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识字5说课稿重庆华新实验小学 李茜说课内容:小学语文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五组第一课识字五。一、紧扣识字课特点说教材汉字,是我们的母语,它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字,谱写着中华民族繁衍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心智成长史。可以说,汉字是一幅画,是一首诗,是汉民族智慧的结晶。学习汉字,就是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因此,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在识字教学中,讲究内容的丰富,教学形式的多样,识字方法的有效。本课,是一节识字课,以五条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为载体,让学生在品读谚语的过程中学习汉字。谚语,作为民间老百姓流传的固定语句,往往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反映深刻的道理。本课的五条谚语,读起来琅琅上口、意义深刻,不仅为学生
2、提供了有效的识字语境,也有利于积累语言,激发学生学习祖国文字和传统语言艺术的兴趣。二、依据课程标准说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在第一学段强调: “喜欢学习汉字,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在本课识字教学中,我树立了“品悟文化韵味,快乐读文识字”的理念,运用随文识字和集中检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的情境创设、文本的朗读品悟、生活体验、游戏激趣等教学形式,让学生感受汉字的魅力和谚语的艺术美,从而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字和语言艺术的热爱之情。三、依据教材、理念说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焰、搓”等10个生字,指导写好带有提手旁的两个生字“挑、折”。2、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过程与方法:将识字与阅读巧妙整合,创设汉字文化语境,构建立体多维的识字教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团结就是力量” 的道理,培养学生对汉字和谚语的热爱之情。四、依据教学目标说重难点教学重点: 认识 10个生字,写好带有提手旁的“挑、折”。教学难点:感悟谚语的魅力,体会“团结就是力量” 的道理。五、兴趣导路说流程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投身于学习活动中,从而发挥他们的主导作用。怎样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将原本枯燥的生字学习与理解高度凝练的谚语有机整合呢?在反复的研读课文后,我发现了看似毫无关联的五条谚语都包含同一个信息那就是“多”,有
4、显而易见的“人多,柴多,树多,线多”;也有隐含谚语之中的,如:“人心齐,泰山移”的人多;“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中的“筷子多”;“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中的花多。这个“多”,是贯穿全文的重要线索。围绕这条线索,在教学流程中,我做了这样的安排: 字源导入,整体感知。以“多”贯穿,随文识字。集中检测,书写生字。拓展延伸,有效积累。下面,我具体的说说这四个环节的落实。(一)、字源导入,整体感知。“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开始”,为了让学生一开始就被汉字所吸引,激起识字的兴趣。开课时,我利用课件出示学过的一些生字,请学生快速抢读,体验识字自信。接着,切入古体字“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
5、他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字,议一议“多”为什么是这样?在学生惊叹古人造字的神奇和微妙之时,告诉他们,这个夕像是用绳子捆起来的东西,上下摆放在一起,表示数量很多,这就是多字的起源,今天要学习的识字五中,处处都和这个多有关,并鼓励学生自由的去读课文。我想,通过这样的导入,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能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全身心地投入到对文本的探索发现中去。(二)、以“多”贯穿,随文识字。这个环节,我将以“多”字为线索贯穿教学,借助多媒体技术、生活体验、朗读感悟等形式进一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具体步骤分三“读”:一读:纠正字音,读通谚语。这一步,重在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去读准字音,读通谚语,尤其
6、是生字较多,字音易错的谚语,如:第四条谚语中出现的两个生字“搓”和“绳”,一个平舌音,一个翘舌音,还有后鼻韵,摆放在一起,孩子们很容易读错。于是我采用了齐读、男女生读、开火车读的方式,着重的进行正音朗读,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的读好谚语,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二读:读文找“多”,悟文识字。在学生能正确流利朗读谚语的基础上,我请学生再读谚语,寻找谚语中的 “多”,以“多”为主线,贯穿学生学习生字,谚语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教育的技巧之所在, 就是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的知识。”因此,在学生学习 “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中的“焰”字时。我以多媒体演示,在动画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柴多
7、火焰高”的含义,以直观形象的图画,感受“焰”的形美,巧妙认识焰字,体会焰就是”火苗“的意思,充分利用了汉字意象性这一文化特性,以突破识字重点。在学生学习 “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斤“中的“搓”和“挑”两个字时,我先从生字的形旁入手,请学生做“搓”和“挑”的动作,发现提手旁的字都和手的动作有关,再从声旁入手,做“变魔术”的游戏:“哟,孩子们真能干,老师要给你们变个魔术!瞧!有足蹦蹦跳,有木结仙桃,有目向远眺,有手把水挑”。以这种游戏的方式,给挑换偏旁,让学生感受形声字的造字特点,学会归类识字的方法。为了让学生在兴趣中不断地探究学习,我还采用了动手体验,朗读感悟等方式,突破识字、学文的重难点
8、。如:请学生做 “折“的动作,折断一根筷子和一把筷子, 明白“折”就是折断,谚语讲的就是筷子多,牢牢抱成团的含义,从而感悟谚语的精炼美;又如:让学生朗读感悟,从一人读,到小组读,到全班读,随着人越来越多,声音越来越大的过程,领悟“人心齐,泰山移”中人多团结力量大的道理,从而感悟谚语的韵律美。三读:升华领悟,诵读谚语。此刻,学生已认识了生字,领悟了含义,我随之引导:“瞧!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原来每条谚语中,不仅藏着“多”,还藏着团结合作的道理。来,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些谚语,再感受感受吧!”这样的小结,语言虽然简单,但在这简短的语言中,却潜移默化的用一句谚语教给了孩子们读书学习的方法,语文教学,不正
9、该如此吗?、集中检测,书写生字。低年级的孩子对做游戏特别感兴趣。集中检测阶段我以游戏为主,以“对口令”、“开火车”、“猜字谜”等游戏,再次强化学生对生字字义的理解,检测识记效果,巩固识字。尤其是词语火车的出示,如“轻而易举,出谋划策”等成语,帮助学生积累词语,把认识的字和不认识的字合二为一,增加识字的挑战性,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得到延续。 在2011版课标定稿中,不仅强调了写字教学的重要性,还明确指出:低年级,独体字的指导抓住主笔,合体字要关注结构,及结构与笔画间的交叉躲让。因此,在教学中,我将写好生字作为另一个重点。指导学生认真观察两个带有提手旁的生字:“挑”“折”,让他们自己提醒同学写的时候注意什么,并发现提手旁的字左窄右宽的书写规律,以及两个字竖撇的穿插。然后老师范写较难的“挑”字,为学生提供评议的样本,让他们学会对照课本进行观察评议,从而写好生字。、拓展延伸,有效积累。语文课程,是开放、充满活力的课程,学生文化的积累和构建还要依靠课外的拓展和延伸。在写字后,我创设了自主交流的平台,让学生们快乐的分享自己课前收集的谚语,同时,我也加入他们,分享交流,激发兴趣。在课程即将结束之际,我抛弃了平日循规蹈矩的总结方式,以一张自己制作的,带有谚语的书签再次激起学生对谚语的喜爱之情,让学生对谚语的喜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玻璃钢防护罩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普通聚氯乙烯护套电源线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Unit 3 Charity Reading A Grammar in use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上外版(2020)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 2025年中国婴儿护肤湿巾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发电机保护断路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公路施工机械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不锈钢洁具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第十四章第1节《热机》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
- 2024-2025年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5摄取人体必需的化学元素含解析苏教版选修1
- 2024-2025学年高中数学第二章数列2.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课时作业新人教A版必修5
- 高中主题班会 悟哪吒精神做英雄少年-下学期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课件-高中主题班会课件
- 2025版大学食堂冷链食材配送服务合同模板3篇
- 2024年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广西壮族自治区公路发展中心2025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657名工作人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中国的宗教》课件
- 2025年山东鲁商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大学转专业高等数学试卷
- 大型活动中的风险管理与安全保障
- 公司厂区保洁培训
- 课题申报书:个体衰老差异视角下社区交往空间特征识别与优化
- 2024年防盗门销售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