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整理_第1页
2022年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整理_第2页
2022年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整理_第3页
2022年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整理_第4页
2022年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整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六淫致 病 的 共 同概念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特点风邪1 外感性凡致病具有善动不居、轻1、 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行、变、动)扬开泄等特性的外邪。2、 风性善行而数变;3、 风性主动;4、 风为百病之长。寒邪2 季节性凡致病具有寒冷、凝结、1、 寒为阴邪,易伤阳位;(冷)收引特性的外邪。2、 寒性凝滞;3、 寒性收引;火(热 )邪3 地域性凡致病具有炎热、升腾、1、 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热 ) 等特性的外邪。2、 火热易扰心神;3、 火热邪易伤津耗气;4、 火热易生风动血;5、 火邪易致疮痈。湿邪4 相兼性凡致病具有重浊、黏滞、1、湿为阴邪,易损阳气,阻遏气机;(重、浊、腻)趋下

2、特性的外邪。2、湿性重浊,易趋下、袭阴位;3、湿性黏滞,易兼他邪。暑邪凡夏至之后,立秋之前,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疠气的致病特点:(外感、季节)5 转化性致病具有炎热、升散、兼2、暑性升散,扰神伤津耗气;燥邪湿特性的外邪。3、暑多挟湿。(干)凡致病具有干燥、收敛等1、 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特性的外邪。2、 燥易伤肺。疠气的形成和疫病流行的因素:凡能破坏人体相对平衡而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即称为病因。湿邪致病黏腻停滞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症状的黏滞性(不爽)1、发病急骤,病情危笃1、气候反常病程的缠绵性(病程长)2、传染性强,易于流行2、环境污染和饮食不洁疠气:3、一气一病,症状相似3、预防隔

3、离工作不力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感病邪。4、社会因素疫病发生的类型:瘟疫寒疫湿热疫经络系统的组成: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手太阴肺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三阴经 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 手三阳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太阳小肠经 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与脏腑有直接的属络关系。十二经脉 (正经 ) 足太阴脾经 足厥阴肝经 足三阴经 足少阴肾经经脉 足阳明胃经 足三阳经 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经奇经八脉 -十二经脉以外的重要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蹻脉、阳蹻脉。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经络系统 十二经别 -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有加强十二经

4、脉中为表里的两经之间联系的作用。别络 -十二经脉及任、督各分出一支别络,加脾之大络,共十五支。有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和渗灌气血的作用。孙络 -最细小的络脉。络脉 浮络 -浮现于体表的络脉。十二经筋 -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罗与筋骨、关节的体系。有联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连属组织 十二皮部 -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所属部位太阴肺经阴经示指端阳明大肠经鼻翼旁阳经足大趾端上肢循行部位手(属脏 ) (属腑 ) (阴经行于内侧 ,阳经行于外侧 ) 前缘厥阴心包经少阳三焦经中线足少阴心经太阳小肠经下肢后缘太阴脾经阳明胃经前缘厥阴肝经少阳胆经中线少阴肾经太阳膀胱经后缘手

5、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心中手少阴心经小指端手太阳小肠经目内眦足太阳膀胱经足小趾端足少阴肾经胸中手厥阴心包经环指端手少阳三焦经目外眦足大趾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肺中 十二经脉交接部位图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图事物、现象的五行归纳表五音自然界五气五方五季五行五脏五腑五官五体人五志体弦五味五色五化五液角酸青生风东春木肝胆目筋怒泪徵苦赤长暑南夏火心小肠舌脉喜汗洪宫甘黄化湿中长夏土脾胃口肉思涎缓商辛白收燥西秋金肺大肠鼻皮悲涕浮羽咸黑藏寒北冬水肾膀胱耳骨恐唾沉相克五

6、行的特性:相生木相生木曰曲直火曰炎上水火土爰稼穑金曰从革相生金土相生水曰润下相生学说概念基本内容在中医学中的运用精 气 学指充塞于宇宙之中不断运动且亦无形可见的1、 精气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本原;1、说明生命过程的物质性和运动性;说精微物质2、 精气运动不息,变化不止;2、说明人体及人与自然界的整体性和联系性;阴 阳 学指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3、 精气是宇宙万物相互感应的中介。3、阐释人体生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1、 阴阳互藏交感;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说方属性的划分2、 阴阳对立制约;2、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五 行 学五种物质的运动及变化3、 阴阳互根互用;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7、;4、 阴阳消长平衡;4 指导及病的诊断;确定治疗原则(补不足,泻有余)5、 阴阳相互转化。5、指导疾病的防治。归纳药物的性能(寒、热、温、凉)1、 五行相生、相克;1、 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说(子)火(我生)2、 五行制化胜复;2、 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3、 五行相乘、相侮和母子相及。3、 判断疾病的预后;4、 指导及病的诊断;预防疾病的传变5、 指导疾病的防治。确立治则和治法木(所不胜)(克我)金(所不胜)木(我)(我克)土(所胜)火(母)子及于母反侮土侮木母及于子金(子)土(太过)相乘土乘水(母)水(生我)示相生关系水(所胜)相生关系异常示相克关系相克关系异常五脏生理功能生理特性生理联系

8、1. 宣发卫气,调节腠理之开合宣发心1、 主血脉;1、 主通明;1、 在志为喜;2、 心藏神;(血液为神2、 心为阳藏而主阳气;2、 在液为汗;志活动的物质基础)3、 心与夏气相应。3、 在窍为舌;4、 在体合脉;2. 宣散水谷精微和津液肺1、 主气,司呼吸;+ 1、 肺为娇脏;5、 其华在面3. 排出浊气,完成气体交换肃降1、 在志为忧,藏魄;4. 吸入自然界的清气2、 主宣降; + 2、 肺以降为顺;2、 在窍为鼻;5. 向下布散水谷精微和津液3、 朝百脉,主志节;3、 肺系润恶燥;3、 在液为涕;6. 利于大肠传导糟粕4、通调水道。4、 肺与秋气相应。4、 在体合皮;7. 肃清呼吸道5、

9、 其华在毛。脾1、 主运化;1、 脾宜升则健;1、 在志为思,藏意;1 主呼吸之气脾-精微2、 主统血;2、 脾喜燥恶湿;2、 在窍为口;3、 主升清。3、 脾之气与长夏相应。3、 在液为涎;2 主一身之气气的生成肺-清气4、 在体合肉;气的调节:升、降、出、入5、 其华在唇四白。肝1、 主疏泄;1、 体阴而用阳;1、 在志为怒,藏魂;藏象的概念:2、 主藏血。2、 肝为刚脏;2、 在窍为目;肾藏:指藏于体内的脏腑组织器官3、 肝主升发;3、 在液为泪;4、 肝性喜条达而恶抑郁;4、 在体为筋;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与外界相通应的现象)1、 肾藏精,主生5、 肝与春气相应。5、 其华在爪。1、肾为封藏之本;1、在志为恐,藏志;藏象的来源:长发育和生殖;1 早期的解剖实践;2、肾为水火之宅;2、在窍为耳和二阴;2、主水和气化;3、肾恶燥;3、在液为唾;2 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和总结;3 反复医疗实践的验证。3、主纳气。4、肾与冬气相应。4、在体为骨;5、其华在发。藏象学说是以 脏腑 为基础五脏的共同生理特点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奇恒之腑的共同生理特点主化生贮藏精气,藏而不泄主受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