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考试内容整理_第1页
自然辩证法考试内容整理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自然辩证法考试内容整理 2018国贸系第一章 绪论1.简述什么是自然辩证法?(1)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技术观,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研究方法论,还包括数学和其他各门具体学科中的重大哲学问题。(2)自然辩证法主要包括: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技研究方法论三部分内容;其中,两对矛盾:即人与自然、科学实践与科学认识之间的矛盾贯穿自然辩证法体系的始终。(3)研究对象:自然界,科学技术。研究内容:自然观、科技观、科技研究方法论。学科性质:实践哲学2.简述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的体系结构及主要内容?全书由论

2、文、札记、计划草案共181篇组成,以两对矛盾为主线,将其形成完整的体系,共6部分结构.(1)导言论文:导言札记:科学历史摘要内容:阐述了自文艺复兴运动以来,自然科学的发展的历程及其重大成就,论述了形而上学自然观的产生有其必然性。(2)自然科学与哲学论文:旧序-论辩证法、神灵世界中的自然科学札记:自然科学与哲学内容:论述了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哲学为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研究者把握了正确的哲学思维就会加速科研进程,少走弯路,避免犯唯心主义、宗教神学的错误。(3)辩证法论文:辩证法札记:辩证法内容: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是有三大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

3、和五对范畴(内容和形式、原因与结果、偶然与必然、可能性与现实性、本质与现象)构成的。(4)物质的运动形式论文:运动的基本形式札记:物质的运动形式-科学分类内容: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揭示了物质、运动和时空之间的内在联系。(5)各门具体科学中的辩证法论文:运动的量度-功、潮汐与摩擦、热、电札记:力学与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内容:探讨了各门具体科学中的重大哲学问题。(6)劳动创造了人论文:劳动在猿向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札记:劳动在猿向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内容:论述了劳动创造了人、人类社会,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过渡。古代自然观与方法论探讨世界本预案的元素轮探讨物质结构的原子

4、论探讨天体运行规律的宇宙论古代自然观的特征1结合古代自然观的具体成就,简要说明古代自然观是朴素唯物主义与自发辩证法的统一?(1)古代自然观是由三个部分构成:探讨世界本源的元素论;探讨物质结构的原子论;探讨天体运行规律的宇宙论。(2)古希腊的米利都学派是元素论的重要代表之一。它的创始人泰勒斯,为“科学之祖”,提出水是本原。阿那克西曼德是“ 科学抽象之父”,提出无限是世界的本源。阿那克西米尼提出“气”是万物本原,量变导致质变。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世界的本源,提出“一切皆变,一切皆流,无物常在”。(3)这些思想的出发点都是物质,用自然界事物解释自然现象,这是唯物的,唯物主义是朴素的,带有猜测性和直观性

5、。从事物出发,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在解释世界状况问题上,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进行解释,泰勒斯用水解释,阿那克西米尼用气解释,具有鲜明的辩证法特征,同时辩证法是自发的,缺少深刻证明。即实现了朴素唯物主义同自发辩证法的有机统一。2试比较原子论与伊氏原子论的异同。(论述)思路:两种原子论相同相异相同相异在哪里(1)L-D原子论:原子和虚空。原子构成事物的本原,在虚空中不停运动。虚空虚无,虚空也是一种实存,是原子的存在场所。原子的特性:看不见摸不着的实物粒子;既不可产生也不可消灭;原子只有大小形状位置次序等数量特征的差异,本质相同。原子的运动导致事物的产生和灭亡,原子由于偶然的偏斜运动发生碰撞,聚

6、合则事物形成;离散则事物消失。强调原子的必然性。伊壁鸠鲁的原子论始原原子与结构原子。原子有结构,但不可分割。原子特性:看不见摸不到的实物粒子 既不可产生也不可消灭 原子有重量,正是由于重量的不同导致原子性质的不同。原子运动导致事物的产生与消亡,但其依据不同。伊氏运用吸引与排斥的矛盾,重力原因和其他力学原理揭示了事物碰撞聚合产生离散消亡,把偶然的偏斜纳入必然范畴之中。伊氏与原子论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相同点主要表现在伊氏对前人的继承,差异点是伊氏对前人的发展。相同点它们都认为原子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要素,原子在虚空中存在运动着认为原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实物粒子,数量无限原子即不能产生,也不能消灭。

7、(物质不灭论)(5)不同点:伊氏原子论在承认L-D原子论提出的始原原子的基础上进一步把原子分为始原原子和结构原子L-D原子论认为原子有大小、位置、形状、次序等数量上的差异,本质上没有区别。而伊氏原子论在承认量的差异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原子有性质方面的差异,原子有重量,正是由于重量的不同导致了性质上的差异L-D原子论认为原子的波动形式是一切事物的动因,并把它归结为自然界的必然性;伊氏提出原子运动的偏斜学说,原子除了由于重力引起的下降运动外,还有偶然的偏斜运动,克服了L-D原子论否认偶然性存在的缺陷,确立了偶然性在运动中的地位,具有朴素辩证法的思想。3简述中国古代“八卦”“五行”学说中朴素唯物主义与

8、自发辩证法的思想(1)中国的“八卦”学说最早出现在周易中,分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种,分别对应天、地、雷、风、水、火、山、泽;从日常生活中选取八种自然物作为构成万物的本原,太极八卦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由这八种要素相互作用,生成万物,这是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又将这八种要素分为两个层次,乾、坤为阴、阳,其余的六种是由阴阳交互生成,意指浩瀚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包含着阴阳,以及表与里的两面。二者既互相对立,斗争,又相互滋生依存是物质世界的一般规律,是众多事物的纲领和由来,也是事物产生与毁灭的根由所在。通过阴、阳的相互交互来解释事物的产生、发展及消亡,这是自发辩证法的思想。(2)中国的“

9、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万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要素构成的。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天地万物的运动秩序都要受五行生克制化法则的统一支配。中国古代思想家把这五种物质作为构成万物的元素,以此说明自然界万物的起源和多样性的统一,体现了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提出“五行”相生相克和无常胜,既相互促进又相互排斥,相生对应着统一关系,相克对应着对立关系,这是辩证法的思想。(3)“八卦”“五行”学说。前者用八种事物后者用五种事物揭示了万物与现象的根源。前者用阴阳交感,后者用相生相克揭示了事物形成、演化与消亡,具有丰富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思想,实现了两者的统一

10、。4简述古代自然观的特性?(1)本质特性:是朴素唯物主义与自发辩证法的有机统一,用自然界自身存在的事物去解释其他事物和现象的产生与演化,与唯心宗教神学有本质区别。在反映自然界状况时,将事物和现象看成一个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从自然界本来面目出发进行客观反映,本原与状况实现了统一。例如“八卦”“五行”学说。前者用八种事物后者用五种事物揭示了万物与现象的根源。前者用阴阳交感,后者用相生相克揭示了事物形成、演化与消亡,具有丰富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思想,实现了两者的统一。(2)直观性:将世界本原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物质形态,不懂得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将物质形态等同于物质一般的概念。(3)猜测性:用假

11、设的幻想的联系代替现实关系,甚至用主观臆想填补事实空白。(4)思辨性;(哲学最重要的特性之一)根据已有的事实和理论经过严谨的逻辑推理得出结论,但难以付诸现实实践的检验,甚至规避实践检验o第三章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必然性第一节 近代自然科学争取独立的伟大斗争第二节 近代前期自然科学发展与形而上学自然观第三节 伟大的发现为新自然观的产生奠定基础1.简述近代自然科学是如何向宗教神学发起挑战的(以天文学或医学为例)天文学:(1)哥白尼、天体运行论与日心说的主要内容: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所有天体围绕太阳运行;地球在运动,并带着月亮及其轨道围绕太阳公转,365天6小时24分转一周。地球也自转,24小时

12、转一周;月亮是地球的卫星,绕地球公转,平均周期27.3天;离太阳近的天体运行周期短,离太阳远的天体运行周期长(2)哥白尼日心说的意义:恩格斯高度评价了天体运行论,“哥白尼那本不朽的著作是向宗教神学发出的挑战书,是自然科学宣告独立的宣言书,日心说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天文学的范围,公开勇敢的向宗教神学挑战,动摇了宗教统治的根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新兴的资产阶级推翻封建专制制度起到了推动作用。”“将颠倒了近2000年的地日关系重新正立过来,把天文学建立在真正的科学基础之上,为其它科学冲破宗教神学的桎梏,摆脱自然哲学的束缚,纷纷独立,建立体系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日心说的传播与发展布鲁诺 HYPERLIN

13、K /item/%E6%8D%8D%E5%8D%AB/7999099 t /item/%E4%B9%94%E5%B0%94%E4%B8%B9%E8%AF%BA%C2%B7%E5%B8%83%E9%B2%81%E8%AF%BA/_blank 捍卫和发展了 HYPERLINK /item/%E5%93%A5%E7%99%BD%E5%B0%BC/262083 t /item/%E4%B9%94%E5%B0%94%E4%B8%B9%E8%AF%BA%C2%B7%E5%B8%83%E9%B2%81%E8%AF%BA/_blank 哥白尼的 HYPERLINK /item/%E5%A4%AA%E9%98%

14、B3%E4%B8%AD%E5%BF%83%E8%AF%B4/1821773 t /item/%E4%B9%94%E5%B0%94%E4%B8%B9%E8%AF%BA%C2%B7%E5%B8%83%E9%B2%81%E8%AF%BA/_blank 太阳中心说,并把它传遍欧洲,著作论无限、宇宙与诸世界伽利略,从数学方面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医学:维萨里的人体构造论从医学领域向宗教神学发起挑战,他从科学角度展示了人体生理解剖。与圣经讲述有所不同,发现人体不存在复活骨,女人不比男人少一块骨头塞尔维特发现“心内小循环”,向盖伦医学发起了挑战哈维被称作“新生命科学奠基人”,心血运动论从量化

15、的角度,对盖伦医学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他重新定义人的生命,突出心脏和血液大循环。2浅析牛顿的“绝对时空观”(1)内容时间:绝对的,真正的,数学的时间,总是自身流逝的,由于其本性与外界的任何事物无关,总是均匀不变的空间:绝对的空间,由于其本性与外界的任何事物无关,永远是相同的,不变的。一句话,时间,空间绝对不变。(2)对牛顿绝对时空观的评价将时空提升到哲学高度来分析,体现了很高的哲学水平和能力,但由于科学发展和哲学思维的局限,绝对时空观暴露了很多弊端:割裂了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之间的关系,不清楚时空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否认了时空表现形式的相对性,时间空间的表现形式随物质的存在及其形式的改变而改变,其表

16、现形式存在多样性。否认时空的客观实在性,时间空间作为物质的存在形式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牛顿硬性将绝对时空概念强加于不同物质形态和运动形式,使物质运动形式与它的时空概念相一致本末倒置。3简析形而上学自然观形而上学自然观自然界绝对不变(1)特性机械性:用力学观点解释一切,甚至把人也比作机器。形而上学性: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彻底性:没有将唯物主义原则贯穿于社会历史领域,其历史观仍是唯心史观。(2)产生原因:科学原因:自然科学发展的整体水平不高,只有力学达到相对完善的程度,其它学科仍处在搜集整理材料的阶段,由此产生了“泛力学”的分析方法。方法局限:科学研究方法的局限

17、,将完整的自然界人为的划分成了不同的领域,分门别类的加以研究,无视其它领域的进展及取得的成就,甚至排斥其它领域的成就,久而久之,形成了孤立、片面的思维方式。阶级原因:资产阶级已成为统治阶级,要论证资本主义制度的永恒性,需要寻找哲学依据,形而上学自然观正合乎其需要,得其青睐,从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3)评价贡献: a.在推翻封建专制统治,解放人们的思想方面起过积极作用;b.使自然科学摆脱宗教神学的桎梏,摆脱自然哲学的束缚得以独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c. 近代前期自然科学的发展, 形而上学自然观有其推动作用。缺陷: a.对科学间的交叉渗透起到了不良影响,对近代后期自然科学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b.为

18、资本主义制度的永恒性作辩护,妄图阻止社会进一步发展。4试述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发现过程及其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所作出的重大贡献(1)过程19世纪40年代,十几位不同国籍、不同学科领域的科学家几乎同时提出该定律。德国医生迈尔从生理学角度提出了该定律;英国物理学家焦耳从电学、力学、热学角度提出该定律;德国霍尔姆赫兹从数学、生理学、化学等领域证明了该定律。还有其他国家的科学家也证明了该定律。(2)总结恩格斯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站在哲学高度运用辩证思维科学地概括得出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能量的转化,它向我们表明了,首先,在无机界起作用的所谓力,即机械能及其补充,所谓的位能、热、放射(光和其它辐射

19、)、电、磁、化学能都是普遍运动的表现形式,它们按照一定的度量关系,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因此当一种形式的一定量消失必然有另一种形式的对应量代之出现。因此,整个自然界的运动都可归结为由一种形式向另一种形式的无限转化”。(3)意义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理论依据。更深刻、全面地论证了物质世界是处于永恒的运动和普通联系之中,不仅揭示了事物的静态联系,进一步揭示了事物的动态联系。使世界永恒运动的哲学论断变为经验的自然科学事实,对形而上学自然观给予了致命的打击,为新自然观的产生奠定了最坚固的基石。5结合19世纪自然科学六大发现论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必然性(1)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以

20、原始星云为基础,解释了宇宙天体的形成与演化,从自然界自身存在的事物出发,探讨了天体之间的联系,以及天体的产生、发展与消亡。在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为新自然观的产生奠定了第一块基石(2)维勒人工合成尿素 维勒总结了自1824年以来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重大成就,揭示了有机界和无机界的联系以及内在统一性,在形而上学自然观身上再次打开缺口,为新自然观的产生再添基石。(3)地质学的成就赖尔在地质学原理一书中,运用地球的内力和外力原因解释了地质岩层的形成与演化,对形而上学的自然观再次予以沉重打击,为新自然观的产生奠定了新的证据。(4)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19世纪40年代,十几位不同国籍、不同学

21、科领域的科学家几乎同时提出该定律。德国医生迈尔从生理学角度提出了该定律;英国物理学家焦耳从电学、力学、热学角度提出该定律;德国霍尔姆赫兹从数学、生理学、化学等领域证明了该定律。还有其他国家的科学家也证明了该定律。恩格斯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站在哲学高度运用辩证思维科学地概括得出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能量的转化,它向我们表明了,首先,在无机界起作用的所谓力,即机械能及其补充,所谓的位能、热、放射(光和其它辐射)、电、磁、化学能都是普遍运动的表现形式,它们按照一定的度量关系,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因此当一种形式的一定量消失必然有另一种形式的对应量代之出现。因此,整个自然界的运动都可归结为由一种形式

22、向另一种形式的无限转化”。(5)生物细胞学的成就两位德国生物学家先后提出了植物细胞学说和适用于整个生物界的细胞学说,实现了生物界的统一,揭示了不同生物间的内在联系,对形而上学自然观再一次给予了重大打击o1839年,施莱登发表关于植物起源的资料,1840年,施旺发表关于动植物的结构与生长类似性的显微镜研究。说明细胞是一切生物构造的基础,一切生物是细胞生长发育的结果。 (6)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达尔文运用生物界所固有的遗传与变异、同化与异化以及生物体与环境等矛盾,解释了生物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无序到有序的进化过程,解决了当时哲学界、科学界、生物学界最复杂最困难的问题。列宁称赞:达尔文第一次

23、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之上,批判了物种神创论、偶然论、不变论的观点,为新自然观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结语:面对如此之多的重大科学发现,恩格斯概括道:新自然观的基本语言已经完备了,一切僵硬的东西融化了,一切凝固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是永恒不变的特殊的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无限的循环中发展着的。第四章 科学技术观概述第一节 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因素第二节 科技发展的内在动力第三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简述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因素(1)社会生产是科技的基础社会生产是科技产生和发展的主要源泉和动力a.最早的科学技术

24、主要来源于社会生产。如农牧需要气候与天文,丈量土地和商品交易需要计算数学等b.社会生产不断为科技提出新课题,促进其发展。代表作: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几何学的起源社会生产不断为科技提供新的物质手段社会实践是检验科技知识真理性的标准。如:水星近日点进动,红移问题,光的偏折(2)社会制度和军事战争的影响社会制度的影响a.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制约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当新的科技成果符合统治阶级的意志并为其带来巨大经济利益时,相应学科就会得到统治阶级的资助的扶植得以加速发展:反之当新的科技成果违普统治阶级的意志并为其造成经济利益损失时相应学科就会得到统治阶段的封杀和抑制,延缓或阻碍其

25、发展b.科技政策对科技发展有重大的制约作用。 合理的、良好的、先进的科技政策能先分调功研究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推动科技发展;反之,腐朽的、反动的、落后的科技政策,极力地压抑研究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延缓阻碍了科技的发展。军事战争的影响(总体上看,弊大于利)a.主要表现在巨额投资刺激科技发展b.军事战争向科学技术提出急需解决的课题,促进科技发展c.能够带动相关科学的发展,甚至成为新学科的生长点(3)哲学的影响对科学研究成果加以分析为研究者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2.试述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动力(1)新事实与旧理论的矛盾在理论指导下的科技探索活动会出现新事实新现象用原有理论难以解释的情

26、况,暴露出旧理论的不足和缺陷,需要根据新事实新现象补充完善原有理论或提出新理论取代旧理论,从而把科技研究推向前进。(2)不同学派、不同理论、不同观点之间的争论产生原因:人们观察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不同,对同一事物会得出不同结果,相互订正产生争论。作用:a.活跃学术气氛,加速科学发展,特别有利于年轻学者脱颖而出,造就年轻人才b.促使人们放弃错误的观点,接受正确的观点c.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实现理论创新(3)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原因:世界的物质同一性 作用:a.基础学科间的交叉渗透使科学理论更加可靠、可信,以此为指导改造世界,能提高成功率。b.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间的交叉渗透有利于理论向现实的转化,形成现实

27、生产力,从而有利于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c.交叉学科、横断学科、综合学科的出现有利于科学整体突破全面发展。(4)继承与创新的矛盾继承是创新的基础,既包括继承前人的成果、经验、方法,也包括前人留下的难题,吸取前人经受挫折所留下的教训。创新是继承的目的,是实现有效突破的最佳途径,是研究者的最高追求。创新是分层次的。提出了前人没有涉及的新定律新原理称为的突破;取得的成果使所涉及的学科领域达到了完善的程度,称为重大突破;取得的成就使整个科学领域发生重大飞跃或创建了一种普遍适用的新方法称为科学革命;取得的成就是整个人类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飞跃称为重大科学革命。3.试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马

28、克思在19世纪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对于经济发展而言是生产力,对于社会发展而言是推动力,对于政治而言是影响力,对于军事而言是威慑力。综合国力如何,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生产力=劳动者科技+(生产工具+劳动对象)*科技+管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途径:(1)通过教育的途径使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提高劳动者素质,保障劳动者健康,在生产中转化为直接生产力。(2)通过技术革新或发明将先进的科学技术物化到生产工具中,研制出新的机器设备用于生产,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化为直接生产力。(3) 通过新工艺新发明不断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深化层次,合理节约使用原有资

29、源,不断开发新资源,增加生产力的物质内涵,转化为直接生产力。(4) 管理科学越来越成为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有利于协调生产力诸要素之间的关系,降低内耗,使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最大限度发挥各自功能。(5) 未来社会科学技术将发挥更大作用。第五章 科研选题第一节 科研课题及选题的作用第二节 科研选题应遵循的原则题目:结合所从事的专业论述科研选题所必须遵循的有关原则科研课题指经过比较、选择加以确定的,用精确的科学术语表达的一个或一组问题。(1)需要性原则目的含义:体现了选题的目的,即社会需要和科技自身发展需要两个方面。选择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关键性课题以及科技发展过程中矛盾尖锐焦点突出领域中的课题。

30、如何贯彻:a.选题应看是否有其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学术价值以及价值的大小,选择了经济价值、社会价值较大的课题会得到社会的公认和支持,选择了较大学术价值的课题,获得成果就能为多个科技领域的发展提供指导。b.长期需要与近期需要相结合,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研究统筹兼顾,有关科研力量的分配,应保持合理结构,人力、物力也应合理分配,比例适当。(2)创造性原则价值含义:选择前人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并可以获得预期成果的课题,既包括获得新发现新见解新理论,也包括在技术领域获得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等。如何贯彻:a.到学科前沿阵地选择课题,保证研究工作的高起点高水平, 一旦获得成功就可实现超越b.到矛盾尖锐焦点突出的领域选择课题,此类课题学术价值突出,一旦获得成果就可以为多个学科领域巩固基础、提供指导,应用广泛。c.到学科交叉区域或被人忽视的无人区域选择课题。此类课题难度较大,涉及学科广泛,获得成果能有效推进整体发展。(3)科学性原则:根据含义:选题要以可靠的事实为依据或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如何贯彻:a.基础理论研究必须以丰富可靠的事实为依据,提高理论成果的可信程度b.技术、应用类选题必须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避免研究的盲目性,少走弯路,加速研究进程(4)可行性原则条件含义:选题应从已具备的主客观条件或经过努力可得的条件出发加以确定。如何贯彻:a.主观条件:选题必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