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七第一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课件-(共21张PPT)_第1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七第一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课件-(共21张PPT)_第2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七第一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课件-(共21张PPT)_第3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七第一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课件-(共21张PPT)_第4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七第一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课件-(共21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917-1991)列 宁:斯 大 林:赫 鲁 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1)战时共产主义(2)新经济政策(3)电气化设想 (4)晚年探索“斯大林模式”改革改革改革解体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课标要求: 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学习目标:1.说出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政治、经济形势。2.从背景、目的、主要内容和影响等方面,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3.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哈默先生的

2、苏俄之行石油大王阿曼德哈默(美): 美国企业界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在大学时就成为美国第一位在校的百万富翁,后成为美苏贸易代理人,与东西方政界的领导人都有深厚交情,他曾受到列宁的亲切接见,邓小平曾亲自邀请他到中国访问。 1921年,哈默年方23岁,血气方刚的他开始了他的“月球探险式的苏俄之行”。自主学习1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1)国内:地主和资产阶级不断叛乱。 (2)国际:协约国武装干涉。2.目的:(1)为战胜国内外敌人,巩固苏维埃政权。 (2)实现向 的直接过渡。3.内容:(1)农业上,实行 。(2)工业上,大小企业一律 。(3)商业上,取消 。(4)分配上,实行 。(5)成年人

3、义务劳动制。4.评价:(1)积极: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应了战时需要,集中了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2)消极:引发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自主学习2 新经济政策1.背景:(1)战争破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失误引发经济危机。(2)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工人农民对 政策强烈不满,举行罢工和暴动。2.目的:(1)消除经济危机,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2)消除政治危机,巩固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3.内容:(1)农业上,用 代替余粮收集制。(2)工业上,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前提下,部分企业实行 。(3)商业上,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4)分配上,实行

4、按劳取酬的 。4.作用:(1)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和工农联盟;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次正确探索.哈默的苏俄之行所备所需材料一: 1921年初夏,哈默开始了他的苏俄之行第二天一早,他去商店购买他进入苏俄国境前最后一段旅途所需的食物。他买了一整箱的干酪、黄油、果酱、沙丁鱼、面包和饼干 哈默自传材料二:沃尔夫领着他去财政部 ,把他带来的美元兑换成一张张还没来得及打排孔的配给券, 他剪开就拿它们去做交易,哈默用配给券付给他们擦鞋钱 这时多亏有人告诉他,外交人民委员会将会发给他一张特种供应卡,凭卡可以从国营食品供应站领取肉类 、蔬菜和面包 ,假如有货供应的话 哈默自

5、传哈默做了怎样的准备?苏俄政府为他准备了什么?为什么? A 、余粮收集制 B、工业全面国有化C 、取消自由贸易 D、实行实物配给制内容农业余粮收集制工业企业国有化贸易取消自由贸易分配实行实物配给制 政府低价收购,不允许私 人买卖,实际是无偿征收 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管理 取消私人商业,政府实行凭证供应,否定商品、货币关系 一切生活用品由国家统一分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特点:行政命令管理经济,排斥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 利用行政手段掌握一切生产、生活资料,消灭私有制和商品交换,带有“共产主义”色彩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

6、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真正的主要的门径 。” 苏联史 根据材料,判断当时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目的是? 目的:应对战争的需要, 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 适应了战时的需要,保障了军事上的胜 利,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引发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利用行政手段来消灭私有制和商品交换,虽然带有“共产主义”色彩,但它是在战争环境和经济被破坏的条件下被迫采取的非常措施,它并不适应当时苏联的社会生产力。追随理想的实验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马克

7、思评价:材料一: “月球探险式的苏俄之行”。 数以百计的儿童,一个个腆起肚皮,四肢萎缩,前来敲打这列莫斯科火车的两侧车厢,一个劲儿地乞讨食物。抬担架的排成一字儿长溜,川流不息地把难民车上的尸体抬往公墓。从莫斯科来的代表团还听说了人吃人的惨事。 哈默自传材料二: 水兵叛乱了 1921年2月28日,隶属于苏维埃政府波罗的海舰队的喀琅施塔得要塞的2.7万名水兵发动起义。起义士兵公开提出的口号是:“拥护没有共产党人参加的苏维埃”、“立即取消粮食征购队”。 世界史哈默的苏俄之行所见所闻根据材料,概括1921年哈默来到苏俄时,苏俄面临怎样的状况?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伏尔加河灾区,担架上的小棺材,

8、抬往墓地。 图片来源:凤凰周刊 2009年第14期身边躺下的母 亲已经死去 材料一:哈默注意到在他离开的一个月里,莫斯科的情况已有所改善:一度废弃的商店又开张营业了,铺子里摆满了食品,连法国葡萄酒和上等的哈瓦那雪茄烟也都放上了柜台。哈默承诺的运往苏联的小麦在1921年10月(从美国)订购,但头一批货物是同年12月才海运到苏联的。 哈默自传材料二:1921年10月14日,列宁第一次接见了哈默先生,以后又多次接见他。列宁还亲自过问哈默在苏联的贸易活动,又给了他在苏联的石棉开采特许权。 哈默自传哈默的苏俄之行三:所作所为根据材料,指出哈默在苏俄做了什么事情?获得什么权利?反映了苏俄政府的什么政策?A

9、、 粮食税 B、国家资本主义C 、实行自由贸易 D、工资制新经济政策的实施项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内容作用农业政策工业政策贸易政策分配制度余粮收集制企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物配给制粮食税国家资本主义恢复自由贸易,允许商品买卖按劳取酬工资制减轻农民负担,缓解政府和农民间的矛盾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提高劳动积极性管理手段所有制高度集中,行政管理单一的公有制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特点: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标志苏维埃工作重心的转移:由应对战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

10、的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引导到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上去)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 列宁全集第4卷第525页 回归现实的实验列宁指出:这些人怎么啦,怎么能够抓住书本上的只言片语而忘掉现实呢?只有发展国家资本主义,我们才能达到社会主义,否则,就不会有社会主义。 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34卷以上材料,反映了列宁的什么精神? 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理论结合实际, 勇于创新的精神。 新经济政策出台后,党内罗明纳兹、沙茨金等人认为:实行新经济政策是放弃十月革命的成果、回到资本主义、毁灭苏维埃政权。 年份 项目 1913年1920年1925年19

11、25年 1913年农业总产值(%)10067112112种植业(%)10064107107畜牧业(%)10072121121粮食(万吨)76504.5197.24794.7牛(万头)60605.2506.210102.5猪(万头)20901.7502.180104.3表1:1913年1925年俄国/苏俄/苏联的农业生产情况 新经济政策给苏俄(联)带来了什么? 年份项目1913年1920年1925年1926年总产值(按1926/1927年度价格计算)(亿卢布)102.5114.1077.39110.83产值指数(以1913年为100)10013.875.5108.1表2:1913年1925年俄国

12、/苏俄/苏联的工业生产情况 新经济政策实施后,苏俄(联)的工农业生产已恢复到战前水平。项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背景内容农业政策工业政策贸易政策分配制度特点影响内忧外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应新情况,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余粮收集制工业全面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固定粮食税 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 下,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按劳取酬实行自由贸易1. 巩固政权2. 过渡失败1.恢复经济,巩固政权2.过渡的正确途径行政干预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1、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2、借鉴学习资本主义的长处3、与时俱进,敢于创新4、维护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对我国改革开放的启示:今天的学习中,我们用到

13、了哪些史料?哈默自传、列宁全集、饥民照片 苏联史、简明世界通史、世界史、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等史料的表现形式 : 文献史料:史书、档案、日记、报刊 实物史料:遗物、遗址、出土文物 图像史料:绘画、照片 口述、口传史料:民间传说等史料的价值 : 一手史料: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 二手史料 :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1、一部描写1919年苏俄人民抗击协约国和国内叛乱分子的电影,有这样几组镜头,你认为不符合历史真实的是( )A、一位农民牵着几头羊到集市上去卖,与一位买主讨价还价B、几乎所有的工厂都注明“苏维埃国有字样”C、老百姓的生活用品由政府定期发放,他们的日子过的紧巴巴的D、成年人每周都自觉参加一天义务劳动2列宁曾讲过:“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这里的“尝试”是指 ( )A十月革命 B斯大林模式 C新经济政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AD巩固检测3“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了产品的供应了,物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