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材料科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 Introduction to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课程编号: 2578180课程类型:学科基础必修课 学时: 32 学分: 2.0 面向对象:材料类本科一年级学生 先修课程:大学物理、高等数学、工程力学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任务) 材料科学导论是面向材料学院一年级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材料科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形成与发展趋势。以材料“四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为中心,使学生建立从材料设计、组织控制、制备加工到性能评价与工程应用的概念体系,在掌握材料共性规律与
2、特点的基础上,使学生理解材料科学与工程内涵,学会分析材料问题的方法。以案例的形式,介绍典型金属、无机非金属结构与功能材料的研究规律,强化学生对“四要素”的理解。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 绪论 1.1 材料的定义与分类 2 1.2 材料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 材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里程碑 材料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先导 .1 新材料是工业革命和产业发展的先导 .2 新材料是社会现代化的先导 1) 21 世纪重点发展的高技术领域的进展和趋势 2) 新材料技术是高技术发展的基础 .3 新材料技术是一切工业发展的关键共性基础 1.3 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形成和发展
3、 3 美国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形成与发展 我国材料学科的改革与发展 第二章 材料“四要素”是材料研究与应用的共性基础 2.1 什么是材料的“四要素”? 1 材料的性质 .1 材料的主要力学性质:强度、硬度、刚度、塑性、韧性。 .2 材料的主要物理性质:电学、磁学、光学、热学性质。 .3 材料性质与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 材料的成分结构 .1 材料成分结构的分类 .2 材料结构的特点 1 )多尺度效应从微观、介观到宏观 2 )有序与无序 3 )稳定性 4 )材料中的缺陷 5 )材料的表面和界面 .3 材料成分结构的表征方法 .4 材料成分结构数据库 .5 材料成分结构与其它要素的关系 材料的制备与加工
4、.1 什么是材料制备与加工? .2 材料制备与加工的主要内容 .3 材料制备加工与其它要素的关系 .4 材料制备加工的主要发展方向 材料的性能与应用 .1 什么是材料性能? .2 材料使用性能与材料性质的内在联系与区别 .3 材料使用性能的设计与实际应用 .4 材料使用性能与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 .5 材料与环境的关系 2.2 材料研究手段和方法 3 试验手段 材料设计 2.3 材料“四要素”在实际应用中的典型案例分析 2 钢铁材料 铝合金材料 第三章 结构材料 3. 1 钢铁材料 2 3. 2 有色金属材料 2 3. 3 陶瓷材料 2 3. 4 玻璃材料 2 3.5 水泥材料 2 3.6 高分
5、子材料 2 3.7 复合材料 2 第四章 功能材料 4.1 超导材料 2 4.2 纳米材料 2 4.3 能源材料 2 4.4 热电材料 2 4.5 功能陶瓷材料 2 4.6 功能高分子材料 2 4.7 生物材料 2 第五章 国内外材料领域发展新动向及战略部署 5.1 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材料科技的重大需求 3 5.2 世界前沿科技领域的发展动向 2 5.3 世界新材料技术发展态势 1 纳米科技研发形成国际浪潮 新型结构材料应用广泛,发展前景乐观 新型功能材料及其应用技术面临新的突破 计算材料学的快速发展 5.2 主要国家材料领域的战略部署 2 发达国家的发展重点和战略部署 我国材料领域的发展重点和
6、战略部署 注: 1 :掌握; 2 :理解; 3 :了解;:自学或粗讲。 三、课程教学要求 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课堂讲授和考试。课堂讲授教学方法以多媒体授课为主要形式,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结合具体的案例来进行教学。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材料“四要素”的知识,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课堂提问、讨论、指定或推荐教学参考书等主要方法进行教学。 本课程作业布置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理解材料科学与工程内涵,学会分析材料问题的方法,结合具体的案例强化对材料“四要素”的理解。作业数量:第二章, 1 题;第三、四章, 1 题。 本课程的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 四、实践环节 本课程未安排实践环节。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
7、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是在大学物理、高等数学、工程力学等先修课的基础上开设的,先修课所讲授的数学、力学等知识是本课程讲授材料“四要素”的基础知识。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着重于材料科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形成与发展趋势和材料“四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使学生理解材料科学与工程内涵,学会分析材料问题的方法,为后续的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材料现代分析方法等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与前后知识的学习产生更合理的互补性。 六、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使用教材: 材料科学概论,许并社主编,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2.5 参考书: 1. 材料科学导论,冯端、师昌绪等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5 2. 材料科学基础,张钧林等,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3. 工程材料科学与设计, James P. Schaffer 等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4. 90 年代的材料科学与材料工程,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著,航空工业出版社, 1992.5 5. 两院咨询报告中国材料发展现状及迈入新世纪对策,李恒德、师昌绪主编,山东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