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与食品卫生》教学课件精品PPT_第1页
《微生物与食品卫生》教学课件精品PPT_第2页
《微生物与食品卫生》教学课件精品PPT_第3页
《微生物与食品卫生》教学课件精品PPT_第4页
《微生物与食品卫生》教学课件精品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微生物与食品卫生第一节 食品微生物的污染、消长及控制第二节 食品被污染后给人类带来的危害第三节 食品的卫生要求和微生物学标准第一节 食品微生物污染及途径 生物污染:微生物、寄生虫及虫卵、昆虫 化学污染:农药、工业三废、添加剂、 包装材料 物理污染:放射性污染一、食品污染的种类1 土壤2 空气3 水4 人和动植物体5 食品加工设备与包装材料6 食品的原料二、微生物污染源1 通过水而污染2 通过空气而污染3 通过人及动物而污染4 通过用具及杂物而污染5 通过土壤污染 三、微生物污染食品的途径加工前:原料的运输和贮藏增加了微生物污染、增殖的机会,因此与加工后相比,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均较大。 加工过程

2、中:清洗、消毒和灭菌使微生物数量明显下降,或完全消除微生物。 加工后:食品贮藏过程中,若条件适于微生物生长,加工后残留的微生物或再度污染的微生物大量增殖直至引起食品的腐败变质,不再适合于微生物生长时,微生物的数量又开始下降。若加工后的食品不在被污染,贮藏条件也不适合于微生物的生长,微生物的数量将会逐渐下降四、食品中微生物的消长情况五、控制微生物污染食品的措施 粪便的无害化管理 加强环境管理 污水的无害化管理 垃圾的无害化管理 食品生产卫生 加强食品生产 食品运输卫生和贮藏卫生 的卫生管理 从业人员卫生 食品销售卫生第二节 食品被污染后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细菌性食物中毒 一、食物中毒 真菌性食物中

3、毒 志贺氏菌 炭疽病 布鲁氏杆菌病二、传播人畜共患病 结核病 病毒病(脊髓灰质炎、肝炎) 伤寒和副伤寒 霍乱和副霍乱 一、食物中毒 概念: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物质当做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食物中毒的特点1 潜伏期较短,来势剧烈2 大致相同的临床表现3 发病与吃某种食品有关4 发病率高,不传染食物中毒的分类(按病原物质分)1 细菌性食物中毒2 真菌性食物中毒3 动物性食物中毒4 植物性食物中毒5 化学性食物中毒细菌性的食物中毒细菌性的食物中毒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食物中毒类型,根据中毒的原因可将其分为感染性食物中毒和毒素性食物中毒。感染性食物中毒:病

4、原细菌污染食品后,在食物中大量生长繁殖,这种含有大量活菌的食物被摄入人体,会引起人体消化道的感染而造成中毒,此即感染性食物中毒。毒素性食物中毒:有些细菌污染食品以后,可产生毒素,因摄入含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即称为毒素性食物中毒。 1、葡萄球菌食物中毒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物学特性:G+,无芽孢、鞭毛,兼性厌氧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537,80 30分钟可杀灭,对低温不敏感,因此在冷冻食品中经常可以检出。中毒症状:该菌是毒素型食物中毒(肠毒素),毒素在218248 30分钟才被完全消除。主要症状是急性肠胃炎,病程仅几个小时,即可恢复。中毒源:主要为乳及乳制品,腌制肉、鸡、蛋、和含有淀粉的食品等,一

5、般食物中含菌量达到106109 /ml (g)时即可引起中毒。2、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生物学特性:G-,短杆菌,无芽孢和荚膜,周生鞭毛,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37。中毒症状:该菌为感染性和毒素性食物中毒,一般中毒食物的菌数含量达108/ml (g),主要表现为急性肠胃炎症状,病死率一般是0.51%。 中毒源:该菌对热的抵抗力很弱,60经2030分钟即被杀死,在水、乳及肉类中能生存13个月。食物中毒的常见食品为:鱼、肉、禽、蛋和乳。该菌主要来自患病的动物和人,以及动物和人的带菌者。/3、肉毒梭菌食物中毒生物学特性: G+的芽孢杆菌,具鞭毛,可运动。最适生长温度为35 。中毒症状:该菌引起毒素性食物中

6、毒,肉毒毒素是一种较不耐热的蛋白质,100 360分钟可完全消除。该毒素是一种嗜神经毒素,病死率在3080%中毒源:报道的中毒事件发生的食物有蔬菜、鱼类、豆类、乳类等含有蛋白质多的食品。4、病原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生物学特性:病原性大肠杆菌与人和动物肠道正常菌群大肠杆菌属于不同的血清型,但一般生物学特性相同。食物中毒症状:引起感染性食物中毒,发病症状为急性肠胃炎,13天即可恢复。中毒源:猪肉、奶酪、水产品 真菌性食物中毒黄曲霉毒素中毒赤霉病变中毒黄变米中毒麦角中毒第三节 食品的卫生要求和微生物学标准食品卫生要求食品卫生管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有毒物质的控制无虫的控制无病原微生物其它有害物

7、质的控制 食品卫生要求食品卫生是指:为确保食品安全性和适用性,在食物链的所有阶段必须采取的一切条件和措施。即食品在它的原料生产、加工或制造直至最后消费的各个阶段都必须是安全的、符合卫生的和有益于健康的;食品不能含有营养成分以外的、人为添加的、污染的或天然固有的有毒、有害物质或杂质 食品卫生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六条指出:食品应当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具有相应的色、香、味等感官性状。 食品卫生管理食品卫生管理体制 食品企业的卫生管理从国际范围来看有三种比较流行的卫生管理体系: 1)全面卫生管理体系(Total sanitation control) 2)GMP管理体制 (go

8、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3)危险分析与关键控制点 (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HACCP)加强食品卫生的法制监督管理加强食品企业的卫生质量管理4 加强进出口食品的卫生管理 食品卫生标准 食品卫生标准是检验食品卫生状况的依据,是判定食品、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用产品是否符合食品卫生法的主要衡量标志。 它规定了食品中可能带入的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实践中,只要按照规定的检测方法,对某种食品逐项加以检测,然后与食品卫生标准进行比对,就可判断出该种食品卫生状况的好坏。 我国制定的食品卫生标准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感官指标、

9、 理化指标、 微生物指标微生物学卫生标准1、细菌总数作为食品卫生质量的指标2、大肠菌群作为食品卫生质量的指标3、致病菌4、霉菌和酵母菌1、细菌总数作为食品卫生质量的指标食品中微生物数量的表示方法:1g食品、1cm2的食品表面积和1ml食品中的细菌(杂菌)总数表示。细菌(杂菌)总数作为食品卫生质量评定的意义: (1)反映食品的新鲜程度 (2)食品生产过程中有否变质 (3)食品生产的一般卫生情况不适于用细菌(杂菌)总数作为卫生质量指标的食品: 发酵食品(尤其是细菌发酵食品)2、大肠菌群作为食品卫生质量的指标大肠菌群:37,24小时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G-细菌。大肠菌群作为食品卫生质量的指标的原因:

10、(1)大肠菌群是人和动物肠道中的正常微生物区系,并且只存在于人和动物肠道中。 (2)大肠菌群通常与动物肠道病原菌同时存在,只是数量不同。 (3)动物肠道病原菌抵抗外界不良环境的能力较差,在体外环境中极易死亡,所以难以在食品中检出。基于上述原因,通常采用大肠菌群来预测食品被粪便、肠道病原菌污染的可能性。不适于用大肠菌群作为粪便污染指示菌的食品冷冻食品经射线照射处理的食品 pH较高的食品 在上述食品中大肠菌群的细菌比许多肠道病原微生物更易死亡。3、治病菌做为食品卫生质量指标 食品中不允许有致病性病原菌的存在,所以在食品卫生标准中规定,所有食品均不得检出致病菌。 病原菌种类繁多,在国家食品卫生标准中

11、要求检测的病原菌至少有15种,因此一般食品卫生检验,只能根据不同食品可能污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重点检查。 如:禽、蛋、肉内食品必须做沙门氏菌的检查 低酸性罐头必须做肉毒梭菌及其毒素的检查4 霉菌和酵母菌作为食品卫生质量指标 霉菌和酵母菌是食品酿造的重要菌种,但也可造成食品的腐败变质,有些霉菌还可以产生毒素,因此,霉菌和酵母菌也做为食品卫生质量的指示菌。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采样处理检验世界卫生组织评出的十大垃圾食品 一、油炸类食品 1、导致心血管疾病元凶( 油炸淀粉) 2、含致癌物质 3、破坏维生素,使蛋白质变性 二、腌制类食品 1、导致高血压,肾负担过重,导致鼻咽癌 2、影响粘膜系统(对肠胃有害) 3、易得溃疡和发炎 三、加工类肉食品(肉干、肉松、香肠等) 1、含三大致癌物质之一:亚硝酸盐(防腐和显色作用) 2、含大量防腐剂(加重肝脏负担) 四、饼干类食品(不含低温烘烤和全麦饼干) 1、食用香精和色素过多(对肝脏功能造成负担) 2、严重破坏维生素 3、热量过多、营养成分低 五、汽水可乐类食品 1,含磷酸、碳酸,会带走体内大量的钙 2、含糖量过高,喝后有饱胀感,影响正餐 六、方便类食品(主要指方便面和膨化食品) 1、盐分过高,含防腐剂、香精(损肝) 2、只有热量,没有营养 七、罐头类食品(包括鱼肉类和水果类) 1、破坏维生素,使蛋白质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