座舱里的行走范围是立体的,所以座舱里充满空气,划动四肢也可前进。2.勾画文中重要句子1统摄全篇的句子-论点句、中心句、总结句。(2)作论据的句子论述类文章作论据的材料分为两种:一种是事实论据,另一种是理论论据。3提醒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论证的思路是沿着逻辑思维的过程展开的。段落与段落之间有明显的逻辑关系:或总分,或并列,或比照,或递进,或点与面。这些逻辑关系往往有一些标志性的语句,如“首先、其次等语句。如果没有这样的语句,可标
17、记每一自然段的开头或结尾句,然后提取每一段的主要信息,把握文脉。3、简短批注对重要词语,对表因果关系的句子,起说明中心、理清构造、区分层次、暗含材料与观点关系等作用的句子,作简短批注,为下一步操作起警示作用。第二步提取要点,整体把握勾画多要点是为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作铺垫的。1、梳思路,明构造对勾画内容进展提取、整合,梳理出文章思路。理清文章围绕论点如何展开说理的,把握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注意某一段落的各分句间的逻辑构造和逻辑层次,把握观点和材料的关系。只有从整体上把握了上述内容,对“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的理解才不至于出现偏差,对文中“文中的信息的筛选和整合才不至于出现遗漏,对文
18、中“内容要点的归纳、“中心意思的概括和“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才不至于出现偏移或错位。段落之间和语句之间常见的逻辑顺序有:由一般到特殊,由具体到抽象,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由概念到运用等。论述类文章的行文思路和构造层次,往往有一些明显的语言标志,但有些文章没有明显的关系,进展概括梳理。2、会文意,释观点依据勾画的重点词句及文章构造,弄清文章论述了什么问题,主要观点和看法是什么,涉及什么内容。3、理材料,定意图梳理文章中的事例、事理材料,将材料与作者的评论性文字相参照,明确作者引用材料的意图。五、真题演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理清文章脉络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
19、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人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 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历;小说家那么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 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在传媒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水手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 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正比。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堂吉诃德? 中的故事是堂吉诃德的行侠其余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
20、也表达游历见闻的连缀。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录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 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的区别清晰起来。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作者 的亲历亲闻。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的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 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历尽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故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漂泊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或趣事,当 他晚年坐在火炉旁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局部。传统故事是否值得
21、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领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讲故事的方 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其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是故事不同程度的减损或逐渐消失,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 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历,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掷到故事之外。在这些小说家笔 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意味。19世纪末期以来,小说家对小说故事性的破坏日趋强烈。这时,一个故事的好坏并不看它的?成色?如 何,而是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
22、。契诃夫曾经把那些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称为?耍弄蹩脚花招的人?,但这种花招的大量出现也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他们要摆脱陈 旧的故事模式,摆脱虚假的因果关系和矫揉造作的戏剧冲突,甚至摆脱故事本身。现代小说家认为,传统的故事模式早已失去了弹性和内在活力,也失去了起初的存 在价值,那些千百年来一直在给小说提供养料的故事模式已经成为制约想象力的障碍之一。摘编自格非?塞壬的歌声?按以下步骤把握全文按以下步骤把握全文:第一步阅读全文,勾画文中信息要点勾画符号:重要词语用“标志,重要句子用“标志。1、重要词语第一类:故事 小说 故事讲述人第二类:虚构 区别第三类:早期 现代2、重要句子3、简短批注第二步 提取要点
23、 整体把握1、梳思路,明构造总分构造总 分-早期中期现代2、会文意,释观点讲故事的人与小说家有本质区别,故事与小说有本质区别。3、理材料,定意图各段,在明确摆出分论点后,都列举了典型的论据,主要是事实论据。这些论据,有的具体、翔实,有的概括,但都有力地证明相应的分论点。二阅读下面的文字,理清文章脉络一诗与直觉 朱光潜无论是欣赏或是创造,都必须见到一种诗的境界。这里“见字最紧要。凡所见皆成境界,但不必全是诗的境界。一种境界是否能成为诗的境界,全靠“见的作用如何。诗的“见必为“直觉。有“见即有“觉,觉可为“直觉,亦可为“知觉。直觉必须是对于个别事物的知,“知觉必须是对于诸事物中关系的知,亦称“名理
24、的知。例如,看见一株梅花,你觉得“这是梅花,“它是冬天开花的木本植物,“它的花是香的,可以摘来插瓶或送人等等,你所觉到的是梅花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就是它的“意义。意义都从关系见出,了解意义的知都是“名理的知,都可用“A为B公式表示出来。认识A为B,便是知觉A,便是把所觉对象A归纳到一个概念B里去。就名理的知而言,A自身无意义,必须与B、C等发生关系才有意义。我们的注意不能在A本身停住,必须把A当作一块踏脚石,跳到与A有关系的事物B、C等等上去。但是所觉对象除开它的意义之外,尚有它本身形象。在凝神注视梅花时,你可以将全副精神专注于它本身的形象,就像注视一幅梅花画似的,无暇思索它的意义或是它与其他
25、事物的关系。这时你仍有所觉,这就是梅花本身形象在你心中所现的“意象。这种“觉就是克罗齐所说的“直觉。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它是“直觉的知的内容而不是“名理的知的内容。比方说崔颢的?长干曲?,你必须在一顷刻中把它所写的情境看成一幅新鲜的图画,或是一幕生动的戏剧,让它笼罩住你的全部意识,使你聚精会神地欣赏它,玩味它,以至于把它以外的一切事物都暂时忘去。在这一顷刻中你不能同时起“它是一首唐人五绝、“它用平声韵、“横塘是某处地名、“我自己曾经被一位不相识的人认为同乡之类的联想。这些联想一发生,你立刻就从诗的境界迁移到名理世界和实际世界了。这番话并非否认思考和联想对于诗的重要。作诗和读诗,都必用思考,都必起联想,至于思考愈周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蛭石板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直式高压注油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激光防伪标签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手提式气动打标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全自动液压紧固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LPG中压减压阀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耐热硅橡胶橡套软电缆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烧烤用竹签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多级深井泵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基于AC-LSTM模型的大气污染物浓度预测研究
- 电缆挤塑操作手册
- 浙江宁波鄞州区市级名校2025届中考生物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监测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IATF16949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 【MOOC】大学生创新创业知能训练与指导-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劳务派遣公司员工考核方案
- 基础生态学-7种内种间关系
- 2024年光伏农田出租合同范本
- 《阻燃材料与技术》课件 第3讲 阻燃基本理论
- 2024-2030年中国黄鳝市市场供需现状与营销渠道分析报告
-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复习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