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全解_第1页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全解_第2页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全解_第3页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全解_第4页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全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德海因里希伯尔战争既是谋杀,也是自杀!1、1917年出生在科隆一个雕刻家家庭;2、艰难的童年和青年时期3、二战爆发,征兵入伍,历时6年,后被俘入战俘营;4、“废墟文学”5、197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6、1985年去世,举国哀悼。作者介绍: 海因里希伯尔(19171985),出生于德国科隆市。伯尔自称最喜欢短篇小说这一形式。他的小说创作遵循批判现实主义传统,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德国战后发展各个阶段的重要现象,同时也采用了一些西方现代派手法。他擅长运用回忆、内心独白、象征、怪诞的联想等手法。在叙述故事情节时,时空概念颠倒跳跃,而塑造人物形象时则大量采用内心独白。1972年,伯尔由于“

2、凭借他对时代的广阔视野,结合典型化的灵敏技巧,对复兴德国文学作出了贡献”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一 整体感知:时间:地点:环境:主人公: 1 在对小说进行分析时,要先弄清楚这故事的基本要素。(时间、地点、人物) 时间:地点:环境:主人公: 时间: 盟军攻入德国的一个夜晚地点: 战地医院(原是一所文科学校)环境: 火光冲天,炮声不绝主人公:“我”(一名中学生,一名受伤 的德国士兵)试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 按小说的情节,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从开头到“我吸了一口,说了声谢谢!”)开端:写“我”负伤到了伤兵医院后,被抬进美术教室。 2、(“这一切不是证据”到“烟草的气味”)发展:写“我”怀疑伤

3、兵医院是三个月前自己就读的学校改建的。 3、(“抬担架的终于又进来了”到结尾)高潮、结局:“我”终于认出手术室就是自己读书的教室。在疼痛和胡思乱想之中,“我”一直想弄清楚的两个问题是什么?1、到底受了什么伤?2、现在是不是就在自己的母校里?什么时候才明白自己就在自己的母校?为什么这么安排?美术教室的布置 画香蕉门上的十字架发烧、疼 打针、热乎乎 叫喊 胳膊、腿不能动 医生注视、低语 一、是不是母校? 二、到底受了什么伤? 我的手迹!失去双臂和右腿! 文中的“我”一般处于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文中“我”的叙述给人造成怎样的悬念?悬念的设置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 “我”负重伤后被注射了麻醉药。一直处在半

4、昏迷状态。给人造成的悬念是到底受了什么样的伤?是不是就在自己的母校? 悬念的设置在小说中起到怎样的作用?悬念的主要作用是抓住读者的心,引起读者的兴趣,使文章情节发展更具有吸引读者关切、引人入胜的魅力,更能引发人的深入思考,产生心灵的震撼,更好地揭示主题。这种写法在小说中最为常见。 本文的结尾,悬念落实,真相大白,命运的捉弄,遭遇的悲惨,使读者产生强烈的震撼,作品的主题也在这里得到最全面的昭示。二 讨论探究:1、我是怎样走向战场的?是主动去的,还是被逼的?为什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是主动去的,从“我”的战争感受可以看出来:一、 对炮火的赞美,认为战争是美好的二、想成为烈士,在纪念碑上留名,

5、对烈士充满向往三、 对城市火光、浓烟充满敬慕2、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句话有什么含义和作用?设置悬念,揭示反战主题:暗示纳粹德国给青少年灌输军国主义思想,教育青少年盲从,为法西斯效力卖命的可悲现实。探讨小说标题的作用:(1)解开了小说的一个悬念;(2)是对“我”的处境的讽刺;(3)是当时军国主义教育的见证;(4)从而表达了反战的主题。3、小说为什么对学校里的艺术作品进行大量的、反复的描写?原来培养艺术人才的学校成了战地医院,原来该在学校读书的学生却上了战场,成了伤兵。反复描写学校的艺术环境,就是为了突出这种反差,使人感觉到战争对人类文明的摧残。4、“我”这个人物的典型意义: “我”是纳粹德国时期

6、青少年的一个代表,“我”对于侵略战争缺乏认识,“我”糊里糊涂上了战场,又糊里糊涂的受了重伤回来,“我”不知道为什么打仗,也不知道生命的价值,只是那句话让“我”去的,“我”被狠狠地欺骗了,充当了战争地炮灰。 流中主人公对于战争的认识是什么?作者通过塑造这个人物表达了对战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文中的具体描写说说你的理解。 流中的“我”虽然因伤回到临时的战地医院接受手术,但并未表现出对战争的憎恶,相反,在轰鸣的炮声中,他想的是“多出色的炮队啊”,他甚至想到自己的名字有可能镌刻在阵亡战士纪念碑上,认为自己是为国捐躯,青史留名。通过这个人物作者揭露和批判了军国主义战争。 从人物的叙述中,你能感受到“我”具

7、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从人物的自述话语中,还是可以感受到人物的独特性格。“我”是个有点浑浑噩噩的人,一个可怜的小人物。在战争环境中早熟,有点玩世不恭,他不满的是学校的单调的学习生活,对侵略战争则缺乏认识,他糊里糊涂地上了前线,糊里糊涂地受重伤回来,不知道为什么打仗,也不知道生命的价值。这可能比较准确地概括了纳粹德国时期青少年真实的思想状况。5、结尾“牛奶”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我”怎样地的感情? “牛奶”成为和平的代名词。无限伤感与悔恨,向往平静的生活。 由悲惨的现实发出呼唤和平反对战争的声音,突出小说的主题。战争毁灭生命也毁灭了人类文明战地医院 艺术学校伤 兵 十七岁的学生外科手术室 美术教室

8、停尸房 学校的门房救护员 看门人(比尔格勒)被截肢 绘画的手 比较阅读一个人的遭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这篇小说和一个人的遭遇都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题材,主人公分属敌对阵营,一个为保卫祖国而战,一个为法西斯卖命。说说作者试图告诉读者的是什么?它们各自是从 什么角度表现主题的? 一、主题比较:作品的主题都是反战。 一个人的遭遇是通过一位老兵对战争的回忆,讲述战争的创伤;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则通过一位青年学生在战争现场的感受,写战争对人性的毁灭。两部作品都有很强的冲击力,作者要告诉读者的是战争对人的摧残:不义的战争不仅摧毁了文明成果,也摧残了人的心灵;正义的战争虽然能铸就英雄业绩,但是同样会给人们留下痛

9、苦的记忆。 索科洛夫只想过太平的生活,这个要求并不高,但是战争摧毁了他的全部生活;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中的“我”根本还没有长大,就被赶到炮火之中,战争夺去了他的肢体,也结束了他的青春。 同样是遭遇了战争的不幸,索科洛夫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知道自己为什么去打仗,而流中的“我”受了欺骗并不清楚自己离开学校去参加战斗的原因。一个为保卫祖国而战,一个为法西斯卖命。 索科洛夫失去了家庭, 流中的“我”失去了四肢中的三肢,心灵所遭受的伤痛是一样。 相比较而言,由于年龄和生活经历,索科洛夫要比流中的“我”更加珍视幸福。二、人物命运比较 两个人物同样遭遇不幸, 索科洛夫是悲伤的, 流中的“我”则显得比较麻木,这

10、中间有年龄阅历方面的因素,也有外来的作用, 索科洛夫知道自己是在为保卫祖国, 流中的“我”受了欺骗,没有认识到为法西斯的侵略本质。三、表达形式比较 虽然都用了“自白”的形式,索科洛夫是在和别人交流, 流中的“我”是内心独白,是在和自己的心灵世界交流。我们的祈祷: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人数总计高达3500万;各种损失折合当时美元计算数额高达1000亿以上。 二战各国死亡人数约5265万,其中军队1473万。 一战累计死亡847万人,伤残2120万人。 据外国学者统计,在1964年以前的5164年里,世界上共发生战争14513次,使36.4亿人丧生,损失的财富如果折合成黄金,可以铺成一条宽150公里,厚1O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