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经济--提高材料的概括能力_第1页
古代经济--提高材料的概括能力_第2页
古代经济--提高材料的概括能力_第3页
古代经济--提高材料的概括能力_第4页
古代经济--提高材料的概括能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历史解题方法指导 如何提高历史材料题的概括能力河北省迁安市第一中学 徐志华 为什么强调提高材料题的概括能力?2015年全国卷的材料概括能力题号试题内容分值40题指出(概括)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概括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5分5分指出(概括)韩愈、康有为认识的共同之处8分45题指出(概括)唐代币值改革的主要内容6分46题概括抗战胜利前后各党派地位的变化6分47题概括戴高乐号召人民抵抗的理由7分总结(概括)法国复兴的历史经验8分48题简析丘处机的意见被成吉思汗接受的原因6分指出(概括)丘处机西行的意义9分合计具体明确的54分60分2016年全国卷的材料概括能力题号试题内容分值40题根据材料一

2、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影响12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13分45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内容。9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作用。6分46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议会质询制度的发展变化,并指出这一制度的实质。9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议会质询制度的积极作用。6分48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高仙芝成唐朝名将的时代背景。9分合计具体明确的40分64分2016年全国卷的材料概括能力题号试题内容分值40题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8分指出16世纪以

3、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17分45题指出与八旗军相比,新军具有哪些特点。9分46题概括洪仁玕的政治主张及其目的。8分47题概括与一战时相比,罗曼罗兰二三十年代反战活动的变化。5分说明罗曼罗兰反战活动变化的原因10分48题概括郑板桥画作的艺术特点。8分简析郑板桥艺术风格形成的历史背景。7分合计具体明确的38分72分得概括能力者得二卷!概括能力在高考中的比重大学生的概括能力太薄弱 为什么强调提高材料题的概括能力?什么是材料概括能力?什么是材料概括能力?四个版本的“龟兔赛跑”思维训练版本1: 兔子和乌龟赛跑,兔子中途睡着了,乌龟最终胜利。请概括兔子失

4、败的教训是什么? 教训:不要轻敌,不要半途而废。 概括并不难,只要抓住材料的实质即可。版本2: 兔子不服气,要再比一场,乌龟说:“好,但比赛场地要有我来定。”但是第二场比赛,兔子又输了,因为乌龟选择的比赛场地是在河里。请概括乌龟胜利的经验。什么是材料概括能力?四个版本的“龟兔赛跑”思维训练 经验:要善于发挥自身的优势。版本3: 兔子仍不服气,要再比第三场。结果,在马上就要接近终点的红线时,兔子激动地说:“我赢了!”只听到乌龟说:“你转过身来看看。”兔子一转身,乌龟就被甩到红线前面了。原来乌龟一直趴在兔子的背上。 请概括乌龟胜利的经验。什么是材料概括能力?四个版本的“龟兔赛跑”思维训练 经验:要

5、善于利用别人的力量。版本4: 兔子很不服气,结果又进行了第四场比赛。离红线还很远呢,就看到乌龟已经等在那里了。兔子问:“为什么又是你赢了?”乌龟说:“我是打的来的!”请概括乌龟胜利的经验。什么是材料概括能力?四个版本的“龟兔赛跑”思维训练 经验:要善于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什么是材料概括能力?1. 概括不是什么? 概括不是照抄原文、罗列事实、 细节描述、随意发挥!2. 概括是什么? 概括是准确提炼、归纳浓缩、 完整再现、切中本质!怎样培养材料的概括能力?1.限时训练:功夫下在平时,课堂、作业 学生答题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单位时间里的阅读速度和提炼信息的速度。2.掌握基本方法: 摸清高考试

6、题规律,总结答题方法。【例】(2016-1- 4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朝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益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 摘编自李龙潜明清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

7、。(12分) 高考怎么考?我们怎么做?【例】(2016-1- 4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朝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益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 摘编自李龙潜明清经济史 第一步,“三定法”审题。我们怎么做?(1)根据材

8、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12分)【例】(2016-1- 4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朝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益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 摘编自李龙潜明清经济史 第一步,“三定法”审题

9、。定向词-确定答案的来源我们怎么做?(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12分)【例】(2016-1- 4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朝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益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

10、 摘编自李龙潜明清经济史 第一步,“三定法”审题。定向词-确定答案的来源定法词-确定答题的方法(思路)我们怎么做?(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12分)【例】(2016-1- 4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朝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

11、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益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 摘编自李龙潜明清经济史 第一步,“三定法”审题。定向词-确定答案的来源定法词-确定答题的方法(思路)定位词-确定答案的角度我们怎么做?(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12分)【例】(2016-1- 4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朝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

12、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益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 摘编自李龙潜明清经济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12分) 第二步,分层化段找要点、关联结构看联系我们怎么做?【例】(2016-1- 4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朝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

13、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益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 . 摘编自李龙潜明清经济史 第二步,分层化段找要点、关联结构看联系(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12分)材料一: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朝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分层

14、化段找要点:关键词句、简化合并、归纳角度(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12分) 材料一 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朝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原因: 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税制变革;采用多种农作制(精耕细作)高产作物的推广;耕地面积增加。分层化段找要点:关键词句、简化合并、归纳角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12分)所学知识?材料一人口从清初的18亿

15、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益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 分层化段找要点:关键词句、简化合并、归纳角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 及其影响。(12分) 材料一 引起了一系列变化: 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 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 农业人均收益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 影响: 人地关系紧张; 土地过度开发,环境破坏; 农民贫困,社会矛盾加剧。 分层化段找要点:关键词句、简化合并、归纳角度(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

16、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12分) 第三步,答案组织规范化,学科术语字迹清我们怎么做?原因: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清政府进行税制改革,减轻了农民负担;注重精耕细作;高产作物的推广和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提高 ;影响: 导致人地关系紧张; 土地过度开发,使环境遭到破坏; 导致农民贫困,社会矛盾加剧。 【2014年全国卷】(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建都北京后,原居住于白山黑水间的各民族人口大量内迁,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清廷把东北地区视为“龙兴之地”,在此设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实施军事化管辖,设置关口,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居。往来须持有官方

17、颁发的路票。“移民之居住有禁,田地之垦辟有禁,森林矿产之采伐有禁,人参东珠之掘捕有禁”。从乾隆年间开始,山东、河北等地“闯关东”者日盛,“每查办一次,辄增出新来流民”。他们“不但不肯回籍,抑且呼朋引类,日积日多”。清廷对东北地区时开时禁。 摘编自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等 材料二 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清朝与俄国的东段边界,但直至19世纪初,黑龙江以北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民不足1万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被迫与俄国签订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清政府随即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新来移民与当地满、蒙古等族通婚、建庙、演戏、立会、设学堂、建市镇。仅十余年,呼兰地区已

18、是“三城相望,粮产富饶,商贾因之糜(群)集,流民居户不下十有余万”。 1904年,清政府全面开放东北各边荒地;1907年,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1908年,仅奉天一省人口已达1100万人。 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东三省移民安边章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东北地区移民过程的特点。(10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移民东北的历史作用。(10分)实战演练第一步,“三定法”审题。【2014年全国卷】(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建都北京后,原居住于白山黑水间的各民族人口大量内迁,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

19、的状况。清廷把东北地区视为“龙兴之地”,在此设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实施军事化管辖,设置关口,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居。往来须持有官方颁发的路票。“移民之居住有禁,田地之垦辟有禁,森林矿产之采伐有禁,人参东珠之掘捕有禁”。从乾隆年间开始,山东、河北等地“闯关东”者日盛,“每查办一次,辄增出新来流民”。他们“不但不肯回籍,抑且呼朋引类,日积日多”。清廷对东北地区时开时禁。 摘编自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等 材料二 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清朝与俄国的东段边界,但直至19世纪初,黑龙江以北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民不足1万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被迫与俄国签订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清政府随

20、即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新来移民与当地满、蒙古等族通婚、建庙、演戏、立会、设学堂、建市镇。仅十余年,呼兰地区已是“三城相望,粮产富饶,商贾因之糜(群)集,流民居户不下十有余万”。 1904年,清政府全面开放东北各边荒地;1907年,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1908年,仅奉天一省人口已达1100万人。 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东三省移民安边章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东北地区移民过程的特点。(12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移民东北的历史作用。(13分)第二步,分层化段找要点、关联结构看联系【2014年全国

21、卷】(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建都北京后,原居住于白山黑水间的各民族人口大量内迁,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清廷把东北地区视为“龙兴之地”,在此设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实施军事化管辖,设置关口,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居。往来须持有官方颁发的路票。“移民之居住有禁,田地之垦辟有禁,森林矿产之采伐有禁,人参东珠之掘捕有禁”。从乾隆年间开始,山东、河北等地“闯关东”者日盛,“每查办一次,辄增出新来流民”。他们“不但不肯回籍,抑且呼朋引类,日积日多”。清廷对东北地区时开时禁。 摘编自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等 材料二 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清朝与俄国的东段边

22、界,但直至19世纪初,黑龙江以北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民不足1万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被迫与俄国签订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清政府随即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新来移民与当地满、蒙古等族通婚、建庙、演戏、立会、设学堂、建市镇。仅十余年,呼兰地区已是“三城相望,粮产富饶,商贾因之糜(群)集,流民居户不下十有余万”。 1904年,清政府全面开放东北各边荒地;1907年,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1908年,仅奉天一省人口已达1100万人。 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东三省移民安边章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东北地区移民过程的特

23、点。(12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移民东北的历史作用。(13分)清廷-严格禁止山东、河北等地-日盛-呼朋引类清廷-时开时禁 尼布楚条约 瑷珲条约清政府-开放清政府制定了-章程特点:政府方式范围规模外因性质来源、规模:来源临省、规模越来越大、自发移民外因:外来侵略政府:禁止-时开时禁-全面开放; 政府组织非法合法归纳和合并找角度规范化: 序号化 要点化 段落化 分值:5+1原因: 清政府由禁止到时开时禁再到全面开放; 由自发移民到政府组织; 受外来侵略影响; 移民主要来自邻省山东河北 规模不断扩大; 从非法到合法。第三步,答案组织规范化,学科术语字迹清【2014年全国卷】(2

24、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来移民与当地满、蒙古等族通婚、建庙、演戏、立会、设学堂、建市镇。仅十余年,呼兰地区已是“三城相望,粮产富饶,商贾因之糜(群)集,流民居户不下十有余万”。 1904年,清政府全面开放东北各边荒地;1907年,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 1908年,仅奉天一省人口已达1100万人。 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东三省移民安边章程。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移民东北的历史作用。(10分)通婚、建庙、演戏、立会、设学堂、建市镇。“三城相望,粮产富饶,商贾因之糜(群)集,流民居户不下十有余万”。 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仅奉天省人口已达1100万人

25、。清政府制定了东三省移民安边章程。促进民族融合、文化交流促进东北开发(经济发展)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理有助于抵御列强侵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作用:对东北:经济、政治、文化、国防;对关内; 对关内:缓解人口压力归纳和合并找角度:促进东北开发(经济发展)增加政府收入;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理;促进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缓解关内人口压力;有助于抵御列强侵略。规范化 :序号化 要点化 段落化 分值:5+1作用:第三步,答案组织规范化,学科术语字迹清怎样培养材料概括能力?1.掌握基本方法:2.做好限时训练:课堂、作业、效率3. 就地取材,课本问题化课堂总结第一步,“三定法”审题。第二步,分层化段找要点、关联结构看联系

26、第三步,答案组织规范化,学科术语字迹清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方向比努力更重要行动比什么都重要老师寄语:2013年全国卷一40材料一我国是最早利用海洋的国家之一。殷墟即发现了来自南海乃至阿曼湾的海贝。齐国借助“边海”的地理条件,发展“鱼盐之利”,成为春秋战国时最为富庶的国家。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雏形即已出现,魏晋而后,僧人“附商舶”西行“求法”,成为佛教东传的重要方式。宋元时代指南针等远洋航行工具的使用,使海外贸易达到鼎盛。明朝前期,在郑和下西洋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如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等,记录海行见闻 ,反映当时东南亚、印度以及阿拉伯、东非等地的风土人情、山川

27、形胜。明后期,郑若曾针对倭寇等问题,在筹海图编中明确提出“海防”的主张:“欲航行于大洋,必先战胜于大洋。”而明、清政府常常采用“海禁”的办法。到鸦片战争前,“各省水师战船,均为捕盗缉奸而设”。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4分)2013年全国卷一40材料一我国是最早利用海洋的国家之一。殷墟即发现了来自南海乃至阿曼湾的海贝。齐国借助“边海”的地理条件,发展“鱼盐之利”,成为春秋战国时最为富庶的国家。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雏形即已出现,魏晋而后,僧人“附商舶”西行“求法”,成为佛教东传的重要方式。宋元时代指南针等远洋航行工具的使用,使

28、海外贸易达到鼎盛。明朝前期,在郑和下西洋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如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等,记录海行见闻 ,反映当时东南亚、印度以及阿拉伯、东非等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形胜。明后期,郑若曾针对倭寇等问题,在筹海图编中明确提出“海防”的主张:“欲航行于大洋,必先战胜于大洋。”而明、清政府常常采用“海禁”的办法。到鸦片战争前,“各省水师战船,均为捕盗缉奸而设”。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4分)2013年全国卷一40材料一我国是最早利用海洋的国家之一。殷墟即发现了来自南海乃至阿曼湾的海贝。齐国借助“边海”的地理条件,发

29、展“鱼盐之利”,成为春秋战国时最为富庶的国家。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雏形即已出现,魏晋而后,僧人“附商舶”西行“求法”,成为佛教东传的重要方式。宋元时代指南针等远洋航行工具的使用,使海外贸易达到鼎盛。明朝前期,在郑和下西洋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如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等,记录海行见闻 ,反映当时东南亚、印度以及阿拉伯、东非等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形胜。明后期,郑若曾针对倭寇等问题,在筹海图编中明确提出“海防”的主张:“欲航行于大洋,必先战胜于大洋。”而明、清政府常常采用“海禁”的办法。到鸦片战争前,“各省水师战船,均为捕盗缉奸而设”。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

30、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4分)2013年全国卷一40材料一我国是最早利用海洋的国家之一。殷墟即发现了来自南海乃至阿曼湾的海贝。齐国借助“边海”的地理条件,发展“鱼盐之利”,成为春秋战国时最为富庶的国家。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雏形即已出现,魏晋而后,僧人“附商舶”西行“求法”,成为佛教东传的重要方式。宋元时代指南针等远洋航行工具的使用,使海外贸易达到鼎盛。明朝前期,在郑和下西洋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如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等,记录海行见闻 ,反映当时东南亚、印度以及阿拉伯、东非等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形胜。明后期,郑若曾针对倭寇等问题,在筹海图编中明确提出“海防”的主张:“欲航行于大洋,必先战胜于大洋。”而明、清政府常常采用“海禁”的办法。到鸦片战争前,“各省水师战船,均为捕盗缉奸而设”。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4分)边海发展“鱼盐之利”,海上丝绸之路佛教东传指南针远洋航海著作风土人情、山川形胜海防海禁捕盗缉奸而设从沿海发展到远洋贸易;先进技术应用于航海;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和平利用;以民间交流为主;虽提出海防主张但未引起政府重视(海洋意识不足)。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