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贵州省城市化与产业构造的动态关系研究4500字 摘要:根据贵州省城市化与产业构造之间的互动关系,将改革开放以来的一段时期划分为三个阶段,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阶段的形成原因进展了深化研究。从产业构造的角度分析,发现贵州省的城市化滞后于产业构造的开展,并且滞后趋势加强;从非农就业构造来看,贵州省城市化程度与就业构造间却逐渐呈现出协调开展的态势。在此分析根底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毕业关键词:城市化;产业构造;贵州省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2)23-0096-02改革开放以来,区域产业构造转变与城市化互动已经成为区域和城市开展的必然趋势
2、。城市化与产业构造的协调开展不仅可以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产业构造优化,而且是实现经济开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因此,对城市化与产业构造关系的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对贵州省城市化与产业构造变动关系进展分析,有利于找出贵州省城市化与产业构造变动的现实关系,并加以协调改善,使之往更利于城市演变的方向前进。一、城市化与产业构造的关系城市化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并向城市集中、城市区域向外围扩展,乡村区域变成城市区域,最终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象和过程,其本质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开展使得各种消费要素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从低层次部门向高层次部门流动,即产业构造由第一产业为主逐步转变为以第二产业和第
3、三产业为主,即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开展的过程。众所周知,在工业化的初期,是以劳动密集型为特征的轻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开展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构造转变,工业化对城市化产生直接和较大的带动作用。在工业化的中期,是以资金资源密集型为特征的重工业化阶段和以技术密集型为特征的高度化阶段,有机构成的进步使工业就业人数随技术程度的进步出现相对甚至绝对下降,这时城市化的演进不再主要表现为工业比重上升的带动,而更多地表现为由工业化带动的非农产业比重上升的拉动。在工业化后期,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无论从就业构造还是GDP构造来看,在上升到40%左右后,将缓步下降,与此相应,城市化的速度亦有所下降,并主要依赖于第三
4、产业的开展。此外,在产业构造高度化的过程中,也伴有相应城市化的开展,产业构造的调整和晋级需要依托城市化,城市化是产业构造调整和晋级的重要内容,是城市兴衰的决定性因素。二、贵州省城市化与产业构造变动阶段分析在不同的时期,产业构造和城市化都有着不同的开展,我们利用19522022年的数据对二者的变动进展研究(图1),可以将其变动划分为三个时期。本文的数据除了19791999年的城市化率外,均来自历年的?贵州统计年鉴?。城市化率通常采用的是城市人口比重指标,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但是城镇人口的统计口径变化较大,因此,19791999年城市化率的数据本文采用具有权威性和专业性的贵州省城调队提供的调
5、整数据(当代贵州,2022.3),这种数据经纵向和横向比拟,根本符合实际,并能前后衔接。(一)贵州省城市化积极响应产业构造变化阶段(19521962年)这一时期分两个阶段:(1)19521960年,贵州省的产业构造出现第一产业快速下降,由68.4%下降到37.5%,第二三产业迅速上升,分别由18.6%、13%上升到41.4%、21.1%。 贵州省的城市化程度对应产业构造的开展也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由7.2%增长21.9%,增长了近14.7个百分点,而同期全国城市化程度由14.42%增加到20.74%,增长幅度低于贵州省。(2)1960年后,第一产业快速上升,1962年上升到66.6%,第二三
6、产迅速下降,分别下降到1962年的17.7%和15.6%。贵州省城市化程度也随着出现下降,到1962年仅为12.4%。这一阶段贵州省城市化程度与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呈强正相关,而与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和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呈现出较强的负相关。这一阶段产业构造和城市化程度出现剧烈波动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运动的开场和完毕。1958年在全国开场了大炼钢铁运动,使得一产迅速下降,二产迅速上升,城市化程度也随之迅速进步。1960年这种思想得到纠正,使得二产逐步下降,城市化程度也随之下降。分析说明,此阶段贵州省的城市化程度积极顺应了产业构造的变化(表1)。(二)贵州省城市化滞后于产业构造变
7、化阶段(19631978)19631978年,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波动较大,总体上来说,第一产业呈现下降的趋势,而第二产业呈现上升趋势,1972年第二产业到达40.2%的高比重,这主要归功于我国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场的三线建立。三线建立使贵州省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工业根底,经济实力大为增强。19641976年,全省累计完成根本建立投资98.93亿元,新增固定资产54.24亿元,相当于19501963年累计新增固定资产的3.49倍。初步形成了以资源为依托,以煤炭、电力、冶金、机械、电子、化工、建材、食品、轻纺工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而此阶段,贵州省城市化并没有迎合产业构造的开展而开展,处于停滞状态,城
8、市化程度在12%左右,上下幅度不超过1%,波动趋势不明显。从贵州省城市化程度与产业构造、就业构造的相关系数比拟,可以看出,在此阶段城市化程度变动与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呈现出负相关关系,与其他指标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该时期,贵州省由于三线建立,工业经济有了一定的增长,但工业开展主要集中于重化工业,承载非农劳动力较强的轻纺工业与第三产业的开展缓慢,因此,工业化与产业构造转变对贵州省的城市化支撑并不强。城市化对于产业构造变化的响应作用明显弱化。(三)贵州省城市化快速响应产业构造变化阶段(19792022)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省的产业构造得到进一步的开展,第一产业稳步下降,第二产业维持在40%左右的程度,第
9、三产业迅速上升,由1979年的17.3%上升到2022年的41.3%,几乎与第二产业持平。贵州省城市化程度与产业构造的开展相适应稳步上升,至2022年城市化程度到达29.1%。从城市化程度与产业构造和就业构造的相关分析来看,城市化程度同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呈明显的负相关,而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正相关。与前一时期比拟,该时期第三产业的开展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相对突出,并且城市化对第三产业的回应程度较高(相关系数为0.938),说明贵州省城市化开展与第三产业产值比例的增长具有很强的关联程度,对非农产业化率的拉动表达在促进了第三产业开展上。这主要是由于随着贵州省产业构造
10、以及城市新区开发与城市空间构造的调整,为第三产业开展提供了较强的空间载体支撑。三、贵州省城市化与产业构造变动阶段评价我们分析了贵州省城市化与产业构造演变的互相作用过程及其形成原因,下面我们利用学术界最为广泛应用纳里修正形式来进一步分析城市化与产业构造演变是否协调。从产业构造看:1952年贵州省非农产业比重分别相当于钱纳里修正形式的第1级程度,钱纳里修正形式中与这个阶段相对应的城市化率为12.8%,而贵州省在1952年的城市化率为7.2%,相比之下,贵州省的城市化程度是明显滞后的;在1978年、2022年,贵州省非农产业产值比重分别为70.68%和83.6%,分别与钱纳里修正形式的第3级、第7级
11、程度相当,但钱纳里修正形式与此相对应的城市化率为36.2%和60.1%,与此相比,贵州省城市化率分别低约24.1个和31个百分点。可见,在以产业构造作为比拟基准的前提下,贵州省的城市化程度是严重滞后的,并且滞后趋势加强。 从非农就业构造看:1952年和1958年贵州省非农就业比重分别为11.7%和41.6%,大体相当于钱纳里修正形式的第1级和第3级程度,而同期贵州省城市化率相应滞后于钱纳里修正形式分别约5.6和16.1个百分点。1978年以来,贵州省非农就业比重最高不超过30.7%,相当于钱纳里修正形式的第1级程度,同期贵州省城市化率大体上高于钱纳里修正形式程度。由此可见,改革开放后贵州省城市
12、化程度与就业构造间逐渐呈现出协调开展的态势。 四、结论及建议贵州省的城市化与产业构造变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积极响应阶段、滞后阶段和快速响应阶段。从产业构造看,贵州省的城市化程度是严重滞后产业构造变化的。从产业就业构造看,改革前城市化程度是滞后的,改革后城市化程度可以跟上产业构造的变化,二者间呈现出协调开展的态势。总体来看,贵州省城市化相对于产业构造变化存在着偏向,即城市化严重滞后于产业构造演变,并且这种滞后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在产业就业构造方面呈现出一定的协调性。但是应该注意到,这种协调是建立在第三产业较低的就业吸纳才能上的。因此,贵州省要加快城市化的进程,并且要继续调整产业构造,特别是第
13、三产业的内部构造,增强第三产业的就业吸纳才能,从而到达促进经济快速稳定开展的宗旨。建议:(1)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大产业调整力度。贵州省的城市化程度仍然很低,因此在抓好粮食消费,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化以及农业现代化建立的同时增加二三产业的比重。加强产业构造及其各自内部构造的调整,对传统产业应进步产业技术构成、进步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的比重,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构造优化晋级。但是由于城市化与产业构造演进之间存在互相作用的内在机制,所以在制定城市化与产业构造政策时,既要考虑到城市化推进的必要性又要使其与产业构造演进现状相适应。只有充分发挥二者的联动机制,产业构造才能不断合理化、高度化,城市化才能充满动力,经济才能持续开展。(2)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劳动力等要素在城乡间的自由流动。为此应有步骤地消除城乡制度差异,为农业劳动力和各类人才的转移就业建立一个平等的制度平台。城市化可以吸引乡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有步骤的消除城乡割据以改变长期以来困扰我省经济开展的城乡二元构造状况。参考文献:1 李培祥,李诚固.区域产业构造演变与城市化时序阶段分析J.经济问题,2022,(1).2 刘西锋.区域产业构造演变的城市化响应以长春市为例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22.3 曾芬钰.城市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贵州省遵义市高中名校高考化学押题试卷含解析
- 快速康复下的麻醉管理
- 2025年市政园林养护装备项目合作计划书
- 辽宁省抚顺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考化学三模试卷含解析
- 中考数学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专题14 考点31 菱形 (2)及答案
- 山东省昌乐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一诊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
- 子宫破裂的治疗及护理
- 安全生产管理课件
- 2025届安徽省泗县双语中学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
- 2025届陕西省汉中市部分学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化学试卷含解析
- 水平三(五年级)体育《障碍跑-红军长征路》教学设计及教案
- 幼儿园故事课件:《鼠小弟的小背心》
- 中学生人生规划调查表
- 四川省宜宾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含答案解析 )
- 黄斑水肿护理查房
- 创业带动就业补贴花名册
-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体检表(叉车)
- 正己烷-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
-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方法的研究毕业论文(设计)
- FMEA潜在失效模式及分析标准表格模版
- 停车场月租卡办理登记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