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猬汉斯教学设计(共28页)_第1页
刺猬汉斯教学设计(共28页)_第2页
刺猬汉斯教学设计(共28页)_第3页
刺猬汉斯教学设计(共28页)_第4页
刺猬汉斯教学设计(共28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平等乡马回营小学(xioxu)教案2009-2010学年第一(dy)学期六年级语文任课教师第 周教学时间月 日月 日月 日月 日课题刺猬汉斯班级一应到人数实到人数第 1 课时教学要求(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冷潮热讽”等词语。(2)有一定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能对文中人物进行评价,并从中受到感染、教育。教学重点在快速阅读中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故事的人物进行评价,体会文章所表达的丰富情感及深奥的道理。教学方法教学用具教学过程:一、介绍作者,导入新课同学们一定都看过很多童话故事吧,那么你们知道格林童话的作者是谁吗?(格林兄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格林童话刺

2、猬汉斯。二、快速阅读,整体感知1、出示自学提示:(1)自学本课的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冷潮热讽”等词语的意思。(2)快速阅读课文,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小学教学设计网-2、学生自学。(建议时间在10分钟)3、汇报交流。(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告戒:课文指公主自己警告劝戒自己不得改变主意。冷潮热讽:因为没有孩子,农夫受到人们尖刻的嘲笑和讥讽。(2)课文讲了一个富有的农民的怪儿子-刺猬汉斯的历险故事:他骑着公鸡住在森林里的一棵大树(d sh)上。他在树上呆了许多年,一边吹着笛子,一边照看他的猪。后来,他给两个迷路的国王指路,并要求他们写一份保证书:在回家后遇到的第一件东西赐予他。两位国王回家

3、后遇到的都是自己的公主,可是第一位国王不守信用,没有遵守诺言;而第二位国王的公主,不嫌弃长相奇怪的汉斯。最后汉斯脱掉了刺猬皮,变成英俊的小伙子,和第二位公主结了婚。(学生汇报内容时,只要大致内容讲到就行)三、评价人物,感悟明理1、师:读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对汉斯有什么看法?我们还可以说说对其他人物的看法。2、小组合作,评价故事中的人物。3、指名反馈。(1)对汉斯的评价(2)对第二位公主的评价(3)对农夫的评价4、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汉斯非常坚毅、勤劳、纯朴、善良,我们要向汉斯学习;我们做人要言而有信;言而有信,就能获得幸福;言而无信,将一辈子被别人看不起。)四、课堂小结师:今天我们阅

4、读了有趣的刺猬汉斯的历险故事,赞扬了主人公汉斯的坚毅、勤劳、纯朴、善良优秀品质,同时通过第二个公主知道了一个朴素的做人的道理:要言而有信。五、作业布置。将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板书设计:4* 刺猬汉斯格林兄弟学习汉斯坚毅、勤劳、纯朴、善良的品质明白了做人要言而有信的道理平等乡马回营小学(xioxu)教案2009-2010学年(xunin)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任课教师第 周教学时间月 日月 日月 日月 日课题尼尔斯骑鹅历险记班级一应到人数实到人数第 1 课时教学要求1、 学会5个会认字。 2、 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尼尔斯是一个勇敢、善良、有爱心的孩子。 3、 使学生产生阅读的欲望。教学

5、重点要求学生能够自主阅读长课文。教学难点理解内容,了解人物。教学方法教学用具 教学(jio xu)过程: 一、谈话导入:本单元我们学过了不少有趣的童话,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篇长篇作品的节选。这就是瑞典女作家赛尔玛拉格洛芙的代表作尼尔斯骑鹅历险记。这部作品迄今已经被翻译成50余种文字在世界发行,还被改编为动画片,很有趣。让我们快读读吧!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读生字,理解词语。 诧异:觉得很奇怪。 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 恳求:恳切地请求。 2、自己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故事情节。 学习方法提示:借助教师提供的原著故事简介与同学探讨交流 3、全班汇总,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6、 三、再读课文,感受人物: 集体讨论:你认为尼尔斯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学生寻找课文中语句为发表感受的依据。评价要点:勇敢、善良、知错就改、富有爱心。) 如对比谈:-鹅的情感变化,正是对尼尔斯勇敢、善良、知错就改、富有爱心的很好诠释。 1、尼尔斯非常调皮,要么追得鹅满地跑,要么就拔鹅翅膀上的毛。鹅都非常怕他。 2、在一块巨大的浮冰上面,整群野鹅已经聚集起来,他们一见尼尔斯,就快乐地拍起翅膀来。 再如7、8自然段中尼尔斯对待马丁的态度(语言、行动),都说明他的善良和有爱心。 又如13自然段“立刻赶过去”体现他的勇敢。 四、交流学习体会:今天学习后,你有些什么收获吗? 如:积累了词语:蹑手蹑脚、无

7、声无息、出其不意、百爪挠心; 了解了课文内容; 知道了人物特点; 有了继续阅读的兴趣等等 五、 布置作业: 1、 将文中的好词好句画一画,读一读。 2、可以找到原著全文读一读。平等乡马回营小学(xioxu)教案2009-2010学年(xunin)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任课教师第 周教学时间月 日月 日月 日月 日课题语文百花园一班级一应到人数实到人数第 1 课时教学要求1、 学生自主阅读两首寓言诗,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初步了解寓言诗的特点。 2、 选择课内外阅读的自己喜欢的童话或寓言故事,按要求讲给大家听。教学重点学生自主阅读两首寓言诗,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初步了解寓言诗的特点。教学难点理解其中蕴

8、含的道理,初步了解寓言诗的特点教学方法教学用具 教学(jio xu)过程: 一、激情导入:这一段时间以来(yli),我们一直畅游在“童话(tnghu)、寓言故事”的海洋中,亲历着一个个惊险有趣的故事、结识了一个个天真可爱的故事人物。今天,让我们召开一个讨论会,说一说自己喜欢的童话或寓言故事,好吗? 二、学习借鉴: 1、请学生阅读“活动建议”,将关键的要求用笔画下来。 2、交流明确:讲故事,还要说明喜欢的理由 故事要讲清楚明白、重点突出。寓言故事可以讲明寓意也可以让大家思考 倾听别人发言要边听边思考 三、准备发言: 1、自己在看一看活动建议,进一步明确要求。 2、准备自己的发言提纲,想一想自己是

9、否按前三点要求准备了?还需要补充哪些内容?做一些调整和完善。自己先小声说一说。 四、进行活动: 1、结合教材中“活动评价”发放“活动评价表”,对听、说者的要求进一步明确。 2、小组内发言,大家共同评价,推选最佳发言者。 3、每组代表在大家的帮助下完善发言,然后在全班展示,评选出“优秀故事大王” 五、延伸阅读: 教师:看来大家的课外阅读很丰富,而且同学们在阅读中不仅用眼睛在看、用嘴在读,更是用心在感受、用头脑在思考。老师也阅读了一些作品,特别是我还发现了一种体裁-寓言诗,我们一起读一读,好吗? 1、自主阅读,思考:寓言和寓言诗又有什么异同?这两则寓言诗告诉我们什么? 2、集体交流:问题同样都给人

10、以启迪,讲述道理但寓言诗比寓言更加短小精炼。 问题这两则寓言诗都告诉我们:不能从自己的角度,以个人的眼光去认识事物,要遵循事物的本来面目,才能客观地、公正地去认识它们。 六、 布置作业: 1、 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故事内容”,讲给家人后伙伴听。 2、 阅读“习作要求”,作好准备。平等乡马回营小学教案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任课教师第 周教学时间月 日月 日月 日月 日课题开国大典班级一应到人数实到人数第 1 课时教学要求(一)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及词语。(二)结合课文,训练提高阅读速度,并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三)了解课文,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顺序,并按照这个顺序给课文分段,写出段落

11、提纲。教学重点(一)读课文,了解课文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顺序。按课文叙述顺序分段,并列出段落提纲。(二)结合课文,训练提高阅读速度,掌握一句一句读书的方法,并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教学难点(一)读课文,了解课文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顺序。按课文叙述顺序分段,并列出段落提纲。(二)结合课文,训练提高阅读速度,掌握一句一句读书的方法,并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教学方法教学用具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是什么日子吗?这一天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是我们国家的生日。从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起,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

12、山的压迫,全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当家做主人,过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所以这一天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讲都是十分重要的。这一天,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开国大典。今天我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当时的盛况。(二)检查预习。1检查生字、词。(1)正确读生字。(提示学生注意区别檐与瞻的读音的不同)(2)查字典,联系字义,记住字形。“檐”指屋顶向旁伸出的边沿部分。例如:房檐、廊檐等。课文中指天安门的“城楼檐下”,均与建筑物是木料有关,所以“檐”字左半部是“木”。“瞻”往前或往上看的意思。课文中指三十万人一齐瞻仰徐徐上升的五星红旗。“瞻”字左半部是“目”。“擎”上下结构,注意下面是“手”。“泽”注意右半部“”的下

13、面是“”,而不是“丰”。)2检查学生读课文。(三)听配乐朗读课文,使学生对课文有概括的了解。(四)学生默读课文,边默读,边思考,准备讨论。学生讨论:1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盛况的?(课文是按照开国大典之前、大典进行中、大典结束这样的顺序安排材料的。大典进行中是全文的重点部分。这一部分又按大典进行程序写了三个内容,即:第一,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第二,五星红旗徐徐升起;第三,毛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写完这三件事,写阅兵式的盛况,再写天安门广场灯火辉煌,群众游行的情况,最后写大典后光明充满北京城。)2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分段,并说出各段的主要内容。3

14、列出段落提纲。(第1段:大典前天安门广场的情况。第2段:从典礼开始到毛主席宣读公告为止。第3段:阅兵式盛况。第4段:天安门广场灯光辉煌的景象和群众游行队伍的情况。第5段:大典结束后光明充满整个北京城。)(五)作业:读课文,画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平等乡马回营小学教案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任课教师第 周教学时间月 日月 日月 日月 日课题开国大典班级一应到人数实到人数第 2课时教学要求(一)学习课文第1、2段,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及毛主席宣告的伟大历史意义。(二)结合课文,训练朗读,提高阅读速度,并养成边读边思考的读书习惯。(三)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较深的句子。(四)背诵“下午三点

15、整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教学重点(一)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及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课文,训练阅读能力,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三)理解含义较深的句子。(四)按要求背诵课文。教学难点(一)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及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课文,训练阅读能力,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三)理解含义较深的句子。(四)按要求背诵课文。教学方法教学用具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1段课文。1指名读第1段课文。(老师强调朗读要求,有感情地一句一句地认真读。)2学生默读,思考,讨论:(1)开国大典是在什么时间举行

16、的?在哪里举行的?有哪些人参加?参加大典的总人数是多少?(指出文章开头向我们清楚地交待了以上五个问题。)(2)大典前,天安门广场布置得怎么样?(3)课文中描写了群众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天安门广场来参加开国大典,哪些语句给你留下的印象较深?为什么?(4)“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上,队伍已经满满的,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学生对第1段课文质疑,老师解释。(擎着:举,往上托。宣读:在公开场合向众人朗读布告、文件等。)4齐读课文第1段。5归纳:(课文第1段写出了开国大典前天安门广场的情况。先交待了举行大典的时间、地点、参加典礼的成员和总人数。然后描述了广场的布置和群众

17、队伍入场的热烈场面。)(二)学习课文第2段。1指名读第2段课文。2学生默读、思考、讨论:(1)在第2段课文,主要写了开国大典进行中的三件事,请说出是哪三件事?(第一件: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第二件:五星红旗升起来了。第三件: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宣布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2)下午三点整,毛主席出现在主席台上,会场上的情形怎样?(说出“排山倒海”“一齐投向”的意思。)(3)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这句话有什么历史意义?(这句话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它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新中国诞生了,中国人民从此当家做了主人。)(4)当五星红

18、旗徐徐升起时,三十万群众表现得怎样?这说明什么?(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说明他们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当家做主人感到无比激动,无比自豪。)(5)毛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当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主席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时,会场上的情景怎样?(三十万人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3齐读第2段课文。4归纳:(从典礼开始到毛主席宣读公告为止,这是开国大典的重要部分,主要写了以上三件事。)5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句子的含义。“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毛主席的宣布

19、,震动了全中国,使全中国人民感到无比欢快,无比激动,无比自豪,它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三)指导背诵“下午三点整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这段课文的背诵共6小节,难度较大。引导学生一小节一小节地背诵。每小节在背诵中要反复读,一句一句地读,边读边想边记。背诵前学生对不懂的词语、句子先质疑。两个同学互相背诵。)1男生背4、5、6小节。女生背7、8、9小节。男女生交换背。2然后指名背诵。3用投影做填空练习。(1)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 )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 )主席台。(2)毛泽东主席宣布:( )。(3)这( )

20、的宣告,这( )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 ),传到( ),使全中国人民的心( )。(4)他读到( )这一句的时候,三十万人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 )。观礼台上同时( )。(四)小结。(五)作业:背诵“下午三点整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平等乡马回营小学教案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任课教师第 周教学时间月 日月 日月 日月 日课题开国大典班级一应到人数实到人数第 3课时教学要求(一)继续学习课文第3、4、5段。进一步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二)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较深刻的句子。(三)学习课文用词准确、多处运用比喻的特点。教学重点(一)结合课文训练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

21、读速度。(二)理解文章中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三)学习文中用词准确,多处运用修辞的特点教学难点(一)结合课文训练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速度。(二)理解文章中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三)学习文中用词准确,多处运用修辞的特点。教学方法教学用具教学过程 (一)学习课文第3段。1指名读第3段。2文中描写几种兵种通过天安门,接受检阅?哪三种?请三名学生分别朗读描写海军、陆军、空军的语句。3讨论。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说出句子所表达的意思。(1)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挺着”是描写战士们雄纠纠、气昂昂的样子,“钢铁巨人”给人以坚强高大的印象。这句话表现了人民解

22、放军的队伍威武雄壮,它是人民的武装,是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强大安全保障。)(2)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抛”是描写群众情不自禁地把帽子、报纸等东西向高处扔去。“盖过”是描写群众的欢呼声之大,超过了飞机的隆隆声。这句话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群众在观看阅兵式时,看到自己的飞机飞上蓝天时的激动喜悦的心情。)(3)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嗓子喊哑了、手掌拍麻了,说明了人们的心情欢快、激动到了极点。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而表达的快乐和激动的心情。呼喊和鼓掌这是表达高兴和激动心情的形式

23、。)4齐读第3段。(二)学习第4段课文。1读课文(默读或指名读)。2说出这段的主要内容。3画出文中描写阅兵式后,傍晚时天安门广场景色的句子。说说这样描写的作用?(“天安门广场上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支礼花陆续射入天空。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让学生反复读这几句话,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句式整齐的写作特点。这样生动的描写,衬托了人们仍旧沉浸在开国大典的喜悦气氛之中,从侧面表现了中国人民当家做主人的无比幸福的心情。)(三)学习课文第5段。1指名读课文第5段。2说说“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这话的意思?(“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不仅是指灯笼火把照亮了北京城,而且象征着中

24、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北京城永远摆脱了过去的黑暗统治,获得了光明。这是人民群众心里的光明。)3学生齐读第5段课文。(四)学生合上书,再次听配乐朗读课文,边听边回忆全文内容。(五)说出本文的中心思想。(六)巩固练习。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跟括号里的词语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用投影出现下列句子。)(1)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走向)会场。(2)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朝着)主席台。(3)两股红流(游行队伍)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走)去。(七)小结。(八)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平等乡马回营小学教案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任课教师第 周教学时间月 日月 日月

25、 日月 日课题山海关班级一应到人数实到人数第 1 课时教学要求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所表达出的热爱祖国疆土,热爱中华民族的炽热情怀。 2、理解文章的行文思路。 3、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和准确用词的能力。 4、领会重点语句的含义及表达的情感。 5、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和准确用词的能力。 2、领会重点语句的含义及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用具教学过程一、导入语: 同学们,你去过万里长城吗?去过山海关吗?今天,我们就随着峻青去认识这座被誉为“天下 第一关”的山海关。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解行文思路 1、朗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标出自热段

26、的序号,概括每段内容 三、理解文章思路 思考:作者围绕山海关写了哪些内容? 总:赞叹山海关 分:所见:山海关的特点:气势的雄伟 地形的险要 所想:可歌可泣的历史 总:歌颂山海关 可让学生讨论总结,教师补充。 四、体会文章内容 可请学生朗读,边读边思考问题,或小组讨论。 1、请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第1,2段, 思考:这两节用怎样的词语介绍山海关的风貌? (“好一座威武的”,“雄关”,“这号称”等) 这些词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感叹) 2、朗读第35段 思考:作者用哪些语句概括了山海关的特点和自己的感受? (那气势那地形在我) 文中哪些地方具体表现了这些特点?(第4段分写第5段合写) 五、小节:

27、本节课我们看到了雄伟的山海关,那么,作者站在山海关之上又会想到些什么呢下节我们继续赏析课文? 平等乡马回营小学教案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任课教师第 周教学时间月 日月 日月 日月 日课题山海关班级一应到人数实到人数第2 课时教学要求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所表达出的热爱祖国疆土,热爱中华民族的炽热情怀。 2、理解文章的行文思路。 3、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和准确用词的能力。 4、领会重点语句的含义及表达的情感。 5、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和准确用词的能力。 2、领会重点语句的含义及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用具教学过程一、回顾复习

28、上节内容 1、全文按怎样的思路展开? 2、第1、2段作者直接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二、细读文章,体会内容 教师可用各种朗读方式让学生读,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或小组讨论,教师启发引导补充。 1、朗读第6-9段 思考:作者站在雄关之上,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精神异常振奋,心胸倍加开阔慷慨悲歌,涌遍全身) 作者想到了什么? (第6段:在广阔的自然空间畅游第9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又分别有怎样的感受?(第7,9段) 作者用哪些词语概括了山海关的历史及自己的感受? (抵御,捍卫热血沸腾,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 2、朗读第10段并思考: 这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歌颂) 作者用哪些词语概括了山海关的形象?

29、(雄伟庄严的风貌,伟大的体魄) 又用哪些词语概括了山海关的历史和精神?(可歌可泣忠贞的灵魂) 三、归纳文章主题 可让学生思考概括讨论,教师引导补充明确 本文通过描写山海关的雄伟壮丽,缅怀山海关的历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感情 四、小节 这篇抒情散文,写作者在雄关上的目睹和遐想,用描写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抒发自己的感情,全文洋溢着爱国的激情。 五、拓展 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们体会到了作者的爱国之情,作为新一代的我们又应该怎样爱我们的祖国呢? 平等(pngdng)乡马回营小学教案2009-2010学年第一(dy)学期六年级语文任课教师第 周教学时间月 日月 日月 日月 日课题望大陆班

30、级一应到人数实到人数第 1 课时教学要求 1、深刻理解,体会作者对祖国对故乡的思念,以及有家不能回的痛苦。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教学重点深刻理解,体会作者对祖国对故乡的思念,以及有家不能回的痛苦。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用具教学(jio xu)过程:一、引入:齐读课题,读了读题,你想到些什么?我们以前学过哪些怀念家乡的古诗,一起来复习一下。二、学习(xux)新课1、请一位同学(tng xu)读课文,把不懂的地方画上记号。2、交流(jioli):兮:文言助词,相当于现在的“啊!”殇:书面语。人没到成年即死去。3诗的作者是于佑任,读了课文你知道他是在哪儿写这首诗的,又是哪儿人呢?你是从哪里知道的?介

31、绍作者:于佑任是陕西泾阳县人,他早年跟随孙中山先生参加辛亥革命,是孙中山先生的亲密战友,也是国民党的元老之一,他一生爱国,希望早点结束战争,国共合作,建立一个伟大而富强的中国,然而他的愿望一起未能实现。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攻入南京,于先生撇下妻小被迫随国民党去了台湾。晚年,于右任孤居台湾,在大陆还有他的妻子和女儿,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越来越强烈,然而,盈盈一水的台湾海峡无情地割断了于老先生的思念之情。有家不能回,亲人不能见,他过着凄凉冷漠的生活。1964年,于右任先生在台北病逝。后人从他的遗物中发现两张字条,一张上书:“我百年后,愿葬玉山或阿里山树木多的高处,可以时时望

32、大陆。”旁注:“山要最高者,树要最大者”。还在“高”字旁划了一个圈,强调登高遥望大陆的心情。另一张纸所书即本文内容了。 4了解了这些背景后,我们再来细读课文,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于老对故乡的深情,怎么体会到的? 5交流 6这是何等的悲切之情啊,它撼人心魄,在人们的心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很快遍了海峡两岸。两岸的同胞吟诵着,不禁潸然泪下,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再来感受十三亿中国人对祖国统一的期盼之情。三、拓展交流1与课文主题一致的文章你还知道哪些?交流一下。2于先生(xin sheng)其它的诗:“长恨天涯隔一水,头白鸳鸯各自飞,两岸心声(xnshng)都是泪,一寸相思一寸灰”。3香港于199

33、7年祖国,澳门于1999年也回归祖国,两地与祖国大陆实行一国两制,繁荣安定(ndng),两岸人民迫切希望祖国统一,党和政府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但对这些情况了解太少,交流一下。4学了本文你内心有些什么想法,或有些什么话要对台湾人民或领导人讲,简要地写一写。四、小结:教学反思:平等乡马回营小学教案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任课教师第 周教学时间月 日月 日月 日月 日课题太阳与士兵班级一应到人数实到人数第 1 课时教学要求1、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太阳与士兵的对话,体会文章所表达出的边防战士对祖国的忠诚之情。2、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归纳出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的,提高概括能力。3、帮助学生

34、认识五个生字。4、对有条件的学生可以指导他们读后练习,用书信的形式写出读后感。教学重点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归纳出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的,提高概括能力。教学难点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归纳出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的,提高概括能力教学方法教学用具教学(jio xu)过程:一、解题(ji t)导读。谈话:生活(shnghu)中,有各种对话儿子与母亲的对话,学生与老师的对话可是,你听过这样的对话吗?板书:太阳与士兵二、初读对话。以个体自读为主,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想想一共有多少次对话。三、再读对话,一边读,一边想:每次对话主要说了什么内容,你从中感受到了“东方一哨”士兵怎样的形象?1、读第一次对

35、话,要想象士兵们清晨高唱上岗,在太阳照耀下升旗的情景。2、读第二次对话,要想象士兵们用自己的双手在荒凉的小哨所上建起升旗场的情景。3、读第三次对话,要想象(xingxing)士兵们年复一年在冰天雪地迎风站哨的情景。四、巩固(gngg)练习。1、注意下面句子中带点的词,想想这样写所包含的意思(y s)和情感,再有感情地读一读这几句话。北国的松,江南的竹,中原的月季,陕北的向日葵每一料种子都带着战士的馨香在这里落户。我们要将我们全部的光和热,献给祖国,献给人民,献给您伟大的祖国!2、为课文插图配一首小诗,题目是太阳与士兵。3、给“东方第一哨”的解放军叔叔写一封信,倾吐你心中想说的话。课后反思:平等

36、乡马回营小学教案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任课教师第 周教学时间月 日月 日月 日月 日课题语文百花园二班级一应到人数实到人数第 1 课时教学要求1、认识比喻修辞,并能实际运用。用指定的比喻词写句子,把内容表达得更加生动。2、学习积累中华古典优秀诗文。3、提高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4、语文大课堂活动“今日家乡”。着力让学生每个个体主动参与,自由选择活合作伙伴,学习自己策划调查采访方案、自主确定汇报展示方案方式。5、不限内容范围、文体样式,自由作文,提高自助写作能力。教学重点认识比喻修辞,并能实际运用。用指定的比喻词写句子,把内容表达得更加生动。教学难点自由作文,提高自助写作能

37、力。教学方法教学用具教学(jio xu)过程:一、温故知新(wn g zh xn)1、理解(lji)与运用:体会出句中带点词语所采用的打比方修辞方法,把句子描绘的情景表现得更加具体形象。让学生在比喻句子中体会比喻修辞的作用。(1)投影:“每一声炮响,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比喻)每一声炮响,全场就有一阵十分响亮的掌声。(形容)”(2)让学生说说是用什么比喻什么?(3)反馈交流:第1个句子中,采用“海洋”来比喻天安门广场上的人很多很多,就像宽广无比的大海:后用“海上的波浪”来比喻天安门广上的红旗也很多以及飘扬翻动的样子,就像大海上翻滚的波浪。第2个句子(j zi)中,用“雷明”来比喻会场上

38、人们的鼓掌声特别响亮,就像打雷的声音(shngyn)那样震天动地。(4)学习用比喻的方法来写句子(j zi),要用上指定的比喻词。2、拓展与交流(1)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宁宁和丫丫二人的对话。(2)各自说说自己的认识,或是产生共鸣的收获,或是与之不同的感受。(3)教师酌情进行点评。3、积少成多所选诗的作者龚自珍是清代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是中国近代史上首开新风气的人物。他48岁时因主张革新受到清政府顽固派的打击迫害,终以父亲老等借口辞官归乡。这首诗是他回家途中,读陶潜诗的有感而发。他有力地批判了即将灭亡的封建制度,抗击朝政,表现他期盼变革现实、振兴国家、以抵抗外敌的意愿,充满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

39、(1)对不理解的地方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和注解去解决。(2)指导朗读并能背诵。(3)可以让学生搜集、抄写有关表达“爱我中华”之情的诗句、格言等。例如: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宋。岳飞)人生富贵岂有极,男儿要在能死国。(明。李梦阳)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趁之?(清。林则徐)祖国陆沉人有责,天涯飘泊我无家。(清。秋臻)人在异域最思念家乡,人在异国最怀念祖国。(侠名)平等(pngdng)乡马回营小学教案2009-2010学年第一(dy)学期六年级语文任课教师第 周教学时间月 日月 日月 日月 日课题语文百花园二班级一应到人数实到人数第2 课时教学要求1、认识比喻修辞,并能实际运用。用指定的比喻词

40、写句子,把内容表达得更加生动。2、学习积累中华古典优秀诗文。3、提高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4、语文大课堂活动“今日家乡”。着力让学生每个个体主动参与,自由选择活合作伙伴,学习自己策划调查采访方案、自主确定汇报展示方案方式。5、不限内容范围、文体样式,自由作文,提高自助写作能力。教学重点认识比喻修辞,并能实际运用。用指定的比喻词写句子,把内容表达得更加生动。教学难点自由作文,提高自助写作能力。教学方法教学用具教学(jio xu)过程:1、积少成多所选诗的作者龚自珍是清代杰出(jich)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是中国近代史上首开新风气的人物。他48岁时因主张革新受到清政府顽固派的打击迫害,终以父亲老等借口辞官归乡。这首诗是他回家途中,读陶潜诗的有感而发。他有力地批判了即将灭亡(m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