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一贯制学校初小衔接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报告_第1页
九年一贯制学校初小衔接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报告_第2页
九年一贯制学校初小衔接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报告_第3页
九年一贯制学校初小衔接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报告_第4页
九年一贯制学校初小衔接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 九年一贯制学校初小衔接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靖江市y学校为例一、选题背景及意义1选题背景根底教育在世界各国的教育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作为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它的质量决定着整个国民教育的质量。同时,随着社会的开展,人们对教育日益重视,学业竞争压力日益加剧,中小学衔接中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中小学处于相比照拟独立的状态,所以中小学的衔接这一环节常常被忽略,从而影响了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工作的连贯性和系统性。中小学衔接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初中阶段的教学质量,影响到义务教育的实施,而且中小学教法的衔接也直接影响教学工作的顺利进展

2、。当代著名教育家志公曾说:小学不知道幼儿园干了些什么,初中不知道小学干了些什么;反过来说,幼儿园不知道小学要干什么,要求幼儿园作好什么准备,小学不知道初中要干些什么,要求小学作好什么准备:这种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情况是不能许可的。志公的话不难看出小学与初中这两个阶段教师缺乏沟通交流,甚至出现了相互推诱、相互指责的现象。以上现象的出现其根本原因是大家普遍缺乏从整体上对中小学教育的把握,不明确自己在学生不同学习阶段应当要承当的责任。因此我们不能把小学初中的衔接看成是两个各自为政的,封闭的系统,小学初中的自然过渡与和谐衔接应成为一线教师关注的焦点。大量的实践数据显示,初中、小学的学生或多或少存在学习

3、适应性问题,学习成绩优良学生,他们的适应性等级在中上等以上的均超过半数;而学习成绩不良的学生,他们的适应性等级在中下等以下的人数大大超过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可见,学习适应性水平对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学习适应性中等水平以上的同学又占智力中等人数的78%,由此可见,学生的适应性强与弱直接影响着孩子们的智力水平,从而关系到学生成绩的提高。2001年9月,国家教育部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出台,对根底教育的课程体系、构造和容进展了重新调整和改革,其中一项重大变化就是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这一规定力图改变我国过去小学、初中缺乏整合的局面,加强各学段之间的联系,实现整体提高的目

4、的。小学升入初中是学生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面对新的学习生活环境、新的教师和新的伙伴以及新的任务,许多初一新生手足无措,产生种种不适应。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做好中小衔接。中小衔接包括小学升入初中前的准备和进入初中后的适应,初一新生的中小衔接工作是否到位直接影响他们能否在起始阶段教育教学提前适应做好准备,提早适应新的生活。由此可见,做好中小衔接不仅可以增强新生学习的自信心,有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初中学习生活的要求,还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根底,让学生终身受益。在靖江市的调研中发现,局部初一新生不能很好地融入初中学习生活,不能马上进入状态,导致学习成绩下滑甚至开展成为问题学生,不仅给学

5、生和家长都带来很大的困扰,而且也给学校教师带来很大的压力。早在上世纪末,这一现象就引起了靖江市教育部门的关注,并针对这一现象开展了许多衔接问题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多数只是停留在理论根底上,缺乏实践依据和支持。全国教育科学一五规划纲要根底教育阶段研究课题中的第一条就提出了各学段有机衔接的研究课题。因此,为了适应新一轮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有效地解决中小教育的衔接问题,加强初中和小学教育教学衔接的研究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2选题意义 首先,理论意义。做好中小衔接需要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形成合力,如果只是侧重其中一个方面,则取得的效果将不会理想。我国学者从二十世纪年代起,就幵始对中小衔

6、接问题进展相关研究,其中从小学或中学视角进展中小衔接的研究较多。国外关于中小衔接教育的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由于社会背景及文化差异的影响,不可能直接应用于我国。考虑到以往很少同时从升学准备和入学适应两个方面研究中小衔接,笔者在利用以往学者关于中小衔接相关研究的根底上,面向靖江市y学校小学部学生、家长以及相关教师进展问卷调查及访谈,以期为中小衔接教育的研究增添新的资料,丰富和开展学习适应性教育理论,构建更加科学、完整的中小衔接教育理论体系。教育学家普遍认为,适应与开展是人生开展的两个根本课题。适应是个体通过不断的调整身心,与环境保持着一种和谐的状态,并有效地完成*些任务。这一理论具体表现就

7、是目前在教科研领域得到越来越多重视的学习适应性理论。根据适应原理,所谓学习适应就是指学生个体通过改变自身,以适应于学习环境,其容包括学生个体、学习环境与改变三局部。对于学生来讲,学习适应性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根本,其强弱上下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表现,与学习成绩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学生的学习适应性也是我们现阶段在开展素质教育,进展根底教育改革过程中要重点关注的核心容。 其次,实践价值。初中阶段的学习,知识体系呈现阶梯型构造,难度是一环紧扣一环,前一阶段没学好就会影响到后一阶段的学习。前联著名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婭指出:初一是一个可塑性最大,危险性最大,最不稳定的年龄阶段。中小衔接即小学六年级到初中一年级这

8、一特定的连接时期,对于初中阶段知识掌握的好与坏,乃至中考后进入什么样的高中显得尤为重要。小学教育与中学教育是两个很不一样的教育阶段,两者间存在着较大的衔接坡度,如果刚进入初中的学生不能适应这样坡度,则他们的学习上将出现断层现象,两者间横生裂缝,必将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及综合素养的提高。因此,做好初小衔接工作对于贯彻素质教育精神,推动学生全面开展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二、核心概念界定1、衔接教育衔接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中的释义是:事物首尾相连接。在新华词典(2001年修订版)中对衔接的释义为:后一事物与前一事物相连。Halliday在1962年提出衔接(Cohesion的概念

9、,他在1976年与Hasan合著的英语的衔接(Cohesion in Engfish)一书,是衔接理论创立的标志。我国在1996年关于现行高中数学英语两学科教学容与初中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方案衔接处理意见的通知中,描述两个学习阶段的相互连接时首次引用了衔接一词。 王蔷.我国小学英语课程政策与实施分析J. 中国外语. 2011(04) 教育中的衔接指教育的各个阶段在保持自身独立的前提下,相互交流与联系,从而使教育体系的系统性与连贯性得到保证,各教育阶段相互融合与渗透从而构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 周智忠.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及对策J. *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根底英语教育). 2009(06

10、) 2、初小衔接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国家将小学和初中设置为一个整体,其中包括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而我们通常将7-9年级称之为初中阶段,因此所谓初小衔接教育也就是指,学生1-6年级学习阶段与7-9年级学习阶段之间实现交流与联系,从而使得整个教育系统变得连贯而系统,促进两个阶段相互融合并渗透最终形成一个整体。 王蔷.改革开放30年中国根底外语教育的回忆与前景展望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2009(02) 三、文献述评一国外研究现状教育教学衔接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专家们的关注,他们进展了深入的研究。许多教育学者虽然没有直接提出衔接教育的具体概念,但衔接教育的理念

11、都表达在他们的理论或实践中。他们提出了许多相关的理论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解决本国教育教学衔接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黄盛菊.浅谈初一英语教学中的中小学英语衔接问题J. *科技信息. 2007(17)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美英等西方兴旺国家对幼小衔接问题进展了深入的研究,其目的就是通过提高学前儿童的身心开展水平,使一局部知识和技能能被其掌握,从而使幼小衔接的难度得以降低,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小学教育。 王海艳.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及对策J. *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根底英语教育). 2007(01) 可见,幼小衔接问题普遍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夸美纽斯在母育学校一书中,就较系统地阐述了幼小

12、衔接的问题。在诸多研究中,更多的是关于从小学到中学过渡过程中个体适应性变化的模式研究,从小学到初中的变化主要表达在两个方面:学校安置和学生角色。小学是任务中心的教学,而初中则是学绩中心的教学。 杨向东,汪斌.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调查与分析J. *文理学院学报. 2006(02) 这些研究发现,过渡中出现了显著的适应性变化,表现为心理焦虑的增加和学习成绩的下降,适应性还表现出性别差异。日本对小学升入初一后学生的学习适应性也做了许多调查。其口刚的研究说明,六年级升入初中后,学生的疲劳倾向增加,担忧学生成绩的比例急剧增加藤勇次的研究发现入校六个月的学生对学业关心的程度发生变化小泉令三的研究认为学生在入

13、学后七个月时对学习的关心急剧下降。 伏荣超,孟庆尚.中小学教育衔接问题及对策研究J. 教育科研论坛. 2006(06) 二国研究现状1、关于衔接教育调查的研究侯冬玲、时俊卿,耀华在年月对崇文区中小衔接问题的状况进展了问卷调查,在此根底上撰写了中小衔接问题的调查与分析,提出中小衔接问题日益严重,局部小学毕业生进入初中后,在学习方法和学习心理等方面出现了适应不良的现象。 范永丽.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调查与研究J. 中共*市委党校学报. 2005(S1) 相类似的研究还有王停捧的中小衔接阶段学生学校适应压力源调查研究,她在文中提到小学生升入初中后面临的最大压力来自于学习;男生的所受到的压力高于女生

14、入学前成绩比入学后成绩对学生的适应问题产生更大的影响。 *瑞洁.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之我见J. *教育. 2005(10) 马静在小升初过渡期学生准备状态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学生的学习适应情况受到性别和父母职业的影响,女生的适应情况普遍高于男生;父母是公务员、医生或教师的学生适应情况也较好。 夏侯富生.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与对策J. 根底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3(06) 2、关于衔接教育比照研究程桂莉在对离异家庭学生群体适应性的研究中,对来自稳定家庭的学生和来自离异家庭的学生分别进展了调查测试,发现父母离异的学生更缺少与父母沟通的时机,在进入新的环境时更容易出现无法适应的情况。作者通过对二

15、者衔接情况的比照来证明家庭环境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相关性研究的研究方向是影响同类样本的中小衔接状况的不同因素间的相互作用,探究研究对象的总体适应情况和家庭环境、学习环境、学习方法等其他因素之间旳关系,探寻与中小衔接最密切的因素。 宋艳红.教育叙事在小学教育科研应用现状研究D. *师范大学 2007 比拟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有:在特殊家庭亲子关系对孩子学习适应性的影响中秀芳和晓清着重说明了特殊家庭的亲子关系与孩子学习适应性的关系,提出有正常良好亲子关系的学生在进入初中后出现学习适应不良的概率低于那些与父母关系不融洽的学生。由此说明了良好亲子关系的重要性。 彭凤.中学图书馆对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与培养作用

16、研究D. *大学 2007 3、关于衔接教育的应用研究应用性研究指的是在实践中进展衔接教育的指导的研究。其形式包括有:上中小衔接辅导课、开展接线为主题的家校交流会、组织衔接问题的研讨会等。当前国这一方面的研究历时较长的当属市长宁区普通中小学的工作,尤其是以天山二中为发起者的普通中学的课题研究。他们自1992年的五校学习适应性课题至今已开展到了十二校学习适应性课题组,其间就学习适应性的研究,以周步成教授修订的学习适应性测验为理论蓝本,与华师大心理系的局部师生合作,编制了学习适应性的辅导书,进展学习适应性普测,安排学习适应性课程以及家长辅导班等等,根本走上了有组织的应用研究的轨道,但就学科渗透以及

17、具体学生的干预上尚属萌芽阶段。 方小芹.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D. 华中师范大学 2007 三既有研究的缺乏以往学者关于中小衔接问题的研究,虽然侧重点不同,但是目的都是为了保证根底教育的协调一致,为了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目前国外关于中小衔接问题的研究根本上能够反映出中小衔接的部规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也有一些缺乏之处:有的研究不够全面深入,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理论体系;有的又过于偏重理论的研究,缺乏调查访谈等实践调研。四、研究思路与方法一研究思路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展了深入的研究。首先本文就选题背景及意义进展分析,同时就相关研究现状进展总结,从而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事实

18、根底。其次本文还就相关理论概念等进展概述,从而为本文的研究奠定扎实的理论根底。接着本文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针对靖江市Y学校中小衔接情况进展调查分析,同时还就结果进展统计。最后本文就如何进一步加强中小衔接进展了详细的分析二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本文在研究之初,首先通过网络调查和图书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所有与之有关的研究资料进展整理分析,同时归纳出其中对本文研究有利的理论,进而对当前初小衔接教育研究方向、研究容、研究进度等有所了解,从而为本文后续的研究奠定根底。这些资料除了来自于本校的图书馆之外,还来自于知网、万方等网络数据平台。2案例法:初小衔接教育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同时会涉及到教育的方方面

19、面,在研究过程中如果希望通过对所有问题的研究来对初小衔接教育进展研究显然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因此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针对问题进展了细致化的研究,从而防止涉及面太广而使得论文的研究围太大,突出了研究了靖江市y学校初小衔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靖江市y学校初小衔接教育提出了具体的完善措施。3问卷调查法:为了保证本文的研究具有时效性,同时也防止出现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情况,本文在充分的理论研究根底之上,采用了问卷调查研究的方法,对靖江市y学校学生进展调查研究,并通过实地调研的方式对靖江市y学校初小衔接教育情况进展了了解,通过实际分析,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扎实的根底,也使得本文的研究结论具有合理性

20、。4访谈法:为了让本文的研究更加具有实际效果,因此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访谈法,通过对目标学校学生、家长以及学校教师进展交流采访,并设置相应的调查问题进展调查,从而分析中小衔接教育现状。五、创新之处1.观念创新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理论联系实践的方法,从现代化教育理念出发,针对靖江市y学校初小衔接教育情况进展深入研究,从而促使本文研究更具实践意义。2.视角创新本文从学生教育角度和教师教学角度出发,通过对初小教育衔接中不同人群存在问题进展分析,从而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使研究容更深入、更丰富,提升本课题的理论高度,从而能完整的分析靖江市y学校初小衔接教育情况。3.方法创新本文的研究建立在扎实的理论研

21、究根底之上,通过大量文献阅读,撰写文献综述,对所有文献容进展研究,从而为本文研究打下扎实根底。六、研究方案2015年6-7月开题选题,搜集资料,进展文献综述整理。明确选题2015年7月15日-31日准备开题报告。大致完成开题报告2015年8月1日-9月30日修改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完成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2015年10月开题。开题2015年11月-2016年2月进展论文初稿的撰写。完成论文初稿2016年3月-6月修改论文初稿。完成论文二稿2016年7月-10月修改论文二稿,准备预辩论。完成论文三稿2017年3月修改论文三稿,准备辩论。完成论文定稿,辩论七、目前进展、面临困难1本文在研究过程中由于

22、人力限制,因此所采用问卷调查覆盖面还不够广,从而导致本文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欠缺。2受到知识等多方面影响,同时造成衔接出现问题的原因众多,仅从课程、教材、教学、教师等单方面进展研究都难以发挥作用。附、论文提纲九年一贯制学校初小衔接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靖江市y学校为例引言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二文献综述 1.国外文献综述 2.国文献综述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二、根本理论分析 一概念界定1.初小2.衔接3.教育教学 二理论依据1.系统论2.学习论三、靖江市y学校初小衔接现状调查 一问卷调查1.调查对象2.实施步骤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三存在问题成因1.学校

23、因素2.家庭因素3.学生自身因素四、加强初小衔接工作具体实施策略 一教师做好准备工作1.教学容的渗透2.加强教师交流与培训 二家庭积极参与1.家长提高衔接意识2.利用假期做好入学准备工作3.加强与教师的沟通 三学生做好自我学习1.端正学习态度2.培养良好学习习惯3.提高自身适应性 四学校规衔接工作五、结论.八、参考文献 1参考书目1 皮连生主编.教育心理学M. 教育, 2004 2 束定芳,著.外语教学改革M. 外语教育, 2004 3 王蔷主编.英语学科教育理论与实践M. 教育, 2003 4 余立主编.教育衔接假设干问题研究M. 同济大学, 2003 2参考论文1 王蔷.我国小学英语课程政

24、策与实施分析J. 中国外语. 2011(04) 2 周智忠.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及对策J. 师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根底英语教育). 2009(06) 3 王蔷.改革开放30年中国根底外语教育的回忆与前景展望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2009(02) 4 黄盛菊.浅谈初一英语教学中的中小学英语衔接问题J. 科技信息. 2007(17) 5 王海艳.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及对策J. 师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根底英语教育). 2007(01) 6 向东,汪斌.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调查与分析J. 文理学院学报. 2006(02) 7 伏荣超,孟庆尚.中小学教育衔接问题及对策研究J. 教育

25、科研论坛. 2006(06) 8 永丽.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调查与研究J. 中共市委党校学报. 2005(S1) 9 瑞洁.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之我见J. 教育. 2005(10) 10 夏侯富生.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与对策J. 根底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3(06) 11 宋艳红.教育叙事在小学教育科研应用现状研究D. 师大学 2007 12 凤.中学图书馆对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与培养作用研究D. 大学 2007 13 方小芹.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D. 华中师大学 2007 14 森.目前中国高中与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衔接问题的研究D. 大学 2007 15 黄阿宾.中小学英语教学

26、衔接问题研究D. 东北师大学 2008 16 周艳.中小学数学衔接教学的对策研究D. 大学 2007 17 昱.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研究D. 东北师大学 2006 18 殷桂东.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对策的研究D. 师大学 2006 19 唐丽娜.高中英语教师如何搞好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D. 西南大学 2006 20 周卫华.对中小学衔接中教师评价差异的分析及反思以作文课为例J. 教育导刊. 2011(05) 21 艳芬.如何做好中小学衔接工作J. 学周刊. 2011(13) 22 林慧芳.中小学衔接教育家庭指导策略研究论家长在中小学衔接教育工作中的作用J. 才智. 2010(03) 2

27、3 吴俐俐.中小学衔接的调查分析与对策探议以数学教学为例J. 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3) . 附录1中小衔接根本情况调查问卷(教师卷)尊敬的教师: 您好!您百忙之中填写问卷。本问卷调查旨在了解中小衔接的根本情况。您的答复仅供学术研究分析使用。请您认真阅读题目后按实际情况在您认为适宜的答案的题号上打了。本问卷采用匿名形式,答案无对错,您无需顾虑。我们对您的答复绝对。您的支持与配合! 小学教师卷性别年龄1.您对初中教材的了解情况如何A.看过,且了解其根本容 B.翻过,但不太了解其容c.从没看过2.您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意识地把相关的初中容渗透进教材的讲解中A.经常有 B.偶尔有

28、 C.没有3.您是否有走进初中课堂,听过初中教师的授课A.经常有 B.偶尔有 C.没有4.您是否有和初中一年级的教师进展教学上的交流与讨论A.经常有 B.偶尔有 C.没有5.您是否了解小学教育与初中教育的区别A.了解 B.了解一些 C.不了解 初中教师卷性别年龄1.您对小学教材的了解情况如何A.看过,目.了解其根本容 B.翻过,但不太了解其容 C.从没看过2.您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意识地复习小学教材中出现的相关容A.经常有 B.偶尔有 C.没有3,您是否有走进小学课堂,听过小学教师的授课A.经常有 B.偶尔有 C.没有4.您是否有和小学六年级的教师进展教学上的交流与讨论A.经常有 B.偶尔有 C.没有5.您是否了解小学教育与初中教育的区别A.了解 B.了解一些 C.不了解. 中小衔接根本情况调查问卷(学生卷)亲爱的同学:你好!本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初一新生进入中学生活后,对学习生活适应的根本情况。您的答复仅供学术研究分析使用。请你认真阅读题目后按实际情况在你认为适宜的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