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道路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报告》_第1页
《某道路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报告》_第2页
《某道路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报告》_第3页
《某道路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报告》_第4页
《某道路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XX区XX镇XX南路道路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广州市XX市政建筑设计院二0一一年八月目 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214274892 1区位描述 PAGEREF _Toc214274892 h 5 HYPERLINK l _Toc214274893 1.1地理位置图 PAGEREF _Toc214274893 h 5 HYPERLINK l _Toc214274894 1.2概述 PAGEREF _Toc214274894 h 6 HYPERLINK l _Toc214274895 1.2.2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及规范 PAGEREF _Toc214274

2、895 h 6 HYPERLINK l _Toc214274896 1.3现状评价及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PAGEREF _Toc214274896 h 6 HYPERLINK l _Toc214274897 1.3.1道路现状评价 PAGEREF _Toc214274897 h 6 HYPERLINK l _Toc214274899 1.3.2现状交通量及技术评价 PAGEREF _Toc214274899 h 6 HYPERLINK l _Toc214274900 1.3.3沿线(控制性)建筑、河流及地上、地下管线等情况 PAGEREF _Toc214274900 h 6 HYPERLINK

3、l _Toc214274901 2工程地质条件 PAGEREF _Toc214274901 h 6 HYPERLINK l _Toc214274902 3.1工程地点、范围、规模、建设期限、分期修建计划 PAGEREF _Toc214274902 h 9 HYPERLINK l _Toc214274903 3.2规划简况9 HYPERLINK l _Toc214274904 3.3远期交通流量流向的分析,设计小时交通量的确定,荷载等级的确定10 HYPERLINK l _Toc214274906 3.4主要交叉路口渠化处理方式11 HYPERLINK l _Toc214274908 3.6工程

4、设计12 HYPERLINK l _Toc214274909 3.6.3.4超高及加宽的设置13 HYPERLINK l _Toc214274910 4路基、路面设计 PAGEREF _Toc214274910 h 13 HYPERLINK l _Toc214274914 5排水设计 PAGEREF _Toc214274914 h 15 HYPERLINK l _Toc214274916 6.1设计采用的规范18 HYPERLINK l _Toc214274917 6.2主要技术标准19 HYPERLINK l _Toc214274918 6.3工程背景及地质概况19 HYPERLINK l

5、_Toc214274919 6.4水文流量计算19 HYPERLINK l _Toc214274921 6.5设计要点20 HYPERLINK l _Toc214274922 (4)桥台设计20 HYPERLINK l _Toc214274923 (5)桥梁安全设施设计20 HYPERLINK l _Toc214274924 (6)人行道栏杆设计20 HYPERLINK l _Toc214274925 (7)采用主要材料20 HYPERLINK l _Toc214274926 6.6主要材料要求20 HYPERLINK l _Toc214274927 6.7施工要点20 HYPERLINK l

6、 _Toc214274928 6.8美观性设计细节与要求20 HYPERLINK l _Toc214274929 6.9施工注意事项20 HYPERLINK l _Toc214274930 6.10运营及管理注意事项21 HYPERLINK l _Toc214274931 8 交通工程设计21 HYPERLINK l _Toc214274932 9 路线交叉 PAGEREF _Toc214274932 h 21 HYPERLINK l _Toc214274933 9.1、设计原则 PAGEREF _Toc214274933 h 21 HYPERLINK l _Toc214274934 9.2、

7、技术标准采用情况 PAGEREF _Toc214274934 h 21 HYPERLINK l _Toc214274935 9.3、平面交叉的分布及设置概况 PAGEREF _Toc214274935 h 21 HYPERLINK l _Toc214274936 10 环境影响设计与水土保持 PAGEREF _Toc214274936 h 21 HYPERLINK l _Toc214274937 10.1环境保护设计 PAGEREF _Toc214274937 h 21 HYPERLINK l _Toc214274938 10.1.2、项目区域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现状 PAGEREF _Toc2

8、14274938 h 21 HYPERLINK l _Toc214274939 10.1.3、环境敏感区域分析及与自然保护区、水资源保护区等的关系 PAGEREF _Toc214274939 h 22 HYPERLINK l _Toc214274940 10.1.4、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 PAGEREF _Toc214274940 h 22 HYPERLINK l _Toc214274941 10.1.5、主体各专业设计的环境保护措施 PAGEREF _Toc214274941 h 22 HYPERLINK l _Toc214274942 10.1.6、拟采用的植物配置及特性 PAGEREF _

9、Toc214274942 h 22 HYPERLINK l _Toc214274943 10.2 水土保持 PAGEREF _Toc214274943 h 23 HYPERLINK l _Toc214274944 11 筑路材料 PAGEREF _Toc214274944 h 23 HYPERLINK l _Toc214274945 11.1、沿线筑路材料种类、质量、储量、供应量、运输条件及运距 PAGEREF _Toc214274945 h 23 HYPERLINK l _Toc214274946 11.2、主要料场分布情况 PAGEREF _Toc214274946 h 23 HYPERL

10、INK l _Toc214274947 11.3、主要材料采、购及运输情况 PAGEREF _Toc214274947 h 23 HYPERLINK l _Toc214274948 12 施工组织设计 PAGEREF _Toc214274948 h 24 HYPERLINK l _Toc214274949 12.1 材料计划 PAGEREF _Toc214274949 h 24 HYPERLINK l _Toc214274950 12.2施工工期计划 PAGEREF _Toc214274950 h 24 HYPERLINK l _Toc214274951 12.3、劳动力计划 PAGEREF

11、_Toc214274951 h 24 HYPERLINK l _Toc214274952 12.4、设备配备计划 PAGEREF _Toc214274952 h 25 HYPERLINK l _Toc214274953 12.5、主要工程数量表 PAGEREF _Toc214274953 h 25 HYPERLINK l _Toc214274954 12.6、主要工程、控制工期的工程和特殊工程的施工方案 PAGEREF _Toc214274954 h 25 HYPERLINK l _Toc214274955 12.7、临时工程安排 PAGEREF _Toc214274955 h 26 HYPE

12、RLINK l _Toc214274956 12.8存在问题与建议 PAGEREF _Toc214274956 h 26 HYPERLINK l _Toc214274957 13 设计概算 PAGEREF _Toc214274957 h 26 HYPERLINK l _Toc214274958 14 附件 PAGEREF _Toc214274958 h 261综合说明1.1道路地理位置图XX南路位于XX镇神山管理区工业园南片,处于广花冲积盆地中部,土质为珠江三角洲冲积沙岩风化土,地下水位较高。道路北与神山大道相交,南临水渠,东临广清高速神山出口,西邻神山商贸新区,为神山工业园重要的交通干道,建

13、成后将明显促进园区的经济、社会效益。道路总长300米,其中K0+000至K0+180于2002年开始施工,整体路段基本完成雨水主管敷设,且K0+000至K0+180路段已完成路床填筑整理,同年由于后续资金不足,工程暂停。2003年至2010年数年间,路面陆续搭建起一些临时工棚,附近居民将大量建筑垃圾无序排放其上。XX、神山两镇合并以后,由新镇政府重新筹措资金推进工程建设。考虑到道路原有建设标准较低,且欠缺道路电气工程,因此对XX南路进行改造完善。神山工业园区位图XX南路区位图概述1.2.1设计依据1)广州市神山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1.04)2)XX区土地总体利用规划(2002年);3

14、)XX区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4)XX区“十一五”工业发展专项规划;1.2.2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及规范(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DBJ50-064-2007)(3)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7)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8)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9)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

15、332-2002)(10)室外给水排水工程设施抗震鉴定标准(GBJ43-82)(11)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50106-2001.6)(12)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13)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标准汇编(14)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12009)(15)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1.2.3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本项目坐标系统采用广州市独立坐标系,广州高程;1.3现状评价及沿线自然地理概况1.3.1道路现状评价道路路基土石方开挖在场坪施工完成,道路现状K0+180至K0+300路段为挖方地段。1.3.2现状交通量及技术评价按神山工业园区规划

16、,该道路主路规划为城市次干路级,项目区内拥有公路、市政路、村道等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但受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项目区内仍以公路运输为主要的客、货集散运输方式。因此,本项目的交通量预测采用直接推算法预测。即根据对交通量调查资料的分析,确定基年交通量,然后通过研究地区经济与交通运输的关系,采用多种手段科学地确定拟建项目交通量的增长率,最后根据确定的基年交通量和未来交通量的增长率进行交通量预测。由于本项目为新建公路,对原有道路的总交通流的流向没有改变,只是在局部路段改变交通运输的轨迹,因此交通量不对交叉的设置方式起制约作用。它的修建使工业园区的道路网趋于完善,将大大改善工业园区的交通状况。1.3.

17、3沿线(控制性)建筑、河流及地上、地下管线等情况。K0+000至K0+180于2002年开始施工,整体路段基本完成雨水主管敷设,且K0+000至K0+180路段已完成路床填筑整理,同年由于后续资金不足,工程暂停。临建建筑基本将雨水、污水接驳入道路雨污管网。2工程地质条件2.1地形地貌XX区XX镇地处XX区西北部、流溪河下游,地理座标为北 纬233度,东经1133度。2004年6月份,根据省、市、区的要求, XX镇完成了镇级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撤销了神山镇,将其行政区域 并入XX镇,调整后辖区总面积达95.71km2,2007年底该镇总人口 126万人,外来流动人口7万人,合计居留人口196万,辖

18、区内有 10个居民委员会和35个行政村。该镇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条件便利、 历史文化悠久,历来是广州中北部重要的商贸集镇。一直以来,该镇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带动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施政方针,按照“调一强二扶三”的工作思路,积极优化和提升经济发展的结构与质量,促进了经济增长速度和效益再上新台阶。广州市地处广花凹陷,增城凸起和三水断陷盆地交接部位,并在北东向广从和近东西向广三两大区域性断裂汇合地段。三元里地区除了广从断裂和广三断裂交汇处,还有鲡湖断裂和马鞍山断裂以北东方向通过本区,场地钻孔揭示砂页岩地层,褶被强烈,历史上曾多次出现过4-5级的地震,近年仍有小震活动。XX镇内岗地残丘区以沙页岩为

19、主,其次为花岗岩、红色页岩及其风化化物,平原区为流溪河监区积物。形成土壤有水田土壤类部分旱地土壤类等,土质为珠三角洲冲积沙岩风化土,土壤的承载力各处不同,由于地下水位较高,故总体土地承载力偏低,约为15吨/平方米。XX镇域主体处于广州从化地质断裂带以东,瘦狗岭断裂带以北,广从断裂带对XX有一定影响,但XX镇至今未有地震活动记载。2.2气象与水文该地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多年平均气温217,1月平均气温14,7月平均气温26。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650mm,其中49月为多雨期, 10月至翌年3月为旱季;全年相对湿度79,日照时间长,无霜期350d,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本地

20、区年最大降雨量为2865mm,出现在1920年;年最小雨量1113mm,出现在1916年。由于季候风和台风影响,降雨量年内分配不均,通常汛期(49月)的降雨量占全年降降雨量80,前汛期;(46月)占42,后汛期(79月)占38,汛期雨量集中,易造成内涝。本地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650mm;年最大降雨量2865mm,出现在1920年;年最小降雨量1130mm,出现在1906年。由于季候风和台风影响,年降雨量年内分配不均,通常汛期(49月)的降雨量占全 年降雨量的80,前汛期(46月)占42,后汛期(79月)占38,汛期雨量集中,易造成内涝。根据2003年已修编广东省暴雨参数等值线图查出本流域各历

21、时暴雨均值H、变差系数点面换算系数用cs=35cCV皮而逊III型曲线计算得各历时频率的降雨量见表2-2。平均年蒸发量1276mm。一年之中7-9月蒸发较大,平均最大7月份,为143mm;最小2月份,为63mm。年蒸发量最大是1963年为1485 mm,最小1953年,为1048 mm 月最大蒸发量283 mm,出现在1966年9月。表2-2 各频率暴雨量计算成果表历时H(mm)CvP(mm)雨量(mm)152010分钟22.50.3548.438.128.41小时60.00.40138.6106.576.96小时100.00.45252.0188.0130.624小时140.00.45352

22、.8260.0182.872小时173.00.45436.0325.6225.92.3地层岩性根据地表工程地质测绘及钻探揭露成果表明,场地内地层结构简单,地表被第四系全新统素填土、残坡积层粉质粘土层覆盖,下伏侏罗系中统的泥岩、砂岩。现将地层岩性特征及分布规律自上而下(由新到老)分述如下:1素填土(Q4ml):杂色。由砂、泥岩碎块石及粘性土组成,硬杂物粒径5370mm,含量2535%,结构稍密、稍湿,为人工抛填形成,填龄5年以上。仅在局部民房及简易公路中揭露,钻探揭露层厚为0.509.00m。2粉质粘土(Q4el+dl):黄褐色。由粉粒、粘粒组成,可塑状,无摇震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无光泽反应

23、。该层主要分布于斜坡及农田上,分布范围广,钻探揭露层厚一般较薄,为0.50m 4.20m,仅在局部农田中土层较厚,达13.20m。3泥岩(J2s-Ms):暗紫红色。由粘土矿物组成,泥质结构,多含砂质,中厚厚层状构造。强风化带岩石较破碎,岩质较软,岩芯呈碎块状,手折易断,强风化层厚度1.4011.60m;中等风化岩石较完整,岩质较硬,岩芯呈柱状。分布于整个场地范围,为主要岩层。4砂岩(J2s-Ss):黄色浅灰白色。由石英、长石、云母等组成。中粒结构,多为钙质胶结,局部为泥质胶结,中厚厚层状构造。强风化带岩石较破碎,岩质较软,岩芯呈碎屑碎块状,手折易断,强风化层厚度1.107.90m;中等风化带岩

24、芯呈柱状,岩质较硬,锤击声脆。分布于整个场地范围,为主要岩层,与泥岩呈互层状产出。2.4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及基岩面起伏特征场地内中等风化泥岩和砂岩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分别为4.93Mpa和18.61Mpa,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中表3.2.2-1划分岩石坚硬程度等级泥岩属极软岩,砂岩属较软岩。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表3.2.2-3确定岩体基本质量等级泥岩属级,砂岩属级。场地岩土界面倾角一般为1835,局部达50,与地形坡度基本一致。2.5水文地质条件场地属长期剥蚀丘陵地貌,场地整体上西侧低,地表水具良好的排水条件。场地内粉质粘土、泥岩属隔水层,砂

25、岩属弱透水层,素填土属含(透)水层;大气降雨将形成地表径流向地势低洼处排泄,少部分下渗至岩体中形成裂隙水,属地下水贫乏区。钻探施工完毕后,提干钻孔中循环水,水位不恢复,表明在勘察期间在钻探深度内无地下水存在,在场地局部地段填土层较厚处有形成局部滞水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根据环境地质条件判定,地下水对基础砼微腐蚀性。地基土对基础微腐蚀性,对拟建建(构)筑物影响小。2.6不良地质作用经地表工程地质测绘及钻探揭露表明:本建筑场地在钻探深度范围内未发现断层、滑坡、崩塌及危岩等不良地质作用。3工程概况3.1工程地点、范围、规模、建设期限、分期修建计划。工程位于神山工业园南片,北与神山大道相交,南临水渠

26、,东临广清高速神山出口,西邻神山商贸新区,为神山工业园重要的交通干道,道路总长300米,本次设计工业大道按城市次干路级标准修建,道路全长300m,标准路幅宽度5m人行道+7.5m车行道+5m绿化带+7.5车行道+5m人行道=30m。设计范围包括路基、路面、雨污排水改造、路灯工程。3.3远期交通流量流向的分析,设计小时交通量的确定,荷载等级的确定。机动车道通行能力按单位时间通过道路某断面的的普通汽车计。普通汽车车种换算系数为1.50,设计小时交通量按下式计算:Nh=Nda*k*。Nda为设计年限的年平均日交通量;k为设计高峰小时交通量与年平均日交通量的比值;为主要方向交通量与断面交通量的比值。根

27、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拟定该条道路为双向四车道的城市次干路级,设计车速为40km/h,设计采用的服务水平为一级,标准轴载BZZ-100,设计年限为30年。3.4主要交叉路口渠化处理方式 与XX南路的交叉路口及渠化处理方式已在其它道路施工图中处理完好,本次设计不再叙述。与神山大道的交叉路口及渠化处理方式详见交叉口竖向设计图。3.5工程修建的意义由于XX区神山管理区工业基础较为雄厚,产业布置密集,道路建设为工业园区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工业园基础设施完善后,道路节点连接欠充分,建造后促进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3.6工程设计3.6.1道路规划情况道路位于XX区神山工业园区

28、,是工业园主要道路,本次设计主路按城市次干路级标准修建,道路全长300m,标准路幅宽度5m人行道+7.5m车行道+5m绿化带+7.5车行道+5m人行道=30m;各专业管线按工业园规划要求设计。3.6.2技术标准与设计技术指标根据道路路网规划、地形、地质条件,主路为城市次干路II级,其主要技术标准见下表:主要技术标准表序 号项 目单位指标值1道路等级城市次干路级2设计速度km/h403最大纵坡0.14车道数4(双向)5路基全宽m306设计荷载公路I级7路面标准轴载BZZ-100 8地震动峰值加速度g0059路面类型沥青混土路幅构成如下图: 3.6.3平面和纵、横断面设计原则及内容 3.6.3.1

29、平面设计原则1)在路线设计和选线中,应该尽量满足集镇规划要求。2)路线设计应在保证行车安全、舒适、迅速的前提下,使工程数量小,造价低,运营费用省,效益好,并有利于施工和养护。在工程量增加不大时,应尽量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不应轻易采用最小指标或低限指标,也不应片面追求高指标。3)选线时应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进行深入勘测,查清其对工程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路线应设法绕避特殊地基地区。当必须穿过时,应选择合适的位置,缩小穿越范围,并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4)选线应重视环境保护,注意由于道路修筑以及汽车运行所产生的影响与污染等问题。3.6.3.2纵断面设计原则:纵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是根据道路等级、沿线的自然

30、地理条件和构造物控制标高等,以及规划竖向设计,确定路线合适的标高、各坡段的纵坡度和坡长,并设计竖曲线。基本要求是纵坡均匀平顺、起伏和缓、坡长和竖曲线长短适当、平面与纵断面组合设计协调、以及填挖经济、平衡。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为:1)纵坡设计必须满足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的各项规定。2)为保证车辆能以一定速度安全顺适地行驶,纵坡应具有一定的平顺性。起伏不宜过大和过于频繁。尽量避免采用极限纵坡值,和理安排缓和坡段,不宜连续采用极限长度的陡坡夹最短长度的缓坡。连续上坡或下坡路段,应避免设置反坡段。3)纵坡设计应对沿线地形、地质、水文、气候和排水等综合考虑,视具体情况加以处理,以保证道路的

31、稳定与通畅。4)一般情况下纵坡设计应考虑填挖平衡,尽量使挖方运作就近路段填方,以减少借方和弃方,降低造价和节省用地。5)纵坡除应满足最小纵坡要求外,还应满足最小填土高度要求,保证路基稳定。6)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充分考虑通道、水利等方面的要求。本次道路纵断面设计均是参考地块平场设计标高,保证每个地块都能与道路良好的衔接,并尽量减小道路两侧的防护工程。3.6.3.3平纵组合设计原则:1)设计原则(1)应在视觉上能自然的引导驾驶员的视线,并保持视觉的连续性。(2)注意保持平、纵线形的技术指标大小应均衡。(3)选择组合得当的合成坡度,以利于路面排水和行车安全。(4)注意与道路周围环境的配合,它可以减轻

32、驾驶员的疲劳和紧张程度,并可起到引导视线的作用。 2)平曲线与竖曲线的组合(1)平曲线与竖曲线应相互重合,且平曲线应稍长于曲线。(2)平曲线与竖曲线大小应保持平衡。 3)暗、明弯与凸、凹竖曲线的组合应合理、悦目。3.6.3.4超高及加宽的设置 (1)超高:超高横坡采用1%,向曲线内部倾斜。超高绕道路中心线旋转,超高渐变采用三次抛物线,超高渐变段均设置在缓和曲线全段范围内。超高计算公式如下:iil2/L2(3-2l/L)其中:i-缓和曲线上任一点超高值i-超高代数差l-任一点至超高起点的距离L-超高全长 (2)加宽:平曲线半径R250米设置加宽,加宽渐变段采用三次抛物线渐变。任何桩号ZHx处的宽

33、度值计算公式如下:bxb0+(b1-b0)(4k2-3k3)其中:k(ZHx-ZH0)/(ZH1-ZH0)b0变化段起点宽度;b1变化段终点宽度;ZH0变化段起点桩号;ZH1变化段终点桩号;ZHxZH0, ZH1如下图所示: 3.6.4道路设计方案布置。路线总体方案按照广州XX区XX镇神山工业园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执行并结合现场实际。如下图所示。3.6.5纵、横断面设计方案纵断面设计结合各道路止点高程和场坪高程进行综合设计,并与广州市规划局编制的广州XX区XX镇神山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一致。横断面设计根据设计交通量,拟建道路,其横断面各组成部分的取值根据设计交通量、交通组成、设计车速、地形

34、条件和抗震设防等因素确定,并且符合公路建设的基本原则和相关规范的具体要求。故本路段按城市次干路级标准修建,标准路幅宽度5m人行道+7.5m车行道+5m绿化带+7.5车行道+5m人行道=30m。纵断面设计依据规划控制标高,结合地形、地质条件及工程情况,综合考虑道路及场坪、排水、土石方填挖平衡等进行设计。设计纵坡为0.1%,无竖曲线,设计高程为道路中线处路面高程。3.6.6交叉设置方式全线共有1处交叉路口,设在K0+000处,分别与XX区神山大道相交,成T字形交叉,详见交叉口竖向设计图。4路基、路面设计4.1设计参数面层类型:沥青混凝土。设计标准轴载:BZZ-100。设计基准期:20年。4.2路面

35、结构组合车行道路面结构组合:面层:240mmC35混凝土路面基层:6%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厚300 mm底基层:土基压实95%4.3底基层、基层4.3.1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路基通过验收后,方可施工底基层,底基层为6%水泥稳定级配碎石。(1)质量标准压实度: 96平整度:不大于12mm中线高程:+5mm,-15mm横坡度:0.3%厚度容许偏差:不大于10mm宽度:不小于设计规定7天无侧限浸水抗压强度:2.0Mpa弯沉值: 80(0.01mm)(2)材料要求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中,42.5级普通水泥、硅酸盐水泥均可使用,但应选用终凝时间在6小时以上者,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已受潮变质的水泥不应

36、使用,级配碎石应选用质坚干净的粒料,其最大粒径应小于37.5mm,级配组成如下表:通过下列筛孔(mm)的重量百分率(%)37.510031.5931001975909.550704.7529502.3615350.66200.07505水泥稳定底基层中集料压碎值不大于30%。(3)施工要求水泥稳定级配碎石须用机械拌和摊铺和碾压。水泥稳定碎石施工配料必须准确,摊铺或拌和须均匀,并严格掌握厚度。碾压用1215t三轮压路机碾压,每层压实厚度不应超过15cm,1820t压路机时压实厚度不超过20cm,压实厚度超过上述要求时,应分层铺筑,每层压实厚度不小于10cm,压实遍数不小于68遍,至表面无明显轮迹

37、为止。施工时,最低气温要求5以上,压实后必须保湿养生。4.3.2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 底基层通过验收后,方可进行基层施工,基层为6%水泥稳定级配碎石。(1)质量标准压实度:98%平整度:不大于8mm厚度容许偏差:不大于8mm 中线高程:+5,-10mm横坡度:0.3% 宽度:不小于设计规定7天无侧限浸水强度:4.0MPa 弯沉值:40( 0.01mm)(2)材料要求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水泥材料要求同底基层,碎石应选择质坚干净的粒料,其最大粒径宜小于31.5mm,级配组成如下表:通过下列筛孔(mm)的重量百分率(%)31.51001968869.5 38584.75 22322.36 1628

38、0.6 8150.07503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中集料压碎值不大于26%。(3)施工要求施工要求同底基层, 基层、底基层施工中严格执行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CTJ034-2000)。4.6附属构筑物4.6.1缘石 预制路缘石不得低于C30砼。路缘石表面不得有蜂窝露石、脱皮、裂缝现象。两节间采用1:3水泥砂浆安装后勾缝宽0.5cm,安装路缘石在直道上应笔直,弯道上应圆顺。无折角,顶面应平整无错开,不得阻水。4.6.2透水砖透水砖表面不得有缝高、露石、脱皮裂缝等现象,表面平整均匀,线路清晰、棱角整齐。铺砌必须平整稳定,灌缝应饱满,不得有翘动现象,不得有积水现象。4.6.3 C15素砼基层人行

39、道的基层采用100mm厚C15砼,基层铺筑后表面应平整,不得出现裂缝、石子外露现象, 检修所采用的材料要求如下:(1)水泥用于素砼基层的水泥可采用各种硅酸盐类水泥。不掺用粉煤灰时,宜采用强度等级42.5级的水泥。掺用粉煤灰时,只能用道路水泥、硅酸盐水泥 、普通水泥。水泥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安定性和凝结时间必须检验合格。(2)砂应采用洁净、坚硬、符合规定级配的特细砂。(3)碎石碎石应质地坚硬的石灰岩碎石、符合级配、最大粒径不应超过40mm,碎石应符合下表技术要求: 人行道基层碎石技术要求项目技术要求颗粒级配筛孔尺寸(mm)4020105累计筛余量()0-530-6575-9095-100石料强

40、度等级2级(饱水极限抗压强度80100MPa)针片状颗粒含量16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折算为SO3)()1含泥量(冲洗法)()1(4)水混凝土及养护用水应清洁,使用非饮用水时,应经过化验,硫酸盐含量(按SO4)计不得超过2700mg/L;含盐量不得超过5000mg/L;pH值不得小于4;不得含有油污、泥和其他有害物质。5排水设计5.1设计依据我院与XX区XX镇人民政府签定的设计合同。工程范围内的地形图(1:500)。本工程道路专业设计条件图。5.2主要规范及规程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埋地聚乙烯排水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64

41、:2004)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预制混凝土圆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CECS143:200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5.3工程概况道路总长300米,其中K0+000至K0+180于2002年开始施工,整体路段基本完成雨水主管敷设,且K0+000至K0+180路段已完成路床填筑整理。本次排水设计主要修复完善雨水系统管井,污水系统由于高压电线走廊的缘故,暂不在本道路考虑。5.4设计范围和内容本次排水设计范围为本工程范围内的雨、污水及排洪沟系统。新建污水管道

42、,适当预留支管,用于收集周边地块的污水,部分管段需转输上游道路的污水;新建雨水管道用于排出本工程范围内的路面雨水,适当预留支管用于收集周边地块雨水,部分管段需转输上游道路的雨水;新建排洪沟保证区域内泄洪通道的畅通。5.5雨污管道设计5.5.1设计标准及参数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系统设计参数周边地块设计暴雨重现期为P=3年,综合径流系数=0.6,地面集水时间根据汇水面积和地形取t1=5min;排洪沟设计暴雨重现期为P=20年,按50年暴雨重现期校核。采用广州暴雨强度公式:q:设计暴雨强度(L/S.ha);P:设计暴雨重现期(年),取3年;t1:地面集水时间(min),取5分钟;t2:管渠

43、内雨水流行时间(min); m:折减系数,取2。污水系统设计参数结合规划区的功能分布、性质、特点及其规模,采用不同指标预测规划区用水量:居住用水0.8万立方米/平方公里天;公建及工业用水1.2万立方米/平方公里天,污水量按用水量的85%计算。5.5.2平面布置雨水管道工业大道雨水管道位于距路缘石1.5m的车行道上,在收集、转输道路和周边地块雨水后分段排出。污水管道污水管道管径为d300d600,C区工业大道污水管道位于距路缘石1m的人行道上,在收集、转输周边地块污水后集中排出。本道路暂不考虑污水系统建设。5.5.3水力计算(1)雨水管道管段设计管径 (mm)设计坡度设计流速(m/s)设计流量(

44、m3/s)汇水面积(hm2)Y-1Y-118000.012.90.753.55.5.4纵断面设计雨、污水管管道坡向与道路坡向基本一致。雨水管道最大坡度0.002,最小坡度0.002,污水管道最大坡度0.002,最小坡度0.002,能确保雨水管道设计流速大于0.75m/s,污水管道流速大于0.6m/s。排洪沟沟底坡度与道路一致,流水面坡度不超过0.03。雨水管道起点覆土深度不小于2m,污水管起点覆土深度不小于2.5m。管道覆土厚度充分考虑了各类综合管线的竖向交叉。5.5.5管材、基础和接口管道断面形式本工程的雨、污水管道采用圆形断面;涵洞根据断面尺寸采用矩形断面。 管材雨水:管径小于等于d800

45、的雨水管道采用双壁波纹管,管径大于d800的雨水管采用II级钢筋混凝土排水管。双壁波纹管质量应符合埋地聚乙烯排水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64:2004)的相关规定。人行道下的双壁波纹管环刚度应不小于4kN/m2,车行道下不宜小于8kN/m2,管道埋深大于6m时双壁波纹管环刚度应不小于10kN/m2。钢筋混凝土管材应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1999)的相关规定。本次设计的双壁波纹管,材质按HDPE考虑;也可采用夹砂玻璃钢管、聚乙烯径向加筋管等各类质量合格的新型管材,并参照相应的规范和规程执行。以塑料管代替钢筋混凝土管时应注意校核流速。管道基础管顶覆土深度在

46、0.75.0m的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道采用120混凝土基础,做法详04S516/17;覆土在5.07.5m的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道采用180混凝土基础,做法详04S516/19;覆土大于7.5m或小于0.7m的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道采用360满包混凝土加固。管基混凝土标号为C15。 管顶覆土深度在0.73.5m的双壁波纹管管道采用120砂石垫层基础;覆土在3.56.0m的双壁波纹管采用180砂石垫层基础,做法详上述规程CECS164:2004。雨、污水管道地基处理应满足道路工程的要求和管道基础对承载力的要求。管底填方高度不大于3m时,可按道路密实度要求回填到路基标高后,再开挖管槽施工管道。管底填方大于3m

47、时,应按道路密实度要求回填至管顶以上1.5m后,再开挖管槽施工管道;且管道基槽应超挖0.5m,再回填0.5m厚的砂卵石或级配碎石,最后施工管道基础。管道施工回填压实后,再分层回填压实至设计路面高程。当开挖沟槽基础为岩石时,槽底应超挖200mm,采用砂砾石回填至设计高程后,再施工管道基础。管道接口钢筋混凝土雨、污水管道接口可采用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接口,做法详04S516/28、29,必要时采用橡胶圈柔性接口。柔性接口设置条件详04S516总说明,做法详04S516/23、24。双壁波纹管可根据产品技术要求采用橡胶圈承插接口或承插粘接。双壁波纹管与检查井的连接可采用“中介层”作法,详见埋地聚乙烯排

48、水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64:2004)。钢筋混凝土管与检查井壁连接处采用C25混凝土现浇,且浇铸前应将管道外壁及砌块接触面凿毛。5.5.6附属构筑物普通检查井井深小于1.8m时采用浅型砌块检查井,井深为1.8m5.1m的时采用深型砌块检查井,井深大于5.1m的时采用钢筋混凝土检查井。砌块采用C30预制素混凝土砌块,采用M10水泥砂浆砌筑。流槽采用C25细石混凝土现浇。检查井根据广州市相关部门的统一要求,检查井采用球墨铸铁防盗检查井井盖,其技术要求参照国家标准检查井盖(GB/T23858-2009)。根据承载力的要求,车行道下的井盖选用不应低于第四组(D400),非车行道下的井盖选用不

49、应低于第二组(B125),井盖承载能力应符合检查井盖标准的规定。所有检查井顶部均设置预制钢筋砼盖板(具体详见大样),盖板预留有井座孔洞,实际实施时,预留井座的孔洞尺寸需要根据订货井座的尺寸,进行调整。井盖的安装放置应做到井盖上文字与路沿石平行或垂直,不得随意斜向安装放置;矩形井框的设置应与路沿石平行或垂直;除特殊要求外,井盖颜色一律应与车行道或人行道相协调或一致;车行道检查井井盖顶面与井框周边路面高差控制在5mm以内。雨水口可采用浆砌条石或混凝土砌块雨水口;可采用质量合格的铸铁、钢纤维钢筋混凝土或其它复合材料雨水篦,成品现货。单篦雨水口泄水能力要求不应低于15L/s,双篦雨水口泄水能力要求不应

50、低于25L/s。若无特别注明,雨水口连接管为d300,以不小于0.01的坡度坡向雨水检查井。在道路凹曲线段布置雨水口时必须设在最低处,施工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跌水井排水管跌水高度大于1.0m时采用跌水井。根据不同跌水高度采用不同形式的跌水井。井筒和井盖的材质要求同普通检查井。5.5.7、施工注意事项图中标注的雨、污水管线长度均为理论平面长度,施工时应以实测为准。沟槽开挖边坡应根据地质情况采用1:0.250.67控制,开挖深度大于3.0m时应增加支撑措施。边坡坡度及支撑方式可参照地勘报告,且应符合上述GB50268-2008规范的规定。若无特别注明,管道及构筑物基础的承载力应不小于200K

51、pa,若不能满足要求,则应对地基进行处理。排水构筑物及沟道其迎水面应扁光,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构筑物必须浇筑密实,不得出现蜂窝、麻面。施工前应校测已建各种管道的断面、高程和位置,确保满足接入条件后方可施工。若开挖中发现图中未示意的排水管道,应通知业主和监理,并联系设计人员共同研究解决。检查井面标高应根据实际路面标高合理调整,保持与完成后路面齐平。当井面实际标高与设计标高有较大出入时,应及时通知设计人员进行复核。预留支管应尽量设预留检查井。当无条件设置预留检查井时,预留管管端应采用砖块封堵,并作好隐蔽记录,以利起用。沟槽回填应在水泥砂浆和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进行,并要求对称进行,其密实

52、度与路基要求一致。回填材料和回填方式应符合上述GB50268-2008规范和CECS164:2004规程的要求。排水管道施工过程中需与其它综合管线施工密切配合,确保所有管线平面和竖向布置合理。污水管道应根据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规范按无压管道进行严密性试验,双壁波纹管的密闭性检验还应符合CECS164:2004规程的要求。凡接入本工程的污水应在进行了预处理并达到城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后方可接入。 本工程施工应严格遵循现行有关施工验收规范和技术规程办理。6交通工程设计6.1设计原则及思路设计遵循安全、舒适、经济、美观、简洁、不重复、清楚明晰且结合地方实际的原则,并

53、从本段交通标志结合交通标线以及其它设施综合考虑的角度出发,设置完善的标志、标线、安全护栏等。1)首先应确保安全: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保障行人和车辆运行安全,保障道路自身安全。2)重视环境保护:不破坏周边环境,保持生态平衡,采用符合环保要求的材料。3)行车舒适:从驾乘人员角度出发设计交通工程系统,力求做到在本段行车舒适。4)景观协调:交通工程设施应与周边景观协调一致。5)结合本段与规划道路的具体情况,为实现“安全、环保、舒适、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新理念,全面提高道路的设计通行能力,并考虑将来路网改造,对部分路段预留相关设施。6)设计流程为先进行交通流组织设计,再进行交通标志、交通标线、其它安

54、全防护等项目的设计。7)为适应当地生活习惯,标志板面上的地点地名均采用中文、拼音对照。6.2设计内容6.2.1交通标志本段交通标志主要包括指示标志、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路标志等几类。针对本段内容分述如下:1)警告标志:为等边三角形,主要设置了交叉路口、注意行人等提示标志,距离驶入路段约2050m的位置,用以警告车辆驾驶人谨慎慢行,保证车辆、行人安全。2)禁令标志:为圆形,主要设置了限制速度等标志,保障全路段车流畅通及车辆、行人安全。3)标志板面:本次设计的标志板面推荐采用铝合金板,标志板面大小是根据设计行车速度计算得来,厚度按照标志结构设计图上所标明厚度执行。如为了结合地方实际采用合成树脂板

55、,其厚度必须符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2009)之附录E中的规定,且应全线统一。4)标志板面颜色和参考色样必须与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2009)中规定一致。原则上标志板面应采用反光材料制作,反光膜采用二级以上的反光膜。5)标志的支承方式 = 1 * GB3 主要有路侧单柱式、单悬臂式。 = 2 * GB3 警告、禁令及指示等常规标志采用路侧式,设置在道路边缘、人行道等附属设施上,大型指路标志采用单悬臂式。6.2.2交通标线本次设计路面标线主要由各种线条、导向箭头等构成。1)线条具体包括:车道中心线、车道分界线、车行道边缘线,另外还有人行横道线等。2)导向箭头:导向箭

56、头具体位置应与当地交通管理部门配合,并结合本段的实际情况在需要的位置增设。3)路面标线设置道路标线划分:黄岭大道道路车道中心线采用黄色双实线、车道分界线采用白色单虚线、车道边缘线采用白色单实线的布置形式。4)交通标线要求:标线采用热溶型涂料,厚度为1.52.5mm,材料的软化点为90120,逆反光系数白色200、黄色100,涂料的耐磨耗性、耐碱性、耐气候性必须满足规范要求,涂料的玻璃珠含量为20-30%。玻璃珠指标应符合路面标线用玻璃珠(JT-T446-2001)规定,玻璃珠密度2.4-2.6g/cm3,折射率1.9;玻璃珠要求光圆整洁,内无杂质,成圆率70%。用作热熔涂料标线的面撒珠粒度直径

57、(m)筛网目数玻璃珠质量%850200850-60020-305-30600-30030-5030-80300-10650-14010-401061040-55)其它标线如平面交叉导流标线等标线尺寸、颜色及布设间距按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2009)执行。6)振动型反光道路标线涂料的组成(成分和热熔标线涂料相差无几,只在热熔标线涂料配比的基础上加入部分成型剂)1. HYPERLINK :/ 热塑性石油树脂:13-15% 2. HYPERLINK :/ 玻璃微珠: 18-25%3.颜料: 2-10% 4.重钙粉: 35-40%5.石英砂: 20-25% 6. HYPERLINK :/

58、增塑剂 2%5%7.成型剂(助剂):2-5%7)路面标线的导向箭头和文字按照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2009)执行。6.3施工注意事项(1)交通标志牌原则上按规定的图案比例放大制作,指路标志板面中方向名字根据实际情况添加,版面指示方向及形状可根据实际交叉路口情况,镜像使用,但尺寸及文字、图形形状不得任意修改。标志位置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但必须完整反映该路段的实际情况和必须满足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2009)之规定。(2)标志板的制作应符合JT/T 279的有关规定。(3)停车港的标线敷设应严格按照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2009)的规定执行,力求简单明了

59、,达到方便出行的目的。(4)交通标线施工时应严格按照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2009)的规定执行,各变换车道应顺接、美观。(5)交通标线的涂敷必须利用专用设备,且涂料的技术要求应符合JT/T 280、GN 47 GN 48的规定。(6)标志基础应在路面铺筑前浇注,并按设计尺寸指定位置进行开挖,在浇注混凝土基础前地基应进行休整、压实。基础周围应予以填埋平整。(7)安装支柱时,应待混凝土经过7天以上时间养护后方可进行架设,养护期间混凝土基础不得架设支柱和标志。(8)标志支撑构件应按设计及有关规范要求进行制造,在安装前应对各个部位的质量及结构整体性进行检查。(9)标志施工整个过程中从选材到各项施工工序及维护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10)标线施工不得在路面养护期或恶劣天气中进行,施工时应注意避免长时间高温加热,防止涂料变色,根据涂料量和粘度的要求调节火候和转速。(11)标线施工应充分搅拌、混合,使涂料混合均匀,同时应均匀、全面的撒布玻璃珠,并根据涂料的温度严格控制撒布时间。(12)为提高路面与涂料的粘结力,混凝土路面须先涂裹底漆。(13)标志、标线施工应在当地交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实施,根据现场情况进行放样。(14)其余未尽事宜请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规范办理。7 路线交叉8.1、设计原则平面交叉的位置选择应综合考虑公路网现状和规划、地形、地物和地质条件、经济与环境因素等。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