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日本公司治理结构_第1页
浅析日本公司治理结构_第2页
浅析日本公司治理结构_第3页
浅析日本公司治理结构_第4页
浅析日本公司治理结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日本公司治理结构浅析 所谓公司治理结构是指有关公司权力与责任在各公司机构之中分配状况的安排,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公司的权力是如何划分的;这些权力如何在公司的各机构中分配。其目的在于明确地确定股东、董事会和经理人员三者之间的权利、责任和利益,形成相互制衡的关系。 按投资者行使权力的不同,公司治理结构在模式上可分为外部操纵模式和内部操纵模式两种。外部操纵模式的公司治理结构以美、英两国为代表,又名英美法系型公司治理结构(也有人称之为新古典式公司治理模型)。这种模式的要紧特点,是公司股权比较分散,持股人对公司的直接操纵和治理的能力极为有限,但在资本市场发达 股票流淌性好的情况下,大多数股东可通过市场

2、交易即借助股票市场来形成对公司行为的约束和对代理人的选择。内部操纵模式的公司治理结构以德国、日本两国为代表,又名大陆法系型公司治理结构。这种模式的要紧特点,是公司股权较为集中,尤其是存在公司之间相互持股和银行对公司大比例持股的现象,对股票市场的依靠性较小。 本文通过对日本公司治理结构的分析,找出日本公司治理结构中值得我国借鉴的方面,以为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改革提供依据。一 、日本公司治理结构的进展、形成与特点 (一)日本公司治理结构的历史变迁 1.战前单边治理模式 1868年明治维新日本进入近代资本主义社会,随后走上工业化道路。当代日本公司治理模式脱胎于其前身财阀集团或家族企业集团。日本企业最初也

3、以业主制和合伙制为主,工业化改变了企业制度和企业惯例。在19世纪70年代,日本出现了一些非正式的股份公司,1893年的一般公司法和六年后生效的商法促进了日本股份公司进展。进入20世纪,所谓财阀多元化经营的公司开始在日本兴起,公司合并也大量出现,在20世纪初的几十年里,日本财阀在经济中发挥了强有力的作用。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往常,日本的公司治理结构也是典型的“资本雇佣劳动”式单边治理模式,资本所有者拥有全部的公司所有权。经理人员和一般职员一样,为了寻求更高的薪金和更好的机会而频繁地从一家公司转到另一家公司,他们通常按照契约规定进行工作。关于资本家引进的科学治理措施,日本劳动者与英美各国一样,也将其

4、视为一种增产不增薪的阴谋和一种对劳动者权利的侵害而加以抵制。这一时期,日本公司的劳资关系也是对抗性的。 2.战争时期的财阀家族统治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即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公司治理结构发生了某些变化。来自创业家族以外的职业经理人以各种执行董事的身份开始掌握了公司的大部分实权,由于这些执行董事的雇佣,日本公司也开始出现了所谓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在某些领域出现了熟练工人的持续性短缺。由于劳动力短缺和与此相适应的顾主维持劳动者对公司忠诚的愿望,一些大公司开始实行长期雇佣和以年功为基础的工资和晋升制度。只是,这种趋向并未进展到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劳动者的工作和生活仍然是

5、脆弱和不稳定的。 三、四十年代,在战时统制经济下,日本军政当局从一切服从战争需要动身,极力敦促家族银行合并,还替大多数公司制订一家主银行,并把银行当作政府基金流通的管道。在战时统制经济中,财阀集团起到了重要作用,日本当局也纵容财阀势力的扩张。结果,持股人对公司治理者的操纵就大大减弱了,公司的股份也高度集中于少数财阀家族手中,财阀家族通过控股公司层层操纵大批公司,从而形成了高度集中的“金字塔”式的股权结构。战后初期,日本公司总资本323亿日圆,其中三井、三菱、住友、安田四大财阀及其操纵的资本就达79亿,占24.5%,十大财阀所操纵的资本高达114亿日圆,占35%。 3.战后公司治理结构形成 二战

6、后,美国认为财阀与军国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是日本进行战争的经济基础。因此,为完全消除日本的战争能力,使其永久不再威胁美国的安全, 美国占据军司令部在战后民主化改革的过程中,采取了解散财阀以消除家族操纵,解除控股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层级控股关系的措施。当时,在全国437亿日圆的股份中属于高度集中,成为分散化对象的股份资本高达181亿日圆,占42%。在美国占据当局主持下,对其进行分割。分割结构为从业人员拥有股份38.5%,一般出售占27.7%,投标占23.3%,战时特不补偿税占7.4%,公司分给费占2.9%,偿还外国人财产为0.2%。如此一来,日本战后的股权结构就发生了全然性变化,呈现出分散化的特征。

7、与此同时,为幸免操纵权再度集中,1947年实施的禁止垄断法禁止工业公司持有股份,并限制金融机构不得持有一个公司5%以上的股票。1947年公布的证券交易法也脱胎于美国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其目的是禁止商业银行承销、持有和交易公司的证券。对金融机构则要求其按照框定的模式进行分工,即一个项目的“事前监督”托付给投资银行,“事中监督”托付给商业银行,“事后监督”托付给股票市场,从而促使了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的分离。另外,在财阀解散的过程中, 1948年1月实施了终止财阀家族操纵法,该项法律要求十大财阀公司中有阻碍的官僚离职。由此,工薪阶层出身的执行人员取代了原先的执行人员接管了最高治理层,占据了经理位

8、置。这种治理权的交移对日本大公司的公司治理产生了重要阻碍,即完全消除了外部董事。 1948年初,对与财阀有关的股票进行清算,把优先购买被清算股票的权利给予了公司的雇员,并对雇员购买股票提供金融支持。如此,一个以个人为中心的普遍的所有权结构,就代替了以控股公司为中心的所有权结构。 1949年,由于股票过度供给,公司的利润和股息较低,导致了股票价格狂跌,雇员为了个人的短期利益纷纷卖出了他们的股票,雇员所有权的地位也随之下降了。日本政府为维持股票价格,在鼓舞金融机构持股的同时,于1953年大幅度修改了禁止垄断法,其中第13款将金融机构的所有权限额从往常的5%提高到10%。由于这一政策变动,日本企业所

9、有权结构就开始从以个人为中心变为以机构为中心,1949年-1955年,个人持股比重从69%降至53%。而对这种所有权结构改变起最大作用的是金融机构,特不是保险公司和信托银行。与此同时,由于法人相互交叉持股的进展,内部成员公司联系紧密的企业集团也重新形成。到了60年代,为了防止被恶意接管,集团内部相互持股又得到了进一步进展。 在战后资金短缺和股票市场不发达的情况下,日本公司所需资金要紧是依靠银行贷款,而都市银行的贷款则要紧依靠日本银行的支持。1949-1950年, 日本银行向都市银行提供的贷款增加了三倍。日本金融机构的借贷方式被称为系列融资,即当时最大的七家都市银行(三井银行、三菱银行、住友银行

10、、富士银行、第一劝业银行、三和银行和日本兴业银行)通过日本银行大量借款,满足了其系列公司近半数的资金需求。在系列融资形成和进展的过程中,由于激烈的贷款竞争,主银行及其监督体系就确定下来,并形成了日本式的公司治理模式。 (二)日本公司治理结构的特点 日本的公司治理一般采纳股东大会、董事会、经营者(包括社长、副社长、专务、常务等)三层结构。其中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利机构,董事会是最高决策机构,经营者负责日常经营活动。20世纪90年代往常,日本公司治理结构的本质特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公司治理的股权结构法人相互持股 日本法人持股的最大特点是相互持股。据日本全国证券交易所协会股份分布状况调查,1

11、949年1984年,日本个人股东的持股率从69l下降为263,而法人股东的持股率则从155上升为67;1989年,个人股东的持股率进一步下降为226,而法人股东持股率则进一步上升为72。由于法人持股占绝对比重,有人就把日本这种特征称为“法人资本主义”。 一般来讲,法人持股份是为取得公司操纵权,加强企业之间的交易关系。因此,法人持股不随股价变动而轻易抛售,从而形成稳定股东。以此为基础,公司治理的中心自然也就围绕法人股东来展开。 法人相互持股是一种环状持股,如三菱公司、第一劝业银行之间的相互持股,差不多上环状持股。如表1所示,在日本上市公司中,大型产业集团之间的相互环状持股比例已达到了相当高家的程

12、度。 表1 日本产业集团相互持股比例(环状持股) 集团名称三井 集团三菱 集团住友 集团芙蓉 集团第一劝业集团三和 集团 相互持股比例(%)18.025.324.518.214.610.9 资料来源:日本兴业银行调查报告(1991年) 关于法人相互持股形成的缘故,一是日本法律对企业之间的相互投资差不多上没有限制,二是财阀传统的阻碍。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日本企业相互进行股权投资的过程中,原属于同一财阀组织的企业也积极通过相互持股而集结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企业集团”。在这种相互持股中,尽管每个企业拥有集团内任何一个企业的股份一般都不超过对方总股本的2(参见表2、表3),但由于对集团内所有

13、企业都拥有股份,因此其对集团内的持股总和往往就达到了该企业全部持股的3090。 另外,50年代曾经是 “大众投资时代”,即个人持有企业股份的比例专门大。60年代中期发生“证券危机”后,日本政府采取通过银行贷款大量买入股票并予以冻结的举措。当股票价格复苏后,日本政府推行了“稳定股东”的政策措施防止外国公司通过购买股票而吞并日本公司。由此,股票便开始向稳定的法人股东要紧是金融机构和公司集中,从而促进了法人持股的迅速进展表2 三菱商事株式会社前十位股东持股结构 股东名称所持股份(千股)所占股权比重(%) 东京三菱银行株式会社124,8267.97 东京海上火灾保险株式会社95,7526.11 明治生

14、命保险株式会社95,5526.10 三菱信托银行株式会社83,0385.30 第一劝业银行株式会社54,7383.49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48,9203.12 日本生命保险株式会社48,2673.08 三和银行株式会社41,9352.68 东海银行株式会社36,0882.30 第一生命保险株式会社33,2232.12 合 计662,34442.26 资料来源:日三菱商事株式会社1997年有价证券报告书,日本大藏省印刷局 年 月发行。 表3 索尼株式会社前十位股东持股结构 股东名称所持股份(千股)所占股权比重(%) 东京三菱银行株式会社31,6456.98 富士银行株式会社19,9114.39

15、富士银行株式会社17,1833.79 樱花银行株式会社13,7773.04 住友信托银行株式会社13,5893.00 三井信托银行株式会社11,2472.48 雷克株式会社9,9852.20 富士银行株式会社9,3092.05 三菱信托银行株式会社8,9961.98 东京三菱银行株式会社8,0671.78 合计143,70831.68 注1:以上均为索尼株式会社的2000年度数据。 注2:索尼公司中第一大股和第十大股东均为东京三菱银行株式会社,但其经营范围的业务核算差不多上独立的。此外,索尼公司中第二大股东、第三大股东和第八大股东均为富士银行株式会社,其情况与三菱银行株式会社相同。各股东均为独

16、立的法人机构,其经营业务范围不相同,只是使用相同的名称而已。 资料来源:日索尼株式会社2001年有价证券报告书,日本大藏省印刷局 年 月发行。2. 利益相关者的治理机制主银行制 “主银行”最早是学者对日本企业和银行关系特征的一种概括性描述。日本闻名经济学家青木昌彦依照对日本11万个年销售额10亿日元以上公司的调查发觉,不管大小,绝大多数公司都有被称为“主银行”的银行。同样,不管大小,每一家银行差不多上某些企业的主银行。主银行制度又称主银行关系,是指在企业与特定的银行之间普遍形成了一种长期的、稳定的、综合的交易关系。在日本,一个企业尽管从许多银行获得贷款,其股份也由许多银行共同持有、但却有一个银

17、行承担监督企业的要紧责任,那个银行被称之为企业的主银行。因此,关于某一企业来讲,主银行不仅是其资金筹措的最要紧来源,而且往往也是企业最大的股东,主银行通过人员派遣等,与企业保持综合性、长期性、固定性的交易关系。在企业发生财务危机时,主银行出面组织救援(同意企业延期还本付息或提供紧急融资等措施);在企业重组时,主银行拥有主导权。由此可见,主银行制是一种公司融资和公司治理相结合的制度,其本质是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一种非正式制度安排,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战后日本经济进展的恢复和进展。 主银行参与公司治理体现出以下差不多特征:第一,主银行是企业资金的最大出资方,银企之间存在债权债务关系;第二,主银行持

18、有企业股份并并通过派遣董事参与企业经营治理;第三,主银行经常为企业提供信息。由于上述特征,在日本公司治理的具体运作中,就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利害关系者治理机制。 (1)在主银行制度下,企业与其主银行间形成了通畅、准确的信息传导机制。战后初期,由于日本企业资金不足,自有资本率专门低,获得银行贷款极为重要。在这一背景下,企业与银行间建立一种良好的关系尤为现实。同时,银行为了保证其信贷资金的安全和完整,也有必要充分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并在必要的情况下介入企业的经营治理,以保全其信贷安全。如此一来,一种稳定的银企关系就在实践中确定下来了。 (2)主银行制度改变了传统的公司治理机制。传统的公司治理要紧是以股

19、东权益为中心。而主银行制度的形成,使主银行作为公司的利害关系者,能够凭借其强大的资金实力,充分参与企业的经营治理,特不是在企业出现严峻财务危机时,主银行的参与表现得更为突出,改变了以往债权人不参与企业治理的现象。 (3) 主银行拥有决定企业命运的最大债权人和最大股东的双重地位。主银行制度之因此能够在公司治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是因为主银行除贷款外,还通常持有贷款对象企业的大量股票,既是最大的债权人,同时也是最大的大股东。正因为主银行制度的两重属性,因此主银行对公司的外部治理能够在事前、事中和事后的任何一个环节进行。事前治理指主银行对企业提出的投资项目的经济价值和可行性进行评价和考查。事中治理

20、是指资金注人企业后主银行介入企业经营,直接检查经理人员的经营行为和企业的运营状况以及资金的使用情况。事后治理则是指主银行检验厂商的经营绩效或财务状况,推断公司在出现财务困难的情况下能否接着生存下去,并利用这些信息决定是否对经理阶层给予可能的校正或惩处。这也确实是所谓的“相机治理”。 .事业型激励机制激励经理人员 从整体情况来看,日本公司经理人员的努力程度和工作效率与美国经理相比毫不逊色,但前者的酬劳却要远远低于后者;而且,日本公司的高层经理与一般工人的酬劳差不也相对较小。统计显示,1979年,雇员超过3000人的日本公司的高层经理,其年薪一般为一般工人的5倍,而且这依旧税前收入。由于日本的所得

21、税税率专门高,最高甚至能够达到所得的93%,如此一来,实际落到经理手中可支配收入还不到一般工人工资的3倍。而在1974年,美国典型公司首席执行官的酬劳为一般制造业工人的35倍,到90年代甚至增长到约120倍。 日本公司能够以低薪成功地实现对经理人员有效激励的缘故如下: (1)日本企业文化的特点。日本闻名经济学家长谷川太郎认为,关键在于日本公司经理要以个人财产为公司贷款承担连带责任,一旦公司破产,经理要把他的所有的私人财产交给贷款者。但有的学者指出,他的这种看法“并不能令人中意,充其量也只是讲对了一半”,他们认为,日本公司经理努力工作的动力还来自于对“社会地位和声望”这种无形收益追求,因此公司为

22、经理人员营造的环境也是激励的要紧来源。并以日本治理学家谷彦男先生的话为证,“日本企业文化的一个特点是,在企业中取得成功获得一个高职位会受到社会专门高的评价,由于所有企业的价值观差不多上相同的,在企业中取得成功就等于在社会中获得了成功”。 (2)通过终身雇佣和年功序列制度的刺激实现对经理人员的有效激励。所谓终身雇佣, . 。所谓年功序列制度,是指经理人员的酬劳要紧是工资和奖金,奖励的金额与经理人员的贡献率有关,公司经营业绩越显著,经理人员的酬劳就越高的激励制度。在终身雇佣制下, 劳动力市场的流淌性受到削弱,在追求对企业忠诚的文化背景下,经常更换门庭,会大大降低自身的忠诚信用度,这在日本将几乎是致

23、命性打击。在年功序列制下,只有不断地努力工作,才有可能一步一步往上高升。假如放弃在公司逐渐积存的知识和经验,离开公司的代价就会专门高。日本企业法人对经理人员的评价指标要紧不是股票的升值,而是企业绩效。因此,日本经营者并不十分关注市场股价的波动,而是追求公司长期进展目标。这与大股东追求的目标是相吻合的。日本公司的董事会对经理人员设计的激励机制也要紧不是与市场股价相关,而是与公司长期进展有关的年功序列制度。经理人员在公司干的时刻越长,贡献越大,以后获得的酬劳就越高。一般而言,经理人员在40岁左右能够达到个人贡献率的高峰,而他们的酬劳高峰却是在40岁以后才能达到。这种机制刺激经理人员着眼公司和个人的

24、长期目标。与公司经理人员目标函数相一致的是,对公司经理人员的激励不是采取高薪金、高奖金和股票期权等物质激励,而是采取包括职务晋升、终身雇佣、荣誉称号等精神性激励,这种激励对经营者更容易产生长期激励效应。 (3)公司经理的经营治理才能是一种专用性专门强的资产。日本能以相对的低薪成功地对公司经理实现有效激励,除了以私人财产承担贷款风险和特定的企业文化氛围、公司内部职务晋升的竞争压力和数目可观的交际费用以及退休金以外,还有一个专门重要的缘故,这确实是在科技艺术占现实生产力专门大比重的社会中,公司经理的经营治理才能是一种专用性专门强的资产。所谓资产的专用性是指这种资产一旦用于某种用途,将完全或部分地无

25、法改作它用。因此,这种资产所面对的是一个弹性较低的需求市场。随着经营治理工作的专业化程度和所要求的知识的提高,公司经理为培育自己经营治理能力所付出的代价也就越大,他们改变职业的成本也就越昂贵。这讲明,对公司经理人员来讲,尽可能维持契约关系的连续性是幸免损失的理想选择。因为,当对他的声誉或能力的评价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候,他将不得不面对改变职业即“沉没成本”的痛苦。事实上,在社会生产高度专业化的社会中,资产的专用性是约束经营者减少道德风险,对公司经理施以卓有成效激励的内在性因素。 4.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日本式的公司治理模式接近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公司的经理们声称为了公司员今后利益和其他相关

26、者的利益,将不惜牺牲股东们的利益(詹小洪,各国公司治理结构概观,1994)。在众多日本人的意识中,普遍认为企业并不属于股东,而是属于包括经理人在内的企业全体职员。日本公司的董事几乎全部由内部董事构成,董事一般由公司内部产生,通常是通过长期考察和选拔、在本公司中逐步升迁上来的。一般职员在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度下,凭借自身的努力完全能够担任公司董事。日本公司长期以来实行股票低分红政策,把最大的关怀投向了企业的进展。而一般职员通过企业为其提供的全方位福利,如住房、医疗、娱乐设施、假期住宿设施、所有类型的俱乐部和购买产品的折扣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分享”了企业的剩余。 5. 高负债经营的治理模式高

27、负债经营是日本治理模式的一个重要特征,. (三)日本式公司治理结构形成的缘故 尽管各国的企业都在进行着治理,都有公司治理结构,但其间却存在着专门大的差异。企业治理结构的差异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由企业产权制度的差异决定的。产权制度是各国公司治理结构产生多样化的重要缘故。产权制度,意味着分配和行使资产治理权(法律的、政治的和社会的)规则,这是由资产所有关系所决定的;而治理结构则是产权制度的产物,它必须与产权制度相适应。与此同时, 企业治理结构也对产权制度产生一定的阻碍,即各国公司产权差异与其治理结构的背景(包括:法律、制度、历史、文化、政治、经济、资本市场发育水平等)是分不开的。日本之因此形成现

28、在的公司治理模式,与美国公司治理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要紧是由两国公司产权结构差异形成的。由公司治理结构的形成过程能够看出,美国企业以垄断性的大企业为主导,这些大企业尽管也存在股权多元化、分散化的趋势,但个人或家族资本仍占据统治地位,其总的特点是个人或家族所有者对企业的操纵比较严,对经营者的约束和干预比较多,因此产生了美国公司治理模式。 日本和美国不同,大企业差不多上不存在“一股独大”的问题,其总的特点是股权多元化、分散化和法人化,其结果使得个人产权反而变得模糊了。以松下电器公司为例,一般容易把它理解为松下家族的私人企业,事实上不然。松下电器在创业之初尽管要紧是家族资本,但随着企业进展和资本规模

29、的扩大,其股权比重直线下降。1950年松下家族持有该公司股票的比重差不多降到一半以下,为43.6 %;1955年降到20%,1975年又进一步降到3.5%;进入90年代,又降到了3%以下。?年(导师,那个地点我查了一些资料,但依旧没有找到具体年份学院资料室有日本公司要览,专门厚的小册子,经济研究所资料室有东洋经济新报社编上市公司要览,专门厚的大册),松下电器股东总数为145697名,其中前三位大股东是三井住友银行、日本信托银行和日本生命保险,其持股比例只分不为4.6% 4.0%和3.9%;前十位大股东也差不多上法人股东,其持股合计也只占29%。这表明松下电器的股权差不多高度多元化、分散化了。如

30、此一种股权结构,显然不能讲松下电器公司是松下家族的了。其他大企业也是如此(参见表4)。 表4 日本大企业股东持股比例比较 公司名称 持股 股东及比例松下东芝日立三洋丰田新日铁NEC 第一 大股东三井住友银行三井住友银行日本信托银行日本信托银行丰田自动织机中央三井信托银行日本信 托银行 持股比例4.6%3.8%5.8%5.8%5.3%4.7%4.7% 前十位大股东持股比例合计29%24%33.8%31.7%39.3%33.1%29.8% 数据来源:李维安公司治理(2001) 要统一规范日本大企业产权制度方面的股权多元化、分散化、法人化的特征,决定了日本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突出特点:最终所有者的操纵

31、被削弱,形成经营者集团操纵企业的局面,从而实现了企业自主经营。 二 日本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及进展趋势 (一)日本公司治理结构弊端 在赶超发达国家、追求规格化和大批量生产的工业化过程中,日本公司治理结构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度受到日本国内外的高度评价。但在国内外市场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以后,日本公司治理结构暴露出许多缺陷,要紧表现如下: 1. 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内部人操纵现象严峻 内部人操纵是在指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内部人的地位和作用占居主导的一种现象。日本公司的内部人在没有相应法律的授权下,利用其自身的信息优势等较强的谈判能力而获得对企业事实上的操纵。在两权分离、内部人操纵的日本公司中,由于

32、信息的不对称和合同的不完全,当无法以较低的成本协调契约各方的利益时,内部人操纵问题就产生了。 (1)法人相互持股使得证券市场疲软,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 从日本上市公司的股东结构来看,金融机构的持股比例将近40%,一般企业的持股比例大约在25%,两者合计持股比重高达65%左右,其中拥有相互持股关系的法人股东的持股比重大约占50%。相比之下,个人股东的持股比重不到24%。自然人持股的要紧目的在于投机、获利和实施股权的操纵职能。法人持股的要紧目的在于加强企业间的业务联系,通过稳定经营增加企业利润。在召开股东大会时,法人股东一般都采取授权的方式,把股东权利交给经营者。因此,企业经营者完全掌握的企业

33、的支配权。 日本公司法人之间的相互持股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由于上市的股票数量专门少,资本的流淌性不太强,造成企业外部筹资困难,从而使日本公司更多依靠银行借款而不是依靠于证券市场。另外,法人相互持股也容易剥夺分散的个人股东利益。由于企业的股权相对稳定、流淌性差、资本市场难以发挥对企业经营者的监督和制约作用,经营者就专门少受到来自市场的压力。由于缺乏外部资本市场的压力,公司监督也就流于形式。结果,经营者在法人相互持股的静态均衡中获得了自立,不但摆脱了股东的监督与操纵,还掌握和操纵了董事会,成为企业的决策中心和权力中心,形成了绝对的内部人操纵,造成了公司与法律制度的背离。 (2)主银行制度瓦解,银行对

34、企业的外部监督职能减弱。20世纪80年代,日本银行以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支持经济增长,使证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出现了轮番上涨的泡沫经济。与此同时,银行为了招揽生意,不但向房地产公司进行大量的贷款,而且还为自己的关联公司寻求发行外债的途径,如此就助长了公司的过度扩张。正因为如此,因此主银行制度就被看作是日本泡沫经济形成的一个重要缘故。90年代以后,由于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一路下跌,导致日本泡沫经济的崩溃,使银行背上大量不良贷款的包袱,甚至破产倒闭。截至1997年3月,日本银行的不良债权高达217497亿日圆,其中不能收回的债权达143546亿日圆。如此沉重的不良债权,不仅严峻阻碍了银行的经济效益,也

35、不可幸免地削弱了银行对企业的支持力度。 在资金不足时期,主银行作为股东和债权人,曾经发挥了外部监察职能。70年代以来,特不是80年代后期,资金供应从不足转向过剩,企业从依靠银行贷款转向依靠发行有价证券筹集资金,开始逐步摆脱银行的操纵。90年代以来,银行为了提高自有资本比例、减轻不良资产的压力、不得不加快回收贷款,甚至变卖企业的股票。银行对企业的阻碍大为降低。结果,主银行制度开始走向瓦解,银行已难以发挥对企业的外部监督职能了。 (3)公司负债率呈下降趋势, 主银行对公司的操纵削弱 如前所述,高负债经营是日本治理模式的一个重要特征。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证券市场进展的明显加快,加上公司

36、自我积存能力的增强,直接融资在企业资金来源中比例增加,使企业对银行的依靠性减弱,公司负债率则呈下降趋势。 80年代初,日本要紧大公司债务与股本之比约为2.75:1,其中64%的外部融资来自银行贷款;但到1990年,债务与股本之比则下降为1:1。与此同时,银行与企业在信贷上的结合,也由银行的单向选择变为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双向选择,导致企业脱离银行现象的出现,银行不得不放松对企业贷款的审查和监督,从而开始弱化主银行对企业的操纵。许多大公司不仅偿还了银行债务,自己也跻身入金融领域,成了银行的平等伙伴。法人资本主义的支柱主银行体系开始动摇。表现在:更改主银行系统的企业增多了。据1992年日本经济白皮书中

37、引用日本银行的有关调查,1986-1990年与1981-1985年相比,更改主银行的企业数量大幅度增加。公司的融资方式发生了专门大的变化。正如1992年日本经济白皮书中指出的那样,一方面对外部资金依靠程度降低,外部资金中的银行借款比例减少;另一方面利用有价证券(股票等)融资的比例扩大了。内部融资比例从1970-1974年的37.7%升至1985-1988年的59.9%;银行借款比例同期由41.4%降至3.2%;股票与公司债券比率从8.3%升至28.7%。 (4)股东大会职能极度弱化,难以发挥内部监督作用 依照日本公司法规定,股东大会是企业的最高权利机构,具有任免董事和监督董事的权利。由董事组成

38、的董事会是企业的业务执行机关,具有选任和监督董事、社长的权力,具有经营方面的决策权。然而,这些仅仅是法律上的规定而已,实际上企业的股东大会、董事会以及监事会的权利差不多被架空,差不多失去了监督机制。 在日本公司中,由于法人相互持股,个人股东比例相对较小,股东大会实际上被经营者操纵,股东大会差不多“形骸化”。要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绝大多数股票上市公司以防止黑社会干扰股东大会为名,几乎同时在每年6月下旬的特定日期集中召开股东大会。例如,1996年6月27日上午,就有2241家公司召开股东大会,这实际上是把拥有多家公司股票的个人股东从股东大会中排挤出去了。第二,股东大会流于形式。即使参加股东

39、大会,也只只是是履行通过议案的手续,大会进行的时刻专门短,多在30分钟内通过经营者事先写好的方案,全然没有讨论的时刻。 2 缺乏竞争活力,腐败现象严峻 以终身雇佣、年功序列、按企业组织工会等为特征的日本式经营差不多不适合新的市场环境了。在终身雇佣制的束缚下,企业难以依照市场的变化调整职工人数和专业结构,结果造成人员过剩、福利制度破产、人工费成本上涨。年功序列制严峻阻碍了职工个人之间的竞争,阻碍了优秀人才的成长。按企业组织工会,是维持经营者与职工之间协调关系的基础。日本绝大部分经营者是从职员中逐级擢升上来的,他们的经营观念比较倾向于维护本企业职工的利益,往往忽视股东的利益。因此利益相关者的冲突有

40、增无减。尤其近年来在日本经济陷入衰退的形势下,企业中利益冲突日益突出,通过持股来维系的商业伙伴关系也不如过去那样有效了,其中日本六大企业集团成员公司之间的交易额已直线降低到其营业总额的10%。作为公司主导者的银行,现在不得不舍命地争夺公司的生意,股东与经营者的冲突也不断增多。日本最近不断出现占少数股权的股东为得到较高的投资回报而将经营者诉诸于法律的事件。因此,日本的大企业尽管在形式上是股份公司,但实际上存在着与国有企业相似的弊端。职工捧着“铁饭碗”,经营者坐着“铁交椅”,企业越来越缺乏竞争活力。 经营者缺乏危机感,创新动力不足。由于股东相对稳定,加之缺少英美公司那样的来自外部市场的压力(在日本

41、敌意并购案几乎没有),因此日本公司的经营者缺少危机感,对企业进展的创新动机并不十分强烈。近年来,日本公司在世界500强中的地位变化也许能够讲明这一点。1996年度,在全球前十位大企业中日本公司占六席,其中三菱商事、三井物产和、伊藤忠商事包揽了前三位,住友商事、丸红商事和丰田汽车分不列第五、六、七位;而到2003年,在全球前十位大企业中日本公司只剩下三菱商事,排名第十位。 尽管在法律上,董事会的职责特不明确,即具有制定公司经营决策和选举代表董事的权利。但在实际中,尤其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大企业中,董事会不但没有起到监督经营者的作用,反而成为强化经营者权利的一个重要工具。事实上,社长掌握了董事会

42、的人事权,董事会的大部分成员由以社长为中心的高级经理人员构成,是以社长为顶点的序列组织,也确实是讲,社长能够决定下级董事的人选。由社长组成的这种董事会,因此不可能自我监督。另外,日本公司外部董事比例微小,即使有也是社长推举的;监事会也在社长的操纵之下。结果,由于缺乏内外部的监督机制,近年来日本公司的腐败案件层出不穷。有些经营者依靠手中的绝对权利,掩盖经营失误,转移企业亏损,进行虚假决算,背地行贿受贿,甚至不惜与黑社会势力勾结。 (二)日本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 新古典经济学派认为,法人操纵的市场能够解决股东操纵经营者的问题。假如企业经营效率不高,或者董事会不能起到监督作用,公司的股票价格就会低于正

43、常状况。资本市场对经营者形成间接约束和监督,即所谓的“用脚投票”股东认为公司经营形势不行时,将抛出手中的股票;股票价格下跌,银行也将停止或收回信贷;这将会吸引敌意收购者接管公司,取得公司的操纵权。由于这种机制的存在,即使没有监督者,经营者也会按股东利益要求,自觉从事经营活动。从日本现实情况来看,与美国的这种法人完全操纵的市场相比,由于公司间相互持股,通过股票持有实现的法人操纵的外部市场就只能是不完全的。因此,如何通过公司制度及股票市场实现对经营者的操纵,恢复股东在公司治理结构的本来地位,乃是目前日本公司治理结构重构的方向。具体来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强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监督职能

44、 股东作为公司的所有者,对公司拥有最终的剩余索取权。因此,股东通过公司制度对经营者进行监督和操纵是股东的合法权益。股东代表诉讼制度作为追究经营者违法行为的手段曾被广泛应用。但后来由于诉讼费用高,起诉时刻长,手续繁杂而引起股东的不满,因此,有必要简化股东代表诉讼制度,提高公司财务的透明度,放宽股东查询公司帐簿的限制,引入外部董事制度。在美国外部董事约占公司董事的34,对经营者起到了监督的作用。日本尽管在商法上规定了一个公司中必须有外部监事,然而实际上外部监事大多来自同一企业集团或关系公司的董事,不可能对公司行使监督职能。因此,应增加外部董事,导入专门委员会制度, 以加强董事会职能。另外,还要增加

45、外部监事的人数,充实会计师的监察,强化监事会职能。 2.减少相互持股 相互持股在过去数十年中尽管对日本公司的进展和壮大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90年代后随着经济持续衰退和市场竞争加剧,为消除相互持股对公司治理的不利阻碍,银行与公司在股权重组中都开始抛售对方的部分股票, 公司之间的交叉持股开始减少。1992-1993年度交叉持股所占比例为36.2%,比1991-1992年下降了0.2%,1993年东京股票交易所上市股票(包括人寿保险公司所持股票)交叉持股所占比例差不多从1988年的43%下降到40%。这一下降速度虽不快,但怎么讲开始下降了。在这之前几十年,这一比例一直是上升的。 3.确保个人股东

46、的利益,加速证券市场的进展 日本公司个人股东持股率极低,几乎没有个人大股东。近年来,这种状况差不多有了较大的改变。首先,为了有效维护股东个人利益,促进证券市场的进展,日本差不多对有关公司法规作了多次重大修改。其中, 在发挥股东作用方面,与公司个人股东相关的法律修改有:1990年修改了监事制度公司法,使监事的任期延长为三年,规定大公司监事的人数由2人以上增加到3人以上,其中1人为外来董事,确保监事更有效地发挥作用。1993年修改了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简化了股东代表诉讼的程序,既提高了股东诉讼对公司治理的效力,也维护了股东自身权益。同时规定诉讼费用与损害赔偿索取额无关,一律为8200日元,这使大公司

47、的董事作为被告的诉讼案件增多,1993年为84件,1994年为145件,1995年为174件,1996年为188件,1997年增加到219件。 1997年导入本公司股票购入权制度,即公司给予董事和职员以预先确定的价格购买本公司股票的权利,使职员能够通过购买股权来获得酬劳。1998年制定了日本公司治理原则,分不对受命责任和信息披露、董事会及监事会等提出了改革的方向。 4.导入股票期权制度 日本公司的大部分高层治理人员都经历了年功序列制,首席执行官差不多上在企业内部一步步晋升上来的。但近十几年来,公司外部经济环境变化专门快,通过年功序列制晋升上来的高层治理人员已难以适应商业环境的快速变化了。因此,

48、各公司纷纷改进激励机制,一是在公司职位晋升上,打破了年功序列的晋升制度。许多公司从国外聘请首席执行官和高层治理人员,这些人较少受传统的束缚,具有创新精神;二是在工资晋升制度上,开始采纳“绩效工资”来取代年功序列制,引入股票期权制度。日本从1995年模拟导入股票期权机制,1997年实现了股票期权的完全自由化;采纳股票期权的公司的数量,从1998年6月的181家猛增到1999年的335家。如此一来,由于股价高低与经营者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从而就会使经营者关怀股价的涨落,增强企业的经营效率,提高股东的权益。5.加大资本结构中股权融资的比重,增强资本市场对公司治理的作用随着金融自由化的进展,直接融资在

49、企业资金来源中占有日益重要的地位,间接融资的地位相对下降。1975-1985年,日本企业的直接融资占融资总额的比重为14.6%;1986-1990年已上升为30.4%。这表明日本证券市场的作用在加强。进入90年代后,日本政府进一步放宽和取消了对证券市场的限制。例如,日本政府1996年11月制定了完全改革现行金融体系的打算,提出了“公平、自由、全球化”三项原则,并把证券市场监管体系改革是作为核心内容,包括实行股票交易手续完全自由化,取消有价证券的交易税,废除对养老基金、保险公司及投资信托业务等资产运用的限制等。 6.发挥机构投资者的股东作用 日本个人股份的占有率极低,专门少有个人大股东。因此,加

50、强机构投资者的力量,有助于对经营者实行监督和操纵,恢复股东在公司治理结构的本来地位。 表5 日本和美国上市公司的所有权结构比较:(导师,那个地点我用了一个饼状图对比日本和美国,但复制不上) 资料来源:OECD,上市公司股东构成状况(1997) 从表5中能够看出,日本的生命保险、投资信托公司、养老金信托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投资者的持股合计占全部上市公司股本总额的比率约为29.1,明显低于美国年金基金、投资信托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合计的444。可见,与美国相比,日本机构投资者不管种类上依旧在规模上,都处于比较落后的进展时期。其要紧缘故是:受日本经济制度因素的阻碍,如养老基金的收益率和养老基金的投资组合一

51、直是由政府部门规定的。这种非市场性的约定收益率使专门多养老基金对外部小投资者吸引力差,极大限制了养老基金在资本市场上有效地发挥作用。近年来,日本公司为了促进机构投资者的进展,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在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改革。1997年,日本取消了养老基金的资金组合限制;同意非信托银行、生命保险公司治理养老基金;同意参与投资国外共同基金。1998年同意银行柜台交易其自身的托付资产;同意证券公司扩展资产治理服务。1999年,取消银行、信托公司和证券公司相互禁入的规定。由此可见,日本公司治理以后进展的方向显然是要让机构投资者代替银行成为企业的要紧股东,通过机构投资者来完善对企业的监管,同时解决银行的不良债权

52、。 随着日本进入老年化社会,以年金基金为中心的机构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上的份额将会不断增大,以后可能和美国一样达到50。机构投资者将取代法人相互持股的股东地位,在日本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发挥重要的股东作用。这关于加强机构投资者的力量、对经营者实行有效监控、恢复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7.放宽外国人对日股票投资方面的限制,提高外国人持有股票的比例为使证券资本市场与国际惯例接轨并发挥境外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的监督作用,日本政府在金融自由化的过程中不断放宽了外国人对日股票投资方面的限制,提高了外国人持有股票的比例。1995年底,外国人持日本上市公司股票的比例已达到10%;外国股东占有的股权比

53、例从1999财政年度末的4.3%大幅度增加到1999财政年度末的18.6%。欧美股东,尤其是美国的机构投资者,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严密监督经营者的行为。1996年121个外国机构投资者持有761家日本公司的股票,对其中48家公司股东大会的62项议案投过反对票。 注意:上述7方面的改革好好归纳一下,顺序可按重要性和逻辑关系重新排列,重复之处要酌情删减。论述的动身点都要与改革相关。 (三) 全球公司治理结构的趋同化与日本公司治理结构的进展趋势 . 全球公司治理结构的趋同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各国在公司治理方面相互借鉴,都分不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革除旧的治理模式弊端,构建新的治理模式。 因此,各国公

54、司治理模式的进展就呈现出了趋同化的趋势。支持公司治理结构趋同论的观点可分为以下几种: (1)趋同于股东中心型模式的观点。早期研究公司治理问题的学者们认为股东中心型的英美模式将毫无疑问地比其他模式更加有效、更为现代,而且也必定将广为流传。这种模式的要紧特征是股权分散、对股东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漠视、极少依靠银行融资、并购市场运做活跃。从二战结束以后直到70年代,美国公司都主导了世界,人们也相信英美模式将会成为全世界的最佳模式。尽管这种模式在60年代以后就开始受到多方面的批判,然而依旧有许多学者认为其治理效率最佳。 (2)趋同于利益相关者模式的观点。70年代以后,以弗里曼(Free

55、man)、多纳德逊(Donaldson)、布莱尔(Blair)、米切尔(Mitchell)为代表的一批治理学家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理论。这种观点认为:任何一个公司的进展都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这种利益相关者包括公司的股东、债权人、雇员、消费者、供应商、政府部门、当地社区、媒体、环境爱护主义者等个人和团体。他们为公司的生存和进展注入了一定的专用性投资、或是分担了一定的经营风险、或是为企业的经营活动付出了代价。企业的经营决策和治理框架必须要考虑他们的利益,并给予他们相应的发言权,否则他们就会威胁撤出其投资,从而阻碍企业的生存和进展。从那个意义上来讲,企业是一种治理和治理专业化投资的制度安排

56、,其生存和进展取决于它能否有效地处理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而股东只是其中之一罢了(Blair,1999)。从全球各种治理模式所具有的特征和实际运做方式来看,日本和德国的公司治理模式更加接近于利益相关者模式。正是由于日本和德国经济在“二战”结束后的废墟上迅速崛起,并在70年代以后拥有了强大的竞争优势,才导致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利益相关者模式比股东至上模式更有生命力,也是各种公司治理模式趋同的方向。 (3) 趋同于混合模式的观点。趋同论的第三种支持者认为一种结合股东至上模式和利益相关者模式特征的混合模式将最有生命力。1998年,由美国、法国、英国、德国和日本的六位闻名治理人员和董事撰写的OECD全球公

57、司治理报告认为:全球公司治理模式趋同的结果不是英美模式,也不是日德模式,而是股东至上模式和利益相关者模式的一种调和与折中。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建立在如此一种前提之下的:没有一种模式在公司治理的每一个方面差不多上最优的,相互之间的学习才可能使之效率得以提高。同时,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普遍认同以下两点:第一,一个国家或者企业选择哪种具有效率的治理方式,最终是由市场力量来决定的;第二,这种选择具有路径专用性。 (4)趋同于未知模式的观点。 趋同论的第四种支持者认为,要想预测出哪一种模式将最终占优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美国学者Matthew Bishop于1994年在经济学家杂志撰文讲:“预测公司治理模式的趋势

58、可能是一件棘手的活。5年之前,长期主义导向的日德模式大概依旧最佳选择,英美市场上的敌意接管大概是反面教材。但现在看起来情况有了不同”。这些学者一方面认为没有哪一种模式天生确实是最佳的,“讨论是否有哪一种治理制度是内在的就优于其他模式是徒劳无益的”(OECD,1995);另一方面又认为各种公司治理模式在全球化的阻碍下必将趋同,只是不清晰究竟是哪一种模式将会最终占优。经济学家查克哈姆在认真分析了不同国家之间的公司治理模式的差异后认为,最佳的或最有效的模式最终将会在实施范围内流行开来,只是究竟会趋同于哪一种模式不得而知。查克哈姆不得不让读者自己来推断什么是最佳模式。 (5)一孔之见依照上述观点,笔者

59、認为任何制度安排,包括公司治理制度的安排,差不多上特定国家的政治、法律、经济、历史、文化等环境因素的产物。各类公司治理模式长期共存恰因为它们能够最好地适应各自的环境特征,从而平衡了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面对全球化日益高涨的浪潮,各国在公司治理的某些维度上进行微调是极有可能的;但依照过去20年的趋势来看,在能够预见的以后时刻里,各种模式的完全趋同是不可能的。尽管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但这并不意味着各种不同类型的公司治理结构将会完全趋同。那种认为“公司治理制度将会收敛的观点只是新古典经济学狂妄自大的一种讲教而已”。 各种公司治理模式是否会完全趋同的问题,这不仅将阻碍日本公司治理结构的

60、改革,而且对包括我国在内的正处在转型期的国家来也有专门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选择一个运行良好的公司治理制度能够为提高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做出贡献;而选择不当的公司治理制度则可能会引发经济浩劫(Guillen,2000)。因此,在各国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过程中,选择一种适应本国政治、法律、经济、历史、文化等环境因素的公司治理模式实数必定。 2.日本公司治理结构的进展趋势 由于环境的变化以及日本公司治理机制的不足,日本公司治理模式不断汲取英国和美国公司治理模式的长处,出现了在多样化基础上的趋同化现象。从日本公司改革的分析能够看出,日本公司结构正在向英美模式靠近,大有趋同之势。即日本公司收敛股票的过度安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