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专题讲座:幼小衔接——通向美丽校园的彩虹桥_第1页
幼小衔接专题讲座:幼小衔接——通向美丽校园的彩虹桥_第2页
幼小衔接专题讲座:幼小衔接——通向美丽校园的彩虹桥_第3页
幼小衔接专题讲座:幼小衔接——通向美丽校园的彩虹桥_第4页
幼小衔接专题讲座:幼小衔接——通向美丽校园的彩虹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幼小衔接专题讲座:幼小衔接一一通向美丽校园的彩虹桥各位家长朋友们,上午好!今天,很荣幸能和在座的这么多位家长就幼小衔接问题进行分 享和交流。每年到了招生季我都会接触大量的幼升小的家长,从他们 的言谈中,明显感受到家长的焦虑。具体表现是:为了给孩子选择学 校,要考察很多学校,反复比照,多方考证才能确定自己满意的学校; 有的家长怕孩子上学跟不上,纷纷给孩子报各种班,提前学习,就怕 输在起跑线上;由此社会上的培训机构应家长的需求,近几年诞生了 有效衔接班级,(这样的班级我感到很不可思议,纯属市场需求而产 生。)可竟然有很多家长不加思考,纷纷报名。盲目对孩子提前进行 学拼音,算算术等恶补现象。家长的心

2、情是可以理解的,但这些做法 是否合适有待求证。家长为什么会有这些焦虑?到底孩子需不需要 幼小衔接?衔接什么?怎么衔接?为了指导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我校多年来借助幼教、小教 一贯制管理的优势,进行了衔接教育的研究,使我们对衔接教育有了 深刻的理解,并探讨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下面我从五个方面跟各 位进行交流,希望能够带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帮助。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幼小衔接教育幼即幼儿园,小即小学,幼小衔接教育是一种准备的教育,是 为了即将升入小学的幼儿园孩子顺利的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减缓两要求非但孩子无法完成,就是这位母亲,也是坚持不了几天的。无法完成的要求,即使再多,又有何用?对于成长中的孩子,作

3、为父母不可能没有要求,然而你必须明白, 要求越多,并非能带来好的效果;要求越复杂,越可能使孩子无所适 从。试着从一个最简单的要求开始吧。案例二:一只鲸的奇迹。说的是一只8吨多重的鲸竟能跃出水面6米多 高,并能为观众表演各种动作。有一次训练师透露了创造这一奇迹的 微妙:在开始时他们先把绳子放在水面上,使鲸不得不从绳子上方通 过,鲸每通过一次它就会得到鱼吃,也会有人爱抚它跟它玩耍一会儿。 当鲸的成功多于失败的时候,训练师便会把绳子提高一厘米。不过提 高的速度必须得慢,否那么,它就会因屡屡失败而丧失信心一蹶不振。就这样,那条鲸从跃出水面几厘米开始,一步步跳入了世界吉尼 斯纪录。训练师的成功,告诉我们

4、两条经验:一是,给予鲸的是鼓励 而不是压力;二是,不能急于求成,手中的绳子不要抬得太快太高。 低级动物的鲸如此,高级动物的人也不例外。我想通过这两个案例,告诉家长们:对孩子提出要求,要小一点, 低一点,孩子稍稍努力一下便可以到达。这样她就能体验到成功。当 成功巩固了,你可以再提出另一个要求。一个好的习惯就是这样养成 的。1.习惯培养的第二条途径是训练。关于训练,我想说,没有训练就谈不上习惯的培养,养成的意思 就是要训练。案例介绍:有个孩子有个不好的习惯;写作业拖拖拉拉。明明是快那么半小时、 慢那么一小时的功课,他每天都能写3小时以上。母亲很伤脑筋。我们 发现孩子日常对事情的反响还是很快的,但是

5、不专心,往往写几分钟 就起来东走西走,每小时至少五六次以上,期间还穿插着吃东西、聊 天、上厕所等一系列的事情。就这样,一小时的时间差不多一半用在 了闲逛上面,难怪要用那么长时间完成功课。为此,母亲想出了各种 方法,专门抽出时间陪他写作业。可是孩子每写几个字必须围着屋子 溜达一圈,即使有时候在母亲的强压下不能起身,勉强埋头写作业, 可是只要母亲一离开房间,孩子立刻我行我素。再者,母亲不能每天 都专门陪读,所以儿子的毛病一直没有改进。后来母亲在专家的建议下改变策略:母亲与儿子约法三章,如 果你在写作业时,每小时能减到3次之内的离座次数,就可以允许看 电视,否那么就禁止看6点钟的动画片(因为6点钟的

6、动画片对孩子非 常有吸引力,是他每天的必修工程。)结果第一星期有3天到达标准, 三星期以后可以完全做到。等儿子能完全做到每个小时离座不超过3次的标准时,再把标准依次提高到2次、1次。就这样,3个月以后, 孩子终于改掉了写作业拖拉的习惯。通俗一点说,培养好习惯需要用加法,科学家研究证明,一个好 习惯至少要重复21次才有可能巩固。所要改善的行为次数出现较多, 已经成为习惯,因此需要采用渐进方式,逐步要求孩子递减不良行为 的次数。这需要坚持和耐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父母不能希望这 些坏习惯在一夜之间踪影皆无。既然一个习惯的养成至少需要21天, 那就更需要我们耐心、耐心再耐心地培养。有了这样的思想准

7、备,我 们才能看见孩子的进步,才能坚持到底,有所收获。1.习惯培养的第三条途径是示范。示范就是用行动告诉他怎么做,给他做样子。示范过程中有一个 典范不容忽视,那就是父母。有些时候父母做得不好,却要求孩子做 好,根本不可能。如果家长很勤快,把家里收拾得很干净,地上有纸 主动捡起来,孩子看到妈妈这样做,就会记在心里,也会这样做。“身 教胜于言传”,父母的一个动作,一句话比说教上百次上千次要有用 得多。所以说当父母不容易,就是说你的每一个行为都可能被孩子模 仿,这种模仿就是习惯的培养。这是无形中的培养。我们认为家庭的 环境、气氛都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尤其是年龄越小的孩 子。良好的习惯是父母

8、能够和应当给予孩子的最好、最重要的馈赠。 养成良好的习惯是要付出心力的,它不仅需要爱心、耐心,也需要理 智、意志和智慧。(为什么说孩子是父母的镜子).习惯培养的第四条途径就是激励。对于孩子来说,习惯的培养就是在老师、父母无数次的肯定中 得到强化。要无数次肯定,“这样做对,这样做好”只肯定 一次还不够,应该是无数次肯定。而且要将这种激励社会化。马克吐 温说:“靠一句赞扬的话,我可以活两个月”。大人都如此,更何况 是才6、7岁的孩子。去欣赏你的孩子,鼓励他,表扬他,欣赏他, 这些都是为了强化他习惯的养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五、几点建议(家长需要做哪些准备?):孩子进入了小学,我们在座的各位就成为

9、了家有小学生的家长, 我从事小学教育三十多年,接触了形形色色的家长,从很多家长身上 学到了很多,有时候也会为了孩子的问题而焦头烂额,为了帮助大家 做一个快乐的小学生家长,享受孩子成长的快乐,现总结几个方面, 提醒各位家长你们需要做的准备:.孩子入学,家长先入学。其实孩子在小学出现的问题,完全是可以有效防止的,只要家 长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实施有效的家庭教育,就能帮助孩子顺利度过 一个又一个过渡阶段,(衔接的意思其实是亡羊补牢的教育)可是很 多家长未意识到自己应该提前进行学习和研究,对孩子的成长缺乏足 够的教育和引导方法,也就是家长的成长滞后于孩子的开展,导致教 育的滞后,导致教育的无效,甚至是副

10、效,错失了教育的良机,孩 子出了问题了再着急上火,再弥补就很难了。因此,我们讲了这么多 的衔接教育,其实首先需要衔接的是家长。如果你对号入座,找到孩 子入学教育的缺失在哪里,然后对症下药,相信在座的各位的孩子一 定能够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但是进入小学后,我们家长也不能放松自己的成长和学习,把 教育的责任完全交给学校,在小学阶段,孩子应该怎样成长,才能顺 利升入初中,不是等到六年级再去考虑,而是从现在就要开始。所谓 为孩子的终生开展奠基,就是我们一定要着眼孩子一生的成长来规划 今天的教育,站在未来来思考今天的教育,这样你才不被动,才不会 每到一个阶段都要焦虑衔接教育的问题了!今天我们家长自觉

11、来参加 这个活动,首先说明了我们这些家长具有前瞻意识。.多陪伴少包办。奥巴马曾在中选总统的竞选中说有一件事他很自豪,那就是在 长达21个月的选战中,他没有错过一次孩子的家长会。米歇尔在一 次演说中说奥巴马至今每晚仍坚持和女儿们一起吃晚餐,耐心回答她 们的问题,为她们在学校交朋友的事儿出谋划策。“陪伴是最好的教育”,是我多年对很多优秀孩子成长的总结。 很多家长现在就发愁了,孩子上小学了,自己就不自由了,每天早上 得早起,晚上还得回家陪着写作业。加上身边的过来人的渲染: 好好玩玩吧,没有几天好日子了,下一步就被孩子困住了等等。其 实养儿育女的快乐可能就在其中,做一个有智慧的父母,陪伴孩子一 块儿成

12、长,你会发现人生路上不一样的风景。如何陪伴是一种能力, 也是一种智慧,我相信在座的家长有些早就享受到了。就陪伴问题, 就是一个大的话题,今天不细说,我只讲一句话:父母千万不能缺席 孩子的成长。引用李嘉诚的一句话:你事业上再大的成功也弥补不了 家庭教育的失败。家长应该把教育孩子当成自己最大的事业。陪伴需要你拿出时间,拿出精力,拿出智慧。陪伴不代表包办, 不要以为只要把孩子照顾得妥妥帖帖,不让孩子在学习之外操一点心 就是对孩子最大的陪伴。现在很多家长替孩子做了很多本该属于孩子 的事情,看上去是对孩子的关爱,其实这些事情恰恰是锻炼孩子成长 的机会,家长包办代替就是剥夺孩子成长的机会,因此各位家长在孩

13、 子面前一定要示弱,不要觉得自己能够包打天下:在我们身边经常看 到家长替孩子背书包、收拾书包、收拾屋子,孩子落下东西都是责怪 家长,等他长大了你又觉得孩子不能够自理。孩子上小学了,要让他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不好不要紧,要允许孩子出错、允许孩子笨拙 稚嫩,孩子就是在做中成长起来的。这种不缺位,不越位,身体力行 地参与孩子的成长才是对孩子真正的陪伴。(国外孩子在家中都有家 务,不干家务的孩子将来会有很多问题出现。).家校合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一对翅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孩子成长的两支翅膀,缺一不可。这两者间如果能够形成合力,就会产生1+1大于2的效果。为了促进家校融和,我校提出了同一颗心,另一只

14、手的合育理念,因为学校和家长的 心愿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孩子好。观察发现,很多优秀的孩子,家长都是很注重配合老师、支持 老师的人。我也处理过不少家长因为老师的问题组团找校长的,但是 奇怪的是,班里真正优秀的家长极少参与其中,而且就家长反映的问 题,他们多是包容理解的态度,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教育专家的观点: 孩子成长,我的责任。这句话应该成为家长和老师的座右铭。出了问 题都在反思自己,而不是从对方身上找原因,这其实是在给孩子做榜 样:学会内省。我校很多家长就积极践行了这一观点:他们在择校前 就有明确的择校目标,因此在学校举行的活动中他们不仅积极的出谋 划策,还给学校提供很多资源的支持,就算孩子出现了

15、问题也会积极 自省。相反,也有一局部家长对我校活动多、作业少的特色提出了质 疑,导致孩子被动的参与活动、没法在活动中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 升,找不到自信和发挥自己才能的舞台,使孩子找不到小学生活的乐 趣和自尊。这两种家长的不同态度,也使孩子在升入初中后的开展出 现了两极分化。因此要想孩子飞得高、飞得稳,家庭和学校必须在教 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途径保持一致。.尊重和信任是家校沟通合作的基础。我一直有一个观点:家长对孩子最重要的一课是尊重老师;老师 对孩子最重要的一课是孝敬父母.为什么?因为在世界上只有两种人 是希望自己超过他们的人,这就是父母和老师,为了自己的成长可以说是不遗余力,因此家校双方

16、要想形成合力,就必须彼此尊重和信任, 并在孩子面前给对方树立威信,这样孩子在学校才会听老师的教导; 回到家也才能听父母的话.这种尊重和信任,结果就是给自己的教育 培养了很好的助手。我记得有一个家长,孩子没有考好,孩子找原因是 老师讲的不好,他听不懂.结果家长告诉孩子,你没有考成班里最好的 成绩,就没有资格找老师的缺乏.但是我也经常碰到有的家长很不明 智,当着孩子的面对老师评头论足,结果导致孩子很不信任自己的老 师。尤其是一年级的家长,因为过度关注孩子,回到家跟孩子沟通时经 常会问:你老师好吗?你喜欢老师吗?言外之意,老师是有好坏之分的, 好的老师可以听他的,不好的就可以不听;你可以喜欢老师,也

17、可以不 喜欢老师这样就导致孩子经常带着质疑的眼神去审视每一个老师, 经常会给老师跳出很多毛病,甚至为了掩盖自己的问题,也把责任推 到老师身上.这样的孩子很容易在交往方面出问题,处理不好同学和 师生的关系,也就很难健康快乐的度过校园生活。因此家长一定要树立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做到:1、不当 孩子面非议老师2、不问孩子一些引起孩子质疑的问题:老师有没有 提问你?老师喜欢你吗?这个老师好不好等问题。3、跟老师的意见 有了分歧,可以私下跟老师沟通,有的家长怕自己跟老师意见不一致, 影响到老师对孩子的态度,这一点完全不必担忧,老师大多能接受家 长私下跟自己交流意见和建议的,而且通过沟通,也能达成意见

18、的一 致,保证教育的合力.幼小衔接就像一座美丽的彩虹桥,它将幼儿园和小学紧紧地连 接在了一起。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那么是这座彩虹桥的搭建者,只有 共同携手,用爱心、耐心,将一块块代表着习惯、陪伴、尊重和信任 的砖头砌筑起这座坚实的彩虹桥,才能让孩子们快乐、稳健地从桥 的这头走到那头!个学段的坡度,使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形成无间隙对接而做的各种 能力和素质的准备的教育。孩子们成长和求学道路上有许多个过渡和衔接阶段,早教到幼 教,幼教到小教、小教到中教、中教到大教在这些不同的学段, 都存在着一定的跨度,如果前一段没有准备好,在后一段一定会出问 题。其中跨度最大的是幼儿园到小学的衔接过渡。在这个阶段

19、,孩子 特别需要老师和家长的悉心引导帮助,为他们搭建一座通向美丽校园 的彩虹桥。第二个问题一一做为幼儿和做一名小学生到底有哪些不同?要帮助孩子顺利渡过幼小衔接阶段,作为家长,必须先认识幼儿 园和小学存在的差异。幼儿园教养并重,小学以教为主,它们在作息 制度、教育任务和要求、学习内容和方法、以及老师对孩子的管理等 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形成一定的“陡坡”。那么,到底有哪些差 异呢?.教育目的不同:幼儿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没有考试考查的要 求,而小学教育是国家的义务教育,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学校通过各 种考试考查,检查学生是否合格,并根据学生的学业状况考虑将来的 开展目标。.教育的内容、方法不同:幼

20、儿教育以游戏为主,而小学以学习 为主,学生要学习一些规律性的、比拟系统的知识。所以,上了小学 就不能随意请假。否那么知识就会出现漏洞。.生活作息不同:上幼儿园每天起床、上学都很迟,上午也只有1 小时左右的教学时间,其它是游戏、活动、生活时间。强调一个活动 中的动静交替,就是说活动的时间多于坐着的时间。而小学,像现在 的一年级,1天6节课,每节40分钟,大约有4小时左右的集体教 学时间,比幼儿园多出3、4倍。.评价的手段和标准不同:上幼儿园时,家长只要求其吃好、睡 好,玩好,学习上能过得去就可以了。每天基本是空手入园、空手离 园,即使有时带回去一些练习,迟交的话老师一般都允许过一二天带 来。但到

21、了小学,小学生每天要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不能拖的。而 小学作业加口信有时候会有五、六件事情,如果孩子识字少,注意力 不够集中的,就很容易忘这忘那。就因为小学和幼儿园有这么大的差异。如果让一个6岁的孩子 单独来承受的话,是有难度的。所以,这就离不开各位家长对他们做 些精心的准备,省得到出现问题时,再手忙脚乱地进行亡羊补牢了。第三个问题一一面对以上差异,孩子们能不能适应?我们怎样帮助孩子?因为学前教育的不同,孩子的开展在幼儿园已经是千差万别,这些差异,导致孩子进入小学之后的适应阶段,出现了巨大的不同。请 看一组进入小学后学生状态的比照:适应良好的:规范意识、责任意识强;听课习惯好,注意力比拟 集中

22、,发言积极;作业工整、漂亮;情绪稳定,努力执行老师发出的 各个指示,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种任务。这类孩子接受老师反响回 来的正面信息就会比拟多。比方:作业本上得优多;老师经常给大拇 指,看到他们就点头、微笑;同学经常投来羡慕、佩服的目光,都喜 欢找他们玩,喜欢和他们做朋友。他们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喜欢学校, 越来越喜欢老师,越来越喜欢学习,开始步入良性的循环开展期。不适应的:不喜欢学校,不喜欢老师,一到上学时间就烦躁、不 安。少数孩子会通过哭闹的方式调节这种不稳定情绪,也有少数孩子 试图通过哭闹以到达不上学的目的,甚至有孩子会找老师的毛病来推 卸自己的责任。依赖性太强,离开了幼儿园老师无微不至的

23、照顾,离 开了家长全方位的关注,出现入学焦虑倾向,少数孩子甚至会胡搅蛮 缠,要求家长陪读。缺少耐心,坐不住。具体表现为:一会儿摸摸这,一会儿摸摸那;不停的东张西望; 寻找各种借口离座;还有的孩子甚至无视课堂纪律擅自下座位,到处 跑动。注意力不集中,听课效率低,听不清老师的话,或者听一半, 漏一半,或者断章取义,有些孩子还经常弄不清老师布置的作业。缺 乏自信,害怕学习。在小朋友面前没有面子,导致厌学。进入小学后最常见的问题:.孩子上课精力不集中(没有专注力).不会听课.不会整理自己的学具,丢三落四。.晚上不早睡,早上起不来。.不会记老师布置的任务或是作业。.不会跟小朋友相处,没有朋友。.恐惧上学

24、,借故逃课。适应不良的情况会给家长带来很多烦恼,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一 定的阻碍。很多家长会把责任推到孩子的身上,认为自己的孩子不努 力、不聪明、不愿吃苦、对学习不感兴趣等等。其实,没有一个孩子 是不要求进步的,没有一个人是不能够成功的,关键都在于教育和引 导。那么,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呢?原因主要是由小学与幼 儿园存在的客观差异以及我们的教育方式不当造成的。在幼儿园阶段,很多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给孩子 提前学了很多在这个年龄段不应该学习的知识,但是却忽略了这个学 段最关键的教育应该是习惯的教育。几十位诺贝尔奖得主聚会之时,一个记者采访一位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请问您在哪所大学上学

25、的?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 是什么? ”这位科学家平静地说:“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什么? ” “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 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 细观察大自然。”这位科学家出人意料的回答,直接明了地讲明了儿 时养成良好习惯对人一生具有决定性意义。俄罗斯一位教育家说过:”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 养成一种好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 子都归还不请它的债务。”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 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许多实例证明,现在很多学生的学习成绩 不理想,根本原因不在于智力水平

26、的高低,而在于是否具有良好的生 活和学习习惯。因此,对于即将入学的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比获得 知识更重要,良好的习惯是他们将来顺利进行学习生活的保证。衔接阶段急需培养哪几个好习惯呢?.良好的作息习惯。要适当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每天6: 30左右起床,晚上8: 30 就寝。暑假在家适当缩短午睡时间。晚保前后与孩子共同商量一些活动内容,如画画,弹琴,玩玩具,看书等,动静搭配,使孩子每天的 生活富有节奏,与小学生的生活相接近。.自己收拾东西的习惯。教孩子学会整理自己的玩具、物品,进行分类摆放;再教会孩子 在绘画、看故事书和学习结束的时候将物品收拾好,从哪儿拿的,还 放到哪儿去;开学后还要让孩子养成每

27、天上学前根据当天课表检查学 习用品的习惯。.做事专注的习惯孩子只有先形成一种专注的习惯,做每件事情全身心投入,不被 其他事情所干扰,不管是学习、技能还是未来的事业,才能有所成。 所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是入学之前准备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从一年 级的课堂上来看,有的孩子上课听讲的专注程度能到达40分钟,孩 子上课的思维始终围着老师转。这样的学生大约只能占到一个班的 10%o但有的孩子只能听10分钟,还不是连续的,需要老师不断地提 醒。学生在写字做题时有的同学能始终如一地专注地写,有的学生那么 常常不是东瞅西望,就是停笔发愣,快的孩子十分钟完成任务,慢的 一个小时也不夸张,差异性较大。在幼儿园,特别是大班阶段,家长 和老师应该通过循序渐进的练习,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例如 我校开办的“方脑袋创意课程”,在气氛欢乐的课堂上,鼓励孩子锻炼灵巧的双手,进行专注的创作,锻炼勇敢地表达在手眼脑地 协同开展中,大大增强了孩子的专注力,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独立思考的习惯常见到这样的妈妈,孩子从早晨一睁眼,到晚上闭上眼睛睡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